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训练学复习题(新版)

更新时间:2023-03-13 20:0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复习题一(第1章)

一、填空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 )为主要特征,以( )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其中“竞”是指( ),“技”13.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

( )、( )、( )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14.一个完整的起始状态诊断,应该包含( )诊断、( )诊断及( )诊断,而一个完整的训练目标,也应该相应地包含( )指标、( )指标及( )指标。

是指( )。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 ),二是( ),三是( )。

3.现代世界竞技体育活动是以( )和各( )为核心组织进行的。

4.1888年,法国人( )首先倡议恢复奥运会。第一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于( )年在希腊雅典举行。 5.竞技体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指( )、( )、( )、( )。 6.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有( )、( )、( )、( )、 ( )观赏性及功利性。

7.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自于( )效应、生活效应以及( )效应多元的途径,其中,( )效应是运动员获得竞技能力最重要的、最有效的途径。

8.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训练( )以及有效地组织训练( )行为的科学。

9.前民主德国学者迪 ?哈雷博士的学术专著( )的出版,标志着运动训练学的形成。 10. ( )性、( )性以及( )性是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学科特征,其中,( )性是运动训练学最具特色的学科特征。

11.任何一个运动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高低,都是由运动员的( )、( )、( )、( )、( )五个方面的能力决定的。其中,( )又包含形态、机能及素质三个方面的状况。 12.动成绩就是运动竞赛的结果,任何一场运动竞赛的结果都必然包括两个方面,即( )和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 )。

15.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成绩都是由( )、( )以及( )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

2、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A.运动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体育管理 3、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点?

A.竞争性 B.公平性 C.规范性 D.公开性

4、无论从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容量,还是从人们投入的力度来看,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建中,最主要的是:

A、运动员选材 B、运动训练 C、运动竞赛 D、竞技体育管理 5. 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和最根本的原因是:

A、运动员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中的发挥 B、竞赛对手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中的发挥 C、教练员的临场指导能力 D、运动竞赛结果的评定

6. 在运动比赛中,运动员首先力争的是:

A.名次 B.竞技水平 C.记录 D.比赛的发挥

7.在竞技活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集中表现于三个方面,下列哪

1

一项不是体能的范畴?

A.运动技术 B.身体形态 C.身体机能 D.运动素质 8.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最重要依据是:

A.状态诊断 B.运动成绩 C.建立的目标 D.检查评定 9.一个完整的起始状态诊断包括:

A.运动成绩诊断 B.竞技能力诊断 C.训练目标诊断 D.训练负荷诊断

10.下列哪一项是运动训练学最具特色的学科特征?

A.综合性 B.多元性 C.本源性 D.实践性 三、多项选择题:

1.起始状态中运动成绩的诊断内容包括:( ) A、运动员在比赛中所取得的名次

B、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竞技水平

C、运动员在上一个训练过程中最好的一次比赛成绩 D、运动员在多次比赛中所表现出的平均水平

2.确定训练目标时以下哪些因素对教练员来说是非可控因素: A、本队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和比赛行为 B、对手在比赛中的竞技水平

C、比赛条件 D、裁判员的倾向性

3.一个竞技项目比赛时,运动员成绩由哪些因素所决定? A.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B.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 C.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D.观众和球迷的表现

四、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 2.运动竞赛 3.运动训练 4.运动成绩 5.竞技能力(P17) 6.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五、判断改错(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并将错改正。) 1.运动训练过程的始发点是确定训练目标。

3.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主要包括运动成绩诊断和竞技能力诊断。 4.运动成绩是由运动员自身在比赛中的表现和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5.没有科学的诊断,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是不可能实现的 6.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运动成绩的取得中,竞技水平的发挥比比赛的名次的取得更重要。

7.对不同专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进行诊断时,要抓住心、技、体、战、智所有因素,予以科学的诊断,并作为其竞技能力总体诊断的主要依据。

8.竞技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三者所构成。

9.运动员竞技能力要素中某种能力的缺陷,其总体竞技能力就会受到限制,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六、问答题:

1.试述近百年来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表现。 2.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有哪些。

复习题二(第14章)

一、判断题:

1、项群训练理论是研究整个竞技体育项目训练规律的理论。

2、依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把运动训练理论分为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

3、体能对足球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4、运动技术对标枪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5、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群的竞技体育项目同时也属于单一动作结构项群。

6、田径运动中的所有项目,都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群。 7、按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划分,乒乓球、排球同属于命中类项群。 2

8、按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划分,三大球(篮球、排球、足球)同决定作用的项目是: 属于得分类项群。 A、跳高 B、标枪 C、跳水 D、跨栏 9、400米跑和400米游泳同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 7、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展示运动技艺与美感的项群是: 10、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比赛是隔网进行的,因此选手竞技水平的发挥较少受对手的影响。 11、对竞技体操等评分类项目来说,裁判员的职业道德对比赛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 12、球类项目都属于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对运动员技战术要求较高,而对身体形态没有要求。 13、体能主导类项群的项目同时也都属于测量类项群。 14、排球既属于多元动作结构项群,又属于评分类项群。 15、项群训练理论是完全区别于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的独立理论体系。 二、单项选择题

