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

更新时间:2024-04-03 05: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 第一章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一、名词解释:

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 标志 指标

变异与变量 连续变量 大量观察法

二、填空题:

1. 数理统计学派的奠基人是( ),他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 )科学。

2. 统计学是以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大量( )和( )现象的数量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

对象。是一门研究总体数量方面的( )科学。 3.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 )统计工作和( )。

4.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和( )。

5.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 )、( )、( )和( )。 6. 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三点( )、( )、( )。

7. 当研究某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 ),每一居民则( )。

8. 企业工人的年龄、企业设备的价值属于( )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 )标

志。

9. 可变的数量标志可称为( ),而数量标志的标志体现则称为( )或( )。

10. 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的区别之一,就是统计标志是说明( )特征的;统计指标是说明( )

特征的。

11. 国家统计兼有信息、( )、( )三种职能。

12. 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 )变量和( )变量。 13. 统计工作各个阶段的顺序是: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 )。

14. 要对某企业员工工作效率进行测定,则该企业的( )员工便构成( )。

15. 标志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品质标志说明的是现象的性质或

特征,它不能用( )来表示,只能用( )表示;数量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所以,数量标志在( )上的表现必须用( )表现。

16. 在统计工作中,( )是构成总体的条件,( )是统计研究的基础。

17. 统计指标按其反映事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

可分为( )指标和( )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指标;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指标。

18. 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 )、时间、地点( )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19. 归纳法可以使我们从具体事实得出( ),扩大知识领域,增长新的知识,所以是统计研究中常用

的( )。

20. 统计运行机制,是指在一定的统计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 )和作用的( ),及其内

在的运行方式与功能。

三、判断题:

1. 统计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像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 2. 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 ) 3. 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 ) 4.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方面。( ) 5. 指标和标志一样,都是由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 ) 6. 品质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数字表示。( )

7. 因为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它们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 ) 8. 统计研究客观现象,着眼于其个体的数量特征,而不是研究整体的数量特征。( ) 9. 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单位就可以构成总体。( ) 10.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 11. 三个商场的销售额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

12. 当我们把企业当作统计总体来进行研究的时候,企业数就是总体标志总量。( ) 13.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变换关系。( ) 14.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质量指标。( )

15. 单位产品成本、商品库存量、废品量,都属于质量指标。( )

16. 由于现代统计学用到了大量的数学知识,所以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 17. 按统计研究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 18.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

19.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量表示,叫数量指标。( )

20. 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 )

四、单项选择题:

1. ( )既是统计整理过程的专门方法,又是贯穿统计研究全过程的方法。

A 大量观察法 B 综合指标法 C 统计模型法 D 统计分组法 2. 总体、总体单位和标志( )

A 都是固定不变的 B 都是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动而变动

C 总体是固定的,总体单位和单位标志是变动的 D 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变动的,单位标志是固定不变的。 3. 变异是统计前提,变异是指( )

A 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 B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 C 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 D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 4. 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每一个工人是( )

A 总体单位 B 数量标志 C 指标 D 报告单位 5. 由企业员工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

A 数量标志 B总体单位指标 C 标志总量 D质量指标

6. 几位员工的月工资分别是800元、830元、980元、1000元,这几个数字是(A 指标 B 变量 C变量值 D 标志

7. 某公司有86名职工,把他们每个人的工资额相加除以86,这是( )

A 对86个工资求平均 B 对86个变量值求平均 C 对86个标志求平均 D 对86个指标求平均 8. 对某市食品零售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总体单位是( )

A 该市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 B 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 C 全部调查对象 D 每一种零售食品 9. 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

A 差异性 B 综合性 C 社会性 D 同质性 10. 下列标志中的品质标志是( )

A 年产值 B 产品等级 C 职工人数 D 利润率 11. 统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 )

A 质的方面研究其数量方面 B 量的方面研究其质量方面

C 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质量方面 D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数量方面 12. (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A 真实性 B及时性 C总体性 D 连续性 13. 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

