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耀良:《祭柳员外文》翻译

更新时间:2024-07-04 23: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伍耀良:《祭柳员外文》翻译

柳宗元死后,祭文不计其数,写得最感人的是哪篇呢? 我以为当属刘禹锡的《祭柳员外文》。可惜网络上迄今没有该文的白话翻译。

我不揣浅薄,决定自已动手丰衣足食。

译前,先说几点。

一.为什么之前刘禹锡称柳宗元为柳柳州,《祭文》称柳员外?

刘禹锡与柳宗元是同事、朋友加战友,关系非同一般。话说柳宗元死前四年,他们哥俩一起被再贬两广,从长安结伴向南逶迤而行。

且行且珍惜。

到了衡阳不得不分手了,柳宗元一连写了三首诗赠刘禹锡,刘也回了三首。奇怪的是两人诗的标题中,柳宗元称刘为“刘员外”,刘禹锡则称柳为“柳柳州”,有什么不同吗?

他哥俩都当员外郎那阵,正是永贞革新如火如荼、人生理想闪耀的时光,也是最遭后来的唐宪宗、宦官记恨的时候。

柳宗元这时有意突出“员外郎”,就是耿耿于怀,不忘那

场改革,不忘初心。

刘禹锡显然更稳妥一些,他不久前那首长安观桃花诗即惹了祸。虽然柳宗元还未到任,还是称“柳柳州”吧。

所以,等到柳宗元死后,刘禹锡才在祭文中称柳宗元最显赫最在意的职务。韩愈、皇甫湜等人写的祭文也称“柳员外”。他们觉得这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

反正人死为大,谁被刺激了也没辙。何况皇帝老儿唐宪宗跟着也死了,更没辙。

唐代员外郎相当于现在某部的副司长(副厅级),有人说副司长?才多大的官啊。

要知道柳宗元刘禹锡当副司长时才30岁出头,而且接近中枢,参与机要,成天在皇帝宰相跟前晃悠,多拉风啊。想想我们在这个年纪时的处境,唉,别提了。

二.刘禹锡为柳宗元写了几篇祭文?

除《祭柳员外文》外,还有第二、第三篇。

写完本篇后几个月,即公元820年七月初十,柳宗元归葬故里万年。刘禹锡携带柳宗元大儿子周六前往参加丧礼,又写了《重祭柳员外文》,这是第二篇。内容除应有的哀悼

外,主要汇报后事落实情况以及各朋友的热心义举。与第一篇撕心裂肺相比,多了一分理性。

第三篇,是刘禹锡替李程(字表臣)写的《为鄂州李大夫祭柳员外文》。

这个李程,李氏皇族出身,是一个充满了传奇和争议的人物。在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和以俱文珍为代表的反对派的斗争中,他与刘禹锡、柳宗元分别站到了两个阵营当中。然而,出乎世人意料之外的是,李程和柳、刘之间仍然保留着一份难得的友谊。

有专家臆测李程怀有对柳、刘的一丝歉意。

我说不大可能。整革新派的是保守派、宦官集团,唐宪宗最后拿主意。永贞革新失败时,李程在四川混军饷,元和十年柳宗元再贬柳州,李程还只是个兵部郎中。就算想说什么,也没人听。

政见有异很正常,韩愈不也是对革新派不满吗? 君子之交的最高境界是和而不同。

所以,当柳宗元在柳州病逝之后,灵柩北归途经武昌,时任鄂岳观察使的李程,专门委托刘禹锡代作祭文,聊寄哀思。

据此推断,刘禹锡这篇替人写的祭文,写于公元820年正月—7月间。按时间顺序,当在《重祭柳员外文》之前。

或问,李程本人好歹也是进士,有文化的,自已不会写啊?须知李程这人生性疏懒、滑稽好玩,不愿动笔。索性以工作忙为由,让刘代笔。

古代请人代写文章蔚为风气,算不了什么。代笔者心安理得注上姓名,委托者也没意见,也许还得送上润笔费。

但现代一些官员的文章报告讲稿,多由秘书代笔,却只署领导姓名,秘书成了幕后英雄,呵呵。

三.《祭柳员外文》是伟大友谊的绝唱

刘禹锡《祭柳员外文》,情真意切,一哭三叹。后人无不为它的大河般的感情激流所震撼。

它之所以传诵后世,得益于刘禹锡的两个“深厚”:深厚的感情基础,深厚的文字功底。

没有感情,如同农村老太太的有偿哭丧,哭了半天,不知死的是谁;没有文才,写的祭文味同嚼蜡,连自已都感动不了。

“二十年来万事同”的柳、刘,生死之交,情同兄弟。按现在说法,是铁哥们,过命的朋友。

如今一个先走了,另一个写祭文祭奠他。刘禹锡怎么写的呢?

