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 MOEGOVCN

更新时间:2023-10-20 20: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

二〇一一年九月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重要阶段,也是我校拓展办学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我校第七次党代会要求,为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十一五”成就回顾

一、办学规模适度扩大,教育结构逐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我校按照“积极拓展高层次教育,相对稳定本科生教育,发展留学生和对台港澳地区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积极开展各类非学历教育”的原则,调整教育结构,进一步完善了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体,多种层次类型并存、结构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全日制在校生由2005年的9158人增至2010年的9862人(2008年最高增至10936人,因学生公寓面积不足,2010年减少招生5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由1217人增至2416人,博士研究生由468人增至653人,境外学生由1322人增至1669人。研究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由18.4%增至31.1%,境外学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由14.0%增至16.9%。非全日制在校生由8353人增至13753人。各类学生总数由17511人增至23615人。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1

“十一五”期间,教学工作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通识课+专业课+选修课”课程体系,进行了按类招生和自主招生改革,探索了“院校+师承+家传”相结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本科教学评估成绩优秀。

共获教育部及北京市“质量工程”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北京市教学名师7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1项;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10项,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36项;国家精品课程4门,北京市精品课程7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北京市精品教材15门,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10门,“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40门;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新增教学医院9所。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6项。中医药教育教学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奖2篇,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成立研究生院,高层次人才培养迈上了新台阶。

继续推进与英国Middlesex大学合办五年制中医本科教育;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五年制生物学/中医本科教育(3+2模式);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合作培养针灸专业硕士研究生;与伊朗马什哈德医科大学合作招收西医学习中医博士班,国际办学取得重大突破。 三、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

2

“十一五”期间,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校内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行人事代理制度,逐步下放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权限,试行院系绩效考核。积极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教师赴国外研修规模。

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当选首届“国医大师”3人,新增“973”首席科学家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2人。

截至2010年底,我校专任教师878人,较“十五”末期增长31.2%。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比例由2005年的60.6%增至2010年的80.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由2005年的23.3%增至2010年的44.0%。在校外完成学位(学历)教育的专任教师比例由2005年的58.0%增至2010年的61.8%。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明显改善。 四、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科研基地快速发展

国家“211工程”二期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三期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我校中医学、中药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由6个增至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由10个增至2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由3个增至6个,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重点学科数量最多、专业覆盖面最广。

新增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

3

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7个、北京市教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 五、科研项目和经费显著增长,科技成果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国家级项目中标253项,比“十五”期间增长82.0%;省部级项目中标310项,比“十五”期间增长32.5%。科技部“973”项目3项,课题18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0项;国家重大创新药物专项22项;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1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1项,中标项目数连续5年居全国中医院校首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0项,中标项目数连续7年居全国中医院校的榜首。在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创新引智计划”项目(“111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软科学项目、科技部重点新产品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课题、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新世纪人才项目和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等10个科研项目申报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科研项目中标总经费4.94亿元,增长123.2%,到位3.72亿元。获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奖67项,申报专利54项,授权专利18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26篇,SCI收录110篇。

六、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附属医院加强内涵建设,加大投入,切实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和业务收入稳步提升。东直门医院和东方医院管理体制得到理顺,第三附属医院成为北京地区首家三

4

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共有15个国家级专科专病、5个北京市中医特色诊疗中心。2010年三所附属医院门急诊总量、出院病人总数、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总数、业务总收入等指标较“十五”末均实现翻一番。 七、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截至“十一五”末,我校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55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稳步推进29个教育教学合作项目,新建境外教学、医疗和科技合作项目7项,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13次,学生交换与互访项目25项。教师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96人次,累计因公派出国(境)414人次。累计接待境外重要团组81个,来访人员1517人次,其中包括许多国家政要及国际组织代表,如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部长莱维特、伊朗卫生部长、马来西亚卫生部长等,国际交流层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八、办学空间实现拓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校基本建设项目开工面积76043平方米,竣工面积64929平方米。先后完成了西校区逸夫科研楼9030平方米、学生食堂改扩建6351平方米、图书馆改扩建11263平方米的建设任务。东方医院38285平方米临床教学楼投入使用,第三附属医院11114平方米门诊教学楼结构封顶。在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征地1433亩,全校师生建设新校区、改善办学条件的夙愿得以实现。

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经费投入,新增仪器设备7655台件,金额1.02亿元,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95台件,金额2797万元。新增馆藏纸质书刊24万册、电子图书22万册。校园网出口带宽由

