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机构主力操盘思维--市场分析篇

更新时间:2024-07-05 17: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股市机构主力操盘思维--市场分析篇.txt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连载)中国股市机构主力操盘思维--市场分析篇

善强先生是国内资深证券投资工作者,长期服务于国内大型证证券经营机构。历任中农业银

行江西省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部经理、副总经理,中国长城民信托投资公司基金部经

理,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监事,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投资一部投资总监。 善强先生长期在国内证券市场为机构主刀大资金运作,经历了1966年至2001年上半年的大牛

市,也经历了2001年下半至2003年的大熊市。长期的投资实践使其对中国股市的运行规律有了深

刻理解,对证券经营机构的市场运作方式有着切身体会,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投资理念,摸索出了

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盈利模式。2000年著有《看透股市》一书,本书是善强先生针对中国股市的

新情况,新变化而撰写的又一力作。 书名:中国股市机构主力操盘思维 作者:善强 单价:32元

出版者:企业管理出版社

授权和讯网独家连载,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

善强先生是国内资深证券投资工作者,长期服务于国内大型证券经营机构。历任中国农业银

行江西省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部经理、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长城信托投资公司基金部

总经理,博时基金管理公司监事,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投资部总经理。现任中国银河

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证券投资一部投资总监。

善强先生2000年著有《看透股市》一书,今年5月又出版新作《中国股市机构主力操盘思 维》。此书针对中国股市的新情况、新变化,运用了大量的实战体验,从代表中国股市投资主流

机构的角度,建立了一套中国股市市场分析的理论体系。

最为可贵的是,在总结中外各主要股市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股市运动是股市内在四大

矛盾综合运动外在表现的观点,另外还第一次在中外股市分析理论发展史上描述了以股票的市场

价值为核心的股票的价值--价格运动的过程并揭示了其中的部分规律,对于推进中国股市分析理

论的进步和提升我国投资者股市分析水平都将会有有益的帮助。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从事证券工作12年,作为国内证券机构主力从事自营业务7余年,也是我对中国股市进

行理

论研究,对自己的投资实践认真总结的一个时期。总想建立一种自己的适应中国股市特点的股票

投资理论体系,写一套较完整的关于中国股市分析、股票投资技术、证券资产评价方面的系列专

著,以反映代表市场主流的中国股市机构主力的操盘思维。本书是该系列丛书的第一部。 本书从2001年10月开写,至2004年3月底完稿,区区十几万字的书稿,整整花费了我两年半宝

贵的业余时间,凝聚了我长长的思虑和辛苦的劳动。但同时,我又自感收获不小,毕竟这些劳动

使我初步建立起一套系统的股市分析理论,也使我的业务思想得以升华。

前言部分

投资股市需要有一种境界。毛泽东他老人家有一句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 河”,反映出一个老练的革命家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局面时从容潇洒的成熟心态。股票投资者也

应如此,任凭股市翻江倒海,心中自有致胜法宝,掌握股市的运行规律,增强自身的心理定力,

泰然自若地投资于中国股市。

第一章 中国股市制度分析

1.1 中国股市的制度基础及合理性 1.2 中国股市的制度缺陷

1.3 中国股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股市的制度调整和市场转轨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是投资者、上市公司和政府都将付

出代价的过程。首先是各类流通股东要付出惨重的赔钱代价;其次是政府在整治庄家和不规范的

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最后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进步,政府要从根

本上改造现行股市制度中不合理的内容。 第二章 中国股市矛盾运动分析 2.1 再见了,庄股市场

2.2 股票投资价值与股票买卖价格的矛盾 2.3 政府政策行为与股市市场行为的矛盾 2.4 投资者差异之间的矛盾

2.5 投资者心态波动与股市行情波动的矛盾

影响股市运行的主要矛盾有四个:股票投资价值与股票买卖价格的矛盾,政府政策行为与股

市市场行为的矛盾,投资者差异之间的矛盾,投资者心态波动与股市行情波动的矛盾。 第三章 股市宏观背景分析 3.1 股市不是无本之木

3.2 宏观经济运行方向是股市运行方向的根据 3.3 政策真的能左右股市运行方向吗

3.4 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大事件对股市运行的作用 3.5 股市分析不当书呆子

股市分析既不能采用脱离宏观背景的空中楼阁式的纯技术方法,又不能书呆子式地搬用宏观

背景情况解释股市。

第四章 大盘走势分析 4.1 胸有成竹看大盘

4.2 大盘运行的阶段及特点分析 4.3 大盘运行内部结构分析 4.4 大盘运行的真实性与迷惑性

看盘技术,最重要的是看大盘,最难的也是看大盘。大盘看得准,买到一般的股票都能赚

钱。大盘把握不好,只有买到特好的股票才不会赔钱。 第五章 股票估值分析

5.1 5.2 5.3 5.4 5.5 5.6 股票价格的构成 股票的绝对价值 股票的相对价值 股票的超值价值 股票的特殊价值

股票价值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

你一眼能够看出股价的高低吗?一下能分辨出股价中含有多少投资价值的成份和投机价值的

成份?一次能识别股票到底具备了多少绝对价值、相对价值、超值价值或特殊价值?要做到上面

几点,你需要有股票估值的功底。

第六章 股票的市场价值分析

6.1 一个全新的概念--股票的市场价值 6.2 股票市场价值的作用

6.3 市场价值按正态或负态分布

为了克服股票的价值与价格割裂地研究弊端,在研究股票的价值怎样转变为股票的价格,股

票的价格怎样反映股票的价值问题时,我们独创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这就是股票的市场价值。 第七章 股价走势分析

7.1 股价涨跌的内在因素

7.2 股价涨跌循环周期的运行规律 7.3 股价运行的类型

7.4 股价运行的转折来源于真实的成交换手 7.5 股价运行中股票价值的掘取与储备

中国股市股价走势的最重要运行规律就是个股股价长期走势呈涨跌循环。在研究股价近期走

势时,必须先研究股价的长期走势,在长期走势的框架中再研究股价的近期走势,才能较准确地

把握住股价的运行。

第八章 股市投资风险分析

8.1 树立正确的股市投资风险观

8.2 不确定性是股市投资的主要风险来源 8.3 投资风险的控制与转化

市场很怪,在投资者心理认为市场盈利可能很大时,恰恰此时市场风险很大;在投资者心理

认为市场风险很大的时候,投资盈利可能却很大。 后记

股市分析领域,尽管有不少专著出版,但股市分析尚没有被公认为是一门科学。因此,从科

学研究的角度来阐述股市分析理论,尽可能使股市分析理论接近科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前言

从事证券工作12年,作为国内证券机构主力从事自营业务7余年,也是我对中国股市进行理

论研究,对自己的投资实践认真总结的一个时期。总想建立一种自己的适应中国股市特点的

股票

投资理论体系,写一套较完整的关于中国股市分析、股票投资技术、证券资产评价方面的系列专

著,以反映代表市场主流的中国股市机构主力的操盘思维。本书是该系列丛书的第一部。 2000年3月,当银河证券刚筹建的时候,我就主持证券投资部工作。当时我考虑最多的是,

未来公司的证券投资靠什么战胜市场?像1998年后基金公司成立的最初几年那样,靠国家的政策

支持战胜市场?显然不可能;像证券公司在90年代通常的做法那样,以做庄为主的方式战胜市

场?市场环境已经变了,也不可能;像很多一般投资者那样,打听消息,利用消息战胜市场?这

绝不是证券经营机构自营的正路子。直到2001年4月,我有幸请教了英国施罗德集团的雷贤达副

主席关于国外证券机构在成熟市场操作的方式,研究了该公司市场分析和投资运作的全套内部资

料后,突然醒悟,我们要战胜市场,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准确地分析、把握股市走势,进行

个股价值发现\。从此,我也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了这个方面。

此书的写作时期,正是中国股市剧烈的阵痛时期,是千万股票投资者最悲伤的岁月,也是我

工作最困难、为投资焦虑不安的日子。我忘不了2001年7月30日,投资者因担心国有股减持而恐慌 抛出股票、单日大盘狂跌108点那暗无天日的一天。我也忘不了2001年10月22日那绝望与兴奋交夹

的日子;当天大盘从4个月前的2245点一路无反弹地跌至了1320点,收盘后不断有朋友打来绝望的

电话:\扛不过明天了,明天一定会崩盘\,但当晚7点的新闻联播报道了拟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消

