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贫困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4-02-28 23: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海南省贫困问题研究及对策

摘要:近几年,海南省保持着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已从建国初期的国防前哨站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然而,海南省在脱贫工作领域中仍存在着海南贫困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低、公共服务供给投入偏低等问题。海南省现阶段贫困是由多个问题合力形成的贫困恶性循环。要想解决当前问题,必须对脱贫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通过政策和具体项目的实施,向反贫困目标迈进,逐步缩小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之间的差距,最终从量变积累成质变,贫困现象得以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海南省;贫困人口;问题;对策

20多年来,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保持着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已从建国初期的国防前哨站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截至2012年底,海南省GDP实现2855.3亿元,人均GDP达到5147美元。特别在2009年,海南省抓住机遇,全力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站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然而,仍有一批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无法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益处,目前海南省贫困人口数为75万余人。这表明,减少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仍然是海南省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本文从海南省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对策建议。

一、海南省贫困人口现状分析

截止2010年底,海南省共有20个行政区划。有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个,1贫困人口49.52万人,占海南省农村人口的9.9%。同时,海南省每年因病因灾等因数导致再次反贫率达10%。贫困人群主要分布于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中部山区、革命老区和沿海干旱地区,其交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发布2006年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人均收入不多于1300元,老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不超过1500元,人均GDP不超过2700元。并经2010年调整为人均收入不多于1893元,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分布于2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海南省有5个,分别是保亭县、琼中县、五指山市、陵水县、白沙县。

1

通、信息畅通,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产业基础薄弱,收入来源单一,稳定增收难度大。从贫困人口数量来看,截止2011年底,海南省为响应国家号召,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因此将扶贫标准从1393元增加到2650元,提高了90.2%,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40.5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75.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29%。尽管多年来海南省在脱贫工作进程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总体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脱贫工作依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贫困人口所在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低。 过去长期实行的救济式扶贫让海南贫困地区“习惯” 等待国家援助资金,靠上级财政拨款,要扶贫资金,而不是自力更生求发展,自主发展能力低。2011年,海南省五个国家贫困重点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5251万元,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699741万元,支出是收入的6.65倍,财政赤字达594490万元,财政自给率平均只有15.04%,同比海口市2011年财政自给率61.28%,相差46.24个百分点。在财政自给率指标上,财政自给率超过20%的县(市)只有五指山市,为22.18%;临高县和保亭县两者财政自给率基本持平,分别为17.25%和17.92%;白沙县的财政自给率最低,仅为9.02%;排在倒数第二是琼中县,为10.00%。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关键在于自主发展水平能力的不断提高。海南省贫困地区财政自给率的低下,将拖累该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科教文卫、社会福利事业的向前发展,从而无法真正摆脱贫困。

(二)贫困人口所在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投入偏低。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在经济、旅游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是公共服务供给的脚步明显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段时期以来,海南省各级政府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投入的经费明显偏低,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2011年海南省地方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7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8.70%,此两项指标合计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3.48%,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6000美元阶段国家31.4%的平均水平,低了17.92%。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会使扶贫重点县(市)贫困人口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二、海南农村扶贫面临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观念淡薄 ,勤劳向上意识不强。 海南贫困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较为保守 ,特别是通什、保亭、白沙、琼中等黎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 ,社会发展进程缓慢,原始社会遗风犹存,生产和生活方式落后 ,财产所有观念不强 。 因而缺乏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精神,主观要求脱贫致富的愿望不强烈。再加上多年来始终是扶贫重点地区 ,输血式的扶贫非但没有消除贫困 ,反而助长了“等、靠、要 ” 的依赖思想 ,扶贫工作的难度较大。

(二)收入来源单一 ,不利于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海南贫困地区农民增收主要靠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的劳务收入 。 一方面在种植业中以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 ,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而在品质和种植结构上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高效优质农业所占的份额很少。而且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农产品的深加工面窄量小 ,农民从农业生产中取得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群众由于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外出打工机会少 ,这方面的收人比例也很低。由于扶贫仅靠简单的资金投人,没有建立起稳固的产业基础 ,也没有从思想观念上做到扶贫又扶志 ,达不到可持续的扶贫效果 ,当年投人资金暂时脱贫,但过后仍然存在返贫现象。

(三)农村贫困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依然偏低。海南贫困地区的劳动力 ,在数量上一般不缺乏,但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则是突出的矛盾。特别是边远 山区的基础教育很难保证 ,影响了这些地区农村后续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水平低 ,科技成果推广难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制约了新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

(四)农村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不善。 纳克斯的 “贫困恶性循环 ”理论认为, 经济落后国家或贫困地区的经济停滞不前,人均收入水平低,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资本,越是缺乏资本,越贫困,越是贫困就越缺乏资本,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海南贫困县市财政严重入不敷出, 完全是“ 吃财政饭”,不可能拿出较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扶贫,而农村扶贫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投人作保证。按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计算的人均5000元的扶贫标准,若要解决7 . 3万农村绝对贫困人 口,至少需要投入扶贫资金3.65亿元,而要解决61万的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则需

要投人扶贫资金30 .5亿元。目前,海南农村扶贫资金主要以扶贫贷款和以工代赈资金两种形式发放,1994一1998年,全省扶贫贷款发放共3 . 7亿元 ,下拨以工代贩资金总共3 . 29亿元,每年发放两种资金的总和也不过1亿余元 。可见海南农村扶贫资金极其不足,在农村扶贫工作中易捉襟见肘 。 另一方面,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不善 ,一部分扶贫贷款被浪费、挪用,甚至被卷走的事件时有发生,重违背了“以贫困乡、村、户为资金投放项目实施和受益对象” 的扶贫贷款宗旨。1994—1998 年,全省以工代娠资金发放过程中,竟共有2143万元尚未拨付网试想如此巨款可以让多少人脱贫2。

