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质量年报

更新时间:2024-06-17 13: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韩山师范学院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为加强我校的教学质量监控,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现公布我校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一、学校基本概况

韩山师范学院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潮州市,其前身可追溯到宋代潮人为纪念韩愈而创建的韩山书院,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古书院为“惠潮嘉师范学堂”,是我国第一批、广东省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学校于1921年更名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35年更名为省立韩山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韩山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升格为本科师范学院,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等级,是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本科师范院校。

学校设置52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8个学科门类。学校有教职工1027人,其中专任教师77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28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7.3%;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54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0.4%,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学校面向广东、福建等16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5875人。学校占地面积718433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70000平方米,各种教学设施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13年8月31日,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精

1

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个和一大批校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已初步形成国家、省及学校的三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体系(表25-1),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

二、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我校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紧紧围绕“立足粤东、服务广东”及“面向基层、面向基础教育”的办学定位,依据“注重素质、强化基础、突出能力”的培养原则,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切实构建专业理念先进、培养目标具体、专业特色鲜明、课程体系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近年来,学校加强传统师范专业的建设,积极发展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形成以师范类专业为龙头,以具有区域及行业特色的应用型专业为重要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2013年,学校设有52个本科专业(含方向)(表3),其中师范类专业(含方向)23个,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含方向)29个。化学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技术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情况及本科生所占比例

2

2013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587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2630人,全日制专科生3245人。全日制本科生人数占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79.60%(表1)。师范类专业学生10831人,占68.23%,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学生5044人,占31.77%。

(四)本科生生源质量良好

2012年,广东高考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这对于地处偏远地区的韩师不利,与珠三角地区的高校在生源竞争中明显存在区位劣势。但由于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优良的校风学风,良好的校园环境,注重内涵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颇受考生的喜爱。2012年,我校录取本科生2857人,其中广东省考生2384人,外省考生473人,圆满完成学校的招生计划。从录取广东省考生的分数上看,理科最高分为590分,超出一本录取线5分,文史类最高分为581分;理工类录取平均分为534.7分,文史类551.4分。第一志愿组投档率比2011年明显提高,其中文史类达89.2%,比上年提高15.5%;理工类达88.1%,比上年提高9%。师范类专业基本在第一次投档中就已录满,投档线也较高。如在22个师范类专业(含方向)中,第一次投档就已录满的达16个;地理科学专业(文史类)计划招生40名,第一志愿组第一专业志愿填报该专业的投档考生超过120人,最低录取分557分,高出二A录取线12分;英语专业(理工类)最低录取分556分,高出二A录取线33分。非师范类的27个专业(方向)中,如英语(商贸英语)、日语、广播电视新闻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等22个专业(含方向)第一次投档就完成全部计划,英语(商贸英语,理工类)最低录取分532分,高出二A录取线9分。

三、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情况

3

学校确立了人才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第一要素的理念,通过引进和培养等措施,打造出一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截至2013年8月31日,全校共有专任教师770人(比去年净增36人),师资队伍结构如下:

职称结构。全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287人,占37.3%,其中正高级职称58人,占7.5%,副高级职称229人,占29.7%;中级职称387人,占50.3%;初级职称及以下96人,占12.5%(表2-1)。

学历结构。全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历417人,占54.1%。其中博士研究生92人,占11.9%;硕士研究生325人,占42.2%(表2-2)。

学位结构。全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542人,占70.4%。其中博士学位92人,占11.9%;硕士学位450人,占58.4%(表2-3)。

年龄结构。全校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8岁,中青年教师构成了师资队伍的主体。全校专任教师中,年龄在35岁(含35岁)以下305人,占39.6%;36岁至45岁之间255人,占33.1%;46岁至55岁之间171人,占22.2%(表2-4)。

学缘结构。全校专任教师中,来自国内外高校的非本校毕业者751人,占专任教师的97.5%,专任教师来源多源化,避免了“近亲繁殖”的不良现象(表2-5)。

(二)生师比

2013年,我校校本部本科专任教师682人,外聘教师73人,折合教师总数719人。校本部全日制本科生12630人,函授生2562人,夜大生(业余)875人,折合在校生总数13149人,校本部本科生师比18.29:1(上年为18.38:1)(表4-1)。全校专任教师770人,外聘教师73

