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更新时间:2023-03-12 17:46:01 阅读量: 优秀作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命题作文如何审题梅梅
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审题病因诊断:
一、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全命题作文《我有出息了》,相当多的作文的失误原因是片面理解“出息”的意思。例如有位考生这样写(大意):我的英语成绩老是上不去,爸爸说我没出息。于是我下决心多读多练。开运动会,我推说身体不好,躲在宿舍读单词;元旦联欢晚会,教室没电,我点了蜡烛背英语;班级召开“我爱校园”主题班会,我还是低着头看英语书??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我的英语成绩终于上升到全班第三名,听着爸爸“你有出息了”的夸奖,我乐滋滋的??很显然,这位考生把“有出息”理解成文化成绩好,这是很片面的。“出息”应是指德智体美的综合协调发展。为了提高英语成绩,你可以说谎不参加集体活动,你可以违反学校规定点蜡烛??你的英语成绩是上去了,但你的思想素质却下降了,这能说“有出息”吗?出现这种失误,是偏离甚至缺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结果。由此可见,要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内涵,不仅要掌握审题方法,更要加强平时的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水平。
二、不能把握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
以短语形式出现的题目,有多个概念,多个概念之间往往有着修饰、限制等关系,有的考生一看题目,往往只注意所谓的“中心词”,而置其它概念于不顾,结果偏离题意。江苏南通和黑龙江大庆的全命题作文题中都出现了“微笑”一词:前者为《带着微笑出发》,后者为《互相微笑》。南通题目中有一个概念“出发”,相当多的考生忽略了这一信息。“出发”强调的是开始或重新开始,它总是与“目的”连在一起,从“出发”到目的的实现总有一个过程,所以“带着微笑”不仅在“出发”时,而且要关联或影响全程。“带着微笑” 是“出发”的一种姿态、精神、心情,在这里它不能离开“出发”孤立存在。可是有的考生写了很多“微笑”,就是没有写到“出发”,结果把全命题《带着微笑出发》等同于话题作文《微笑》。大庆题中的限制词“互相”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同样不能忽视。单向“微笑”固然好,但人生的成长之路从来就不是孤单的旅程,“互相微笑”才能构建一个全社会和谐的境界。可以这样说,“相互微笑”是心愿达成后彼此的欣慰;是冰释前嫌的心灵握手;是心有灵犀的幽幽共鸣;是施与者与接受者的心绪碰撞;是携手创业者逆境中的策励??仔细搜索,考生记忆中一定不乏这样的“相互”与这样的“微笑”。但有的考生也许平时写惯了单向的爱意,单向的付出,遇到此类题目不能“轨”,结果进入误区。例如有位考生写了三次微笑:三年前到初中报到,村口独木桥被洪水冲走,爸爸背着我过河,我望着爸爸吃力的样子,爸爸却朝我一笑;到了新学校,不懂报到手续,一位老师带领我,总是微笑着;到了宿舍铺位安排在上铺,挂蚊帐少绳子,我个子矮又够不到顶,一位陌生的男同学微笑着,拿出绳子帮我挂??
看,这位考生自始至终只是“微笑”的接受者,一次都没有做“微笑”的输出者,这样写,题目只能是“感悟微笑”,而不是“互相微笑”,审题有了偏差,立意当然也变得浅薄平淡。这就启示我们:审题不仅要弄清概念内涵,
还要明确概念之间修饰、限制等各种关系,善于“轨”变通,变习惯性思维为特定性思维,千万不可在考场上一见“微笑”这类“熟词”就搬用考前准备好的所谓“范文”。
三、不能看清副词隐藏的信息和要求。
“最”“也”“还”“更”“其实”“依然”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体现着一定的要求,有时还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陷阱”。所以虚词不“虚”,副词不“副”,必须重视。例如荆州题《我最好的朋友》中的“最”,规定了你着力写的作为主体的“朋友”
只能一个,有的考生平均用墨,不加主次地写两个或更多,明显不符和要求;汕头题《最好的奖赏》规定只写记叙文,“奖赏”是文章的线索,它可以是实在的,物质的,可视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的,情感的,一句表扬、一种暗示、一份情意;个性心理的优化,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素养的提高,也都可成为“奖赏”。题目中在“好”字前用了副词“最”就暗示了下列要求:避开物质性的“奖赏”,亮出精神、情感或能力等抽象意义的“奖赏”,或是将“实”与“虚”的“奖赏”结合着写,并以“虚”为“最”。有的考生忽略这些暗示的信息,写成这样:从小学开始练钢琴,很枯燥,很寂寞;中间有反复,有曲折,最后终于在全市初中组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发奖时,“我”站到台上,举起精致的奖杯——这“最好的奖赏”,坐在台下的爸爸妈妈的眼睛湿润了??这篇文章把只是代表一种荣誉的奖杯作为“奖赏”之“最”,偏离了题目的要求,如果在篇末增加一些议论,把练钢琴过程中养成的刻苦精神和良好习惯等抽象的成果作为“奖赏”之“最”,文章就符合题目要求,也有了新意。又如审读德州题《其实并不是这样》,就必须审出副词“其实”的蕴涵信息——所写须有“不是‘这样’”——“误为‘这样’”——“回到不是‘这样’”的过程,有的考生缺少这样的曲折,直接写成“不是这样”,就偏离了题意。
《其实很简单》《门其实开着》
例如2006年西宁的全命题作文题是“这里的景物也美丽”,这种用副词“也”的作文题,我们可以用代号恢复其语境:“A——d,B也d”。这里,“A”“B”表示两种事物,“d”表示其共有属性。“A”是一般性、公认性的,“B”则须具有特例性、创意性,选择B往往带有某种哲理色彩。例如“收获是享受,付出也是享受”,“成功者美丽,跌倒者也美丽”。这一题中的“景物”如写“荷花”、“菊花”就不对了,因为它们都有美的公认性,写不起眼的花草才符合题意。当然也可以写“虚”的景物,虚景也要具有特例性,创意性。
四、不能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
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有的文字较多,有的句式比较复杂,甚至还出现了复句。例如《生活因变化而精彩》(单句形式,湖州市)《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单句形式,孝感市)《我拥有,我快乐》(复句形式,衢州市)等。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例如衢州题,“拥有”是“快乐”的前提和原因,“快乐”是“拥有”后必然产生的心理情感反映,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因果意识不强,下笔时只写“拥有”,不见“快乐”,缺少必要的抒情议论;有的则只见“快乐”,少见“拥有”,缺少作为“快乐”支撑的叙述和描写。由此可见,平时加强关系类题目的审题训练,很有必要。
五、 不能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
《好书引领我成长》。这一题目不同于《我与书的故事》(贵州铜仁题),铜仁题并没有限定“故事”要与“成长”有关,而恩施题实际上规定了必须以写“成长”为主。可是有些考生写记叙文,用大半篇幅介绍好书的内容,写感悟一带而过,例如:“读《西游记》中的唐僧??,使我懂得了目标专一,坚定不移;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使我懂得了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这样的排列可以写上三四处,“好书引领”你以后的“成长”事例在哪儿呢?这可是重点呀,但总是不落笔墨,只是在文章最后把话题搬过来再简单地加了几个字,用一句“我在好书引领下茁壮成长”匆匆收尾,由于没有具体内容支撑,“成长”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此详略安排显然偏离题目要求。
