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困局分析

更新时间:2023-09-14 11:57:01 阅读量: 初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年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困局分析

2015年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出现近20年来的首次下降,但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创下了15年来的新低,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严重,产业发展形势已经十分严峻。2014年,钢铁行业的利润率仅为0.9%;2015年上半年形势仍未见好转,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有0.04%,为所有行业中的最低水平,继续在历史低位徘徊。尽管已经经历了连续多年的衰落,但中国钢铁产业真正的寒冬可能尚未到来,全行业走出困局还为时尚早。

20世纪90年代,中国钢铁产业曾经有过一段令人难忘和不时回想的高盈利快速发展的时期,但后来随着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的放缓,全行业逐渐陷入了需求与价格连续下降、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恶化的经营困局。整体上看,造成当前中国钢铁产业经营困局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技术与产业链低端锁定

中国早已经是钢铁第一大国,但远非钢铁强国。尽管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钢铁产业在技术引进与吸收再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上产业技术水平仍处于中低端,绝大多数企业高附加值品种钢的占比都在一半以下,其中真正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比例更是低得可怜。高强中厚宽钢带、特厚板、汽车用热镀锌板等高技术、高质量的钢材品种,与日本、德国等钢铁强国的差距十分明显。国外特殊钢产量占钢总产量的比重约10%以上,中国特钢占比仅5%;而且以优Q345C钢板、合金钢为代表的中低端特钢产品比重高达80%,工模具钢、高速钢等毛利率高的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与积累,我国钢铁业装备水平有了实质性提升,很多

1 钢企拥有了国际一流装备;但高端产品仍难以实现进口替代,充分暴露了我国钢铁业核心技术掌握程度低、先进生产技术与新工艺仍主要依靠引进和模仿、新产品自主研发的能力欠缺的软肋。虽然在技术上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相比存在有显著差异,但我国钢铁企业的研发投入并不高,研发强度长期都在1.4以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致了我国钢铁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不利于我国钢铁产业尽快突破国际产业链中的低端锁定陷阱。

二、负债高企成为经营沉重负担与重大风险

近年来,举债发展成为我国钢铁企业普遍做法,负债余额逐年增加;高企的负债余额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沉重负担,是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2010年末,我国钢铁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4.03%;2013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升至69.4%,负债总额约3万亿元;2014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负债3.2万多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3%,同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但与行业效益最好的2007年相比已经提高了11个百分点,部分企业负债率已高达80%。

按照当前负债余额,仅以央行公布的6.56%的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计算,2014年全行业利息负担已经高达2099.2亿元;如果考虑到在负债余额中银行借款只有1.3万亿元,另有近1.9万亿元是来自非银行渠道的高息短期贷款的事实,钢铁企业的实际利息负担显然更重。由于负债高企,而全行业经营效益又在连续下滑,许多钢铁企业面临着不予增量、续贷困难、涨息和抽贷等问题;2015年一季度,银行从钢铁行业抽贷额估计约650亿元,钢铁产业的财务危机随时可能大面积爆发。

三、产能过剩与需求疲软导致价格长期低位运行

产能过剩是制约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的钢铁产能进入一个快速扩张时期;2010年我国粗钢产能为7.48亿吨,年平均增长率接近20%。十年间,中国钢铁产量增长了4倍多,与过去每十年增长1倍左右形成巨大反差。虽然早在2008年,我国钢铁产业的良好发展趋势已经出现重大逆转迹象限,但却并没有引起全行业的重视;即使期间经历过国务院推动的数次钢铁行业去产能,中国式的行政去产能也没有能够有效遏制住钢铁行业产能扩张的步伐,甚至是陷入了边淘汰边扩张的尴尬局面之中。

2013年我国粗钢产能已经将近10亿吨,2014年粗钢产能进一步增长至11.4亿吨;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仅有72.2%,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在产能过剩日益加剧的同时,受房地产市场步入调整期以及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下降影响,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整体需求进入低速增长区间。2014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7.4亿吨,同比下降3.4%,为自1995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在产能过剩与需求疲软的制约下,我国钢铁产品价格

2 多年来持续波动下降;尽管二季度宝钢调涨了产品价格,但2015年以来钢材产品综合价格指数已经从2014年末的83.09跌至2015年6月末的66.69,跌幅达9.7%,这已经超过了2014年全年的跌幅。

四、劣币逐良币现象广泛存在

近10年来,我国钢铁产业呈现出逆集中发展态势,2014年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下降;12月份,前10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总量份额约为36.59%,与2013年12月的42.36%相比,下降了5.77个百分点;前20大钢铁企业产量所占的份额从也2013年12月的58.82%跌落到52.24%。而韩国浦项1家钢铁厂的钢产量就占全国钢产量的65%,日本五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75%,欧盟15国6家钢铁企业钢产量占欧盟整个钢产量的74%。由于钢铁产业市场集中度偏低,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产业内部恶意竞争等不利于产业整体发展的行为时有发生,劣币逐良币现象广泛存在。

