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
更新时间:2023-03-16 17:30: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一、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特性
发展经济学主要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发展为富足,由落后发展为先进的一门经济科学. 1. 研究对象:
(1)有关发展中国家特点的描述.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过程,
(3)影响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和外部条件等发展要素剖析. (4)宏观调控政策,国际经济政策研究. 2.主要特性:
(1)发展经济学着重于长期研究。西方经济学偏重于短期和中期的经济问题,对人口和技术进步等都作为一个既定的外生变量.而发展经济学则研究长期问题,人口和技术是其研究的重点.
(2)发展经济学强调发展中经济的特点。在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时总是结合发展中经济这一特定条件加以取舍.发展经济学注重发展中国家的个案研究,其一般原理虽然可以普遍运用于各发展中国家,但更强调各国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阐述.
(3)发展经济学注重非经济因素。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意分析各国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体制等因素的变革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二、 发展的含义(如何正确认识什么是发展?)
(1)发展本质是人的发展,即经济上、文化上和政治上的全面改善。 (2)不管发展如何定义,发展的意义如何解释,经济增长都是必要的。
(3)发展首先应该是经济发展,只有在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只有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之后,才谈得上其他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 如何来衡量发展? (一)国民生产总值 1.优点 2. 缺陷
(1)不能及时反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或从使用这些产品和劳务中得到福利的情况. (2)由于统计技术上的困难,地下经济无法计算在内.
(3)没有反映由于环境污染,都市化和人口增长所付出的社会代价. (4)进行国际比较时汇率不能反映国家间的真实收入差别. (5)难以反映经济发展的全貌,不能说明经济发展的动态内容. (二)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1.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用人们在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三项指标组成一套简便的综合指数,每项指数都用百分制表示每个国家的成绩。
2.缺点:物质生活质量指数所衡量的关于生活质量的范围过于狭窄,没有考虑到社会和心理上的许多因素,如安全感,公正,人权等.
(三) 人类发展指数
1.人类发展指数: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1990年首次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 (1)由三个指标构成的,即寿命,教育程度与生活水准.
(2)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教育程度以成人识字率与初,中,高各级学校入学率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其中给予成人识字率2/3权数,入学率1/3权数);生活水准以调整的人均GNP来表示(即人均GNP按照购买力平价和收入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来调整).
(3)这三个指标是按0到1分级的,0为最坏,1为最好.
(4)在算出每个指标的等级后,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平均,便得到一个综合的人类发展指数. 2.人类发展指数分为三组.
低人类发展指数(0~0.50),中等人类发展指数(0.51~0.79),高人类发展指数(0.8~1).
1950年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为0.159,属于世界极低人类发展水平。1980年为0.557,在2003年达到0.755,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的0.694和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国家的平均值0.718 四、资本形成的理论
(一)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1.主要观点: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探讨了贫困的根源。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其经济中存在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力量”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贫困的恶性循环。他由此得出了著名的结论:“一国穷是因为它穷”。 2.基本内容:
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贫困恶性循环勾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死圈,很难打破。资本形成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作用,进入良性循环。促进资本形成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产生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
(二)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1.主要观点:1956年,纳尔逊(Nelson, R. R.)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提高的“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形成,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跳出“陷阱”,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和经济增长
2.基本内容:
? ? ? ?