综上所述,中考作文失误较多地来自审题失误,所以我们不能错误地以为“降低审题难度”就可以不必审题或马虎审题,今后仍要加强破解“适当限制”,提高审题能力的训练。进行同中有异的比较是有效的训练方法。例如2007年有3个中考作文命题中出现了“变化”或“改变”一词:《生活因变化而精彩》(湖州市全命题);《改变了我》(盐城市);《变化》(烟台市话题作文)。运用比较法我们可知:题必须写出因果关系,“变化”影响的是生活的
“精彩”度;“我”在文中可写可不写;题也要表现因果关系,但被“改变”的主体必须是——“我”,必须写自己,不能写成小说;题可充分利用话题作文的长处,写不写因果关系、写不写“我”都可以,但所写必须在“变化”这一话题范围之内。
审题
一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如四川乐山2006年全命题的题目是“我最爱这里的风景”。程度副词“最”在这里就是关键词语。必须通过比较,以突出“爱”之“最”。例如有位考生把“我最爱这里的风景”定位在柳,开篇就旁及其它植物:“我校的风景很美。松柏常青,夏荷婀娜,柳树成阴,钻天杨挺拔。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使我喜欢,茅盾所写的质朴的白杨叫我赞叹,陶铸赞颂的坚挺无畏的松树同样令我敬佩,但我由衷喜欢的风景却是被人们称做‘弱女子’的柳树。”这里,“最”字已经呼之欲出;接着文章从柳是“绿得最早的春色”、“黄得最晚的生命”、“最具有热爱母亲的情怀”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在比较中一个“最”字贯穿始终,准确地演绎了文题。如果像有的考场作文那样就柳写柳,无所旁及,那就误为“我爱这里的风景”,偏离了题意。
二要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如:“行动的力量”,(江苏淮安卷)要突出表现“行动”一词给我们的力量。例如2006年江苏省无锡市考题“门其实开着”中的“其实”指什么?有什么语法意义?此时你应该迅速搜索库存信息,得出下列认识:“其实”一词在语境中能承接上文,但和上文的意思往往相反,有修正、更正或补充的作用。明白了这些,你在构思时就会明确自己的文章中需要“修正”、“更正”或“补充”的内容是什么,也即“其不实”的情节有哪些,然后才能够通过“其实”折,由“其不实”过渡到“其实”,造成结构上的跌宕波澜。如果你丢掉了前面的审视诠释,那你就可能把“门其实开着”
写成“门开着”或“门”。如有位考生设计的情节:“参加网页制作比赛——家长、同学都支持——自己努力练习——夺得第一名——成功的门其实开着”。这位考生在进入成功之“门”前,有没有遭遇曲折?有没有犹豫动摇?有没有灰心丧气?这一切都没有写,这就写成了“门开着”。文章的整个过程没有触及“修正、更正或补充”的内在联系,结构上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其实”所包含的内在意义没有体现,显然偏离了题意。
在画面的描写中要出现对比。只有对比的画面才能体现出你对“门其实开着”的发现和领悟。审题的重点当然还是要表现“其实”。
三要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悟出题“神”。一些带有比喻或象征性的题目,如《暖流》、《春风》等,则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如果题目出的是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配上本体去写;如果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征性的事物去写,如《暖流》,暖流是喻体,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从它的本体——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等角度去审题,中心就一目了然了。《春风》、《考试》、《蜡烛》、《七月如火》等一类题目都有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去审题。《在阳光下成长》中的阳光,当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阳光,应理解为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家人朋友间的亲情等等。《我的脚印》一题也决不是要描写真实的脚印,而应当写成长道路上、进步过程中的有意义的事件。
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四川眉山卷)就是一个比喻义很强的考题,“一朵浪花”,既可以理解为一件事、一种感情,也可以理解为一处景观、一次误会。
四、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这时你可以采取题目添枝加叶法迅速确定写作目标,如“选择”,可在其前添加“爸爸的”、“痛苦的”、“明智的”等,或在其后添加“了坚强”、“了诚实”、“的快乐”、“的艰难”等。这种添枝加叶是在心中进行的,千万不要换题目哟!如《心愿》
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审题有难度。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在原题的前面加上“我”、“妈妈”、“班主任”等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愿》、《妈妈的心愿》、《班主任的心愿》等,这样,题目的意思就明确了,文章体裁也就很容易确定了。
篇二:命题作文怎样审题A
命题作文怎样审题
【命题类型】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2005重庆】《自嘲》,【2006辽宁】《肩膀》,【2007福建】《季节》,【2008江苏】《好奇心》,【2009山东】《见证》,【2009四川】《熟悉》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2005天津】《留给明天》,【2007江苏】《怀想天空》,【2008浙江】《触摸都市》,
【2009江苏】《品味时尚》,【2009湖南】《踮起脚尖》;【2006北京】《北京的符号》,【2007湖南】《诗意地生活》,【2008天津】《人之常情》,【2008重庆】《在自然中生活》,【2008湖北】《举手投足之间》;【2006江苏】《人与路》,【2007四川】《一步与一生》,【2009重庆】《我与故事》等。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2005辽宁】《今年花胜去年红》,【2006上海】《我想握住你的手》,【2007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天津】《有句话常挂在嘴边》,【2007安徽】《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江西】《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007山东】《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2007辽宁】《我能》,【2008安徽】《带着感动出发》,【2008广东】《不要轻易说“不”》,
【2009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还有2009年两个半命题作文题也属于句子式命题,【2009福建】《这也是一种》,【2009湖北】《站在 的门口》。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007安徽】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题目自定。2.文体自选。3.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不得抄袭。
2.不完全命题作文
只给出题目的一半,要求考生补全后再作文。
【2009湖北】23.请以《站在 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④不少于800字。
3.材料式命题作文
先给出一段材料,也可以说是理解题目的导语,然后再让考生以什么为题写一篇作文。
