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0 - -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更新时间:2024-06-22 11: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1页 共 22 页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1 目的
规范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适应检测工作的需要。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开展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3 职责
3.1 检测人员:正确执行检测方法,按时按量地完成检测任务; 3.2 复核人员:认真检查数据结果,确保结果准确; 3.3 分管主任:审核检测结果报告; 3.4 中心主任:满足检测工作的物质要求。 4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4.1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根据待测物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存在状态,选择正确采样方法。 4.1.1气态和蒸气态毒物的采样方法
采集空气中气态或蒸气态毒物,有直接采集法、有泵型采集法和无泵型采集法。 4.1.1.1直接采集法是采用如注射器、采气袋或其他容器,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用于检测。
注射器 选用气密性好的50毫升或100毫升的注射器。采样前应用现场空气抽洗三次。当采集空气至满刻度,封闭好进气口,垂直放置。采样时间在5分钟内完成100毫升空气采集。
采气袋 选用吸附性小,密闭性好,不漏气的采气袋。将空气样品打入采气袋内,封好进气口,供实验室测定。采气袋多用于无机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采集。采气袋的容量可根据测定所需样品量来选用。采样前必须在采样地点用现场空气样品先吹洗三次。采气袋采气需要空气采样器或其它采气动力。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2页 共 22 页
4.1.1.2有泵型采样法 也叫有动力采样法,由电动抽气泵和流量计组成,作为抽气动力。有泵采样法根据使用的样品收集器不同,分为液体吸收法、固体吸附剂管法和扩散吸收法等。
a.液体吸收法 将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作为样品收集器,当空气样品呈气泡状通过吸收液时,气泡中的毒物分子迅速扩散入吸收液内,由于溶解作用或化学反应,很快被吸收。常用的吸收管有大型气泡吸收管、小型气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和冲击式吸收管。
吸收管的使用要求和适用范围
吸收液用量 吸收管类型 (ml) 大型气泡吸收管 小型气泡吸收管 多孔玻板吸收管 5—10 2 5-10 (L/min) 0.5-2.0 0.1-1.0 0.1-1.0 0.5-2.0 冲击式吸收管 5-10 3.0 气态和蒸气态、气溶胶态 气态和蒸气态 气态和蒸气态 气态和蒸气态、雾态气溶胶 采样流量 适用范围 吸收液的选择 水是常用的吸收液,是极性溶剂,对极性化合物有高的采样率,如,甲醇、乙醇、丙醇、甲醛等;水溶液也是常用的吸收液,在水中加入合适的化学试剂制成水溶液吸收液,酸性待测物用碱性吸收液,碱性待测物用酸性吸收液;有机溶剂吸收液常用于采集难溶于水和水溶液的有机化合物。如,四氯化碳、用丙酮或丁酮吸收液,乙酸酯类、溴甲烷等用无水乙醇吸收液。
b.固体吸附剂法 将一定量固体吸附剂装在玻璃管内,制成固体吸附剂管。当空气样品通过固体吸附剂管时,空气中的气态和蒸气态待测物被固体吸附而采集。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高分子多孔微球、浸渍固体吸附剂。
活性炭:活性炭适合于采集有机气体和蒸气混合物。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3页 共 22 页
硅胶:常用的粗孔及中孔硅胶,具有物理和化学吸附作用,是一种极性兴奋剂。 高分子多孔微球:用于采集分子较大的、沸点较高的有机化合物,能以蒸气态或蒸气态与气溶胶状态共存于空气中,例如,多氯 联苯 、有机磷农药、有机氮农药、多环芳烃等。
浸渍固体吸附剂:将固体吸附剂浸渍化学试剂,利用浸渍化学试剂与待测物发生化学反应,生产稳定的混合物被收集下来,在物理吸附的基础上增加了化学吸附。通常,采集酸性化合物时可浸渍碱性物质,采集碱性化合物可浸渍酸性物质。
c.冷冻浓缩法又称冷阱法:低沸点物质在常温下不易被采集,使用冷冻剂使样品采集器的温度降低,在低温下可以收集下来。
d.扩散膜采样法:是使用扩散膜样品收集器采集空气中待测物的方法。扩散膜样品收集器由扩散膜和收集介质组成,介质可是固体,也可是液体。当空气样品通过扩散膜进入吸收液或固体吸附剂被采集。
e.浸渍滤料法:当滤料涂渍某种化学试剂后,待测物与化学试剂迅速反应,生成稳定的混合物,保留在滤料上而被采集下来。