息,次日股市幸免崩盘。我还忘不了有的素昧平生的倾其家产投资股票的富豪,几乎就要跪下,

希求能为其投资的股票护盘,救其一命。我更忘不了,久经压抑的广大股票投资者在2002年6月24

日狂热地买入股票,不但没有扳回损失反而套得更深更牢的惨遇。在这段中国股市的苦难岁月,

我的投资技术和心理定力,帮助我熬过了2001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我们逃脱了2002年6、24的

市场陷阱。但是2003年第三季度最艰苦的日子我也过不去了,在大盘向1307点下跌的熊市的最后

时刻,我想着最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也被市场无情地抛售,看着办公桌上还在不断翻绿的行情显示

屏,已无法控制自己,只能闭门黯然伤心,吟吟独自泪流。

这段时间,我想得最多的是三个问题:一是对中国股市制度的反思。没有任何时候能比这段

时间让投资者看清楚中国股市的制度缺陷。什么国有股市价减持,上市公司狮子开口大圈钱,股

价之高,二级市场风险之大,让投资者大为惊骇。这时,所谓的技术分析基本失效,大盘破位再

破位,技术指标超卖再超卖。我开始认识到,对股市的分析不能只有所谓的技术分析,技术分析

不能脱离对中国股市的制度分析。于是,我的分析理论中,首先是对中国股市的制度分析和对中

国股市四大内在矛盾的分析。二是深感现行中国股市分析理论的贫乏无力。为什么这次下跌40%

的长达两年半的熊市,95%的投资者都未能幸免遭难?为什么当初就几乎没有人能看出这次股市

下跌的幅度之大和时间之长?平时我们出版的国内、国外的股市分析理论书籍不少,为什么

都不

能指导我们的投资实践?看来对中国股市的分析理论不能只是告诉读者一些如何具体地怎样买进

卖出股票的知识,而是应该告诉读者一套从对中国股市制度、内在矛盾、宏观背景分析,到对中

国的股票估值、股价运行、风险控制分析的理论体系,要让投资者全面地理解中国股市,从大的

规律方面把握住股市运行。三是对中国股市投资者地位的重新认识。中国股市的投资者,不论是

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是最弱的投资群体,其享受的股东地位、股东权益太差了,其

购买的股票太贵了,其承担的市场风险太大了。这次熊市足足地让他们亲历了痛苦的股市,感受

了股市的痛苦。我的脑子中这时才开始清晰地感觉到,未来中国股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不断地

在曲折中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都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 价。

2004年,中国股市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在过去的日子里,投资者所经历的煎熬、目睹的破产

都是乎渐渐远去;在新的一年里,新的投资热潮开始涌动,赚钱效应又唤醒了人们已经沉睡的入

市欲望。这就是股市的魔力所在,这就是中国的股票投资者。对此,我所能说的是,投资者可以

在股市的天堂中欢呼雀跃,也会在股市的地狱里煎熬哭泣,但无论什么时候,永远不能停止对中

国新兴股市的理性思考和科学投资。

投资股市需要有一种境界。毛泽东他老人家有一句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 河\,反映出一个老练的革命家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局面时从容潇洒的成熟心态。股票投资者也

应如此,任凭股市翻江倒海,心中自有致胜法宝,掌握股市的运行规律,增强自身的心理定力,

泰然自若地投资于中国股市。 善强

2004年4月13日于北京

第一章中国股市制度分析

由于在股市创立之初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为发展国有经济服务,上市公司股权被分

割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流通股,由此形成了中国股市的特殊平台。中国现行股市制度的

合理性表现为股市制度以中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为基础并与之相适应。作为新兴市场和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家的股市,中国股市又有其很多制度缺陷,定价机制不合理、各个投资集团利益不均

衡、股市的三公原则不到位,都使股市的运行具有了特别的方式。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入手

分析中国的股市制度,从中国的股市制度入手分析中国的股市,是股市分析的第一关口。 中国股市的制度基础及合理性

想要投资中国股票,就应先了解中国的股市;想要了解中国股市,就应先了解中国的股市制

度;想要了解中国的股市制度,就应先了解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入

手分析中国的股市制度,从中国的股市制度入手分析中国的股市,是股市分析的第一关口。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股市的创建者尽管不能预见中国股市仅用13年的时间就能取得如此大

的成果,但是他们却从政治家的角度,战略性地确定了中国股市制度的基本特性。他们在创立中

国股市的最初就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不论是股市还是其他任何资本市场,都必须坚持我国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并根据这一原则,智慧地创造了一种以国家投资为主,企业和社会公众投

资为辅的上市公司股本结构方式,上市公司股票被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流通股,由此

形成了中国股市不同于国外股市的最主要的股权结构特征,也明确了开办中国股市最主要目的,

即用国有存量资产吸收企业法人资产和个人家庭金融资产,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 进步。

现在看来,中国的上市公司形成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具有其历史合理性,原因是股市制度的

基础是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

义经济形式,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这种经济制度之上并为这种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股市制

度也必然是和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的,中国股市是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工

具,这是不可忘记的基本事实。

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股市,不成熟,不规范,但中国股市的现状又非常

具有

其合理性。中国股市的合理性表现:其一,中国股市的制度基础与中国的经济制度相一致,即与

我国的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制度相一致,否则中国的股市就没有存在的

理由。其二,不管中国股市有多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十余年来,通过股市我国的上市公司共

募集近8000亿元资金,使数百家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上市之路得以维持生产,或得到进一步发 展。

我们从对中国股市制度研究中得出两个结论:其一,在中国现行经济体制下,股市必须对发

展国有经济做出贡献,通过股市为国有企业募集新的资金是政府对中国股市的主要要求。其二,

股市是否出现大牛市或大熊市,根本上要看政府当时是否想从股市上募集资金,政府不想在股市

上募集资金,这时出现的熊市就是真正的熊市,如果政府还想不断募集资金,熊市来临,新股发

不出去了,最着急的是政府,股市越是低迷,政府越是出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刺激股市。 中国老一辈的股市创建者与现在的一批高学历人士相比,虽对股市的具体操作不懂,但却最

懂得中国经济的本质,是他们奠定了中国股市的基础,才使得中国股市从无到有,在曲折中不断 发展。相比之下,2001年有的人提出股市要\推倒重来\、股市下跌到一千点会更干净等观点;另

有人借国有股减持之时,推行股票全流通,其幼稚程度可见一斑。推倒重来论者看不到股市制度

必须与经济相一致,希图超越中国的经济制度之上建立所谓\干净\的股市制度是不可能的,股市

推倒后怎样重来?中国股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中国股市的生命力所在,而所谓的\干净\正

是削弱了股市的生命力。中国股市要求更加公正、公平、公开,但这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正

像国务院的意见所指出的,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 问题。

中国股市的制度缺陷 中国股市的制度基础及其合理性使中国股市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

使中国股市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用日益重要。但是,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股市,股市的制度建设

本身就是一个从不完善至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由于体制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股市还存在着

相当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不同类型的股票其股东权益有很大差异,即同股不

同权的问题严重。

中国的上市公司不同类型的股票存在使股东权益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和不合理。从股票的价值

看,国有股的价值基础是公司上市前对其国有资产的估值,社会公众股的价值基础是股票一级市

场的发行价。两种股票的价格不同,上市公司一成立,社会公众股就把自己价值的一部分转让给

了国有股,使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上升。从对上市公司的管理权力看,国有股东不是代表所有公司

股东管理和经营上市公司,其领导人由国家任命,代表国家管理和经营上市公司,而社会公众股

东无权也无法参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使上市公司在管理上存在了缺陷。从股东的投资收益率

看,国有股与社会公众股两种不同价格的股票却在享受相同的收益分配,对于一元价格转化而来

的国有股,每股如派息0.3元,则股息收益率为30%,而对于二级市场用10元价格买入的社会公众

股东,股息收益率仅为3%,投资收益率相差如此之悬殊,真正难以培育正确的投资理念,容易使

股票市场蜕变为政策市、投机市,从而失去其对资源配置的引导功能。 第二,一级市场申购新股无风险的永恒获利性。

对国外投资者而言,中国股市上新股发行买了就赚的事情是不可想象的。但奇怪的现象在中

国股市上却成了恒定的真理,除市场极度低迷时期外,新股买了就赚,毫无风险。

一级市场申购新股的无风险获利性存在,使中国国有企业发行新股成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保证了国有企业能通过上市的渠道源源不断地从股市上筹到资金。从1993年开始,企业上市成为