人均收入低于OE时,国民收入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使人均收入提高
人均收入超过OE,但低于OF时,人口比国民收入增长的更快,使人均收入降低,又回到OE附近 E是低水平均衡点(收敛)
人均收入高于OF,小于OG时,收入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人均收入提高。大于OG时,收入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率,人均收入减少。 G点是高水平均衡点
越过F点才能跳出陷阱,如果能越过F点,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实现高水平均衡。
? 越过F点必须靠大规模的投资拉动,以跳出陷阱
? 人口过快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障碍。必须采取措施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比如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成效显
著。按照目前的趋势,中国人口可能永远也不会超过15亿
(三)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1.1957年,莱宾斯坦(Leibenstein, H.)提出了“最小临界努力”理论,扩展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2.低水平均衡陷阱产生的原因:因为经济中存在的“降低收入的力量”大于“提高收入的力量”,使人均收入滑回
陷阱。提高收入的力量是由上一期的收入水平和投资水平决定的。只有当收入水平超过人口增长速度时,提高收入的力量才能大于压低收入的力量,人均收入水平才会大幅度提高。
3.摆脱陷阱必须有一个初始阶段的大规模投资,形成一个最小临界努力,使“提高收入的力量”大于“降低收入的力量”,推动经济跳出陷阱
4.进行临界最小努力所需的四个因素*
(1)需要克服由于生产要素不可分性而产生的规模的内在不经济。因为企业必须保持一个最低的生产规模,才能获得经济效益。
(2)需要克服由于不具备外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产生的外在不经济。一个企业为了生产产品,必然要向其他企业购买原材料等,因此,一个产业的存在就要求与它有依存关系的其他产业的存在。
(3)人口增长率。当一个国家处于收入仅够维持生存的最低均衡水平时,收入如果增加,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了,将促使死亡率迅速下降,但人口出生率并不随之下降,反而可能有所上升,结果是人均收入水平并无提高。因此,必须通过大量投资,使收入增长冲破这个障碍。
(4)为了在经济体系中形成一种机制,促使发展的因素能持续发挥作用,形成持久的发展,则初期的投资努力就必须达到或超过某一最低限度。(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的两个均衡点的变换 ) (四) 罗斯托“起飞”理论
1.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传统社会,起飞前提条件,起飞,走向成熟、大众高消费时代和追求生活质量 (1)为什么传统社会不能产生持续的经济增长呢 罗斯托提出了如下一些原因: 第一,传统社会不能有效地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来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传统社会的政治过程也决定了不可能有持续的经济增长.
第三,缺乏现代的科学技术是传统社会不能产生持续增长的另一因素.
第四,传统社会的消极思想观念使社会经济缺乏活力,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2)起飞前提条件
由于从传统社会进入起飞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因此把它作为一个阶段.
罗斯托指出,从第一个阶段转变为第二个阶段起决定作用的是有效率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它是起飞前提阶段的决定性力量. (3)起飞
起飞是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分水岭,是社会变化质的飞跃.在这个阶段中,一些阻碍和抵制持续增长的旧势力最终被克服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力量在扩展,最终支配整个社会,增长已成为正常状态. 起飞阶段的主要特征如下:新工业扩张迅速,把利润中的大部分再投资新的工厂;现代部门整个扩张过程导致一部分人收入的大幅度增加,他们具有很高的储蓄率,并且把储蓄交给从事现代部门活动的人使用.新的企业家阶层在扩大,他们把扩大的投资引导到私人部门.新技术不仅在工业扩散,而且也在农业中扩散. (4)走向成熟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吸收和使用现代技术先进成果的能力大大增强了.大约10%-20%的国民收入用于投资,使得产出持续地超过人口的增长;随着技术改进,新工业加速扩张,老工业衰落,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对贸易越来越大.整个社会服从于现代高效率生产的要求,新思想和体制代替旧思想和体制,以持续经济的持续增长. (5)大众高消费时代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人均收入上升到远远超过基本需要,城市人口和白领阶层所占比例大;社会不再接受把现代技术进一步扩展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目标,而是把日益增加的资源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安全,福利国家的出现就是超过技术成熟阶段进入大众高消费时代的一个表现 (6)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2.实现经济起飞的三个条件:
(1)要有10%以上的投资增长率; (2)要建立主导产业部门; (3)要有制度上的保证。 五、资本的来源渠道 (一)初始资本
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化所需的物质资本的方式: (二)储蓄
1、储蓄的构成
国内储蓄=家庭(个人)+企业+政府
国外储蓄=外国官方储蓄(外援)+外国私人储蓄=外债+外资 国内总储蓄=家庭储蓄+企业利润+政府税收收入 储蓄的形成途径:自愿储蓄;强制储蓄 2 、家庭(个人)储蓄
家庭(个人)储蓄=可支配收入—现期消费 3.非个人储蓄
(1)企业储蓄来自企业利润.
