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施工1标江铺车站基坑降水专项方案

更新时间:2024-05-27 07: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工程【施工1标】

土建工程

江铺车站

基坑降水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施工1标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三年十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降水设计与施工 ................................................. 1

1、降水方案 ....................................................... 1 2、明沟降水施工 ................................................... 1 3、管井降水施工 ................................................... 1

三、设计验算 ....................................................... 6

1、涌水量计算 ..................................................... 6 2、降水井及深度验算 ............................................... 7

四、施工安排及施工计划 ............................................. 8

1、施工安排 ....................................................... 8 2、施工计划 ....................................................... 8

五、设备、人员配置 ................................................. 8

1、设备组织 ....................................................... 8 2、人员组织 ....................................................... 8

六、降水运行管理 ................................................... 8

1、建立地下动态监测网 ............................................. 8 2、备用电源措施 .................................................. 10 3、降水维护措施 .................................................. 10

七、防止或减少降水影响周围环境的技术措施 .......................... 10 八、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 11 1、安全生产 ....................................................... 11 2、文明施工 ....................................................... 11 九、基坑防洪、涌水应急预案 ........................................ 11

1、基坑防洪应急预案 .............................................. 11 2、围护结构漏水涌砂应急预案 ...................................... 12

江埔车站基坑降水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工程施工1标土建施工项目招标文件; 2.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工程施工1标江浦站招标设计图;

3.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工程江浦站详细勘查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

告》;

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1JGJ/T111-98)、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8.适用于本工程的国家、广州市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及法规文件等

9.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机械设备装备能力和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

江埔站位于从化大道与从城大道交叉路口东侧,沿从化大道东西向靠南侧布置,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61+308.000,车站起点里程为YCK61+176.200,终点里程为YCK61+536.900。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总长度为360.7m,标准段宽度为19.7m,车站基坑开挖深度为16.7m。车站共设5个出入口、2组风亭,2个人防连通口,2个预留物业出入口,1个预留远期开发接口,1个预留物业风亭。

江埔车站基坑降水施工采取以管井降水为主,排水沟为辅的降、排水体系,在基础开挖期间随开挖逐步降低地下水位,基坑外不降水,基坑内侧设降水井。基坑内拟使用两排30口降水井对基坑进行降水,降水井间距一般为25~30m,每次降水深度不低于基坑开挖面以下1.0米。基坑外侧可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回灌井,为防止水位大幅下降,拟于车站东南侧居民楼附近及雅居乐商铺附近分别设置1、2处回灌井。 三、水文与地质

3.1地质情况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工程江浦站详细勘查阶段《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十四号线一期工程江埔站的岩土层划分为11大层,各层内有必要的再细分亚层,各岩土分层及其特征如下

3.1.1 人工填土层(Q4ml)

场地内人工填土层主要为杂填土和素填土,颜色较杂,主要为褐黄色、灰色、灰褐色、褐红色等,素填土组成物主要为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石等,杂填土则含有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大部分稍压实~欠压实,稍湿~湿。

本层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7~19击,平均击数13.3击。本层在地表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雅居乐小学一带,以及木壳岭山脚小路沿线。大多数钻孔均有揭露,层顶埋深为0.00~1.30m,层顶标高为0.00m~40.95m,厚度0.40~7.00m,平均厚度2.72m。本层在图表上代号均为“<1>”。

表3.1.1 天 然 状 态 指 标 密 度 土粒比湿 干 重 ρ0 ρd Gs ∕ 3 稠 度 指 标 压缩系数压缩模量av ES 层序及土层名称 含水率 ω % 3 孔隙比 eo ∕ 3 饱和度 Sr % 3 液 限 WL % 3 塑限 Wp % 3 塑性指数 Ip ∕ 3 液性指数 IL ∕ 3 固结快剪 100-200 kPa 100-200 kPa C kPa 2 φ ° 2 g/cm3 样本数 3 3 MPa-1 3 0.710 0.310 0.460 MPa 3 6.10 2.80 4.63 最大值 1.90 1.50 2.73 35.2 0.953 100.0 47.4 29.1 18.3 0.36 <1> 最小值 1.89 1.40 2.70 26.8 0.802 90.2 35.5 21.8 13.7 0.31 平均值 1.89 1.44 2.72 31.7 0.892 96.0 42.5 26.2 16.3 0.34 46.3 21.0 26.4 11.1 36.4 16.1 3.1.2 河湖相沉积土层(Q4al+pl)

主要为淤泥质土和淤泥质,呈深灰色、灰黑色,组成物主要为粘粒,局部含有机质、朽木,饱和,流塑~软塑状,偶夹少量细砂。

(1)淤泥,本层局部分布,仅在MNZ2-C077和MNZ3-JP-37钻孔有揭露,层顶埋深7.00~9.00m,层顶高程28.30m~29.00m,层厚0.80~3.50m,平均厚度2.15m。河湖湘沉积淤泥土层在图表中代号为“<4-2A>”

(2)淤泥质土,本层主要零星分布靠近雅居乐小学附近的冲积平原区内, 详

见工程地质平面图“淤泥分布区”。目前有26个钻孔有揭露,层顶埋深为0.00~8.00m,层顶标高为23.06~32.84m,层厚0.70~8.10m,平均层厚为3.48m。河湖相沉积淤泥质土层在图表上代号均为“<4-2B>”

表3.1.2 天 然 状 态 指 标 密 度 层序及土层名称 稠 度 指 标 压缩系数av 压缩模量ES 剪切指标 直接快剪 湿 干 土粒比重 含水率 孔隙比 饱和度 液限塑限 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 垂直 方向 垂直 方向 粘聚力 内摩 擦角 φ ° 11 13.3 4.3 10.4 3.3 0.3 0.8 8.6 ρ0 ρd Gs ∕ 14 ω % 14 eo ∕ 14 Sr % 14 WL % 14 Wp % 14 Ip ∕ 14 IL ∕ 14 100-200kPa MPa-1 10 100-200kPa MPa 10 6.90 2.70 5.23 1.45 0.28 0.84 4.38 C kPa 11 37.1 11.2 20.5 7.6 0.4 0.8 16.3 g/cm3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4-2B> 标准差 变异系数 统计修正系数γs 标准值 14 14 1.94 1.56 2.71 41.1 1.168 99.3 39.6 24.0 15.6 1.33 0.810 1.71 1.22 2.64 23.8 0.732 86.6 32.8 20.4 12.4 0.28 0.260 1.86 1.43 2.69 30.7 0.893 92.1 36.0 22.1 13.9 0.62 0.402 0.07 0.10 0.03 5.5 0.130 4.0 1.8 0.9 0.8 0.35 0.175 0.04 0.07 0.01 0.2 0.145 0.0 0.0 0.0 0.1 0.57 0.436 1.255 0.505 3.1.3 冲积~洪积砂层(Q4al+pl)