4

人,折合教师总数807人,全校折合在校生总数16374人,全校生师比20.30:1(上年为20.85:1)(表4-2)。

(三)本科课程主讲教师任职资格和工作职责

学校制订《韩山师范学院本科课程主讲教师任职资格与工作职责》,实施本科课程主讲教师资格审批制度。主讲教师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须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主讲课程所属学科专业应与其学科专业背景相近。主讲教师应按要求编制课程教学日历;认真备课、编写教案和讲稿;认真开展课堂教学工作;认真进行课后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改进教学内容;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命题规范,认真批阅、分析试卷,及时准确填报学生成绩。

(四)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教学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韩山师范学院教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暂行规定》,明确要求教授必需承担本科课程的教学任务。教授向本科生授课每周6学时以上,且鼓励讲授专业基础课或学科专业课。2012-2013学年度,全校58名教授(正高)的专任教师都为本科生授课,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100%(表17)。全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课程1588门(表14-1),其中127门课程由教授授课,教授主讲本科课程数占总课程数的8.0%(表18),教授每周平均授课8.06学时,每学年平均授课258学时。

(五)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2012年,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经费19384950元(上年为16917600元),生均1535元(上年为1361元)(表10);经常

5

在的问题,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过程管理的可操作性。选拔和组建第二轮(2012级)卓越教师培养班(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班。

(2)启动卓越工程师和餐旅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013年学校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校从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级140名学生中选拔15名组建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班;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科学专业2012级190名学生中选拔30名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班。“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不仅要求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且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把实践经验渗透到课程的教学中,为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和实践提供实战素材,以工程教育问题为主线和纽带,展开专业知识的传授。参与试点班的学生,将实施“3+1”的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在企业实习。学生校外实习和实训,由企业工程师按照生产需要设计教学内容,现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2013年学校启动餐旅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学校从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和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2013级170名学生中选拔30名组建餐旅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试点班,培养既擅长烹饪技术又懂得行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就是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的多功能人才,能够在众多领域中大显身手。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

(3)启动校企合作试点班,开展校企协同办学

2013年,学校组建生物技术专业凯普试验班、统计学专业校企合作试点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校企合作试点班、教育技术学专业

11

校企合作试点班等4个校企合作试点班,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试点工作。在这种模式中,学校与企业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这样可以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对人才培养高度参与,提前介入,实现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深度融合;共同构筑一体化教学平台,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最终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一体化融合。

通过卓越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探索在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带动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积极推进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的实施

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3+2+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经过多年的积极争取,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教育厅于2013年 6月,批准我校陶瓷设计类专业实施中高职“三二分段”培养模式。2013年9月,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陶瓷工艺类(陶瓷装饰、陶瓷造型、工艺雕塑)三个省中职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招收260名学生,这批学生三年后可以参加我校对口自主招生考试选拔升上高职阶段学习。“3+2+2”体系中第一个“2”(专科阶段)已实现,下一步,学校将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实现第二个“2”(本科阶段),彻底打通非遗专业人才培养从中职-高职-本科(3+2+2)的上升通道,构建潮州市非遗专业人才培养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另一个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构建“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也取得阶段性成果。我校与潮州市中

12

小学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开展协同育人工作。通过与中小学共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促进职前教师(师范生)与大中小学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截至2013年8月31日,我校已与潮州市14所中小学合作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平台,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开展合作研究、协作培训及师范生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协作学校参与研究的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高,我校教师和协作学校教师合作出版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索书系11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篇,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也得以提升。近年来,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的教育教学能力技能比赛均获得突出的成绩。我院林伦伦院长主持的《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

3.发挥师范院校优势,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协同创新 学校积极与粤东各市教育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开展基础教育研究,协同培养高素质的师资。2012年12月,学校成功举办第三届粤东基础教育改革论坛。这是我校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论坛紧紧围绕“汕潮揭一体化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行各项活动。粤东四市的教育局长、基础教育界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与我校教师代表137人汇聚我校,聆听专家学者的报告,共同探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热点话题。华东师大刘良华教授、华南师大葛新斌教授应邀为代表们作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发展”和“广东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路向探讨”的主题报告。论坛的举办是我校开门办学的一个措施,有利于发挥我校在粤东基础教育改革研究领域的引领作用,推动粤东基础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论坛期间成立粤东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由我校与粤东四市教育局共同成立的学术组织,主要组织粤东基础教育界专家、教

