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工程热力学及内燃机原理自考重点复习资料(1)

更新时间:2024-01-16 08: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内燃机原理复习资料 第二章、内燃机的工作循环

一、“理想循环”假定?

答:理想循环讨论中所采取的简化假定是:1.工质是一种理想的完全气体,在整个循环中保持物理及化学性质不变;2.不考虑实际存在的工质更换以及漏气损失,工质数量保持不变,循环是在定量工质下进行的;3.把汽缸内工质的压缩和膨胀看成是完全理想的绝热过程,工质与外界不进行热交换;4.用假想的定容放热和定容或定压加热来代替实际的换气和燃烧过程。 二、内燃机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区别

答:1、工质不同;2、气体流动阻力;3、传热损失;4、燃烧不及时、后燃及不完全燃烧损失;5、漏气损失。

三、压缩过程的作用?

1、压缩过程扩大了工作循环的温度范围;2、压缩过程使循环的工质得到更大的膨胀比,对活塞做更多的功;3、压缩过程提高的工质的温度和压力,为冷机启动及着火燃烧创造了条件。 四、四冲程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排气门关闭,随着活塞下行汽缸内产生低压,重进气门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柴油机中吸入的是新鲜空气。2、压缩行程:进、排气门关闭,活塞上行压缩汽缸内的气体,在柴油机中,把空气压缩到燃料自然温度以上。3、做功行程:当活塞快到上止点时,用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使之燃烧,在柴油机中,此时燃料以雾化状态喷射到汽缸内,和高温空气接触而自行着火燃烧,燃烧所产生的高压气体,把活塞往下推而做功。4、排气行程:当活塞到下止点稍前一些时,排气门开启,排气溢出,汽缸内压力下降,活塞上行把膨胀完了的燃气排除汽缸外。

五、示功图:把内燃机在1个工作循环中气缸内工质状态的变化,表示为压力与容积的关系,即压力与活塞行程的关系的图形。

六、标定转速:指在标定工况下,发出标定功率时内燃机相应的曲轴转速。 七、油耗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出标定功率时内燃机所具有的有效油耗率。 八、升功率N :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内燃机所具有的标定功率。 九、活塞功率N :单位活塞总面积上内燃机所具有的标定功率。

十、指示效率:是评价内燃机工作循环的一个经济性参数,也是衡量气缸内燃料燃烧所应释放出的热能有效转换成指示功的程度的一个尺度。

十一、机械损失功率由以下组成:摩擦损失功率、泵气损失功率、压力机或扫气泵损失功率、辅助机械损失功率。

1

十二、有效效率及有效油耗率

有效效率是曲轴上输出有效功与消耗相应的燃料热能的比。有效油耗是在内燃机曲轴输出有效功1KW’h所消耗的燃料量。

第四章内燃机的燃烧

一、为什么汽油机要使用预混合燃烧

答:按混合气燃烧的性质划分,内燃机中的燃烧有预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两大类。

汽油机所使用的汽油燃料易于蒸发,且具有较高的自然着火温度,所以汽油机一般通过化油器使燃料与空气在气缸外部形成混合气,由于在进气过程中汽油蒸发及其与空气混合的时间较长,以至于临近点火前,燃料和空气已基本上预先混合好了。显然,化油器式汽油机的燃烧属于典型的预混合燃烧。由于使用化油器的汽油机存在着进气节流损失,且较难实现像柴油机那样的高压缩比,非均相稀薄混合气燃烧,故其热效率相对较低、燃油消耗率相对较高。 二、汽油机的燃烧的三个阶段及特点?

1、滞燃期:滞燃期的长短对汽油机的工作影响不大。2、急燃期。3、后燃期。

三、爆燃:由于汽油机一般缸径较小,所以强烈的压力波在活塞顶、汽缸盖底面等机件之间多次反射,会引起这些零件的高频震动,发出尖锐的金属敲击声。

四、早燃:如果缸内的混合气在火花塞点火前,已被燃烧室内其他的帜热热表面点燃。 五、爆燃时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区别?