1、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三个层次不包括: A、一般训练理论 B、周期训练理论 C、项群训练理论 D、专项训练理论 2、在运动训练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我国学者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周期训练理论 B、提出超量恢复理论 C、建立项群训练理论 D、建立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理论层次 3、下列运动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是: A、跳远 B、跳水 C、400米跑 D、400米游泳 4、从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看,乒乓球属于的项群是: A、测量类 B、得分类 C、命中类 D、制胜类 5、在技心能主导类项群中,射击、射箭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是:A、心理 B、体能 C、智力 D、战术能力 6、运动技术在不同项群项目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运动技术起

A、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 B、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 C、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 D、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 8、下列项目的比赛中,相对受对手竞技能力发挥影响较大的是: A、拳击 B、射击 C、游泳 D、长跑 9、依据项群训练理论运动员转项成才现象,适合转为跳水运动项目是: A、跳高 B、艺术体操 C、游泳 D、自行车 10 、体操和羽毛球项目中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作用是: A 、心理 B 、技能 C、体能 D、智能 11、对技能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专项技术 B、专项战术 C、运动智能 D、身体形态

12、棒球、垒球属哪一类项群:

AC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

B、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

D、技战能主导类轮换攻防对抗性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括号中写上所选项的代表字母。试题 开头已列出几个备选答案,答题时每道试题均从上述的答案中选择 最合适的,每个备选答案可不被选,可选一次或多次。) (一)A型选择题 1.A、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 B、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C、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 D、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E、周期性单一动作结构类 F、固定组合多元动作结构类 G、非周期性单一动作结构类 H、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类 I、评分类 J、制胜类 K、命中类 L、测量类 M、得分类 ①100米跑属( ) ②举重属 ( ) ③拳击属 ( )④羽手球属( ) ⑤射击属( ) ⑥艺术体操( )

3

2.A、运动员在比赛中力求完成高难度的精彩动作,并同时着力发展运动美、人体美的所有项目; B、表现运动员准确完成专项技术能力; C、比赛时用网将双方选手隔开,各据一方徒手或持器械击球竞技;D、双方选手在同一块场地上追逐争夺,以将球射投

入对方特定网区中得分; E、以对手的躯体为攻击对象,双人进行

格斗的项目;F、比赛双方在固定时段交替进攻和防守的项目

①格斗对抗性项目( ) ②隔网对抗性项目( )

③同场对抗性项目( ) ④表现难美性项目( )

⑤表现准确性项目( ) ⑥轮换攻防对抗性项目( )

3.A、竞走B、铅球C、篮球D、自行车E、三级跳远 F、举重

G、体操单项 H、技巧 I、射箭 J、排球 K、十项全能

L、体操全能 M、铁人三项 N、链球

① 既属周期性单一动作结构类,又属测量类( )

② 既属周期性单一动作结构类,又属命中类( )

③ 既属混合性单一动作结构类,又属测量类( ) ④ 既属固定组合多元动作结构类,又属评分类( ) ⑤ 既属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类,又属命中类( ) ⑥ 同属多项组合( ) ⑦异属多项组合( ) (二)B型选择题 1.依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运动训练理论包括的层次是: A、一般训练理论 B、周期训练理论 C、项群训练理论 D、专项训练理论

2.下列同属于体能主导类、单一动作结构和测量类项群的项目是:

A、标枪 B、跳远 C、竞技体操 D、排球 3.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武术套路分别属于: A、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B、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C、多元动作结构类固定组合项群 D、评分类项群 4.对技战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优秀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素质 B、技术 C、战术 D、裁判

5.影响摔跤、柔道等技战能主导类项群项目比赛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包括:A、运动员自身的竞技水平 B、对手的竞技水平 C、比赛的结果的评定行为 D、比赛时间、地点 四、填空题

1.依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把运动训练理论分为( )、

( )和( )三个层次。

2.多项组合结构中,有些多项比赛的各个单项属同一个运动大项,

如体操男子六项全能、田径女子七项全能等,称为( )组合;

有些多项比赛的单项分属不同的运动大项,如近代五项、冬季两项

称为( )组合。

3.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同时都属( )多元动作结构,又

都是通过由( )的方式而评定其运动成绩高低的。体能主导类

耐力性项目都属( )单一动作结构,又都通过( )判定其

运动成绩。

五、问答题 1.什么叫项群?建立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表现的哪些方面?(见课件) 2.依项群训练理论,现代运动训练学对竞技运动项目是如何进行分 类的?(要求掌握一级、二级分类,并能举例) 3.项群训练理论在运动训练领域中有何应用价值? 复习题三(第4章) 一、填空题 1. 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是指根据项目比赛的特点和运动员在比 赛中获取满意运动成绩的需要,从( )出发,( ) 安排训练过程诸多因素的训练原则。 2.超量负荷会使机体竞技能力(得到提高) ,而过度负荷会导致机体产生( )。

4

3.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是指根据运动训练结构特点、竞技状态呈现特征和重大赛事安排规律,( )、( )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

4.准确判别疲劳程度,是适时恢复的重要前提。运动员疲劳程度的判别,通常是根据( )和( )来进行的,也可采用比较客观的生理和心理测试方法。

5.任何一个负荷都包括负荷( )和负荷( )两个方面。

6.训练负荷的三个属性是指( ) 属性、 ( ) 属性和( ) 属性。 7.导向激励与有效控制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 )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并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积极( )的训练原则。

