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

更新时间:2023-09-24 13:01: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理解: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第二, 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的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生成不同的意蕴。第三, 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级,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没有离的开人的审美活动。

如何理解悲剧性的效果? ⑴悲剧由痛感到快感。当我们猛然感受到悲剧主人公的悲惨境遇时,我们的心情很沉痛,一旦把这沉痛的感情升华到更深层的领悟阶段,就会感受到其精神的无穷威力,感受到永恒不朽,感受到正义的力量,于是有了然之悦,有会心之悦。通过关照,可以彻悟人生。⑵要把悲剧由痛感向快感的转化放到人生境界的成就这一大背景上去理解,这样,有限的悲剧体验的净化作用,便同无限的人生追求有机地结合了起来。⑶悲剧的效果是积极的,是让人正视世界的现状、生存的意义,是主人颖悟历史性的矛盾,在悲壮之中对人生大彻大悟,最终起净化作用。悲剧让人在黑暗中见到了光明。

艺术作品的层次结构:1、材料层:艺术作品的材料层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影响整个意象世界的生成;另一方面它给观赏者一种质料感,这种质料感会融入美感成为美感的一部分2、形式层:艺术作品的形式层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显示作品(整个意象世界)的意蕴、意味;另一方面它本身可以有某种意味,这种意味即一般所说的形式美或形式感,这种形式感也可以融入美感而成为美感的一部分。3、意蕴层:艺术作品的意蕴带有某种程度的宽泛性、不确定性和无限性。这就是王夫之所说的诗无达志,这绝对了艺术欣赏中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悲剧的美感主要包含哪些因素:悲剧的美感主要包含三种因素:一是怜悯,就是看到命运的不公正带给人的痛苦而产生的同情和惋惜;二是恐惧,就是对于操纵人们命运的不可知的力量的恐惧;三是振奋,就是悲剧主人公在命运的巨石压顶时依然保持自身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英雄气概所引起的震撼和鼓舞,这是灵魂的净化和升华。 沉郁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带有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极端深沉厚重,达到醇美的境界;二是弥漫着一种人生、历史的悲凉感和苍茫感。

填空:诗意的人生就是跳出“自我”跳出(住客二分)的限隔,用审美的眼光和生霉的心胸看待世界,照亮万无意间的(生活世界)。 美学对艺术的研究,始终指向一个中心,即(审美意象)。 西方美学是从(柏拉图)开始的,不是从(鲍姆加通)开始的。

美的本质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审美活动的研究,从思维模式来说住客二分的模式逐渐转变为(天人合一)的模式,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

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

艺术与非艺术应该加以区分,区分就在于看这个作品能不能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也就是王夫之说的能不能使人(感兴) 论空灵

一:“空灵”蕴含的文化内涵是禅宗的“悟”。

禅宗的“悟”,是对于宇宙本体的体验和领悟,是形而上学的。其并不主张脱离或摒弃生活世界,而是从宇宙的生机中,从普通的、日常的、富有生命的感性现象中去领悟那永恒的空寂的本体。

王维代表了禅宗的性格。王维的诗歌大多都呈现出色彩明丽、幽深清远的意象世界,并传达着诗人对于无限和永恒的本体的体验。柳宗元、常建等一些为人传诵的诗句也属于空灵的范畴。 二:“空灵”之静趣。

“空灵”作为审美形态,最大的特点是静。“空灵”是静之美,是一种静趣。空灵这种幽深静谧的意象世界,体现了“禅宗”的人生哲学、生活情趣和生活态度。在对生活世界的当下体验中,静观花开花落、大化流行,得到一种自由感和解脱感,得到一种平静、恬淡的愉悦。

三:“空灵”的美感是形而上的愉悦。

它的美感在于使人超越有限的无限、瞬间和永恒的对立,把永恒引到当下、瞬间以一种平静、恬淡的心态,从当下这个充满生命的丰富的多彩的美丽的世界,体验宇宙的永恒。

四、我认为,空灵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我们应该在理解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宗白华说:“静穆的关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极,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空灵,空是空寂的本体,灵是活跃的生命。在动与静的融合中,本体是静。得到的体验,也是平静、恬淡、安宁的愉悦,是和谐的静趣,诗意的感受。 论美感

一:美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美感是“天人合一”即人与世界万物融合的关系。美感不是通过思维把握外物的本质与规律,而是与生命和人生紧密相连的直接的经验,在这种瞬间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世界,从而显现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不是逻辑的“真”,是存在的“真”。 二:美感的性质

一是“现在”,即当下的直接的感兴,在“瞬间”显现真实的世界。 二是“现成”,即通过直觉而生成一个充满意蕴的完整的感性世界。 三是“显现真实”,即照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

三:审美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移情,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情感。 四:美感有以下五方面特性:

无功利性。在审美活动中,人们超越了对象的存在,因而也就超越了利害的考虑。这意味着美感是人和世界的一种自由的关系。 直觉性。这是美感的超理性(超逻辑)的性质。

创造性。美感的核心是生成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一次性的。

超越性。美感是物我同一的体验中超越主客二分,从而超越“自我”的有限性。这种超越,使人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和解放感。

愉悦性。在美感中,人超越自我的牢笼,回到万物一体的人生家园,从而在心灵深处引发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

五、我认为,审美活动是美与美感的统一。美是从审美对象出发表述审美活动,美感则是从审美主体方面来表述审美活动的。它更注重交融与体验。朱光潜说:“有审美的眼光才能见到美”,可以说美感是审美在主体方面的前提条件。美感有其性质,有其特征,带给人自由、解放、精神愉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cs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