A 威廉·配第 B 阿亨瓦尔 C 凯特勒 D 恩格尔 14. 总体的两大特点是( )

A 同质性和大量性 B 同质性和数量性 C 大量性和数量性 D 同质性和变异性 15. 统计的四个要素是( )

A 总体、样本、标志和指标 B 总体、样本、推断和推断的可靠性 C 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 D 标志、指标、变量和变异 16.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 )

A 社会科学 B 自然科学 C 方法论科学 D 实质性科学 17. “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

A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 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 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计算 D 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18. 反映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和基本情况的指标是( )

A 评价指标 B 描述指标 C 质量指标 D 预警指标 19. 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

A 平均数 B 相对数 C 绝对数 D 众数 20. 调查某大学6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6000名学生 B 6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名学生 D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简答题:

1. 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两者具有怎样的关系? 2.

3. 说明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4.

5. 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 如何理解统计中的变量? 7.

8.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 统计设计与统计调查

一、名词解释:

统计调查 普查 调查对象 指标体系 统计报表 统计设计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

二、填空题:

1. 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是( )和( )。

2.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和( );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可分为( )和( )。

3.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 )、( )、( ) 4. 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 ),报告单位是( )。 5. 全国人口普查中, 调查单位是( ), 报告单位是( )。 6. 统计调查中,两种不同的调查时态是( )和( )。

7. 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也称( ),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也称( )。 8. 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是以必要的( )为基础,经常性的( )为主体的。

9. 普查的对象主要是( )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 )。确定普查的标准时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估计标准误差

15. 在分布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则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 A 接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 B 接近于权数较大的一方 C 接近于平均水平的标志值 D 无法判断 16. 标志变异指标是指( )

A 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差异 B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C 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差异 D 总体各标志值的分布 17. 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相邻两组次数相等,则( ) A 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上限 B 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下限 C 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D 众数为零 18. 两个变量数列资料如下:

平均数 A B 100 14.5 12.8 2.7 标准差 此资料说明( )

A A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B数列 B B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A数列 C 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D 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19. 调查某地区100户家庭,按家庭订购报刊份数分组,其资料如下:

报 刊 数 家 庭 数 0 6 1 57 2 23 3 11 4 3 合 计 100 根据此资料计算的众数为( )

A 1 B 57 C 2 D 23 20. 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 )

A 等于零 B 大于零 C 小于零 D 大于零小于1

五、问答题:

1. 说明平均数的意义及特点。

2. 什么是权数?它在计算平均数中有什么作用?

3. 为什么要计算标准差系数?

4. 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有哪些?

5. 什么是中位数和众数?

七、计算题:

1. 已知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 甲 乙 丙 单位成本(元/件) 25 28 32 2001年产量(件) 1500 1020 980 2002年成本总额(元) 24500 28560 48000 要求:分别计算企业该产品2001年、2002年的平均单位产品成本?

2. 抽查了100袋某种袋装食品,测得其实际重量为:

每袋实际重量(克 ) 袋 装 10 20 50 20 100 98—99 99—100 100—101 101—102 合 计 试求每袋重量的平均数和方差各为多少? 指出中位数在哪一组?

3. 某药材批发店1999年第四季度某种药材的批发情况如下表资料所示:

药 材 等 级 单 价 (元/克) 贸易金额(元) 一 级 60 400 二 级 50 600 三 级 35 200 合 计 — 1200 试求1999年第四季度该药材店此种药材的平均批发价格是多少?

4. 某商场出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资料如下表: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试求该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5. 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

25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09件,完成计划105%,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95%?100%?105%?100%3

单价(元/公斤) 销售额(万元) 20 16 12 216 115.2 72 另外,一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2元/件,三车间产品单位成本15元/件,则三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 18?12?15?153元/件

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6. 某企业2000年下半年各月的广告费支出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

月份 广告费 7 47.1 8 45.2 9 46.7 10 44.0 11 43.4 12 合计 43.6 270 试求其极差和标准差、平均差各为多少?

