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记者—黄幼公

更新时间:2023-12-17 16: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越战到好莱坞

—黄幼公

《名记者研究》期末论文

姓名:黄燕明

班级:广播电视新闻学081 学号:200830404025

越战 好莱坞都是战场

【摘 要】他很感激自己所拥有的生活,并通过努力工作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激。他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他的想法也很单纯,编辑派给他什么任务,他拿起相机就出发。拍摄的各种条件他都具备,首先他自己就是名人,人们都对他很友好,很尊重;第二,他非常勤奋,战地摄影的经历把他的抓拍技术锻炼得炉火纯青;第三,他很享受照片引起轰动时带给他的成就感。

【关键字】努力工作 单纯 非常勤奋

认识黄幼公,几乎都是从他那张在1973年就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的照片《战火中的女孩》开始:为躲避汽油炸弹的袭击,几个孩子和一群头戴钢盔的军人沿着公路迎面跑来,飞机在低空盘旋,丢下的汽油炸弹在他们的身后爆炸,腾起滚滚黑烟。燃烧着的固态汽油溅起,烧着了其中一个小女孩身上的衣服。她尖叫着甩掉已被烧成碎片的衣服,大喊着“太烫了,太烫了”,赤身裸体地继续向前奔跑。

黄幼公的镜头就在这一刻定格,这是1972年6月8日,越南展鹏县——当时南北越交火最频繁的区域。

这一年,越南战争已接近尾声,美国国内反战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这张名为《战火中的女孩》照片的面世,让人们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最直观的认识。曾在1971年任国防部雇员期间将政府机密文件透露给媒体的著名反越战人士丹尼尔·艾斯堡对黄幼公说:“是你帮忙结束了越战!”

黄幼公凭这张照片一举成名,因为当机会来临时,只有他的相机里有“胶卷”。这看似偶然,看似他运气好,他也把这个归功于“当时同行的两个伙伴相机都没胶卷了”并且一再说“自己运气好”但其实却蕴含着某种必然。 越南华裔的黄幼公1951年3月29日出生在越南隆安,由于贫穷和战乱,没有上过学。1967 年他在美联社西贡分社担任摄影师的哥哥死在了战场,在嫂子的介绍下,16岁的黄幼公进入美联社西贡分社,在暗房帮忙冲洗照片。美联社里有很多闲着不用的好相机,从没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他开始试着拍照,一次人手不够,他被分社派出去采访,没想到他拍的照片还挺不错,很合他们的意,从此他就成了一名分社里最年轻的摄影记者,才21岁的他奉命到越南战场采访。 1972年6月8日,他和著名的《时代》战地摄影师大卫·伯耐特一起执行拍摄任务。那是一个阴雨天,大约早晨7点,黄幼公和司机从1 号公路出发,到越南展鹏县——当时南北越交火最频繁的区域。在快到目的地时,他看到浓浓的黑烟从展鹏县东面的高岱庙方向升起。接着黄幼公看见前方一架A-37 战斗机拖着黄烟俯冲下来,投下四颗常规炸弹,接着是四颗汽油炸弹,引起了四处燃烧。

另外两个记者如获至宝般抓拍飞机疾驰、炸弹爆炸、不幸者仆地等惨烈镜头。刚开始,黄幼公也和两名记者一样,不停地拍战斗机轰炸的场面。但很快,他就停了下来。因为他觉得大家都拍相同的画面,意义不大。于是他开始等待和寻找更好的时机。为躲避汽油炸弹的袭击,几个孩子和一群头戴钢盔的军人沿着公路迎面跑来,飞机在低空盘旋,丢下的汽油炸弹在他们的身后爆炸,腾起滚滚黑烟。燃烧着的固态汽油溅起,烧着了其中一个小女孩身上的衣服,她尖叫着甩掉已被烧成碎片的衣服,大喊着“太烫了,太烫了”,赤身裸体地继续向前奔跑,惊恐万分的小女孩特别引人注目。

三个人都意识到机会来了,伯内和另一名记者正想按下快门,可他们发现相机的胶卷已经用完,于是赶紧卸装胶卷。只有黄幼公的相机里还有胶卷,他拿起自己随身携带的徕卡M2 相机就联系按下快门,黄幼公捕捉到了独一无二的瞬间。

伯内特以最快的速度装好了胶卷后,那名女孩和那些人已经跑到了摄影师们的身后,所以他只拍到了女孩奔跑的背影和被抢救时的镜头。

第二天,黄幼公拍的《战火中的女孩》就被美国军方报纸刊载,并在6 月12 日登上了《纽约时报》头版,接着被各大报纸转载。被誉为“美国公众良心”的作家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提到了这张照片:“像1972 年占据了世界上大多数报章头版位置的照片,很可能比100 小时的电视广播的暴行起作用。”这张照片被认为“加速了越战的结束”。