【2009北京】23.作文(60分)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十个外,题材不限。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四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2005辽宁】《今年花胜去年红》,【2007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江西】《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007山东】《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2008广东】《不要轻易说“不”》等。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2005北京】《说“安”》,【2006湖南】《谈意气》,【2008江苏】《好奇心》,【2008天津】《人之常情》,【2008湖北】《举手投足之间》等。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多的是指其中的比喻、象征等隐含意义,如【2005天津】《留给明天》,【2006江苏】《人与路》,【2007福建】《季节》,【2007安徽】《提篮春光看妈妈》,【2008浙江】《触摸都
市》,【2009湖南】《踮起脚尖》,【2009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2006江苏】《人与路》,【2007四川】《一步与一生》,【2008山东】《春来草自青》,【2009重庆】《我与故事》等。
【审题策略】
1、从标志性词语中辨明体裁。
议论文:题目中有“谈”、“说”、“读”、“论”、“议”、“批”、“斥”、“驳”、“反对”、“评”、“感”等字眼,或涉及的是抽象的概念、道理、问题、主张等,大多适合写成议论文,如【2005北京】《说“安”》,【2006湖南】《谈意气》;【2007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2008广东】《不要轻易说“不”》,【2009江苏】《品味时尚》等。
记叙文:题目中有“记”、“传”、“忆”“赞”、“颂”、“怀念”、“难忘”等字眼,或涉及到的是人、物、事、景、地点、时间或场面等,一般适合写记叙文,如【2008天津】《人之常情》,【2009山东】《见证》,【2009重庆】《我与故事》等。
抒情散文:还有一些题目,往往使用比喻、象征等方法,情感性比较浓郁,很适合写成抒情散文。如【2005天津】《留给明天》,【2007江苏】《怀想天空》,
【2007湖南】《诗意地生活》,【2007安徽】《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江西】《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008安徽】《带着感动出发》,【2008浙江】《触摸都市》等。
2、从语法结构中明确重点。
(1)如果题目是一个字或一个词,要搞清它的含义及所涉及的范围。
如《说“安”》,“说”,说明要求写成议论文,“安”的范围很广,可以用增补法化大为小,选一个自己有话可说的词语作为作文内容。如安静、安分、安宁、平安、安逸、安乐、安全、安心、安于本分、安定团结、安享晚年、心安理得、安于现状、小富则安、国泰民安等等。在立意时要注意的是切勿面面俱到,囫囵吞枣;只需侧重一二,深入挖掘即可。
(2)如果题目是几个词构成的,要分析它们之间的语法关系,明确题目的中心
所在。
如【2009重庆】《我与故事》,是一个并列关系的词语,它要求我们写出故事给“我”的感动或启迪,写出“我”在故事中的思考或成长。
又如【2008重庆】《在自然中生活》,是一个偏正关系的词语,重心在限制性词语上,即“在自然中”,包括自然界、不经干预的状态、闲适惬意的心境等。 再如【2009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是一个主谓关系的句子,重心在宾语,即“隐形的翅膀”,所以必须弄明白“隐形的翅膀”是什么,有助于你的什么。
还如【2005天津】《留给明天》,是一个动宾关系的短语,重心在动词“留”,即把什么留给明天,是崇高的精神、美好的传统,是丰富的物质、充裕的资源,还是发达的科学、优良的环境?再如【2005辽宁】《今年花胜去年红》,是一个动补结构,重心在谓语“胜”字,因此,必定要用对比的方法,写出生活的今胜昔,事物的新胜旧,人物的坏转好。
(3)如果题目是一个不完整结构(半命题),着力点就在省略部分上。
如【2009福建】《这也是一种 》,这种不完整的命题,其中心就在于考生补充齐全的部分;如《这也是一种高尚》、《这也是一种进步》、《这也是一种爱》??,它们的审题重心就在“高尚”“进步”“爱”。当然限制性词语“也是”也很重要,注意它的言下之意。
又如【2009湖北】《站在 的门口》,所需补充的可以使具体的地点,如考场、商场、家、书店??,也可以使抽象的话题,如诱惑、成功、责任、爱、抉择、机遇、理想、诚信??,如果是后者,审题的重心就在于如何表现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
3.从关键字眼中把握题目的指向性。
如【2008广东】《不要轻易说“不”》,必须扣住关键字眼“不要轻易说”,也就是说生活中可以说“不”,但不能“轻易说”,因为有时候说“不”也许是一种坚守、勇敢、执着、抗争,而有时候说“不”则是一种退缩、懦弱、蛮干、无谓的牺牲。所以该说时就说,不该说时决不说——理智、智慧地说“不”,即“不要轻易说‘不’”。
有如【2009福建】《这也是一种 》,其重心在于补全
部分,但关键字眼还是限制性词语“也是”,它隐含着一种“新解”或“别解”,它的言下之意是立意构思成败的基础。如果写《这也是一种爱》,那么你得考虑“也是”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你所写得那种“爱”与我们常见的或通常理解的“爱”表现不一样,例如鲁迅对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那种“痛心的爱”,父母对小孩跌倒大哭而不理不睬、任其自己爬起来的那种“狠心的爱”,老师对学生恨铁不成钢而冷言讽语地刺激的那种“苦心的爱”,等等。
4.从修辞手法中挖掘深层含义。
如【2007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必须挖掘题目中“这道坎”的深层含义,只有把它的含义具体化、明确化,才能审题清楚;我们可以将其寓意(比喻义)理解为“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艰难、挫折”,也可以喻指一个家庭、社会甚至一个国家民族“发展、前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足”等,考生既可以从小处(个人或家庭)入手,也可以从大处(社会或国家民族)着眼,同时可联系古圣先贤的人生经历,如屈原的放逐、司马迁的宫刑、陈子昂的怀才不遇、苏轼的屡遭贬谪、文天祥的逃亡、蒲松林的落第、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汶川地震灾难、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受阻、666农药发明的665次失败、诺贝尔实验炸药导致实验室爆炸等等;明确之后,选择其一,即可成文。
又如【2007安徽】《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也是一道典型的比喻型的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在于挖掘题目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词语的深层含义:一是“春光”,二是“妈妈”,三是“看妈妈”,三点缺一不可。首先,“春光”可实可虚,实指春天的美好事物(如淡香的康乃馨、甜美的巧克力),虚指骄人的成绩、丰硕的成果、顽强的拼搏、美好的情感等;其次,“妈妈”也是可实可虚,实指赐予生命的妈妈、谆谆教诲的良师、临危济困的路人,虚指山水灵动的自然、亲情弥漫的故乡、欣欣向荣的祖国;第三就是“看妈妈”,关键是如何理解“看”字,题目中的“看”有“回报、感恩、反哺、报效”之意,而不仅仅是“看望”。因此,只有将整个题目的深层含义都发掘出来,才能够全面准确地审清题意。再如【2009北京】《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道题中的“隐形的翅膀”就是一个比喻或象征,先必须弄清楚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才有可能写出好作文来。根据题目给出的歌词材料:“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我们基本可以判断“隐形的翅膀”可