7. 某公司17个商场某年商品销售的有关资料如下:

按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商场数 实际销售额 实际利润率 分组(%) (个) (万元) (%) 90以下 1 237 5.83 90—100 3 256 7.54 100—110 7 398 7.02 110—120 4 266 5.24 120以上 2 372 6.22 合 计 17 1529 — 试计算该公司17个商场销售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以及平均利润率。

8. 甲、乙两农贸市场蔬菜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下:

品 种 价格 (元/斤) 销售额(元) 甲市场 乙市场 甲 0.60 3000 1500 乙 0.64 1600 3200 丙 0.72 1800 1800 试计算哪一市场蔬菜的平均价格高?

第六章 时间数列分析

一、名词解释:

时间序列 时期数列和时点数 平均发展水平 增减量 发展速度

二、填空题:

1. 时间数列分析的水平指标主要包括发展水平、增长量、( )和( )。

2. 时间序列按其指标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 )、( )和( )三种。其中( )

是基本序列。

3. 编制时间序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构成时间数列的( )具有( )性。

4. 时间数列可分为( )和( )数列两类。平稳数列也就是基本上不存在趋势的数列,这类

数列的各个观察值基本上在某个固定的( );非平稳数列是包含趋势性、( )性或( )性的数列。

5. 平均发展水平又叫做( ),它是一种( )平均数,是对不同时期的( )求平均数。 6.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 )的连乘积,定基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7. 增减量由于基期不同,可以分为( )增减量和( )增减量,两者的关系是( )增

减量等于相应的各个( )增减量之和。

8. 发展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它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 ),该公式说明( )

水平已发展到( )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

9.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若侧重点是从最后水平出发来研究,一般采用( )法计算;若侧重点是

从各年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出发来研究,一般采用( )法计算。

10. 某学校的招生人数年年增加:1997年比1996年增加10%,1998年比1997年增加15%,1999年比1998

年增加18%,2000年比1999年增加20%。则1996年至2000年的四年总共增加( ),平均每年的发展速度是( )。

11. 由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可以直接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方法,这是由于时期数列具有( )的

特点。

12. 某厂11月份平均工人数为190人,2月份平均工人数为215人,3月份平均工人数为220人,4月份

平均工人数为230人。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工人数为( )人。

13. 对每个经济指标的时间数列来说,引起数列中各期发展水平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 ),

( )和( )。

14. 把一系列同类的总量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即是( )数列。 15. 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所体现的时期长度称为( )。 16.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除之商等于相应的( )。

17. 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计算所得的平均数叫( )又称( )。

18. 时间数列一般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现象所属的( );另一个是反映现象的( )。 19. 平均增长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之间的联系是( )。 20. 相对数时间数列的基本计算公式是( )。

三、判断题:

1. 时间序列中的指标数值只能用绝对数表示。( )

2. 把某商场历年销售额的增加数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后所形成的动态数列属于时点数列。( ) 3. 平均发展水平是一种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

4.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因此,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也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 5. 某现象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则该指标的增长量是年年增加的。( ) 6. 平均增长量等于累积增长量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

7. 根据发展的战略目标,某产品产量20年要翻两番。即增加4倍。( ) 8. 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日上的发展水平的动态数列,称为时期数列。( )

9. 若某地区1990年末人口数为120万,假定人口增长率稳定在1%,则到2000年末时,该城市人口数为

110万。( )

10. 反映季节变动的主要指标是季节比率。( )

11. 最近几年每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是,时期数列;计算这个数列的平均水平要运用的平均数指标是:简

单算术平均数。( )

12. 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计算同比指标,如年距发展速度、年距增长量等。它们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

期发展水平对比的结果。( )

13. 测定现象长期发展趋势的移动平均法是:应该尽量扩大时距,把总趋势明显表示出来。( ) 14. 某家具商店三年中商品流转额每年增加10000元,表明该商品流转额发展速度逐年提高。( ) 15. 平均增长速度是把各期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开N次方后用几何平均数计算出来的。( ) 16.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和。( ) 17. 若各期的增长量相等,则各期的增长速度也相等。( )