13

师,研究基础教育及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为粤东基础教育提供政策咨询、学术指导、师资培训、教学研究等服务,推动粤东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办粤东基础教育改革论坛、出版《粤东基础教育研究》、成立粤东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架起了我校与粤东基础教育界联系的桥梁。为粤东教育届领导、专家们围绕教育改革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提供良好平台。

4.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为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2012年9月,学校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理论研究。《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探究式学习的实验与思考》等18项教改课题得到学校的立项资助。12月,学校选送的《旅游管理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小学语文卓越教师(本科)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班为例》、《依托潮州音乐文化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的改革与实践研究》等7项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改课题获得广东省教育厅立项资助(表25-7)。这些项目大多是触及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研究与探索,将指导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革新,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

学校实施《韩山师范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建立青年教师教学观摩赛制度、进修培训制度、听课制度、助教制度和导师制度等。韩山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于2013年8月被评为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以此为契机,借助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这个省级平台,为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和校情校史教育;为教师提高驾驭课堂教学能力提供指导;

14

为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和职称提供咨询与指导;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进行专项培训;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交流和分享教学成功经验。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2012-2013学年度,学校教师1000多人次参加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各项学习和培训活动。

另一方面,学校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2012-2013学年度,学校选送2名教师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学习,7名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12名教师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4名教师到高水平大学访问学习,7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或参加科研合作项目,努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

(六)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实践教学基本情况

学校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制订和实施《韩山师范学院实验教学管理条例》、《韩山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工作条例》、《韩山师范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有关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各项工作都遵循制度有序开展,规范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重视实验室的建设。近年来,学校以创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目标,打破系际壁垒,整合校内资源,形成综合实力较强的实验中心。自2008年以来,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韩山师范学院师范教育实践教学基地、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相继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后。2013年,韩山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些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和教学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的重要作用。

15

学校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我校的教育实习基地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建设,现在相对比较成熟和稳定。近年来,学校加大非师范类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力求在规模较大和管理规范的公司企业建成一批实习基地,为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实习创造良好的环境。2012-2013学年度,学校新建了8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供非师范专业使用的7个。目前,全校校外实习基地133个。

学校除了建设一批满足日常教学需求的校外实践基地外,还精心挑选部分实践条件比较成熟,合作前景比较广阔的实践基地作为学校重点投入,精心培育的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继2012年,韩山师范学院美美电池公司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计算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立项之后。2013年8月,学校选送韩山师范学院法学教育实践基地、韩山师范学院——广东顺大食品调料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韩山师范学院蓝海文化创意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被评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获得45万元的资助。这些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供良好的平台。

为锻炼和提高师范生的基本技能,激发师范生对课程教学法的重视和研究,营造浓厚的教学实践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013年4月-5月,学校组织举办第九届师范生说课比赛,三年级师范生600多人次参加初赛、复赛、决赛,学生的说课能力得到提高,为教育实习奠定良好基础。

2.毕业论文(设计)基本情况

学校制订和实施《韩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规范了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指导教师遴选、成绩评定等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论文(设计)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3届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人数共

16

3229人,毕业论文 (设计)选题的难度适中;选题类型分布较为均衡;成绩评定等级较为合理,其中优秀133篇,占4.12%,良好2358篇,占73.03%,中等616篇,占19.08%,及格122篇,占3.78%。学校挑选优秀毕业论文编成《韩山师范学院2013届优秀毕业论文选编》及《潮汕区域文化论文集(四)》。

学校正在推进毕业论文(设计)的改革工作。学校要求各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尤其是应用型学科专业,制订不同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考核形式、标准和方法,推进毕业论文(设计)考核的多样化工作。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学校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培训、学术研讨会,并把创新创业的理念渗透在日常课堂教学之中;举办创新创业论坛,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创业成功人士为大学生言传身教,现身说法;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计划大赛、模拟应聘大赛等系列活动,营造崇尚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继续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继前两年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实践计划后,2013年,学校筹措资金9.8万元资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76项(本科组),并安排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同时,学校选送的《潮汕地区半山客文化研究》、《潮州木雕的现状与前景》等5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得省教育厅的立项和50万元资助。我校还有《潮汕地区不同职业内外群体效应比较研究》、《潮汕地区民办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等2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被列为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表25-9)。

