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8景炎中学可持续发展课题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4-01-26 05: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与“名校”剥离后“民校”可持续发展研究】
开题材料目录
? 开题报告【? 研究方案【? 实施计划【? 专家意见【
株洲市景炎实验中学课题组2006年11
01】 10】 19】 24】
30日
月
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与“名校”剥离后“民校”可持续发展研究》
开题报告书
学科分类: 教育管理
课题类别: 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课题主持人: 范希娟
课题承担单位: 株洲市景炎实验中学
主要研究人员: 刘坚华 罗 希 匡 锋 谌寄常 杨元正 夏立勋 刘剑红 罗坤光 卓志龙
一、问题的提出(含国内外研究现状)
1、?名校办民校?的来源及快速发展的原因
?名校办民校?是指重点中学举办民办学校,这在许多地方已成为普遍现象。湖南省2002年的统计数字是:77所省级重点学校中,有54所学校办有56所民办学校,在校生达到52028人。目前这些数字都有很大变化,在校生增长非常迅速。每到招生季节,重点高中报名者是“挤破门槛”。“名校办民校”,无疑缓解了这一矛盾。2003年,湖南省教育厅专门下发了一个文件《规范公办重点高中举办民办学校管理》。文件指出,“公办重点高中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民办学校,符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际,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扩大事业规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
2、民校的作用
二十多年来,中国民办教育除了为社会提供日益增加的、多样化的教育机会以外,还通过持续不断的制度创新为改造中国教育的计划体制模式和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教育体系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04年底,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达7.85万所,在校生1769.36万人。
3、民校的现状问题
综观2005年中国大陆的民办教育发展形势,看似纷繁复杂的各色演员的登台表演,其实都是围绕转型这个主题展开,其中突出的主线就是利用公共教育资源发展民办教育。
1
在关于民办教育的传统观念中,公私之间泾渭分明。人们通常希望,如果你是民办学校,就不要沾政府的光;同样的,如果你是公办学校,就不要沾市场的光;如果你想两边沾光,那就是破坏公平竞争。这种狭隘的传统意识在对?名校办民校?政策的抨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目前反对?名校办民校?的理由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对民办学校造成不公平竞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增加老百姓负担;导致教育腐败;公共资源成为特殊群体的牟利工具。
为了规范这些“名校办民校”的管理,湖南省教育厅在2003年下发的文件中要求:要在保证公办学校规模和教育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必须坚持“四独立”原则,即所办民办学校必须是独立法人,必须独立实行经费核算和人事管理,有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进行教育教学;主要应招收高中阶段学生。前几年,为减轻初中入学高峰压力举办的民办初中,从2003年秋季开始,逐步减少招生规模,最迟在今后2至3年内停招初中生;“民校”不得在其他学校挂靠办班。
湖南省教育厅在2005年10日又出台《共享公办高中资源的民办学校停止初中招生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提出四种途径(公办高中举办的民办学校只办高中,停招初中生;因布局需要,个别地方初中学位严重不足,经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将公办高中举办的民办学校改办为独立公办初中,但改办为独立公办初中的,必须具备初中设臵的标准;当地确有需要,学校所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经审查公办高中举办的民办学校完全做到不共享公办高中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可以继续招收初中学生;公办高中自行终止所办民办学校)实现停招初中生,同时对停招后民办学校的师资和学生去向做了安排。
4、剥离后的道路该怎样发展
由于?名校办民校?的存在只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补充措施,是一种过渡性的办学形式,这种模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它存在的合法性、公平性必然会遭受人民的质疑,很显然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因此?名校办民校?模式的终结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不可否认,在名校母体中孕育成长的民校对促进教育落后地区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所起到的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断奶后的民校能否走上自主可持续发展道路、继续为地方教育水平的提升起领头羊作用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然而,断奶后的民校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水平提升问题;办学条件的完善问题;民校特色建设问题;学校资金链的稳定问题等等。
2
因此,剥离后民校的发展不单纯是一个学校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教师群体、教育改革、政府等多方面的稳定问题。加强剥离后民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有利于稳定社会,有利于促进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利于中国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等。
基于以上认识,株洲市景炎中学决定开展?与‘名校’剥离后‘民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株洲市景炎中学成立于1999年,是省示范性高中——株洲市二中控股举办的一所初中民办中学,属于典型的?名校办民校?, 是湖南省教育厅在2005年10日出台《共享公办高中资源的民办学校停止初中招生实施办法》中的停办对象。因此,株洲景炎中学要继续办下去,则必须与株洲市二中剥离。剥离后的‘民校’如何稳定发展?学校希望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进一步梳理思路,开展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因此确立了《与?名校?剥离后?民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该课题于2006年9月立项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立项重点课题。
这一类型的研究在国外主要体现为满足不同教育需求的研究,许多国家依据本国国情,建立了不同类型的非公立学校,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也将借鉴其他国家的有关研究成果。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部门,也在开展这一问题的调研。如政协文教卫委员会就对湖南的?名校?办?民校?出路在进行调研,这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政策层面上的研究支持。 二、课题界定
(一)与?名校?剥离后?民校?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研究。孕育于?名校?母体的?民校?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必然有其存在的背景,绝不是简单地为照顾公平性而能够一刀切的。通过七年办学各种数据统计和社会反映,我们总结如下几点,作为深入研究与?名校?剥离后?民校?持续发展必要性研究内容。
