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世界上古中古史复习

更新时间:2023-03-11 21: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世界上古中古史复习 一二单元 1. 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经过哪些主要阶段?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答:1.攀树的猿群

典型代表:早期代表是原上猿和埃及猿;晚期代表是森林古猿 上述三种古猿可能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2.正在形成中的人

典型代表: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生物,其主要代表是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均能直立行走,能够使用木棒石块等天然工具,同时,他们在争取生存的共同斗争中,逐渐形成和产生了语言。工具的制造意味着经过思考的有意识活动,这种自觉能动性使人和动物的最主要区别。标志着从猿到人过度的结束。 3.完全形成的人

典型代表: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完全形成的人是以能够制造工具为标志的,自完全形成的人出现以后,其体质仍在发展。中国学者体质形态的发展,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劳动的作用:

恩格斯发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明确指出,从猿转变到人的决定因素是劳动,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劳动,因此他提出了“劳动创造人本身”的名言。劳动促成猿的直立行走和手的解放(能够猎取食物和预防敌害),劳动促使语言和语言器官的产生(需要交际和开阔视野),促使猿脑向人脑转变。

2. 历史上有几种家庭形式?每种家庭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3. 什么是军事民主制?它有哪些主要机构和特点?

军事民主制是氏族管理机关向国家管理机关过渡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它的产生与私有制的发生以及由此引起的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密切相关。是与公、私两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机构:在部落联盟中,为了统一指挥和行动,需要设立一个握有重大权力的军事首领。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常设的议事机构,以便随时决定某些重大事宜,这个议事机构称为议事会,由部落或氏族的首长参加。此外,由于战争是关系到整个部落或部落联盟的事。因此,在处理战争和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重大事情时,部落成员都要发表意见。这样就形成了人民大会构成了军事民主制时代的各个机关。

特点:保留氏族民主制的某些因素;产生军事首领的个人权力.。

4. 原始宗教的几种形式及其发展阶段?

自然崇拜: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对自然现象不理解,他们把自然物和自然力看做具有生命,意志及能力的对象加以崇拜。

祖先崇拜:以祖先亡灵为崇拜对象的宗教形式。

图腾崇拜:把某种经济上和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当作自己的亲属而对其进行的崇拜。 此外,还有巫术,死人崇拜,巨石崇拜,动物崇拜,性器官崇拜等宗教观念。

发展:

5.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私有制:农业革命是社会产品有了剩余,为私有制产生创造了条件,以单个家庭为单位进行劳动成为可能,其直接后果就是这种家庭对生产工具、劳动产品、牲畜、土地等的占有,就是私有制的产生。氏族部落首长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物的管理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财富据为己有,游牧部落中的畜群最早变为私有财产。这就促进了私有制的发展,从而加速了财产的分化。

阶级:与私有制产生的同时,阶级也出现了,阶级产生的前提是剩余产品的出现。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劳动强度的提高,为了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并减轻自己的劳动量,战俘不再被杀死,而被作为奴隶用于生产。这样,就出现了最早的两个阶级:奴隶主和奴隶。同时私有制的产生,使部落氏族内部的财产不平等不可避免。个别家族占有大量奴隶、牲畜和土地,成为富有的氏族贵族,而一般公社成员的家庭则日益贫困化。这样,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间的差别。阶级最终形成。

国家:在军事民主制时代,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军事首领的权力随之增大,职位逐渐世袭化,破坏了军事民主制度.氏族或部落酋长成了世袭的贵族,成为统治阶级.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把战争中获取的大量财富和奴隶攫为己有,甚至压迫和奴役本氏族或部落的成员.这样,氏族社会便走到了尽头,国家最终形成。

名词解释:

1. 血缘家族:存在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是一种实行内婚制的血缘群体。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同辈人

的群婚,包括亲兄弟姐妹在内,而禁止不同辈人之间的通婚。血缘家族阶段,一个家族就是一个集团、一个公社、一个生产单位,族内平等,实行原始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第一个社会组织形态。