各省政府最积极要做的事情,跑北京,要上市额度风靡一时。各国有企业的领导也认识到,经营

资金困难,只要一上市,无成本的资金就会大把大把地来,钻营上市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工作。如

果问,这些年什么公司最有钱,回答肯定是上市公司。他们在生产经营,项目投资花不完股市中

筹集到的大把的钱,于是拿去做资产委托,或自己组织几个人炒股。如果再问,政府在管理股市

中最着急的问题是什么?应该说是新股发不出去,市场低迷,新股跌破发行价。新股发不出去

了,政府着急,就出利好政策,刺激股市上涨,这已成了一般规律。

申购新股无风险获利的现象,说明了中国股票发行体制的严重缺陷。不论以前的按额度对地

方的分配制也好,还是现在实行的按券商的通道制也好,都是一种非市场行为的新股发行方式,

政府总在用新股发行量来调控市场,以保持新股发行能让申购者获利,从而达到新股总能发出去

的目的随着股市制度的进步,这一现象最终必将消失。

第三,募集、使用资金的上市公司与投资、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风险不对称。 上市公司手中有大量从社会股东手中拿走的资金,没有成本,没有风险。与此相反,二级市

场上投资股票的股东,却在承担着最大的风险。中国股价本身就高,股东权益又不平等,他们希

望股票上涨获得差价收益,但实际上大部分投资者并没有在市场上赚钱,投资者主观上怀抱赚钱

的愿望,客观上通过买卖股票,一批投资者把风险推给另一批投资者。

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上市公司大量地从投资者手中拿走了资金,很多公司低效率使用着这些

可贵的资金,政府的政策却依然总是偏向于用钱的上市公司,不断地为他们募集资金呕心沥血。

而广大投资者作为出资人,作为风险承担者,其权益却很少得到保护。一句\风险自担\把一切推

得一干二净。

企业以高价发行新股,一级市场申购者在股票上市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到二级市场,所有的市

场风险都积累到了二级市场上。所以中国股市的二级市场风险很大,对于这一点必须要有清醒的 认识。

第四,两个不合理的中国股市A股定价前提。

为什么中国A股平均市盈率高于国际股价?其原因就在于中国A股有两个不合理的定价前 提。

第一个前提是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能自由兑换,导致中国的投资者只能在中国投资股票,而

看到国外有较中国更便宜的股票不能投资。中国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长,企业

资产也逐年增长,根据这种增长比例,中国证管部门有计划地确定每年上市发行新股的额度,使

得供需平衡。中国的投资者有资金,而不能投资境外股市,关着门炒自己国内的股票,这就确保

了中国股价一直在一个高价位区间运行。

第二个前提是国有股和法人股不可流通,现行的股价仅仅是对可流通的社会公众股票的定

价。上市公司在发行新股的招股说明书中一般说明,国有股、法人股多少,不上市流通,向社会

公司发行股票多少,募集成功后上市流通。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流通股时并不考虑国有股参与流

通的问题。

中国股市制度的缺陷,导致了股市很多不正常现象的出现。如上市公司除了关心从股市筹

资,并不关心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更不关心社会公众股东的利益;二级市场的投资机构为了控

制风险,保护自己,走上了坐庄之路。从中国股市制度的缺陷中,得益最大的也是上市公司,他

们从股市中拿到的是高于其资产价值几倍的无成本资金,任其使用。其次是一级市场的申购者,

特别是一批机构,他们钻了中国股市制度缺陷的空子,利用大量资金申购新股,享受无风险投资

收益,而真正成熟的市场是不可能获得无风险的超额投资收益的。最困难的是二级市场的股票投

资者,他们冒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啃着骨头缝中的残肉,并互相残杀。

中国股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股市的市场建设和制度建设正在不断进步。任何一个投

资机构、个体投资者和股市研究人员,都能深切地感受,近三年来,中国股市正在发生着惨烈、

痛苦的深刻变化。

从股价变化看,2000年股价被高度操纵,2001年上半年上市的股票,到2003年股价只剩下过

去价格的零头。2000年市场已经消灭了6元以下的股票,2003年四季度,遍地可见3~4元的股票,

5~6元的绩中股比比皆是。从庄股命运看,2000年操纵亿安科技的一帮人,不但赔钱,而且被送

进了监狱。操纵南玻控股的武汉证券一批人也都遇受了牢狱之灾。昌九生化的庄家在股价跳水

后,不知去向。曾经风光的庄家与庄股,今日都面对着家破人逃的悲惨命运。

从投资者的损失看,至2003年底,三年来整个股市市值失去约6000亿元,全国投资者人均损

失15万元。个人投资者损失最为惨重,一般损失率为40%~70%;私募基金和投资大户境状更为

惨烈,很多人由百万、千万富豪,几年时间沦为破产者;机构投资者损失小一些,但也不少于

20%的损失。2002年大部分证券公司经营亏损,2003年亏损面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一度提出所谓的投资者教育,仅仅是一种形式的东西。现实是最好的老师。三年下

来,法律对市场的惩处,已使之无人言庄,更不用说坐庄了;三年下来,庄股高台跳水也使投资

者自觉地放弃投机理念,追寻起投资理念;三年下来,血淋淋的赔钱断臂,人们也不再把股市作

为圆梦发财的场所,而是视其为死亡之地。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中国股市的变化是何等的惨烈 与痛苦。

中国新兴市场的各种弊端,问题在2000~2001年走到极点,最后走向反面,中国股市进入新

一轮大调整成为必然。这次调整不是平常意义上的股价调整,而是新兴市场向相对成熟市场转轨

性质的调整,是一种由表及里,最后触及股市制度变革的调整。

首先,调整表现为对庄家的打击,从亿安科技到世纪中天、昌九生化、啤酒花,一个个庄家

倒下了,坐庄理念被摧毁。其次,调整是对上市公司造假的打击,东方电子、银广夏、蓝田股份

事件,明白地告诉天下,上市公司应该诚信,信息披露应该真实。再次,调整是投资理念地调

整,过去的炒作、投机理念逐渐变得苍白无力,到2003年,投资者开始认识到,在股价波动变化

中,对股价最有支撑力的因素还是股票的投资价值。

2001年下半年至2003年底,中国股市已经经历了长达2年半的漫长熊市或调整,但是可以肯定

的说,中国股市的调整还没有结束。未来股市调整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有:

一、流通股东与国有股东同股同权的问题,一方面国有股东有股权流动的要求,另一方面流通股

东要求享有真正的参与上市公司管理、决策或知情权。换句话说,股权的二元结构问题必须解

决。二、上市公司剥削流通股东的问题。上市公司现在只从筹资角度看待股市和投资者,投资者

以不平等方式被上市公司盘剥。三、政府仅仅不能把股市作为一个发展经济的圈钱机器,而必须

调整为股市是资本市场,这个市场通过投资者趋利避害投资操作方式,达到优化资源,促进经济

均衡发展的目的。

中国股市的制度调整的核心议题并不复杂,这就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各类投资者的公开、公

平、公正参与,并使中国股市朝着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方向迈进。

现在可以断言,中国股市的制度调整和市场转轨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是投资者、上市公

司和政府都将付出代价的过程。首先是各类流通股东要付出惨重的赔钱代价;其次是政府在整治

庄家和不规范的上市公司中,上市公司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最后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进

步,政府要从根本上改造现行股市制度中不合理的内容。 第二章中国股市矛盾运动分析 01:44】

事物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中国股市内部潜在着各种类型的矛盾,但归

纳其能影响股市运行的主要矛盾有四个:股票投资价值与股票买卖价格的矛盾,政府政策行为与

股市市场行为的矛盾,投资者差异之间的矛盾,投资者心态波动与股市行情波动的矛盾。四大矛

盾各在一个方面对股市运行发生作用,其中以股票投资价值与股票买卖价格的矛盾为最主要矛

盾;四大矛盾又相互交错,形成网状形态,交织在一起对股市运行发生作用。研究股市的矛盾运

动,是从股市的内在原因研究股市运动,能够从根本上把握住股市的运动规律。

再见了,庄股市场 中国股市前十年的主要矛盾,是庄家与散户的矛盾,中国股市主要特

征是庄股市场。机构坐庄,散户跟庄成为股市运行的主线,也形成了中国证券投资者的庄股情 结。

曾几何时,证券投资者的庄股情结令人们留恋庄股市场,以致于看不到庄股市场的存在已经

严重阻障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庄股市场存在的条件,一是市场规模及单只股票的流通规模都