18. 定基增长量不能加总得到总增长量,因为它存在许多重复计算。( )

19. 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之间的关系是,累积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 20.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法侧重考察整个时期中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累计法侧重考察期末发展水平。

( )

四、单项选择题:

1. 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 B 时期数列 C 平均数时间数列 D 时点数列 2. 定基增减速度与环比增减速度的关系是( )

A 定基增减速度是环比增减速度的连乘积 B 定基增减速度是环比增减速度之和

C 定基增减速度是各环比增减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减1

D 定基增减速度是各环比增减速度减1后的连乘积减1 3. “首末折半法”适用于( )

A 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B 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C 间隔不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D 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4. 平均增长速度是( )

A 平均发展速度减去百分之百 B 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 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D 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5. 由某产品的年生产量和库存量所组成的两个时间数列( )

A 都是时期数列 B 前者是时期数列,后者是时点数列 C 都是时点数列 D 前者是时点数列,后者是时期数列

6. 由时点数列计算动态平均数时,其假设条件是研究现象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的变动为( )

A 连续的 B 间断的 C 稳定的 D 均匀的

7. 某企业第一、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原材料平均库存额分别为10万元、15万元和20万元,则全年的平

均库存额为( )

A 11.25万元 B 13.85万元 C 15万元 D 16.25万元 8. 企业三年中每年的利润增长速度都为3%,则各年的利润增长量将( )

A 每年相等 B 一年比一年好 C 一年比一年少 D 不能作结论 9. 某企业的商品销售成本从1997年至2002年降低了30%,平均每年的降低率为( )

100%?30Z 30/5 B

5100%?100%?30% D C

530%

10. 设1995-2000年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6%、7%、8%、9%、10%,则平均增长速度为( )

A C D

56%?7%?8%?9%?10% B 5106%?107%?108%?109%?110% 106%?107%?108%?109%?110% 106%?107%?108%?109%?110%?100%

5511. 已知各期定基发展速度和时期个数,而不知道各期的发展水平,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

A 只能用几何平均数 B 只能用方程式法

C 两种方法都能计算 D 两种方法都无法计算

12. 假定某产品产量1999年比1994年增加了35%,则1994-1999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535% B 5135% C

635% D 6135%

13. 某公司销售产值计划完成102%,去年实际完成比上年实际增长5%,则计划规定比上年实际增长的计

算式为( )

A

5%252%?1?12% B 5% C 102% D 105%

14. 把近十年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按年份顺序排列起来,形成的时间数列是( )

A 时期总量的时间数列 B 时点总量的时间数列 C 相对数的时间数列 D 平均数的时间数列

15. 某企业第一季度三个月某产品的实际销售量分别为600件、712件、854件,分别超计划0%、2%、3%,

则该企业第一季度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百分数为( ) A 1.8% B 2% C 102% D 101.8%

16. 某公司根据各季度商品销售额数据计算的各季度季节比率为:一季度120%,二季度70%,三季度100%,

四季度110%。相对来说,受季节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 A 一季度 B 二季度 C 三季度 D 四季度 17. 编制时间数列,要求在时间间隔方面( )

A 必须相等 B 可相等也可不相等 C 必须不相等 D 不需要考虑

18. 以1950年为最初水平,1995年为最末水平,在计算钢产量的年平均发展速度时,需要开( )

A 38次方 B 44次方 C 45次方 D 46次方 19. 累计增减量与逐期增减量的关系是( )

A 逐期增减量之和等于累积增减量 B逐期增减量之积等于累积增减量 C 累积增减量之和等于逐期增减量 D 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20. 某公司1月、2月、3月、4月职工平均人数分别为190人、215人、220人和230人,该公司一季度

月职工平均人数为( )

190230?215?220?190?215?22022?215?人??203?人?33A B

215?220?230190?215?230?222?人??214?人?33C D

五、简答题:

1. 时间数列分为哪几种类型?

2. 时间数列的可比性指的是什么?

