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VISION,Engine,Control,Center新版设置界面较旧版本设...

更新时间:2024-02-09 13:12: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AMD显卡新玩法全面解析

AMD显卡新玩法全面解析 作者:中关村在线 濮元恺

第1页:AMD显卡新玩法全面解析

● 显卡呈现家居化发展趋势

也许谁都没有想象到,原本属于DIY核心硬件的显卡,在GPU多功能化不断加深的今天,也会成为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的一位重要帮手,其实早在GPU独立与CPU和主板之后,业界已经开始了艰难的探索,毕竟强大的浮点计算能力仅是用来处理像素渲染,的确有点大材小用了,所以拓展GPU的各项功能,成为AMD和NVIDIA甚至Intel不懈追求的目标。

由于GPU周边技术的升级,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款只有性能强悍但功能却非常单一的GPU芯片,各种新鲜特性扑面而来,让用户颇为欣喜同时也迫切希望体验GPU带来的更多显示特性,今天我们的文章把重点放在AMD HD6000系列产品的特性应用方面,显卡如何呈现家居化趋势?显卡能否担当日常综合应用考验?本文将通过一些AMD显卡应用实例为大家体现。

近来具备多种音视频功能的多媒体显卡引起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兴趣,在这方面ATI于1996年推出的的All-in-Wonder系列无疑是市场上的领导者,要知道在当时GPU概念还没有被提出,而ATI工程师已经开始了对更高画质和更多显示功能的探索。

All-In-Wonder 9600 PRO多媒体显卡

All-in-Wonder显卡的特色就是集成了电视卡,而卡的用料也比较高,目的是提高视频输出品质。显示核心方面,它采用主流Radeon的显示核心,与主流显卡一样拥有高速的立体渲染性能。第一代All-in-Wonder显卡具有高性能的3D和2D图形及高级的多媒体特点。用户借助这款显卡可以玩游戏、看电影电视、听CD、浏览互联网,并操作Windows 98 或Windows ME和Windows2000,这些体验在当时都是前所未有的。

EA Salt Lake游戏开发工作室需要专业显卡

随着时间的推移,All-in-Wonder显卡在ATI被AMD收购之后没有再出现精彩的表现,而AMD Radeon HD 2000系列显卡开始,GPU硬件编码解码高清片源,GPU流处理器并行计算概念却已经深入人心。All-in-Wonder强调的多功能应用实际上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在用户眼前。

第一代R600芯片开始全程高清硬件解码

Radeon HD 2900 XT中的“HD”直白的强调着最新一代Radeon产品对于高清类型应用的专业支持度,65nm工艺制造的RV630和RV610将内置UVD逻辑,可对高清视频解码的全部步骤执行硬件操作,这是AMD第一次在高清方面做出大幅度提升,这一步领先对手之后,在后期NVIDIA永远在高清解码上落后AMD一步。

多屏拼接提升工作效率

时间继续向后推移,到了2009年,ATI Eyefinity宽域技术随着Radeon HD 5000发布首次被提上台面,当时来看这项技术拥有很多隐秘的亮点,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玩家体会到了这种技术的益处。以往在组建多屏显示系统的时候往往需要Matrox的TripleHead2Go(多屏宝),但在Radeon HD 5000系列显卡身上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直接就能连接三台显示器并横向排在一起,组成超宽屏系统。

第2页:GPU核心打开更多特色空间

● GPU核心打开更多特色空间

从Radeon HD 2000首先在命名中加入HD字样开始,AMD在显卡多功能应用方面的探索一发不可收拾,强大的GPU核心计算能力开始被用做更多工作,GPU不再是装在显卡上只会吃电的怪物,而是电脑的又一个多媒体处理核心。在HD2000发布4年之后,AMD显卡也随之进化了4代到HD6000系列,而千元级的HD6850逐渐成为多功能显卡的最佳搭档。

Radeon HD 6850显卡输出端口

通过对比显卡输出接口在近几年间的微妙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行业升级之迅猛。曾今的高端显卡也只不过是双头DVI输出加上一个类似鸡肋的电视输出接口,而到了HD6000时代,Barts芯片HD6850显卡提供mini DP *2 + DVI *2 + HDMI的组合。

