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名师,先为明师

更新时间:2024-05-23 19: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欲成名师,先为明师

熊芳芳

【非常有幸能参加2018年深圳市盐田区中学名师、名班主任高级研修班为期两周(7月8日至22日)的北师大培训学习,局里领导高瞻远瞩,讲座专家声名赫赫,进修机会实在难得。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持续发展。】

此次培训的主题是“名师成长”,如果要谈心得体会,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欲成名师,先为明师。”“名师”的成长轨迹应当是先“明”而后“名”。欲成“名师”,必须先做“明”师,即“明白”之师、“明辨”之师、“明天”之师。 “明白”就是通晓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科知识技能,明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明辨”就是明辨是非真伪,不迷信权威,在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消化吸收百家之长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独特的理念;“明天”就是要有前瞻的视野,能够带领学生走向未来。成为“明白”之师相对容易,要成为“明辨”之师,不盲目跟风人云亦云,需要的则不仅仅是智慧和勇气,更需要教育情怀甚至职业信仰;要成为“明天”之师,则需要有广阔的视野,敏锐的预见性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从“明师”到“名师”,至少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撑:知识与阅历互补,智慧与情怀合一,实践与反思并举,头脑与心肠兼具。

知识与阅历互补

01

尼采曾经发出这样的质问:“他们必须给每个对课程有兴趣的学生上课,并且日复一日,有固定的钟点。请问,一个哲学家真的能够良心坦然地承担起这一责任,每天都有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吗?”

哲学家面临的问题,也正是我们教师面临的问题:我们每天都有可以教给学生的新东西吗?孙绍振教授曾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冒险、颠覆、另辟蹊径、洞察本质、探索神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如同14号上午王建宗老师所说,人的天性具有“向学性”,求知是健康人类的天性与本能。我们的课堂如果不够丰富鲜活,而是一潭死水一成不变,或者永远停留在一个平面的世界,它就疏远了学生的天性。疏远了学生天性的课堂,也必被学生所疏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历人生百态,看遍万千风景,当我们的知识和我们的阅历形成了互补,我们的底蕴足够厚重了,内涵足够丰富了,灵魂足够芬芳了, 视角足够多元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就足够精彩,足够有魅力了。

所以我们需要如9号上午钟秉林先生所说,迎接教育的种种新挑战:高考改革的新挑战、网络教学的新挑战、STEAN教育新挑战、教育国际化新挑战等等,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知识包括很多种,有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学情知识、教学知识等,12号上午吴琼老师说:“我们真正欠缺的是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而不是教学知识和学情知识,好的课堂不是靠各种花招和方法(这个容易),而是以它的深度和高度让人震撼。长期以来,困扰和制约我们的是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

对此观点,我深为服膺。王尚文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远不如不研究好。”

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的方法技巧是次要的,有时候方法技巧的东西研究得越多,越容易迷失在种种误区之中。如果教师自身的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不够扎实,课堂教学就一定会出问题。

阅历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若不曾经历家族的盛衰和人生的幻灭,曹雪芹如何能够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若不是从小康跌入困顿,鲁迅也不会看见世界的真相与人生的真相;曾经以《野火集》等作品在台湾掀起一股“龙卷风”的豪气万丈忧国忧民的龙应台,自己做了母亲之后,竟然也变得柔情万种,创作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样喁喁细语充满母性气息的“育儿日记”。

无他,经历使然。

人生阅历丰富的教师,课堂总有源头活水,教育教学也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容易拓展学生的视野。

当知识与阅历形成互补,教育的价值才可能丰富而完整,鲜活而深刻。

智慧与情怀合一

02

教育教学是需要智慧的。课堂本身就是艺术。

正如13号下午汪志广老师所说:

“好老师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坏老师用一种方法解决所有问题。要丰富,而不要单调。”

“好课要带来意外,制造惊喜。不走寻常路,独辟蹊径,别出心裁。”

“与时俱进有新意,扬长避短有个性,表达精彩有味道。”

14号上午王建宗老师也说:“要养成用教育科学的知识与技术做好工作的第一习惯。”并指出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向亲性,向师性,向学性,向群性

初中生:闭锁与开放,内向与外向,固执性与可变性,独立性与依赖

高中生:生理发育的成熟性,心理稳定性,社会适应性。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成长需求,设计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案。

10号晚上张渝鸿老师强调:警惕“踢猫效应”(不要传递负面情绪),重视“首因效应”(上好第一课,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追求“光环效应”(日积月累,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信任和崇拜);拒绝“负性记忆”,谨防“习得性无助”,要“正强化”、“阳性强化”(要多从正面去鼓励肯定学生);“智商”,“情商”之外还要重视“挫折商”(要培养自我修复的能力)。还有:

“让别人快乐的人,是悲悯的人;让自己快乐的人,是智慧的人。”(要善待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健康)

“不情绪化,就不会撕破关系,不撕破关系,就能享受你的工作。”(善待学生,享受教育)

“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受几个方面的影响:自我经验、重要他人的评价、同类比较。”(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对学生要谨慎评价,小心呵护)

“人生与他人无关,人生只是自我雕刻的过程。”(自我超越,追求卓越)

这些都是教育的智慧,也是生命的艺术。在教育中,智慧并不仅仅是技巧和方法,真正的教育智慧,往往是与教育情怀合而为一的。无情怀则无智慧,无智慧则无情怀(无智慧的情怀往往只是一厢情愿甚至适得其反)。

正如10号下午于丹教授在讲座中所引述的孔子的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美德和热情若无理性支撑,也是会有弊病的。于丹教授提出一个名词:“学术反哺”,意思类似教学相长,教师教导学生,学生也能带动老师更新知识(学生给老师开书目,提问题)。老师教方法论、思维格局;学生更新知识点,知识面。

于丹教授还说:

“教育是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教育就是给学生解释世界的能力。”

“健全的人格包括:完整的知识结构,旺盛的求知欲望,创新开拓的意识,无所畏惧的探索能力。”

“健全的人格养成,就是培养顶天立地的精神(天德和地德:天行健,地势坤),什么年龄就该承担什么责任。”

“一个人从自尊上获得的自由才是宝贵的。”

“向苍天学自律自强,向大地学宽厚包容。”

“确定性价值之外,要关注不确定性价值。”

“教师自己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成长。”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悟性。”

一位好的教师,应当追求的是天地境界而不是功利境界,教育是“天职”不是“世职”,教师的职业不是用来谋生的饭碗,而是传递人类文明火种的神圣使命。一个有教育情怀和职业信仰的人,智慧与情怀才能合而为一。

实践与反思并举

03

北京将微写作的题型纳入高考是2014年(2014年浙江嘉兴等市的中考也考了微写作),我的微写作教学实践则始于2012年,被人惊叹“神预料”。所以2014年9月《高考微作文》一书的出版让北京的许多老师惊诧莫名,因为谁也想不到微写作刚刚进入高考,专著就出来了。其实我的实践和思考已经积蓄了两年,写作成书仅仅花了半个月的时间。

每周四微作文训练,我们坚持了两年。起初训练微作文,我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怎样把话说得凝练,以一当十。写懒婆娘的裹脚式的长文容易,写短小精悍的短文难。先学会把长文写短,再写长文时才能够使文章少些水分多些含金量。第一次的微写作,我就发现一个问题:平时让写800字长文的时候,一些孩子长不了(写得长的又普遍感觉文字稀薄,洋洋千言下来看不到什么内涵);现在让写不超过300字的短文,一些孩子又短不了。这说明什么呢?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不够,所以不能收放自如。而且,微作文更需要在瞬间抓住读者,就更加需要构思的创新性和文字的有效率。文学永远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微作文训练的意义和重点就在这里。

自2012年3月1日开始让学生写微作文以来,我就经常在博客上与大家分享我们的微作文优秀作品。

许多博友在我博客上给我留言评论说——

微作文,似微实大,大开出生命表达的河床。有哲思的锐角开辟,有再回首、眺望人生的心灵情感花开——感谢您、您的学生照彻我们的生命!

——成方利

闻说熊芳芳的名字很久了,一直没来拜访过。今天,算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看孩子们的微作文,看得见你对语言的追求,精致,空灵,诗意,不琐碎,不做作。怕是担心有更多人以作文的名义脏污了文字吧,于是引导孩子们以更简约的方式接近语文?读着,似在读散文诗,也似在读儿童绘本。

——卢望军

看过你博客上的微作文,印象很深。 尤其是“放下·不放下”、“花”、“盒子”,有很多感悟,抒发的角度,是成年人也未必能有的。期待着你继续在你的博客上登载这些微作文。谢谢!

——老断线

这群孩子的文笔真是让我惊讶!回想我的中学生涯,只能感慨。真是旧不如新了。我很喜欢林岸修的《新生》,原来从一个孩子的角度看《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是这样的。谢谢。

——cc在家

让这些孩子给我清理头脑,真是可笑可叹可喜可乐。他们的文字里都有深刻的哲思呢,有点麦子的味道哦。

——邓颖

很美的微作文,在我们初中试试,不知效果如何?哈哈。

——肖盛怀

在我决定动笔写这本书的时候,博友成方利又给我留言说——

又一次看了你的博文《微作文——“盒子”》,学生尺水兴波,构思和语言充满了爆破力和个性思维,开阔而有深度,异彩纷呈,又充满了思想个性的自由,烂漫多姿。真的钦佩你这种创举。