f.碳纤微滤料法:碳纤微是由活性碳制成的纤微,用于采集空气中有机气体和蒸气,更适用于空气中待测物浓度很低时的采集。
4.1.1.3无泵型采样法:也叫扩散采样法。采集空气中毒物时,不需要抽气动力和流量装置,而是利用毒物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来完成采样的。 4.1.2气溶胶态毒物的采样方法
气溶胶是以微细的液体或固体颗粒分散于空气中的分散体系,存在形式为雾、烟和尘。常用采集的方法有滤料采样法、冲击式吸收管法和多孔玻板吸收管法。
4.1.2.1滤料采样法:是利用气溶胶颗粒在滤纸上发生直接阻截、惯性碰撞、扩散沉降、静电引力和重力沉降等作用,采集在滤料上 。常用滤料有微孔滤膜、超细玻璃纤微滤纸、过氯乙烯滤膜(测尘滤膜)和定量滤纸等。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4页 共 22 页
微孔滤膜:由硝酸纤微同少量乙酸纤微基质混合交连成筛孔状滤膜,质轻色白,表面光滑,滤膜厚度约为0.15mm;微孔滤膜孔隙细而均匀,孔径范围为0.1—1.2um。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溶胶采集的常为0.8um孔径。
超细玻璃纤微滤纸:是由很多很细的且较均匀的超细玻璃纤微重叠而成,有的加一定量的粘合剂,形成不规则而较细的空隙。厚度较厚,一般小于1mm,是滤料中厚度最大的一种。采集的机理主要是直接阻截、惯性碰撞和扩散沉降,几乎没有静电吸引。
过氯乙烯滤膜:通常叫做测尘滤膜,由过氯乙烯纤微互相重叠而成,纤微较细,构成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孔隙,孔径较细而均匀。厚度一般在0.1mm左右。主要用于采集流量大的金属样品。
慢速定量滤纸:是最早用于气溶胶态毒物采样的滤料。是由许多粗细不等的纯净的天然纤微互相重叠而成,形成大小和形状都不规则的孔隙。厚度一般小于0.25mm。
滤料的最高操作温度
滤料 最高操作温度 过氯乙烯滤膜 65℃ 微孔滤膜 125℃ 慢速定量滤纸 150℃ 玻璃纤微滤纸 500℃ 使用滤料采集法应注意:采集金属尘首选微孔滤膜,称量法选用测尘滤膜,有机化合物气溶胶选用玻璃纤微滤纸;使用的用具保持清洁,不要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装取滤料;在高浓度情况下采样时要防止滤料的超负荷而致气溶胶颗粒的脱落,造成测定结获果错误。采样流量要正确。开口式采样夹的流量为2—10L/min,闭口式采样夹的流量为1-5L/min。
4.1.2.2冲击式吸收管采集气溶胶样品,是利用空气样品中的颗粒以很大的速度冲击到盛有吸收液的管底部,再被吸收液洗下。
4.1.2.3多孔玻板吸收管法:这种吸收管用于采集雾状待测物。空气样品通过多孔玻板时,分散成极细的小气泡进入吸收液中,一部分被弯曲的孔道所阻留,一部分由吸收液很细的气泡吸收。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5页 共 22 页
4.1.3蒸气和气溶胶毒物共存时的采样方法
在工作场所中,有些毒物可呈蒸气和气溶胶共同存在状态。例如,三氧化二砷、三硝基甲苯、和一些多环芳烃等。在室温下,它们主要以气溶胶态存在于空气中,但都有一定的挥发性,又有一定浓度的蒸气态存在。采集蒸气和气溶胶态共存时的方法,常用的有浸渍滤料法、聚氨酯泡沫塑料和串连法。
浸渍滤料法:利用滤膜采集气溶胶态待测物,浸渍在滤料上的化学试剂采集气态和蒸气态待测物。用于采集以气溶胶为主 ,伴有少量蒸气态待测物的样品。
聚氨酯泡沫塑料:是由无数的泡沫塑料细泡互相连通而成的多孔滤料,表面积大,通气阻力小,适用于较大流量采样。
串连法:即将采集气溶胶态的收集器与采集蒸气态的收集器串连起来,前者采集气溶胶样品,后者采集蒸气态样品。串连时,应将气溶胶样品收集器放在前面,蒸气样品收集器放在后面。选择合适的采样流量,即满足气溶胶采集的要求,又满足蒸气采集的要求。通常,气溶胶采集的流量为1-10L/min,而采集蒸气的流量为0.1—2L/min。 冲击式吸收管和多孔玻板吸收管也能用于气溶胶态和蒸气态共存时的采集。 4.2 空气样品采集的质量保证
空气样品采集和制备是空气检测十分重要环节,采样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检测的结果.必须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好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或采样对象,确定正确的采样时机、采样时间、采样次数、采样方法 和采样仪器,确保采集样品具有真实性、代表性,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4.2.1采样效率
采样效率是衡量采样方法的主要性能指标,采样效率指能够被采样仪器采集到的待测物的量,占通过该采样仪器空气中待测物总量的百分数,即:K=m/M3100% 式中:K—采样效率 %
m—采集到的待测物的量 ug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6页 共 22 页
M—通过采样仪器空气中待测物的总量 ug
4.2.1.1采样效率的试验方法: 试验采样效率的方法有串连法和标准气法。 串连法:是将收集器串连采样,然后分别测定收集器内待测物计算出收集器中待测物的含量占所有串连收集器总量的百分比。 K=m1/(m1+m2)3100%