根据砂层的粒径大小分为四个亚层,分别为粉细砂层、中粗砂层及砾砂层和卵石层。

(1)粉细砂层

多呈褐黄色、棕黄色、主要成份为粉细粒、中粒石英砂为主,次为中砂,少量粘砂,呈稍密~中密状。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为10~24击,平均击数16.8击。

本层主要分布于雅居乐小学一带的冲洪积平地地带。目前有29个钻孔有揭露,层顶埋深为5.50~15.10m,层顶标高为-13.00~30.80m,层厚0.50~8.00m,平均厚度2.11m。在图表上代号均为“<3-1>”。

(2)中粗砂层

多呈棕黄色色、褐黄色为主,主要成份为中、粗粒石英砂,含少量粘粒,饱和,稍密~中状。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为12~28击,平均击数18.8击。

本层主要分布于雅居乐小学一带的冲洪积平地地带。目前有24个钻孔有揭露,层顶埋深为6.00~15.00m,层顶标高为20.36~31.63m,层厚0.30~8.30m,平均厚度2.50m。在图表上代号为“<3-2>”。

(3)含卵石粗砾砂层

多呈浅黄色、褐黄色,局部夹有青灰色等杂色,主要成份为石英砂砾、次为粗砂,局部夹有少量卵石,稍密~中实状。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为16~29击,平均击数22.4击。

本层主要分布于雅居乐小学一带的冲洪积平地地带。目前有24个钻孔中有揭露,层顶埋深为5.20~16.20m,层顶标高为19.76~31.53m,层厚0.45~7.20m,平均厚度3.60m。在图表上代号均为“<3-3>”。

表3.1.3 天 然 状 态 指 标 密 度 层序及土层名称 湿 ρ0 g/cm3 样本数 最大值 <3-1> 最小值 平均值 样本数 最大值 <3-3> 最小值 平均值 1.86 1.89 1.45 1.46 2.71 2.71 28.5 29.5 0.852 0.862 88.5 92.8 16.2 25.2 13.2 14.7 1.84 1.87 2 1.91 1.36 1.41 2 1.46 2.70 2.72 2 2.71 31.8 33.0 2 30.5 0.864 0.930 2 0.872 93.5 96.4 2 97.1 20.0 35.7 2 34.1 14.9 18.4 2 16.2 3 1.93 3 1.46 干 ρd 直接快剪 土粒比重Gs ∕ 3 2.73 含水率 ω % 3 35.1 孔隙比 eo ∕ 3 0.997 饱和度 Sr % 3 100.0 粘聚力 内摩 擦角 φ ° 3 23.6 C kPa 3 61.5 (4)卵石层

多呈青灰色、灰色、棕红色等杂色,主要成份为卵石、次为砾砂和粗砂,中密~密实,卵石直径一般5~8cm,最大10cm呈椭圆状、次圆状,磨圆度中等,

原岩为花岗岩、砂砾岩、石灰岩。

本层仅有3个钻孔有揭露,主要分布于靠近从城大道沿线附近。层顶埋深为6.00~16.20m,层顶标高为18.06~27.40m,层厚0.80~4.00m,平均厚度1.93m。在图表上代号均为“<3-4>”。 3.1.4 冲积~洪积土层(Q4al+pl)

本层根据揭露的土层性质和沉积层序,分为3个亚层。本场地主要揭露 (1)软塑状冲积~洪积粘性土层

呈浅黄色、黄红色、花斑色等,可塑状,主要为粘土,以高压缩性土为主。 该层目前在冲洪积平地一带局部有揭露,多呈透镜体分布。5个钻孔有揭露,层顶埋深为3.00~8.60m,层顶标高为27.50~33.60m,厚度为1.00~4.80m,平均厚度2.54m。压缩系数α1-2=0.510MPa-1,ES=3.7MPa,为高压缩性土。在图表上代号均为“<4N-1>”。

(2)可塑状冲积~洪积粘性土层

呈灰黄色、黄红色、灰白色等杂色,可塑状,要为粘土、局部为粉质粘土,以中等压缩性土、高压缩性土为主。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N=11~21击,平均15.2击。

该层目前在冲洪积平地一带局部有揭露,多呈透镜体分布。31个钻孔有揭露,层顶埋深为0.50~18.00m,层顶标高为-9.00~38.27m,厚度为0.40~8.50m,平均厚度3.70m。压缩系数α1-2=0.465MPa-1,压缩模量ES=4.31MPa,为中等压缩性~高压缩性土。在图表上代号均为“<4N-2>”。

(3)硬塑状冲积~洪积粘性土层

呈褐黄色、灰黄色、灰白色等,硬塑装,主要由粉质粘土、粘土组成,含少量砂粒;粘性土层中局部夹薄层中密~密实状粉土。

本层局部分布,2个钻孔有揭露,层顶埋深为0~2.20m,层顶标高为37.27~34.80m,厚度为0.80~2.50m,平均厚度1.65m。在图表上代号均为“<4N-3>”。