篇三:命题作文如何审题
命题作文审题点拨与同类文题集锦
题1:灯下
[审题] 此题只规定场景,对别的方面没有加以限制,因而写灯下自己或他人所为所思皆可。从构思的角度看,可有纵式和横式两种思路。所谓纵式,是写发生在“灯下”的某一事件的过程,重点放在发生、发展、结果上,其特点是叙述性强。所谓横式,是不同人物在“灯下”的情景,重点放在画面的描写上,其特点是概括性强。当然,还可以把纵横揉合起来写。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写法,都要围绕“灯下”创设环境,构造氛围,才切合题意。这篇作文可以写校园之事,也可以写社会之事。
思路之一:灯下,教室里,我的生日聚会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轻快的乐曲声中,同学们送给我一件件带着深厚友谊的礼物:“祝你生日”的歌声中,我把真情的祝福吹向燃烧的蜡烛;热烈的掌声中,同学们开始表演节目??灯下,教室里,一块友谊的圣地。 思路之二:夜晚,校园的灯光多么灿烂。教学楼。灯下,同学们正在上晚息:有的埋头做作业,有的低声讨论问题。办公楼,灯下,老师正在工作:有的备课,有的批改作业,有的在讨论教改方案。灯下,令人陶醉的画面。
思路之三:从接到老同学来信写起,采用倒叙法,通过回忆交代他无法继续求学而投身社会的原因,又借来信写他的生活和取得的成功,表现有志者事竟成的主题。全文由始至终紧扣题目“灯下”行文。
[写法] 要写好《灯下》,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否则很容易导致题文油水相离。
技巧一:包装。所谓包装,即创造灯下的某种氛围,使事件产生特定的情调。比如思路之一写生日聚会,就要把整个生日过程笼罩在你所创造的氛围中,从而产生与别的生日聚会截然不同的韵味。生日活动一样,氛围包装不同。 技巧二:点缀。所谓点缀,即在记叙过程中不时点及“灯下”,使题和文紧紧相扣。比如思路之二,在写师生的活动时,要不断点及“灯下”,从而把画面描写和作文题目紧紧地联系起来,构成了“灯下”的特定场景。 技巧三:折叠。所谓折叠,即运用艺术手段把时空跨度较大的事放到“灯下”来叙述,就像把东西折叠后放进箱子。比如思路之三,在“灯下”只能读信,但运用倒叙回忆老同学的过去,又借来信陈述老同学的现在,于是一个完整的故事都在“灯下”展开,表现了巧妙的构思。
常见的失误有:不懂得创造典型的环境氛围,只在开头用“灯下”戴帽,从此不见“灯”影;不善于构思,所叙之事跟“灯下”勉强凑合,缺乏有机的联系。
[同类文题] 1.月光下(月下谈心、月下独思、月下赏景,凡月下之事均可入文。行文应注意创设意境。)
2.小河边(闲散时悠悠漫步,三五同学亲切聚会,都可能发生在小河边的恬静氛围里。)
3.讲台上(这个特定的方位。老师声音的流淌,手势的定格,花白头发的飘动,学生初次试讲的惊慌,辩论会上的侃侃而谈,都是讲台上的特有风景。)
4.清晨(该题从时间是框定内容。晨谈,晨练、清晨的忙碌和急促,都是该题的常规题材。)5.操场上(这是师生集中活动的地方,教练的汗水,踢球的风波,上场前的动员等,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这里。)6.寝室里(欢声笑语,愁眉低诉,矛盾的滋生和化解等,许多情节总是琐细而有趣。)
7.柳荫下(有意的约会,意外的邂逅,无聊的排遣,柳荫乃消暑之所,总有不少生动的故事。)
题2:尝试
[审题] “尝试”,指试着去做某一件事,因而此题应写过去没有做过或不敢去做,而后来试着做了的事情。要选择对自己来说是新鲜的、初次去做的事,如初次投稿、初次做实验、初次参加演讲比赛等,要写出尝试时的原因、经过、结果。既然是尝试,就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不管结果如何,都将带来启迪,这就是作文的主题之所在。当然,此题除了写自己所熟悉的学习生活外,还可以选择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作为题材。
思路之一:先交代自己上课不敢举手发言的原因,再写决定来一次尝试。接着写尝试的过程:第一次想发言,但低着头不敢正视老师;第二次总算举起手,但略一迟疑,晚了;第三次终于果断地举手发言。最后写成功的欢乐。思路之二:我喜欢文学,也喜欢写作,有一次萌发了投稿的念头,于是着手尝试。我花了几天时间构思、行文、修改、誊清,然后郑重其事地寄往编辑部。接下来是等待,终于收到样刊和稿酬。我的投稿尝试获得成功!
思路之三:暑假到了,学校要求每个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我到××厂当微型电扇临时推销员。我挨家挨户登门推销,说得口干唇焦,累得腰酸背疼,最终没推销几台电扇。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我还是收益匪浅。
[写法] 写作此文一定要交代尝试的动机,因为尝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如果随意去做某事,或偶然遇到某事,都不算尝试。尝试既然是有目的的行为,那么其结果也一定要点明,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否则尝试便有始无终。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写好尝试的过程。
尝试的过程有心理型的,那么要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侧重把人物在尝试的思想活动和感情变化表现出来。比如思路之一,要着力去写“我”尝试发言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把“恐惧”——“迟疑”——“果断”的心理变化揭示出来,也就写出了尝试的全过程。
尝试的过程有行为型的,那么要侧重描写人物的动作行为。比如思路之三,推销微型电扇的动作、语言,便表现出尝试的过程。
尝试的过程有行为心理结合型的,比如思路之二,在投稿尝试中,写作过程侧重行为,等过程侧重心理。当然,尝试是有目的的行为,行动和心理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只是类型的不同导致重点的差异。
至于尝试的心得体会,可以隐含在过程的叙述之中,也可以用议论的语句挑明。
常见的失误有:对“尝试”的内涵不理解,写事情缺乏尝试的意识;主次颠倒,题目要求详写的尝试过程仅寥寥数语,不必详写的前因后果和感想却挥墨如泼。
[同类文题] 1.考试(“考试”可有两种理解:一为本义,指学习上的考核;二是引申义,指生活中的考验。)
2.考场(也可以有两种理解,如同“考试”一词。这两题大同小异只是行文的角度不同罢了。)
3.考验(此题要求写生活中关键时刻的表现与抉择,实际上只取上两题的第二义。)
4.比赛(此题选材广泛,无论是学习上的比赛,还是各种活动的比赛,都可以写。除记叙比赛过程外,还要表现比赛者的精神风貌。)
5.竞争(此题要写自己跟别人或他人之间争胜的情景,有较强的时代意识。上题的“比赛”也属于竞争的一种形式。)
6.抉择(此题属于心理型的,在创造矛盾的境地后,要重点描绘人物在抉择时的思想变化过程,可以交代抉择的结果,也可以省略。)
7.期待(此题可以通过一件事的具体叙述,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盼望心情。)
8.追求(“追求”是人们奋斗的动力,要写出人物如何克服困难,百折不挠,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9.失败(此题要求写学习中或生活中某次失败的经历,以记叙为主,但要善于提练出哲理来。)
10.起步(此题可以写做某事有好的开端,也可以写失败后重新崛起。)
题3:心事
[审题] “心事”,心中盘算之事,多指感到为难的事情。比如你想报考师范学校,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显然不会构成心事;如果遭到父母的反对,而你却要坚持己见,就会产生心事。所以,在选材的时候要稍加留意,不要把心中所想的事情都视为心事。中学生
固然无忧无虑,但在学习、思想、生活方面也常常会有心事,因而选材的范围还是相当广泛的。写心事要展示内心世界,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生活给自己的教益和启迪。
思路之一:糟糕,这次考试又败北!前次成绩不好,爸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鼓励我努力学习,并且在生活上更加关心我。我也发誓奋发努力,争取迎头赶上。谁知道??我该怎么向爸妈报告我的成绩呢?