相对较小,便于机构控制和操纵。如果中国的股市规模像美国纽约股市规模一样,并有一大批像

美国微软公司一样流通规模的股票,那是任何庄家都无法控制和操纵的。二是缺少真正的机构投

资者,尤其缺少长线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中国股市的前十年的机构投资者基本上是中小证券公司

一统天下,到1998年才出现几家原始形态的基金管理公司。可以想象一个没有众多机构参与的市

场能够有多少理性投资的成分。三是中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构成一方面是50%以上的国有股和法

人股不流通,另一方面是只占少部分的社会公众股能流通。这种国有股、法人股与社会公众股的 分割,造成了证券投资者不能把买股票视为买上市公司,而只能通过买卖股票获取波动差价。 庄股市场上述条件的存在,使得股市成了建立在流沙河上的高楼。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动机就

是在市场圈钱,而经营业绩与给股东的投资回报被置于不顾。二级市场上筹码被庄家控制,股价

被庄家操纵,投资股票成了庄家与散户斗智斗勇的博弈。这就是前十年中国股市的游戏特征。 新世纪的中国股市,庄家与散户的矛盾将不再是股市的主要矛盾,中国股市庄股市场的特色

正在逐步淡化。2003年的市场情况,已经告诉我们,庄家与散户的博弈开始让位于机构与机构、

机构与散户的多元投资者之间的博弈。2002年基金群体错误地判断了市场,在6.24行情中高位集

中买入了钢铁类等大盘价值股,深受被套之苦,并被市场所嘲笑;2003年上半年,他们进一步加

仓同类股票,至2004年后,在经济形势和大盘价值股的基本面配合下,他们再次集中共同持有这

类股票,使其走出强势特征,反败为胜,使长期超跌的价值型大盘股价上了一个台阶,最后赢得

了市场的响应。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是老庄股时代结束后,以机构共同集中持有相同股票为主

要特征的新阶段的市场博弈特点。中国股市向前迈进了一步。

新世纪的中国股市,庄家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将存在下去,但他们的数量将越来越少,力量将

越来越弱,他们的生存环境将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危险。

尽管机构操纵市场的情况依然存在,但是我们在此要说一声:\再见了,庄股市场\! 股票投资价值与股票买卖价格的矛盾 股市的运行是股市内部诸多矛盾的综合作用的结 果。只有对股市内部存在的诸多矛盾进行分析,对这些矛盾对股市运行的不同作用进行分析,才

能把握股市运行的脉博。

中国股市的运行表现为诸多矛盾的对立统一。股票投资价值与股票买卖价格的矛盾、政府政

策行为与股市市场行为的矛盾、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差异之间的矛盾、投资者心态波动与股市价值

波动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由此形成了中国股市矛盾运动的统一体。 证券投资分析关键要抓住股市的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才能从根本上确定分析思路。

如果界定中国股市是庄股市场,主要矛盾是庄家与散户的矛盾,那么机构投资者要研究的问题就

是怎样坐庄,散户投资者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跟庄;如果界定中国股市是政策市,主要矛盾是

政府的政策行为与市场自身行为的矛盾,证券投资者要研究的问题就应该是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政

策对股市的影响问题。

作为开始告别庄股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非庄股市场的中国股市,它的主要矛盾只能从投资的

角度去认识,我们认为这就是股票投资价值与股票买卖价格的矛盾,它是现阶段中国股市的主要 矛盾。

股票投资价值与买卖价格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股票的买卖价格总是与股票的投资价值相

背离。当市场发热、牛市状态的时候,股票的价格逐渐上涨,最终以高于价值的方式背离价值;

当市场转冷、熊市状态的时候,股票的价格逐渐下跌,最终以价值低估的方式背离价值。如果说

庄股投机操作的智慧主要表现为在股价高位能把股票卖给散户,投资者的智慧则主要表现为在市

场上能判断出股票的投资价值,判断出股票买卖价格与投资价值的离背程度,提前于市场发现投

资机会。2001年中国股票价格己经非常高了,平均股价达到10元以上,与1995年相比,那时银广

夏才1元多,5元以下的股票很多,2001年的股价总体水平就高处不胜寒了。上半年老股票都涨不

动了,只有新上市的新股还能被投资者追捧,上市当日开盘价之高,也让人心惊肉跳,如用友软

件、长江通信、隆平高科等。这时投资者从技术分析看,大盘创了新高,市场趋势仍然向上,但

只要用股票投资价值与买卖价格的矛盾分析,看看股票的投资价值,绝对价格,市盈率、市净率

等基本指标,就能客观清楚地看到,当时的股价被严重高估,大盘下跌调整势在必然。 笔者总结自己13年的投资经验,曾经有过的投资股票失误最根本的原因是买入股票的价格过

高。投资失误后,有些投资者认为中了庄家的圈套,实际上只要买入的股票具有投资价值,老庄

家出局,新机构会进场;如上海汽车,2002年南方证券退出之时,大批基金入驻,2003年上海汽

车涨势如虹。有些投资者埋怨政府的政策不好,实际上政策的力量也挡不住市场追逐暴利的群体

心态,只要股价便宜就会有人抢;有些投资者把失误原因归结为大盘下跌,而大盘下跌说明了市

场总体股价偏高。散户买进价格高于价值的股票,看着股价下跌无能为力;机构买进了这类股

票,可以通过用更多的资金去推动,但操作过程一定很吃力,如果资金出现困难就会出现世纪中

天从24元直线下跌到6元并彻底破产的厄运。

各类投资者在股市要持续稳定的获取盈利都有其核心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追求股

票的投资价值。

庄家成功盈利的本质:股票的投资价值+资金推动,如2002年~2003年的长安汽车。 投资基金成功盈利的本质:股票的投资价值+市场热点或热门板块,如2003的金融、钢铁、

汽车、电力等板块。

组合型投资者成功盈利的本质:股票的投资价值+踏准大盘节奏。

个人投资者成功盈利的本质:股票的投资价值+较好地跟随机构投资者进退。

总而言之,投资者不能被市场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因素所左右,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就是股票

的投资价值,股票买卖的价格必须符合其价值。在把握价格对价值的矛盾关系中,以价值为基

准,贱买贵卖。

政府政策行为与股市市场行为的矛盾 政府的政策行为来源于政府发展股市、管理股市和

调控股市的职能。从股市发展的历程看,政府一直在致力于股市的不断发展,使股市的规模、上

市公司的数量、机构投资者及一般投资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使股市的功能不断完善;从政府的职

能看,政府永远都在管理和调控股市,政府按照股市发展历史阶段的特点,制定股市管理规则、

法规,尽可能保证股市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当股市出现非理性上涨或下跌时,政府还会运用政

策行为调控市场。1996年12月、1997年年中,政府两次出台大力度的抑制股市上涨的政策,2002

年,政府几次出台政策救市,是对股市的调控;2003年上半年,政府让股市自然运行,无为而

治,也是调控股市的一种手段。

政府对股市的作用:一是力图多发行新股,募集资金,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二是制定规则,

平衡各参与市场集团的利益,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政府对股市的作用:一是力图多发行新

股,募集资金,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二是制定规则,平衡各参与市场集团的利益,维护市场的正

常运行秩序。

分析政策的作用,从对市场的作用性质分析,可以把其分为利多利空两方面的政策;从对市

场作用的时间角度,可分为短期和中期、长期三种。政策的性质和政策的时间周期上,又呈现复

杂的组合,如短期利空,长期利多;或短期利多,长期利空等。政府在管理股市时,政策的推出

具有一定的趋势特点,一段时间以利多性质的政策为主,利空性质的政策为辅;一段时期以推出

利空的政策为主,利多的政策为辅;一段时期利多利空较为均衡。对政策进行定性分析,用以确

定其走势,是分析市场的方法之一。对政策进行定性分析,用以确定其走势,是分析市场的方法 之一。

投资者差异之间的矛盾 之所以要分析投资者之间差异的矛盾,其一,股市是一个由众多

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市场,众多投资者资金性质、期限、资金和持股成本不同,收益风险偏好不

