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 教案2(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更新时间:2023-11-24 06: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6.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

背景介绍及教学资料

七年级下册第2章图形和变换中已从几何的角度了解了轴对称变换与几何变换,本章从坐标的角度来研究这两种变换,并利用图形变换与坐标之间的关系来作图。虽然但就作图而言,可能不如几何画法方便,但这种画法在计算机制图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此外对这两种变换的学习,为下一章函数当中的相关应用奠定了基础。

6.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开头是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图,自己探索,找出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得出一般规律,再依据这种关系,求作已知点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因为两个端点可以确定一条线段,所以只要作出各个转折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依此连接就得到一个多边形关于对称轴的对称图形。最后,与同伴合作学习,在方格纸上,按自己认为合适的比例,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利用轴对称特点画出一个零件的主视图。 教学目标:

1、 感受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的坐标变换; 2、 了解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变换; 3、会求与已知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点的坐标; 4、利用图形变换与坐标之间的关系来作图; 5、进一步培养坐标意识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两个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轴对称图

形。

教学准备:刻度尺、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 合作交流,寻找规律 y 4 3

1 A O 1 2 3 4 -4 -3 -2 -1 -1 - 2 - 3 - 4 2 x (1) 如图,在方格纸上任画点A,写出它的坐标;

[来源:学+科+网Z+X+X+K]

(2) 分别作出点A关x轴,y轴的对称点,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3)与同伴交流,比较点A与它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你发现什么规律? 二、总结规律,运用提高 1.从上面的合作学习中得到: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b)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b) 2.练习:

[来源:学科网]

已知平面上有6个点,坐标分别为A(-2,3)、 B(2,3)、C(-2,-3)、D(2,0)、E(1,-3)、 F(0,1.5),其中,

点D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 点F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

点E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 点A与点B关于------------轴对称,

点A与点C关于------------轴对称。 3.例题:课本137页 4.练习:课内练习1 三、综合运用,服务实际 课本13页合作学习 2.练习:课内练习2 四、梳理知识,纳入体系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家庭作业,巩固提高 课本作业题A组,B组选做。

6.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二)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开头是让学生动手画图,通过列表比较,,找出关于点平移时的坐标变化的规律,学会求已知点左右,上下平移后所得像的坐标,并能根据平移后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点的平移关系。在此基础之上,研究线段经平移后所得的像,最后上升到一个图形的多种平移的组合。 教学目标:

3、 感受坐标平面内图形变换时的坐标变换;

4、 了解坐标平面内图形左、右或上、下平移时的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3、会求与已知点左、右或上、下平移后的像的坐标;

4、利用平移(左、右或上、下)后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图形的平移关系; 5、进一步培养坐标意识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坐标平面内图形左、右或上、下平移时的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平移(左、右或上、下)后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图形的平移关

系。

教学准备:刻度尺、方格纸

一、 教学过程:合作交流,寻找规律 y 4 3 2

1 A O 1 2 3 4 -4 -3 -2 -1 -1 -2 - 3 - 4 x (3) 如图,在方格纸上任画点A,写出它的坐标;

(4) 分别把A点向左、向右平移5个单位,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5) 分别把A点向上、向下平移3个单位,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6) 与同伴交流,比较点A与它的像坐标,你发现什么规律?

二、总结规律,灵活运用

a) 从上面的合作学习中得到:坐标平面内的点与平移h(h?0)个单位后所得的像的坐

标的关系如下:

(a,b+h)

向上

向左 向右

(a+h ,b) (a,b) (a-h ,b)

向下

(a,b-h)

2.练习:

已知平面上有6个点,坐标分别为A(-2,3)、 B(2,3)、C(-2,-3)、D(2,0)、E(1,-3)、F(0,1.5),其中,

[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

点D向下点平移2个单位后的像的坐标是-----------, 点E向右点平移2个单位后的像的坐标是是-----------,

点F向左点平移2个单位后的像的坐标是-----------,所得的像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像的坐标是-----------,

点A向------------平移-----------单位得到点B, 点A向------------平移-----------单位得到点C,

点B向先向------------平移-----------单位,再向------------平移-----------单位得到点C.

3.课本142页例2

4.练习:

[来源:学科网]

在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ABCD的边AB可表示成(2,y)(-1?y?3),边BC可表示成(x,3)(2? x ?5),则点D的坐标是什么?边CD该如何表示?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多少?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长方形。 三、综合运用,提高创新 1.课本142页例3图

(1) 分别求出A、A?、B、B?的坐标,并比较A与A?,B与B?的坐标变化; (2)从图甲到图乙可以看做经过怎样的图形变换?

(3)从图甲平移到图乙,可以看做只经过一次平移变换吗?请描述这个变换. (4) 把图甲平移,使点A移至点O,求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并画出图甲平移后的像. 四、梳理知识,纳入体系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家庭作业,巩固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g9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