1、价值观念的历史沉淀是剥离后?民校?必然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这里所指的价值观念包括了家长群体对?名校?的认同心理和教师对?名校?的认同心理。正因为?名校?历史形成的这样一种品牌效应,剥离后?民校?充分利用这种价值观,仍然能够满足不同需求层次对教育的需求期望,能够建立相对于普通民校更为优秀与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谐社会的建立基石就在于满足各阶层的物质与文化需求。
2、现阶段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薄弱校的大量存在;普通民办学校初期的巨大投入和小规模起步所必然的高收费是剥离后?民校?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国家的教育投入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将每所学校办成所有人满意的公办学校,择校仍然会是在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内家长的无奈选择。普通民校学校初期的巨大投入和小规模起步,必然要以高收费来支撑,而这种高收费特别在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是绝大部分家长所难以承受的,而剥离后的
3
?民校?,由于前几年的发展,一般都已具备一定的办学规模,剥离后,虽然也必须投入较大资金,但其办学成本因规模原因而得以较大幅度的降低,剥离后?民校?可以制订一种介于公办学校与高收费普通民办学校之间的收费政策,从而满足更多家长对教育的需求。
3、公办学校僵化的办学机制弊端是剥离后?民校?持续发展的教育创新基础。公办学校在其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虽已形成了一整套规范而系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但由于国家包得过多、管得过死,使之呈现出办学僵化的特点,难以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办学实体和法人实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办学校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是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应试教育观念难以根治;二是办学无特色,不能主动适应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多方面需求;三是学校缺乏活力,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在社会上某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有偿家教、体罚学生、推销产品、索要礼物等师德问题日渐突出而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教育新热点。剥离后的?民校?可以充分自主的对办学机制进行探索,为中国的教育机制创新做出贡献。
(二)与?名校?剥离后?民校?持续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名校?的形成都有其特色,孕育在?名校?母体中的?民校?从其创办起,就在享用这种无形资源,这也是?民校?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与?名校?剥离后,?民校?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研究如何继承与创新学校特色。一方面,民校不能再享有公办?名校?的有形资产,必须与母体剥离。另一方面,孕育于成长于?名校?中的民校,具备了?名校?历史形成的无形资源中的许多优势,包括成熟的管理制度、良好的教学研究风气、教师的专业成长方式、社会的认同等。针对剥离后民校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继承与创新是研究的重点。
(三)剥离后民校发展研究。与?名校?剥离后的?民校?具有起点高的优势,如学生人数多、招生有优势、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学校管理较成熟等有别于其他类型民校的特点,如何在剥离后,加快民校的发展,使民校为社会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理论依据
1、教育管理学理论。
学校管理学告诉我们,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管理不仅是对教师的使用和管辖,而且还应包括建立集体教研、教师进修、职务培训、队伍建设等制度和措施,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吴志宏等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4
2、教育人本论
?以人为本?告诉我们,人是一切工作、一切事业的根本,也是一切工作、一切事业的决定因素。任何工作与事业都必须依靠人,只要人去干,就会取得成功。?名校?剥离后?民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做到了以人为本,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指日可待。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设
1、研究目标
通过本研究,为剥离后?民校?的发展明析思路,统一思想,构建架构,为中国教育在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方面做有益探索,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教育需求。
2、研究假设
结合我校剥离后的发展,我们设想剥离后?民校?是有其独特的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这种规律是不等同于公办学校与普通民办学校发展规律的,它应该是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体,吸收了?名校?历史形成的办学精华,又具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内容。 五、研究内容
(一)学校价值体系的构建研究
剥离后的民校不是公办学校,但传承了公办学校的价值内涵;剥离后的民校不是纯粹的高收费民办学校,但必需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它是我国多元化发展历史进程中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一种新事物,任何简单地归类都是无视历史的行为,也是与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相违背的,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违背的。剥离后民校的教育市场价值、教育创新价值研究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二)继承与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结合我校实际,民校要持续发展,必然坚持在继承与创新基础上的发展,无视?名校?历史的发展是无视历史的无本之木,没有创新的发展是朽木之雕。继承与创新发展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硬件建设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反思办学历史,之所以弄到今天要?剥离?的局面,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省教育厅几年前的要求坚持“四独立”原则,即所办民办学校必须是独立法人,必须独立实行经费核算和人事管理,有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因此,剥离后的民校要生存下去,势必要做到?四独立?。在?四独立?的过程中,学校硬件建设必须走继承与创新的道路,硬件建设应以高于公办学校,但又不能等同于贵族学校。应研究与寻找剥离后民校的市场定位,
5
以满足不同层次教育需求。同时,剥离后民校的硬件建设要传承?名校?的特色,如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和创新教育特色,还要创造性地在硬件建设中体现校本、生本概念,以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2、教师队伍建设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剥离后民校,其师资队伍的构成都有其独特性,?名校?分离出来的教师与社会招聘教师共同组成了剥离后民校的教师队伍,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既要考虑市场因素,又要考虑事业单位因素,如何实现教师队伍身份、心态、考核等等方面的统一是需要各方面共同研究的一个内容。我们坚持民办发展,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理念为本的原则,关注教师发展,做到三个结合