5

85M增加到600M,信息点由1028个增加到5854个。完成西校区无线网络建设和数字化校园一期工程。“校园一卡通”全面投入使用。

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改善财力状况,办学经费持续增长,年度预算收入由“十五”末的2.87亿元增长至6.8亿元,保证了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其中,教育部安排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1.26亿元(化债资金9200万元),邵氏基金赠款400万元港币,修购专项资金1.64亿元,“211工程”建设经费5500万元。 九、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期间,学校党委注重发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导向和保障作用,认真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召开第七次党代会,选举产生学校新一届党委和纪委领导集体,进一步明确学校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和监督机制。学校基层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党员人数大幅增长,基层党支部由124个增加到157个,党员人数增长42.4%,发展学生党员1551名。注重党员教育基地建设,开展送医支教活动。通过开展党建评估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注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利用党建研究会平台,长期坚持理论研究,不断固化实践成果。保障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不断增强教职工关心和参与学校事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共青团工作,促进广大青年健康成长。发挥纪检监察作用,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具有我校特色的统战工作和离退休工作,注重发挥离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作用,

6

为学校发展凝聚各方力量。

十、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制定实施《北京中医药大学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形成了适应高效、科学、规范管理运行的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教代会制度,推进校务公开,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坚持现场办公会制度,开展“调查研究月”活动,促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

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任。进行了中层干部换届及竞聘上岗,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和管理水平逐步改善。推进“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的后勤体制改革。组建资产经营公司,完成药厂改制,国有资产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组建新闻中心、新建校内网,拓宽了信息交流和校务公开渠道。推进科技创安工程,着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通过五十周年校庆,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凝聚力,扩大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十一、学生工作稳步推进,育人环境得到改善

加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推行双色主题教育活动,实施第二课堂实践学分制,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塑造学术节、艺术节、体育节和文化节等活动品牌,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注重完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着力推进专兼职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树立资助育人的教育理念,完善资助体系,共发放各类“奖、助、贷、勤、补”款项5635万元,受益学生累计近3万人次。积极

7

开拓就业市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传统保健体育运动项目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女子足球、健美操等现代体育项目再创佳绩。 十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致力于弘扬中医药文化,通过多种传播媒介,推出一批深受百姓喜爱的专家学者。普及医学科学和养生保健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对口支援西藏藏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内蒙古医学院以及北京市部分区县中医院,为民族医药发展和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圆满完成奥运、国庆等重大活动的各项任务。积极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2009年,我校岐黄志愿者再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第二部分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始终将提高质量贯穿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8

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重点是强化特色。

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北京市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推进建设“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进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为我校更好地服务地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肯定成绩和面临良好机遇的同时,学校的发展也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外部环境看,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竞争的全球化、知识传播的网络化、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市场经济的一体化等都为学校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国内高校之间围绕优质生源、高水平师资、科研课题、办学资金、品牌经营等办学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综合大学利用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的优势,也在积极发展中医药学。部分兄弟中医院校已完成办学条件的改善,进入内涵建设阶段,整体优势开始显现,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与兄弟院校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比,我校面临着不进则退、缓进则退的危机。

从自身发展条件看,办学空间狭小、办学条件不足仍然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完善,高水平的学术团队数量不多,特别是缺乏大师级领军人物;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9

(四)提升信息化硬件建设,搭建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新校区网络全面覆盖以及与西校区的光纤连接。提高网络出口带宽,扩展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建设网站集群管理平台。加强网站国际化建设。构建一体化校务系统。建设网上课程中心、数字校史馆、新闻图片和视频资料库。完善数字资源管理软硬件平台及数字资源门户。通过三维技术建立校园全景、基础设施、中医药博物馆、重点实验室和教学设施五大虚拟互动平台。

(五)增加图书馆经费投入,丰富数据库资源。逐步增加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重点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中心建设和管理,扩大数字资源存储,加强科研和教学急需的现代医药学外文数据库建设。以网络化、信息化服务于读者,逐步建立读者推荐购买图书制度,提高图书的使用和周转率。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筹建名老中医成果展示室、百川书院、中医院校古籍联合应用中心等机构。申报“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争取使图书馆水平跻身于中医药系统领先行列。 (六)理顺管理体制,促进校办产业发展。理顺校办产业管理体制,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建立优劳优酬、多股多得的分配机制,吸收社会资本,壮大企业实力。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平台。支持药厂改制后新企业的发展,力争新企业在创业板独立上市。

第六部分 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党委书记、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组织实施,相关部门按照目标化管理的要求具体落实的管理体制。成立以党

30

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十二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规划实施,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发展规划处,负责组织规划评估及报告规划进展和落实情况。 (二)落实目标任务的责任分工。规划管理部门负责将规划提出的主要指标和任务,按照职责分工分解落实到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实施路径、工作进度、主要举措和责任人,使学校发展规划转化为相关部门的建设发展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

(三)实施规划评估和督导督办。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并定期听取实施情况汇报,解决规划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规划更好实施。

(四)合理配臵资源。建立规划与预算紧密联动的工作机制。突出规划的指导性,学校资金及其他办学资源分配要以规划的目标和任务为基本依据。

“十二五”是贯彻落实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目标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是统筹全局、引领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前进航标,是学校集体智慧的结晶。全校上下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乘势而上,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实现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31