同;市场参与主体有个人、企业、金融机构、私募基金等,他们对同一段时间的行情看涨看跌,

看好看坏,看涨看好的买入股票,看跌看坏的卖出股票,由此形成股票买卖的发生和投资倾向的

变化。其二,在股市中不同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是对立的。投资者低价买入的股票需要卖给另一

些投资者,而高价买入的投资者便承担着市场风险。投资者互相之间买卖股票,实际上就是收益

与风险在市场上的让渡,有收益时,投资者互相之间在市场上抢夺收益,有风险时,投资者又不

断的在市场上将风险转嫁给新的投资者。这种收益与风险的抢夺与转嫁完全靠投资者对股市走势

和个股定价的研判正确与否。股市的一波中级行情的完成,不知道有多少投资者的金钱相互换了

口袋。我们说投资者之间的市场博弈,其结果就是他们之间的钱在互换口袋。所以,分析股市必

须要分析投资者之间的差异。

股市是一个由投资者参与的市场,正是因为各种投资者的差异,使股票有买卖成交,使股市

成为活生生的股市;股市是一个能赚取收益具有风险的市场,正是投资者的差异,使他们通过买

卖不断地实现收益和转嫁风险,也使股市成为了充满喜怒悲哀,交织着欢乐与泪水的市场。 在投资者的斗法过程中,成功的一方,往往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对手的错误之上,需要分

析对手对大盘是否错误估计,对股票价值是否估计准确,操作心态是否过急,如果有上述三方面

错误,可利用时机使自己盈利。再者,盈利的一方,把盈利建立在对手的困难之上,如果发现对

手持有好股票,但持有时间长,资金到期,可迫使他低位或在成本价卖出。在对立的几个大投资

者之间,谁持股成本高,谁的操作难度就大,成本低的投资者总是处于有利地位。

研究投资者差异这一矛盾,有利于我们分析大盘走势、个股特性,从而确定正确的投资思

路。如股市在某个阶段,是一般散户在买入股票,还是机构在买入股票,这对大盘的后续走势至

关重要。再如某只股票被那类投资者看好并大量持有,这对该股的走势也至关重要。在股市中,

机构与机构的博弈、机构与散户的博弈将永远存在。低价买入好股票,即价值发现,要靠投资者

的聪明;高位卖出股票,即价值的实现,则要靠另一批投资者的愚蠢。股价持续上涨,需要主力

机构的不断推动,还需要一般投资者的热情响应;股价下跌,都希望众人皆醉我独醒,先走为

上。熊市末期大盘在底部时,大部分投资者持悲观看法,赔钱卖出股票,但总有一些投资者正在

建仓;牛市末期大盘在顶部时,大部分投资者还在情绪高昂,但也总有一些投资者做到了\晚会

虽没散,自己先离场\。万万不能,晚会已经散了,自己还在跳舞。

投资者心态波动与股市行情波动的矛盾 一波中级行情的发生过程中,投资者的心态会出

现规律性的追涨和杀跌心态的变化,这种心态的变化对分析股市行情的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般来说,牛市运行过程中,投资者心态会出现三次追涨心态。第一次追涨心态出现在熊市

结束和牛市开始的时期,这时一般投资者还有熊市的恐惧,对牛市的来临不敢过于相信,这时追

涨是牛市的开始。第二次追涨心态产生于牛市的趋势形成中,这时市场下跌的风险己经不大,投

资者追涨、换股频繁,这时追涨仍然是正确的心态。第三次追涨心态产生于牛市末期,这时市场

投机气氛很浓,股价己高,但很容易赚钱,这时的追涨心态是非常危险的。伴随着牛市的三次追

涨心态,对卖方来说,在投资者产生第一次追涨心态时,有另一批投资者还想急于卖出股票;在

第二次追涨心态产生时,另一批投资者己是持股心态很浓了,在第三次追涨心态产生时,市场绝

大多数投资者都成了追涨者了。以实际行情为例,在2000年初至2001年6月的牛市行情中,2000年

2月投资者产生了第一次追涨心态,这是牛市的开始;2000年3月至2000年8月,投资者产

生第二次

追涨心态,这时期牛市趋势不断延续;2001年2至6月,股价再创新高,突破2000年8月的2115点高

点,创出2245点的高点阶段,投资者产生第三次追涨心态,牛市宣告结束,从此步入熊市。 同样,在一波中级熊市行情的发展过程中,投资者也会产生三次抄底心态。第一次抄底心态

产生于股市的下跌初期,股市经过一个阶段的下跌,股价比原来的高点便宜了很多,这时市场牛

市心态还一定程度的存在,很多投资者没有完成牛市转熊市的心态转变,于是产生了第一次抄底

心态。投资者的第一次抄底心态是错误的,表明这只是熊市的第一个阶段。投资者的第二次抄底

心态产生于熊市趋势的过程中,即股市经过大幅下跌后,投资者产生了抢反弹的心理预期。投资

者第二次抄底心理产生的时期,说明熊市还在延续,熊市并没有结束。投资者的第三次抄底心态

产生于熊市末期,这时大多数投资者屡买屡套,已经没有抄底的资金和勇气了,还想抄底的少数

投资者也心存怕意,想等股价再低一点、再便宜一点时买入。这说明熊市快要走到尽头了。伴随

着三次抄底心态的产生,在第一次抄底心态产生时,另一批聪明的投资者在赶紧卖出股票,这时

卖股票可能卖在牛市的低点,但绝对是卖在了熊市的高点;在第二次抄底心态产生时,那些套牢

的投资者见亏损不小,往往不再愿卖出股票了,心存等待解套心理。在第三次抄底心态产生时,

另一批投资者己经绝望,只想立马逃离股市,不惜赔大钱卖出深套的股票,在他们身上这时表现

出了无比的赔钱的勇气。如在2001年6月至2002年11月的熊市行情中,2001年7至8月,是第一次抄

底心态产生的阶段,这只是股市下跌的初段;2001年10月股指已从2245点跌到了1510点,产生第

二次抄底心态,但股市并没有真正跌到底部;直到2002年1月底,股指跌到1339点,产生第三次抄

底心态时,大盘才阶段性见底。另外大盘的底部需要反复多次才能筑成,从2002年1月、11月、

2003年11月,大盘实际都在筑底过程中,直到2003年11后,这时股市转势的时候才基本到来。

一般个体投资者的心态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表现为人的与生俱来的一般心态,在投资

股票时的反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当天见到一个上影线性质的高点,便舍不得在比高点

低一些的价格上卖出,总在等着股价再涨高一点时卖出。结果,等着等着,机构在不断地卖出,

而一般个人投资者发现,越等股价越往低走,往往由此错过了最佳卖出时机。机构常利用一般投

资者的这种心态,出货时在当天开盘后先打出一个股价高点,稳住散户心态,然后向下不断卖 出。

一旦听到某种消息或看好某只股票,当天大盘上涨或个股有买盘买进使股价略为上涨时,便

急不可耐,抢盘买入看好的股票,生怕稍晚一些就再也买不到这只股票了。其结果是往往抢了一

个高点,抢入时股价分时图快速直向上走,十几分钟后,股价却跌回来了,反而把抢盘的散户套

住了。一般的股票分析师和投资者对股价波动的K线图的形态都非常看重,也最容易被图形所

骗。均线呈多头排列、股价上涨幅度又不大的图形,最容易稳住一般投资者满怀希望的持有手中

的股票不卖出。一段时间股价大幅上涨后再回落至一个看起来很低的价格,便有散户踊跃地抢反

弹,如2002年3月大量散户在2至5元处买入从30元跌下来的银广夏股票。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箱形

整理,一旦放量突破箱顶,散户便认为这是最佳的买入时机。总结这类情况,可以看出,常规技

术分析已经在一般投资者心中形成了思维定势,能够支配投资者的投资心态。 第三章股市宏观背景分析 01:00】

股市的涨跌一定要有理由,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股市的宏观背景理由。多方面的股市宏观背

景中着重要考虑的有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政府股市政策的导向及其力度、重大的政治经济