式中:K—前一个收集器的采样效率,%
m1、m2—前后两个收集器内待测物的含量,ug
标准气法:配制一已知浓度的待测物标准空气样品,然后用收集器采集,计算公式如下:
K=m/cpt3100%
式中:K—收集器采样效率,%;
m—收集器内待测物的含量,ug; c—标准器中待测物的已知浓度。ug/L; p—采样流量,L/min; t—采样时间,min。
4.2.1.2影响采样效率的因素:影响采样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全面考虑。 待测物的理化性质:毒物的极性、溶解度、扩散系数、化学活性等理化性质都与采样效率有关。
毒物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根据毒物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气态、蒸气态、气溶胶),选用正确的采样方法,才能得到理想采样效率。
吸收液的吸收量和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吸收容量和吸附容量的大小决定着一个采样方法能采集多少毒物量,超过吸收容量或吸附容量,则毒物会漏过吸收液或吸附剂,采样效率明显下降。
采样流量:每种采集方法都有一定的采样流量范围,超过或低于采样流量的范围,都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7页 共 22 页
会降低采样效率。
采样现场的环境条件:采样现场的气温、湿度都能影响采样效率。 4.2.2采样点的选择
选择采样点一是要有代表性;即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采样点必须包括待测物浓度最高而且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能反应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物浓度的采样点。二是真实浓度;指在正常工作条件、生产条件和气象条件下,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物的浓度,是劳动者日常接触的浓度,而不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待测物浓度。还要根据监测目的,结合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毒物的理化特性和排放情况、当时的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
在选择采样点时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a) 评价劳动者接触毒物的状况时,采样点选择在劳动者经常操作和活动的场所。 b) 评价工作场所的污染程度、毒物的影响范围时,可根据工艺流程,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部位设置采样点,包括工作场所的休息场所、中心控制室、走廊、临近工作场所和办公室等。
c) 评价卫生防护的效果时,可在工作场所均匀设置采样点,亦可在实施防护措施的局部布点,有时还需在毒物的排放口、密闭装置的内外及可能逸散有毒物质的隙口附近设点,在防护措施实施前后进行采样测定。 4.2.3采样对象的选择
进行个体监测时,必须将有代表性的劳动者为采样对象:即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整个工作班内接触毒物浓度最高的、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 4.2.4采集空气样品的量
产品采集时需要采集多少体积的空气,有根据工作场所中待测物的容许浓度及其测定方法的灵敏度来决定,采样前可以算出最小采气体积。最小采气体积指能测出容许浓度水平的毒物所需采集的最小空气样品体积。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8页 共 22 页
公式为:V=vd/c
式中:V—最小采气体积,L;
v—样品的总体积,ml; d—测定方法的检出限,ug/ml; c—容许浓度,mg/m3 4.2.5采样的时机和频率
4.2.5.1采样的时机首先要满足职业卫生的要求,即采样要采到工作场所中待测物的最高浓度。其次,要根据卫生调查和评价的需要即由检测的目的确定采样时机和频率。日常检测:采样时机应选择在一年中空气中待测物浓度最高的月份的工作日,并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检测。如果生产是间断性的,或毒物的逸散是断断续续的,毒物的浓度随着职业活动过程而波动,应找出峰浓度,确定采样时机。
4.2.5.2采样的频率要根据卫生调查和评价的需要,由检测的目的以及待测物的毒性及对健康的危险度、工作场所的工作情况、管理水平、职业卫生条件和环境条件来确定。对日常检测来说,毒性大的采样频率要高;对管理水平高、职业卫生条件好、待测物浓度保持在容许浓度以下的,采样频率可低。
4.2.5.3评价卫生防护措施的效果的采样监测,应在使用防护措施前后,分别采样。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应在不同的季节,特别是冬、夏两季分别进行采样检测 4.2.6采样时间
