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1-12 15: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师版课标实验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围魏救赵》教学设计

四川省邻水县鼎屏镇第二小学 包梅芳

教材教学简析:

《围魏救赵》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助。齐威王命田忌、孙膑率大军出征解救赵国。孙膑因势利导,避实就虚,一方面派兵佯攻襄陵,一方面直逼魏国都城大梁,并在桂陵设下埋伏以逸待劳,最后打败魏军,解救了赵国。 故事分四个部分:①赵国被围,向齐求救。②田、孙商议,直取大梁。③佯攻襄陵,围魏救赵。④孙膑设伏,齐军大胜。故事赞扬了孙膑足智多谋,善于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主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的设疑和学生的相互讨论来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

1 / 11

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2、通过学生复述故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遇事要冷静,并要开动脑筋,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体会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老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 / 11

1、师: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我们的祖国历

史悠久,文化灿烂,文有诗词歌赋、武有兵法韬略。 “三十六计”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在三十六种计谋中,你知道哪几种呢?(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计——围魏救赵。(板书课题) 2、全班齐读课题,读后质疑。(是谁围魏救赵?他们又是怎

样围魏救赵的?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结合学生平时课外阅读情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 出示学习目标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学指导一:

①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注上记号,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②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时间:3分钟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3 / 11

(1) 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词,开火车诵读,并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2) 词语: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丢盔齐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3) 分小组读课文,注意在评价中正音; (4) 识字与写字教学; (5) 理解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6)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助。齐威王命田忌、孙膑率大军出征解救赵国。)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再读课文,理清条理(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二: 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 )——( )孙膑投状、齐军大胜。 时间:6分钟。 2、生自学。

3、请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4 / 11

(1)生回答,并指名起止段落。 (2)师归纳,总结

师:了解了围魏救赵的经过,我相信同学一定会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于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文章内涵打下基础。

五、当堂训练:

1、看大屏幕,读生字词语。 2、听写字词。

设计意图:本环节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做到堂堂清。

六、回顾学习目标,教师总结。

七、课后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5 /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il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