UVD解码单元不断升级

同期被增加的还远不止是输出接口,显卡的GPU核心各项附加功能也经历了改进。AMD在Radeon HD 2000时代首次为显卡加入了全新的UVD引擎,让当年的性能不济的CPU摆脱掉了繁重的高清解码任务。HD2000显卡的出现,让原本达到100%占用的CPU资源骤降到了只有10%左右的CPU占用率。

在多屏拼接方面的改进很大程度上和GPU内部标准提升是有关系的,HD5000系列的标准接口配置是双Dual-Link DVI、DisplayPort、HDMI,其中两个DL-DVI占据了4个显示通道,DP和HDMI各一个,这样就把Eyefinity的6个通道都用完了。

双DP HUB组建6屏

篇二:catalyst control center 显卡驱动程序已停止工作如何解决

catalyst control center 显卡驱动程序

已停止工作如何解决

近段时间不少用户反应说WIn7系统每次开机的时候都会弹出一个catalyst control center:monitoring program停止工作的提示框(这些用户使用的都是AMD显卡),然后要我们关闭的窗口,虽然关闭窗口后又可以正常操作,但是每次开机都弹出这个烦人的提示。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提示窗口吗,catalyst control center是什么?catalyst control center怎么卸载?这里简单解释下,catalyst control centre是AMD显卡驱动程序所带的控制面板,出现报错提示是由于一些错误导致的驱动不能正常启动,好了今天要分享的教程就是catalyst control center已停止工作怎么办?其实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知道catalyst control center怎么卸载就可以了,卸载以后重新安装下就可以了,下面是具体流程,共有两种卸载方式:

第一种方式:在【控制面板】——【程序和功能】中卸载catalyst control center,然后开机就不会出现catalyst control center错误了。

篇三:raid的做法及主板raid开启设置方法

手把手教你做raid各主板raid开启设置方法

图片教程版

一、RAID介绍

RAID是Redunde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直译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也简称为“磁盘阵列”。后来RAID中的字母I被改作了Independent,RAID就成了“独立冗余磁盘阵列”,但这只是名称的变化,实质性的内容并没有改变。可以把RAID理解成一种使用磁盘驱动器的方法,它将一组磁盘驱动器用某种逻辑方式联系起来,作为逻辑上的一个磁盘驱动器来使用。

RAID的优点

1. 传输速率高。在部分RAID模式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的磁盘驱动器几倍的速率。因为CPU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

2. 更高的安全性。相较于普通磁盘驱动器很多RAID模式都提供了多种数据修复功能,当RAID中的某一磁盘驱动器出现严重故障无法使用时,可以通过RAID中的其他磁盘驱动器来恢复此驱动器中的数据,而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实现,这是使用RAID的第二个原因。 RAID的分类

RAID 0,无冗余无校验的磁盘阵列。数据同时分布在各个磁盘上,没有容错能力,读写速度在RAID中最快,但因为任何一个磁盘损坏都会使整个RAID系统失效,所以安全系数反倒比单个的磁盘还要低。一般用在对数据安全要求不高,但对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如:大型游戏、图形图像编辑等。此种RAID模式至少需要2个磁盘,而更多的磁盘则能提供更高效的数据传输。

RAID 1,镜象磁盘阵列。每一个磁盘都有一个镜像磁盘,镜像磁盘随时保持与原磁盘的内容一致。RAID1具有最高的安全性,但只有一半的磁盘空间被用来存储数据。主要用在对数据安全性要求很高,而且要求能够快速恢复被损坏的数据的场合。此种RAID模式每组仅需要2个磁盘。

RAID 0+1,从其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它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磁盘上外,每个磁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但是RAID0+1至少需要4个磁盘才能组建。

RAID 5, 无独立校验盘的奇偶校验磁盘阵列。同样采用奇偶校验来检查错误,但没有独立的校验盘,而是使用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可以计算出任何一个带区校验块的存放位置。这样就可以确保任何对校验块进行的读写操作都会在所有的RAID磁盘中进行均衡,既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也消除了产生瓶颈的可能,对大小数据量的读写都有很好的性能。为了能跨越数组里的所有磁盘来写入数据及校验码信息,RAID 5设定最少需要三个磁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会有1/3的磁盘容量会被备份校验码占用而无法使用,当有四个磁盘时,则需要1/4的容量作为备份,才能让最坏情况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当磁盘的数目增多时,每个磁盘上被备