采样时间要根据卫生标准的要求和检测方法要求确定正确的采样时间。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检测,即在整个工作班里进行分段采样;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15分钟的时间决定加权平均浓度,采样时间最好为15分钟。瞬时采样不计时间,直接计采样体积,如注射器采样。
空气中待测物浓度低,测定方法灵敏度低或采样流量低时,采样的时间长,反之,则短。最短采集时间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9页 共 22 页
t=VD/vC
式中: t—最短采样时间,min;
V—样品的总体积,ml; D—测定方法的检出限,ug/ml; C—待测物的容许浓度,mg/m3; v—采样流量,L/min。
4.2.7采样误差
采样误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采样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误差,如,采样方法的选择、采样仪器及其操作、样品的运输和保存等。
使用仪器的误差:使用不合格的仪器、使用未经校正的仪器、采样流量没有及时调节。 采样操作的误差:采样装置漏气、采样操作中受污染、采样过程中吸收液损失、采样量超过收集器的容量或吸附容量、吸收管的进气管内壁吸附着一定量待测物、使用错误的采样流量。
采样方法造成的误差:收集器选择不合适、采样时机选择错误、采样高度选择不当、采样点选择不当、个体采样时,采样对象选择不当、个体采样器挂得不当、采样时机不合要求。
共存物的干扰:空气中共存物与待测物发生理化反应,影响采集或测定。
气象因素造成的误差:气温气压对采样体积有影响外,同时,气温对采样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湿度的大小也可造成采样误差。风向风速对采样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4.2.8样品的空白试验
样品空白试验的操作除不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全部同样品采集。 4.2.9采样记录
根据采样和测定目的,可以采用定点采样记录表和个体采样记录表。内容包括:工厂名称、待测物、样品编号、采样地点或检测对象、采样流量、采样开始和结束时间、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10页 共 22 页
采样日期、采样点气温、气压等。 4.3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 4.3.1空气温度检测方法
测量温度,我国采用摄氏温标(℃)。常用的空气温度测定仪表有液体温度计、热电偶和半导体数字温度计等。 4.3.1.1玻璃液体温度计
1)原理
玻璃液体温度计是用一根厚壁的玻璃毛细管灌注水银或酒精而制成。它是利用玻璃管内液体受热而均匀膨胀的原理来测温的。玻璃管上刻有温度刻度,下端的储液小球为温包。水银温度计的量程为-30℃—550℃。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100℃—57℃。液体温度计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具有足够的准确度,故应用广泛。缺点是容易损坏。有一定的热惰性。
玻璃液体温度仪的工作取决于液体的膨胀系数。
2)仪器
a) 玻璃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刻度最小分值不大于0.2℃测量精度± 0.5℃,玻璃体温度计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应符号ZBY136—83的要求。
b) 悬挂温度计支架 3)测定步骤和注意事项
a)为了防止日光等热辐射的影响,温包需用热遮蔽。
b)经5-10分钟后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水银温度计按凸出弯月面最高点读数,酒精温度计按凹月面的最低点读数。
c)读数应快速准确,以免人的呼吸气和人体热辐射影响读数的准确性。 d)零点位移误差的订正。由于玻璃热后效应,玻璃液体温度计零点位置应经常用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11页 共 22 页
标准温度计校正,如零点有位移时,应把位移值加到读数上。
4)结果计算 t实=t测+d
式中:t实—实际温度,℃;
t测—测得温度,℃; d—零点位移值,℃; d=a-b
式中:a—温度计所示零点,℃;
b—标准温度计校准的零点位置℃;
4.3.2空气湿度检测方法 4.3.2.1通风干湿表
1)原理
干湿球温湿度计是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水银温度计组成,其中一支保持通常的干燥状态,称为干球温度计,所测出的温度为空气的干球温度。另一支为湿球温度计,温包上裹有浸水的纱布,测量时要给湿球纱布上加水,保持纱布处于湿润状态。将干球温度计装入金属套管中,水银温度计温包部双重辐射防护管。套管顶部装有一个用发条或电动机驱动的风扇,启动后抽吸的空气均匀地通过套管中的干湿球温包,使球部处于≥2.5m/s的气流中(电动可达3m/s),经大约5min后,读取以干湿球温度计上的温度值,然后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温差,计算或查表得出空气的相对湿度。