思路之二:看到同学加入共青团,我好羡慕。我也想加入,但没有勇气递交申请书,因为我觉得自己表现平平,不够格。班长看出我的心事,鼓励我大胆申请入团,只要争取上进,会实现愿望。心事冰释,我拿起笔??
思路之三:她看了他塞给他的条子,原来是一次约会。去,还是不去?她心事重重。他和她同乡又同学,平时交往较多。如果不赴约,怕伤了他的心;如果赴约,怕掉入“早恋”的泥沼,该怎么办呢?
[写法] 前面说过,心事是心中的为难之事,所以在开篇要点明为难之处,否则心事难以展开。比如思路之一,成绩又不佳,无法向父母交代,于是感到为难,构成心事;思路之二,想入团又缺乏勇气,于是心事顿生;思路之三,去不去赴约左右为难,于是心事重重。点明为难之处可以视作事情的起因。
接着要展示矛盾的心态,裸露内心世界。这是作文的主体,是用具体的、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写说明为什么感到为难,使心事成为心中的事。一般可用“左右开弓”法,即用这样做会怎么样,不这样做又会怎么样的思路表现为难之处。比如思路之一,成绩不佳不告诉父母,但自己不愿欺骗父母,告诉父母又觉得对不起他们;思路之二,不申请入团不合自己的上进心,申请入团又怕不够格;思路之三,去赴约会犯“早恋”之忌,不去赴约会则伤同学间感情。这样处于“两难”境地,心事便富有立体感。
最后是事情的结果。心事总有化解的时候,比如思路之一可以如实汇报告终,思路之二可以递交申请书作结,思路之三可以不赴约收尾。但是也可以不交代结局,以不了来了之,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比如“思路之三”,就可以在主人公“该怎么办”的为难中戛然而止。
常见的失误有:不明白“心事”的内涵,把不存在为难的事,都看作心事;心理描写不够细腻,不够深刻,对内心世界轻描淡写。
[同类文题] 1.沉思(此题也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但侧重于对某个问题比较深入的思考,表现对生活的理解。)
2.犹豫(此题要选择值得犹豫的事来写,也可以把重点放在犹豫心态的刻画上。)
3.烦恼(此题可以写学校生活或家庭生活或家庭生活的烦恼,要敢于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写出来,同时尽可能避免消极的主题。)
4.委屈(此题应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典型的事件,来揭示某一人生哲理。) 5.追悔(此题可采用倒叙写法,表现自己为某件事情的反思和悔悟。)
6.歉疚(此题以应该做而没有做,或应该做好而没有做好的事为题材,写出自己的内心的歉疚,表现加强自我修养、积极进取的主题。)
7.自信(“自信”是一种自我感觉。选择典型事件来表现自信的成功,应把人物放在关键处。)
8.好强(“好强”是自信的反面,宜写失败以引出教训,给人以启迪。)
9.入迷(此题要紧扣“入迷”来选材,极力写入迷的程度,表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当然,也可以从反面来写入迷的危害,如玩电子游戏机。)
10.满意(此题格选材自由,校内外都有使你感到满意的事情,尽可选来写作,表现生活就是美的主旨。)
题4:理解
[审题]
生活是错综复杂的,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难免会出现思想感情上的隔阂,“理解”是消除隔阂,使彼此心灵得以沟通的途径。因此要选择人与人之间或志趣不同、看法差异,或因世俗偏见、意外误解而产生隔阂需要理解的事来写。作者题目虽然没有规定要写几件事,但以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展开叙述为好。人物也不必过多,要努力挖掘人物的世界。要强调的是,作文主题必须保持积极向上的格调。另处,此题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思路之一:上中学了,老师要求我们写日记,并且规定每周收阅一次。老师啊老师,您一心想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我能理解;但是我们也想在日记中保留一些心中的秘密,您能理解吗?我终于鼓起勇气向老师请求理解??