答:汽油机的爆燃现象同柴油机的工作粗暴性在燃烧本质上是一致的,均为可燃混合气自燃的结果,但二者在发生的时间和缸内状态方面互有差异,柴油机的工作粗暴性发生于急燃期始点,但缸内压力分布仍是均匀的,而汽油机的爆燃发生于急燃期的终点,缸内的压力分布不平衡,有压力波冲击现象。

六、汽油机典型燃烧室:锲形燃烧室、浴盆形燃烧室、半球形燃烧室。直接喷射式燃烧室:开式燃烧室、半开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涡流室预燃室、预燃室燃烧室。 七、稀薄混合气燃烧的优点

答:这种燃烧方式不但能提高汽油机的指示热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NOx排放,另外,稀燃汽油机可以采用高压缩比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热效率,改善经济性。 八、分层燃烧的优点

答:分层燃烧是改善排气污染,提高经济性的提高压缩比的最有效方法。1、可采用更高的压缩比;2、改变了汽油机功率变化只能用进气管节流的变量调节的情况;3、火焰温度有所降低,有利于减少热损失和热分解,并显著改善过浓混合气燃烧排气中有害成分含量高的情况;4、汽油机在稀混

2

合气下工作时,其末端气体不宜产生爆燃。

九、柴油机热效率高的原因:在于其压缩比较高,泵气损失较低(无节气门)以及可燃混合气较稀,能获得高效率的非均相燃烧。

十、柴油机燃烧: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包括预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两部分,扩散燃烧是燃料和氧化剂未预先混合的燃烧过程,控制其燃烧速率的是可燃混合气形成的快慢,柴油机中的燃烧主要是扩散燃烧。

十一、柴油机的燃烧阶段:1、着火延迟期(滞燃期)2、急燃期3.、缓燃期4、后燃期

第五章、内燃机的燃料和燃料供给

一、柴油的主要特性

1、自然性2、流动性3、粘度4、蒸发性。

二、燃油喷射过程:第一阶段为喷油滞后阶段、第二阶段为主喷射阶段、第三阶段为自由膨胀阶段 三、喷油规律及其测量:由喷油泵进入高压油管的燃油质量随时间或凸轮轴转角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称为喷油规律。

四、常见的异常喷射现象有:二次喷油、断续喷油、间歇喷油、穴蚀等 五、如何消除二次喷油?

答:可以采用适当增大等容卸载出油阀的卸载容积,选用等压卸载出油阀,提高针阀开起压力,改变高压油管等措施来消除二次喷油。

六、喷油系统与柴油机匹配的原则和工作顺序

答:1、了解柴油机的特征和主要参数;2、对柴油机的运行范围,常用工况进行调研和统计处理;3、求出各个匹配点的有关柴油机性能指标;4、柴油机冷启动性能的优劣、怠速工况冷却性暖机时间的长短,与喷油系统直接相关;5、匹配工作有时会受到喷油系统自身零部件工作能力的制约;6、匹配工作的优劣要将喷油系统,柴油机装到试验台架或配套机械上进行实验和使用考核后,才能最终确定。

第六章、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一、换气过程的分析:

答:1、自由排气阶段:该阶段自排气门在点b开启时起至缸内压力p和排气管内压力pr相等时止,特点为,利用缸内和排气管内的压差排气。2、强制排气阶段:该阶段至自缸内气体压力p和管内燃气压力pr相等时起至排气门关闭的点r止,特点为,依靠活塞强制推挤将燃气排除缸内,在此阶段,缸内气体状态由活塞速度,排气门有效流通面积,排气管内的气体状态共同决定。3、进气阶段:该阶段进气门在点r开启时起至点g关闭时止,在进气阶段,下行的活塞把充量吸入气缸,缸内的气体状态取决于活塞速度,进气门开启规律,进气管内气体状态。4、气门重叠和燃烧室扫

3

气阶段:活塞在上止点附近时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称为“气门重叠”,进气提前角与排气延迟角的和称为气门重叠角,由于这时缸内形成的空间也就是活塞在上止点附近形成的燃烧室空间,所以这一阶段也称为燃烧室扫气。

二、残余燃气系数 :在进气过程结束时,气缸内的残余燃气质量M与气缸内的新鲜空气质量之比M ,即:

三、补充进气比:进气门关闭时气缸内的混合气质量mg与进气过程到下止点时气缸内的混合气质量mg'之比

四、充气系数(充气效率)ηv:进气过程结柬时,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mL与在进气状态下

能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空气质量ms,之比,

第七章、内燃机增压

一、增压技术:所谓内燃机增压,就是增加进入内燃机气缸之前的空气压力,即增加进气密度,以增加进入气缸的空气质量。 二、采用增压的优点

答:采用增压的方法,除能提高内燃机升功率以外,还具有一下优点:1.因为增压器增压的重量和尺寸都相对较小,而内燃机的功率可有较大提高,所以增压柴油机单位功率的重量、尺寸将会相应减小;2.内燃机单位功率的造价降低,特别是大型柴油机尤为显著;3.排气的噪声有所降低,对减少有害物质排放也会有所好处;4.在采用涡轮增压时,内燃机的热效率较高,经济性将会得到改善。 三、涡轮增压和谐振系统组成的复合增压优点