(1)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自主成长 (2)创造条件与提供平台相结合,促进教师岗位成才 (3)严格选拔与后续提高相结合,促进教师成就事业 运用校本教研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剥离后民校传承名校的优秀管理经验沉淀,但又要避免办学体制中公办学校体制僵化的因素,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创新研究必须坚持兼顾市场因素与事业单位因素的原则。
要实施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以学校为重点的校内管理体制,下移管理重心,激发办学活力。赋予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逐步构建?学校自主用人,学校自主理财,学校自主办事?的校部分级管理,分级核算体制,使学校真正转变成为适应能力强、竞争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开放性、学习型的办学实体。同时,推行以聘用制和校内津帖分配为重点的人事分配制度,激活学校人才活力。学校通过?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实施原则,实行?干部职员化,教师社会化,后勤契约化?的改革目标。
力争建立完善的下列体系:招生测评体系、员工录用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员工培训(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师生激励体系、校本课程体系(另有课题辅助)、民主管理体系。
4、评价模式继承与创新研究
包括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评价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剥离后民校的评价机制建设必须坚持市场因素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原则。对教师的评价研究应更多地以市场因素来设计,对学生的评价应更多地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来设计。其核心设想是实施?阳光评价?,
6
以信任合作为基础,以尊重理解为前提,以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较为完整的综合性量化评价。通过新的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
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行动研究法: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经验总结法: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 文献法:阅读有关文献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七、课题的创新之处
1、课题的选择是目前我省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名校办民校是九十年代末的产物,为贯彻省政府精神,民校与名校剥离,如何平稳过渡,并使?民校?与?名校?剥离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崭新的问题。如果本课题的研究为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将是造福老百姓、功在教育的大好事。
2、传承与创新为核心的研究理念是正视历史与现实,放眼未来的正确思想,也是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3、研究与实施同步进行也是本课题的一大创新。我校是刚与?名校?剥离的?民校?。今后学校的工作都是围绕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的研究与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在研究中实施,在实施中研究是本课题得天独厚的研究保障。 八、研究基础与条件保障
1、景炎中学六年来的办学成绩显著,已成为株洲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先锋。景炎的发展得到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怀。
2、景炎的发展董事会和学生行政达成高度一致,决策层和领导屋班子团结、稳定,共谋发展。
3、有一支高水平的专家指导团队。张鲜明为株洲市社会力量办学科科长,对政策的把握很准确;陈捍东、丁文平均为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经验,并在课题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4、研究人员有很强的教研能力。范希娟为景炎中学校长、景炎中学的创始人之一,长
7
期从事中学管理工作;刘坚华为景炎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市学科带头人,并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罗希为景炎中学主管学校教学的副校长,市学科带头人;匡锋为景炎中学办公室主任,市学科带头人,并长期从事管理工作;谌寄常为景炎中学教研室研究员,长期从事教研工作;夏立勋为学生处主任、刘剑红为学生处副主任,罗坤光为教务处主任、卓志龙为教研室主任,杨元正为景炎中学总务处主任,均从事多年的处室管理工作。
5、经费支持:为本课题研究,学校拔专项经费20000元整,支持课题研究。 九、研究思路与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民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规划阶段,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本阶段通过调查分析,制定学校十一五可持续性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办法,并通过学校职代会的充分讨论、表决。规划制定后进行公示,在广大教职工的监督下,逐步完成。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五大工程体系的建设。教研室完成?青蓝工程?;学生处和教务处完成?星光工程?;办公室和学生处完成?铸魂工程?;学生处和教务处完成?健心工程?;总务处完成?三园工程?;办公室完成招生测评体系、员工录用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绩效评估体系;教研室完成员工培训体系、师生激励体系、校本课程体系(另有课题辅助);办公室、工会完成民主管理体系。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从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束和研究报告的撰写。 十、课题组织与管理
1、聘请以下专家和领导为本课题顾问 毛大训(株洲市教育局副局长) 张鲜明(株洲市社会力量办学科科长) 吴刘光明(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陈捍东(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丁文平(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张 辉(株洲二中校长) 李建国(株洲二中党委书记) 2、课题组组长:范希娟
课题组成员:刘坚华、罗 希、匡 锋、谌寄常、杨元正、夏立勋、刘剑红、罗坤光、卓志龙
8
3、课题组成员分工: 范希娟:课题组总负责人。
刘坚华、夏立勋、刘剑红:侧重?星光工程??铸魂工程??健心工程?民主管理体系的研究。
罗 希、罗坤光、卓志龙、谌寄常:侧重?青蓝工程?、侧重招生测评体系、绩效评估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的研究、员工培训体系、师生激励体系、校本课程体系的研究。
匡 锋:侧重?健心工程?、员工录用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绩效评估体系、民主管理体系的研究。
杨元正:侧重?三园工程?的研究。
教研室完成;学生处和教务处完成;办公室和学生处完成;学生处和教务处完成;总务处完成;办公室完成教研室完成(另有课题辅助);办公室、工会完成。
4、经费预算:
本课题需经费2万元,学校自筹。
经费使用主要包括专家论证与指导、图书购臵、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资料打印、研讨活动等。
2006.6.30.