8.在制订计划时必须要以( )竞技能力的发展为优先,合理有效地选择提高竞技能力的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 1.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 )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需遵循的基本准则。 A.客观规律 B.客观需要 C.实战需要 D.现实条件 2.下列哪一项不是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 A.练习的速度 B.远度 C.高度 D、次数 E.单位练习的负重量或练习的难度 3.在训练中要关心运动员的各方面,从而引导运动员形成( ) 的更高层次需要,以产生积极从事训练和比赛的动机。 A、自我实现 B、生理的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4.不是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科学基础的是:

A、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B、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C、生物适应的周期性 D、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5.哪一项不是负荷量的评价指标:

A.次数 B.时间 C.距离 D.难度

6.下列哪一项不是集群组训与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 A.人类社会生活的集群性要求 B.人体机能能力的适应性机制 C.运动训练实践的多样性 D.运动员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 7.适时恢复的重要前提是:

A.准确判别疲劳程度 B.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 C.对运动员进行全面训练 D.正确处理负荷与营养的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 (一)A型选择题

1.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是:

A.练习的速度 B远度 C.高度 D.单位练习的负重量或练习的难度 2.准确判别疲劳程度的方法有:(参考课件)

A.自我感觉 B.外部观察 C.生理测试 D.心理测试 3.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有:(参考课件)

A.训练学恢复措施 B.医学、生物学恢复措施 C.营养学恢复措施 D.心理学恢复措施 B型选择题(试题开头已列出几个备选答案,答题时每道试题均从上述的答案中选择最合适的,每个备选答案可不被选,可选一次或多次。) A、难度 B、训练时间 C、远度 D、总负荷重量 E、速度 F、单次负荷重量 G、练习密度 H、练习重复次数 I、练习总距离 对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进行诊断时,应包括负荷的量与强度,其中反映量的指标有( ),反映负荷强度的指标有( )。 四、判断改错

1.为了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应激发运动员参与和

比赛的兴趣,还应满足运动员的一切需要。( )

2.训练控制中,被采集到的训练信息,必须要反馈给运动员,反馈

给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产生实际的效益。( )

3.负荷的量越大,对机体的刺激越深,所引起的应激也越强烈,机

5

体产生的相应变化也就越明显,竞技能力提高得也就越快。( ) 4.人体生物节律是自然规律,不可以更改,因此训练计划要严格围绕着此规律来制定。( )

5.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负荷,都包含着负荷的量与强度这两个方面。( )

6.训练离不开负荷,没有负荷就不成其为训练;训练也离不开恢复,没有恢复,负荷只会导致运动员机能的下降。( ) 7.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一旦感到疲劳时,就应立刻停止训练。( ) 五、名词解释:

1.适宜负荷(课件)2.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 3.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

六、问答题:

1.简述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原则的科学基础。

2.贯彻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的训练学要点有哪些?

复习题四(第5章)

一、判断改错:

1、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

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的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

织训练活动的方法。

2、循环训练法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

个练习站,运动员随意完成每站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 3、采用持续训练法发展运动员的体能时,应注意练习的时间,时间越长负荷的强度就应越大。 4、间歇训练法是在一次练习后,机体基本恢复后,再进行下一次练习的方法。 5、持续训练法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能力。 6、在技术训练中一般将完整训练法和分解训练法结合使用,但越

接近比赛期,完整训练法使用的越多。

7、安排训练负荷时,量和强度尽量不要同时增加。

8、变换训练方法的运用主要反映在练习负荷、练习内容、练习方式、练习条件或环境的变换上。

9、分解练习法多用于简单动作的训练,而完整训练法则更多地适用于复杂的技术动作。

10、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完成具体的训练任务而采用的身体练习。

11、长时间重复训练法练习时间长而两组练习间隔都比较短,以使运动员能更好地发展有氧耐力。

12、为全面发展运动员身体素质,教练员常常采用循环练习法。 13、模拟性比赛训练方法与适应性比赛训练方法的不同在于,前者在正式比赛的环境下进行,后者则在人为模拟比赛环境下进行。 14、模式训练法实施的整个过程是以训练模型的指标体系为控制的依据。

15、程序训练法与模式训练法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操作步骤的不同。 16、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重复练习之间相对不充分休息的训练方法。

二、名词解释:

1. 程序训练法2. 循环训练法 3.间歇训练法 4.重复训练法 5.持

续训练法 6.分解训练法

三、单选题 1.下列不是根据训练负荷与间歇的关系进行分类的方法: A、持续训练法 B、循环训练法 C、重复训练法 D、间歇训练法 2.下列哪种方法是整体控制方法? A、完整训练法 B、重复训练法 C、循环训练法D、程序训练法 3.下列哪一项不是动作构成要素? A、姿势 B、速度 C、节奏 D、耐力

6

4.模式训练法的特点之一是:

A、信息化 B、系统化 C、定性化 D、程序化 5.实施程序训练法的重要前提是:

A、科学编制训练程序 B、确定适宜的训练手段 C、选择合理的联系方式 D、正确、合格的评定标准 6.下列哪一种情况不适宜运用完整训练法?