这些留言让我想到了两副关于戏台的对联:

“三五步遍行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

微作文就是一个小小的戏台,在这小小的戏台上,我的学生用他们的思想起舞,用他们的真情演绎,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美丽新世界。

我这一届的学生,入校成绩并不算好(当时我在广州外国语学校,学校刚刚复办,首届生源是C类生源,但高考语文成绩十分优秀,在2013年的高考中,广东省语文平均分96分(全卷总分150分),广州市语文平均分105分,我的班级平均分112.13分,最高分128分,及格率100%,优秀(120分以上)率22.58%,平均分、最高分、优秀率均系全年级最高。

我一直在思考:原因或曰秘诀在哪里?

教同一届高三的同事说,秘诀在于你的作文训练。

我想,他说的是对的。

因为撇开高考成绩不谈,我的这届学生平时在各种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仅两年(高二、高三的时候)就有近100篇。这些刊物是:《语文世界》《作文与考试》《少年作家》《求学?高分作文》《中学生》《中国校园文学》《中学语文》《做人与处世》《作文指导报》《作文素材》等等。

在广州的一次教研会上,一位名校的语文名师问我:“我看过你去年的高考成绩,的确很好,如果要在广州推广你的生命语文,你会怎么做?”

我说:“我从没想过要在广州推广生命语文。每个人都不一样,各人做自己就好了。”

他继续追问:“如果要推广呢?”他用重音强调了“如果”。意思是,我其实只是想要知道你会怎么做。

我满足了他的好奇心:“我会建议大家以写作带动阅读。我会告诉大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哪怕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并为他们创造机会将他们的作品变成铅字,用这种成就感来带动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因为阅读可以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又有表达思想的能力的人。”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高考状元,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奇迹。

我的学生发表文章并非一两个所谓“尖子生”一枝独秀,而是遍地开花满园春色。我常常批发式地同时收到学生的四五张稿费单。有一次,我班八个学生的作品齐齐被《求学?高分作文》同批录用,说“批发”,一点都不夸张。

微作文引爆了学生的创造力,他们的创作灵感一发而不可收。小身材有大智慧,微作文有大能量,它让孩子们一点一点发现了自己。每一个人都是语言的天才,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自己,都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我曾经对学生讲,写作文是怎样一回事:它应该是蚕吃桑叶之后吐出丝来,是牛吃青草之后挤出奶来,丝是蚕的生命成果,奶是牛的生命流露。蚕和牛最终献上的,不是原来的桑叶和青草,而是自己的生命创造。

实践与反思并举,是发展完善和不断创造的前提。正如11号下午杨秀治老师所强调的“顺势借势造势,说法做法想法”,我们不仅要有“做法”,还要提炼自己的“想法”,并将这“想法”与他人交流共享,成为我们的“说法”。

又好像13号下午汪志广老师所说的:“尊重自己的时间,注意提炼自己的思想。”实践与反思并举,方能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

头脑与心肠兼具

04

要明辨是非不迷信权威,不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就需要有自己的头脑。

叔本华在他的《心理散论》中说:

为什么德文里“平凡”、“庸俗”,或者“俗气”(gemein)这个词是表达蔑视的字眼,而“脱俗”、“不同凡响”、“与众不同”(ungemein)却表达了赞叹?为何凡是庸俗的东西都招人蔑视呢?

庸俗(gemein)一词的原意是为所有人,也就是说,整个种属所普遍共有,因此,也就是与整个种属有关的东西。所以,那些除了具备人类这一种属所普遍共有的素质以外就再别无其他的人,就是一个庸俗的人。

的确,一个人如果与自己种属的千百万人并无二致,那他又能有什么价值呢?千百万人?不对,应该是数不胜数、永无穷尽的人才对——他们从大自然永不枯竭的源泉里绵绵不断地涌现。大自然在这方面慷慨施予,一如打铁匠的锤子迸发出左右飞舞的火花。

很明显,这一说法是对的:一个人如果除了具备自己种属的素质以外就再没有其他的素质,那么,他除了拥有一种属的生存以外,没有权利要求享有别样的生存。

动物只有种属的性格,惟独人才具备了真正的个体性格。但是,在大多数人的身上却只有为数不多的、真正属于个人的东西:他们完全可以被纳入一大类。“这些都是样品”。他们的所思、所欲,正如他们的面相一样,是整个种属的所思、所欲;或者至少是他们所隶属的阶级的所思、所欲。为此理由,他们庸俗、渺小,并以庞大的数目生存着。我们可以相当准确地预见到他们将要做出的事情和说出的话语。他们没有特别的标记,就像工厂大批生产的产品一样。

