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资料

更新时间:2023-03-08 04:35:44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加点词解释

做这类题,要让词回原句,句回原文。就是说,首先把解释好的词放回原句中,把整个 句子翻译一下,一般情况下,译得通顺,就说明解释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的。如果词回原 句还不能断定解释得对错,那么我们还可以把整个句子放到原文中,结合上下句,根据语境 来判断解释的对错。这样,我们基本就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了。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语法关系来判断,比如,这个词处于动词位置,而题中译出来的是名词,那么这个解释就很可能是错误的。另外,复音词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的解释一样,一般情况下,这种解释就是错误的。如“今齐地方千里”,如把“地方”解释为“与中央相对”或“部位”,那就错了。因为在古汉语中,单音词居多,其实“地方”是两个词,“地”是“土地”,“方”是“方圆”。

2017 春考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显怒,欲以吏事中商 ____________。 .(2)世以此多焉 ____________。 .

2.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

本题主要是考查公布的18个虚词,解题方法除了熟练掌握18个虚词中每个词的几个意义外,还要注意,有时两个词的意思相同,但语法功能各异,这样也不能认为是相同的,如“则”虽然在不同的句子中都译成“就”,但有的是副词,有的是连词,这样也不能判定是相同的。

2016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今君乃亡赵走燕 ..B.称为“羊公”,不之名也名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枯女夫尝劝枯有所营置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D.人臣树私则背公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

2014 19.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 ②以河流湍悍

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 B.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 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 D.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

3.译文

试卷中文言题有两句是对选文的译释,有一定的难度,要想得满分也不容易,过去对译 文的要求有三个字:信(准)、达(通)、雅(美),而在高考试卷中能做到前两个字就可以了,特别是“信”。所谓的“信”,我们称之为直译,所谓的“达”就是意译,考生拿到译文后,首先想到的是直译,就是使每个词对号入座,如果对号入座后译句实在不通,这时才可以采取一下意译,目的就是遵守约定的语言习惯,但无论如何,一个句子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否则,考生就会失分。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评卷人在评卷时是按得分点给分的,如果被定为得分点的词译释错误,那么译文肯定会被扣分,所以,一个句子中,被列为得分点的词一定要翻译正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失分。那么

什么词能被列为得分点呢?我认为有两个条件。

第一,这个词一定是一个比较难的词(也包括活用现象);第二,这个词在这个句子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出题人认为如果考生能把这些词译准,那么译整个句子就不会有大问题。另外,得分点还有设在特殊句式上的(过去也曾考过),这些特殊句式都要译成符合现代人的说话习惯,否则也要被扣分。

2017 1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欲除吏,先为科例以防请托。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

4.断句

最原始的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的,我们看到的文言文所带的标点,都是后人给加上去的, 因此,能否把不带标点的文言文断开,从某种角度上说也能判定一个考生的文言水平如何。 现阶段的高考试卷,也有对考生这方面能力考查的题型,怎样才能做到正确断句呢?我认为

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便可解决这个问题: (1)

注意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器物名等,因为它们专有,所以不能随 便分开,也就是说坚决不能断。 (2)

借助虚词,特别是句尾虚词来断句。这是一种很简便快捷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情况 下,古人在句尾处都要用一个虚词去结束句子,或者表示语气,或者表示其他用意,如“也”、 “矣”、“哉”、“乎”、“焉”、“与”(欤)、“耳”、“者”、“之”等,考场上,考生看到句子中有这些词,就应该想到这里是否应该断句,如果断开后能与前后句子的意思衔接上,就要毫不犹豫地下笔。当然,有时候,这些词还有出现在句子中间的,如“生乎吾前”,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谨慎行事,不能僵死地遵守这些规律。 (3)

根据句子的内容断句。在以上两种方法都行不通时,考生也不要盲目处理,可以采取 通观全句的办法。因为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母意”,而完整的“母意”是由几个“子 意”所构成的。也就是说,当知道整个句子大体上说了一件什么事后,就要弄清楚它是由哪 些小环节构成的,如把这些小环节弄清楚了,句子也就好断了。

2017 18.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B.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C.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D.然疾朋党/问文吏必于儒者/问儒者必于文吏/以相参检。

2013 19.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 5.文中人物性格的判断

本题应该注意设题中出现的问题。一般的解题方法是选择能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的,而间 接表现人物性格的不能算在内,另外,如六句中有四句能直接表现人物性格,而设题时,只

设了三句,失掉一句,这样的答案也应算对,考生不必去追究没有被列入的本来正确的那一 项,也就是说,不要求全。

2017 21.第②段表现了何武怎样的品格?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4分) 2013 21.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史弼的主要品质。(3分)