2.班辈婚(血缘群婚):人类的早期婚姻形态。是按照辈份划分婚姻集团,同一辈份的男女之间互为夫妻,

他们的子女也互为夫妻,在家庭内部一群直系与旁系的兄弟姐妹互相通婚。这种婚姻关系由于婚姻圈子是按辈行划分的,因此又被称为辈行婚或班辈婚。

3对偶婚:有一对较为确定的夫妻组成,但是结合并不牢固,容易离散。对偶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

段:起初,对偶婚的配偶并不居住在一起。而是各自居住在自己的母亲的氏族里,婚姻采取丈夫对妻子拜访的形式,这就是“望门居”。随着对偶婚的发展和巩固,丈夫迁往妻方氏族居住。称为“从妇居”。

4.农村公社:又叫村社或土地公社,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破坏了氏族

的血缘集团,同时又保留了氏族公有制的残余,具有两重性,即公有与私有两种所有制并存。

5.图腾崇拜: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最古老的宗教形态之一,指把某种经济上和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当作自己的亲属,认为氏族成员起源于某种植物活动物,而对其进行的崇拜。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反应。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1.古王国时期中央君主集权制的统治

古王国时期,埃及的君主专制开始确立,体现在:、

国王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国王是国家权力的代表,所有官吏对国王负责。

国王对国家经济的控制:国王直接掌握并控制国家的土地,劳动力,财富,战利品,掌管国家财政。 国王队军队的控制:军队由国王直接控制,对内镇压和统治,对外作战。

国王队司法权利的控制:国王可颁布相当于法律的赦令,插手司法审判,自行人名法官等。 国王队地方行政的控制:国王任命控制行政单位长官。

王室家族控制朝政:君主专制的另一个重要体现,高官显宦多为王室家族成员。 国王对其城民有无限权威:国王凌驾于国家之上,一切臣民都是他的奴仆。 王权被进一步神化:利用神权强化王权,加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2.埃赫那吞改革。

埃及君主专制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王权和神权结成同盟。神庙势力虽然是王权重要的阶级基础,但在一定条件下神庙势力也会同王权发生矛盾,神庙集团经济实力的增长不仅威胁奴隶主的利益,也危及王权的统治。

改革的主要内容:废除对阿蒙神的和其他一切神的崇拜,只准崇拜阿吞神;没收阿蒙神庙和其他一切神庙的财产,将其转交给阿吞神庙;去掉一切建筑物上的阿蒙字样;为了摆脱阿蒙神庙祭祀影响和控制,他将首都底比斯迁到了埃及中部的阿马尔那,将其取名为“埃赫塔吞”。意为“阿吞的视界”国王的名字也改为“埃赫那吞”,意为“阿吞的光辉”。这些改革措施表明埃赫那吞与阿蒙神庙祭司为代表的神权势力决裂了。与此同时,他还提拔了许多出生下层奴隶主的任务担任大臣职务。

3.后期埃及的社会经济和波克霍利斯的改革。

后期埃及经济:农业 新的提水装置沙杜夫的发明使用,为高地的开发创造了条件。

手工业 冶金工艺有了进步,采用脚踏风箱,治铜法有了改进铸造法开始出现。纺织部

门垂式织布取代了卧式织布,以亚麻羊毛为原料。玻璃制造品种增多,紫玻璃,无色透明玻璃出现。造船技术,手工艺制作均有进步,建筑业成为重要工业部门之一。

商品货币关系也有很大发展,银的重量被用作价格尺度;借贷关系发展了;真正的商人出现了。

波克霍利斯的改革:古埃及二十四王朝法老波克霍利斯为缓解过多自由民变为债务奴隶的状况所实施的

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制。其内容是1.借钱收回母金时,所加利息不许超过一倍。2.债权人只许从债务人的财产中收取债务,不许剥夺债务人的自由。