一是真实。

祭文系肺腑之言,写得情真意切,抒发了生死相助、肝胆相照的情怀。作者如实地倾诉失去知已的极度哀痛,兄弟情、战友谊浸透在无尽的泪水里。

突闻噩耗,刘禹锡他“惊号大哭,如得狂病。良久问故,百哀攻中。涕洟迸落,魂魄震越。伸纸穷竟,得君遗书。绝弦之音,凄惨彻骨。”

沉重的打击,比死了他老娘还过之。

无奈斯人已去,刘禹锡只有早晚向南遥拜老友魂灵:“朝晡临后,出就别次。南望桂水,哭我故人。孰云宿草,此恸何极!”

还是做些实事好事吧。刘禹锡向天发誓:“誓使周六,同于己子”。

二是细节。 例如衡阳之约。

祭文中写道:刘禹锡母亲病故,柳宗元多次派人去连州吊唁,并相约刘扶柩到衡阳时,柳宗元一定赶来慰问。而当刘禹锡扶柩真的到了衡阳、翘首以待时,盼来的却是柳的噩

耗。(“期以中路,更申愿言。途次衡阳,云有柳使。谓复前约,忽承讣书。”)

前约犹在,伊人已逝。阴阳相隔,痛何如哉! 又如请写墓志铭。

祭文写道:刘禹锡素来身体欠佳,恐先殁于柳宗元,曾约请柳宗元为自已写墓志铭。谁知好友竟先他而去!(顾余负衅,营奉方重。犹冀前路,望君铭旌。)

只有两人才知道的小秘密,于今让生者向死者幽幽诉说。 细节的力量无穷,四两拨千斤。它使文章更丰满、生动。

三是语言。

朴实自然的语言,更衬托了作者与柳宗元友谊的纯洁。 几处疑问句,仿佛老友并未死去,生者还在向死者问话。阴阳间两个心灵的对话,凄恻徘徊,令人心酸。

反问句、排比句的恰当使用,使作者的情感更强烈,波澜起伏,层层递进。

“呜呼子厚!我有一言,君其闻否?……意君所死,乃形质耳。魂气何托,听余哀词。”

是的,诗不死,诗人就不死。

如:“鸣呼子厚!此是何事?朋友凋落,从古所悲。不图此言,乃为君发。”

是的,生命可以凋落,战士永远傲立。

“鸣呼子厚!卿真死矣!终我此生,无相见矣。何人不达?使君终否。何人不老?使君夭死。”

为什么天才总是比常人命途多舛?因为上天有平衡法则。刘禹锡不是不懂,而是一时接受不了。

下面是分段对照,意译如下:

第一段:

维元和十五年,岁次庚子,正月戊戍朔日,孤子刘禹锡衔哀扶力,谨遣所使黄孟苌具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亡友柳君之灵。呜呼子厚!我有一言,君其闻否?惟君平昔,聪明绝人。今虽化去,夫岂无物!意君所死,乃形质耳。魂气何托,听余哀词。

译文:

公元820年农历正月初一,刚刚失去母亲的我,忍者哀痛,派遣部下黄孟苌备些美酒佳肴,敬献于亡友柳公灵前。啊,子厚兄!我有一句话,你能听见吗?先生生前,聪明绝顶;一旦逝去,难道一切都没有了吗!想你失去的,只是肉体而已。你的魂灵现寄放何处呢?来听听我说话啊。

第二段:

呜呼痛哉!嗟余不天,甫遭闵凶。未离所部,三使来吊。忧我衰病,谕以苦言。情深礼至,款密重复。期以中路【注1】,更申愿言。途次衡阳,云有柳使。谓复前约,忽承讣书。惊号大哭,如得狂病。良久问故,百哀攻中。涕洟迸落,魂魄震越。伸纸穷竟,得君遗书。绝弦之音,凄惨彻骨。初托遗嗣,知其不孤。末言归輤,从祔先域。凡此数事,职在吾徒。永言素交,索居多远。鄂渚差近,表臣【注2】分深。想其闻讣,必勇于义。已命所使,持书径行。友道尚终,当必加厚。退之承命,改牧宜阳。亦驰一函,候于便道。勒石垂后,属于伊人。安平宣英,会有远使。悉已如礼,形于具书。