份校验码占用的磁盘容量就会降低,但是磁盘故障的风险率也同时增加了,一但同时有两个磁盘故障,则无法进行数据恢复。

JBOD,JBOD(Just Bundle Of Disks)既简单磁盘捆绑。JBOD是在逻辑上把几个物理磁盘一个接一个串联到一起,从而提供一个大的逻辑磁盘。JBOD上的数据简单的从第一个磁盘开始存储, 当第一个磁盘的存储空间用完后, 再依次从后面的磁盘开始存储数据。JBOD存取性能完全等同于对单一磁盘的存取操作,也不提供数据安全保障。它只是简单的提供一种利用磁盘空间的方法,JBOD的存储容量等于组成JBOD的所有磁盘的容量的总和。

Matrix RAID,矩阵磁盘阵列。是Intel 新近创立的一种针对SATA接口的专利RAID模式,特点是能在2个磁盘上同时实现RAID 0与RAID 1两种模式,其工作原理是将2个磁盘中的每个磁盘的部分磁盘空间划分出来组成RAID 0或1,而将剩余空间组成RAID1或0。

Matrix RAID还有一个功能:支持RAID 1阵列分区的“热备份”硬盘。通常支持Matrix RAID功能的主板具有四个SATA接口,而建立一组Matrix RAID只需要两块硬盘,使用两个SATA接口。另外两个闲置的SATA接口就可以插上硬盘,启动“热备份”功能。当Matrix RAID系统中的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热备份”硬盘便会立刻接替它的工作,以保证RAID 1阵列分区中数据的安全。由于RAID 0阵列分区中的数据在一块硬盘崩溃的时候就已经损毁了,所以“热备份”硬盘对RAID 0阵列是无效的。

以上是目前主流升技主板上搭载的RAID控制器所能支持的全部RAID模式,并且由于RAID控制器厂商和产品型号的不同,所能支持的RAID模式种类也各不相同,只有极少数主板能够全部支持上述的RAID模式,而每块主板具体所支持的RAID模式种类请至.cn 升技官方主页的产品介绍当中核对查找。另有一些其他 RAID 模式基本用于专业服务器及工作站上使用,此处便不做介绍了。

RAID 模式下磁盘空间的使用

针对不同RAID 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使用的磁盘空间分别有多少,在用列表举例说明:

* Matrix RAID由于其特殊的磁盘分配概念,所以在此单独举例说明:

例如,使用2 块 120G 的磁盘组成RAID 其总容量是240G,先建立一个RAID 0,并手动指定一个1至238G之间的RAID 0模式的磁盘容量,然后利用剩余磁盘空间建立一个RAID 1模式。如:

100G(RAID 0)+ 70G(RAID 1)或

50G (RAID 0)+ 95G(RAID 1)等等

具体如何分配RAID 0与RAID 1的磁盘大小可按使用需求决定。

二、RAID 制作

如何制作RAID呢?

第一步:一般板载RAID控制器在主板BIOS中都会有控制器的开启与关闭选项,以及制作RAID所必备的 RAID BIOS的开关选项,将他们设置开启并保存BIOS后,在开机自检时,在IDE设备检测结束后,会有RAID BIOS自检界面出现,按提示按特殊键进入RAID BIOS 进行创建、删除、数据恢复等操作。设置Block Size(区块大小),一般选64K至128K即可,区块大对于大文件的读取和大型游戏或程序的运行有益,而区块小,对于小文件读取或建立Web、BBS服务器等有益。然后保存RAID,要注意的是一担磁盘被组建成RAID后磁盘上原有的数据将全部被抹除;

第二步:在安装操作系统时要让操作系统能够正确识别已创建的RAID,并能在其上进行系统的安装,Windows 2000以前的操作系统由于架构关系在此及以下步骤就没有相关设置了,而Windows 2000 / XP / 2003等操作系统在安装一始就需要按提示按F6键告知安装程序,有RAID设备需要手动安装驱动程序。

第三步:按下F6后,系统没有任何提示,也不会中断系统的硬件检测过程,而是在全部自检完毕后,会进入手动驱动安装界面。此时,将主板附件中的软盘驱动程序放入软驱内,按S键开始手动驱动安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js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