寄生虫实验总结

更新时间:2023-09-22 21:41: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寄生虫实验总结

医学原虫(油镜观察)

溶组织内阿米巴【观察结构:包囊】

形态特点:未成熟糖原泡、拟染色体 成熟包囊为四核 感染阶段:成熟四核包囊 感染特点:经口、口腔性行为

寄生部位:盲肠、升结肠、乙状结肠 终宿主:人

实验诊断:生理盐水:滋养体 碘液涂片:包囊 镜下特点:球形,包囊内有泡状核

蓝氏贾第鞭毛虫(贾第虫)【观察结构:包囊】

形态特征:蓝色染液,呈椭圆形,囊壁较厚,与虫体间有明显间隙 感染阶段:4核成熟包囊 致病阶段:滋养体 感染途径:经口

寄生部位:十二指肠及小肠上段 终宿主:人或某些哺乳动物

实验诊断:粪便检查(生理盐水涂片检查滋养体,碘液涂片检查包囊)、小肠液检查、小肠活体组织检查

阴道毛滴虫【观察结构:滋养体】

形态特点:呈梨形,5根鞭毛,泡状核上缘有5个毛基体,发出5根鞭毛,后鞭毛与波动膜相连 感染阶段:滋养体 致病阶段:滋养体 感染途径:

直接接触:性传播

间接接触:公共泳衣泳裤、坐式马桶、公共浴盆等 寄生部位:

女性:阴道后穹

男性:尿道、前列腺、睾丸、附睾

实验诊断: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姬氏染色涂片、培养基培养

镜下检查:蓝色(姬氏),梨形,轴柱伸出体外很明显,4根明显的鞭毛

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形态)

形态特点:早期滋养体:核小,胞质少,虫体环状 晚期:细胞变大变淡,出现红色薛氏点 未成熟滋养体:核开始分裂,空泡消失,疟色素开始集中 成熟滋养体:红细胞胀大,有裂殖子,疟色素集中 雌配子:圆形或卵圆形,胞质蓝色,核小致密,深红色,偏一侧,疟色素分散 雄配子:圆形,胞质蓝略带红色,核大,疏松,疟色素分散

感染阶段:子孢子 感染特点:按蚊叮咬

寄生部位:肝细胞,红细胞

实验诊断:厚薄血涂片镜检(厚血涂片查虫,薄血片鉴别虫种) 镜下特点:同形态特点

医学蠕虫 吸虫

华支睾吸虫(10*40)【观察结构:虫卵】

形态特点:形似芝麻,淡黄褐色,一端较宽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卵小,卵内有毛蚴。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经口

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豆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终宿主: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 寄生部位:肝胆管内

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

镜下特点:在高倍镜下,有卵盖。淡黄褐色。

姜片吸虫(10*10)【观察结构:虫卵】

形态特点:虫卵椭圆形,吸虫中最大,淡黄色,卵盖薄而均匀,一端有一不明显小盖,卵内含有一个卵细胞和约20-40个卵黄细胞。 中间宿主:扁卷螺 终宿主:人和猪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经口 寄生部位:人小肠

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检查虫卵) 镜下特点:肥厚,淡黄色,吸虫中最大

肺吸虫(卫氏并殖吸虫)(10*10)【观察结构:虫卵】

形态特点:卵金黄色,椭圆形,有卵盖,前宽后窄。卵壳不均匀,中间厚。内容1-10个卵细胞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途径:生吃溪蟹、蝲蛄,喝生水 寄生部位:成虫(肺),童虫(移行)

实验诊断:痰或粪便查虫卵,摘除的皮下包块查虫体。 镜下特点:背景透明,卵呈金黄色 中间宿主:川卷螺(第一中宿主),淡水蟹、蝲蛄(第二中宿主) 终宿主: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

血吸虫(10*10)