表3.1.4 天 然 状 态 指 标 密 度 土粒湿 干 比重 ρ0 样本数 <4N-1>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4N-2>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4 ρd Gs ∕ 4 4 稠 度 指 标 压缩系数压缩模量av ES 直接快剪 层序及土层名称 含水率 ω % 4 孔隙比 eo ∕ 4 饱和度 Sr % 4 液限塑限 塑性指数 Ip ∕ 4 液性指数WL Wp % 4 % 4 粘聚内摩100-200kPa 100-200kPa 力 擦角 IL C φ ∕ 4 MPa-1 1 MPa 1 3.70 3.70 3.70 9 8.60 3.20 5.33 1.63 0.31 4.31 kPa 3 ° 3 g/cm3 1.91 1.43 2.73 35.3 0 .986 100.0 45.0 27.9 17.2 0.65 0.510 1.84 1.37 2.70 30.8 0 .899 90.8 36.2 22.2 14.0 0.33 0.510 1.87 1.41 2.72 32.7 0 .931 95.3 40.7 25.1 15.6 0.50 0.510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 9 46.60 17.20 13.90 6.20 26.07 10.20 8 8 1.91 1.47 2.73 35.8 0 .993 99.5 47.2 29.0 18.2 0.74 0.600 1.83 1.37 2.69 29.9 0 .834 88.3 37.9 23.1 14.8 0.15 0.210 1.88 1.41 2.72 32.7 0 .922 96.3 42.2 26.0 16.2 0.42 0.391 0.03 0.04 0.01 2.3 0.056 3.2 3.4 2.3 1.2 0.14 0.118 0.01 0.03 0.00 0.1 0.060 0.0 0.1 0.1 0.1 0.33 0.302 0.465 77.0 19.0 18.8 12.7 37.8 15.4 19.8 2.1 0.5 0.1 24.4 14.0 3.1.5 坡积土层(Q3dl)

本层主要分布在木壳岭山脚局部位置,主要由碎石土和粉质粘土组成,为山前坡积产物,呈褐黄色、棕红色,结构松散。

本层局部分布,仅在MNZ3-JP-25有揭露。揭露层顶埋深为1.50m,层顶标高为39.16m,厚度为1.5m。在图表上代号均为“<4-3>”。 3.1.6 残积土层(Qel)

轨道交通十四号线江埔站的残积土层主要由第三系、泥盆系碎屑和花岗岩风化作用形成。

硬塑状碎屑岩风化残积土层:本层分布广泛,为砂岩、砂砾岩残积土层,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为夹有风化砾石组成。根据残积土的塑性状态分为可塑~硬塑状残积土层,本次勘察到均有揭露。

①可塑状残积土,本层局部分布,仅有7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层顶埋深为0.40~8.00m,层顶标高为29.38~40.55m,厚度为2.00~9.80m,平均厚度5.17m。在图表上代号均为“<5N-1>、<5H-1>”。

表3.1.6 天 然 状 态 指 标 密 度 稠 度 指 标 压缩系数压缩模量av ES 直接快剪 层序及土层名称 湿 干 土粒比重 Gs ∕ 6 含水率 孔隙比 饱和度 液限塑限 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 IL ∕ 6 粘聚内摩100-200kPa 100-200kPa 力 擦角 C MPa-1 5 MPa 5 6.50 2.00 4.70 1.68 0.36 3.10 kPa 5 φ ° 5 ρ0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5N-1>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6 ρd 6 ω % 6 eo ∕ 6 Sr % 6 WL Wp Ip % 6 % 6 ∕ 6 g/cm3 1.91 1.45 2.73 3 5.5 0.989 9 8.5 47.6 29.2 18.4 0 .42 0.990 1.86 1.37 2.72 3 1.7 0.876 9 7.6 43.0 26.8 16.2 0 .26 0.300 1.88 1.40 2.73 3 4.4 0.954 9 8.2 45.8 28.3 17.5 0 .35 0.494 0.02 0.03 0.01 1.5 0.044 0.4 1.6 0.9 0.8 0.06 0.283 0.01 0.02 0.00 0.0 0.046 0.0 0.0 0.0 0.0 0.18 0.572 0.762 56.7 23.2 24.2 11.6 35.5 15.6 12.4 4.4 0.3 0.3 23.8 11.4 ②硬塑状残积土,本层局部分布,仅有MNZ2-C079和MNZ3-JP-24两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层顶埋深为7.00~12.00m,层顶标高为26.63~32.83m,厚度为2.00~3.00m,平均厚度2.75m。在图表上代号均为“<5N-2>。 3.1.7 岩石全风化带

江埔站的全风化层主要由第三系的细砂岩、砂砾岩的全风化层和燕山期花岗岩的全风化层组成。

(1)第三系碎屑岩岩石全风化带(E2by、D3m):

本层分布广泛,大多数钻孔均有揭露,呈浅黄褐色、灰黄色、褐红色,原岩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芯呈坚硬土状。本层主要由第三系砂砾岩,泥盆系石英砂岩等岩石风化而成。

目前有31个钻孔有揭露到本层,揭露到的层顶面埋深0m~18.50m,本层的厚度0.70~11.20m,平均层厚4.01m,埋藏标高15.76~40.27m。在图表上代号

均为“<6>”。

(2)花岗岩全风化带(J3ηγ)

本层有8个钻孔有揭露,呈黄褐色、褐灰色等,原岩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芯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局部夹强风化花岗岩碎块。

本层层顶埋深为13.40~18.80m,层顶标高为-15.00~25.60m,揭露层厚2.00~9.20m,平均厚度5.09m。在图表上代号均为“<6H>”。

表3.1.7 天 然 状 态 指 标 密 度 层序及土层 名称 湿 ρ0 样本数 <6> 5 干 ρd 5 稠 度 指 标 压缩系数av 垂直 方向 压缩 模量ES 垂直 方向 直接快剪 土粒比重Gs ∕ 5 含水率 ω % 5 孔隙比 eo ∕ 5 饱和度 Sr % 5 液 限 塑限 塑性指数 Ip ∕ 5 液性指数WL Wp % 5 % 5 粘聚内摩100-200kPa 100-200kPa 力 擦角 IL C φ ∕ 5 MPa-1 2 0.520 0.490 0.505 1 0.590 0.590 0.590 MPa 2 3.90 3.40 3.65 1 3.00 3.00 3.00 kPa 4 ° 4 g/cm3 最大值 1.94 1.52 2.71 31.0 0.931 97.5 38.4 23.4 15.0 0.60 最小值 1.75 1.39 2.68 26.1 0.785 75.1 34.9 21.5 13.4 0.33 平均值 1.87 1.45 2.70 29.2 0.871 91.1 36.5 22.4 14.2 0.48 样本数 1 1 1 1 1 1 1 1 1 1 最大值 1.91 1.52 2.69 25.8 0.772 89.9 36.3 22.2 14.1 0.25 最小值 1.91 1.52 2.69 25.8 0.772 89.9 36.3 22.2 14.1 0.25 平均值 1.91 1.52 2.69 25.8 0.772 89.9 36.3 22.2 14.1 0.25 68.00 16.10 18.20 2.30 39.20 11.35 1 1 <6H> 39.20 11.35 53.4 24.7 53.4 24.7 3.1.8 岩石强风化带