及社会事件的发生。各种宏观背景因素交织在一起,对股市运行发生作用,有时是短暂地刺激股

市,有时则对股市较长时期的运行发生作用。同样为刺激股市上涨的宏观背景,但不同时期,对

股票板块、结构变化的影响状况又不同。所以,股市分析既不能采用脱离宏观背景的空中楼阁式

的纯技术方法,又不能书呆子式地搬用宏观背景情况解释股市。 股市不是无本之木

从总体而言,股市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股市运行的方向是与经济运行的方向紧密相

关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分析股市运行方向一定要结合经济运行的方

向来 进行。

股市的运行受政策的影响极大。政府对待股市的政策不同,对股市运行的作用不同,支持经

济发展的政策和刺激股市发展的政策会使股市不断上涨,抑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抑制股市发展的

政策会使股市逐步下跌。因此,分析股市的运行方向离不开对政府的经济政策和股市政策进行分 析。

股市运行还与政治、经济甚至各种重大的社会事件相互联系,一些重大的政治、经济或社会

事件会引发股市的急剧变化。分析股市运行方向不能脱离各种事件的作用。

股市是众多股市投资者参与的资本市场,股市的涨跌与所有的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

投资者利益群体的得失会形成一种股市的利益集团不同反映,所以投资者利益群体的得失程度如

何,也是股市背景分析的重要方面。

宏观经济运行方向是股市运行方向的根据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对股市运行的作用,并不是直接的一对一地影响着股市的运行,借

用世界货币关系的词语来说,他们的关系不是盯紧关系。与其说中国宏观经济在对股市的作用,

不如说在实际中仅仅是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子在对股市起作用。中国股市运行与宏观经济运行的作

用我们认为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方向是股市运行方向的根据,但中国股市仅仅是盯着中国宏观

经济的影子的运行在运行。

从经济运行的根据中考察股市的运行方向,着重需要考察经济运行的三大要素:一是国民经

济是呈不断增长趋势还是呈逐步下降趋势。国民经济正增长,股市相应处于牛市趋势中;国民经

济负增长,股市相应处于熊市阶段。二是国家投资政策、利率政策等主导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

导向为刺激经济发展时,股市有上涨的依据;反之股市有下跌的依据。三是考察中央银行的货币

政策,银根放松,股市成为有源之水;银根紧缩,股市成为无源之水。因为在中国,哪个行业增

长都离不开银行资金的支持。房地产行业增长,股市走势向好,都是因为银行资金从多渠道流 入。

股市运行以经济运行为根据,但由于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它并不是被动地反映经济运

行,而是在投资者的分析判断下,提前反映未来的经济运行情况。这又使股市具有了难以捉摸、

充满变数的无穷魅力。

对经济运行与股市运行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长期趋势中,经济增长与股市收益是趋于一致

的;中、短期,股市以不均衡的方式体现经济增长的情况。一段时期股市能过分地开采未来的经

济增长所带来的投资收益,而可能在经济增长最好的年份,股市因前期过度开采而下处于下跌阶

段。股市收益不均衡体现经济增长使股市更具了不确定性,股市由此更添魅力。

2002至2003年,中国经济形式呈良好发展态势,但股市呈下跌态势,股市走势与经济增长形

式为背离状态。这主要是,股市的调整主要原因来自于1996年~2001年6月投机理念需要调整,中

国股市制度的缺陷亦需要逐步修正,过度高估的股价需要向其价值回归。正是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制

度处于正常的状态,经济运行处于平稳时期,经济形势相对乐观,导致了中国股市虽弱而不可能

崩盘,虽乱而不至于无序。这里充分表现出了宏观经济是股市的基石。 政策真的能左右股市运行方向吗

总体上看,单个政策并不能决定股市走势,但是与经济政策发展一致,顺应股市市场行为的

连贯性政策对股市影响巨大。所以分析股市运行时,要分析政策背景。

要对股市政策背景进行分析,首先要分析的是在判断股市走势时,要研判股市处于什么样的

政策背景之中。从1990年以来,股市的政策背景,主要有几个大的阶段:1990年到1993年5月,政

策背景是让股市作为新生事物在中国经济中试行。1993年5月到1997年7月,政策背景是压制股市

的发展,以免股市危机的产生破坏了国家对整个经济紧缩政策的执行。1997年7月到2000年6月,

这一时期政策背景是支持股市发展,以股市发展支持国家经济发展。2001年6月到2003年

12月,这

一阶段的政策背景是规范证券市场,向国际化、规范化、市场化方向推进中国股市,政府推行的

是相当极端的规范政策。2004年开始,股市政策转为承认中国特色,温和地规范股市以及保护股

市平稳运行,推进股市的改革开放和稳步发展。国务院颁布9条意见,使政府支持股市发展的政

策系统化。股市的政策背景不同,对股市的运动所提供的背景气氛也不同,给机构投资者留下的

操作空间也不同,对投资者的心理影响也不同。因此,政策背景以及导向,有时在引导股市走

向,有时在行政力量强行控制股市走向,有时让市场力量自行发挥作用。

其次,投资者对政府的政策要做定性分析。投资者要很好的把握政策,不是盲目的,不加分

析的接受政策,而应该研究政策的性质,政策本身是对是错,政策执行是否有效。

要讨论、研究政府的股市政策对股市的作用,首先要讨论、研究政府制定股市政策的依据。

正如股市运行服从于经济运行,股市运行方向与经济运行方向呈正相关关系一样,国家的股市政

策必须服从于国家的经济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因此有什么类型的经济政策,就伴随

着制定什么样的股市政策。所以常规情况下股市政策与经济政策是一致的。由于股市运行与经济

运行为正相关关系,所以股市政策与股市运行主体上是一致的。其中政府推出的部分与经济和股

市运行不一致的政策,不是被市场自身否定了,就是政府自身纠正了这些政策。1993年,不准银

行资金违规进入股市,1995年,关闭国债期货的政策都是与国家采取的经济紧缩政策相一致,所

以有效。2001年6月,推出国有股减持的政策则与经济发展,与国企改革不一致,最后政策无

效,被政府纠正。另外,有效的政策还必须与市场运行的力量相一致。当市场运行处于股市上涨

至中级行情顶部,获利筹码出局心切,任何利好政策出台,不能导致股市上涨,反而引导行情的

结束;最明显的例子是2002年6.24行情,机构深套,解套心切,6月24日出台停止国有股减持政策

的实行,换来的不是股市上涨,而是一次反弹。 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大事件对股市运行的作用

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大事件对股市会发生重要影响是人们都知道的一个常识性问题。每当出

现这一类事件时,股市投资者都异常敏感,市场也表现得异常噪动。股市上涨时,投资因利好事

件的出现投资者热情高涨,推动股市火爆;股市下跌时,利空事件出现,投资者会产生恐惧,纷

纷割肉出局,股市一片模糊血肉。如2003年11月上旬股市最低迷时,因国资委领导发表国有股减

持是有条件的言论,当天股市再次大跌,之后几天大量投资者在1307至1360点低位卖出股票。可

见,人们对重大事件是何等的敏感和重视。

投资者对重大事件的重视,但并没有对重大事件对股市影响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并

不能真正按照规律正确地调整投资行为,甚至出现反向操作,导致投资的失败。

通过对中外股市历史的了解,我们发现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大事件往往与股市运行的重要转

折时刻高度吻合。

股市在高位技术上需要调整时,往往会伴随着利空性质的重大事件发生。最能说明问题的案

例是国际恐怖分子炸毁美国世贸大厦对美国股市结束长期牛市的案例。美国股市自20世纪90年代

初期开始,至2000年期走到顶点,自2000年2月至2001年8月,一直在10000点之上高位盘整,这时

美国经济已经表现出增长减慢的特征,股市将进入较长时期和较大级别的调整态势也逐渐明朗,

但美国股市就是在10000点上方跌不下来。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炸毁美国世贸大厦的特大社

会事件发生,美国股市在停市几周后开市,尽管美国政府努力救市,股市仍一举跌破万点高位颈

线,从而确认了美国股市十年牛市结束,进入了大级别调整的新运行阶段。无独有偶,中国股市

几次结束上涨趋势进入调整期也伴随着重大事件的发生。1997年6月中国股市一片火爆,政府公

布增加300亿新股发行额度,从而上涨行情结束;1998年6月,上海股市从1043点上冲至1420点,

政府宣布讨论《证券法》的实施问题,股市开始调整;2001年6月中旬,中国股市创出2245点的新

高,市场认为可能继续上涨,政府公布国有股减持办法,股市出现快速下跌。

关注事件对股市的影响,特别要注重市场传闻和谣言对投资者的欺骗性。股市是谣言与

传闻

最多的场所。一般投资者若不提防会容易上当。

1999年5.19行情的后期,机构快速拉升深发展,其股价从13元涨到28元,这时市场谣传深发

展要拆细,引起很多投资者追涨,最后什么也没有发生,所发生的是庄家高位出逃,一般投资者

高位被套。

了解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大事件对股市运行的影响作用,投资者就能主动的驾驭这一规