执笔:范希娟 匡锋 谌寄常
参考文献:
(1)《教育活动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陈佑清) (2)《素质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燕国材)
9
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与“名校”剥离后“民校”可持续发展研究》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含国内外研究现状)
1、?名校办民校?的来源及快速发展的原因
?名校办民校?是指重点中学举办民办学校,这在许多地方已成为普遍现象。湖南省2002年的统计数字是:77所省级重点学校中,有54所学校办有56所民办学校,在校生达到52028人。目前这些数字都有很大变化,在校生增长非常迅速。每到招生季节,重点高中报名者是“挤破门槛”。“名校办民校”,无疑缓解了这一矛盾。2003年,湖南省教育厅专门下发了一个文件《规范公办重点高中举办民办学校管理》。文件指出,“公办重点高中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民办学校,符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际,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扩大事业规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
2、民校的作用
二十多年来,中国民办教育除了为社会提供日益增加的、多样化的教育机会以外,还通过持续不断的制度创新为改造中国教育的计划体制模式和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教育体系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04年底,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达7.85万所,在校生1769.36万人。
3、民校的现状问题
综观2005年中国大陆的民办教育发展形势,看似纷繁复杂的各色演员的登台表演,其实都是围绕转型这个主题展开,其中突出的主线就是利用公共教育资源发展民办教育。
在关于民办教育的传统观念中,公私之间泾渭分明。人们通常希望,如果你是民办学校,就不要沾政府的光;同样的,如果你是公办学校,就不要沾市场的光;如果你想两边沾光,那就是破坏公平竞争。这种狭隘的传统意识在对?名校办民校?政策的抨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目前反对?名校办民校?的理由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对民办学校造成不公平竞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增加老百姓负担;导致教育腐败;公共资源成为特殊群体的牟利工具。
为了规范这些“名校办民校”的管理,湖南省教育厅在2003年下发的文件中要求:要在保证公办学校规模和教育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必须坚持“四独立”原则,即所办民办学校
10
必须是独立法人,必须独立实行经费核算和人事管理,有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进行教育教学;主要应招收高中阶段学生。前几年,为减轻初中入学高峰压力举办的民办初中,从2003年秋季开始,逐步减少招生规模,最迟在今后2至3年内停招初中生;“民校”不得在其他学校挂靠办班。
湖南省教育厅在2005年10日又出台《共享公办高中资源的民办学校停止初中招生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提出四种途径(公办高中举办的民办学校只办高中,停招初中生;因布局需要,个别地方初中学位严重不足,经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将公办高中举办的民办学校改办为独立公办初中,但改办为独立公办初中的,必须具备初中设臵的标准;当地确有需要,学校所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经审查公办高中举办的民办学校完全做到不共享公办高中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可以继续招收初中学生;公办高中自行终止所办民办学校)实现停招初中生,同时对停招后民办学校的师资和学生去向做了安排。
4、剥离后的道路该怎样发展
由于?名校办民校?的存在只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补充措施,是一种过渡性的办学形式,这种模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它存在的合法性、公平性必然会遭受人民的质疑,很显然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因此?名校办民校?模式的终结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不可否认,在名校母体中孕育成长的民校对促进教育落后地区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所起到的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断奶后的民校能否走上自主可持续发展道路、继续为地方教育水平的提升起领头羊作用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然而,断奶后的民校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水平提升问题;办学条件的完善问题;民校特色建设问题;学校资金链的稳定问题等等。
因此,剥离后民校的发展不单纯是一个学校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教师群体、教育改革、政府等多方面的稳定问题。加强剥离后民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有利于稳定社会,有利于促进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利于中国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等。
基于以上认识,株洲市景炎中学决定开展?与‘名校’剥离后‘民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株洲市景炎中学成立于1999年,是省示范性高中——株洲市二中控股举办的一所初中民办中学,属于典型的?名校办民校?, 是湖南省教育厅在2005年10日出台《共享公办高中资源的民办学校停止初中招生实施办法》中的停办对象。因此,株洲景炎中学要继续办下去,则必须与株洲市二中剥离。剥离后的‘民校’如何稳定发展?学校希望通过课题研究的
11
形式进一步梳理思路,开展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因此确立了《与?名校?剥离后?民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该课题于2006年9月立项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立项重点课题。
这一类型的研究在国外主要体现为满足不同教育需求的研究,许多国家依据本国国情,建立了不同类型的非公立学校,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也将借鉴其他国家的有关研究成果。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部门,也在开展这一问题的调研。如政协文教卫委员会就对湖南的?名校?办?民校?出路在进行调研,这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政策层面上的研究支持。 二、课题界定
(一)与?名校?剥离后?民校?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研究。孕育于?名校?母体的?民校?能够迅速发展壮大,必然有其存在的背景,绝不是简单地为照顾公平性而能够一刀切的。通过七年办学各种数据统计和社会反映,我们总结如下几点,作为深入研究与?名校?剥离后?民校?持续发展必要性研究内容。
1、价值观念的历史沉淀是剥离后?民校?必然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这里所指的价值观念包括了家长群体对?名校?的认同心理和教师对?名校?的认同心理。正因为?名校?历史形成的这样一种品牌效应,剥离后?民校?充分利用这种价值观,仍然能够满足不同需求层次对教育的需求期望,能够建立相对于普通民校更为优秀与稳定的教师队伍,和谐社会的建立基石就在于满足各阶层的物质与文化需求。