结构较简单,不要专门的控制系统;内燃机的扭矩特性可获得明显改善;内燃机的加速性能也可得到改善。因为进气系统的容积较大,空气储备充足,在加速时进气动力效应又无惰性,故可缩短响应时间。采用电控可变预行程技术,来控制喷油规律。 四、脉冲式和定压式涡轮增压系统的比较? 1、排气能量利用的效果

(1)排气能量传递效率:在定压涡轮增压系统中,排能能量传递效率较低;在脉冲涡轮增压系统中,排能能量传递效率较高。

(2)涡轮效率:在定压涡轮增压系统中,涡轮效率较高;在脉冲涡轮增压系统中,涡轮效率较低。 2、对柴油的性能影响

(1)柴油机的加速性:在定压涡轮增压系统响应快,加速性能较好; 在脉冲涡轮增压系统效应慢,加速性能较差。

(2)低速转矩特性:在定压涡轮增压系统低速转矩较小;在脉冲涡轮增压系统低速转矩特性比定

4

压涡轮增压系统的好。

(3)柴油机得油耗效率:采用定压涡轮增压系统时,在高增压负荷时才具有较小的油耗率;采用在脉冲涡轮增压系统时,在增压压力较低。并处于部分负荷时才有较小的油耗率。

第八章、内燃机的排放与控制

一、采用多气门技术的优点

答:1、增加了内燃机的充气量,可以提高内燃机功率百分之20左右;2、有利于喷油器在气缸盖中垂直布置,并使喷油嘴中心靠近燃烧室中心,从而改善混合气形成及燃烧,可减低内燃机油耗百分之3-;3、可使内燃机排放减少百分之15-20;4、多节气门技术为扩大排气再循环率提供了可能。 二、内燃机燃烧后的产物的基本成分是:二氧化碳、水蒸汽、氧气、氮气。 三、微粒过滤器:氧化剂过滤器是一种能显著降低柴油机颗粒排放的排气出理装置。 四、排气再循环EGR(废气再循环)

答:指将排气管内一部分排气,再返流至进气管,并参与缸内循环,这可降低NOx的排放,这样一种系统称为废气再循环。

五、工况:将内燃机的运行状态称为工况。

六、内燃机标定功率分为:15分钟功率、1小时功率、12小时功率、持续功率。 七、内燃机的速度特性:其主要性能参数随转速n而变化的规律

内燃机的外特性:当柴油机的循环供油量被限制在对应于标定工况点的位置或汽油机的节气门全开时,其主要性能参数随转速不同而变化的规律被称为全负荷速度特征,俗称外特性。

部分负荷速度特性(315页名)

工程热力学复习资料

1.热力系内工质质量若保持恒定,则该热力系一定是 D 。 A开口系 B闭口系 C孤立系 D不能确定

题解:当稳定流动的开口系qmin?qmout则热力系工质质量亦保持恒定

2.当分析以下热现象时,通常哪些可以取作闭口系:(B)

1)正在使用的压力锅内的蒸汽 。 2)被扎了胎的自行车轮胎。 3)汽车行驶中轮胎被热的路面加热。 4)内燃机气缸内燃烧的气体。 5)内燃机排气冲程时气缸内的燃烧气体。 A 1)、2)可取作闭口系 B 3)、4)可取作闭口系 C 4)、5)可取作开口系 D 2)、4)可取作开口系

3.热力系与外界既有质量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是 D 。 A闭口系 B开口系 C绝热系 D开口系或绝热系 4.开口系的质量是 C 。

A不变的 B变化的 C 变化的也可以是不变的 D在理想过程中是不变的

5.某设备管道中的工质为50mmHg,设大气压力为80kPa,此压力在其压力测量表计上读A 。

5

A 73.3 k Pa B 86.67 k Pa C 130 k Pa D 30k Pa

6.如图所示,某容器压力表A读数300kPa,压力表B读数为120kPa,若当地大气压力表读数720mmHg,则压力表C的读数为 B 。 A C B Ⅰ Ⅱ Ⅱ

A 276.06kPa B 180kPa C 396.1kPa D 216.06kPa 7.容器内工质的压力将随测压时的地点不同而 C 。 A 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8.某压力容器,其压力表的读数在南京为pg1与在拉萨pg2时相比较 B 。 A 相同pg2?pg1 B 增大pg2?pg1 C 减小pg2?pg1 D 无法确定 9.某负压工作的凝汽器,若有个与大气相连的阀门未关紧,真空遭破坏,此时凝汽器的真空表读数 A 。

A 降低 B升高 C不变 D 没有反应 10.平衡状态就是 D 。

A 稳定状态 B 均匀状态 C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D 与外界不存在任何势差的的状态 11.平衡状态是指当不存在外界影响时, B 。

