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编写规范.pdf

更新时间:2023-05-05 02:5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应急预案编写规范

一、版面格式

纸质预案使用A4纸活页左侧装订,封面、封底用绿色硬质纸。应

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在封面左上角,3号黑体字,)、版本号(在封面左上角,3号黑体字,与编号左对齐,统一为2013-Ⅰ)、生产经营单位名称(小初黑体加黑,居中,使用全称)、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小初黑体加黑,居中,与上面空两行)、编制单位名称(2号黑体居中)、颁布日期(2号黑体居中,统一为二〇一三年七月,并加盖单位公章。

目录在前(4号宋体,单倍行距),单独编页;批准页放在目录后面,与正文统一编页。

正文字体采用GB_2312仿宋4号字,行间距26。

应急预案要有页眉,采用5号宋体居中,页眉内容为“单位名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页眉距边界 1.5厘米;页脚采用5号宋体阿拉伯数字居中,页脚距边界 1.75厘米。正文页面设置装订边距 3.5厘米,不装订边距2厘米,上下边距 2.54厘米。

发布令

《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是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并结合

本矿生产实际情况,在客观分析矿危险源、危险因素的前提下

进行了风险评估,目的是增强应对和防范矿生产事故能力、最

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灾难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矿应急救

援处置能力的基础上而编制。编制的《XXXXXXXXXXXXXX 煤业有限公司矿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经有关部门严格

评审,并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备案。为确保事故发生后矿应急

救援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物资准备充分,

现予以签署发布。望各单位认真组织全体员工贯彻学习并遵照

执行。

矿长:

二0一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突出两个目的在事故初期,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

蔓延条件,防止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和

处理事故,尽量减轻事故对人员和财产的影响。

1.2 编制依据

直接列出编制依据,每个依据单列一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监总局《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西省煤矿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山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晋中市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晋中市煤矿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灵石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煤矿所管辖范围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故。

当本矿应急救援力量无法施救或难以控制时,及时向集团公司和地

方政府求救。

1.4应急预案体系

概述应急预案的组成,列出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目录。

1.5应急工作原则

1.5.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

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

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群众的基础作用。

1.5.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矿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下,调度室、技术科、安全科、通风科、机运科、供应科、财务科、人力资源科等有关部门

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1.5.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

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1.5.4预防为主,防救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

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

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一是职工现场“紧急避险逃生权”,二是调度人员

1.5.5落实“三项权利”

紧急情况下撤人的“调度指挥权”,三是现场管理干部紧急情况下撤人的“一线指挥权”。干部职工在现场作业过程中遇到突发险情时,可以不等上级指示,立即撤到安全地点,一线指挥员和调度人员可以按照应急预案要求,

指挥现场人员紧急避险,然后再向上级领导请示汇报。

2 危险性分析

矿井概况,包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周边情况,还要

简述煤层和地层情况、主要构造、水文地质情况、瓦斯情况、煤尘爆炸

指数、煤层自燃倾向性、主要生产系统介绍。

2.2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主要阐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分析结果

要有总结,对本单位的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根据分析结果明确需要

制定专项预案的危险源。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阐述应急指挥部的构成及各自的职责,职责应该包括日常状态和应

急状态下的职责。明确总指挥是谁,不要董事长、总经理、矿长分不

清。

办公室、抢救救援组(分地面、井下两部分)、技术、保障(供电通讯、设备物资、医疗、交通保障)、督察组、治安保卫、接待、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明确小组组成单位和各自的职责,特别是督察组、治

安保卫、接待、事故调查(要强调组织和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小组要

详细,后面的专项预案分组时可以省略,仅交待按照综合预案分组和职

责落实就可以。

4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主要阐述各单位分工负责监控哪些危险源,得到相关信

息怎么处理。

4.2预警行动

预警是指出现事故预兆、可能会发生事故的情况,预警的目的是提

醒相关人员提前重视,一旦难以控制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划分为区队

级、专业级、矿级三级预警机制。对预警级别制定标准。本节还要说明

各级预警的方式和程序。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明确本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方式、要求和流程。明确事故上报的部门、通信方式和内容时限(矿上上

报时限半小时内到公司,电话快报和书面报告分开),明确向事故相关单位通告、报警的方式和内容,明确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的方式和内

容。

5 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分成四级,词语中应该明确不是造成人员伤亡,而是涉险多少人,

把有毒有害气体和瓦斯超限多少列入四级或三级响应中。明确扩大相应

的条件。最好以图的形式反映。

5.4应急结束

阐述应急结束标准、需要上报的事宜和时间要求。

6 信息发布

明确与外界新闻舆论信息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方式。

7 后期处置

明确事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的责任单位或个人,明

确事故应急情况总结的部门,提出对应急处置能力进行评估和对预案进

行修订的要求。

8 保障措施

明确各项保障措施的责任单位,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材料设备存

放的清单(位置、规格、数量、用途、保管人等),经费保障要有具体的方案。

9 培训与演练

明确应急管理培训的方法和计划,涉及到周边单位或居民的,要提

出应急宣传措施。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

估、总结等内容。

11 附则

11.2应急预案备案

本应急预案报XX市煤炭工业局备案,抄报XX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急办、XX煤矿安全监察局晋中分局、XX县煤炭工业局、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专项预案

每个专项预案单独成篇。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事故的危险源及危害程度,分析可能引起事故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应急处置原则要与事故对应,不同的事故处理原则不一样。

组织机构及职责

针对特有事故组建应急救援机构,并赋予相应的职责。不同的事故类型可以有不同的组成方案。

针对不同的事故进行分组。综合组的各项职能可以用综合预案,不必重复。

预防与预警

危险源监控

按照各矿机构设置情况进行分工。保证所有危险源都有责任单位或个人。

预警行动

重在预防,发现征兆及时处理,波及面比较大的时候要通知其他地点人员预警。提出预警方式和发布预警的流程。

信息报告程序

汇报内容

提出汇报内容的要求。

事故汇报方式及汇报电话

应急处置

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情况合理分级,分级要考虑涉险人数。

响应程序

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阐述不同的相应程序。

处置措施

(必要时附避灾路线图)

扩大应急

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提出扩大响应的条件和程序。

应急恢复

应急结束

应急救援物资准备

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单独提出应急物资表,并说明存放地点。

根据公司情况,统一制定顶板、井下水灾(包括老空水、地面溃水)、地面火灾、井下火灾、煤尘瓦斯爆炸、瓦斯有有害气体超限、提升运输、压力容器爆炸、触电、大面积停电(主扇停电,主排水泵停电根据排水量确定危险程度)、雨季三防、爆炸物品异常爆炸。

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特征

明确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晰描述作业现场存在的风险。明确事故预兆及发生事故的条件。

应急组织与职责

明确现场应急组织的形式和人员,赋予各自的工作职责。

应急处置

明确第一发现人进行事故判断的要点及报警时的必要信息。明确报警、应急措施、应急人员引导的要求,作业现场处置措施。

注意事项

提出现场应急人员应急抢险应该注意的事项。

现场处置方案对应专项预案。

附录:

联系电话不能少于两种。物资表中要有种类、名称、数量、存放地点、规格、性能、用途、保管人及保管人通讯方式。

事故上报规范化文本要与实现要求统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j1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