当前市场上存在有大量地条钢与假冒伪劣产品,它们以更便宜的价格满足了市场客观存在的低品质或不合规需求,从而对正规钢铁企业合格产品的销售造成了严重冲击。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国家提升了对钢铁企业环境治理的要求,并加强了对企业排放的监督检查;但由于受到地方政府认知水平、执法力度等层面差异的干扰,每个钢铁企业执行环境标准的程度上存在有较大差异。

总体上看,可能中央企业执行到位情况要更好一些。从调研获得的数据看,严格执行环境治理标准,钢铁企业吨钢的环保设备安装成本在100元左右,设备运营成本在120元左右。对那些不严格执行环境治理标准的钢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以增强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而且可以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而严格执行标准的钢铁企业,既要付出更多的经营成本,还需忙于应对来自不合规企业的低成本竞争。

五、人员冗余是阻碍钢铁企业脱困的绊脚石

与国际优秀钢铁企业相比,人员冗余是我国钢铁企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河北钢铁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2014年产钢4709万吨,员工人数为13万人,人均年产钢量为362.2吨;即使是减去集团号称约占一半的非钢产业从业人员,钢铁产业从业人员的年均钢产量也仅有724.4吨,和2004年韩国浦项制铁的人均年产钢1000吨的水平,也还有很大的差距。

2015世界500强的13家钢铁企业中,人均收入排名末四位的全是中国企业;浦项制铁在人均营业收入上遥遥领先,相当于中国领先的沙钢的1.64倍,宝钢的4.67倍,鞍钢的13.8倍;在盈利企业中,浦项制铁的人均利润相当于沙钢的2.27倍,宝钢的2.31倍,首钢的682

3 倍。沙钢的业绩表明,中国钢铁企业中人员冗余问题主要存在于传统国有钢铁企业之中。近年来,陷入经营困境的国有钢铁企业在发展非钢业务分流人员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显然效果并不太理想;非钢产业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分流了大量人员,但其盈利能力却差强人意,非钢业务并没有为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改善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六、杜兹肺鱼幻象普遍存在

传说中的杜兹肺鱼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干旱地区的、可以在干枯泥土中以休眠状态等待新雨季到来的鱼类,事实上并不存在有所谓的杜兹肺鱼。我们所调研的绝大多数钢铁企业,都存在有杜兹肺鱼幻象,尤其是在国有钢铁企业之中,这一幻想更为常见。这一幻象的基本特征是:认为既然冬天正在来临,那么春天应该已经不会太远;盲目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熬过钢铁产业的寒冬,而竞争对手们则会在寒冬的煎熬中逐一死去。这一幻想和杜兹肺鱼本身一样不可信。一方面,中国的钢铁产业即使熬过了这一个寒冬,也并不一定还会迎来像上世纪末那样大发展的春天;另一方面,那些相信自己可以忍着不死的企业其实应该在行业大规模的并购重组中涅槃再生。

这一幻象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费用支出,包括减少研发投入,以节约的方式尽力延长企业可存活时间,而不是寻求通过技术突破来摆脱目前困境;实施反并购策略以避免被其他企业所并购;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或寻求政府庇护,强化企业僵而不死的能力;一些极端企业则可能会采取自杀式的恶意竞争策略,以加快全行业寒冬到来,在迫使对手纷纷破产倒闭的基础上迎来自己发展的春天。也许正是在杜兹肺鱼幻象的推动下,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环境被进一步恶化,优胜劣汰机制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全行业被拖入长期亏损的泥潭。

七、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

据我国国土资源部调查,2013年铁矿(矿石量)查明资源储量增加为799亿吨,2014年新增查明储存量大约100亿吨。我国铁矿石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铁矿资源量的1/3左右,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仅为总资源量的53%;而且矿石类型复杂,资源品质较差,富铁矿石仅占2.8%,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不得不依赖进口来满足铁矿石的巨量需求。

近年来,受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下降冲击,国内矿山运营日益困难,关停矿山不断增加,铁矿石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进口铁矿石9.33亿吨,同比增长13.8%,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到78.5%,比2013年提高了9.7个百分点。过高的原材料进口依赖,以及国际矿石巨头垄断供应和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偏低的格局,使得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极易

4 受到国际矿石供应波动影响,加之产能过剩、需求疲软的产业环境,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往往被迫紧紧跟随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下降,但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却难以向下游钢铁产品有效转移。

也就是说,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下降并不会带来国内钢铁企业盈利空间的拓展,但铁矿石涨价却会相应挤压钢铁企业的利润。国际铁矿石价格的每一个涨跌循环,最终都将导致中国钢铁产业整体盈利空间的收缩,不打破这一恶性循环,中国钢铁产业将难以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df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