A热力系逐渐达到热平衡的状态 B热力系状态参数多次测量数值不变 C热力系内部变化很小 D热力系内部均匀一致 12.可逆过程 A 。

A要求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 B并不要求过程是准平衡过程 C强调的是过程可以按原路线返回 D 只是要求过程中不存在摩擦 13.准平衡过程就是 D 。

A平衡过程 B可逆过程 C不可逆过程 D无限接近平衡的过程 14.可逆过程一定是 C 。

A工质能回复到初态的过程 B非平衡过程 C准平衡过程 D存在着损耗的准平衡过程 15.可逆过程与准平衡过程的主要区别是 C 。

A可逆过程比准平衡过程进行的快得多 B准平衡过程是进行得无限慢的过程

C可逆过程不但是内部趋于平衡,而且与外界亦趋于平衡 D可逆过程中工质可以恢复为初态 16.初、终状态相同的任何过程,其过程中传递的热量 B 。 A 相等 B q??u?w C 均为

?Tds D T-S图面积均相等

1217.推动功 B 。

A是过程量 B是状态的函数 C是储存能 D是热力状态变化时作的功 18.热力系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时,功和热量是 A 。 A 过程量 B强度量 C广延量 D状态参数 19.动力循环中膨胀功 C 压缩过程消耗的功。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不能确定两者的大小 20.制冷循环中,膨胀功 C 压缩功。

6

A吸热量大于放热量 B等于 C小于 D不能确定两者大小 21.任意一个逆向循环,其 B 。

A吸热量大于放热量 B吸热量小于放热量 C吸热量等于放热量 D吸热和放热的大小关系不定 22.工质膨胀时 D 。

A一定对外放热 B一定要对工质加热 C工质温度一定降低 D工质必须满足能量平衡方程 23.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

1)q??u?(p2v2?p1v1) 2)Q??H?Vdp 3)q??h??wt 4)

?q??u??pdv 5)q??u?(w2?w1) 6)q??u

A 1) 2) 6) B 3) 4) 6) C 1) 3) 5) D 2) 5) 6)

24.外界对热力系作功60kJ,热力系从外界吸热20kJ,则热力系的热力学能变化量为 D 。

A 40Kj B 60Kj C -40Kj D 80kJ 25.?q?cvdT?pdv适用于 D 过程。

A任何工质的不可逆 B任何工质的可逆 C理想气体的任何 D理想气体的可逆 26.技术功wt?h1?h2适用于 C 。

A 任何工质的任何过程 B理想气体的定压过程 C 任何工质的绝热过程 D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

27.绝热节流过程为 D 过程。

A定焓 B 定温 C可逆 D不可逆 28.吸热量q?h2?h1的表达式只适用于 B 。

A 可逆的定容过程 B定压条件的可逆、不可逆过程 C 定温条件的可逆、不可逆过程 D任何条件的可逆、不可逆过程

29.稳定流动的开口系其质量流量 C 。

A进口处大于出口处的 B进口处小于出口处的 C进口处等于出口处的 D为Acf 30.稳定流动的开口系能否同时满足

?Q?dH??Wt 、?Q?dH?m2dcf?mgdz??Ws ? ( D ) 2A无法判断 B不可以满足 C?Wt?m2mdcf?mgdz??Ws D?Wt?dc2f?mgdz??Ws,所以满足 2231.输气管路向绝热、真空的刚性容器充气。若充气时输气管路中的参数保持恒定,cp、cv为定值,则当气体充入容器后其温度将 A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确定

32

32.体积为1m的容器中充有N2 ,温度为20℃,表压力为1000mmHg,当地大气压力为1kg/cm,为了确定其中的气体质量,下列计算哪些是正确的。( C ) Am?

pVMN21000?1.0?28??1684 kg RT8.3145?207

Bm?C m?pVMN2RT1000?9.81?104?1.0?28?735.6?1531.51 kg

8.3145?293pV(1000?735.6)?133.32?1.0?28??2.659 kg RgT83145?293(1000?1)?1.0?28pV?735.6?0.78?10?3 kg D m?RgT287?29333.已知空气的温度20℃,压力760mmHg,则此时空气的密度=

C 。 A

760/735.6760?133.32?28.97760?133.32?28.97760?28.97 B C D

8314?2938.314?2938314?2938.314?203

34.某刚性容器体积3.0m,盛有10kg的一氧化碳气体,气体温度40℃,若维持其温度不变,慢慢注入一氧化碳气体,当压力升至原先状态的3倍时,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原先的 C 倍。 A

m2mmpmp1?30 B 2?3.1 C 2?2?3 D 2?1? m1m1m1p1m1p233

35.某车胎体积0.05m,内有20℃、0.2MPa的空气。若车胎在高温路面上行驶,设车胎体积一定,受高温路面影响,胎内气体温度上升至40℃时,气体压力为 A MPa。 A 1.068 p1 B 3 p1 C 2 p1 D p1