2、现阶段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薄弱校的大量存在;普通民办学校初期的巨大投入和小规模起步所必然的高收费是剥离后?民校?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国家的教育投入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将每所学校办成所有人满意的公办学校,择校仍然会是在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内家长的无奈选择。普通民校学校初期的巨大投入和小规模起步,必然要以高收费来支撑,而这种高收费特别在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是绝大部分家长所难以承受的,而剥离后的?民校?,由于前几年的发展,一般都已具备一定的办学规模,剥离后,虽然也必须投入较大资金,但其办学成本因规模原因而得以较大幅度的降低,剥离后?民校?可以制订一种介于公办学校与高收费普通民办学校之间的收费政策,从而满足更多家长对教育的需求。
3、公办学校僵化的办学机制弊端是剥离后?民校?持续发展的教育创新基础。公办学校在其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虽已形成了一整套规范而系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但由于国家包得过多、管得过死,使之呈现出办学僵化的特点,难以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办学实体和法人实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办学校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一是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应试教育观念难以根治;二是办学无特色,不能主动适应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多方面需求;
12
三是学校缺乏活力,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在社会上某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有偿家教、体罚学生、推销产品、索要礼物等师德问题日渐突出而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教育新热点。剥离后的?民校?可以充分自主的对办学机制进行探索,为中国的教育机制创新做出贡献。
(二)与?名校?剥离后?民校?持续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名校?的形成都有其特色,孕育在?名校?母体中的?民校?从其创办起,就在享用这种无形资源,这也是?民校?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与?名校?剥离后,?民校?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研究如何继承与创新学校特色。一方面,民校不能再享有公办?名校?的有形资产,必须与母体剥离。另一方面,孕育于成长于?名校?中的民校,具备了?名校?历史形成的无形资源中的许多优势,包括成熟的管理制度、良好的教学研究风气、教师的专业成长方式、社会的认同等。针对剥离后民校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继承与创新是研究的重点。
(三)剥离后民校发展研究。与?名校?剥离后的?民校?具有起点高的优势,如学生人数多、招生有优势、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学校管理较成熟等有别于其他类型民校的特点,如何在剥离后,加快民校的发展,使民校为社会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理论依据
1、教育管理学理论。
学校管理学告诉我们,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管理不仅是对教师的使用和管辖,而且还应包括建立集体教研、教师进修、职务培训、队伍建设等制度和措施,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吴志宏等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2、教育人本论
?以人为本?告诉我们,人是一切工作、一切事业的根本,也是一切工作、一切事业的决定因素。任何工作与事业都必须依靠人,只要人去干,就会取得成功。?名校?剥离后?民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做到了以人为本,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指日可待。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设
1、研究目标
通过本研究,为剥离后?民校?的发展明析思路,统一思想,构建架构,为中国教育在
13
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方面做有益探索,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教育需求。
2、研究假设
结合我校剥离后的发展,我们设想剥离后?民校?是有其独特的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这种规律是不等同于公办学校与普通民办学校发展规律的,它应该是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体,吸收了?名校?历史形成的办学精华,又具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内容。 五、研究内容
(一)学校价值体系的构建研究
剥离后的民校不是公办学校,但传承了公办学校的价值内涵;剥离后的民校不是纯粹的高收费民办学校,但必需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它是我国多元化发展历史进程中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一种新事物,任何简单地归类都是无视历史的行为,也是与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相违背的,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违背的。剥离后民校的教育市场价值、教育创新价值研究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二)继承与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结合我校实际,民校要持续发展,必然坚持在继承与创新基础上的发展,无视?名校?历史的发展是无视历史的无本之木,没有创新的发展是朽木之雕。继承与创新发展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硬件建设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反思办学历史,之所以弄到今天要?剥离?的局面,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省教育厅几年前的要求坚持“四独立”原则,即所办民办学校必须是独立法人,必须独立实行经费核算和人事管理,有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因此,剥离后的民校要生存下去,势必要做到?四独立?。在?四独立?的过程中,学校硬件建设必须走继承与创新的道路,硬件建设应以高于公办学校,但又不能等同于贵族学校。应研究与寻找剥离后民校的市场定位,以满足不同层次教育需求。同时,剥离后民校的硬件建设要传承?名校?的特色,如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和创新教育特色,还要创造性地在硬件建设中体现校本、生本概念,以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2、教师队伍建设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剥离后民校,其师资队伍的构成都有其独特性,?名校?分离出来的教师与社会招聘教师共同组成了剥离后民校的教师队伍,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既要考虑市场因素,又要考虑事业单位因素,如何实现教师队伍身份、心态、考核等等方面的统一是需要各方面共同研究的一个内容。我们坚持民办发展,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理念为本的原则,关注教师发展,做