舆论曾经批评我们教育学生就像批量生产零件一样,那不赖我们,因为我们自己本身就是被批量生产出来的零件。

每一阵“风”刮来,我们都倒伏一地;每一种模式的诞生,都让我们顶礼膜拜。我们走着一个又一个“别人”走出来的路,我们从来没有自己的方向与主张。

我们并不知道,凡是能激励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师,可以通过数不胜数的形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的重要性远远不及教师与学生、教材紧密联系的能力。

帕克?帕尔默说:“在我所教的每一堂课里,我与学生建立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较少地依赖于我所采用的方法,而更多地依赖于我在多大程度上了解和相信自我以及将自我收放自如地用于教学。”

他把教师喻为编织能手,他们手疾眼快地摆弄梭子,将教师、学生、教材编织成一幅不分彼此的“织品”。他说:“这些编织者用的方法大相径庭:讲授法、苏格拉底问答法、室内实验法、解决问题协作法、见微知著联想法等。优秀教师形成的联系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心灵在此取古时的含义,是人类自身中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汇聚之处。”(《教学的勇气》)

我是多么喜欢“编织”这个词语。同样的原材料,不同的人会编织出不同的图案。核心的区别在于编织者不同的“自我”,不同的灵魂,也就是——个体别样的存在,而不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就正如13号下午汪志广老师所说的:“经营好你的长处,做个个性鲜明的人。越是有个性的,越是被普遍接受,艺术就是这样。”

学习实践是“建构世界”“探索自我”“结交伙伴”互为媒介的三位一体的实践。其中心是“自我探索”,包括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自我探索”的需求,是从内部调动我们从事一切学习和实践的根源性需求。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无上珍贵的永远是“自我”。在教学方面,我们最常问的是关于“什么”的问题——我们要教

什么给学生?更进一层则会问关于“怎样”的问题——优秀的教学需要用怎样的方法和技巧?现在,我们也学会了问关于“为何”的问题——我们教学是为了什么目的?但是却很少有人问关于“是谁”的问题——谁应该是那个教学中的自我?我的自我品质是如何形成或者缺失的?

我们只看见各种语文教学流派精彩纷呈,于是我们仰望追随,我们让“自我”瑟缩在一个结着蛛网的墙角。在别人的自我面前,我们将自己的自我团成一把废纸,塞进口袋里或丢进垃圾篓。在太阳面前,我们要么做了月亮只能反射别人的光辉,要么做了星星隐藏了那微渺的光明。一个没有自我的教师,又怎能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当一个教师甘愿将自己降格为别人的复制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教育就失去了灵魂。没有灵魂的教育不可能塑造有灵魂的人。

我不是说不要学习大师和前辈,而是说,我们应当“吃掉”那些大师和前辈。像冯骥才所说的,吃牛肉,却不变成牛。因为我们消化,我们选择,我们吸收,我们运动,所以,我们成长,而且,是长成我们自己。

“成为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与其他生命的呼应与共鸣。每一个自我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内心教师”,有时候,数十个数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异质异构的自我的“内心教师”有可能在某个瞬间合并为一位,那个时候,这位内心教师的名字就叫做真理,而此时的自我,名字就变成了“大我”。这样的时刻,并不意味着自我的消解,恰恰相反,我们成就了世界的“别样的存在”——世界在这一刻因我们而变得不同。所以实际上,名师和名师是不一样的,然而真正的名师又总有相似之处。

基于此,我对其中一位讲课老师的部分观点无法苟同:

“爱学生只是职业感情。不要太把教师的角色神圣化。太神圣化就会不久于人世,因为神灵都在天上。不是学生可爱我们才去爱他,而是为了做好这份工作而去爱他。”

“只有你名声够大,才能不受伤害。高高在上,就没人能伤害到你了。会受伤害就是因为你飞得还不够高。”

“要为自己确立三个地位:学术地位,行政地位,社会地位。三角形的结构是最稳固的。如果没有行政地位,学术影响越大,就越危险(因为会有各种嫉妒、怨恨和伤害)。做行政是自我保护的盔甲,而且做领导可以收割下属的成果。”

这些观点听起来足够“有头脑”,但还算不上真正的教育情怀、职业信仰、学术精神和大家风范。我们要培养的并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不是从底层挣扎着走进高层因而最后身心都带着厮杀过的伤痕所以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的人,而是真诚而正派的人、智慧而善良的人、有勇气有担当的人、乐奉献甘舍己的人。

简单来说,在头脑之外,还应有心肠。余光中说:“一位真正的散文家,必须兼有心肠和头脑,笔下才能兼容感性和知性,才能‘软硬兼施’。”(《散文的知性和感性》)作文当如此,做人当如此,做教育亦当如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dx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