3

t2t1

36.气体流量若在冷态测得体积流量qv=10m/s,热态工作时,常采用系数KT修正温度对流量的影响。设冷态t1=25℃,热态t2=300℃,忽略压力变化,热态时气体流量 B 。 A qVT?KTqV?12?10 m3/s B qVT?KTqV?1.923?10 m3/s C qVT?KTqV?0.091?10 m3/s D qVT?KTqV?0.0833?10 m3/s

37.2kmol的各种气体所占的体积 B 。

3 3

A均相等 B同温同压下均相等 C均为22.4m D均为2×22.4m

38.10标准立方米空气定容吸热,温度由300℃升高至500℃,其吸热量为 D kJ。

RgR7?2(500?300)?10 2(500?300)?10 B A

28.9728.975?C

5?4.157'500'300(500?300)?10 D 10?(cv?500?c?300) v0028.9739.10标准立方米氧气定压吸热,温度由20℃升高至150℃,其吸热量为 D kJ。

RR7?2(150?20)?10 B 2(150?20)?10 A

28.9728.975?

8

C

5?4.1577?4.157(150?20)?10 D (150?20)?10

22.422.440.10kg氮气定容吸热,温度由300℃升高至400℃,其吸热量为 C kJ。

5?8.3147?4.157(400?300)?10 B (400?300)?10

28285?4.1575?4.157(400?300)?10 D (400?300)?10 C

22.428A

41.10kg空气定压吸热,温度由300℃升高至350℃,其吸热量为 D kJ。

7?8.3147?4.157(350?300)?10 B (350?300)?10

28.9722.43503005?4.157(350?300)?10 D 10?(cp0?350?cp0?300) C

28.97A

42.利用定值热容分析气体问题时,当工质为双原子气体,定容过程,物量单位选择体积计量时, C 。

5?4.1577?4.157 B 各种气体定值容积热容均为cV? M22.45?4.157C 各种气体定值容积热容均为cV? D 各种气体定值容积热容均为

22.4A各种气体定值容积热容均为cV?cV?7?4.157

43.利用定值热容分析气体问题时,当工质为双原子气体,定压过程,物量单位选择质量计量时, D 。

A各种气体定值质量热容均为cp?5?4.157 B各种气体定值质量热容均为cp?7?4.157 C定值质量热容均为cp?7?4.1577?4.157 D定值质量热容均为cp?

22.4M?h)p ?T44.下列关系式中适用于任何气体的是 D 。

A cp?cv?Rg B cmp?cmv?R C cp/cv?k D cp?(45.迈耶公式cp?cv?Rg, B 。

A适用于理想气体,且定值比热容 B适用于理想气体,是否定值比热容不限 C适用于任何气体,但要求定值比热容 D适用于任何气体,是否定值比热容不限 46.任何热力过程中,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的变化量都可以表示为 B 。 A ?u?cp?T B ?u?cv?T C ?u??h??pv D ?u?q?wt

47.一定量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初态出发分别经过不可逆过程A、可逆过程B到达相同的终状态,则两过程中气体热力学能变化 B 。

A ?U1A2??U1B2 B ?U1A2??U1B2 C ?U1A2??U1B2 D ?U1A2???U1B2 48.一定量空气从初态t1=20℃,p1=1.01325×10Pa经一可逆过程达到终态T2=293K,p2=2Mpa,空气的热力学能变化量 C 。 A

5

?U12增大 B

?U12减小 C

?U12不变 D

9

?U12在闭口系中保持不变,开口系中将增大

49.1kg理想气体,从初态20℃,p1=1MPa,定压膨胀至p2=0.1MPa,然后又经定容加热至t3=20℃,气体经1-2-3过程的热力学能变化量 B 。 A ?U增大 B ?U不变 C ?U减小 D -?U12??U23 50.任何热力过程中,理想气体的焓变化量都可以采用 B 确定。 A ?h12?cv?T B ?h?cp?T C ?h??u??pv D ?h?q?w

