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阅读测试题_(2)

更新时间:2023-07-17 21:2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昆虫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及作品的主要内容。

2. 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领悟法布尔的精神,激发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

3. 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

热爱之情。

一、作者及其背景介绍: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

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困,法布尔被送到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寄养,当时年

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7岁时,法布尔回到父母身边,并

到村里读了小学。后来,法布尔家又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虽然学业

无法继续,但是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15岁时,他只身报考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院,结果被正式录取。毕业后,法布尔获得一中学教员职位。课堂教学之余,法布尔阅读了一本昆

虫学著作,从此萌生了要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那一年,他不足十九岁。法布尔生活的

每一天每一夜,独自的、安静的研究,艰辛地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如蜘

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等等。

法布尔被誉为“昆虫诗人”,《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二、了解《昆虫记》:

法布尔耗费毕生精力来观察、研究“虫子”,他专为“虫子”写出十卷本的书,不能不

说是奇迹。《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

轰动。先后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中国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故事”、“讲昆

虫生活”的楷模。

在他的笔下,每一类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音符”:被人大加赞美的“勤劳”蚂蚁原

来是它虫利益的损害者;黄蜂会在地下建起自己的“星球”;吵翻整个夏季的蝉原来是个聋

子;赤条蜂会像一个神经科医生般巧施麻醉术,让自己的猎物昏而不死,使幼虫可以在自动

保鲜的食物上长大;美丽的孔雀蛾生到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找配偶,它仅有两三天时间的寿

命,只来得及在世上找一个伴侣 这就是世间最奇妙的秘密——生命。

三、作品主题

《昆虫记》不仅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那种精神就是求真,

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如果没有那样的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

四、欣赏书中精彩片段: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著成的一部昆虫学巨著。法布尔怀

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其笔下,昆虫的灵性栩栩如生,昆虫世界成了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

态。

1.片段一

“数百只各种各样,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食粪虫便已拥挤在那儿。乱哄哄、急忙忙地

在这块共同的糕点上分一杯羹。有的在露天作业,梳耙着表面;有的在粪堆深处挖掘巷道,寻找优质的矿脉;有的在下层汗发,以便立即把战利晶埋藏于邻近的土中;个头最小的则在

一旁,把身强力壮的合作者进行大规模发掘时坍落的一小块粪便切碎。有的新来乍到,可能

肚子最饿吧,便当场饱餐一顿;不过最大多数所想的是积攒一笔财产,以便在万无一失的隐

藏所的深处,有充分的贮存,供长久之需。” ——第一卷 第一章 圣甲虫

【设计目的:阅读《昆虫记》片段,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

2 .片段二

“这便是我所看到的情况,而且是安闲自在、十分方便地看到的,观察要做到无可指责就要有这样的

条件。膜翅目昆虫的动作精确的连科学也会艳羡不已;它知道人类几乎永远不知道的事情;它了解它的猎物完整的神经器官,毛虫有多少个神经节,它便刺了多少下。我刚才说,它知道和了解;我应该说,它行事就好像它知道和了解一样。它的行为是完全受到天启的。昆虫丝毫不知道它做什么,而是服从推动着它的本能。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天启是从哪儿来的呢?返祖性、行为选择、生存竞争,这些理论能够合理对此做出解释吗?在我和我的朋友看来,这过去是,现在仍然是难以言传的逻辑最有说服力的启示,这逻辑以神启的法则管理着世界和指导着无意识行为。我们俩被这真理之光深深打动了,眼眶中潸然流出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感叹的眼泪。” ——第一卷 第十五章 砂泥蜂

【设计目的:结合《昆虫记》片段,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

3.片段三

“这便是本能行为之间的联系,这些行为按照哪怕是最严重的情况也打乱不了的顺序互相呼应着。泥

蜂归根到底要找的是什么呢?显然是幼虫。但是要走到幼虫跟前,就要进窝,而要进窝,首先就要找到门。虽然在母亲的面前,巷道已经敞开,畅通无阻,它储备的事物、它的幼虫就摆在那儿,可它仍然执拗地寻找着的就是这扇门。在这时刻,成为废墟的房屋、处于危难中的幼虫它都视若无睹;对它来说,至关重要