就这样,这张照片完全改变了黄幼公的人生。这张照片让他走出了越南,成为了一名美国公民。他因为这张照片而变得家喻户晓,成了美国的反战英雄。之后各种奖项也纷至沓来,《战火中的女孩》在1973 年获得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和当年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它也成为了20世纪最具纪念意义的照片之一。 同样的职业,在相同的地点采访同样的事件、同样的人物,在外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唯有黄幼公捕捉到了最精彩的画面,拍出了与众不同、让人无法忘记的东西?的确,与众不同的眼光往往来自于比别人多想一步,多准备一手。所以我们要经常问问自己:在关键时刻,我们的“子弹”上了“膛”吗?!对于摄影,除了天分,更多的是黄幼公的认真。如果对于偶然能够进入美联社,从一开始的在暗房洗照片,他就有那种懒散的可有可无的心态,或许他就不会主动的抓起相机尝试拍照,也就不会在偶然的采访机会中照片得到认可,从此成为美联社最年轻的战地记者。正是他这样时刻准备着的心态,对任何事物都抱着认真态度的精神,让他在越战中抓住了一闪而过的机会,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时光飞逝,35年后同一天,56岁的黄幼公还在当摄影记者,可这一次,他从战地记者转变成了八卦记者,依然宝刀未老,又拍到了精彩照片:帕丽斯坐在车

中、痛哭失声。两张照片都让人印象深刻。有人质疑,普利策奖得主黄幼公,怎么会对八卦女王帕丽斯感兴趣?很多人都说,当年拍摄的那张照片全凭运气,而35年后的八卦头版照片则告诉了我们,他的身手不凡,经验老道。曾经的照片改变了那名裸身女童潘金淑的命运,她如今生活在加拿大,作为联合国的亲善大使周游世界各地,而摄影师黄幼公依然默默无闻,继续为新闻 “战斗”。要不是希尔顿事件的出现,人们也许不会再把目光投向这位兢兢业业的摄影师。在美国摄影杂志的编辑大卫·思科尔看来,这件事也颇具讽刺意味,多年前一个揭露战争残酷现状的摄影记者,在今天却千辛万苦地去追逐一位明星。时隔35年的两张照片,两位同样哭泣的女孩代表着完全不同的社会现状,这位摄影记者的人生透过他的作品显得如此富有戏剧性。

而面对外界的质疑,黄幼公只简单地说他喜欢好莱坞,而摄影是他的工作。在一次访谈中,记者问道:很多新闻摄影师在做了一段日常新闻之后,会转去做特写,做调查式的报道,他们会在一个专题上投入很大的经历和时间,然后做出更有深度、更有表现力的作品。你为什么不去做类似的尝试?

黄幼公坦诚,美联社也会向记者指定这样的任务,给出一个话题,让记者去调查。但是我不喜欢,那需要太长时间了,我喜欢总有东西可拍,我已经老了,走不了太远。我爱好莱坞。对我来说,照片上版就是一次胜利,而我希望取得胜利。每次我打开报纸,就想看到自己拍的照片印在上面,越大我越高兴。如果朋友们对我说,尼克,我在报纸上看到你的照片了,那我就感觉特别好。虽然这样的生活很累,但是很开心,我总是渴望胜利,希望人们知道我,看到我的名字

这就是黄幼公,简单,坦率。对于自己的转型,毫无压力。

他的好友也曾经这样评价他说,“他很感激自己所拥有的生活,并通过努力工作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感激。我得说简直没有比尼克更好的‘帕帕拉齐’了,他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他的想法也很单纯,编辑派给他什么任务,他拿起相机就出发。拍摄的各种条件他都具备,首先他自己就是名人,人们都对他很友好,很尊重;第二,他非常勤奋,战地摄影的经历把他的抓拍技术锻炼得炉火纯青;第三,他很享受照片引起轰动时带给他的成就感。”

没有因为年纪轻轻就得奖而自大傲慢,仍然努力,活跃在采访的一线;也没有因为曾经战场的经历而失去开朗的性格,就像著名战地摄影师艾迪·亚当斯从越战战场归来后,终日郁郁寡欢,战争对他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而黄幼公却依然活得神采飞扬。

我想这都多亏了他有一份良好的心态以及积极乐观的性格。在年轻的时候就登上了事业的巅峰,却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都默默无闻,甚至可以说是被世界淡忘,如果没有一个正确面对名利的姿态,很难这样轻松的适应角色转换。而谦虚

也是铸造黄幼公讨人喜欢性格的元素之一,从不炫耀自己的过往,与年轻人在一起也能拼尽全力去争抢新闻,不会摆出高姿态。的确,做记者有时候不就是得具备着这样的特质吗。见多了这个世界黑暗的一面,如果还不能在自己心中留下一份光明的天地的话,那么,你的世界不是也会随着倒塌吗。

或许黄幼公的心里也会为自己终生只有这样一次杰出的机会而烦恼。这也许就是他在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会有前去战场想法的原因。“1972年的那张照片一直被人们提及,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希望能有新的突破。我想深入战地去了解情况,去拍摄更多触动人心的照片,呵呵,说不定还可以再拿一次普利策奖,开玩笑开玩笑。”语气中有些许的无奈,但是只有放宽心态和接受现实才能不至于纠结至死吧。

我佩服黄幼公的努力,在收进名利时可以淡定从容转身的潇洒姿态,更佩服他即使经过可怕的场面依然能够放下过去面对真实生活的为人。这应该是我所追求的记者的最高境界吧,在力不从心的时候,该放下的就放下,然后转身,不管旁人或惊讶或质疑的眼神。不为声名所累,只是跟随着自己的心生活。做一个单纯的记者,或者说是做一个单纯的人。

参考文献:

[1]《记者与真相—普利策金奖的故事》 [2]《给年轻记者的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h2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