51.1kg空气从初态T1=300K, p1=1MPa,分别经两条不同路径:途经1-A-2到达状态2,T2=500K, p2=1.5MPa;途经1-B-3到达状态3,T3=500K, p3=2MPa。则两过程的焓变化 D 。 A △h1?A?2﹤△h1?B?3 B ?h1?A?2??h1?B?3 C -△h1?A?2=△h1?B?3 D △h1?A?2=△

h1?B?3

52.某一理想气体经历一个热力学能不变的过程,则这个过程中焓的变化 A 。 A ?h?0 B ?h?0 C ?h?0 D不能确定

58.某种理想气体由状态1经历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变化到达状态2,该过程中工质熵的变化 D 。 A ?s?0 B ?s??2?qT1 C ?s?q D ?s?0 T53.1kg气体经历一个定压过程,则过程中的熵变化 B 。 A ?s?cvlnT2Tvp B ?s?cpln2 C ?s?Rgln2 D ?s?Rgln1 T1v1p2T154.绝热过程中技术功等于过程初、终状态的焓降,即wt?h1?h2,这个结论适用于 D 。 A理想气体 B水蒸汽 C可逆过程 D任何工质的可逆、不可逆过程

55.理想气体等温压缩过程,其焓变化量 C 。 A总是负值 B总是正值 C为零 D有时是负值

56.理想气体在一 气缸中被压缩,若容器与外界绝热,气体的温度将 B 。 A降低 B升高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57.理想气体在一个带活塞的气缸中绝热膨胀,则气体温度 B 。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58.理想气体热力过程分析中,只有在 D 时才可以采用q??h表示过程中的热交换量。 A绝热过程 B任何过程 C多变过程 D定压过程 59.卡诺循环是 D 。

A具有可逆等温吸热和可逆等温放热的循环 B具有两个恒温热源,且满足C热效率等于(1?逆循环

?T?q?0的循环

T2)的循环 D循环中工质除了与两个恒温热源换热外,无其它热交换的可T1 10

60.卡诺循环在300K、1000K热源之间工作,每小时吸收热量20KJ,每小时完成6次循环,则此循环输出效率为 B 。

A 3.67W B 3.89W C 0.56W D14W

61.卡诺循环在0oс、100oс两热源间工作,若输出功率1kW,每5分钟完成一次循环,每次循环工质从高温热源吸收热量 D 。

A 373Kj B 223.8Kj C 1200Kj D 1119kJ

62.卡诺循环在300K、1200K热源间工作,每小时吸收热量20kJ,向冷源排出热量 B 。 A 2.5Kj B5Kj C15Kj D15kJ

63.循环热效率ηt=1-T2/T1 ,只适用于 B 。

A卡诺循环 B两个恒温热源间的可逆循环C两个恒温热源间的一切循环 D多个热源的可逆循环

64.一切不可逆热机的热效率?t'与可逆热机的?t相比较, D 。 Aηt>ηt Bηt=ηt Cηt<ηt D需视具体条件而定 65.工质经历不可逆循环 B 。 A

?Q?Q?Q?Q>0 B <0 C =0 D正向循环?T?T?T?T>0

266.对于一个不可逆过程 A 。 A

?1?QT2<S2-S1 B

?1?QT2=S2-S1 C

?1?QT2>S2-S1 D

?1?QT需视过程而定

67.闭口系工质经过定压变化,熵变化 D 。

A必为正值 B必为负值 C必为零 D正、负、零均有可能 68.某过程既是等熵过程又是绝热过程,则过程 A 。

A一定是可逆过程 B一定是一个膨胀过程 C一定是一个压缩过程 D不能确定其过程性质 69.可逆过程的熵必为零,不可逆过程熵必大于零,这种认为是 D 。

A正确的 B针对定压过程而言的 C针对理想气体而言的 D针对绝热过程而言的 70.不可逆绝热压缩过程,终状态S2与初状态S1之间的关系 B 。

A S1?S2 B S1?S2 C S1?S2 D S2’可以大于S1,也可以小于S1,视过程是否有摩擦 71.不可逆绝热膨胀过程,终状态温度T2,与达到相同终态压力的可逆过程温度T2之间 C 。

A T2=T2 B T2<T2 C T2>T2 D 视情况而定

72.工质从相同的初态,分别经过可逆、不可逆绝热膨胀至相同的终态压力时,不可逆过程的

?????v2 与可逆过程的v2之间 。

A v2=v2 B v2>v2 C v2>v2 D 可以v2>v2,也可以v2>v2、v2=v2。 73.“熵增大S2>S1的过程,必定是吸热过程”,这种认为是 。

A 正确的 B针对可逆过程的 C 针对定压过程的 D针对定温过程的 74.熵增大的过程 B ,则过程为不可逆过程。 A必有不可逆因素存在 B若热力系与外界无热量交换

?????? 11

C若热力系与外界无功交换 D一定有功的损耗

75.工质通过边界与外界可逆条件下交换功时熵的变化 C 。 A 为正 B为负 C为零 D 无法确定

76.热量由高温热源T1传向低温热源T2,且T1>T2,则该过程 B 。

A为可逆过程 B为不可逆过程 C以上两者均有可能 D无法确定其性质 77.绝热系发生不可逆过程,熵的变化 A 。 A ?S??Sg B ?S??Sf C ?S?0 D ?S<0