3.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

4. 编制时间数列要遵循哪些原则?

5. 简述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区别?

六、计算题:

1. 在“八五”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如下:

比上年增加人口 试计算我国在“八五”时期年平均增加人口数量。

2. 某商场上半年每月的商品储存额资料如下:

月份 月末储存额(万元) 已知去年末的商品储存额为24万元。 试计算上半年该商场每月平均商品储存额是多少?

3. 某公司去年职工人数的时点资料如下;

1 26 2 34 3 28 4 32 5 31 6 36 1991年 1490 1992年 1348 1993年 1346 1994年 1333 1995年 1271 日期 人数(人) 1月1日 3020 3月31日 5月1日 3260 2950 11月1日 3200 12月31日 3270 要求:计算该公司去年全年职工平均人数。

4. 某商店2000年下半年商品月底库存额资料如下表:

单位:万元

时 间 库存额 6月 8.0 7月 7.2 8月 6.8 9月 8.4 10月 9.2 11月 10.0 12月 11.2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平均库存额,并加以对比。

5. 某地区2001年第四季度从业人员和劳动力人数的资料如下表:

月 份 从业人员/劳动力人数 9月30日 280/680 10月31日 285/685 11月30日 280/684 12月31日 270/686 要求:计算大地区2001年第四季度从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重。

6. 某企业2001年4月份几次工人数变动登记如下:

4月1日 1210 4月11日 1240 4月16日 1300 5月1日 1270 要求:计算该企业4月份平均人数。

7. 企业2002年各季度产值和产值计划完成程度的资料如下表: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计划产值(万元) 860 887 875 898 产值计划完成(%) 130 135 138 125 试计算该企业年度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

8. 某地区粮食产量1993---1995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3,1996—1997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5,1998年比

1995年增长6%,试求1993---1998年6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9. 已知1990年我国国民收入生产额为14300亿元,若以平均每年增长5%的速度发展,到2000年国民收

入生产额将达到什么水平?

10. 某企业集团公司2000年第三季度职工人数及产值资料如下:

指 标 单 位 7月 8月 9月 10月 销售产值 万元 4000 4200 4500 — 月初人数 人 4640 4660 4680 4600 要求:(1)编制第三季度各月劳动生产率的时间数列; (2)计算第三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3)计算第三季度的劳动生产率。

第七章 指数分析

一、名词解释:

1. 总指数 2. 综合指数

3. 同度量因素 4. 平均指数

5. 指数体系 6. 指数化指标

7. 定基指数数列 8. 环比指数数列

二、填空题:

1. 统计学上所说的“指数”是一种对比性的( ),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是完全不同的( 运用统计指数可以考察很多( )问题。

)2. 统计指数起源于18世纪的( )。最初的指数是( )指数。

3. 所谓特殊相对数,是指那些不能直接加总和对比的社会( )。因此,必须通过某种方法把( )

转化为( ),然后计算其比较相对数。

4. 所谓同度量因素,就是在计算综合指数时,把不能直接相加的( )过渡到可以加总的指标的那

个( )。

5. 某商场2003年与2002年相比,各种商品的零售总额上涨了26%,零售量上涨了5% ,零售价格增长

了( )。

6. 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内容和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指数和( )指数。( )

指数可以说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 )的相对程度;( )指数可以说明总体内涵( )情况的相对程度。

7. 反映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价格指数称为( )因素,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价格

指数称为( )指数。

8. 综合指数是用综合法加总体各部分数值进行对比而计算的指数。综合指数的编制形式一般有两种: 一

种为( ),另一种为( )指数。

9.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 )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 )

指数为同度量因素。

10. 因素分析就是借助于( )来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变动中( )变动发生作用的影响程度。 11. 平均数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和( )。

12. 劳动生产率的可变构成指数为119.6%,结构影响指数为110.2%,则劳动生产率的固定构成指数为

( )。

13. 综合指数是由两个综合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它是( )的方式,通过( )来测定多