(1)第三系、泥盆系碎屑岩岩石强风化带(E2by、D3m)

本层大部分地段有分布,本层由第三系棕红色砂砾岩、和青灰色石英砂岩岩组成。呈棕红色、青灰色、灰绿色等颜色。原岩组织结构大部分风化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风化强烈,受构造影响较重,裂隙发育,岩芯呈碎石夹土状、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块状。

① 强风化砂砾岩,棕红色,岩心多呈柱状,碎块状,岩质较酥,岩心手捏可捏成砂土状,泡水易软化,变散。本层主要分布在车站西侧、西南侧一带松散

覆盖层下,共有23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层顶埋深为13.60~28.50m,层顶标高为7.50~22.20m,揭露层厚0.30~10.00m,平均厚度2.91m。在图表上代号均为“<7-1>。

② 强风化石英砂岩岩,棕红色、褐黄色,夹青灰色,岩心多呈半岩半土状,碎石土状,夹有强~中风化碎块石较多,碎块石含量较高约占25%~50%,钻进较难钻进,局部漏水严重。本层主要分布在东侧,东北侧靠近木壳岭山脚一带,以及从化技工学校附近。共有26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层顶埋深为0~28.00m,层顶标高为10.36~43.36m,揭露层厚1.70~31.00m,平均厚度12.78m。在图表上代号均为“<7-3>”。

(2)花岗岩强风化带(J3ηγ)

本层仅有12个钻孔有揭露,本层由燕山晚期第二阶段细粒、中细粒花岗岩组成。主要呈青灰色、灰绿色夹白色等花斑色。岩石受构造影响强烈,风化强烈,原岩组织结构大部分组织结构,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钾长石用手捏成砂状,斜长石、云母多已风化成高岭土或粘土。风化强烈,加之靠近断层,受构造影响严重,岩体较一般地区强风化层更为破碎,风化更为强烈,岩芯多呈土夹碎块状,碎块状,局部夹全风化花岗岩。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岩芯遇水易软化崩解。

本层层顶埋深为18.00~32.00m,层顶标高为2.40~20.80m,揭露层厚1.00~13.00m,平均揭露厚度6.23m,在图表上代号为“<7H>”。 3.1.9 岩石中等风化带

(1)碎屑岩中等风化(E2by、D3m)

呈棕红色、青灰色,主要由砂砾岩、石英砂岩组成。陆源碎屑结构为主,中厚层状构造,岩石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份基本未变化,风化裂隙较发育,泥质、钙质、铁质胶结,岩芯较破碎~较完整,呈短柱状~长柱状,局部呈块状。部分地段夹强风化岩夹层。

①砂砾岩(E2by):灰色、灰棕色为主,砾状结构,厚层状构造,泥质、钙质胶结为主,风化裂隙较少,较完整,岩心多呈短柱状、少量呈块状。岩石质量指

标RQD值一般50~7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本层是站场西侧和西南部靠近雅居乐小学一带的下部基岩,共有14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层顶埋深为15.00~25.00m,层顶标高为9.26~20.00m,揭露层厚1.30~30.00m,平均揭露厚度9.10m。在图表上代号为“<8-1>”。

②石英砂岩(D3m):灰色、青灰色、局部偶夹有棕红色,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受构造挤压影响,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较破碎,完整性较差,局部较完整,多呈短柱状、块状。岩石质量指标RQD值一般45~65%,为较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部分地段夹微风化或强风化岩夹层。本层主要分布在站场东部和东南部靠近木壳岭一带,位于断层的上盘。本次钻塔共有23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层顶埋深为7.00~37.00m,层顶标高为2.88~33.95m,揭露层厚1.50~31.20m,平均揭露厚度13.47m,在图表上代号为“<8-3>”。

(2)花岗岩中等风化(K1??)

本层有17个钻孔有揭露,本层由燕山晚期第二阶段细粒、中细粒花岗岩组成。呈青灰色、灰绿色等。受构造影响严重,岩体裂隙较为发育,成份多有变质,岩心矿物绿泥石化,片理化严重,岩体较差,多呈短柱状、碎块状,岩心采取率低,岩石质量指标RQD值一般25~7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位于断层破碎带下盘,在场地中部侵入泥盆系石英砂岩。

本层层顶埋深为20.00~47.00m,层顶标高为-10.60~17.00m,揭露层厚0.50~17.00m,平均揭露层厚6.09m,在图表上代号为“<8H>”。

表3.1.9 抗压强度 层序及 层名称 试样编号 取样深度(m) MNZ3-JP-09-1 MNZ3-JP-17-1 MNZ3-JP-26-1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36.30-36.80 35.30-36.35 21.10-21.30 <9-3>(微风化)石英砂岩 天然 单值 (MPa) 68.4 64.2 114.7 106.0 107.8 78.4 6 114.7 64.2 饱和 单值 (MPa) 67.6 62.1 100.0 102.9 101.8 73.4 6 102.9 62.1 平均值 标准差 标准值 89.9 22.1 71.6 84.6 18.9 69.0 3.1.10 岩石微风化带(E2by)

本站站址的微风化岩体主要由第三系的砂砾岩组成,石英砂岩、花岗岩微风化带未曾揭露。

花岗岩微风化带缺失,未曾揭露。 第三系碎屑岩岩微风化带<9-1>:

呈棕红色、灰棕色,青灰色,主要由细砂岩,砂砾岩组成。陆源碎屑结构为主,中厚层状构造,岩石组织结构基本未破坏,矿物成份基本未变化,泥质、钙质、铁质胶结,胶结紧密、良好。局部有少量风化裂隙,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长柱状,以长柱状为主。局部地段夹强风化岩夹层。岩石质量指标RQD值一般80~98%,为软岩~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本层在车站西侧、西南侧,揭露到的层顶埋深18.20m~30.00m,本层的厚度1.40m~15.70m,平均层厚8.51m,顶面埋藏标高4.26~17.80m。在图表上代号为“<9-1>”。

