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更新时间:2023-10-13 16: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七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生物112 周泓兆 1102040226 一、目的

1.学习观察放线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2.观察放线菌的个体形态特征。 二、原理

放线菌是一类丝状原核微生物,因其菌落在固体表面常呈放射状生长而得名。放线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大部分是腐生菌,少数寄生,也有与植物共生固氮的。

放线菌通常由分支发达的菌丝体组成,菌丝直径为0.2-1.2μm。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生长在培养基内,一般没有横隔,有固定和吸收养分的作用,称为基内菌丝或营养菌丝,当基内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即可向空中伸展形成气生菌丝。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气生菌丝颜色较深,并且比基内菌丝粗两倍左右。有些种的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顶端可形成孢子丝。有的仅在气丝上形成单个或一对球形孢子。孢子丝分直、波曲、螺旋等形状。螺旋有松、紧、大、小之分,其方向也有左旋和右旋之分,大多数种为左旋,少数种为右旋。螺旋的数目也是种的特征之一。孢子丝的着生方式分为单生、丛生和轮生。大部分放线菌的孢子丝长到一定阶段均可凝聚分裂形成孢子,少数的则以较原始的横隔分裂方式形成孢子。孢子有球状、椭圆状、杆状、瓜子状等形状,在光镜下即可观察。

放线菌菌落小,与培养基结合较紧密,不宜用接种钩挑取,因而难以直接观察。本实验中采用插片法对放线菌形态进行观察。插片法适合进行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的比较观察。在接种放线菌的培养基一侧,以四十五度角插入无菌盖玻片,使放线菌延培养基与盖玻片交界处生长,并附着于盖玻片上,待菌丝生长一定时间后,取下盖玻片进行染色,即可直接观察。 三、材料

1.菌种:紫色直丝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oeorectus) 灰红紫类群 黑化链霉菌(Streptomyces nigrificans) 灰褐类群 天蓝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 蓝色类群 丰加链霉菌(Streptomyces toyocaensis)白孢类群 2.染色剂:石炭酸复红染液 3.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

4.其它:载玻片,镊子,酒精灯,洗瓶,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

1.制备平板:将已融化的高氏一号培养基(冷却至45℃左右)倒入无菌培养皿,培养基厚度可达培养皿高度的一半。

2.接种:用接种环从放线菌试管斜面上挑取孢子,在培养基与盖玻片之间做“之”字型密集画线; 3.插片:用无菌镊子取无菌盖玻片,以45°角斜插入培养基(插入深度约占盖玻片一半长度); 4.培养:将培养基平板倒置于28℃培养箱中,培养七天;

5.镜检:用无菌镊子小心取出盖玻片,稍微加热固定,再用石炭酸复红染液染色约一分钟,时间到后用洗瓶将石炭酸复红染液洗掉,自然风干,然后置于滴有一小滴香柏油的载玻片上,最后在涂片上滴加适量香柏油,在油镜下观察放线菌形态。 五、结果与讨论 各链霉菌菌落特征: 菌名 紫色直丝链霉菌 菌落形态 正面颜色 背面颜色 乳白/浅紫 气味 土腥味 色素 脂溶 圆形、干燥、灰白、略周围有黑圈 黑化链霉菌 小圆、中间有凸起、干燥 黑 白色 红褐色 土腥味 水溶 天蓝链霉菌 丰加链霉菌 表面凸起,白带有蓝致密、干燥 黑 较厚凸起、干燥 白色 宝蓝色 乳黄 土腥味 土腥味 水溶 脂溶 这次实验操作非常简单,需要注意的只是以下几点:①将盖玻片的钝角面一定用吸水纸擦拭干净,否则很难调整一个合适的焦距②染色时间不能过短,否则基生菌丝着色太浅不好观察。③一定要把石炭酸复红染液冲净,否则背景很脏难以观察。④视野应当选择放线菌较稀疏的地方便于观察。 六、思考题

1.插片法用于观察放线菌有何优点?

答:插片法简单易行,而且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的特征,而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形态,适合进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的比较观察。 2.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有何特点? 答:高氏一号培养基是由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KNO3(作为氮源),NaCl、K2HPO4·3H2O、MgSO4·7H2O(作为无机盐,为微生物提供钠、钾、磷、镁、硫等离子)和FeSO4· 7H2O(作为微生物的微量元素,提供铁离子)等组成,为合成培养基。营养物质较为丰富,适合放线菌较长的生长周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g4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