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10-26 01:01: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

现代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商品经济发展和工业化 城市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全球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一、城市市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

1 城市经济学概念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城市内部经济社会活动合理组织的科学.前者是宏观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后者是微观城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城市经济学要研究两大类相互作用的内容;一类是将城市作为点,研究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其产生和发晨的规律,研 究如何使点不断增加,点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建立点与点之间合理的经济社会联系,即城市化和城镇体系问题;—类是将城市作为面,研究其中的各种经济社会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如何尽可能地提供完备公共服务,弥补市场不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

2中国城市经济学框架与西方传统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框架的差别及原因 (1)差别 应该包括两大部分:宏观城市经济学——城市化的理论与方法;微观城市经济学——城市内部经济社会活动的合理蛆织

与发展。 西方大部分城市经济学教科书的框架都以微观 层面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为主,对于城市化及城市体系问题涉及得比较少.

(2)原因:

英国著名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于1976年学框架来源于西方当时城市发展的实践需要。

中国面临城市问题和西方不一样

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西方国家城市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城市化问题,西方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化的篇幅在增加。

西方城市经济学很少涉及城市化的原因: 西方城市经济学产生与西方城市化之后,城市化已经不是问题,而城市内部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才成为他们的研究重点。比如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住宅乃至于城市的教育问题、犯罪问题等等 二、城市经济学的产生 1 城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尔 伯·汤普森(WilburThomson)撰写的《城市经济学导论》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城市经济学的著作 2 产生原因

许多城市问题是综合性的,并且根源于经济的或者是社会的原因,仅仅依艘于自然科学,依赖于城市规划,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人们开始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城市问题。

3城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1)经济学家们首先关注的是城市的空间结构问题.在20世纪的20~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用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土地使用与各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关系,试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有效使用问题。

(2)40--50年代,人们又开始将区位论运用于城市经济学之中,试图解决城市中的企业选址、住宅选择以及相关的城市区位问题.

(3)经济学家们意识到公共部和公众利益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于是,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关于人类居住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这样城市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得到发展,并且走向成熟。在西方的城市规划专业、区域经济专业、甚至于有关的经济 学,社会学专业,都将城市经济学列人教学计划之中。城市经济学成为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三、西方城市经济学流派

美国城市经济学家约翰,F,麦克唐纳(Joh.FMcDonald)在他1997年出版的<<城市经济学基础>>中将西方城市经济学概括为3大流派;主流经济学、传统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认为这三大流派在政治上的观点有相互吻合的地方

1主流经济学派

麦克唐纳认为大多数城市经济学家都属于主流经济学派.

(1)城市经济学的主流经济学派首要任务是理解城市经济的运行规律。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手段。

主流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实现社会成员效用水平最大 化。他们认为;由于几乎所有城市的发展都受到土地、资本、和(最主要)社会成员的工作时间稀缺性的制约,要实现经济效用的最大化,就必须使商品或劳务的边际收益(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人的效用损失.

(2)市场会失灵,在—定时候制定相应的政策使得收益大于成本。 市场失灵也会经常在许多领域发生,典型的领域比如公共住宅,这时就需要城市政府干预经济.主流经济学家相信政府有能力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经济在短期内获得稳定并在长期内获得增长,同时解决城市问题。政府颁布的政策也可能有错误或过肘,但从整体上看,一个民主的政府制定的政策是能够提高社会福利的。因此,主流经济学家的研究非常重视针对现实问题为政府提出各种政策和建议,并且对这些政策建议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 2传统经济学派

主要观点是人的自由极其重要和竞争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自由经济系统;政府的作用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提供纯公共产品,比如:国防,维护法律和秩序,保证自愿签定的合同得到实行,限定和保护私有产权,制定货币政策等,这些都有助于市场经济的竞争。他们不同意通过政府的垄断性的调控和公共政策来纠正外部性问题。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

马克思主义城市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发达国家的阶级争和国家中心都集中

在城市.20世纪7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考虑已经引起地区冲突的城市问题.他们研究为何大量的产业资本转移到美国的阳光地带和一些发展中国家 呢?为何美国由工业型经济转型为服务型经济呢?这样的变动是怎样影响城市中的阶级矛盾的呢?这些矛盾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寻找发达资本主义的危机的所在地,引导它最终导致社会主义革命。

4 中国目前的城市经济学派 当前,已经被介绍到中国的大量西方城市经济学著作大多属于主流经济学派城市经济学者的论著。他们首先观察揭示城市发展规律,而后针对市场失灵,研究政府如何采取政策弥补市场之不足,以求最大的社会效用,并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政策的成本效益关系,找到一个最优点,使得效益大于成本。由于解决任何社会问题都需要成本,而解决问题又必须是有效益的,因此,在效益低于成本时,该问题无解,换言之,问题在一定限度内存在是必然的和理性的,是被允许的。比如;奥沙利文在研究犯罪与处罚问题时,提出:“因为防止犯罪的代价是很昂贵的,所以存在最优量犯罪是不容置疑的。换言之,允许犯罪的发生是比较理智的。””城市经济学的责任就在于利用模型找出最优犯罪量。同样,主流经济学的城市经济学家们允许城市问题被控制在解决该问题存在经济性的前提下:如果解决问题存在经济 性,则应该解决问题;如果问题的解决成本大于效益,则解决问题是不经济的,非理性的,允许问题存在则是理性的,合理的。 关于城市经济学流派的研究,中国还比较少,国内学者流派的划分也还十分的不确定.基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城市经济学仍然处于发展期,对于许多问题的研究还不成熟;另一个原因来自于中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前所未有的复杂性,现实城市的运行不断涌现出新的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达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过的,需要中国城市经济学者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创新.我们相信,中国丰富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实践,必将会孕育出一大批对城市经济学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学术大家。