78.某一定量工质将2000KJ的热量散失到周围环境,环境温度300K,若工质散热时熵变化-5kJ/K,这过程 B 。

A可以发生且为可逆 B可以发生且为不可逆 C不可能发生 D违反熵增原理 79.闭口系工质经历可逆变化,对外作功20kJ,散热-20kJ,则系统熵 B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80.闭口系工质经历不可逆变化过程,向外输出功,同时散热,则系统熵变化 D 。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 81.不可逆过程时,系统熵 D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82.不可逆绝热过程中,系统熵 B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确定

83.闭口系熵增加,则该热力系 D 。

A必为吸热过程 B必为不可逆过程 C必为放热过程 D不能确定其吸热、放热 84.不可逆过程使绝热系的熵变化 B 。

A可增大,可减小 B一定增大 C保持不变 D减小 85.孤立系内各物体的熵 B 。

A只能增大 B能增大也能减小 C可逆变化时只能保持不变 D增大时必为不可逆过程 86.由氧气O2与氮气N2组成的空气?O2?21%,?N2?79%,其中氧气的质量分数 B 。 A ?O2??O2 B ?O2?C ?O20.21?32

0.21?32?0.79?28280.21?287? D ?O2?0.21

320.21?287?0.79?28887.由某种x气体与某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参数为p、V、T,已知其中x气体的分压力

px,分体积Vx,混合气体中x气体的状态方程 C 。

A pxVx?mxRgxT B pxV?mRgT C pVx?mxRgT D pV?mxRgT

xx88.刚性容器中原有某种理想气体,参数p1、V1、T1,现定温充入第二种气体,使容器中的压

力升到p2,容器中现贮气体 C 。 A m?p2VpVpVpV(p?p2)V B m?1 C m?2D m?m1?m2?1?2

Rg2TRg2TRgeqTRg1TRg2T89.由体积分数为20%氧气,30%氮气,50%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定值定压体积热容

C 。 A cp?'7?4.1575?4.1577?4.157'?(0.2?0.3) B cp?0.5

22.422.422.412

C cp?(0.2?0.3)'7?4.1579?4.1577?4.157'?0.5 D cp?(0.2?0.3?0.5)

22.422.422.490.由?O2?0.3,?N2?0.6,?H2?0.1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定容体积定值热容 A 。

5?4.1575?4.157' B cv?

22.40.3?32?0.6?28?0.1?27?4.1577?4.157''C cv? D cv?

22.40.3?32?0.6?28?0.1?2A cv?'91.由?O2?0.20,?N2?0.80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定压定值质量热容 A 。 A cp?7?4.157?Meq7?4.1575?4.157 B cp?

831483140.2?259.8?0.8?296.90.2?259.8?0.8?296.9C cp?5?4.1575?4.157 D cp?

83140.2?32?0.8?280.2?259.8?0.8?296.992.两种不同性质的气体由隔板隔开,隔板两侧体积相等,压力分别为p1、p2,温度相等T1=T2,抽去隔板混合气体的压力 B 。 A p?p1?p2 B p?(m1?m2)RgeqTV1?V2

C p?m1Rg1TV1?m2Rg2TV2 D p?(p1?p2)T

V1?V293.开口系的质量是 C 。

A不变的 B变化的 C 变化的也可以是不变的 D在理想过程中是不变的 94.下列热力系中与外界可能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系统是 D 。 A开口系 B绝热系 C 闭口系 D开口系、绝热系

95.某设备管道中的工质为50mmHg,设大气压力为80kPa,此压力在其压力测量表计上读数为 A 。

A 73.3 k Pa B 86.67 k Pa C 130 k Pa D 30k Pa

96.某压力容器,其压力表的读数在南京为pg1与在拉萨pg2时相比较 B 。 A 相同pg2?pg1 B 增大pg2?pg1 C 减小pg2?pg1 D 无法确定

97.可逆过程 A 。

A要求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 B并不要求过程是准平衡过程 C强调的是过程可以按原路线返回 D 只是要求过程中不存在摩擦

98.平衡状态是指当不存在外界影响时, B 。

A热力系逐渐达到热平衡的状态 B热力系状态参数多次测量数值不变 C热力系内部变化很小 D热力系内部均匀一致

99.外界对热力系作功60kJ,热力系从外界吸热20kJ,则热力系的热力学能变化量为

13

D 。

A 40Kj B 60Kj C -40Kj D 80kJ 100.技术功wt?h1?h2适用于 C 。

A 任何工质的任何过程 B理想气体的定压过程 C 任何工质的绝热过程 D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

