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_从中国教育的性别公平视角分析

更新时间:2023-05-25 21: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

构建和谐社会———从中国教育的性别公平视角分析

傅家荣

内容提要:在中国,教育公平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中国在教育发展中男女性别公

平问题。通过对$%%$年的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着性别不公平的现象;教育不公平现象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公平的程度逐渐扩大;中国在教育性别公平方面,城乡差距较大;性别不公平现象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教育发展性别公平性别差距

教育的性别公平&’()*(+,-+./01问题在国际社会中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它是指男女不同性别的公民享受受教育权的平等性。世界上不同的国家都存在着教育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一般而言,在发展中国家,男女受教育不平等的现象较普遍,发达国’()*(+2.34-+./0)

家的情况要好些。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各级各类学校数量增加较快,受教育人口有了明显增加,各级学校数量有所增加。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妇女和女童受教育权的问题,也是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在受教育程度的性别差异方面越来越小。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教育消费的基本情况,我们重点分析了中国不同地区、城乡之间以及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口在性别方面的差异。

现有研究大都偏向于以各级学校的入学率来考察教育中的性别公平问题,这对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男性和女性在就学机会的公平性方面,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它对现有人口因享受教育的不公平所导致的结果的分析是不够的,而我们要关注的正是反映教育不公的“结果”方面的现状,即以现有人口受教育程度来分析中国的教育性别公平问题。

一、研究方法

!5数据和样本

本次研究我们采用了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自治区、直辖市大量的人口$%%"年版本。该统计年鉴收集了$%%$年全国和省、

它以全国为总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数据。它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抽样比为%56778,

总体,采用分层、等距、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全国"!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了67!个县(市、区)、镇、街道)、"9%%个乡(9%9:个调查小区的!$9万人。抽样中全国总人口样本数为

其中男性为9:$#;:人,女性为9!9!6#人,女性人口占总样本的:757#<;其中9!$;76;!人,

作者简介:傅家荣,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参考文献及统计附表略。———编者注

!"#$%%&年第’期总第!"$期

岁以上样本人口数为!!&#()!人,男性为)(#(&(人,女性为)&((&$人,女性占总样本的

其中男性为’((!’(人,女性为’(!#$)人,女性’(*!(+;!)岁以上样本人口数为((%(&’人,

占总样本的’(*,"+;全国样本中,岁以上人口按城市、镇和乡村来划分,总人口的分布分别为"!$%’"、其中女性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人,’(*"%+、’#*&,+。在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与教育有关的#项分省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这些数据包括中国除台湾、

直辖市、自治区,岁及以上分城、镇、乡村及不同教育程度的男女人口香港和澳门外"!个省、

汇总资料和!)岁及以上年龄段分省的男女文盲人口汇总资料。其中为了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在教育公平问题上的差距,我们按现行一般经济区域分类法,把"!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镇、乡的划分按中国行政建制划分标准确定。

$*性别差异的衡量

目前人们在研究教育公平性或教育的性别差异问题时往往用性别公平指标-./(-01203

和性别差距(表示教育中的性别公平状况。-./指标可以用女性的毛.43567/1208)-01203-49)

入学率除以男性的毛入学率来反映男女在接受教育方面的机会均等程度,有时也用女性和男性的识字率之比来表示。性别差距是表示男女在毛入学率或识字率方面绝对数量之差。因此,如果差距越大,说明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方面男女性别越不公平。

我们在研究中衡量中国教育性别差距时采用-./指标,但因为我们衡量的是受教育的人口数量,因此我们给-./定义为在某种教育程度的女性人口和男性人口之比。如果-./越接近说明男女享受教育的机会越公平,相反越小于!,说明男女享受教育的机会越不公平。我们!,

利用$%%"年中国人口统计资料,采取了两个步骤:一是通过计算,分析了全国范围内,岁及以上人口的不同教育程度总的-./和全国!)岁及其以上人口的成人文盲或半文盲总的-./。二是以-./为因变量,不同的地区、城镇乡差异及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为自变量,通过:.::统计分析软件,来研究中国的-./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的教育程度之间有什么差别。考虑到我们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描述中国目前在教育的性别公平方面差距有多大,我们只设了一个因变量,而其它变量为虚拟变量,我们设定了四个虚拟变量:一是地区,包括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二是性别,男性和女性;三是户口性质,包括城市、镇、乡村;四是受教育程度,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及以上程度。因此我们采用了单变量方差分析方法来验证中国在教育发展中的性别差异状况。数据主要采用中国,岁及其以上样本人口资料,并且为了在研究中指标描述的方便,我们在使用:.::进行分析时,未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包括其中。

基于以上几个因素的确定,我们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假设!:中国教育的性别不公问题在地区间存在着差异。

中国教育发展中在城乡之间存在性别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城市小于城镇,城镇假设$:

小于农村。

假设":中国教育发展中,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文化程度越高,男女受教育的机会越不均等,女性接受高一层教育的机会越少。

二、结论

!*居民教育性别差异中的文盲人口城乡差异统计分析结果

考虑到样本总数,我们以,岁及以上和!)岁及以上两个年龄段文盲人口情况单独进行了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

统计分析,得出$%%$年我国教育发展中按城乡分类文盲人口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状况:

&!’总体而言,女性文盲所占总人口的比例要大于男性人口,(岁及(岁以上人口中男性文盲占总人口的比例为$)#*+,女性所占的比例为,)$-+,女性和男性之比(达$)1,。从./0)

男性和女性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和!*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的情况看,