2)仪器
机械式通风干湿度表:温度刻度的最小分值不大于0.2℃,测量精度±3%RH,测量范围为10~100%RH。上足发条后通风器的全部作用时间不得少于6min。
3)测定步骤和注意事项
a)用吸管吸取蒸馏水滴入湿球温度计套管内,湿润温度计湿包部纱布条。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12页 共 22 页
b)上满发条,如用电动通风干湿表则应接通电源,使通风风扇转动。 c)通风5min后读干、湿温度计所示温度。 4)结果计算 a)水汽压的计算 e=Bt’-AP(t-t’)
式中:e—测量时空气中的水汽压,hPa;
Bt’—湿球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hPa; P—测量时大气压,hPa;
A――温度计系数,依测定时风速而定,与湿球温度计头部风速有关,风速
0.2m/s以上时为0.00099,2.5m/s时为0.000677;
T—干球温度,℃; t’—湿球温度,℃; b)绝对湿度的计算 K=289e/T(g/m3)
式中:K—绝对湿度(即水汽在空气中的含量),g/m3;
e—空气中的水汽压,hPa; T—测量时的气温,K。 c)相对湿度的计算 相对湿度=e/E3100%
式中:e—空气中的水汽压,hPa;
E—干球温度条件下的饱和水汽压,hPa。
4.3.3风速检测方法 4.3.3.1热球式电风速计
1)原理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13页 共 22 页
热球式电风速计由测杆探头和测量仪表组成. 探头装有热电偶和加热探头的镍铬丝圈. 热电偶的冷端连接在磷铜质的支柱上,直接暴露在气流中,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加热圈后,玻璃球被加热温度升高,引起探头电热或电压的变化,由于风速的作用使得测头温度改变,变化程度与风速呈现负相关,将电压的电化经电压调理电路后由仪器显示出。
2)仪器
指针式或数显式热球电风速计的最低监测值不应大于0.05m/s。测量范围为0.01-20m/s内。其标定误差不大于满量程的5%。有方向性电风速计测定方向偏差在5
o
时,其指示误差不大于被测定值的±5%。 3)测定步骤和注意事项
指针式热球电风速计法
a)先调整电表上的机械调零螺丝,使指针调到零点。 b)将测杆插在括座内,将测杆垂直向上放置。
c)将“校正开关”置于“满度”,调整“满度调节”旋钮,使电表置满刻度位置。 d)将“校正开关”置于“零位”,调整“精调”“细调”旋纽,将电表调到零点位置。
e)轻轻拉动螺塞,使侧杆探头的红点应对准风向,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值。 f)根据指示风速,查校正曲线,得实际风速。 数显式热球电风速计法
a)将测杆插头插在括座内,将测杆垂直向上放置。 b)打开电源开关,调整风速零点。
c)轻轻拉动螺塞,使测杆探头露出,测头上的红点应对准风向,即直接显示出风速的值。
4.3.3.2转杯式(旋翼式)风速表法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14页 共 22 页
1)原理
采用转杯式或旋羽翼式风速传感器,输出电信号,经数据处理,由显示器显示。
2)仪器
数字风速表的启动风速为≤0.7m/s,测量精度≤士(0.5+0.05v)
3)测定步骤和注意事项
a)打开电池盖,装上电池,将传感器插头插适应症插孔。
b)将传感器垂直拿在手中置于被测环境中,打开电源开关,即可读得瞬时风速。 c)将开关拨到平均档,二分钟后显示的第一次风速不读,再过二分钟后显示的风速即为所测的平均风速。 4.3.3.3风速计的校正
1)校正风速计所需仪器 a) 风洞; b) 可调速风机; c) 标准皮托管; d) 微压计; e) 气压表; f) 温度计。 2)校正步骤
a)启动风机、待风机稳定后,用皮托管和微压计测量风洞轴伺动压和静压,计算出风速。
b)将欲校正的风速传感器置于风洞轴心位置,观察并记下测得的风速。 c)改变风速值,重复程序。
d)记录读数,即可得到相应的校正曲线。 4.3.4噪声检测方法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15页 共 22 页
4.3.4.1一般方法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噪声测量使用的声级计应符合国家标准,用前应进行校正,并检查电源是否够用。
测量的量和读数方法 稳定噪声,测量A声级,标记为dB(A);不稳定噪声,测量不同A声级下的暴露时间,计算等效连续A声级或测量等效连续A声级。测量使用慢档时取平均值。
测点确定 若所测范围内A声级差别<3分贝(A),则只需选择1-3个测点。若所测范围内各处声级波动≥3分贝(A),则需要按声级大小分成若干区域,每个区取1一3个点,任两个区的声级差≥3分贝(A),每个区域内声级波动必须<3分贝(A)。 在工厂中对各种设备形成环境噪声的测量,可以用声级计在厂房或设备周围取等声级点,绘出声级曲线。由若干等声级线可以显示出声场分布情况。其测点离地1.2一1.3米高。另外也可采用网络格法测出各网格顶点的声级,以表明附近声级分布情况。 对本底噪声的修正 本底噪声是指被测的噪声源停止发声后,用声级计测出的噪声。现场测量中,如果噪声源的噪声级与本底噪声相差10分贝以上,可忽略本底噪声的影响,如果二者相差小于3分贝,则测量无实际意义,如果二者相差3-9分贝,应按声源噪声进行修正。