五、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一)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17

学校建立校级领导联系教学系部制度、听课制度和接待日制度,确保学校领导及时掌握和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每年党委会、院长会都有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学校明确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坚持每两年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把先进的理念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学校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全校性的教学工作会议的制度。2012年11月23日,学校召开第八次教学工作会议,会议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的精神。林伦伦院长作《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促进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两年来学校教学工作取得的良好成绩,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林伦伦院长强调,“十二五”期间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关节点,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要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要坚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全体教师要勤教力学,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促进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会议还举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坛,3个教学单位代表分别作了关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交流。

学校制定的各项政策都向教学倾斜。在人事分配制度上,向教学一线倾斜;在资源分配上,优先满足教学需要;在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时,明确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以科研工作促进教学工作;在处理职能部门与教学单位关系时,强调职能部门要以优质管理服务教学,不断增强为师生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高效运行。

(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

18

学校始终将教学质量的监控和保障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及长效机制。

1.严格落实听课制度

《韩山师范学院听课制度》明确规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校级领导每学期不少于4课时,其中分管教学工作的学校领导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教务处领导、各系部主任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各级领导干部要将听课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青年教师及助教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课时,课后要进行交流、探讨,作为教研活动的一项常规工作。

2.建立以听课为重点的督导巡查制度

学校实行教学督导员制度。学校成立教学督导室,聘请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为学校教学督导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重点对青年教师、新进教师开展集中听课、集中评课活动,并将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向教学单位或教师本人反馈,提出改进的方法。2012-2013学年度,督导室组织对62名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同时,系部教学督导员有时陪同学校教学督导员参与听课评课活动,有时独立开展系内青年教师听课评课活动,指导青年教师成长。

3.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制度

为加强对本科课堂教学的有效监控,掌握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自2004年以来,学校实施学生网上评课制度。2012-2013学年度,学校分别于学期结束前组织学生以无记名的形式对绝大多数课程(3489门次)任课教师进行网上评课(表23),并将测评的有关数据和学生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反馈给相关系部及教师本人。

4.实施教学质量专项检查的制度

19

学校加强教学专项检查和评估工作。自2008年开始,学校每年实施毕业论文(设计)和试卷的专项检查和评估制度。2013年7月,教务处组织专家抽查新进教师指导的126份学生毕业论文(设计)(2012届、2013届),进行教学质量专项评估;同时,抽查13个教学系部新进教师40门课程的试卷。专家组根据抽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学院有关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试卷命题与批改的有关要求提出改进的意见,书面反馈给相关系部及教师本人。

5.实行教学信息员制度

学校长期实行教学信息员制度,每年在学生中聘任教学信息员。教务处对教学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要求教学信息员收集同学们对教师课堂教学、教学设施运行和教学管理等有关信息,通过“韩山师范学院教学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向教务处报告。教务处对教学信息员反映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分门别类,分别处理。教学信息员在学校与学生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让学校及时了解日常教学运转情况和学生的诉求。2012-2013学年度,教务处收到教学信息员提交报告1907份,其中,关于教学与教学管理的建议30份,课堂教学定量评价1877份。

6.建立教学奖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

学校建立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加大奖励力度。通过评选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比赛奖、质量工程项目奖、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奖、学生学科竞赛及职业技能比赛指导奖等,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本科教学第一线的积极性。在每年的教师节和学院教学工作会议上,学校都会表彰一批优秀教师。

7.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

学校通过对历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听取毕业生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初,学院对2013