6.对选文的分析和判断

高考文言文4道选择题中最后一道是对文章的全方位把握,答对这道题的前提是要求考生具备大致译出全文的能力。然而,具备这一能力不一定能保证把分全部拿到,如果不能做到细心,还是会失去这宝贵的3分。那么怎样才能在译出全文的情况下不失分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考生要认真核对每个题支的前后两部分。因为命题人有时会利用考生的粗心、紧 张,让考生先看前半部分,准确地说是重点看题支的前半部分,而后半部分只是一般地浏览, 这时有些考生就盲目下结论,判定对还是不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对每个题支的前后 两部分做仔细的推敲,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不会中招。

其二,无中生有。文言文本来是比较难理解的,而且有些考生在考场上也只能把全文理 解个大概,个别句子还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命题人就会利用这一点,在设题时,把本来文 中没有的事件,强加于人物身上,而考生又因为在文言文方面不特别擅长,加上时间急迫和 粗心,很容易对其忽略不计,选中错误的答案。

其三,张冠李戴。试卷中的文言文叙述的事情相对比较复杂,人物还不止一个,这样, 出题人在命题时很容易故意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把甲做的事放到乙身上;把乙做的事又放 到甲身上。考生在阅读时确实看到文中有这件事情,然而,他们没有仔细地看一下这些事情

是不是这个人物做的。如有一篇文言短文中写某个官员爱民,他的妻子受他的影响,也把百 姓放在心上,最后把自己从娘家带来的嫁妆都分给了百姓。在设题的时候,命题人把这一功 劳记在了这个官员的头上,说是这个官员爱民,把妻子的嫁妆都分给了百姓,考生在阅读时 确实看到文中有把嫁妆分给百姓一事,但没有注意到底是谁分的,甚至有的考生还会认为, 丈夫妻子是一家,功劳记到谁的身上都行。这样草率地判断,当然不会选出正确的答案。

其四,在某些题中,人物事件都能对上,人是这个人,而事情又是这个人做的事,按理说应该没有问题了吧?其实不然。命题人总是会给你制造点麻烦,设下陷阱,引诱你出错,他们会在时间和事件的衔接上让考生产生错觉。如有一道题的设置,有一位官员不断升迁,在升迁中,他在每个阶段都建立了功绩,设题人就利用这一点,把这个官员在做太守时的业绩,改为他任节度使时的业绩。表面看来没有任何差错,仔细推敲,才知大谬不然。总之,这类题只要考生认真去阅读思考,一般就不会中招了。

2017 2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林和靖诗歌具有深远美好的意境。 B.林和靖诗歌平和醇正、宁静澹远。 C.林和靖的诗歌意在针砭朝政弊端。 D.林和靖在诗歌中寄托了闲适心情。

2016 23.第②段举孔子、颜渊为例,对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圣贤为例,具体典型,很有说服力。 B.交代“四勿”是圣贤道统传授的秘诀。 C.借助圣贤之人的做法,引出文章观点。 D.通过对比,揭示圣人之道的玄妙高远。

7.分析技巧类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句子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2017 24.分析第④段画线部分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2分) 2017 26.第①段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请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2014 23.第②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3分) 2014 25.赏析第⑤段运用整句的表达效果。(3分)

2013 24.简析第①段写“鸥飞鱼游,不惊不喁”一句的意境。(2分)

8.概括题

2016 21.依据②③两段相关事迹,概括羊祜的主要品质,完成表格。(4分)

2017 25.概括这篇序言的行文思路。(4分)

26.概括作者的修身理念。(用自己的话作答。)(4分) 2015 25. 本文说理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2014 21.第③段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加以概括。(3分) 2014 26.分析第⑥段作者论述治学的思路。(3分) 2013 20.第①段中史弼反驳从事的理由可概括为:

9.指代题

20.第④段中“此意”指的是:做大臣应当□ □ □ □。(2分)

10.逻辑分析类

2016 24.作者初见藤君就答应为他作记,原因是什么?(2分)

2017 20.根据第①段,州人敬服何武的直接原因是()。(2分) A.何武让弟弟及时补交了欠税。 B.何武禀告太守召求商为卒吏。 C.何武巧妙平息了弟弟的愤怒。 D.何武公开称赞求商奉公执法。

2015 18. 梁彦光两次治理相州,成败迥异,请具体分析其原因。(5分)

2015 2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吾知其所勉 ②居不静而静者 ③居静而非静者

④吾知其所警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②,①;③,④。 D.③,④;②,①。

2013 22.第①段“主人尽有之”中的“之”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013 23.分析第①段写“夸目侈心者”和“绝世离俗者”的作用。(3分)

11.虚词考察

2015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矣 B.乎 C..耶 D.也

常考字词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 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