(2)政府储蓄:主要来自税收=政府税收—政府经常性支出后. 4、非常规储蓄:通货膨胀
六、人口转变的模型(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这么快?) 1.何为人口转变
按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关系,联系社会经济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将人口增长和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之间的相继转化即称为人口转变。
2.人口转变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1) 1950s以前是第一阶段,同发达国家第一阶段
(2) 1950-1960s中期进入第二阶段。死亡率迅速下降,出生率居高不下。
(3)但并没有很快进入第三阶段。死亡率下降是由于医药卫生与保健事业的发展。但这种变化并不是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前提,而是借助国际援助等外力实现的。在这些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依然很低,经济结构没有改善,缺少社会和经济动因的诱导,生育观念和行为无改变。 (4) 1960s中期以后发生分化为A、B两大类型。
①A种类型中,现代化控制死亡的方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合到一起,导致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同时下降,死亡率不到1%,出生率下降到2%~3%。在这些国家中,最突出的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韩国、哥斯达黎加、古巴和智利等国家,这些国家已经进入人口转变的第三阶段。
②但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属于B种类型。这些国家长期贫困,生活水平低,死亡率除了在初期迅速下降外,并没有进一步下降。而且,低生活水平导致高出生率持久存在,从而使人口增长率停留在较高水平上,比如大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仍然停留在第二阶段。 七、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1.舒尔茨1960年当选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就职演说。刊登在1961年3月的《美国经济评论》。提出:“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
2.他认为在传统经济学中,资本实际上由生产活动中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各种物质生产要素所构成。 3.舒尔茨认为不包括人力资本的资本概念是不完整的。人力资本投资能有效地增加劳动者的技能,就像投资于厂房和机器设备一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
4.一些国家虽然拥有肥沃的土地却非常贫困。另一些国家土地贫瘠,但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加强研究和谷物轮换耕种等经营方法,使土壤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还有一些国家本来土地条件就很好,通过人力资本,农业生产率一直很高。
八、认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1.创新的概念: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一种组合比率(P=f(a,b,c,…,n)),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2.创新的形式:
(1)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 采用新技术新生产方法 (3) 开辟新市场
(4) 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 (5) 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
3.创新与发明的区别:
(1)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发明是一个技术上的概念
(2)“发明”是新技术、新产品的发明,而“创新”则是将新技术、新生产方法、新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创造性地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推向市场的动态过程
(3)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去,为生产当事人带来利润时,才成为“创新” 4.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熊彼特强调创新的力量来自企业家的创新活动。
企业家是把新技术、新产品、新原料和新工艺引入到生产过程,并不断进行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的新组合和新创造的人。
5.驱动企业家去从事创新活动除了追逐超额利润外,还有三种力量: (1)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
(2)征服困难和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 ; (3)创造和发挥自己才能带来的欢乐
6.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7.企业家从事创新活动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具备创新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以信贷形式支配生产要素的权力。 8.创新活动是连接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转换媒介。 九、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时出现什么问题? 1.需求障碍 2.资本障碍 3.自然资源障碍 4.人力资源障碍
5.劳动成本障碍,先进技术通常是节约劳动型,这样会使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 6.规模障碍(生产规模和市场容量小) 7.基础设施障碍
8.制度障碍,正式的制度障碍(法制不健全、手续繁杂)和非正式的制度障碍(观念、守旧)。 9.技术输出国方面的障碍 战略: 1.技术选择
2.教育、基础设施、制度等方面的改进 3.南南合作 4.“货比三家”
结论:技术引进必须配合国内的产业发展情况,才能有力地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十、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技术?(雷迪的实用技术论) 雷迪的“适用技术”战略
1.雷迪认为,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最小成本或最大收益的经济原则,考虑本国的生产要素状况、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吸收创新能力等因素,选择最切合本国国情的技术
2.适用技术的含义:适用技术,即适合的技术、适合于一国发展阶段的科学技术。
正在阅读:
发展经济学重点总结03-16
民事上诉状范文02-19
物流企业管理说课稿03-14
两个细则考核细则(试运行稿)04-16
百家讲坛秦始皇观后感04-01
医学伦理学临床实践见习06-08
Ajax实现步骤12-14
任务3.2 文件与磁盘管理05-08
钢筋出厂合格证汇总07-2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发展经济学
- 重点
- 总结
- 各种 RNAi 区别
- 经销合作协议书 doc
- 2015年上半年湖北省管理与法规:耕地保护和土地用途管制内容试题
- 7.5.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 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1)
- 中国聚丙稀管道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目录) - 图文
- 调研山东调研报告
- 走向对话,构建高效课堂
- 创建文明机关活动工作总结
- Sql - server2005实训
- 公路工程碎石注浆桩施工技术
- 1993-2016年中国科学院大学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工程建设 - 图文
- 银监发〔2006〕12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
- 浓密机安装标准 - 图文
- 润乾报表集成到Eclipse开发环境
- 含动物的英语习语和谚语
- 《端午日》教案
-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即兴评价语言集锦
- 2014年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进位制与取整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