4.古代埃及文化的主要成就

一、文字1.象形文字2.祭司体文字3.世俗体文字

二、建筑与艺术 1金字塔 2卡尔那克神庙 3卢克索尔神庙等

三、自然科学 1、天文学天文观测与星位的确定。太阳历是中世纪格里哥利历和公历的前身。

2、数学 进位。圆周率3.16。面积的计算公式。 3、医学 木乃伊与外科学。

名词解释:

1. 美尼斯:埃及第一王朝的建立者,埃及国家的建立者和统一者。他统一了埃及,开启了法老统治时代,

建立要塞城市孟菲斯,对埃及国家的发展,对该地区文明的进步,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存在的真实性被人怀疑。

2. 涅木虎:出现于新王国时期,属于非贵族,后来拥有了对王室土地的世袭权,称“王室土地的涅木虎”,

属佃农或中小奴隶主阶级,可以占有地产并担任官职。埃赫那吞改革时,涅木虎崛起,随改革失败涅木虎衰落。

3.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坟墓,因为其形状像汉字的“金”字,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的建

设始于第三王朝第一个国王乔塞尔。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国王胡夫国王。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但其修建加重了人民负担,耗费了国家的人力和财力,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削弱了君主专制实力。

3. 图特摩斯三世: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法老,在位期间向周边大幅扩张,使埃及帝国的版图达

空前规模建立了古埃及史上版图空前庞大的帝国,大兴土木,美化首都底比斯,建凯尔奈克的阿蒙神庙。被后人称为埃及“第一个伟大的征服者和古埃及的拿破仑”。

第三章

★1 汉谟拉比的统治和巴比伦政治经济制度。 汉谟拉比的统治

1. 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宣扬王权神授,使王权神权趋于统一;建立庞大的官僚体系,任命、控制、监督中央地方各级官员

2.组建一支常备军作为专制统治的支柱,直接掌管军队调动,独揽军事大权 3. 经济上发展农业,大力兴修水利,经常征调劳力,还控制了地方神庙经济 4.对小私有者的保护

5.尊重被征服地区居民的宗教感情

6.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是古代奴隶制社会第一部较完整的法典。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法典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意志,是保护私有制、奴隶制,维护统治阶级秩序和对奴隶和人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

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制度

1.农业 :青铜器已广泛使用;带有播种漏斗的犁;扬水装置 2.手工业和商业 手工行业有二三十种 3.土地所有制

私有制已经相当发达,法典对于土地的转让、出租、抵押、买卖都作了具体规定,王室拥有大量的土地,以份地形式交给对王室负有不同义务者经营

4.租赁、雇佣和高利贷普遍流行,均以契约为基础。法典维护出租者和雇主利益。导致了自由民的分化—少数上升为奴隶主,多数沦为奴隶。 古巴比伦的政治制度

1. 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宣扬王权神授,使王权神权趋于统一;建立庞大的官僚体系,任命、控制、监督中央地方各级官员 2.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3.等级制度与奴隶制度并存,表明国家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占有权及其利益。

2.亚述帝国的建立,

奠基人是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到公元前7世纪,建立了两河流域第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大帝国,首都设在尼尼微。亚述以亚述城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曾受入侵而分崩离析。前十世纪末,亚述人在西亚重新崛起,当时没有强大的对手,在对外扩张中处于有利状态。亚述历代国王不断扩张领土,掠取奴隶、财物,到公元前七世纪,建成了一个包括全部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以及埃及北部的奴隶制大帝国。

亚述奴隶制的发展及其特点。

发展:1. 公元前八到七世纪,最为发达。迅速发展的经济基础是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2.战俘成为奴隶的主要来源,他们没有人身自由,随时被国王赏赐,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王室奴隶。3.有奴隶主把自己的土地交给奴隶耕种,然后收取一定数量的农产品。这种形式的奴隶,依附在奴隶主的土地上,是主人的财产。

特点:奴隶阶级除战俘和外地买来的奴隶外,还存在债务奴隶。

3.腓尼基人的主要成就。

手工业:历史悠久,纺织业,造船业,制造业发达

工商业:对外贸易发达,充分利用优良港湾和发达的造船业同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叙利亚的埃勃拉国和地