排除本底噪声的修正表
所测出的声源声级与本底噪声的差值(dB) 3 修正值 -3 4 5 -2 6 7 8 9 -1 避免环境因素的影响 测量噪声时,要把声级计尽量放在远离反射物的地方,特别是测量机床噪声时应尽可能避开机器周围的障碍物。另外声级计应放在距地面1.2-1.3米高度位置(即人耳朵高度),这样可确保侧得的是直达声。噪声训量时,要注意避免和减少气流、电磁场、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工作场所风速超过3m/s时,要在传声器上装一个防风帽。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16页 共 22 页
测量记录 测量的A声级的暴露时间须填入与之对应的中心声彼下面,以便计算。中心声级是一个限定好的声级范围的平均值,例如78、82分贝对应的中心声级为(82+78)/2=80分贝 4.3.4.2工业场所噪声检测
车间噪声测量 测量目的是了解工作环境的噪声强度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危害。 测量方法﹕将声级计放置在操作人员耳朵位置(操作人员离开)或放在生产作业面附近,选择数个测点为宜。绘制平面图,标出车间范围,机器布局和种类,标明测点位置。
车间内机器噪声 测量目的是为了解机器噪声大小。测恶劣工作环境时应尽量将声级计靠近机器,在空旷车间内,测点可稍远。对不问尺寸的机械设备,测点和数目建议如下;外形尺寸小于30cm的设备,测点距离表面30cm左右;外形尺寸30一100cm之间的中型设备,测点距其表面约50cm左右;外型尺寸大于100cm的较大型设备,测点距其表面约100一500cm。测点数可视设备大小和声音部位多少,取4一8个。测点高度应以机械设备的半高度为准或选择在机械水平轴的水平面上,但距地面应0.5m。 空气动力机械排气噪声 测量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进排气口的噪声时.进气噪声测点应取进气口轴向,距管口面最小距离等于管口直径的位置;排气噪声测点应取在排气口轴线成45°角的方向上或在管口平面上,距管口平面中心线0.5一1m处。 环境噪声测量 选择多个测点,测点距地面1.2一1.5m,距墙面或反射物不小于3.5m,有风时应在传声器上加防风帽。 4.3.5照度测定方法 4.3.5.1可见光照度检测
1)原理
可见光是波长在380nm一760nm范围内的光辐射,也就是人视觉能感受到“光亮”的电磁辐射。人眼的主观感觉依波长为紫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17页 共 22 页
目前普通照度计的探测器基本上是采用硅光电器件,而弱光照度计的探测器多采用光电倍增管。当硅光电池将接受到的光转变成所需的光电信号后,先经过Ι/v变换,然后经过运算放大器Α放大,最后在显示器上显示出相应的光照度值。
2)数字式照度计 技术指标
a) 测量范围:0.1-199900Ιx b) 精度:测量值的≤±0.5%±1个字 c) 准确度:测量值的≤±4%±1个字 d) 线性误差:测量值的≤±0.2%±1个字 e) 温度特性:测量值的≤±0.1%/±1个字 f) 长期稳定性;年变化<2%。 4.3.5.2紫外光照度检测
1)概述:
a) 紫外辐射的波长范围是100nm~400nm。通常将其分为三部分: 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400~315nm,又称黑斑区; 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315~280nm,又称红斑区; 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80~100,又称杀菌区; b) 辐照度
照射到表面一点处的面元上的辐射通量除以该面元的面积,单位是w/cm2,mw/cm2,μw/cm2。
紫外辐射检测用紫外照度计进行。
2)检测方法 a) 测定位置
应测量操作人员面、眼、肢体及其他暴露部位的辐照度。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18页 共 22 页
应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应测量罩内和罩外辐照度。具体部位是测定测试者面罩内眼,面部及面罩外辐照度。如测试者站在工人左侧测定,则测定测试者右眼、面部辐照度以代表工人左侧眼、面部辐照度数值。如测试者站在工人右测测定,则与左侧操作方法相反。
b) 使用方法 电源安装及检查。 连接探测器及选择波长。
量程选择:为保护仪器,应从最大量程开始测定。 为保证测定准确,一年应校正一次。
c) 混合光源(如电焊弧光)计算有效辐旺照度方法
电焊弧光的主频率分别为254nm、290nm以及365nm,其相应的加权因子sλ分别为0.5、0.64以及0.00011,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Eeff=0.000113 EA+0.643EB+0.53EC 式中:Eeff:为有效辐照度;
EA:为所测UVA辐照度; EB:为所测UVB辐照度; EC:为所测UVC辐照度。