20

我校在人才培养上,非常强调人文教育与应用能力培养相兼顾。作为一所有百余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学校,我校一向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格的培育,具有良好素质教育的传统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近年来,我校改革公共课程体系,构建包含政治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及生命教育等课程的通识课程体系。其中生命教育是我校的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学校还在课余通过加强诗歌和书法教育等富于校本特色的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学校建立了以校友、台湾著名书法教育家陈其铨先生的名字命名的“陈其铨书道馆”,开展书法培训活动。每年寒暑假,陈先生的夫人张月华教授携台湾书法界名家到我校义务为学生传授书艺,书法班已举办了19期,有6700多名学生通过筛选加入书法班的学习。学校还创办韩山师院诗歌创研中心,并依托其开展全校性的诗歌教育活动,包括开设校性选修课,定期出版诗歌刊物,举办读诗会、诗歌讲座、诗歌节等。陈其铨书法辅修班曾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校园文化优秀项目”。2013年,我校还被广东中华诗词学会确立为广东省高等院校中的首家“诗教基地”。诗书教育营造了宁静、诗意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针对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我校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近年,我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改革传统的“理论取向”的课程体系,建构“能力取向”的课程体系,适当减少传统学科教育中基础性、学科性课程的比例,增加应用型、实践性、技能性的课程比例,加强了专业见习、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学校通过“基地+项目+竞赛”的课外科研训练体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为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确立大学生课外科研项目,通过科研项目训练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组织

26

和资助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或专业技能比赛,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大幅提升。2012-2013学年度,我校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职业技能比赛、创业计划竞赛以及文体活动中获得优秀成绩,取得了380个奖项。其中,数学建模竞赛的成绩尤其突出。在2012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院学子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广东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在2012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中夺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广东赛区数学专业组)暨第二届广东省大学生大学数学竞赛中,我校陶瓷学院共有11名同学荣获省赛一等奖, 8名同学荣获二等奖, 10名同学荣获三等奖,我院获省赛优秀组织奖。2013年,我校学生夺得201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全国一等奖1项,同时夺2013中国机器人大赛及RoboCup公开赛机器人武术擂台规定动作技术挑战赛项目比赛和武术擂台自主命题技术挑战项目比赛两个冠军等等。

(三)本土化与国际化兼顾,培养兼具乡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学生 我校的办学面向定位是“立足粤东、服务广东”,所以,学校非常重视在学生中开展区域文化教育。学校鼓励各系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设与地方文化相关的课程。比如,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潮汕地方史》、《潮汕区域史研究》、《潮商文化》等;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开设《潮汕方言与普通话》;在广播电视学专业中开设《潮州话播音》;在音乐学专业中开设《潮州音乐鉴赏》、《潮剧欣赏》、《潮剧艺术演唱》、《潮州大锣鼓演奏》;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开设《潮汕地方导游实务》、《潮汕文化旅游开发》;在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中开设《潮州工夫茶》、《潮州小吃》、《潮菜制作技术》、《潮菜工艺学》,等等。学校还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潮汕历史文化》、《潮汕文化研究》、《潮汕民俗研究》等校性选修课。学校积极举办“潮学沙龙”活动,邀请国内外潮学专家学者开设潮学讲座,

27

2012-2013学年度,共开展“潮学沙龙”讲座18场,内容涉及潮州的历史、经济、文学、音乐、美术、军事等方面,吸引2000多名师生前往听讲。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在课余开展诸如口述历史、田野调查等区域文化教育活动,资助学生开展区域文化研究。区域文化教育加深了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及社会现状的了解,加深了对家乡、对乡土的感情,使我校培养的学生特别能吃苦、能奋斗、能扎根基层与乡村。2012年12月,我校“专门史”学科获得广东省第九轮重点学科中的特色重点学科。

另一方面,学校加强与国(境)外友好大学、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活动。先后与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英国、乌克兰等国家及港澳台多所高校建立教育与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以及学生短期研修等交流与合作项目。2012-2013学年度,我校派出1名教师到印度尼西亚支教;11名教师到香港参加粤东地区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学习;6批22人次的学校领导和教职员工赴中国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哈萨克斯坦等高校进行友好访问;6名日语专业的学生到日本爱媛大学实习; 12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赴马来西亚进行专业实习;14名学生在暑假赴美国带薪实习;18名学生赴日本爱媛大学、韩国大田大学、韩国又石大学和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斯卡沃国立大学交换学习。学校在实施走出去学习参观考察的同时,也邀请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香港等国家地区的11名外教在学校各个系别任教;并迎来了来自泰国、乌克兰、韩国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9名交换生在我校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知识。这些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培养了师生先进的教育理念及开阔的国际视野,提高学院办学的国际化程度。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既具有深厚的乡土情怀,又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又一个特色。

28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师范专业是我校的优势专业,我校的师范生占学生总数的68.23%,但是随着粤东地区基础教育规模的逐步缩小,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也已逐步下降,普通师范类专业招生规模必将萎缩。另一方面,国家、省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带动了粤东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而粤东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也需要大批应用型人才,因此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优化。缩减普通师范类专业招生数,增设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培养更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师资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师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