表3.1.10 层序及层 名称 试样编号 取样深度(m) MNZ2-C073-5 MNZ2-C076-4 <9-1>(微风化)砂砾岩 29.55-32.55 26.30-29.00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标准值 天然 单值 (MPa) 10.4 11.7 19.4 16.5 17.0 5 19.40 10.40 15.00 3.80 11.40 抗压强度 饱和 单值 (MPa) 5.57 5.25 3.51 4.09 3.63 5 5.6 3.51 4.41 0.94 3.51 软化系数 风干 单值 (MPa) 20.1 19.3 24.5 26.6 22.4 5 26.6 19.3 22.6 3.0 19.7 KR 0.27 0.15 2 0.27 0.15 0.21 0.09 0.01

3.2、地下水位

本车站地貌上主要属于残丘陵地貌,所揭露第四系地层为人工填土层,冲积~洪积砂层、冲积~洪积土层、河湖相沉积土层及残积土层,基岩为砂砾岩、

石英砂岩,地下水位的变化受地形地貌和地下水补给来源等因素控制。

江浦站地下水水位埋藏变化较大,山前冲洪积带地下水位普遍较浅,水位埋深为0.00~16.00m,平均埋深为4.85m,标高为26.72~36.48m,平均标高为32.05m;靠近木壳岭水位埋深稍深,稳定水位埋深为4.60~8.20m,平均埋深为5.50m,标高为26.80~36.20m,平均标高为33.14m。

3.3、地下水类型

本场地地下水按赋存方式分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3.3.1、松散土层孔隙水

本段冲积—洪积砂层为主要赋水部位,且分布较广泛,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和流溪河水,地下水较丰富。据以往工程经验显示砂层的综合渗透系数为4~120m/d。大部分地段粉质粘土层、淤泥质粘土层覆盖砂层,地下水具承压性,承压水头1.0~3.00m左右。

3.3.2、基岩裂隙水

本段层状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石英砂岩、花岗岩、砂砾岩等强风化带和中风化带以及岩体中的断层破碎带之中,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不均一,主要与岩性、岩石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等有关。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以及砂层的越流补给。本场地东北恻细砂岩分布区域受断层影响较大,风化深度较深,岩石裂隙发育,水量较雅居乐小学附近场地稍大。抽水试验成果显示,渗透系数0.5~2m/d。

3.3.3、地下水补给与排泄

大气降水、流溪河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排泄主要表现为大气蒸发及江河水退潮时向江河排泄,地下水位受季节和江河水潮汐的影响明显。第四系砂层孔隙水的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和流溪河水,基岩裂隙水主要靠第四系孔隙水的越流补给和大气降水补给。

3.4、降水

本车站位于广州市从化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所控制,冬季处于极地大陆高压的东南缘,常吹偏北风,且恰在冷暖气团交绥地带,气象要素变化大。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及南海低压槽的影响,常吹偏南风,由于暖湿气流的盛行,气候高温多雨,因而摆脱了回归干燥带及信风带的影响,而表现出季风气

候的特色。广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长夏无冬,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但热带气旋、暴雨、洪涝、干旱、寒潮和低温阴雨也常出现。

广州市年降水量在1612~1909毫米之间,地区分布为北多南少,丘陵多于平原。广州市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匀,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年雨量的80%以上,其中前汛期(4~6月)占年雨量的40%~50%,后汛期(7~9月)占年雨量的30%~40%。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少雨季节,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20%左右。广州市降水量虽然丰沛,但很不稳定,年际变化大。最多雨年和最少雨年降雨量相差2倍多。广州市各月平均降水量具体见附表5。

附表5:广州市各站各月平均降水量表(单位:毫米)

月份 广州市40.9 66.3 89.9 175.3 288.7 274.6 223.1 223.6 179.9 69.1 41 24.1 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四、降水设计与施工

1、降水方案

江埔车站基坑降水施工采取以管井降水为主,排水沟为辅的降、排水的方案。 2、排水沟降水施工 2.1、基坑内排水 2.1.1、排水系统的布置

虽然基坑开挖前已进行了井点降水,但由于存在不透水和弱透水层,且围护结构本身可能存在漏水点,基坑外地下水也可能通过连续墙墙底绕流等,开挖过程开挖面上难免还会有明水存在,因此仍须在开挖设计基底面后设置基坑内水平排、引水系统。

本工程根据基坑特点和开挖方式采用分区段设纵横向排水沟槽的坑内盲沟排水系统,及时将明水集结于降水井内,再由潜水泵抽出坑外,防止基底受水浸泡而受到破坏,并利于下部工序施工。图1:基坑内水平排水系统示意图。

图1:基坑内水平排水系统示意图

2.1.2、排水系统的技术要求

排水沟纵向设置于基坑两侧和中间,主要汇集连续墙渗漏水和地表水,并将其引入降水井内,沟深0.5m,底宽0.5m,水沟的边坡为1:1~1:1.5,向降水井方向设0.5%的纵坡,内设PVC排水花管并覆以碎石。

如果开挖面渗漏水量大,采用PVC节水管槽将水引入降水井,防止长距离冲刷开挖面,形成泥石流,携带大量泥砂至已完成基底部分,并导致开挖斜坡失稳、坍塌。

2.2、地面排水

基坑顶部沿导墙周围用砖砌300×300㎜(宽×深)排水沟,用于承接基坑抽排水及地面雨水,为防止地表水较大时倒灌入基坑内。

对于从基坑内抽出的水,由于含有一定量的泥砂,为防止直接排入市政下水道堵塞下水道,不利于环保,分别在每个排入口设一组沉淀池,每组沉淀池有三个小池,每个小池为5.0m(宽)×3.0m(长)×1.5m(深),三个小池分别为进水池、沉淀池、出水池,沉淀池应及时清理沉碴,防止将泥砂带入下水道,堵塞管道。

