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更新时间:2023-04-09 15: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41 页

目录

2018年江西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2)

2018年江西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13)

2018年江西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28)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41 页 2018年江西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2018复试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8复试常考题型及难度全真模拟预测。

2-资料仅供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

一、名词解释

1. 鲍莫尔一托宾模型

【答案】鲍莫尔一托宾模型是对凯恩斯货币交易需求理论的发展。它分析了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收益,持有货币的收益是方便,成本是放弃利息。它描述了个人对货币资产的需求,正向地取决于支出而反向地取决于利率。它还表明,去银行的固定成本的任何变动都会改变货币需求函数,即它改变了任何给定利率和收入上的货币需求量。

2. 货币乘数

【答案】货币乘数又称为货币创造乘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倍数。如果是活期存款,将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公式为和(D 为活期存款总额,R 为

原始存款,r d 为法定准备率,r e 为超额准备率)。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还存在现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其中r c 为现金-存款比率。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M=C u +D ,同时,引入基础货币H (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此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货币乘数可以从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银行存款多倍扩大,又能使银行存款多倍收缩。因此,中央银行控制准备金和调整准备率对货币供给会产生重大影响。

3. 摩擦性失业

【答案】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卜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

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3 页,共 41 页 要的时间。

4. 新凯恩斯主义

【答案】新凯恩斯主义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共同特征是继承凯恩斯主义传统,把失业问题作为研究主题;与凯恩斯主义不同的是,他们力图从微观层面上,即从工资、价格和利率豁性上去寻找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不能出清的原因。一般来说,新凯恩斯主义者都接受以下四个命题:

(1)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经济由失衡走向均衡的自动调整过程是缓慢的;

(2)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

(3)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存在的;

(4)政府为稳定经济进行干预的政策是有效的。

5. 边际消费倾向

【答案】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 opensity to consume ,简称为MPC )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

式中,△C 表示增加的消费,△Y 表示增加的收入。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

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时,MPC=β。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0

6. 投资乘数

【答案】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在两部门经济中,

投资乘数,

即。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人,或边际储蓄倾向越

小,则投资乘数就越大。在三部门经济中,征收定量税时

;征收比例税时,。 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多倍增加,投资减少会引起收入多倍减少,由于这是凯恩斯最早提出来的,所以投资乘数又称为“凯恩斯乘数”。

投资乘数发挥作用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假设,即: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7. 功能财政

【答案】功能财政思想强调,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的产出和收入。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的,也可以是赤字。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求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4 页,共 41 页 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性政策。反之亦然。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8. 资本的实际成本

【答案】资本的实际成本是指租赁企业用经济的产出单位衡量的购买并出租一单位资本的成本。资本的实际成本取决于资本品的相对价格P k /P 、实际利率r 以及折旧率。用式子表示为:资本的实际成本。

二、简答题

9. 对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学中的AD-AS 模型加以比较,并说明二者的异同。

【答案】二者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单个商品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AD-AS 模型主要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决定。二者在图形上都用两条曲线来表示,在价格为纵坐标,数量(产出)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向右下方倾斜的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为供给曲线。

但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

其一,两模型涉及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是微观经济领域的事物,而宏观经济学中的AD-AS 模型是宏观经济领域的事物。

其二,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它们均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而总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劳动市场理论和总量生产函数,这些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其三,各自的功能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在说明商品价格和数量决定的同时,还可用来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对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影响,这一模型只解释微观市场的一些现象和结果。宏观经济学中的AD-AS 模型在说明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决定的同时,可以用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现象,还可以用来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

10.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即为什么y=c+i+g+(x-m )而不是y=c+i+g+t r +(x-m )?

【答案】政府增加转移支付,虽然对总需求也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支出实现的。如果把政府转移支付也计入总需求,就会造成总需求的重复计算。 11.为什么计入GDP 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

【答案】出口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本国GDP 的一部分,而从外国进口的货物并不是本国生产的一部分,只是外国生产的一部分,却被计入本国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例如,进口1台价值10万美元的机器,被计入本国投资,进口价值5万美元的香水被计入本国消费,进口价值15万美元的军火被计入政府购买。如果计算投资、消费和政府购买时不把这30万美元的进口减去,就会误把外国生产的GDP 计作本国的GDP 。因此,计算GDP 时,必须从出口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5 页,共 41 页 中扣除进口即仅计算净出口,否则,就会犯多计算GDP 的错误。

12.简述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答案】(1)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 S. Duesen berry )提出的,他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从而消费是相对地被决定的。在长期,消费和收入会维持一个固定的比例,因此长期消费函数可表示为C=βy ,消费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但在短期,人们增加消费容易,但减少消费难,哪怕收入下降了,因此,短期消费函数表现为有正截距的曲线。

如图所示,C L 为长期消费曲线,其保持稳定不变。假设经济在y 1时衰退,消费者收入下滑到y 3,按照C L ,此时消费者的消费应该下滑到C L3。但由于消费者很难降低生活水平,所以,此时只会下滑到C S3,即短期消费曲线不在C L 上,而是C S1。同理,如果在y 2时消费者收入下滑,此时短期消费曲线为C S2。此种消费能上却难下的现象,被称为“棘轮效应”。

图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的长期和短期消费曲线

同时,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还认为,消费者的行为要受周围人消费水准的影响,这就是“示范效应”。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和周围人的收入等比例增加,则消费者的消费占收入的比重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如果消费者周围人的收入增加比例更大,则消费者可能会强制提高自己的绝对消费量,此时会导致增加。

(2)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是由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他认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其消费函数公式为C=aWR+cYL 。式中,WR 为实际财富,α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 为工作收入,c 为工作收入

的边际消费倾向。按照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年轻人和老年人消费占收入的比例较高,中年人较低。

(3)永久收入理论

永久收入理论是由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来的。他认为居民消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mb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