14
到三个结合
(1)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自主成长 (2)创造条件与提供平台相结合,促进教师岗位成才 (3)严格选拔与后续提高相结合,促进教师成就事业 运用校本教研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剥离后民校传承名校的优秀管理经验沉淀,但又要避免办学体制中公办学校体制僵化的因素,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创新研究必须坚持兼顾市场因素与事业单位因素的原则。
要实施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以学校为重点的校内管理体制,下移管理重心,激发办学活力。赋予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逐步构建?学校自主用人,学校自主理财,学校自主办事?的校部分级管理,分级核算体制,使学校真正转变成为适应能力强、竞争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开放性、学习型的办学实体。同时,推行以聘用制和校内津帖分配为重点的人事分配制度,激活学校人才活力。学校通过?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实施原则,实行?干部职员化,教师社会化,后勤契约化?的改革目标。
力争建立完善的下列体系:招生测评体系、员工录用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员工培训(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师生激励体系、校本课程体系(另有课题辅助)、民主管理体系。
4、评价模式继承与创新研究
包括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评价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剥离后民校的评价机制建设必须坚持市场因素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原则。对教师的评价研究应更多地以市场因素来设计,对学生的评价应更多地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来设计。其核心设想是实施?阳光评价?,以信任合作为基础,以尊重理解为前提,以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较为完整的综合性量化评价。通过新的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
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行动研究法: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
15
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经验总结法: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 文献法:阅读有关文献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七、研究基础与条件保障
1、景炎中学六年来的办学成绩显著,已成为株洲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先锋。景炎的发展得到各级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怀。
2、景炎的发展董事会和学生行政达成高度一致,决策层和领导屋班子团结、稳定,共谋发展。
3、有一支高水平的专家指导团队。张鲜明为株洲市社会力量办学科科长,对政策的把握很准确;陈捍东、丁文平均为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经验,并在课题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4、研究人员有很强的教研能力。范希娟为景炎中学校长、景炎中学的创始人之一,长期从事中学管理工作;刘坚华为景炎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市学科带头人,并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罗希为景炎中学主管学校教学的副校长,市学科带头人;匡锋为景炎中学办公室主任,市学科带头人,并长期从事管理工作;谌寄常为景炎中学教研室研究员,长期从事教研工作;夏立勋为学生处主任、刘剑红为学生处副主任,罗坤光为教务处主任、卓志龙为教研室主任,杨元正为景炎中学总务处主任,均从事多年的处室管理工作。
5、经费支持:为本课题研究,学校拔专项经费20000元整,支持课题研究。 八、研究思路与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民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规划阶段,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本阶段通过调查分析,制定学校十一五可持续性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办法,并通过学校职代会的充分讨论、表决。规划制定后进行公示,在广大教职工的监督下,逐步完成。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五大工程体系的建设。教研室完成?青蓝工程?;学生处和教务处完成?星光工程?;办公室和学生处完成?铸魂工程?;学生处和教务处完成?健心工程?;总务处完成?三园工程?;办公室完成招生测评体系、员工录用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绩效评估体系;教研室完成员工培训体系、师生激励体系、校本课程体系(另有课题辅助);办公室、工会完成民主管理体系。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从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束和研究报告的撰写。
16
九、课题组织与管理
1、聘请以下专家和领导为本课题顾问 毛大训(株洲市教育局副局长) 张鲜明(株洲市社会力量办学科科长) 吴刘光明(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陈捍东(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丁文平(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张 辉(株洲二中校长) 李建国(株洲二中党委书记) 2、课题组组长:范希娟
课题组成员:刘坚华、罗 希、匡 锋、谌寄常、杨元正、夏立勋、刘剑红、罗坤光、卓志龙
3、课题组成员分工: 范希娟:课题组总负责人。
刘坚华、夏立勋、刘剑红:侧重?星光工程??铸魂工程??健心工程?民主管理体系的研究。
罗 希、罗坤光、卓志龙、谌寄常:侧重?青蓝工程?、侧重招生测评体系、绩效评估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的研究、员工培训体系、师生激励体系、校本课程体系的研究。
匡 锋:侧重?健心工程?、员工录用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绩效评估体系、民主管理体系的研究。
杨元正:侧重?三园工程?的研究。 4、经费预算:
本课题需经费2万元,学校自筹。
经费使用主要包括专家论证与指导、图书购臵、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资料打印、研讨活动等。
十、预期研究成果及负责人
(一)阶段性成果:
1、学校管理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系列论文(课题组学校管理层成员) 2、学校建设各项规划(办公室) 3、学校建设各项制度(各处室)
17
(二)最终成果
研究报告《与?名校?剥离后?民校?可持续发展研究》(范希娟)
2006.6.30.