的找到熟悉的道路,穿过流沙的通道;如果这通道找不到,筑屋和居住者全都完蛋也无所谓!它的行为就

像一系列按照固定的顺序互相引起的回声,只有前一个回声响起了之后,后一个回声才会响起来。这并不

是由于障碍物的缘故,因为房屋是敞开着的;而是由于习惯性进入的第一个行为没有完成,于是下面的行

为也就不能继续;第一个回声不响,其他的回声也响不起来。智慧与本能真是有着天渊之别啊!通过变成

废墟的房屋的残砖断瓦,这母亲如果是有智慧指引,就会直接向它的孩子扑去;可是在本能的指引下,它

却固执地停在原先的门所在的地方。” ——第一卷 第十九章回窝

【设计目的:感知体味,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五、好词好句赏析积累:

1. 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

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十八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

被凛冽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蝉的形象。

2.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

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

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吓退天敌。

3. 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

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

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

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

晒晒太阳。

4. 其实,它的"举措"简直像矿工或是铁路工程师一样。矿工用支柱支持隧道,铁路工程师

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

5. 这样几下抖动便去掉了舍腰蜂刚刚初具规模的窠巢,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么短暂的时

间里,它的蜂巢居然已经有一个橡树果子那样大了,真让人始料不及。它们可真是一些让人

惊奇的小动物

《昆虫记》课外阅读知识 一、选择题

1、昆虫记共有( C ) A八卷 B九卷 C十卷 D十一卷

2、法布尔被誉为( A )

A、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界的圣人 C、昆虫至圣 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3、昆虫记是一部( A )

A、文学巨著、科学百科 B、文学巨著 C、科学百科 D、优秀小说

4、法布尔为写昆虫记( D )

A、调查了许多资料 B、翻阅了许多百科全书 C、养了许多虫子D、一生都在观察虫子

5、法布尔的昆虫记曾获得( B )

A、普利策奖 B、诺贝尔奖提名 C、安徒生奖 D、诺贝尔奖

6、《昆虫记》是( )国昆虫学家( )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A、法国 法布尔 B、法国 儒勒.凡尔纳 C 、英国 笛福 D、丹麦 安徒生

7、法布尔曾担任( C )

A、皇家科学院会员 B、植物学教授 C、物理教师 D、探测员

8、塔蓝图拉蜘蛛易于(D ) A、暴躁 B、愤怒 C、杀死 D、驯服

9、法布尔的生活十分( A ) A.贫穷 B.富裕 C.忙碌 D.悠闲

10、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 C )A、历史 B、社会机制 C、社会人生

11、菜豆象是一种( B )。 A、大象 B、昆虫 C、鸟类

12、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 C )的环境中。 A、干燥 B、寒冷 C、温暖

13、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是( A )。 A、蝉 B、蟋蟀 C、蝈蝈

14、( B )是毛虫的天敌。 A、黑步甲 B、金步甲 C、被管虫

15、天生攀岩家是( B )。 A、狼蛛 B、蜣螂 C、蚱蜢

16、如果旁边稍有动静,意大利蟋蟀会( B )。A、喉咙发音B、腹部发音C、嘴巴发音

17、《昆虫记》中蟹蛛爱吃( A )。 A、蜜蜂 B、蝎子 C、蝴蝶

18、蜣螂认为绵羊的天赐美食是( B )。 A、绵羊的毛 B绵羊的粪便

19、大孔雀蝶是( C )。

A、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 B、亚洲最大的蝴蝶 C、欧洲最大的蝴蝶

20、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 B )。 A、勤劳的使者 B、不会迷失的精灵

21、黑步甲擅长( A )。 A、装死 B、耍伎俩

22、蟋蟀舒服的“住宅”是( B )建造的。

A、利用现成的洞穴 B、自己挖掘的 C、与别的昆虫一起挖掘

23、《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的动物是:( D )

A、象鼻虫、蟋蟀 B、蜘蛛、蜜蜂 C 螳螂、蝎子 D 、骆驼、恐龙

24、试验证明:(B)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A)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A、蚂蚁 B、蜜蜂

25、关于萤火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C)

A.萤火虫的卵在雌萤火虫肚子里时就是发光的B.两条发光的宽带是雌萤发育成熟的标志

C.雌萤的光带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强烈的惊吓,发光会受到影响

D.无论是雌萤还是雄萤从生下来到死去都发着光

2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蟋蟀的洞穴不豪华但很粗糙 B 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 蟋蟀的住所远胜于所有其他动物,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