师资力量学科专业分布不平衡。传统师范类专业师资力量较强,新办应用型专业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的教师比例偏低。一些专业缺少高水平的专业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学科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本科专业负责人制度正在实施,这将有利于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同时,学校正在通过外引内培,通过为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千百十工程”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三)教学基础实施建设尤其是实验室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 近年,学校应用型专业发展较快,部分新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办学质量。学校已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大投入,推进新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进度,确保实验室建设满足教学需要。

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本科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为核心,以质量工程建设为重要

29

抓手,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重要保障,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彰显办学特色,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的师范院校。

30

表1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比例(2012.10.10)

年级 2009级 2010级 2011级 2012级 小计 本科生(人) 3232 3568 3075 2755 12630 专科生(人) 952 1113 1180 3245 合计(人) 3232 4520 4188 3935 15875 本科生÷全日制在校生=12630÷15875=79.60%

表2 教师数量及结构(2012.9-2013.8) 表2-1 韩山师范学院专任教师队伍职称结构统计表 专任教师总数 770 教授(正高级) 人数 58 副教授(副高级) 讲师(中级) 初级及以下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7.5 229 29.7 387 50.3 96 12.5

表2-2 韩山师范学院专任教师队伍学历结构统计表 专任教师总数 770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92 11.9 325 42.2 346 44.9 7 0.9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大学本科 本科以下

表2-3 韩山师范学院专任教师队伍学位结构统计表

专任博士学位 硕士学位 教师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总数 770 92 11.9 450 58.4 学士及以下 人数 228 比例(%) 29.6

31

表2-4 韩山师范学院专任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统计表 专任35岁及以下 36~45岁 46岁-55岁 55岁以上 平 均 教师年 龄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总数 770 38.8 305 39.6 255 33.1 171 22.2 39 5.1

表2-5 韩山师范学院专任教师队伍学缘结构统计表 专任教师总数 770 本校毕业生 人数 19 比例(%) 2.4 人数 751 非本校毕业生 比例(%) 97.5

表3 韩山师范学院2013年本科招生专业(方向)总数 学科门类 法学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技术学 小学教育(语文教育) 学前教育 社会体育 教育学 社会体育(健身与健美) 社会体育(运动康复) 体育教育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中英文秘书) 对外汉语 文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日语 英语 英语(商贸英语)

32

专业 法学 性质 非师范 师范 师范 师范 师范 非师范 非师范 非师范 师范 师范 师范 非师范 师范 非师范 非师范 师范 非师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地理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统计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化学 理学 环境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烹饪与营养教育 物理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技术教育 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 软件工程 应用化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旅游管理 历史学 艺术学 美术学(书法教育)

33

非师范 师范 非师范 师范 师范 师范 非师范 非师范 师范 非师范 师范 非师范 非师范 非师范 师范 非师范 师范 师范 非师范 师范 非师范 非师范 非师范 非师范 非师范 非师范 师范 师范 师范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历史学 美术学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商业摄影) 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装潢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 非师范 非师范 非师范 非师范 师范 非师范 47 48 49 50 51 52

表4-1 校本部本科生师比

全日制本科生 夜大(业余)生 函授生

表4-2 全校生师比

全日制本科生 全日制专科生 夜大(业余)生 函授生 人数 12630 3225 875 2562 折合数 数(人) 12630 3225 16374 262.5 256.2 807 20.30:1 (人) 比 全校折合在校生全校教师总数全校生师人数 12630 875 2562 折合数 生数(人) 12630 262.5 256.2 13149 719 18.29:1 数(人) 师比 校本部折合在校校本部教师总校本部生

表5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元) 折合在校生数(人)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人) 125737256 16374 7679

34

表6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万元)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760.1969 12573.7256-760.1969 =11811.5287 6.45

表7-1 校本部本科生均图书 校本部图书总数(册) 校本部折合在校生数(人) 生均图书数(册/人) 1246325 13149 94.78

表7-2 全校生均图书 全校图书总数(册) 全校折合在校生数(人) 生均图书数(册/人) 1367531 16374 83.52

表8 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 电子图书数(册) 电子期刊种数(种) 604794 8045