执笔:范希娟 匡锋 谌寄常
参考文献:
(1)《教育活动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陈佑清) (2)《素质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燕国材)
18
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与“名校”剥离后“民校”可持续发展研究》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为统领,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指针,以素质教育为契机,大力开展多元化办学模式研究。力争建立具有湖南特色的新型民办学校模式,并为全省同类型学校建设提供借鉴。坚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坚持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的操作过程,不断丰富科研的内涵,不断推出科研的成果。
坚持科研管理科学化、科研组织网络化、科研资料信息化、课题管理规范化、课题研究全员化、科研队伍层次化等方面开展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关注课题研究的进程。 二、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本研究,为剥离后?民校?的发展明析思路,统一思想,构建架构,为中国教育在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方面做有益探索,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教育需求。
2、研究内容
(一)学校价值体系的构建研究
剥离后的民校不是公办学校,但传承了公办学校的价值内涵;剥离后的民校不是纯粹的高收费民办学校,但必需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它是我国多元化发展历史进程中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一种新事物,任何简单地归类都是无视历史的行为,也是与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相违背的,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违背的。剥离后民校的教育市场价值、教育创新价值研究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二)继承与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结合我校实际,民校要持续发展,必然坚持在继承与创新基础上的发展,无视?名校?历史的发展是无视历史的无本之木,没有创新的发展是朽木之雕。继承与创新发展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学校硬件建设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反思办学历史,之所以弄到今天要?剥离?的局面,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省教育厅几年前的要求坚持“四独立”原则,即所办民办学校必须是独立法人,必须独立实行经费核算和人事管理,有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因此,剥离后的民校要生存下去,势必
19
要做到?四独立?。在?四独立?的过程中,学校硬件建设必须走继承与创新的道路,硬件建设应以高于公办学校,但又不能等同于贵族学校。应研究与寻找剥离后民校的市场定位,以满足不同层次教育需求。同时,剥离后民校的硬件建设要传承?名校?的特色,如我校的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和创新教育特色,还要创造性地在硬件建设中体现校本、生本概念,以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2、教师队伍建设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剥离后民校,其师资队伍的构成都有其独特性,?名校?分离出来的教师与社会招聘教师共同组成了剥离后民校的教师队伍,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既要考虑市场因素,又要考虑事业单位因素,如何实现教师队伍身份、心态、考核等等方面的统一是需要各方面共同研究的一个内容。我们坚持民办发展,教师为本,教师发展,理念为本的原则,关注教师发展,做到三个结合
(1)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师自主成长 (2)创造条件与提供平台相结合,促进教师岗位成才 (3)严格选拔与后续提高相结合,促进教师成就事业 运用校本教研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剥离后民校传承名校的优秀管理经验沉淀,但又要避免办学体制中公办学校体制僵化的因素,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创新研究必须坚持兼顾市场因素与事业单位因素的原则。
要实施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以学校为重点的校内管理体制,下移管理重心,激发办学活力。赋予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逐步构建?学校自主用人,学校自主理财,学校自主办事?的校部分级管理,分级核算体制,使学校真正转变成为适应能力强、竞争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开放性、学习型的办学实体。同时,推行以聘用制和校内津帖分配为重点的人事分配制度,激活学校人才活力。学校通过?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和?以岗定薪,优劳优酬,多劳多得?的实施原则,实行?干部职员化,教师社会化,后勤契约化?的改革目标。
力争建立完善的下列体系:招生测评体系、员工录用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员工培训(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师生激励体系、校本课程体系(另有课题辅助)、民主管理体系。
4、评价模式继承与创新研究
包括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评价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剥离后民校的评价
20
机制建设必须坚持市场因素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原则。对教师的评价研究应更多地以市场因素来设计,对学生的评价应更多地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来设计。其核心设想是实施?阳光评价?,以信任合作为基础,以尊重理解为前提,以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较为完整的综合性量化评价。通过新的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思路
在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指导下,借鉴中外办学模式,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多元化办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建立满足人们教育需求与兼顾教育公平的民办学校,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摸索具有中国特点的素质教育发展道路,为青少年成长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为中国教育改革做出贡献。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文献法