种现象的综合变动状况。

14. 在我国的统计中,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用(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用( )编制

质量指标

15. 平均指标指数体系由( )、( )、( )三类指数构成。

16. 在编综合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选择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时间选择上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化

时,以( )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化时,以( )为同度量因素。

17. 销售量综合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 ),同度量因素是( );价格综合指数中,指数化指

标是( ),同度量因素是( )。 18. 可变构成指数等于固定构成指数乘以( )。

19. 编制综合指数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 )和( )。

20. 拉氏数量指数公式是 ,帕氏数量指数公式是( )。

三、判断题:

1. 统计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它只适用于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在不同时间的综合对比。( ) 2. 总指数的计算形式包括: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平均指标指数。( ) 3.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价格指数通常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4. 为了使成本指数的计算符合现实经济意义,则编制单位产品成本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产品产

量。( )

5. 平均指数是综合指数的一种变形。( )

6. 在有三个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指标是不同的。( ) 7. 价格降低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商品15%,则价格指数应为87%。( )

8. 表明两单位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对比的指标和2000-2002年某商店商品销售额动态的指标都属于指数

指标。( )

9. 总指数是社会现象在时间上或空间上比较的结果。构成这个社会现象总体的因素是可以直接同度量的。

( )

10.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应以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11.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应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 12. 平均数、指数都有静态与动态之分。( )

13. 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14. 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qp?15. 在单位成本指数

?qp1110中,?q1p1—?q1p0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

16. 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17. 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18. 统计指数按所反映指标的性质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

19. 无论掌握的资料如何,均可用综合指数法和平均指数法来编制总指数。( ) 20. 价格变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商品20%,说明价格降低了20%。( )

四、单项选择题:

1. 指数是表明复杂社会经济现象综合变动的( )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绝对值

2. 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 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表示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4. 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q1po??q0p0?表示(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5. 某地区报告期以同样多的人民币比基期少购5%的商品,则该地区价格指数为( ) A 95% B 105% C 95.23% D 105.26% 6. 产品产量增长5%,单位成本减少5%,则总成本( )

A 下降0.25% B 上升5% C 下降5% D 上升0.25%

7. 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今年与去年相比,三种产品出厂价格平均提高了5%,产品销售额增长了20%,

则产品销售量增长了( )

A 114.29% B 14.29% C 126% D 26% 8.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编制指数的任务不同 D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9. (甲)某地区零售商品销售额2001年与2000年对比为125%;(乙)某地区生产某种产品的产量2001

年与2000年对比为115%。

A甲是总指数 B 乙是总指数 C 两者均是 D 两者都不是 10.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同度量因素是( )

A 平均指标 B 相对指标 C 综合指标 D 质量指标 11. 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基本形式是( )

A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B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C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 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 12.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

A 降低 B 增长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3. 某商场今年与去年相比,商品销售量指数下降了10%,销售价格指数上涨了10%,则商品销售额将( )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14. 根据销售量个体指数和基期销售额计算销售额总指数时,应采用( )

A 简单综合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 C 加权综合指数 D 加权调和平均数 15. 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固定在( )

A 基期 B 报告期 C 假定期 D 任意时期 16. 下列指数中( )是数量指标指数

A 商品物价指数 B 平均工资指数 C 单位成本指数 D 销售量指数 17. 目前我国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经常采用( )形式编制

A 综合指数 B 以报告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C 固定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D 以基期总量指标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18. 以平均工资指数为例,固定构成指数( )

A 排除了各组工人构成变动的影响 B 只反映 各组工人构成变动的影响

C 同时反映各组工人工资水平和各组工人结构变动的影响

D 还反映各组工人工资水平和各组工人结构以外其它因素变动的影响

19. 当我们研究各级工人工资的变动影响全体工人平均工资的变动程度时,应计算( )

A 结构影响指数 B 可变构成指数 C 固定构成指数 D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20. 综合指数包括( )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C 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五、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指数?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2.统计指数的特点是什么?

3.综合指数的特点有哪些?

4. 总指数有几种基本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if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