中海地区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航海:曾乘船到过英吉利和爱尔兰,还曾绕航非洲 殖民活动:地中海沿岸有许多殖民点作为商业据点

文字:将字母传入希腊,希腊人加入元音形成希腊字母;又罗马改进为拉丁字母。腓尼基文字是希腊/拉丁文字和阿拉伯/希伯来文字的共同来源。

★4.波斯帝国的建立和大流士的改革。

波斯帝国的建立:创立者是阿黑门尼德氏族的居鲁士二世,先后灭掉了米底王国,埃兰,吕底亚王国,小亚希拉诸城邦,随后又远征中亚,征服新巴比伦。其子冈比西斯即位后,征服了埃及。后发生高墨塔暴动,回国镇压途中病死。大流士平定高墨塔暴动之后即位。他继续对外扩张,征服了印度河流域西部和巴尔干半岛色雷斯地区。至此,波斯形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大流士改革内容: 主要内容有:

① 建立军政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把帝国分为行省,委派总督统治,安排专人督察总督。 ② 制定统一的贡赋制度

③ 军事改革。军队由皇帝直接控制,将领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建立1万多人的精锐常备军“不死队”,

由皇帝直接控制。分设军区,建立海军。 ④ 修筑设有驿站的大路,便于调动军队、传达命令。

⑤ 统一了全国货币,只有皇帝铸造的金币才能通行全国,各省铸造银币作为辅币,自治城市可铸造铜币。 ⑥ 独尊琐罗亚斯德教禁止其它宗教的流行。

大流士的改革,加强了帝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促进了帝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暂时巩固了帝国的统一和强盛。

1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的一大发明。用一种三角形的笔端,在泥板上压出竖的、横的和斜的各种符号,这样刻写出的图形就呈楔形。传播的地区主要在西亚和西南亚,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2.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奴隶制社会第一部较完整的法典。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在等级制度,土地制度,奴隶制的发展和自由民的分化等方面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一些状况。法典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意志,是保护私有制、奴隶制,维护统治阶级秩序和对奴隶和人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

★3. “巴比伦之囚”

古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的历史事件。公元前597~前538年,犹太王国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大批民众、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员被掳往巴比伦。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 ,被囚掳的犹太人才获准返回家园。

4.贝希斯敦铭文

公元前522年,大流士为波斯王,称大流士一世。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为了颂扬自己,他让人用埃兰文、波斯文和巴比伦文三种文字把其战绩刻在悬崖上,史称“贝希斯敦铭文”。 内容包括他镇压高墨达政变和各地人民起义以及他取得王位的经过。

取消军事保民官,规定在两名执政官中,一名应由平民担任。 3)彼提利阿法案和霍腾西阿法案 债务人只能抵押财产而不得抵押人身。 平民会议的决议具有法律效力。 3.影响

第一,平民担任各种官职以及可与贵族通婚;不仅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且冲破了贵族极力维系的血缘氏族的最后藩篱,消灭了氏族制度的残余,自由民内部的关系得到了调整,从而扩大了共和国的基础。

第二,债务奴隶制的废除,使平民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命运。他们的身份和权力得到保障,促进了罗马公民集团的巩固,从而强化了罗马农民兵制度,为罗马的对外扩张提供了军事力量。

第三,新法律的颁布和新官职的确立,使罗马国家的上层建筑趋于完善,进而强化了国家机器的运转机制,使之更加适应奴隶制经济基础的需要。

但是,关系到平民切身利益的土地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少量公有地的分配和债务的减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公民的经济地位,平民的负债和破产迟早还是难以避免的,他们和大土地所有制间的矛盾和斗争将继续下去。平民参政只是对于平民上层而言,他们和原有贵族通过通婚的形式融合于一体,构成“新贵”,国家制度的实质仍是以元老院为首的贵族奴隶主阶级的专政。但是罗马国家机构的加强,为它的对外扩张和发展奴隶制度创造了条件。