A、要完整掌握技战术 B、保持技战术动作的完整结构

C、保持动作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D、强调某个动作的技术细节7.下列哪一项不是运用完整训练法时对动作的特性要求? A、连贯性 B、实战性 C、细节性 D、完整性 8.哪种间歇训练是以有氧为主的混合供能形式? A、高强度性间歇训练 B、中强度性间歇训练 C、强化性间歇训练 D、发展性间歇训练

9.后一部分训练内容包括前一部分的内容是哪一种分解训练法的应用特点?

A、单纯分解训练法 B、递进分解训练法 C、顺进分解训练法 D、逆进分解训练法

10.对于速度性、力量性运动项群以哪种重复训练法为主? A、短时间重复训练法 B、中时间重复训练法 C、长时间重复训练法 D、超长时间重复训练法

11.采用间歇训练法时,两次(组)练习中间歇时间确定的依据是,开始下次练习时每分钟心率应降至()次/分钟左右。 A、100 B、120 C、150 D、180

12.哪种持续训练法对于体能主导耐力项群具有直接的训练价值? A.短时间持续训练法 B.中时间持续训练法 C.长时间持续训练法 D.超长时间持续训练法 13. 在重大比赛前多应用哪种比赛训练法?

A.教学性比赛训练放 B.检查性比赛训练法 C.模拟性比赛训练法 D.适应性比赛训练法

14.技战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中应用最多的比赛训练法是: A.教学性比赛训练法 B.检查性比赛训练法 C.模拟性比赛训练法 D.适应性比赛训练法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括号中写上所选项的代表字母) (一) A型选择题

1.分解训练法适用于:( ) A、技术动作较为简单的情况

B、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较为复杂的情况 C、技术动作某些环节需要专门训练时 D、运用完整训练法不易直接掌握的情况

(二)B型选择题(试题开头已列出几个备选答案,答题时每道试题均从上述的答案中选择最合适的,每个备选答案可不被选,可选一次或多次。)

1. 运动训练方法有:

A、分解训练法 B、持续训练法 C、完整训练法 D、重复训练法 E、间歇训练法 F、变换训练法 G、循环训练法 ①依训练内容的组合特点,可分为( ) ②依训练负荷与间歇的关系,可分为( )

2. A、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 B、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 C、间歇时间一般为练习时间的2~3倍以上,心律降至100次/分以下。

D、间歇心律控制在120次/分±时即可开始下一次练习。

E、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作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

①重复练习法( )②持续练习法( ) ③间歇练习法( )

3. A、 B、 C、 D、

7

①②③ ③ 2 1

(注:A、B、C、D表示以分解训练法来练习标枪技术的过程,图中每个圈代表练习一步)

E、分解后各部分可独立训练,练习的顺序不必特别要求。

F、训练内容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大体一致,后一步骤的练习内容包括前一部分的内容。

G、对相邻环节的衔接部分有专门的要求:每进行下一步训练时要先将先前的所有部分进行综合练习。

H、训练内容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相反,多用于最后一个环节为关键环节的技术、战术训练。

①单纯分解训练法( ) ②递进分解训练法( ) ③进分解训练法( ) ④逆进分解训练法( )

四、填空题

1.变换训练法以变换的内容可分为( )变换训练法、( )变换训练法和( )变换训练法。其中,( )主要反映在场地、线路、方位等的变换上。

2.依比赛的性质,比赛训练法可分为( )、( )、( )、( )比赛训练法。

3.运用模拟性比赛训练法进行训练时,对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模拟比赛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可包括对( )、( )、( )等的模拟。对于对抗性项群,(模拟对手)的竞技能力与模拟的真实程度是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

①② ① 2 ③3

4.长时间持续训练方法典型的变化形式有( )持续训练法、( )

持续训练法和( )训练法。

5.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包括身体练习的( )、( )和( )三个方面。

6.模式训练法与程序训练法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控制运动训练过程依据的不同,模式训练法是以( )为控制依据,程序训练法则是以( )为控制依据。

五、方法应用题

1、在网球技战术训练中,为提高运动员特长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能力,以及在对抗战术训练中运动员的主动进攻能力和防守反击能力,采用如发球上网和接发球破网对抗比赛;随球上网对破网的比赛;底线紧逼进攻与防守的比赛;接第二发球上网对破网的比赛;模拟比赛及赛前热身赛等。

请说明案例采用的运动训练方法,并说明这种训练方法的分类。 2、2006年日本男篮世锦赛前,中国队进行了一系列的热身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试分析这些比赛属于那种比赛训练法?这种方法的应用特点是什么?

六、简答题

据负荷与间歇的关系,训练方法分为哪几类?其主要区别是什么?