为")((。女性和男性之比(-)1%+,./0)!*岁以上人口组的./0值要大于(岁及以上人口组的

这说明!*岁及以上人口中,女性文盲人口和男性文盲人口差距比(岁及以上人口的差距./0。

要大。

&$’在城乡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女性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乡村要大于镇,镇要大于城市。在(岁及以上人口中,分别为-)#-+、在!*岁及以上人口中,女性文盲*)*,+、1)%-+;

人口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均高于男性指标。因()("+、1)1*+。以上数据与男性相比,

此,中国文盲人口中,女性文盲人口和男性文盲人口相比在城、镇和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如果用./0指标来衡量,在城、镇和乡内部比较文盲人口的性别差异,我们会发现城市的./0值要明显的高于乡村。(岁及以上文盲人口中,按城、镇、乡划分的./0值分别为")$,、

城市性别差$)#(、$)"!。中国城市的./0要比农村高%)#(。说明在(岁及以上的文盲人口中,

异比农村要大,这和我们假设有较大的差异;按城、镇和乡来分的!*岁及以上的文盲人口中,

城市的./0值比乡村要高出!)$(,说明!*岁以上文盲人口./0值分别为:")((、")$%、$)1%,

中,城市的性别差异比乡村更大。

&1’在(岁及以上的人口样本中,如果不考虑文盲人口,性别差异在城乡方面却表现为另外一种现象,小学阶段,城乡差异较小,到了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城乡差异逐步扩大,小学阶段的城乡差异只有%)%#,初中阶段则扩大到%)$$,高中阶段达到%)1$,到大学阶段差距有所缩小,但两者仍相差%)$$。

统计分析显示如果我们考虑(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样本按城市、镇、乡村划分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全国城市./0边际均值为%)#"*,镇为%)#!$,乡村为%),!-,说明从平均程度来比较,男女性别差异农村大于城镇,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用单变量方差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乡两两比较,城镇之间的平均差为%)%$$,,标准差为%)%*"!$,通过统计检验,它们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城市和乡村的平均差为%)$!,",标准差为%)%*$(-,通过统计检验,它们之间具有显著差异。镇与乡比较,平均差为%)!#1,,标准差为%)%*"!$,通过统计检验,它们之间也具有显著差异。

$)受教育程度的性别差异分析

我们以全国按不同受教育程度分(岁及以上人口资料进行了分析,中国的教育性别差

按文盲与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等*个受教育程度划分,全国总体./0值如下:

根据对$%%$年中国按受教育程度划分的./0./0值情况分别为$)1,、!)%1、%)-!、%),*、%)(#。

值分析,我们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在文盲人口中,男女性别差异较大,全国平均./0值接近$)*。这在前面分析过。&$’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特别是小学阶段,受教育的差异较小。无论从全国总的情况看,还是分城乡看,说明在小学教育阶段,女性和男性接受教育方面差别不大。在初./0值均大于!,

中及以上教育阶段的./0值逐渐降低,说明男女性别差异在增大。城市按不同的教育程度划分

!"#$##%年第"期总第!&$期

的’()分别为&*$%、镇按不同教育程度分的’()值分别为$*+,、!*!!、#*+,、#*+$、#*%";!*!#、

乡村按不同教育程度划分的人口的’()值分别为$*&!、#*-+、#*%,、#*.+;!*#$、#*%"、#*.#、

以上数据说明中国无论是从总体而言,还是分城市、镇、乡村的’()值随着教育程度的提#*.$。

高,性别差异也在扩大。

统计分析结果有力地证实了以上基本结论。用单变量方差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岁

小学为!*#%#、初中为#*-."、高中及以上人口中按受教育程度划分的’()边际均值分布如下:

为#*-"-、大专及以上为#*,"+。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小学与初中、高中、大学均有明显的差异;初中与小学、高中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相比,与小学和大学差异明显,而与高中相比差异不显著;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与其它&个层次在’()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论基本上验证了假设&。

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性别差异&*中国教育发展中的东部、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边际均值分别为:标#*-+-、#*-$"、#*-"&,准差分别为#*#&,、两两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东、中、西部相互比较,其显著性均#*#"$、#*#&.,

大于#*#.。说明在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除文盲人口外,男,岁及以上的样本人口中,

女性别差异并不显著。以上结论否定了我们的假设!。

三、政策建议

因受数据的影响,我们的分析仅仅就中国现有的人口数据对城、镇、乡之间和不同教育程度的样本人口作了分析,指出了在中国教育发展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之间的性别公平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工作重点和难点应放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要消除男女在教育方面的性别差距,实现教育公平,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应放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初中及以上程度的教育。

第二,重视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倡男女公平,构建和谐的教育发展政策。当代女性在社会经济及其他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男女公平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是国际社会提倡的女性的一项基本权利。

第三,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反对/重男轻女/的思想,提倡男女平等。中国的教育性别公平问题,随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和男性相比,获得进一步学习的机会越小,因此,提倡男女公平的学习机会的获得,是我们今后教育发展中应采取的重要政策。

第四,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性别平等指标监控体系,着手建立评价社会性别公平的教育指标。教育指标通常是从测验,调查及其它教育资料收集活动中得出的统计数据。教育指数通常包括学生背景、学校政策及其措施、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方面的内容。有几种重要的教育指标可表明教育中社会性别公平化的状况。如:男女学生之间的学业和其它成绩的差别;女生的学业水平;男女学生机会均等的程度以及得到辅助的多寡。

(责任编辑:刘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g5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