3、管井降水施工 3.1降水井构造设计

降水井井管直径0.8m,壁厚6mm,泥孔径1.2m。滤水层厚度0.2m,滤水层采用粒经5~15mm圆形或亚圆形砂卵石过滤层。井管为Φ800mm、δ=6mm焊管,管壁开孔6cm@15×15cm,管底用Φ800mm,厚6mm钢板焊接封孔。管外包三层滤网,层滤网采用孔眼6×6mm尼龙网,用12#铅丝间隔0.5m扎紧。详细见《图2》。

3.2降水井平面布置

江埔车站基坑总长360.7米,宽19.7米。设计30口降水井呈双排布置基坑内,对基坑进行降水,降水井间距L为25~30m。降水井现场施工中还需考虑错开内支撑,以免平行、交叉作业时影响工效。 3.3 降水井施工

工艺流程:测量定位井点位→人工挖探井口段(含切割路面、既有建筑及管线拆除)→钻机就位→钻孔成孔→换浆→下滤管→填滤料→洗井→埋设排水联络管线及配电电缆→下泵抽水→盖井盖→清理施工现场→降水管理→降水任务完成→封井及防水处理。

3.3.1 施工准备 ⑴ 定井位

根据设计图纸定出井位,在施工中,可根据以下条件对降水井位置进行调整: ①降水井总数不少于设计总数;

②井位避开:纵横梁位、线路中线、柱位、出土口位置。 3.3.2泥浆池施工

泥浆池设两个,一个沉淀池,一个清水池。泥浆池长×宽×高为3×3×1.5m=13.5m3,清水池长×宽×高为2×2×1m=4m。泥浆池要布置在开挖边线内侧离开挖边线2m以上,为加快施工速度,泥浆池要提前挖好,挖出的土要堆放有序,部分土要回填泥浆池,余土连同泥浆池在土方开挖时一并挖走。 3.3.3 降水井施工工艺

本工程降水井深度21m左右,底层进入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因此所有管井采用冲击钻机成孔。

⑴ 钻机就位

用水平尺校正钻机底座水平,并用铁丝把钻机固定在枕木上。 ⑵ 成孔

用冲击钻机正循环成孔,钻孔到设计深度后,注入新鲜泥浆置换全井孔内泥浆,砂石泵抽出沉碴并测定孔深。替浆过程中,安排好泥浆及碴土的清运工作。

⑶ 井管制作

降水井井管采用Φ800、壁厚6cm钢管外包滤网材料制成。钢管直接从厂家采购,6m长一节,现场拼接,接头满焊。管壁打孔,并用滤网三层包裹。

3

⑷ 下井管

井管吊放采用汽车吊整体吊装。钢管上口焊接两个吊耳,在井管下放到井孔后换绳到两个吊耳重新提起,将井管准确定位到孔位中心后再下放。为保证井管安装位置准确,井管下放时应充分吊直,两人于孔口扶住井管缓慢下放,避免碰撞井壁,下放完成后使井管口高出地面不少于20cm。

⑸ 填滤料

井管下入后立即在井管及井壁之间填入滤料,滤料为粒径5~15mm的圆形或亚圆形砂卵石。回填时,滤料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并保持连续,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井管偏移及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应及时补充滤料,要求实际填料量不小于95%理论计算量。孔顶0.5m范围内用粘土回填夯实。

⑹ 洗井

洗井工作应在填滤料后立即进行,以防井壁泥质硬化,造成洗井困难。采用深井泵抽水洗井,直至抽出的井水清洁无污浊。洗井过程中应观测水位及出水量变化情况。洗井时若出现井水中含有滤料,应停止洗井,检查原因并进行处理。

⑺ 试运行

正式运行之前进行试运行:

①降水开始前,所有抽水井统一编号。

②试运行之前,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

③每口井在第一次试抽水时,记录抽水的时间与单井出水量,然后测定动水位的深度,观测停抽后的水位恢复情况,当水位上升幅度相对较快时,断定洗井有明显效果,该井可作为正式降水井使用;否则,重新洗井,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3.4管井质量检验

施工质量检验主要依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1JGJ/T111-9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与《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进行,质量检验标准见《表5》所示。

表5 管井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允许值或允许偏差 序号 1 检查项目 单位 排水沟坡度 ‰ 数值 1~2 目测:坑内不积水,沟内排水通畅 检查方法 2 3 4 5 井管垂直度 井管间距 井管插入深度 过滤砂砾料填灌 粗砂含水层出水含砂量 % % mm % 1 ≤15 ≤200 ≤5 ≤1/50000 下管时目测 用钢尺量 测绳测量 检查回填滤料用量 6 中砂含水层出水含砂量 细砂含水层出水含砂量 ≤1/20000 ≤1/10000 实验测定砂水重量比 三、降水验算

1、基坑出水量

根据水井理论和江埔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降水井所处地层为孔隙承压水,承压水层主要是中粗砂层、砂砾层。根据《建筑施工手册》选择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基坑进行涌水量计算:

K=(k1×h1+k2×h2.....+kn×hn)÷(h1+h2...+hn)=12.71m/d

=10×15.32×√12.71=546.2m

R--降水影响半径,此处取546.2m。

S--抽水时的水位降深,经查询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工程江浦站详细勘查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下水位平均标高为33.14m,主体底板标高为18.82m,此处水位降深取15.32m。

K--渗透系数,k值取基坑底板标高下1m以上各土、岩层厚度及渗透系数最大值的加权平均值 ,此处取12.71m/d,经查询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工程江浦站详细勘查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各地层渗透系数见下表。

表3.2水文地质特征及渗透系数建议值表 层号 <1> <3-1> <3-2> <3-3> <3-4> 简要水文地质特征 孔隙度大,透水性较强,接受大气降水直接补给。 分布于雅居乐小学附近一带的洪积平原,含较多粘粒,受大气降水和侧向补给,透水性中等。 分布于雅居乐小学附近一带的洪积平原,受大气降水和侧向补给,透水性强。 分布于雅居乐小学附近一带的洪积平原,含较多粉粘粒,透水性强。 分布于雅居乐小学附近一带的洪积平原,含较多砂砾,透水性强。 建议渗透系数(m/d) 0.50-2 2.0-5.0 5-10 70-80 100-120 土层平均厚度(m) 2.72 2.11 2.5 3.6 1.93