复习题五(第6-9章)

一、填空题

1.运动员体能包括( )、( )及( )三部分。 2.根据完成不同体育活动所需力量的不同特点,力量素质可分为( )、( )及( )。

3.发展快速力量时,负荷的次数和组数的确定,应以不降低练习的( )为原则。

4.发展肌肉力量耐力练习的重复次数最为重要,一般要求

8

( ),甚至达到( )。

5.各种起跳前的制动、投掷前的“超越器械”及排球扣球动作中的“预先引臂”都是利用了肌肉的( )收缩原理。

6.儿少运动员不宜多用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因为( )动作时间过长,会使胸内压增高,从而可导致脑贫血,产生休克。 7.速度素质包括( )速度、( )速度和( )速度。 8. ( )法是提高反应速度的基本训练方法。

9. 大强度的( )法是提高动作速度最主要的训练方法。

10.动作要素包括( )、( )、( )、( )、动作速率、动作力量以及动作节奏。 11.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有( )、( )和( )。 12.(实效性)评价和(合理性、经济性)评价是运动技术评价的两大基本标准。

13.竞技战术的构成因素有( )、( )、( )、战术知识、战术形式以及战术行动。

14.运用模拟训练法进行战术训练时,其基本结构包括( )、( )和同态系统,( )是设计和选择同态系统的主要标准。同态系统与( )可具备几何、物理、数学上的相似性。

15.一般智能中,进行思维训练时,( )的训练至关重要。 16.战术活动的核心是( )。

17. 心理战术的核心是( ),其常用手段是制造( )、形成( )。

18.战术思维的具有( )性、( )性与( )性相结合、( )性及( )性。

19.运动智能训练的主要途径是( )、( )、( )。 二、名词解释:

1、体能 2、战术意识 3、战术纪律 4、速度障碍

5、战术指导思想 6、运动智能

三、单项选择题

1.战术配合水平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运动员在战术配合过程中表现出的活动方式的协调程度,第二,( )的协调。 A.战术意识 B.战术知识 C.战术观念 D.战术行动

2.集体战术的基本要求为:第一,严密的组织性。第二,高度的一致性。第三,( )

A.高度的协调性 B.高度灵活性 C.战术合理性 D.战术实效性 3.有氧耐力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机体( )的能力,促进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A.吸收、输送和利用氧气 B.速度耐力 C.耐乳酸 D.肌肉耐力 4.我国跳水界根据运动员少年时期体重轻、心理负荷小的特点,跃进式的发展难度技术,这是有效的处理了:

A、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 B、特长技术和全面技术的关系C、规范化和个体差异的关系

D、合理的内部机制和正确的外部形态的关系

5.下列对于影响运动技术形成发展的因素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技术的合理性依赖于于肌肉群的协调程度 B、动作幅度主要取决于人体关节的结构

C、竞赛规则只对竞技战术起作用,与运动技术没有关系 D、运动员动作技能储存越多,越容易掌握新的技术动作

6.在长跑、游泳等体能主导类项群的周期性项目中运动较多的战术形式是:

A、阵形战术B、参赛目的战术C、体力分配战术 D、心理战术 7、关于技术训练中的减难法,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减难法指技术训练中以低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B、此种方法常用于技术初学阶段。

C、女排扣球训练中请男排运动员拦网,此方法属于减难法。

9

D、跳远技术练习时使用踏跳板的练习方法属于减难法。 A、减难法 B、加难法 C、念动法 D、表象法 8、关于技术训练中的加难法,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16 、基本技术的训练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加难法指技术训练中以高于专项要求的难度进行训练的方法。 A、青少年运动员以高难度技术训练为主 B、此种方法常在优秀运动员训练中使用。 C、此种方法常用于技术初学阶段。 D、在排球扣球技术训练中,加高隔网的方法属于加难法。 9、运用完整法与分解法时应注意: A、对于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可采用先完整后分解的练习。 B、少儿初学者善于模仿,对于一些动作,可先分解练习后再完整练习。 C、一般说来,运动技术水平越高,分解练习的比例相应越大一些。 D、“先分解后完整”或“先完整后分解”都是固定的学习、训练程序。 10、柔道项目中的“得意技”指的是: A、基本技术 B、特长技术 C、高难度技术 D、全面技术 11、在球类等对抗性项目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技术的: A、实效性 B、规范性 C、合理性 D、经济性 12、下列关于难点先行的观点论述错误的是: A、在特定条件下,“难点先行”,即所谓“先难后易”、“先深后浅”,

亦可望收到良好的效果。

B、“难点先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C、“难点先行”仍是“循序渐进”的一种特例,不同的只是,它

是按照新的“序”来进行训练的。

D、“难点先行”意味着不需要“循序渐进”。

13、相对而言,下面哪个运动项目更注重技术的外部形态:

A、篮球 B、举重 C、马拉松 D、跳水

14、游泳运动员带着脚蹼练习的方法属于:

A、减难法 B、加难法 C、念动法 D、表象法

15、跳高训练时采用橡皮绳做横杆属于 :

B、高水平运动员不需要进行基本技术训练 C、对于球类集体项目,基本技术训练只在准备期安排 D、无论是优秀运动员,还是青少年运动员中都需要进行基本技术的训练。 17、为了帮助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教练员常用的方法是: A、比赛法 B、直观法与语言法 C、完整法D、加难法 18、一个运动员的“绝招”的核心构成部分是: A、基本技术 B、高难度技术 C、特长技术 D、全面技术 19、运动技术的定性评价以 为主要手段。 A、观察法 B、实测法 C、理论模式分析法 D、实践法 20、肌肉收缩的动力性练习不包括: A、离心收缩 B、向心收缩 C、等动收缩 D、超等长收缩 E、等长收缩 四、多项选择题:

(在每题的括号中写上所选项的代表字母)

选择题(试题开头已列出几个备选答案,答题时每道试题均从上述

的答案中选择最合适的,每个备选答案可不被选,可选一次或多

次。)

1.A、使肌肉负一定重量时进行收缩和放松的交替练习

B、身体呈固定姿态,肢体环节固定,肌肉长度不变,改变张力克

服阻力的练习方法

C、是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以恒定的速度进行最大肌肉收缩的力

量性练习

D、先使肌肉做离心收缩,然后接着做向心收缩

①超等长收缩训练( ) ②等动收缩训练

( )

10

③动力性等张收缩( ) ④静力性等长收缩训练( ) 2.A、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的能力

B、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 C、人体地特定方向上位移的速度 D、短跑中从发令到开始起动的时间 E、短跑中的起动速度

F、可以单位时间内机体移动的距离作为评定指标

①反应速度指( ) ②动作速度指( ) ③移动速度指( ) 3.A、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B、机体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形式,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C、提高运动员机体承受氧债的能力 D、提高机体吸收、输送和利用氧气的能力

①有氧耐力指( ) ②无氧耐力指( ) 4.A、越野跑 B、100米短跑 C、举重 D、400米 E、法特莱克跑 F、100米游泳 ①主要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有( )

②主要发展糖酵解供能无氧耐力的训练有( ) ③主要发展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的训练有( )

五、判断改错(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并将错的改正。) 1.为发展快速能力所进行的力量训练应主要采用静力性练习。( )

2.与专项动作结构不相同的速度练习,所获得的速度也会向专项动作转移。( )

3.协调能力并非一种单纯的运动素质,它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是运动员形成与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能力。( )

4.任何运动技术,只有在竞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才能存在和发展。( )

5.在运动竞赛中,关键不在于技术是否全面,而在于运动员是否

有特长技术。( )

6.力量耐力训练中练习的重复次数最为重要,一般要求多次重复,甚至达到极限。( )

7.各种运动素质在人生的不同发育阶段的可塑性不同,即不同素质会出现各自发展的“敏感期”。( )

8.运动员动作技能贮存的数量越多,越能顺利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掌握新的技术动作。( )

9.快速力量训练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训练负荷的大小,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关系不大。( )

六、问答题:

1.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参考课件) 2.战术方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3.简述速度素质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4.简述运动技术的基本特征。

5.简述提高周期性竞速项目移动速度的训练要点。(P183) 七、方法应用题

1.相对于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对战术的要求更高。要使集体项目中整个运动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应如何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和集体战术配合之间的关系?请由篮球、足球项目中任选一个项目,结合训练实际举例说明之。

2.我国乒乓球项目在世界乒坛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立了一个包括科研人员、翻译、外援人员等在内的高效率的信息系统。请说明情报信息对制定比赛战术方案的重要性,以及收集情报的内容?

复习题六(第10-12章)

一、填空题:

1.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通常包括( )、( )、

11

( )以及( ),其中,( )阶段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的高低,可以看作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成果的主要评价。 2.在训练过程中,机体的( )机制、( )机制及保护性机制交替发挥作用,导致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也要经历(形成)、(保持)种训练课又都是由( )、( )、( )三部分组成,

其中( )部分是整个训练课的核心。

二、名词解释:

1、训练大周期2、运动训练过程中的高原现象3.超量恢复集中效应

和(消失)三个阶段,因此,运动训练要进行周期性安排。

3.根据所包含的大周期数,可把年度训练计划安排分为( )、( )和多周期安排等不同类型,后者根据大周期中每个阶段的训练时间是否充分又可分为( )大周期和( )大周期。 4.年度训练过程中安排比赛次数时应有所取舍,既保证

( ),更要确保在重大比赛中处于 ( )。

5.在年度训练计划中,应确定负荷量度在不同阶段中的适宜搭配,遵循由( )变到( )变的规律,无论发展体能还是技能,都应首先加大( ),然后逐渐提高( ),应尽量避免( )负荷量和强度。

6.根据训练任务及内容的不同,可把周训练分为( )、( )、( )及( )四种基本类型。

7. 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训练中可选择年度( )周期计划,处于竞技提高阶段的运动员可选择年度( )周期计划,对于最佳竞技和竞技保持阶段的运动员主要选择年度( )周期计划。

8.基本训练周中训练课次的增加起始总是从增加训练的(日数)开始,然后逐渐增加(每日训练的次数)。

9.周训练中合理分配各类负荷的课次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首先应确定( )课的次数,恢复性训练课在基本训练周中占总课次的( ),在赛前训练周增加到( )。

10.比赛周中超量恢复的集合安排,是指使各方面负荷后的超量恢复阶段都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其目的是为了使机体能在比赛日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11.根据训练任务,训练课可分为( )和( ),每一

三、选择题:(在每题的括号中写上所选项的代表字母)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中短期集训队伍中长期间断训练的老运动员,在安排训练时首先要:

A、进行适应性训练 B、进行强化性训练 C、以大负荷训练为主 D、以小负荷训练为主 2. 周训练计划内容安排的最主要特点是:

A.不同训练内容的交替安排 B.同性质内容的集中安排 C.大强度训练内容的集中安排 D.训练内容的高度专项化 3.竞技保持阶段的首要任务是:

A.发展一般和专项竞技能力 B.发展稳定的竞技状态 C.保持和提高心理的稳定性 D.训练理论知识的传授

4.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里,最佳竞技状态出现的时期应是: A、准备期 B、比赛期 C、过渡期 D、适应期 5.对花样游泳、艺术体操等需要长时间创编新动作和套路的项目,年度训练一般安排:

A、单周期 B、双周期 C、多周期 D、混合周期

6.跨栏运动员刘翔在奥运周期的前一年参加了二十多场重大比赛,为了适应这种比赛节奏,他的年度训练应安排:

A、常规大周期 B、微缩大周期 C、多周期 D、双周期 7.技能类项群在大周期训练准备期,运动负荷安排的重点应以增大练习的:

A、密度为主 B、强度为主 C、难度为主 D、量为主 8.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里,训练准备期与竞技状态变化相对应

12

的阶段是: A、形成阶段 B、相对稳定阶段 C、暂时消失阶段 D、恢复阶段 9.年度训练大周期的核心部分是: A、准备时期 B、比赛时期 C、过渡时期 D、适应时期 10.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里,训练比赛期与竞技状态变化相对应的阶段是: A、形成阶段 B、恢复阶段 C、暂时消失阶段 D、相对稳定阶段 11.训练大周期中比赛时期的负荷特点表现在 A、量小、强度小 B、量大、强度大 C、量小、强度大 D、量大、强度小 12.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大周期里,训练恢复期与竞技状态变化相对应的阶段是: A、形成阶段 B、暂时消失阶段 C、恢复阶段 D、相对稳定阶段 13.在青少年的短期集训中,对于一些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在安排训练时: A、以小负荷训练为主 B、以中等负荷训练为主 C、以大负荷训练为主 D、以诱导性训练为主 (二)多项选择题 1. 在基础训练阶段,训练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协调能力,原因是: A、儿童时期是发展协调能力最有效的时期 B、协调能力是运动技能、战术能力的基础能力 C、此阶段中运动素质训练不重要 D、此阶段中运动技术训练不重要 2. 运动训练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的原因是: A、遗传效应停滞或减慢 B、由于多年由同一教练按同一思路训练,难以引起运动员兴趣 C、训练不当 D、多年训练可能导致运动员主观努力下降

3.年度训练中的单周期安排适用于以下哪些项目: A、马拉松 B、400米 C、现代五项 D、越野滑雪 E、举重 4.在竞技保持阶段的训练中,应把保持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放在首位,原因是: A、长时间的紧张训练和比赛,使运动员心理上产生饱和和疲劳 B、年轻对手的不断出现,使老运动员产生“退居”心理 C、训练伤病的长期积累,使运动员渴求安逸生活 D、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

5.与基本训练周的训练内容相比,赛前训练周训练内容的结构特点表现在: A、专项素质训练比例增加 B、分解练习比例增加,完整练习比例减少 C、实战训练的比例增加 D、个人技术训练的比例增加,全队配合训练比例减少 6.训练大周期中准备时期的主要训练任务包括: A、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 B、发展运动员的基础性运动能力C、培养和发展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D、安排运动员参加比赛 7.下列对比赛时期各项目负荷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田径、游泳等项目训练的速度、远度、高度增加,重复次数、训练时间减少 B、体操、跳水等项目成套练习比例增加,单个动作练习数量减少C、射击、射箭等项目的实射比例增加,空射比例减少 D、球类项目配合训练、实战训练增加,个人技术练习比重减少 8.常规大周期与微缩大周期的不同点在于: A、持续时间不同 B、包含的时期不同 C、任务不同 D、训练效果不同 9. 对乒乓球、拳击等技术主导类隔网对抗性、格斗性项群,在准备时期的开始阶段,应将训练的主要精力主要放在: A、发展体能 B、发展新技术 C、巩固原有技术 D、发展新战术

13

四、判断改错(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并将错改正。) 1.训练课的结束部分并不可能完全消除因紧张训练工作所带来的疲劳,训练课的结束意味着运动员有机体全面恢复过程的开始。 2.优秀运动员在达到一定水平后所出现的“高原现象”指的就是上高原地区后出现的现象。 3.在基础训练阶段,儿童少年的训练负荷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要尽可能加大训练负荷,促进其竞技能力的快速提高。 4.协调能力是发展运动员技能和战术能力的基础,在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阶段应将协调能力放在训练的首位。 5.在专项提高阶段中,运动员需要进行大负荷的专项训练,保持负荷在高水平之间起伏。 6.在最佳竞技阶段中,运动员需要进行大负荷的专项训练,负荷通常要逐年提高。 7.竞技保持阶段首要的任务是保持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稳定性。 8.在竞技保持阶段,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强度通常低于专项提高训练

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同时间断性地保持较高的负荷量。 9.在赛前短期集训阶段,跳水、技巧等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目的训

