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doc

更新时间:2023-05-04 03: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基础掌握: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 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2.经过: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和,以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以来的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直接目的:帮助皇帝。2.形成过程:(1)明太祖设立,作为侍从顾问;(2)明成祖选拔

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由此出现(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认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二、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

第1页/ 总共15页

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2.目的:(1)根本目的:加强。(2)直接目的:办理军务。3.时间:年间。4.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执行。5.认识:(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2)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3

2019-08-17

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基础掌握: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 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2.经过: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和,以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以来的宣

第2页/ 总共15页

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直接目的:帮助皇帝。2.形成过程:(1)明太祖设立,作为侍从顾问;(2)明成祖选拔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由此出现(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认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二、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2.目的:(1)根本目的:加强。(2)直接目的:办理军务。3.时间:年间。4.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执行。5.认识:(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2)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3

2019-08-17

第3页/ 总共15页

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基础掌握: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 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2.经过: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和,以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以来的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直接目的:帮助皇帝。2.形成过程:(1)明太祖设立,作为侍从顾问;(2)明成祖选拔

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由此出现(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认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二、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

第4页/ 总共15页

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2.目的:(1)根本目的:加强。(2)直接目的:办理军务。3.时间:年间。4.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执行。5.认识:(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2)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3

2019-08-17

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基础掌握: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 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2.经过: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和,以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以来的宣

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

第5页/ 总共15页

内阁的出现:1.直接目的:帮助皇帝。2.形成过程:(1)明太祖设立,作为侍从顾问;(2)明成祖选拔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由此出现(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认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二、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2.目的:(1)根本目的:加强。(2)直接目的:办理军务。3.时间:年间。4.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执行。5.认识:(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2)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3

2019-08-17

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

第6页/ 总共15页

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基础掌握: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 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2.经过: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和,以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以来的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直接目的:帮助皇帝。2.形成过程:(1)明太祖设立,作为侍从顾问;(2)明成祖选拔

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由此出现(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认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二、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2.目的:(1)

第7页/ 总共15页

根本目的:加强。(2)直接目的:办理军务。3.时间:年间。4.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执行。5.认识:(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2)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3

2019-08-17

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基础掌握: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 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2.经过: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和,以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以来的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直接目的:帮助皇帝。2.形成过程:

(1)明太祖设立,作为侍从顾问;(2)明成祖选拔

第8页/ 总共15页

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由此出现(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认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二、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2.目的:(1)根本目的:加强。(2)直接目的:办理军务。3.时间:年间。4.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执行。5.认识:(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2)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3

2019-08-17

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基础掌握:一、宰相制度的

废除:1. 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

第9页/ 总共15页

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2.经过: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和,以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以来的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直接目的:帮助皇帝。2.形成过程:(1)明太祖设立,作为侍从顾问;(2)明成祖选拔

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由此出现(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认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二、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2.目的:(1)根本目的:加强。(2)直接目的:办理军务。3.时间:年间。4.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

第10页/ 总共15页

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执行。5.认识:(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2)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3

2019-08-17

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基础掌握: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 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2.经过: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和,以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以来的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直接目的:帮助皇帝。2.形成过程:(1)明太祖设立,作为侍从顾问;(2)明成祖选拔

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由此出

现(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

第11页/ 总共15页

臣奏章的,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认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二、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2.目的:(1)根本目的:加强。(2)直接目的:办理军务。3.时间:年间。4.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执行。5.认识:(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2)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3

2019-08-17

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基础掌握: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 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

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

第12页/ 总共15页

社会动荡。(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2.经过: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和,以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以来的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直接目的:帮助皇帝。2.形成过程:(1)明太祖设立,作为侍从顾问;(2)明成祖选拔

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由此出现(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认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二、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2.目的:(1)根本目的:加强。(2)直接目的:办理军务。3.时间:年间。4.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执行。5.认识:(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2)军机处

第13页/ 总共15页

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3

2019-08-17

课标: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基础掌握: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 原因:(1)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2)元朝教训:明太祖鉴于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认为丞相的使用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3)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在地方设,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4)导火线:“胡惟庸案”成为废除宰相制度的导火线。2.经过:年,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和,以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影响:秦以来的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二、内阁的出现:1.直接目的:帮助皇帝。2.形成过程:(1)明太祖设立,作为侍从顾问;(2)明成祖选拔

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由此出现(3)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认识:明

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

第14页/ 总共15页

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依皇帝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二、军机处的设立:1.背景:(1)清朝初年,仿照明朝制度,设负责奏章票拟;军国机要,由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亲政后,将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和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2.目的:(1)根本目的:加强。(2)直接目的:办理军务。3.时间:年间。4.职权: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执行。5.认识:(1)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2)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手中,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3

第15页/ 总共15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ke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