D 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

27、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的猎物的方法是(D )

A、用眼睛看到的 B、用耳朵听到的

C、用嗅觉感知到的 D、通过猎物在网上振动感觉到的

28、枯露菌是一种(C)。 A、甲虫 B、长在树上的蘑菇 C、长在地底下的蘑菇

29、不同蜘蛛网的辐数不同,角蛛的网有(A)根辐,条纹蜘蛛有(B)根,而丝光蛛有(C)根。 A、21根 B、32根 C、42根

30、( A)的幼虫都有一种惊人的本领,那就是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

A、萤火虫 B、黄蜂 C、园蛛

(二)判断题。

1、《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

2、蝉是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 (√)

3、蝉家族的祸害是蚋。 (√)

4、蝉通常在在干干的细树上产卵。 (√)

5、螳螂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 (√)

6、螳螂食物只捕食其他昆虫。 (×)订正:它还是一种自食同类的昆虫。

7、对螳螂幼虫来说,最具杀伤力的天敌,要算是蚂蚁了。 (√)

8、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辛苦的生产者却是蝉。 (√)

9、毛虫的毒素之源在它的绒毛中。 (×)

10、小飞蝇是隧蜂的天敌。 (√)

11、《昆虫记》中,法布尔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称这些食粪虫为清道夫。 (√)

12、《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短身燕尾礼服。(√)

13、热爱家庭,喜欢在烟囱内部建巢的昆虫是舍腰蜂。 (√)

14、蜘蛛是一种非常怕冷的动物。 (×)订正:舍腰蜂

15、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 (√)

16、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

17、萤有两个最有意思的特点:一是获取食物的方法,另一个是它尾巴上有灯。 (√)

18、从生到死,萤火虫都是发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也是发光的。 (√)

19、萤火虫的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捕捉俘虏时,马上把它刺死。 (×)

订正:先要给它打一针麻醉药。

20、萤火虫吃蜗牛时,先把蜗牛分割成一块一块,再咀嚼品味。 (×)

订正:将蜗牛先制成非常稀薄的肉粥,然后才开始引用。

21、雌性萤火虫和雄性萤火虫发光的器官生长在同一位置。 (×)

订正:雌性生长在身体最后三节。雄性只有尾部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

22、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靠吃杏叶为生。 (√)

23、《昆虫记》中“两种稀奇的蚱猛”是指恩布沙和白面孔螽斯。 (√)

20、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

21、如果你发现丁香花或玫瑰花叶子上有一些精致的小洞,这是樵叶蜂剪下了小叶片。(√)

22、有一种外貌漂亮而内心奸恶的虫子,它的身上穿着金青色的外衣,腹部缠着“青铜”和“黄金”织成的袍子,尾部系着一条蓝色的丝带,它的名字叫金蜂。 (√)

23、黄蜂的幼蜂无论是睡觉还是饮食,都是脑袋朝下生长的,即倒挂着。 (√)

24、条纹蜘蛛是因为它身体上有黄、黑、银色相间的条纹,因此得名。 (√)

25、条纹蜘蛛会自己选择或主动出击捕捉猎物。 (×)订正:静静等候猎物。

26、小条纹蜘蛛在外面逐渐变成为成年蜘蛛的。 (×)订正:在巢里。

27、蜘蛛都是有毒的。 (×)订正:有少数的蜘蛛的确有毒,如:狼蛛。

28、母狼蛛背着小蛛们活动,至少要经过几个星期。 (×)订正:至少要经过五六个月。

29、背着小蛛的七个月里,母蛛要随时喂它们吃东西。 (×)

30、园蛛捕猎靠的不是围追堵截,而是它黏性的网。 (√)

31、在六种园蛛中,通常歇在网中央的只有两种,那就是条纹蜘蛛和丝光蜘蛛。 (√)

32、人们说螃蟹是横着走路的,还有一种昆虫也是,那就是蟹蛛。 (√)

33、蟹蛛的样子很可爱,却是一个凶狠十足的刽子手。 (√)

34、蟹蛛是一种不会织网的蜘蛛,只是等着猎物跑近才去捉,它尤其喜欢捕食蜜蜂。(√)

35、蝉拥有电报线。 (×)订正:园蛛拥有电报线。

36、矿蜂是蜜蜂的一种,常常把巢建在结实的泥土里。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i8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