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行动研究法: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经验总结法: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 文献法:阅读有关文献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四、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民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规划阶段,从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本阶段通过调查分析,制定学校十一五可持续性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办法,并通过学校职代会的充分讨论、表决。规划制定后进行公示,在广大教职工的监督下,逐步完成。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从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五大工程体系的建设。教研室完成?青蓝工程?;学生处和教务处完成?星光工程?;办公室和学生处完成?铸魂工程?;学生处和教务处完成?健心工程?;总务处完成?三园工程?;办公室完成招生测评体系、员工录用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绩效评估体系;教研室完成员工培训体系、师生激励体系、校本课程体系(另有课题辅助);办公室、工会完成民主管理体系。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从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束和研
21
究报告的撰写。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聘请以下专家和领导为本课题顾问 毛大训(株洲市教育局副局长) 张鲜明(株洲市社会力量办学科科长) 吴刘光明(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陈捍东(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丁文平(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张 辉(株洲二中校长) 李建国(株洲二中党委书记) 2、课题组组长:范希娟
课题组成员:刘坚华、罗 希、匡 锋、谌寄常、杨元正、夏立勋、刘剑红、罗坤光、卓志龙
3、课题组成员分工: 范希娟:课题组总负责人。
刘坚华、夏立勋、刘剑红:侧重?星光工程??铸魂工程??健心工程?民主管理体系的研究。
罗 希、罗坤光、卓志龙、谌寄常:侧重?青蓝工程?、侧重招生测评体系、绩效评估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的研究、员工培训体系、师生激励体系、校本课程体系的研究。
匡 锋:侧重?健心工程?、员工录用体系、薪酬设计体系、绩效评估体系、民主管理体系的研究。
杨元正:侧重?三园工程?的研究。 4、经费预算:
本课题需经费2万元,学校自筹。
经费使用主要包括专家论证与指导、图书购臵、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资料打印、研讨活动等。
六、预期研究成果及负责人
(一)阶段性成果:
1、学校管理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系列论文(课题组学校管理层成员) 2、学校建设各项规划(办公室)
22
3、学校建设各项制度(各处室) (二)最终成果
研究报告《与?名校?剥离后?民校?可持续发展研究》(范希娟) 七、课题研究工作的基本要求
1、加强课题研究的计划性。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以保证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
2、培养课题研究团队。加强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课题研究成员应有理论学习笔记。实行课题组例会制,每学期召开两次以上会议,定期反馈与交流分析、研讨和交流经验,强化目标落实。将校本课程作为重要主题落实在教研组教研活动中。
3、注重课题的过程管理。根据课题管理部门的要求,加强自我管理,配合学校教研室对课题进行年审制。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促进课题研究的良性发展。
3、及时总结经验。课题组成员要勤于思索与总结,结合课题研究情况,每年至少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严禁东拼西凑,抄袭他人作品。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要善于提升为理论。
4、重视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于课题研究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各课题组成员在工作中要结合研究内容搜集有价值的过程性资料与成果资料,收集到的资料要及时整理归档。
执 笔:范希娟 匡锋 谌寄常
2006年11月30日
23
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与?名校?剥离后?民校?可持续发展研究》
课题开题论证意见
应株洲市景炎中学课题组的邀请,我们对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与?名校?剥离后?民校?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进行了开题论证。通过对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的计论,考察课题研究者情况和课题研究的研究基础,提出如下意见:
(一)该课题的研究把握了当今教育改革的方向,具有显明的时代性,现实的针对性和显著和实效性,有重要的推广价值,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该课题研究目标基本明确,理论较为充分,研究方案切实可行,研究方法得当,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
(三)该校积极支持课题研究,具有较好的研究氛围,在学校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该课题研究者都是学校的骨干成员,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能力承担该课题的研究。
(五)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签名:
24
正在阅读:
2006.11.18景炎中学可持续发展课题开题报告01-26
保险理赔试题库-案例分析题10-29
教师融合教育知识网络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04-05
大学生实际能力与就业倾向调查报告08-13
某15万方原油储罐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03-11
2016年中职业技能高考-技能操作(应会)考试大纲 - 图文09-11
简爱练习题及答案05-20
生物化学习题集及标准答案06-10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景炎
- 开题
- 可持续发展
- 课题
- 2006.11
- 中学
- 报告
- 18
- 新增医嘱目录
- 学会做人--在中层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 图文
- 卫生院申请投资请示
- 9类人员危险品试题库(答案)
- 海南省汽车租赁公司名录2018版875家
- 一级操作题
- 胸痛中心时间管理记录表标准模板 - 图文
- 选修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课后习题1 - 2章
- 名老中医周尔晋先生的 - - 神奇X平衡疗法 - 图文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8章在线测试试题及答案
- 模范职工小家事迹材料
- 初中英语-形容词副词练习题-专题复习
- 读书人是幸福人
- 房地产有限公司施工图审核管理暂行规定
- 父母应教子女自我保护的方法
- 概率阶段测试题(五)含答案
- EPLAN疑难问题整理20130419
- 恒定电流白光LED驱动器的研究毕业论文 - 图文
- 绵阳南山中学2013年招生考试数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