形态特点:(虫卵)淡黄色,椭圆形,卵壳一侧有一逗点状小棘,表面附有许多宿主组织残留物,内含一成熟毛蚴

(尾蚴)分体部和尾部,尾部分尾干和尾叉 中间宿主:钉螺

终宿主:人或其他多种哺乳动物 感染阶段:尾蚴 感染途径:接触疫水

寄生部位: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毛蚴孵化法

镜下特点:虫卵镂空状,尾蚴红色,似两个尾巴的蝌蚪

绦虫

带绦虫卵(10*40)

形态特点: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外面有较厚的胚膜,呈棕黄色,具有放射状的条纹。其内有一条六钩蚴。 感染阶段: 囊尾蚴

寄生部位:人的小肠上段 实验诊断:粪便检查

镜下特点:圆形,棕黄色,有较厚的胚膜。内有六钩蚴。

猪带绦虫孕节(链状带绦虫)

形态特点:子宫分支不整齐,每侧7-13只 感染阶段:囊尾蚴、虫卵

感染途径:误吃虫卵、节片(自体内、外感染,异体感染) 寄生部位:小肠

实验诊断:粪检查头节、孕节,皮下查囊尾蚴 镜下特点:红色,不整齐,横向尾端呈溢出状膨大 中间宿主:猪、人

牛带绦虫孕节(肥胖带绦虫)

形态特点:子宫分支较整齐,每侧15-30 感染阶段:囊尾蚴

感染途径:吃半生不熟的牛肉 寄生部位:小肠

实验诊断:粪查孕节,肛门拭子查虫卵

镜下特点:红色,横向尾端与近端宽度相差不多 中间宿主:牛

线虫

蛔虫(似蚓蛔线虫)(10*10)【观察结构:虫卵】

形态特征:受精卵呈椭圆形,卵壳厚而透明,为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被胆汁染成棕黄色,内含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形成新月形空隙。

宿主:人(唯一宿主),土源性线虫,直接发育型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

致病阶段:成虫(主要) 诊断:虫卵检查,直接涂片法

钩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10*10)【观察结构:虫卵】

中间宿主:无,土源性线虫,直接发育型 终宿主:人兽共患 寄生部位:小肠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途径:经毛囊,皮肤破损处

诊断: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

虫卵特点:钩虫卵椭圆形,卵壳较薄,无色透明,卵内通常含2-4个卵细胞,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明显间隙

鞭虫(10*10)【观察结构:虫卵】

特征:鞭虫卵呈纺锤形或腰鼓形,棕黄色,卵壳较厚,两端各有一透明塞状突起 感染阶段:感染期卵 感染途径:经口 寄生部位:盲肠

宿主:人(唯一宿主)

实验诊断:粪便查虫卵,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

蛲虫(蠕形住肠线虫)(10*10)【观察结构:虫卵】

形态特点:无色,馒头状,卵壳厚,内有幼虫 感染阶段: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皮肤

寄生部位:盲肠、结肠、回肠 实验诊断:透明胶带法、棉签拭法

镜下特点:片子无色,幼虫与壳间有间隙 中间宿主:无

班氏/马来丝虫:(10*40)【观察结构:微丝蚴】

形态特点:班氏微丝蚴体态柔和,头间隙长宽一比一,体核大小均匀,清晰可见;马来微丝蚴体态硬直,头间隙长宽比二比一,体核不均重叠 中间宿主:蚊 终宿主:人

感染阶段:丝状蚴 感染途径:蚊虫叮咬 寄生部位:淋巴系统

实验诊断:查血,涂片法

镜下特点:班氏微丝蚴像直线,马来微丝蚴卷曲成一团

旋毛形线虫(10*10)【观察结构:旋毛虫幼虫囊包】

特征:红色染料,呈梭形,在横纹肌内,一个囊包内通常含有1~2条幼虫 感染阶段:幼虫囊包 致病阶段:幼虫 感染途径:经口

寄生部位:横纹肌细胞(幼虫),小肠(成虫) 宿主: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猪,犬,羊等)

实验诊断:环蚴沉淀试验,胶乳凝集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ELISA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m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