律。在股市运行的高位和低位都能对重大事件极度关注,充分利用。 股市分析不当书呆子

跳出股市看股市对中国股市宏观背景分析要求运用辩证法的活的灵魂,一切从中国股市的实

际出发,事实求是。

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是什么?主要有下列特点:

第一,中国股市是只有十三年历史的年轻市场,正在由不规范的新兴市场逐步向较成熟的市

场过度。这个特点表明,中国股市中现有很多大家都看到了的问题不可能马上解决,必须随着股

市的发展逐步解决。

第二,中国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上市公司的主体是国有公司,作为资本市

场的中国股市,其主要功能就是为国有上市公司筹措资金,发展经济。中国股市为国有上市公司

筹资是硬道理,没有任何一个道理能高于这个道理。

第三,不能简单地、孤立地用基本面和技术面方法分析股市运行。2001年平均股价11元多,

平均市盈率60多倍,平均市净率5倍左右。再好的技术走势都是假的。分析股市要有若干理论方

法,但再好的理论都敌不过对现实的分析。如国有股按市价减持,国有股东低成本持股,流通股

高成本持股,这种情况说得再动听,都不能认为是利好政策。再如买股票就是买上市公司,按质

论价,资产不好,股价走势再好,股价过高的股票就是风险大。还有,分析波浪走势,K线图

形,但一切最真实的是,目前大多数投资者的持股成本比其他投资者成本高还是低是最主要的因

素。分析股市不懂时机,照搬理论,还不如不要这种分析。

第四,中国股市调整最终要走向改革不合理的股市制度,较好地实现股市功能和所有股东的 平等。

第四章大盘走势分析 02:03】

分析大盘的功夫是真功夫。仅从小处着眼,看不清大盘的运行情况。看大盘首先要对大盘的

长期运行趋势心中有数,然后才是对当前的中级趋势心中有数。看大盘要辨别行情的性质:上涨

行情是牛市的上涨还是熊市的反弹,大盘是在构筑头部还是在形成底部,上涨行情是处于上涨的

初期还是中、后期,下跌行情是单一调整还是复合调整。看大盘还要辨别一波中级行情所处的阶

段:行情是处于转强势、强势,还是后强势阶段,或者是得于转弱势、次弱势,还是弱势阶段。

大盘处于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风险,风险系数有多大,盈利可能有多大,都是不可忽视的问

题。大盘运行还有其内部结构变化的问题,重要技术位问题,都是投资者要研究的问题。 胸有成竹看大盘 看盘技术,最重要的是看大盘,最难的也是看大盘。大盘看得准,买到

一般的股票都能赚钱。大盘把握不好,只有买到特好的股票才不会赔钱。

许多有多年投资经验的股票投资者能够清楚地分析个股走势,但对大盘的研判还是把握不

住。因为个股可以控制,大盘则无法控制,大盘的走势是难以某个机构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分

析大盘的技术是真技术。

怎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看大盘,关键注意下面几个要点:

第一,要对大盘运行的长期趋势心中有数。

道氏关于股市分析的理论内容非常丰富,但是查尔斯o道最有价值的理论还是关于股市运行

趋势的理论。他认为股市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三种运动趋势:日常趋势、次级趋势和基本趋

势,只有基本趋势才是对长期投资者真正有用的,最重要的是基本趋势。股市发展的历史清

楚地

表明,股市的发展在一个历史阶段会形成一种长期趋势,长期趋势一旦形成,日常趋势和次级趋

势就显得次要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股市开始形成了长期上涨的牛市趋势,一直到2000年这

种基本趋势才结束,这其中发生了1987年的大股灾,但1987年深度被套的投资者,在2000年时

看,获利何等之大,当年的被套又显得多么微不足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股市也呈现出

10年大牛市的基本趋势,这期间不论发生多少利空因素,东京股市不改初衷一路上涨,直到38000

余点。中国股市1996年至2001年6月开始形成了长期牛势趋势,股市的长期上涨使1996年12月被套

的投资者与1997年6月被套的投资者以及1999年12月被套的投资者认识到在一个长期上升趋势中暂

时被套是没有必要惊慌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股市运行基本趋势的把握是何等的重要,只

要把握了股市运行的基本趋势,就能对大盘运行心中有数,就不会被次级趋势搅得心神不安,就

能做到心怀大局,处变不惊。

第二,正确的对股市下跌行情的技术认识。

世界各国股市的历史表明,股市走势的长期趋势是永恒牛市,即股市呈永恒上涨的趋势,永恒牛

市是股市的生命力所在。在永恒牛势的前提下看待股市的下跌,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即股市的

任何一次下跌都是次级趋势,都是对上涨行情的调整。小级别下跌是对前一波小级别上涨行情的

调整,大级别的下跌,是对大级别的上涨行情的调整,更大级别的下跌是对前几波上涨行情的综

合调整。股市运行的历史证明,每一波上涨行情都会相应的出现一波调整行情,不经过合理的调

整,就不会出现新的上涨行情。

第三,对每一波上涨和下跌行情都要做出定性分析。

在大趋势中,每一波中级行情都有其特定的性质,因此能从量上预测其波动幅度。股市行情的演

变扑朔离迷,难以捉摸,每一波上涨行情形成后,投资者都对持续上涨寄以厚望,每一波下跌行

情的尾段,大部分投资者仍在恐惧中抛售股票。因此,产生了一种随机漫步理论,认为股市行情

的演变是不可测定的,是完全随机的。其实,当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股市运行的时候,还是

认为,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任何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股市运动同样具有一般运动的规律和股市运

动自身特有的规律。当我们建立了股市走势永恒牛市和调整的理论认识后,我们对能对股市运动

的每一波行情做出定性分析。如对上涨行情我们可以确定其到底是长期趋势的形成的初升段,还

是发展时期的主升段,还是成熟时期的最后上升段。对于下跌行情,我们也能相应确定每一波下

跌到底是对前一波上涨行情的单纯调整,还是对前两波上涨行情的复合调整,或是对前几波上涨

行情的更大级别的复合调整。

大盘运行的阶段及特点分析 市场每一波中级行情从诞生到覆灭,总在重复经历者从弱势

-转强势-强势-后强势-转弱势这样一种循环。

弱势阶段的特点:投资者认为的最后一个支撑位被击穿,市场进入最后的恐慌,不知底部在

何处;市场还在不断传闻利空消息,这些利空消息有的足以让投资者有理由认为大盘可能崩盘,

有的利空消息与股市关联度很小,但也能在市场上起到足够大的杀伤力作用;在整个跌势中一批

股票下跌,至弱势末期,最抗跌的股票也开始下跌,几乎再也看不到不跌的股票了;有的投资者

在整个下跌过程中一路补仓,但此时最后的多头也开始动摇。2003年11月是中国股市最黑暗的日

子,大盘跌破1311点上方的长期支撑平台,剔去指数的水份,大概实际在1100点的水平。最后的

多头也垂头丧气了。

次弱势阶段的特点:股市出现止跌反弹,但仍处于低迷阶段;大部分投资者的筹码高位套

牢,无法解套,部分机构投资者开始建仓,少部分套牢者低位割肉离场;大盘出现反弹--回落,

再反弹--再回落,底部逐渐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的做多力量逐步形成,老的做空力量