练要抓住技术细节,使全套动作更加完善。

10.优秀运动员在全程多年训练过程中一旦出现的“高原现象”,就

难以再次达到高水平的竞技状态。

11.运动员在竞技保持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

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 12.对于优秀运动员,必要数量的比赛是充分表现其竞技水平,创造

优异运动成绩必不可少的条件。

13.优秀运动员的竞技保持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保持专项竞技

水平,延长运动寿命,因此是运动员全程多年训练的核心阶段。

14.儿童少年的竞技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要尽早进行专项化

训练。

15.热身活动的时间一般要求10分钟以上,强度不低于最大摄氧量

的60%。 16.恢复时期为了消除运动员的体力与精神疲劳,为转入下一个大周期训练做好准备,运动员应该进行休息,可以不参加训练。 17.在大周期的比赛期为了保持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可以同时增加训练的量和强度。 18. 在安排训练负荷时,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同时加大负荷量和提高 负荷强度。 19.现代竞技体育比赛频繁,运动员应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以赛代训,没有必要再进行一般训练。 20.如果能控制好负荷和恢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可保持相当长的一 段时间。 21.大周期训练中,为使运动员在比赛时期更好的适应比赛,准备时期就应安排运动员大量参加比赛。

五、问答题:1.

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每个阶段的训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训练的

重点内容、顺序及负荷如何安排?

2.集体项目的国家运动队进行队员结构调整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一个训练大周期的时间如何确定?

4.赛前中短期集训如何实施区别对待原则?

5.有何区别? 每日安排两次课时,通常以一次为基本课,一次为补充课,二者

6.训练课中,准备部分的任务及要求是什么?

7.简述运动训练计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8.简述常规大周期和微缩大周期的区别,为何要将两种周期结合起

来使用。

9.在竞技保持阶段,为何要将保持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放在首位?

10.简述周训练过程中,不同训练内容交替安排的理论基础。

14

复习题七(第2、3章)

一、填空题:

1.运动训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要有效地整合训练的( ),规范训练的( ),提高训练的( )。

2.运动训练的宏观管理指从国家层面对于( )进行的管理,中观管理指对一个或一组( )的管理,微观管理是针对训练活动中的( )所实施的管理。

3. ( )是我国运动训练管理部门,代表政府行使管理权利。 4.运动队训练管理的工作体系包括5个子系统,分别是( )系统、( )系统、( )系统、( )系统以及( )系统,其中( )系统是整个工作体系的核心,( )是整个工作的重心。

5.目前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广泛采用的管理模式是( )领导下的领队、总教练( )制。

6. 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的来源包括( )的输送、球员( )以及引进( )。

7.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的内容包括( )管理、( )管理、( )管理、( )管理、( )管理、( )管理等。

8.面对重大比赛,参赛运动员的选拔一般采用( )或( )的方式进行。

9.高等院校优秀运动员队伍的主要来源于( )录取的高水平退役队员以及( )考试录取的体育特长生。

10.争取( )是高等院校优秀运动队训练经费的主要来源。 11.运动员选材的工作环节包括( 获取 )、( 评价 )参训候选人现实状态信息以及( 预测)其竞技潜力。 12.在运动员选材中,应高度重视遗传度( )且是决定( )的关键性状,并按生长发育规律,在这些性状的( )期中加

以诱导和发展,促使其充分地表现。

13.原则上,遗传度小于( )%的指标,一般不作为选材指标。 14.运动员选材时,神经系统的(强度)、(均衡性)及(灵活性);循环系统的(心搏)量、(心输出)量;呼吸系统的(最大吸氧)量,力量素质中的(速度)力量等遗传度高,在选材时应高度重视。 15. ( )是目前鉴别发育程度最为准确的方法。 16.选材指标的确定原则指指标应具有( )性、( )性和( )性。

二、名词解释:

1、运动训练管理 2.运动员选材 3.克拉克现象(课件) 三、单项选择题

1.运动员选材时最适宜的选择的类型是:

A、早发育的缩短型 B、正常发育的缩短型

C、正常发育的延长型 D、晚发育的正常型 2.选材时应以哪个年龄为依据对运动员运动能力进行判断? A、日历年龄 B、生活年龄 C、生物年龄 D、运动年龄 四、判断改错(在题后的括号中打“√”或“×”,并将错改正。) 1.训练实施系统是整个运动队训练管理工作的核心。

2.我国运动训练的管理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3.学校外行政拨款是高等院校优秀运动队训练经费的主要来源。 4.选材中,遗传度越低的性状,其稳定性越好,预测的可靠性才会越大。

5.具有安静时心率低,极限负荷时心率能够达到最大心率,负荷后心率恢复快速等特征是循环系统机能良好的表现,应是选材的重点。

6. 在发育高峰阶段,青春发育高潮持续时间越长,运动能力的自然增长就表现得越充分。

7. 运动员青春发育期开始得早晚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青春发

15

育期持续时间的长短。一般而言,正常开始发育,青春发育期持续时间越长,成才率越高。 五、问答题:

1.简述训练实施系统中的教练员的分类及其角色定位。(参考课件) 2.运动员、教练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3.简述制定程序化参赛方案的注意事项。

4.简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金字塔模型培养体制。(P52图)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d2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