思路之二:×××同学学习成绩特棒,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但他还是那么刻苦。有一次为希望工程捐款,他慷慨解囊,可他家并不富裕。后来他告诉我,他舅舅家在穷困的山区,他将来要到那里工作。我一下子理解了他?? 思路之三:其中考试,有道数学题我不会做,向邻座求助,遭到拒绝。考试后,他来找我,我连理都不理他。晚上,他又到我家来,心平气和地跟我讲道理,并教我怎样解答那道数学题。我终于理解他对我的真正友谊。
[写法] 为什么需要理解?因为存在着不理解。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是这篇作文所要叙述的内容。一般可用抖底法、设疑法、误会法来写。
抖底法:直接把需要理解(也就是对方的不理解)的问题抖出来,然后再写获得理解的过程。比如思路之一,开头是把我们渴求老师理解之处挑明,接着写“我”求得老师理解的过程,就是采用抖底法来写。这种写法平铺直叙,但便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设疑法:由于自己对对方不理解,也就对对方的所作所为留下疑团,直到理解了对方慷慨解囊留下的疑问,当了解到他的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志向时,才前疑尽释,就是采用设疑法来写。这种写法可以造成悬念。
误会法:因为不理解而造会误会,又因为理解而消除误会,围绕误会的生与灭来写理解。比如思路之三,考试时临座不肯“帮助”,引起我的误解;后来他跟“我”谈心,帮且解题,使“我”理解他的真诚的友情,于是误会消除。这样运用误会法,可以把情节写得跌宕有致。
需要指出的是事件的结果允许还是不理解,这不但合乎生活的真实,而且有时更耐人寻味。
常见的失误有:选材太一般化,以生活琐事来写理解,立意肤浅;从不理解到理解的契机简单化,可信度小。
[同类文题] 1.关心(可写一方对另一方的关心,也可以写双方互相关心,关心的范围可以是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 2.体谅(所谓体谅,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给予谅解。可写一件事,也可选二三个典型片断,以夹叙夹议为好。)
3.初识(此题写初次见面的情景,如新生入学彼此间就有初识的过程。)
4.邂逅(偶然遇见久别的同学朋友叫“邂逅”。一般可用倒叙法,先写邂逅的情景,再引起对往事的回忆。主题必须明确,如批评弃学经商的社会风气等。)
5.聚会(此题侧重描写场面,同学的聚会有许多动人的镜头供你拍摄。)
6.友谊(此题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还可以写成议论文。一般应写成记叙文,表现友谊给人带来力量和温暖。)
7.误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人朋友之间,都可能产生误会。误会一般因为不了解情况或不理解对方造成的,在作文中应有所交代。)
8.纠纷(“纠纷”指争执的事情,事端不一定要大,但发生的过程要的波折,表现的主题应是健康向上的。)
9.冲突(冲突比纠纷来得激烈,影响也比纠纷大,解决起来难度也在冲突的解决不能只靠理解,还要进行调解。)
10.隔阂(跟前两题相比隔阂的程度最轻,是人与人之间和风细雨式的不调和,选材较宽,写好较难。)
题5:同学之间
[审题]
此题要求写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以表现当代中学生美好的人际关系。既然是“同学之间”,那么不能只写一个同学的事,至少要有两个主人公出现,或者是发生在群体中。写几件事,题目没有限定,可以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展开矛盾冲突,也可以用几件事多角度地反映同学之间的亲疏喜怒。写什么事,题目也没有限定,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生活上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总而言之,此题限而不死,选好材,写出波澜,便能成功。
思路之一:买餐票时,我发现兜里的10元钱丢了。这可是一星期的菜金呀。不久,同学们先后送来我丢失的钱,可一看都不是我的。到了晚自习,我发现文具盒里有一叠钱,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是全班同学的心意,请收下”。我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思路之二:他在班上个子最小,同学们戏称他为“小不点”。大个子常常拿他寻开心,好几次把“小不点”弄哭了。这次上茶山劳动,不许坐车,刚走一半路程,“小不点”已累得气喘吁吁。大个子二没说,抢过“小不点”的背包。这回“小不点”感受到同学之间的温暖。
思路之三:我因病住进医院,好孤独好寂寞。这时班主任来看望我,给我带来一盒录好的磁带,里面是全班同学的歌声和问候。元旦到了,同学们给我寄来一封信,每个同学在信里说一句话,我又一次体会到同学之间的纯真友情。
[写法]
开篇先对同学之间的情谊抒发情怀,结尾针对主体所叙之事发表对同学之情看法,让首尾呼应,揭示全篇主旨。径直以事件的起因、结果自然开阖,也是一种谋篇的方法。为了辐射出同学们的情谊。比如思路之一,由于“我”丢失钱,才引起同学们送钱的事。先是暗送,说到拾到“我”丢失的钱;后来明送,同学们凑钱帮“我”渡过难关。这样,与“我”其实是在写同学,表现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主题。如果“我”跳到事件的圈外,可用第三人称来写,比如思路之二。
整篇作文可以只写一件事,也可以写二三事。如果选几件事来写,要善于把事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思路之二既写大个子戏弄“小不点”,又写大个子帮助“小不点”,这两件事并非各自为政,而是相辅相成,构成有机的整体,更好地表现同学之间的感情。在详略方面,应以第二件事为重点。
选择同学之间相处不好的事来写可,但要从中提炼出教训,使之具备积极的思想意义。
常见的失误有:审错题目,把《同学之间》写成《我的同学》;选材不典型,所叙之事不能表现同学之间的情谊;平铺直叙,缺少波折。
[同类文题] 1、 我们之间(此题一定要用第一人称写,事情可发生在“我”和同学之间,也要发生在“我”和其他人之间。)
2.我和同桌(“同桌”自然是同学,但不是一般的同学,所以选材范围较狭小。) 3.友爱在
中(这是半命题作文,横线上可填“同学”、“班集体”等,也可超出校园的范围。) 4.爱在我们中间(此题以写同学之间的友爱为宜。)
5.我俩和解了(“和解”是结果,所以要先交代“我俩”的纠葛,详写和解的过程。)
6.疙瘩解开了(前题一定要用第一人称写,此题也可用第三人称写。“疙瘩”可以是人与人关系上的问题,也可以是思想上的问题。)
7.我忘不了他(此题是通过记叙揭示“忘不了”的原因,抒情性较强。)
8.风雨×年同学情(在“×”处填上相应的数字,如“风雨三年同学情”。要扣住同窗的时间来写同学的情谊。)
9.毕业前夕话友情(写在毕业前夕同学之间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的感人事例。)
10.同学,你不能这样(题目采用呼告的手法,相当动情。要选择典型的事来写,然后奉劝同学不能这样做。)
11.同桌病了(同桌生病,你会怎样,同学们又会怎样,相信这篇作文可以表现出同学之间真挚的感情。)
题6:我喜爱的一项活动
[审题]
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活动”。活动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内容很丰富,比如室内活动、野外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仅就体育活动而言,从田径到球类,也不知有多少项目。所以选择一项活动来写应该说不是难事。问题在于修饰词“喜爱”,限定了这项活动应是你喜爱的,因而在选材的时候要考虑自己喜爱什么活动,在记叙的时候要能表现喜爱的原因,否则不合题意。不要把此题写成说明文,陷入介绍某次活动的误区。