二、海南省贫困人口因地制宜脱贫的对策

随着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发布,海南省委省政府应抓住历史机遇,根据海南省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问题,结合海南省发展实际,选择新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脱贫对策建议。

(一)以资源优势促转变。 针对当前海南省绝对贫困人口生存水平低下的问题,海南省应整合贫困地区现有的资源优势,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发展促使绝对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根本转变。总的来看,海南省贫困地区具 备以下几个资源优势:一是土地和气候资源。海南省贫困 县集中在中部五指山脉区域,实有耕地面积17.07万公顷,且海南省地处热带,农田终年可以种植,部分农作物可实现一年2至3次收获,是我国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最佳地方。二是矿产资源。海南省目前探明矿种共有88种,矿石产地320处,大部分都分布在贫困地区。此外,位于省级贫困重点县(市)东方市、以天然气产业为主的化工城已初具规模,其资源可成为推动海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三是交通便捷。海南省环岛高速公路1999年全线通行,贯穿白沙、昌江、东方、乐东等6个国家、省重点县。另外,粤海铁路的开通以及海口、三亚两座

2

海南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中部内陆县市发展的调查报告 [R ], 2000

国际机场建设的不断完善,都表明海南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只要充分认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自身资源优势,必将带动海南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 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二)集中扶贫资金着力综合开发在资金使用上,建议把各类扶贫资金集中起来,按照资金使用的不同途径,提高比例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科技推广和卫生、文化等事业上。其次,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协调各类扶贫资金的投放和使用,保证重点扶贫项目的实施。同时,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在下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改革海南省原有的项目审批制度,变上报审批为上报备案,适当地 给贫困地区更多的自主权,从制度层面增加贫困群体获 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扩大他们的选择面,使其能够长期 稳定地生活下去,直至脱贫致富。最后,海南省政府还应 从反贫困的有效治理出发,将脱贫工作重点放在关注和解决社会公平和政府转型问题,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长 效供给和安全保障。

(三)与时俱进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

随着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旅游业被确定为海南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扶贫 在全省得到了重点发展。将国际旅游岛建设工程与脱贫 工作有机结合,以旅游开发为载体,可以创造出以全行业 旅游扶贫动员为特色的海南省旅游扶贫模式。其中,2012 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海南省新设立的地级市行政机构三沙 市,可作为旅游扶贫的重点项目,以海南省政府为主导, 合理编制三沙市海洋相关规划,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结合 三沙市自然资源特点,从生态的角度,以高端岛屿开发为 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发挥海南省政府创新职能角色,对三沙市旅游业的发展给予适度的政策扶持,在财政补贴、银行信贷、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适度的优惠,以旅 游扶贫来拓展贫困人口的发展空间。

(四)重视科技教育事业。 脱贫工作还应重视海南省贫困地区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成果,逐年减少新文盲的数量,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口素质。要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转变机制,稳定和壮大农业

科技队伍,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传授农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科技培训体系,指导广大农民获取农技知识,真正掌握科学务农技术,成为能工巧匠和生产经营的领头人。政府要正确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从事产品的储运、加工、销售及其他服务性行业,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参与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综上所述,海南省现阶段贫困是由多个问题合力形成的贫困恶性循环。要想解决当前问题,必须对脱贫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以此为前提,透过多种视野,选择符合《纲要》要求的对策建议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政策和具体项目的实施,向反贫困目标迈进,逐步缩小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之间 的差距,最终从量变积累成质变,贫困现象得以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蒋定之.2012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J].海南人大,2012(3):14 - 24. [2]廖宇航.海南省城镇贫困现象初探[J].农村金融,2012(2):76- 79.

[3]吴珏,谢祥项,范士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扶贫策略研究[J]. 特区经济,2011(5):156- 157.

[4]卫留成.关注光鲜数据后的贫困[J].决策探索,2010(7):82.

[5] 谢平.创新扶贫机制,加快发展步伐—促进海南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调研报告[D].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 论文选(2008),2009:622- 629.

科技队伍,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传授农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科技培训体系,指导广大农民获取农技知识,真正掌握科学务农技术,成为能工巧匠和生产经营的领头人。政府要正确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从事产品的储运、加工、销售及其他服务性行业,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参与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综上所述,海南省现阶段贫困是由多个问题合力形成的贫困恶性循环。要想解决当前问题,必须对脱贫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以此为前提,透过多种视野,选择符合《纲要》要求的对策建议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政策和具体项目的实施,向反贫困目标迈进,逐步缩小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之间 的差距,最终从量变积累成质变,贫困现象得以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蒋定之.2012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J].海南人大,2012(3):14 - 24. [2]廖宇航.海南省城镇贫困现象初探[J].农村金融,2012(2):76- 79.

[3]吴珏,谢祥项,范士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扶贫策略研究[J]. 特区经济,2011(5):156- 157.

[4]卫留成.关注光鲜数据后的贫困[J].决策探索,2010(7):82.

[5] 谢平.创新扶贫机制,加快发展步伐—促进海南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调研报告[D].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 论文选(2008),2009:622- 62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h1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