101.任何热力过程中,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的变化量都可以表示为 B 。 A ?u?cp?T B ?u?cv?T C ?u??h??pv D ?u?q?wt

102.1kg理想气体,从初态20℃,p1=1MPa,定压膨胀至p2=0.1MPa,然后又经定容加热至t3=20℃,气体经1-2-3过程的热力学能变化量 B 。 A ?U增大 B ?U不变 C ?U减小 D -?U12??U23 103.任何热力过程中,理想气体的焓变化量都可以采用 B 确定。 A ?h12?cv?T B ?h?cp?T C ?h??u??pv D ?h?q?w

104.1kg空气从相同的初态出发分别经过不可逆过程1-A-2、可逆过程1-B-2到达相同的终状态,则过程中焓的变化 D 。

A ?h1A2??h1B2 B ?h1A2??h1B2 C ?h1A2???h1B2 D ?h1A2??h1B2 题解:?h12与过程无关,仅取决与初、终状态。 105.卡诺循环是 D 。

A具有可逆等温吸热和可逆等温放热的循环B具有两个恒温热源,且满足效率等于(1??T?q?0的循环C热

T2)的循环D循环中工质除了与两个恒温热源换热外,无其它热交换的可逆循环 T1106.卡诺循环在300K、1000K热源之间工作,每小时吸收热量20KJ,每小时完成6次循环,则此循环输出效率为 B 。

A 3.67W B 3.89W C 0.56W D14W

20?103?0.7 题解:卡诺循环?tc?0.7,每秒钟输出的功即为循环输出的功率P?3600题解:由循环的能量平衡方程可知Q2?Q1?Wnet?Q1(1??t)?Q1T2。 T1107.循环热效率ηt=1-T2/T1 ,只适用于 B 。

A卡诺循环 B两个恒温热源间的可逆循环 C两个恒温热源间的一切循环 D多个热源的可逆循环

116.刚性容器中有某种理想气体,参数p1、V1、T1,现定温充入另一种x气体,使容器中的压力升到p2,充入的气体质量 B 。 A mx?

p2V(p2?p1)V B mx? RgxT1RgxT114

C mx?(p2?p1)VpVpV D m?m2?m1?2?1

RgTRgxTRg1T108.由某种x气体与某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参数为p、V、T,已知其中x气体的分压

力px,分体积Vx,混合气体中x气体的状态方程 C 。

A pxVx?mxRgxT B pxV?mRgT C pVx?mxRgT D pV?mxRgT

xx109.气体在管道中可逆流动时,任何截面上的滞止焓 D 。 A

h1?c2f12?h2?c2f22?h?c2f2 B

h1?c2f12〉h2?c2f22C

h1?c2f12?h2?c2f22

D均相等

110.工质经历不可逆循环 C 。

A ds>0 B ds<0 C ds=0 D 逆向循环ds?0 111.对于一个不可逆过程 A 。

2????A

?1?QT2<S2-S1 B

?1?QT2=S2-S1 C

?1?QT2>S2-S1 D

?1?QT需视过程而

112.渐缩型喷管的流速 A 。

A只能小于、等于声速 B可以大于声速,只要p2

113.无外界影响系统保持状态参数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为:平衡状态 114.某理想气体在定压下从初温100°C加热到40°C,并做了容积变化功81.6KJ∕kg.设比热容比为r=14.设气体为:0.272KJ∕(kg·K)。焓的变化量为:285.6KJ∕kg.

115.1Kg氮气,初始状态为P1=0.1MPa、T1=100°C,经定过程加热到T2=400°C,设按定值比热容计算,其焓变化量Δh=272.82KJ∕Kg,过成功W=0.

116.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为2m3,压力为0.1MPa,其中氮气的分体积为0.6m3,则氧气和氮气的压力分别为:0.03MPa、0.07MPa.

117.摩尔常数R与气体种类无关,与状态有关。 118.气体常数mg与种类有关,与状态无关。

119.夏季将房间门窗关闭,冰箱冷冻室和冷藏室的门打开,就能起到降温的作用。 错 120.余隙容积的存在使活塞式气机容积效率降低,对理论好功也无影响。 对 121.两个孤立的状态参数对应相等,则简单可压缩系的两个状态相同。 对 122.缩放型喷管的出口压力总是低于临界压力。 对 123.热动力循环中,膨胀功大于压缩消耗功。 对 124.孤立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焓只能增大。错

125.同温同压下5mol的各种气体所占的体积均相等。 对 126.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循环,其热效率相等,与可逆循环种类有关,与采哪工作边无关。 对

127.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循环,起热效率小于可逆循环。 对 128.热力系与外界无热源量交换,焓增大的过程为可逆过程。 错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jd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