思路之一:小时候我就喜欢邮票。上学后我拥有自己的集邮天地,我把余暇投入其中,集邮册里增加了许多趣味盎然的新邮票。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时间更紧,但我依然忙中抽闲继续集邮。我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和乐趣。
思路之二:交代我喜爱的一项活动是钓鱼。描写美丽的池塘风景。记叙钓鱼的经过——选择位置,装饵甩钩,静心垂钓,浮杆抖动,浮杆消失,钓起大鱼,其乐融融。概述钓鱼活动的乐趣、益处,交代喜欢这项活动的原因。
思路之三:登山是我的嗜好。我喜欢登险峰,一路艰难攀越,磨炼我的意志,终于登上顶峰,“一览众山小”。我喜欢登名山,一路风景如画,到处是名胜古迹,开阔我的视野,增加我的知识,同时也是锻炼的机会。我喜爱登山活动。
[写法] 开篇可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地交代自己喜爱的活动项目是什么,也可以写—小段精彩的抒情文字来表达自己对某项活动的喜爱之情。
主体部分可按时间顺序来写与日俱增的喜爱之情,如思路之一写集邮;也可按这项活动的操作过程行文,来表现自己的喜爱,如思路之二写钓鱼;还可根据活动的不同形式来写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如思路之三的登甓险峰、登名山。
怎样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呢?要抓住活动项目的特点来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因为“喜爱”是一种心理状态;而它产生于实践,索所以有把活动和心理结合起来写,才不至于把“喜爱”当作标签贴在活动上。比如写钓鱼,就要根据钓鱼这项活动的特点,把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揭示出来,而不能单单去写怎么钓鱼,使“喜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行文方面也要力求活泼。凡自己喜爱的活动,其基调都是愉快的。即使是苦是累是惊是险,也会带来无限的乐趣。行文活泼,作文自然也生动。
结尾一般说要总括这项活动给自己的身心发展带来的好处,再次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呼应开头,收束全文。
常见的失误有:只写某项活动进行的过程,没有刻画自己喜爱它的心理进程,活动和喜爱水油相分;客观地介绍某项活动的特点和操作过程,把记叙文写成说明文。
[同类文题] 1.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此题的题眼是“有意义”。怎样的活动才算有意义,选材时要认真考虑。比如打乒乓球,倘是军民联赛,便有意义。)
2.记一次比赛活动(此题限定写比赛,但可以是任何一种比赛,因而选材的范围也不小。要围绕中心思想来写比赛的过程,取舍详略才有依据。)
3.记一场精彩的篮球赛(此题取材较狭,只能写一场篮球赛,而且要精彩。怎样写出篮球赛的精彩,是本文写作的着力点。)
4.记一次科学小实验(写科学小实验很容易去介绍操作过程,变成说明文或实验报告。解决的办法是:以实验过程为经,以具体的描写为纬。)
5.记一次有趣的实验(写好此题的关键在于选材,倘能选择果真有趣的实验来写,何愁写不好!行文要尽量活泼,增加趣味性。)
6.记学习劳动技术的一次活动(在记叙中要突出学习劳动技术的过程,要表现教技术的生动和学技术的主动。)7.记一次活动中的见闻(此题要以第一人称来写自己在一次活动中见到的或听到的事,以见为主,以听为辅,赞颂良好的社会风貌。)
8.春(秋)游(这要写成一篇游记,记叙你在春游或秋游中的活动和收获,表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9.军训日记(此题要求用日记体来写军训生活,写自己和同学一起参加军训的经过。题目没有具体规定写几则,因此可以只写一则,也可以写多则。)
题7:这堂课真??
[审题]
这是道半限制作文题,需填充“有趣”、“生动”、“没劲”、“枯燥”等词,可以选择上得好的课来写,也可以选择上得不好的课来写。“这堂课”是什么课?可以是任何科目的任意一节课,只要你觉得它值得一写,因此可写的题材相当广泛。这篇作文旨在表现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感受和评价。
思路之一:这堂课真有趣。老师先给我们讲述《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故事。他讲得生动有趣,我们听得兴味盎然。接着老师又请同学担任皇帝、大臣、骗子的角色,当堂表演课文片断,我们看了捧腹大笑。
思路之二:这堂课真没劲。开始上课,老师有声有色地讲,我们却无精打采地听。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一节公开课,事前我们已排练了好几遍,现在上课虽井然有序,回答问题头头是道,可我什么也听不进去。
思路之三:这堂课真意外。老师迟迟未来上课,五分钟后才匆匆忙忙赶来,满头大汗。老师布置了作文题目,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来教室前后的情景写场面描写的片断。同学们如梦初醒,明白了老帅“迟到”的用意。今天作文的速度特别快,下课时大家都交了卷。
[写法] 选定填入题目的词语后,就应该紧紧地扣住它进行构思行文;并恰当地运用有关的作文技法,写出特色来。
比如思路之二。题目补充成《这堂课真没劲》,选择老师弄虚作假上公开课预先排练为题材,该怎么写呢?开篇让老师有声有色地讲课跟同学没精打采地听课构成鲜朗的对比,从而设置悬念。接着可追叙老师为迎接公开课让我们排练多次,解释这堂课没劲的原因。再回过头来描写师生配合默契,听课者赞叹不已的上课情况,这是“面’’的描写;写“我”木然举手,机械背诵答案,也赢得一片赞叹声,这是“点”的描写。还要写“我”在上课时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进一步揭示没劲的原因。最后写下课铃声响了;我们如获大赦,更可见这堂课之没劲。这样紧紧扣住“没劲”,有对照,有悬念;有追叙,有顺叙;有场面描写,有心理描写;点面结合,正反结合,可以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
如果选择思路之一来写,千万别去复述故事,固然这故事蛮有趣。而要写老师讲得有趣——绘声绘色,同学听得有趣——心领神会;老师导演有趣——手舞足蹈,同学表演有趣——煞有介事,这样就可以把这堂课的“有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按思路之三行文,可层层铺垫,卒章显志。前面的记叙不显山不露水,到后来才奇峰突起,“意外”也就不言而喻了。
常见的失误有:不能扣住这堂课的特点来写,一般化地描述上课的情景;不善于剪裁材料,这堂课的特点不够突出;平铺直叙,行文呆板,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类文题] 1.我喜欢的一堂课(此题已限定写“喜欢”的一堂课,可在几门学科中筛选某一节有特色的课来写。)
2.我最满意的一堂课(此题要留心“最满意”三个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最满意”的标准,选其一加以渲染即可。)
3.难忘的一堂课(“难忘”,印象很深刻。或许是这课上得好,或许是这课有特殊意义,只要能使你难以忘怀就行了。)
4.精彩的一堂课(精彩的课会使你喜欢,会使你满意,也会使你难忘,但你喜欢、满意、难忘的课未必都精彩。此题宜从教学的艺术来写课堂的精彩。)
5.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此题选材范围只限于语文课。) 6.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此题从课堂转移到课文,要描述自己最喜欢它的原因。)
题8:学习中的苦和乐
[审题]