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中西医结合基础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的建设,将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成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1个重点学科全部滚动进入第三批建设的基础上,新增3至5个立项并获资助的局级重点学科。力争有新兴学科跻身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行列。

四、科学研究

(一)加强科研机构与基地建设,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做实做强北京中医药研究院,以稳定的研究方向为基本单元,建设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以特色优势鲜明的研究方向组建10个左右的研究所(室),加强协同创新,构建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加强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教委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的内涵建设。积极筹建符合GLP规范的实验室。力争建设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加强学科交叉前沿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为中心,凝练科研方向,加强学科交叉前沿研究,提升我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人文社科等学科,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能力。“十二五”期间力争科研中标总经费突破6亿元。

(三)健全科研成果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出。加强科技成果奖励力度,促进各级科技成果奖的申报工作,“十二五”期间新增

20

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力争实现国家技术发明奖零的突破。加强高水平论文激励机制,大幅度提高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SCI收录文章数量翻一番。

(四)加强转化医学研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整合科技资源,建立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科技孵化器,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成立转化医学中心,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实施,提高科技成果社会服务能力。

五、医疗服务

(一)深化医院体制改革,明确附属医院办院定位与特色。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要求,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提升综合实力。加强附属医院管理体制建设,创新中医医院管理模式,向管理要效益,强化附属医院的教学功能。加强医院的内涵建设,使附属医院形成各自的特色与优势。

(二)促进医疗协同发展,稳步扩大附属医院规模。促进各医院之间、学校和医院之间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医疗服务协同化优势。东直门医院和东方医院的办院规模稳步扩大,第三附属医院建设成为北京地区第一所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配合新校区建设力争新建一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使附属医院总数达到4个。到“十二五”末,附属医院病床总量达到3000张左右,年门急诊人次达到350万左右。 (三)强化专科专病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各医院努力创造自身医疗特色,强化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优势。

21

努力打造或提升专科专病优势特色品牌,力争新增国家级专科(专病)10个,总数达到25个。探索并建立临床人才成才模式,选拔或培养国内著名、国际有影响力的名中医30名。注重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挖掘与提高,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和院内中药制剂的临床特色优势。 (四)加强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做好学术传承。凸显以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国家级团队的特有优势,形成行业高水平的医教研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临床研究基地。做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学术经验和临床技能的整理、挖掘、传承和发展工作。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临床人才培养。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外事工作整体水平。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中战略性、前瞻性、规律性问题的研究,把握国际中医药发展的总体方向。不断拓展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统筹领导和顶层设计。完善外事管理体制,理顺工作机制,优化配臵外事资源,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对外交流合作的积极性。按照“懂教育、懂专业、懂管理、懂外交、懂外语、讲政治”的要求,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人员的海外培训,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对外办学能力。建立“海外中医药文化孔子学院”、北京市“汉语传播基地”、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中医药基地”。构建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医药对

22

外教育模式。营造有利于国际型人才产生、生存和发展的理想环境,建立并不断壮大一支过硬的外向型教师队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聘请国际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出任我校的客座教授,汇聚高水平国际医教研人才。推进校际间学分、学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开展更多高质量师生交换项目,提高我校接受跨文化学习与教育的师生比例。

(三)加强国际医疗科研合作平台建设,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组织高水平的国际中医药学术活动,建立国际合作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和产品研发平台,搭建国际中医专家远程会诊平台,创新交流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制定中医药领域的国际标准。建立传播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人文基地,扩大中医药文化在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七、学生工作

(一)建立学生素质教育长效机制,形成全员育人格局。确立厚德、广博、求真、向善、致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路。践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健全品德素质、健康素质、创新素质、文化素质、艺美素质及体育素质的教育体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效果。构建以职业规划与成才教学为主体、咨询服务与相关研究为两翼的平台和模式。深化第二课堂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学风建设。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健全危机干预与预防体系。完善学生“奖、贷、助、勤、补”工作体

23

系。打造具有传统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双色主题教育特色,开展爱党爱国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认同感和强烈的责任感。继续开展学生党支部“红色1+1”活动,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建设专业结构合理、数量足、素质高、能力强、品德好的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贡献。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建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三)服务青年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文化氛围。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做大做强以艺术节、体育节、学术节和文化节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品牌。创建“学生之家”,为学生活动提供条件支撑。完善“学校-学院-团支部”三级社会实践管理体系。推进社团建设,促进学生社团持续、规范、健康发展。健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大对大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大学生科创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四)建立健全优秀生源选拔机制,实施毕业生就业促进工程。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发展面向新兴医药和相关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新专业方向。完善招生录取办法,探索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自主选拔机制。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围绕就业探索“订单式”、“开放式”培养模式,逐步实现“服务型”

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jr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