【注1】中路:途中。意指刘禹锡扶柩途中到衡阳。 【注2】表臣:李程,字表臣。柳宗元、刘禹锡的朋友。 译文:

啊,我是多么不幸,刚刚失去老天的庇佑失去了母亲。我还未离开连州,你多次派使者来吊唁。担心我忧伤过度,宽解劝慰我。情真意切,礼数周全。你许诺我扶柩到衡阳时,你将亲自来吊唁,并说说知心话。我来到了衡阳,便听说有柳州方面的人也到了这里。我还以为是赴前次相约的,谁知接到的是一纸讣告!我惊恐得大哭,如同犯了大病!很久才

稍稍停息,问了柳公去世经过,我又悲从中来,老泪纵横,魂飞魄散。展开文书到最后,得到先生给我的遗书。字字血声声泪,更令我痛彻入骨。遗书中先是将周六托付给我抚养,说相信从此周六不会再是孤儿;然后要求归葬故里祖先墓地。像这样几件事情,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君子之交重情义,不管距离多远。在鄂渚边上的朋友还不错,鄂岳观察使李程李大人情分也很深。他们知道了讣告,一定会勇于担责。我已经令使者,继续四处通知。朋友之道在于善始善终,相信他们还要宽厚得多。韩愈已经得到新的任命,去宜阳上任;我写了封快信,放在驿站给他;为你写墓志铭的事,已委托韩愈了。两位好友韩泰、郑晔,正巧有使者回去。我全都按照礼仪,写了讣告文书给他们。

第三段:

鸣呼子厚!此是何事?朋友凋落,从古所悲。不图此言,乃为君发。自君失意,沉伏远郡。近遇国士,方伸眉头。亦见遗草,恭辞旧府【注】。志气相感,必越常伦。顾余负衅,营奉方重。犹冀前路,望君铭旌。古之达人,朋友制服。今有所厌,其礼莫申。朝晡临后,出就别次。南望桂水,哭我故人。孰云宿草,此恸何极!

【注】柳宗元致刘禹锡遗书:“我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即请刘为其遗著编辑出版。这时遗著当由柳州送至刘处。

译文:

子厚兄啊,这是什么事儿啊!好友去世,自古以来都很悲痛的。不料这话,今天真的为你而发。自你政治失意后,被贬南蛮多年;最近才因遇好人帮忙,方舒展了眉头。你的全部遗稿,已经到了我手里。你的崇高理想与人格魅力互相感应,必定超越常类。(以前)我看我这多病之身,总感十分沉重。曾经想请你在我死后,为我撰写墓志铭。古代通达之人,在朋友死后,也为朋友服丧的;但我如今已服母丧,没法再为你表达这种礼节。那么我就每天早晚,到正宅以外的地方祭奠你,南望柳州,哭我老友。谁说墓草可怜,我的痛苦真的无以复加啊!

第四段:

鸣呼子厚!卿真死矣!终我此生,无相见矣。何【注1】人不达?使君终否【注2】。何人不老?使君夭死。皇天后土,胡宁忍此!知悲无益,奈恨无已。子之不闻,余心不理。含酸执笔,辄复中止。誓使周六,同于己子。魂兮来思,知我深旨。鸣呼哀哉!尚飨。

【注1】何:凭什么

【注2】否:不顺利。 译文:

子厚兄啊,你真的离我们而去了!终我此生,不能再见到你矣。凭什么人不可以通泰顺利?然而先生你却久处困境;凭什么人不可以颐养天年?然而先生你却英年早逝。老天爷呀,难道你忍心如此吗!我知道多悲无益,只是郁气难消而已。先生你已听不见我说了,我自已也心乱如麻。我含着酸楚的泪提笔,几次都写不下去。我发誓:一定把你的儿子周六抚养成人,视同已出。你的魂灵归来吧,领会我深深的情意。我是多么哀痛啊!先生请接受我的祭奠。

(2016年11月29日)

【注2】否:不顺利。 译文:

子厚兄啊,你真的离我们而去了!终我此生,不能再见到你矣。凭什么人不可以通泰顺利?然而先生你却久处困境;凭什么人不可以颐养天年?然而先生你却英年早逝。老天爷呀,难道你忍心如此吗!我知道多悲无益,只是郁气难消而已。先生你已听不见我说了,我自已也心乱如麻。我含着酸楚的泪提笔,几次都写不下去。我发誓:一定把你的儿子周六抚养成人,视同已出。你的魂灵归来吧,领会我深深的情意。我是多么哀痛啊!先生请接受我的祭奠。

(2016年11月29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l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