这道作文题对于材料的选择有着比较明确的限制:一要选择学习中的事来写,二要表现学习之苦和学习之乐。可以选择两件互不相干的事情,其一表现学习中的苦,其一表现学习中的乐。也可以选择两件因果相关的事,学习之苦是学习之乐的前提,学习之乐是学习之苦的结晶。显而易见,后者比前者好得多。因为前者只表现学习中有苦也有乐的道理,而后者则揭示了学习中苦与乐的辩证关系。总之,根据作文命题认真选好材料,并从中挖掘出深刻的哲理,是审题的着力点。
思路之一:先指出苦和乐是学习的孪生子,再写学习是苦事,详细叙述自己苦思冥想解方程的经过;接着转入叙述苦中有乐,参加数学竞赛获奖,仿佛以前的苦都变成乐;最后得出“不吃苦中苦,哪来乐中乐”的结论。
思路之二:过去我学习不用心,上课随便听,作业到处抄,乐得逍遥,只是每次考试红灯高挂,苦不堪言。后来痛改前非,努力学
习,认真完成作业,吃了不少苦头;但学习成绩直线上升,乐得我越学越有劲。
思路之三:我在热烈的掌声中接过全省中学生作文大赛的获奖证书,心里乐开了花,回想自己学习语文学习写作的过程,真是历尽千辛万苦。我的写作能力低,为此我苦读中外名著以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苦苦练笔,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我悟到了学习“苦结乐果”之理。
[写法]
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选好材料。根据命题的指令,要选择能表现学习中苦和乐的事,而且这两件事要有因果联系。比如思路之一,一写自己苦思冥想解方程,表现学习中的苦;一写自己参加数学竞赛获奖,从而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这两件事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紧扣题目,又蕴含深刻的道理。选择这样的材料来写,就过好了选材关。
其次要善于挖掘深刻的道理。当你根据命题选择材料的时候,不要只想到某事是否合乎题意,还要想一想这件事所蕴含的道理,而且不可浅尝辄止,要探求其深层的意蕴,使文章的立意得以升华。比如思路之三,从自己学习写作的过程悟出“苦结乐果”的道理,就显得比较深刻。
第三要让理性的升华建筑在感性的基础上,也就是让所要表现的道理随着事情的发展自然而至,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因此要避免抽象的议论,要把道理融入记叙,最后再画龙点睛,归纳出令人信服的哲理来。反过来,这种“理”的升华又会使“叙”焕发容光。
常见的失误有:只写学习之苦,或只写学习之乐;写了学习中的苦和乐,但挖掘不深,无法提炼出有关的哲理来;把议论的比例不适当地加大,用空洞的说理代替具体的叙述。
[同类文题] 1.我尝到了学习的苦与乐(如果说,《学习中的苦和乐》可以不用第一人称写的话,那么此题非用第一人称不可。)
2、读书的苦和乐(读书有广义与狭义之别,从广义讲,读书就是学习;从狭义讲,读书是阅读书籍,要写阅读中有的苦与乐的感受。)
3.读书的甘苦(“甘”就是甜,甜就是乐,此题同《读书的苦和乐)。) 4.读书乐(此题不必写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只就读书的乐趣来写即可。)
5.有趣·烦恼·难学(此题可用加中心词的方法审题,比如有趣的数学、烦恼的语文、难学的英语等。也可以用分解法审题,比如只写语文这一科,写其有趣之处、烦恼之处、难学之处。)
6.这门课,我从讨厌到喜欢(此题只要写某一门课程,但要抓住转折点写自己从讨厌到喜欢的转变过程。)
7.初中生活的懊悔与欢乐(此题取材范围限于初中生活,记叙值得懊悔的事情和感到欢乐的事情。注意:懊悔不等于痛苦。)
8.生活中的苦涩和甜美(此题取材范围比上题广泛,生活可以是校园内也可以是校园外。在立意上,最好能揭示某一生活哲理。)
9.我的欢乐和苦恼(此题要求写出“我”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欢乐之事和苦恼之事;最好能悟出道理,给人启迪。)
题9:我的一段思想经历
[审题]
此题要求写自己的一段思想经历。所谓“一段”,指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而“思想经历”实际上就是思想发生变化的过程。思想变化离不开具体的事件,所以要选择足以使自己的思想发生某种变化的事情来写,在记叙事件发生过程的同时,要侧重表现思想变化的始末,否则就不合题意了。总之,本文要通过“我”在中学时代的一段思想经历,来表现当代中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思路之一:我原是个冷漠的人,与同学格格不入。有一次,我病倒在宿舍,同学们七手八脚护理我,并请来校医为我看病。他们怕我寂寞,让我听收音机,还抽空替我补课:我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决心培养热情助人的情操。
思路之二:先写自己参加天文台观星活动,看到浩瀚无边的看到浩瀚无边的宇宙,顿感视野开阔;接着写自己每次观星都促使思想发生变化,深感个人利益微不足道;最后写自己要献身人类的新的思想认识和改变患得患失的自私思想的决心。
思路之三:学校进行各班卫生大评比,检查我们的教室时,我突然发现后门有几张废纸,赶紧站在门边挡住人们的视线,结果我们班名列第一。但我却深感不安,经过一系列思想斗争,终于鼓起勇气去“自首”。
[写法] 写作本文的关键有二:一是叙事应足以成为思想变化的契机;二是应有足够的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思想变化的过程。
先说第一点。我们知道,思想变化不会凭空发生,往往是经历了某件事(或几件事)以后才变化的,而这些事情自然包含着足以改变原来思想的因素,所以我们在叙事时要把这些因素加以强调,以免所叙之事与思想变化挂不上钩。比如思路之一,“我”从冷漠转变为热情是因为同学们不计前嫌热情帮助“我”,所以在叙事时要突出同学们的热情,使这些情足以融化“我”的冷漠,“我”的思想变化才合情合理。
再说第二点。题目明确指出要写“思想经历”,思想经历靠什么来表现?心理活动。所以缺乏必要的心理活动描写,就无法表现思想变化的过程。心理活动描写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夹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如思路之二,可以把心理括动描写夹在观星过程的记叙之中。另一种是在事情发生后集中进行,如思路之三,可以先写“我”在卫生评比中弄虚作假的经过,再集中写“我”思想斗争的过程(不能简单化,要体现“一段”)。
常见的失误有:在叙事之后交代思想变化的结果,并没有写出“思想经历”;所叙之事与所发生的思想变化无关;把记叙文写成议论文,大谈特谈自己对某一事物的不同看法。
[同类文题] 1.我有一次难忘的经历(此题不一定要写思想经历,但一定要写“难忘的经历”,为什么会难忘是写作的着力点。)
2.我经历了一次考验(这考验归根结底是思想上的考验,是意志上的考验。比如拾到一条金项链,还不还给失主,便是经历一次思想上的考验;登山是否半途而废,便是意志的考验。)
3.值得记取的深刻教训(题眼在“深刻”二字;只要这次教训是深刻的,自然也就值得记取,要选择震撼心灵的事来写。)
4.一份思想小结的诞生(这道题要求写思想小结诞生的经过,实际上也是要求写一段思想经历,只是要写思想小结,所以比较严肃。)
5.我终于迈出第一步(从“终于”可见其艰难,但这“第一步”是良好的开端,选材要力避平庸。)
6.在碰壁和失败之后(“碰壁”与“失败”有何不同?碰壁是受挫过程,失败是受挫结果。此题不是写受挫经过,而是写受挫以后发生的事情。)
正在阅读:
命题作文如何审题03-12
宜昌专利统计快报05-28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镇区总体规划(2005-2020)05-02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白内障药物行业发展之路调查报告(最终5篇)08-22
绿豆芽发芽日记11-21
附一院工程分公司对项目部安全总交底04-22
ATM机系统分析与设计04-29
土壤生态学研究现状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