4.3.6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 4.3.6.1医用X射线卫生防护监测方法
4.3.6.1.1对使用单位正常运行中的X射线机进行防护监测,可在X射线管电压70kv、管电流3mA条件下进行泄漏辐射检测,其评价标准相应取0.12mGy/h。 4.3.6.1.2有用线束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
1)普通荧光屏X射线机的检测
a)将探测器置于有用线束中心。焦点距固定的机器,探测器置于距床面20mm的荧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19页 共 22 页
光屏一侧。焦屏距固定的机器,探测器置于距焦点350mm处。便携式机器,探测器置于距焦点300mm处。
b)在确认无附加过滤的情况下,取管电压70kv、管电流3mA进行测试。
c)检测中采用水箱体模,其外尺寸为250mm3250mm3150mm,箱壁用有机玻璃制作。 2)有影象增强器X射线机的检测
a)将探测器置于有用线束中心。X射线管头在床下时,探测器置于床上,其上方50mm处放置体模;X射线源组件在床上时,探测器置于上300mm处,体模置于探侧器下方。
b)有自动照射量率控制的X射线机,加40mm铝衰减层,无自动照射量率控制的机器在70kv,1mA条件下进行测试。
3)立体和卧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
a)将水箱体置于有用线束中,台屏距调至250mm,荧光屏上照射野面积调至250mm又200mm。
b)在70kv、3mA条件下,用X射线防护监测仪在透视防护区侧试平面上进行扫描巡视,立位透视防护区测度平面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能大于50μGy2h防护区测试平面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能大于150μGy.h一1。
c)测量立位按5点、测量卧位按7点的散射线的空气比释动能率测定。 4)普通透视用X射线机照射野中心与荧光屏中心对准检测。
a)荧光屏置于距诊断床最近处,照射野开到最大,这时照射野小于荧光屏,然后将荧光屏向远拉,当最大射野等于荧光屏大小时,侧量台屏距,台屏距乘2为焦屏距。
b)将照射野缩小到15mm315mm,测量照射野中心距离。求出该距离与焦屏距的比值,即为中心偏差率。
5)焦皮距的检测
a)焦皮距(有诊视的为焦点距)的检测使用两只细金属丝做成的圆圈,大圈直径
一1
、卧位透视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20页 共 22 页
为小圈直径的二倍。
b)将小圈贴在诊视床中阎,大圈贴在荧光屏射线入射面上的中心处。在较低条件下透视,并将荧光屏向远处拉,直到两圈图象重合。
c)测量焦点距,此时焦台距即为焦皮距。 6)透视荧光屏灵敏度的检测
a)在台屏距最小,照射野开到最大,探测器置于荧光屏射线入射面时,用60kv\3mA条件照射,测得比释动能率。
b)在相同条件下,用荧屏亮度计测荧光屏的亮度。荧光屏亮皮与比释动能率之比为荧光屏灵敏度。
7)灯光野与照射野偏差的检测。
a)将足够大的胶片置于水平诊视床的暗盒架上,准直测试板置于对应暗盒位置的床上。 b)将焦片距调至100cm,灯光野边界与检测板的长方框重合,用60kv、5mA2s照射。
c)将灯光野放大到与检测板边缘一致时,用60kv\1mA2s条件照射。
d)测量胶片两次影像边缘的距离。对应边距离绝对值之和与X射线管焦点到胶片垂直距离之比即相应偏差率。
4.3.6.2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监测的一般要求
4.3.6.2.1医用X射线诊断的防护监测应包括X射线机防护性能检测,X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的检查测试,X射线机机房周围辐射安全的检查测试,并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对工作人员工作条件、受检者防护、机房周围辐射安全等进行防护评价。
4.3.6.2.2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检测前应查验X射线机档案,包括X射线机产品说明书、维修记录、X射线机检验以及质量控制检测情况等,并将X射线机的电气性能等调至正常状态下才进行防护性能检测。
4.3.6.2.3用于防护性能检测的仪器应该有法定计量检定合格证。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21页 共 22 页
4.3.6.2.4用于杂散辐射防护检测的仪器应具备下列主要性能:
a)最小量程:0-10μGy2h-1; b)能量响应:10—60keV±40% c)读数响应时间:小于15s d)应有测累积剂量档。
4.3.6.3医用诊断X射线机产品防护性能的检测要求
4.3.6.3.1 X射线机产品的防护性能应符含GBZ130-2013,达到出厂检验要求方可出厂。生产厂所在地省级放射卫生防护部门可进行该厂X射线机产品防护性能的抽检。 4.3.6.3.2 X射线产品的出厂检验至少应把GBZ130-2013规定的X射线源组件泄漏辐射、有用线束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立位和卧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空气比释动能率等列入检测项目中,按本标准提出的方法进行检验。 4.3.6.3.3 凡下述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前;
