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与答案(三)

更新时间:2023-05-06 23:0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 ..

.专业资料. 电大《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阅读与阅读教学

一.填空题

1.阅读是一种言语操作技能。它是一种读者借助(内部言语),以简缩的形式对读物进行加工改造的智力活动过程。

2.学校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3.阅读的本质决定学生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读书(主体)。

4.阅读阐释阶段大致需要经历(披文感言)、拓展运思,得意体情、(言语表述)等活动。

5.欣赏性阅读具有认识属性,(文化)属性和审美属性。

6.学习经典文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

7.读解策略包括(认知语言)的策略,还原语境的策略;(提纯撮要)的策略;(联想生发)的策略,问题导向的策略。

8.语文教材中的语音文化知识又可称为“(用件)”,目的是供学生阅读后用。

9.阅读教学的基本属性是(对话)和(活动)。

10.思路就是反映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思维条理).作者的思路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形象性思路,抽象性思路和(临界性)思路。

11.对于论说义的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下列模式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找观点,(提纲目),探思路,(释逻辑)述思路。

.. .. ..

12.语感是主体对于言语的敏锐直觉力和深刻(理解力)。

13.言语分析的具体方法有阍点评注法,(语感笔记法),(佳句模写法)。

14.诵读技巧主要有处理停、连.表达(重音),把握(语气)和掌握节奏。

15、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起点,为中心,为归宿。

1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了“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17、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参谋,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选择和实施阅读方法和策略的知指导者,是学生阅读探究活动中的平等参与者和首席发言人。

18、个性化阅读,已经成为新世纪改革阅读教学的一个科学理念了。

19、个体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不顾及到个体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以及个性倾向的张扬。

20、还原语境就是还原生活,理解语境就是理解生活。

21、言语分析法是语文课程与教学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学的最基本、最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22、文学鉴赏大致有感知、得意、共鸣和延留等阶段。

23、文学欣赏是一个由直觉到理性升华再到情感深入的过程。

24、单元教学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欧美“新教育运动”的产物。

二、名词解释题

1、阅读能力(P117)

.专业资料.

.. .. ..

2、学习策略(P124)

3、联想意义的策略(P125)

4、朗读(P127)

5、吟读(P127)

6、跳读(P129)

7、涵泳(P147)

三、简答题

l.简述微观视野下阅读活动作为一个行为系统的特征。

阅读是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统一;阅读是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的统一;阅读是言话操作技能与言语心智技能的统一;阅读是审美实践。

2.读者的阅读期待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体裁期待;形象期待;意蕴期待;自我期待。

3.阅读批评与阅读鉴赏的区别是什么?

鉴赏是对文章或作品的情感性参与,满足的是读者个体的审美趣味,着重实现的是读物的审美价值。批评是对文章或作品的理性检验和评定,它往往是从一定的背景和理沦出发去感受和理解读物,并尽可能作出客观评价,它更着重于读物的社会价值。

4.刨意性阅读的思维操作一般有哪三种模式?

综合,即“统摄性加工”;组接,即“倾向性加工”;排序,即“系列性加工”。

.专业资料.

.. .. ..

5.课堂教学中救师提问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应具有适当的难度;有具体的针对性;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对学生的应答应给予及时的反馈;不要使学生处于连续的“被追问”状态。

6.简述言语分析法的特征。

注重言语表达的形式技法和成功经验;着眼于作者运用语言过程中的动态思考和表达经验;注重言语的人文意蕴。

7、为什么说阅读是一种审美实践?(P107)

8、萌发阅读动机需要什么条件?(P110)

9、读者的阅读期待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1-112)

10、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注意哪些问题?(P136)

11、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涵泳?(P147)

12、举例说明文学鉴赏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P150-152)

四、论述题(必须举例)

1.如何从阅读活动的自然进程角度,理解阅读活动中不同阶段的阅读能力结构?

积累性阅读与阅读感知力;理解性阅读与阅读理解力;欣赏性阅读与阅读审美力;研究性阅读与阅读评价力;创意性阅读与阅读创造力;信息社会中的信息阅读。

2.结合实际沦述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整体感悟的方法。

了解文本的全局,促成原初感悟,形成阅读期待,从初感发展到评说。

.专业资料.

.. .. ..

四、分析题

1.分析自己或他人的一堂阅读教学课.看是否体现了“阅读教节是一场多向度的对话”的观点,进而深入理解阅读教学的对话品格。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作者的对话;是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是课堂情境中的“师一生”、“生一生”对话。分析略。

2.分析第四章《(我与地坛>(节选)教学设计》,谈谈教师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对于引导学生阅读作品和理解作者情感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在《我与地坛》的教学中,教师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从整体上看,运用了文学鉴赏法。首先,揭示《我与地坛》的构成规律。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话语层面,进入到形象层面:地坛、母亲;又由文学作品的形象层面,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意蕴层面:精神家园、感悟生命、生命航标。从而以作者的审美活动过程,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系统的构建。具体地看,运用提问对话法、言语分析法、整体感悟法、理清思路法等多种方法。“提问对话法”所提问题悬具有适当的的难度和针对性的“发展性问题”,例如“史铁生为什么喜欢地坛?”“史铁生从母亲身上懂了什么?”等,学生在理解这些问题比较、联想、想象、重组等心理过程中,构建文学鉴赏的心理过程。多种具体方法各有其作用,例如“理清思路法’’探寻了作者“生命永恒”、“热爱生命”、“痛苦忍耐”、“坚强生活”的思想开展过程:从其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第五章作文与作文教学

一、填空题

.专业资料.

.. .. ..

1.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

2.写作过程一般要经历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从(模糊)思维向(具体)思维的转化。

3.作文教学中审题的指导方法有(审读圈点)法,(结构分析)法,题目补充法和(比较辨题)法。

4、写作是个体的言语行为,所表达是某一个体对事物独有的认识。

5、作文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记忆力等。

6、作文的特殊能力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达、自评修改等能力。

二、简答题

l.作文知识结构中的陈述性知识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较丰富的百科知识;鲜活的生活经验和深刻体验的积累。

2.一般情况下,学生缺乏作文欲望的原因有哪些?

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语文基础差,写字造句等都遇到困难;作文屡遭失败,挫伤了写作积极性。

3.作文课中的情境教学,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帮助学生打开“胸中积蓄”;把学生引入现实生活。

4.联系写作心理规律,教师指导写作过程大体有几种思路?

运用联想的规律指导作文;按照认识规律指导作文;运用头脑风暴法指导作文。

.专业资料.

.. .. ..

5、作文教学对学生具有哪些意义?(P165-167)

6、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去指导?(173-175)

7、命题作文,在确定题目时要考虑哪些问题?(P207)

8、运用心理规律进行写作指导大致有哪些思路?(P210-214)

三、论述题

1.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你对“作文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过程”的理解。

写作是表达,而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写作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写作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主要是通过内部言语来操作的。

联系实际略。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学生作文观察力的理解。

观察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计划的视知觉过程;在这视知觉过程中,同时还伴随着积极的思维;学生的写作材料来源有两个:一是直接的观察和体验,一是读或听等间接渠道。

四、分析题

一位特级教师创立了一种特殊的课型——“班会感悟课”。老师走访了班上57位学生的家庭,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精心准备自己的发言——一首长诗。他下功夫了解自己的学生,因此发言的内容针对性强;他深爱蓿自己的学生,因此他的发言充满激情。学生听了他的发言,既动心,又动情,写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佳作。下面是这位老师的长涛

.专业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fh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