表9-1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平方米) 全日制在校生数(人)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人) 182161 15875 11.47

表9-2 生均实验室面积 实验室面积(平方米) 全日制在校生数(人) 生均实验室面积(平方米/人)

35

48928 15875 3.1

表10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 本科生人数(人)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人) 19384950 12630 1535

表11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总额 专业建设经费(万元) 课程建设经费(万元) 教材建设经费(万元) 教学改革经费(万元)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款(万元) 第二课堂经费(万元)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总额(万元) 71.3 19.99 9.27 36.94 22.96 177.75 338.21

表12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 全校本科实验经费(元) 本科生人数(人)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人) 1122300 12630 88.9

表13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 全校本科实习经费(元) 本科毕业班人数(人)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元/人) 1121800 3229 347.4

表14-1 2012—2013学年度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

学期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合计

36

课程门数(门) 885 703 1588

表14-2 2012—2013学年度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次

学期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合计 课程门次(次) 1904 1763 3667

表15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按学科门类分) 学科门专业 类 法学 法学 思想政治教育 合计 教育技术学 小学教育(语文教育) 教育学 社会体育 体育教育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合计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中英文秘书) 对外汉语 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文学 术) 日语 英语 英语(商贸英语) 合计 管理学

实践课程学分 总学分 例 71 32 103 77 36 36 76 70 295 34 39 36 39 22 35 22 227 73 37

实践课程学分所占比167 183 350 175 164 187 213 172 911 221 180 191 173 171 195 166 1297 175 42.51% 17.49% 29.43% 44.00% 21.95% 19.25% 35.68% 40.70% 32.38% 15.38% 21.67% 18.85% 22.54% 12.87% 17.95% 13.25% 17.50% 41.7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旅游管理 合计 历史学 历史学 合计 美术学 艺术设计 艺术学 音乐学 音乐表演 合计 人文社会科学类 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地理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环境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烹饪与营养教育 物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合计

68 141 31 31 32 27 28 23 110 179 354 176 176 228 218 219 170 835 37.99% 39.83% 17.61% 17.61% 14.04% 12.39% 12.79% 13.53% 13.17% 23.12% 59 56 73 74 56 45 61 59.5 43 90 91 84 57 66 86 1000.5 38

165 171 162 173 174.5 202 167 183 170 170 178 178 174 186 174 2627.5 35.76% 32.75% 45.06% 42.77% 32.09% 22.28% 36.53% 32.51% 25.29% 52.94% 51.12% 47.19% 32.76% 35.48% 49.43% 38.08% 化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工学 软件工程 应用化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合计 理工类 总合计 92 86 91 48 69 386 175 180 171 174 164 864 52.57% 47.78% 53.22% 27.59% 42.07% 44.68% 39.71% 2293.5 7414.5 30.93%

表16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按学科门类分) 学科门类 专业 法学 法学 思想政治教育 合计 教育技术学 小学教育(语文教育) 教育学 社会体育 体育教育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合计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中英文秘书) 对外汉语 文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日语 英语

39

选修课学分 总学分 分比例 37 54 91 37 43 56 70 16 222 76 45 37 58 41 61 167 183 350 175 164 187 213 172 911 221 180 191 173 171 195 22.16% 29.51% 26.00% 21.14% 26.22% 29.95% 32.86% 12.64% 24.37% 34.39% 25.00% 19.37% 33.53% 23.98% 31.28%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

英语(商贸英语) 合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旅游管理 合计 历史学 历史学 合计 美术学 艺术设计 艺术学 音乐学 音乐表演 合计 人文社会科学类 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地理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化学 环境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烹饪与营养教育 物理学

40

37 355 50 39 89 47 47 99 112 85 40 336 1140 39 16 42 33 26 58 33 42 29 35 36 44 22 48 166 1297 175 179 354 176 176 228 218 219 170 835 3923 165 171 162 173 174.5 202 167 183 170 170 178 178 174 186 22.29% 27.37% 28.57% 21.79% 25.14% 26.70% 26.70% 43.42% 51.38% 38.81% 23.53% 40.24% 29.06% 23.64% 9.36% 25.93% 19.08% 14.90% 28.71% 19.76% 22.95% 17.06% 20.59% 20.22% 24.72% 12.64% 25.8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hk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