b)连续生产中的产品,每2年应不少于1次; c)间隔1年以上再投产时;
d)在设计、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时。
型式检验应对GBZ130-2013规定的防护性能技术要求按本标准提出的方法进行检验。 型式检验结果应交生产厂所在地省级放射卫生防护部门备案。 4.3.6.4医用诊断X射线机使用中的防护监测要求
4.3.6.4.1 医用诊断X射线机新安装后,应对X射线机防护性能进行全面检测,并对X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机房周围环境辐射安全等进行检查测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3.6.4.2 当医用诊断X射线机经过大检修后也应对其防护性能进行全面检测。 4.3.6.4.3 正常使用中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一般每年进行一次X射线机主要防护性能检测,以及机房防护设施检查测试。
作业指导书 编号:CQJJCDC3310-2012 发布日期:2012年03月01日
第B版 第0次修订
题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操作规程 第22页 共 22 页
4.3.6.4.4 使用中的X射线机,其X射线源组件泄漏辐射检测,不用额定容量工作条件,可在X射线管电压70kv、管电流3mA条件下进行泄漏辐射检测,其评价标准相应取0.12mGy/h。
4.3.6.4.5 医用X射线诊断各种操作位置辐射防护水平检测(包括透视防区测试平面上空气比释动能率、摄影操作区辐射水平检测等)。可为评价工作人员所受职业照射提供部分依据,但具体评价应结合每位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负荷进行。
4.3.6.4.6 X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检查测试中,应注意机房的电离辐射标志和工作指示灯、受检者候诊位置安全性、工作人员与受检者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等项目的检查。
正在阅读:
最全的系统解剖学重点复习08-18
广西河池市示范性高中课改联盟体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文数试题 Word版含解析10-05
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08-16
2010年水务局关于水土保持工作总结06-28
个案工作督导总结12-20
华润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现状及研究分析04-27
2-6矩阵的初等变换09-05
车贷项目管理系统操作手册06-0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规程
- 危害
- 因素
- 检测
- 操作
- 职业
- 3310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9年工作计划
- 医疗器械临床评价资料(已通过注册审评版)
- 船舶项目建议书
- 统考报名流程 - 图文
- 201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15年新审定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案
- 浅论高校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
- 中学学校加固工程
- 二〇一一年日照市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 乒乓球比赛安全预案
- 《建筑材料》自学指导书
- 2011考研英语常考词语的固定搭配
- 钢结构概念题库答案
- 东莞土地增值税清算最新规程: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土地增值税清算管
- 2015-2020年中国干燥过滤器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图文
- 实木地板面层、实木复合地板面层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漆包铝扁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
-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难题复习
- 2018年中国浸渍沥青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目录) - 图文
- ZEMAX 实验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