层号 <4N-1>、<4N-2>、<4N-3> <4-2A>、<4-2B> <4-3>、<5N-1>、 <5N-2>、<5H-1> <6>、<6H> <7-1>、<7-3>、<7H>、<8-1>、<8-3>、<8H> <9-1> 简要水文地质特征 该层分布较散,零星分布于车站场址,多呈透镜体分布,厚度不均,透水性较差。 分布于雅居乐小学附近一带的洪积平原,透水性差。 花岗岩残积层、分布在丘陵地貌前缘,及部分残丘地带。透水性差。 为岩石全风化带,岩石已风化呈土状,透水性较差。 为砂砾岩、石英砂岩、花岗岩强~中等风化带,裂隙较发育,富水性和透水性稍好。 为砂砾岩微风化带,裂隙局部发育,富水性和透水性较差。 建议渗透系数(m/d) 0.001-0.01 0.001 0.01-0.1 0.05-1 0.5-1 0.005 土层平均厚度(m) 2.54、3.7、1.65 2.15、3.48 1.5、5.17、2.75 4.01、5.09 2.91、12.78、6.23、9.1、13.47、6.09 8.51

Q?2kLMs2.73kMs=5698.7m3/d ?BRlgR?lg()2式中:Q?基坑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取12.71m/d;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取10.14m; R?影响半径(m),取546.2m; S?水位降深(m),取15.32m; L?基坑长度(m),360.7m; B?基坑宽度(m),19.7m; 2、降水井及深度验算 ⑴降水井数量

降水即在基坑土方开挖之前,用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方式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1m,同时使土体产生固结以方便土方开挖。

①管井出水量q(m3/d)按下式计算:

q=L×d÷a×24=192m/d

3

q—单井出水能力(m3/d); d—过滤器半径(mm),800m; L—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1m;

a—与含水层渗透系数有关经验系数,取100; ②管井数量

n?1.1Q≈29.7=30个 qQ—基坑涌水量; q—管井出水量。

⑵基坑中心点水位降低深度计算

S?0.366Q?1???lgR?lgrr??r012n?≈18.954m>15.32m(最低处降深) ?Mk?n?S—在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低深度;

r1r2……rn—各井距基坑中心或井点中心处的距离。 经以上验算,管井布置及结构设计均满足要求。 四、施工安排及施工计划

1、施工安排

基坑内共有30口降水井。降水井安排6台冲桩机施工。南端和北端同时施工,分二个工作面,三台负责由南向北施工,另三台负责北向南施工。

2、施工计划

计划从2013年12月1日开始施工降水井,2014年1月15日完成。 五、设备、人员配置

1、设备组织

拟投入设备见《表6》所示。

表6 管井施工投入设备表

序号 1 设备名称 冲孔桩机 型号规格 数量 6台 性能或用途 直接从地面冲孔至井底设计高程,遇强风化或中风化可直接成孔。 4吋吸砂泵,出水量80m/h 作泥浆泵用。 额定出水量25m/h,扬程30m 施工供水 额定出水量65m/h,扬程25m 每盘100m 3332 3 4 5 6 7 泥浆泵 潜水泵 供水软管 潜污排污泵 电缆线 配电箱 4ZS-12 65QW25-30-4 2.5吋 80QW65-25-7.5 6mm×3+3mm×1 226台 6台 300m 40台 14盘 12套 8 9 10 塑料波纹管 钢丝绳 汽车吊 65mm/80mm φ12mm 18T 560m 10m 1台 每盘100m 2、人员组织

降水作业队施工时拟投入施工人员10人,其中作业队长1人,机长3人,安全员1人,其它施工人员5人。成井结束后留6人进行降水井管理,其中安全员、电工各1人,看管人员4人。 六、降水运行管理

1、建立地下动态监测网 ⑴ 监测目的

由于降水期较长,降水使场区地下水均衡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较准确地掌握场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在降水工程实施的同时,建立地下动态监测网。

⑵ 监测重点

①重点监测地表沉降值以及对雅居乐商铺、技工学校学生宿舍、中石化附件居民楼等高层建筑的影响;

②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⑶ 监测点布置原则

①地面、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点每隔20m左右设一个观测点。

②围护结构内力、变形、冠梁水平位移及沉降测点每隔10~25m设一个。 ③沿基坑两侧、距围护结构1.5~3m左右,每隔20m设一水位观测孔,观测孔深入相对不透水层2m。

④地下管线量测应按照点间距不大于10~20m适当布点进行量测。 ⑷ 各监测项目安全、警戒及控制值

各监测项目的安全、警戒、控制值见《表7》所示。

表7 监测项目安全、警戒、控制值表

序号 1 2 监测项目 地面、建(构)筑物沉降测点 冠梁、连续墙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点 安全值 10mm 0.1% 开挖深度 警戒值 20mm 0.2% 开挖深度 控制值 30mm 0.25% 开挖深度 3 4 5 对沉降敏感性高的地下管线沉降观测点,如煤气管 对沉降敏感性低的地下管线沉降观测点,如水管 水位观测孔 水平向10mm 竖向2mm/天 水平向30mm 竖向5mm/天 降水不大于0.5m 水平向10mm 竖向2mm/天 水平向30mm 竖向5mm/天 降水不大于0.8m 水平向15mm 竖向3mm/天 水平向40mm 竖向8mm/天 降水不大于1m 2、备用电源措施

为了保证降水期间抽水持续作业,防止长时间停电造成水位回升,影响施工,需考虑备用电源问题,拟采取如下措施:

采用双路电源供电系统,如发生电网停电现象,及时启用应急发电机供电(现场备用250KW发电机)。

3、降水维护措施

⑴ 降水运行开始阶段是降水工程的关键阶段,为保证在开挖时及时将地下水降至开挖面以下,尽可能提前投入降水运行,即在降水井的成井施工阶段应边施工边抽水,完成一口投入降水运行一口,力争在基坑开挖前,将基坑内地下水降到基坑开挖面以下1m左右。

⑵ 降水运行阶段应经常检查潜水泵的工作状态,每天检查不应少于2次,一旦发现不正常应及时调泵并修复,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另外施工现场要备有多于降水井数3台的潜水泵以备用。