逐步化解,一些利好消息出台,但在市场上反映不大,市场对于利空消息仍很敏感。 转强势阶段的特点:大盘开始回暖,机构抓紧建仓,并带动散户跟进,股指在震荡中走高。

这时一些到了解套价位的解套盘会大量卖出,但已经抵不住买入盘的力量,市场在大换手后,最

终使投资者明白,新一轮的牛市已经到来。

强势阶段的特点:股市高涨,股票轮涨,成交量不断放大,市场投机气氛越来越浓。机构开

始逐步卖出手中的股票,散户卖出获利股票后,马上换而买入认为还有上涨潜力的股票。强势阶

段还有另一种情形,就是市场一致看多,成交量没有特别放大,但投资者一致看多,不愿卖出手

中的股票,都在等待别的投资者推高股价。这时利好消息频传,就是像2004年1月武钢集团整体

上市这样的偏坏消息也当作利好炒作。更有甚者,一些假消息也能被乱传而引起股价快速短期上 涨。

后强势阶段的特点:大盘已经走出了高点,回落至次高点上,但市场投资热情不减,一部分

投资者在出货,另一部分投资者仍在买入,大盘在期待再创新高的气氛中短暂的上攻或较长时间

的横盘突然转头向下突破。

转弱势阶段的特点:牛市结束已成市场共识,投资者纷纷抛出手中的股票,股价或快速下

跌,远离投资者的持筹成本,使高位持筹的投资者无法出局,然后进入阴跌阶段。市场的热情烟

消云散。股市的熊市气氛弥漫在所有的投资者心中。弱势最后要在更大的下跌和市场恐慌中才能

结束。最后投资者才明白,牛市时期那么抢手的股票,几个月以后却变得无人愿碰,股价是怎样

涨上去的,又怎样跌了回来。

大盘运行的内部结构分析 在对大盘走势的分析中,运用个股板块走势的结构分析可以使

我们得出几个分析参数。一是当所有的股票都涨了一遍之后,市场上尽管投资信心很好,但股票

再难上涨时,这时中级上涨行情就将结束;当一波下跌行情开始后,只要还有股票没有调整,不

是所有的股票都跌到位时,不是中级调整的结束,也不是市场下跌的底部。二是在牛市中当投资

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都满仓持股而又没有人愿意卖出股票时,牛市将转入熊市;在熊市中当投

资者都深度套牢还在卖出股票,而市场上谁也不再敢接卖盘时,熊市将转入牛市。

大盘的整体与板块局部有重要的相关关系。在牛市中,各个板块都上涨了一遍,甚至连垃圾

股也涨到位了,牛市就到头了。股价首先从获利最大的板块,也就是市场最薄弱的环节突破下

跌,然后不断出现连锁反映,各板块依次下跌,直至最抗跌的板块也跌了下来,跌势才能告一段

落。此时,一方面一些股票因机构重仓被套,或一些股价空间跌得足够多时,市场又出现了局部

反弹的条件,反弹从这些薄弱环节开始。如2002年2至4月的反弹行情,就是因为银广夏跌到2元多

时,市场多年没看过绝对股价这么低的股票了,调动了人们的投机意识。

大盘的运行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其他运动一样,当总体上涨完成后,大盘就要找最薄弱的板块

突破,形成下跌之势;当总体下跌完成后,市场又开始寻找最薄弱的板块突破,形成上涨之势。

很多投资者都问自己,下一波上涨的热点是什么板块?猜东猜西,实际上,在熊市末期,哪个板

块跌得最深,哪个板块下跌的时间最长,哪个板块机构仓位最重,套得最深,哪个板块有新鲜的

特点(如长江电力,TCL集团),它们就是市场上涨阻力最小的薄弱环节,就是最先上涨的板 块。

大盘运行的真实性与迷惑性 大盘的上涨或下跌一定有真实的理由支持,但是当大盘上涨

或下跌到某个点位时,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出现拐点,这种拐点出现时甚至连大多数投资者都不相

信。这说明在大盘运行的真实理由后面有很大的迷惑性。识别大盘运行的迷惑性需要投资者有相

当的经验和超人的胆识。识别大盘的迷惑性需要把握的原则主要是,股市运行到极端,市场的真

实性后面可能包含着极大的偏向性,偏向性进一步走向极端,最后导致大盘运行走向相反的方

向。投资大师索罗斯对这一问题有精辟的论述。索罗斯说:\我断言,市场总是有偏向的,参

者的认知的缺陷是与生俱来的,有缺陷的认知与事件的实际过程之间存在一种双向的联系,一方

面参与者试图理解他们所参与的情境,另一方面他们的见解又作为决策的基础影响着事件的进

程。偏向是自强的,预期甚至比股票价格还要涨得快,基本趋势愈受到股票价格的影响,股票价

格的上涨则愈依赖于主流偏向的支撑,从而造成基本趋势与主流偏向两者同时滑入极其脆弱的状

态,最后,价格的变化无法维持主流偏向的预期,于是进入了矫正过程。\如2002年12月,股指回

到1311点的最后阶段,股市出现了一次极度的恐慌,记得那年12月31日,笔者在收盘的最后几分

钟,买入股票时遇到了汹涌的卖盘。等到2003年上半年回头再看时,当时全部是廉价筹码,是卖

出者在恐惧中心甘情愿的把钱送到我们手中。2003年12月31日,这一情景又重演了一次。 在对大盘拐点的认识与处理上有两条重要的原则必须重视,一是大盘的高点和低点在投资中

往往只会在事后才会认识清楚。当大盘运行出现高点后回到次高点时,牛市思维仍然是投资者的

主导思维,投资者最容易在此时把次高点认着为大盘回调的低点以逢低吸纳的方式买入股票,继

而主动买套,当熊市被确认时,大盘再下一个台阶,才发现自己的投资是错误的。当大盘处于低

位时,投资者往往对大盘下跌心存余惧,不敢买入股票,当牛势确认时,才发现在大盘真正低点

错过了投资的最佳时机。二是对牛市与熊市拐点的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当牛市结束大盘运行

在顶部时,成熟的投资者在投资方式上必须果断地作180度的思维转变,从看多毫不犹豫地转变

成看空,尽管此时大盘还会反复,走出欲跌还涨的假象,但坚决果断抛出手中的股票,是最佳的

回避风险的手段。当熊市结束大盘运行在下跌过程中时,不需太快确立牛势思维,因为熊转牛的

过程是缓慢的,往往表现为经过长期的下跌后,市场低迷到难以为继时,会爆发出井喷上涨行

情,或是大盘在一个低部区域用较长的时间完成筑底形态后,才会有新的上涨行情产生。所以熊

市中抄底不必心急,熊转牛的思维在大盘底部时既要坚定但又要缓慢。 第五章股票估值分析 02:06】

你一眼能够看出股价的高低吗?一下能分辨出股价中含有多少投资价值的成份和投机价值的

成份?一次能识别股票到底具备了多少绝对价值、相对价值、超值价值或特殊价值?要做到上面

几点,你需要有股票估值的功底。市盈率、市净率、股息收益率,或按资本资产定价原则可以推

算常规的股票的绝对价值。但是按照中国股市运行的特点,本书独创了股票的相对价值、超值价

值和特殊价值的概念。股票的价格中含有投资价值和投机价值两个部分,股票的价值随着不同时

期的不同预期,也会从偏向于市盈率转向市梦率。没有一成不变的股票价值和价值测算方法。 股票价格的构成 股票的价格包括两大内容,投资价值和投机价值。股票的投资价值是指

股票本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股票作为一定量的实有物化资产的代表,本身具有实际的价值,这

种实际价值就是股票的价格支撑。股票的投机价值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股票这一特殊商品的价格

变化的附加价值。如炒作概念,市场热点及市场冲动,甚至市场的群体错误倾向。股票的投机价

值源于股票的市场因素。如2000年,任何股票名称只要冠以科技字样,价格就能高出几元。而

2004年流动性成了股价可以高过同类股票的原因,市场共同看好大盘活跃股,甚至说高怕什么,

只要流动性好,买错了任何时候都能卖出就行了。

股票的投资价值分析依据:①市净率。主要反映投资者用什么价格买了上市公司的净资产,

股价高出每股净资产太多股价就不合理。②市盈率。主要反映投资者需用多少年才能收回所投资

的本金。③股息收益率。主要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派息多少或派现能力的大小。④上市公司资产

质量。上市公司资产是否完好无缺是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好坏的标准之一。

股票的投机价值分析依据:①市场监管环境的松紧程度和投资者参与的程度。②市场炒股题

材是否被市场认可。③某类股票自身具有的投机价值。④股价波动回归和筹码收集的利用。 投资价值与投机价值可以用下面的比喻来说明。上市公司的资产是啤酒,代表股票的投资价

值。泡沫是股票的投机价值,泡沫本身就是啤酒的一个特性,是啤酒永远相伴相存的特性。净资

产的好坏代表水桶壁上有一个漏洞,好的净资产代表水桶壁上无洞,能装满桶的啤酒;资产的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g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