.罗马对地中海区域的征服

1.布匿战争 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后,继续向西部地中海地区扩张,就和迦太基发生了冲突。为了掠夺资源和奴隶,争夺西部地中海的霸权,双方展开了延续一百年的布匿战争。击败了腓尼基人在北非的殖民地迦太基,征服西部地中海。

2.罗马在地中海东部的扩张:通过三次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又控制了整个希腊和西班牙除了西北部的一片地区外的大部分。

★屋大维的元首政治(首席元老、第一公民)

实质:屋大维成为罗马唯一的最高统治者后,因为罗马的共和制传统没有直接称帝而是采用“元首”称号实行个人均是独裁,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专制君主制

1. 提高元老院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荣誉,削弱其实际权力;安插亲信 2. 大大削弱元老院的外交、军事领导权

3. 削弱元老院财政权,设置帝国财政收支总账和元首金库,直接控制调节全国财政收支。 4. 法律方面,基本掌握法律创制权,建议权;司法方面重大案件受其审理 5. 设置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内外政策:

1、扩大统治基础(元老、骑士、工商业者、农民、平民) 2、维护奴隶制,加强对奴隶的压制和镇压。 3、改善行省管理(分治行省和分别税收) 4、建立常备军 5、继续对外扩张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原因:奴隶制危机日益严重,许多城市的工商业萧条不振,农村荒芜,人口锐减 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帝位的长期混战

奴隶、隶农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持续不断,起义烽火遍布各地,蛮族大量入侵 罗马帝国的分裂

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简析罗马共和国向帝制转化的原因和简况。

罗马共和政体是在城邦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罗马跃居为囊括地中海区域的奴隶制霸国,在阶级斗争变化和阶级斗争加剧的情况下,共和政体已不适应于当时罗马社会的发展,因而势必建立军事独裁以加强和巩固整个帝国范围内的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屋大维成为最高统治者,由于影响共和制度的影响和共和传统的势力依然存在,他采用元首称号实行个人的军事独裁,建立了元首制,提高了元老院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荣誉,削弱其实际权限,披着共和制的外衣,实际上是隐蔽的专制君主制

后代君主不断加强中央集权,逐步建立官僚体系,巩固以皇帝为代表的罗马大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行省地位提高,扩大了帝国的社会基础,在哈德良统治时期,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在安敦尼王朝统治时期,行省奴隶主和罗马奴隶主逐渐融合,行省居民和罗马公民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消失,罗马帝国达到鼎盛。

隶农制:隶农是指承租别人土地的佃户,有大小佃户之分,他们都是享有公民权和其他法律权利的自由民。他们通过契约从土地所有者手中租用土地,可转租也可自己跟种。起初,尚不流行,后来由于受到斯巴达克起义的冲击,隶农数量日益增多,随着大庄园经济上自给自足和独立倾向的加强,隶农负担的加重,隶农丧失了自由民身份,变成了特殊类型的依附农民。

★米兰敕令:公元313年,由罗马皇帝公布的通令,以伽勒里乌斯的名义,宣告了基督教的合法性。规定信奉各种宗教都享有同等的自由.没收的基督教徒集会场所和其他财产一律发还.这标志着基督教开始和帝国结合,成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 米兰敕令在以后成为了罗马世界通行的基本法。

元首统治:屋大维成为最高统治者,由于影响共和制度的影响和共和传统的势力依然存在,他采用元首称号实行个人的军事独裁,建立了元首制,提高了元老院的政治地位和社会荣誉,削弱其实际权限,披着共和制的外衣,实际上是隐蔽的专制君主制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最古老的成文法,基本是习惯法的汇编,后来成为罗马法的基础。起初属于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之间的需要发展为万民法 (上面有~)

★前三头同盟:公元前60年,庞培、克拉苏和凯撒三人出于政治需要,达成了互相支持的秘密协议,以期共同对抗元老院,称为前三头同盟

后三头同盟:安东尼、屋大维和雷比达于公元前四十三年11月在波伦尼亚附近会晤,达成协议,形成后三头同盟,获得了罗马公民大会的承认,授权他们颁布法令和任命高级官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db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