⑶ 按照降水实际运行效果,做好基坑内的明沟排水工作,及时将雨水影响的渗水排干。

⑷ 基坑土石方开挖期间,应避免挖土机械在井管附近行走,以免损坏降水井。当反铲挖掘机挖至离井点管0.5m左右时,采取人工辅助开挖以保护井体。土石方开挖中随开挖深度露出土体的井管及时割除,并加盖围护,确保井管设备不受破坏。

⑸ 抽水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⑹ 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掉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沟,防止破裂、渗漏。 ⑺ 在更换水泵时,应测量井深,掌握水泵安全的合理深度,防止埋泵。 七、防止或减少影响周围环境的技术措施

在降水过程中,由于会随水流带出部分细微土粒,再加上降水土体的含水量降低,使土壤固结,因而会引起周围地面的沉降,为防止或减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

产生过大的地面沉降,拟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采用回灌技术:即在降水井点和要保护的建(构)筑物之间打设一排井点,在降水井点抽水的同时,通过回灌井点向土层内灌入一定数量的水(即降水井点抽出的水),形成一道隔水帷幕,从而阻止或减少回灌井点外侧被保护建(构)筑物地下水流失,使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变。

2、使降水速度减缓:在井点系统降水过程中,适时关闭抽水设备,减缓抽水速度,或者加大井点管间距。 八、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1、安全生产

⑴ 工人上岗前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严禁违章操作,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⑵ 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认真填写安全日记。 ⑶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⑷ 达到以下安全目标:安全事故零目标;实现违章零目标。

⑸ 做好附近构筑物的监测工作,发现异常及时通报联系,以便及时调整抽水计划,保证周边环境安全。

⑹ 加强地下水位的观测,及时向有关方面通报地下水位情况,以便安排今后工作。 ⑺ 根据需要,及时拆除封堵有关井点。 ⑻ 电缆必须完整无损坏,防止漏电事故发生。

⑼ 做好基坑外排水系统,防止地面水渗漏和流入基坑。下雨天,及时做好基坑内明沟排水。

⑽ 加强施工现场过程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安全奖罚。 2、文明施工

⑴ 指定专人负责环境卫生打扫工作,使施工现场保持干净、整洁,料具摆放整齐,每天要做到工完场地清。

⑵ 成井期间做好泥浆抽排系统,防止泥浆漫流。

⑶ 抽水期间,做好排水系统,保证排水能力,防止水流溢出排水沟。 ⑷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按要求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并保持着装整齐。 九、基坑防洪、涌水应急预案

1、基坑防洪应急预案

在施工场地布置时,已经考虑了必要的排水系统,能够确保正常情况下排水,一旦出现较大暴雨,出现排水系统瘫痪时,采取的措施为:

①在基坑开挖阶段,在基坑内开挖导沟和集水坑,排水利用泥浆泵。

②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出现基坑可能被淹险情,要能够迅速进入抢险工作。

③险情发生时,启动所有的抽水系统,将沉淀池、基坑内的积水抽排到市政排水系统,并安排工区领工员值班,随时将排水情况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以便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抢险措施。

2、围护结构漏水涌砂应急预案

围护结构墙(桩)间施工缝采用H型钢连接,一旦出现墙(桩)间止水效果不理想,发生施工缝大量漏水、涌泥砂现象时,采取的措施为:

①基坑开挖阶段,施工现场准备足量的编织袋、棉纱、注浆小导管、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机等物资。

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将施工缝清理干净,由安保部负责主动检查施工缝是否有漏水、涌泥砂现象或前兆,并做好记录和必要的描述,通知现场施工人员密切注意漏水、涌泥砂的发展情况。

③一旦发现墙(桩)间漏水成线状或能够发现有流水时,以及有泥浆、流砂明显涌出时,立即组织注浆作业班组在清理施工缝,利用风钻在施工缝部位钻孔和安装注浆管压住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封堵,涌水压力过大时,先利用注浆管作为排水通道排水,在由技术部门牵头制定专门方案处理。

④若施工缝漏水、涌泥沙非常严重,来不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封堵,预计会发生(或已经出现)大量涌泥砂淹基坑现象发生时,应立即组织基坑内所有施工人员撤退,经基坑周边所有设备、材料等转移到安全地带,并组织相关人员启动防洪预案抽排基坑内积水和制定专门方案处理。

1、基坑防洪应急预案

在施工场地布置时,已经考虑了必要的排水系统,能够确保正常情况下排水,一旦出现较大暴雨,出现排水系统瘫痪时,采取的措施为:

①在基坑开挖阶段,在基坑内开挖导沟和集水坑,排水利用泥浆泵。

②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旦出现基坑可能被淹险情,要能够迅速进入抢险工作。

③险情发生时,启动所有的抽水系统,将沉淀池、基坑内的积水抽排到市政排水系统,并安排工区领工员值班,随时将排水情况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以便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抢险措施。

2、围护结构漏水涌砂应急预案

围护结构墙(桩)间施工缝采用H型钢连接,一旦出现墙(桩)间止水效果不理想,发生施工缝大量漏水、涌泥砂现象时,采取的措施为:

①基坑开挖阶段,施工现场准备足量的编织袋、棉纱、注浆小导管、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机等物资。

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及时将施工缝清理干净,由安保部负责主动检查施工缝是否有漏水、涌泥砂现象或前兆,并做好记录和必要的描述,通知现场施工人员密切注意漏水、涌泥砂的发展情况。

③一旦发现墙(桩)间漏水成线状或能够发现有流水时,以及有泥浆、流砂明显涌出时,立即组织注浆作业班组在清理施工缝,利用风钻在施工缝部位钻孔和安装注浆管压住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封堵,涌水压力过大时,先利用注浆管作为排水通道排水,在由技术部门牵头制定专门方案处理。

④若施工缝漏水、涌泥沙非常严重,来不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封堵,预计会发生(或已经出现)大量涌泥砂淹基坑现象发生时,应立即组织基坑内所有施工人员撤退,经基坑周边所有设备、材料等转移到安全地带,并组织相关人员启动防洪预案抽排基坑内积水和制定专门方案处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eg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