四、中国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特殊的工业化道路所决定,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很长时间内近平停滞,对城市化的研究也非常薄弱。日本学者越泽明1978年在他的研究报告《中国的城市建设—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的前言中写道;“中国25年来的经济建设,也是实现快速工业化的过程。在近代社会中,城市化现象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关于这一点中国的情况如何,几乎完全没有研究。

改革开放大大地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和城市的发展,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逐步兴起。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率先成立城市经济研究室,各省的社会科学院也相继成立城市经济研究所或研究室,将中国城市经济的研究逐步推进。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大学也陆续开设城市经济学专业,1995年南开大学设立全国第一个城市经济学博士点,系统培养城市经济的管理与研究人才。目前,已经

有多所高等院校都开始设立城市经济学课程,开辟城市经济学硕士或者博士点。

五、城市经济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与发展方向 1 国外的研究领域与发展方向

从国外城市经济学研究趋势来看,发达国家比较关注城市公共经济管理、城市经济发展能力培育、城市郊区化、再与城市再生、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等综合研究以及城市房地产、城市就业、城市社会保障、城市环境治理等专项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经济研究更关注于城市化、城市经济发展等问题。

2我国在今后几十年,城市经济学应用研究的重点领域 (1) 城市化支撑条件与战略布局。 (2)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新形态。 (3) 知识经济与城市经济结构重建。

(4) 城市特色、功能定位、发展战略与主导产业确立和转换。 (5) 城市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与改进途径。

(6) 城市社会文化、人力资源产业开发与城市经济发展。 (7) 统筹城乡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淡化。 (8) 城市土地开发、收益分配。

(9)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10)城市经营管理的有效机制.在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现指导下,从宏观视角把握现代城市管理,了解政府经营城市的基本趋势与主要领域。

第一章 城市化经济原理

第一节城市化概述

一、城市化概念 1 城市化概念辨析

(1)不同学科的定义

(2)城市经济学对于城市化的定义还没有形成共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见表1-2

(3)不同学科定义城市化的共同点

①城市化涉及城市与乡村两个基本的客体,城市在其中处于主动地位。 ②城市化的表现集中在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提高,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两个现象上。

③城市化的经济内涵主要包括生产方式的转变,人口就业结构的转变。在这两个转变中,城市是转变的目标模式,农村是转变的出发点和主体,也就是广大的农村的生产方式、就业结构向城市的生产方式和就业结构的转变。

2 城市化的经济学定义(城市化的城市经济学定义)

(1)定义:城市化是指城市经济形成与发展,引发农村劳动力和人口、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进而导致以城市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转换的过

程。

(2)城市市化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界定具有的意义:

①强调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化的经济属性,目的在于揭示其经济规律,从而突出了经济学对城市化研究的重点与特色,与其他学科对城市化的研究有着严格的区分。

②从经济学的角度观察,城市化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持续上升;二是国家或区域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转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由城市主导的。

③指出城市化的直接动因是城市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注意:城市化的动力 市城市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工业化,工业化仅仅是城市化的推动力之一。

④城市化是一个空间集聚的过程,也就是农村劳动力和队口,以及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这种空间集聚具有指向上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既促进了原有城市的成长,包括其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空间规模的扩大,同时也促成了新的城市不断形成。

二、城市化演进规律

城市化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 1 城市化演进的时间规律(诺瑟姆)

(1)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分析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时间变化特征,得到了城市化在时间上的演进过程为一条S形曲线的结论”,如图1-1所示。

(2)城市化在时间维度上的演进阶段及其特征

① 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呈现出缓慢上升之势,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低于25%。在这个阶段,城市发展缓慢,农业和农村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②第二阶段为加速阶段,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0%左右时,城市化开始加速,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大量持图1—l城市化演进的时间规律性 续地向城市迁移,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的数量增多,城市的规模扩张迅速.在这个阶段,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地位,城市化与工业化并存且相互促进。城市化的加速阶段持续 的时间相对较短,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60%一70%时,加速阶段即告结束.

③第三阶段为终极阶段,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趋势大幅度下降,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也趋缓,从而导致城市化水平的增幅减缓.在这个阶段,人口绝大多数生活在城市,城市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城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绝对优势的地位,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发展都表现出“城市化。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计算了20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形成机制有: 1.收入弹性差异: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农业,而农产品的需求特性是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难以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即它的收入弹性出现下降,并小于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所提供的工业产品及服务的收入弹性。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次产业。

2.投资报酬(技术进步)差异: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之间,技术进步有很大差别,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比工业要困难得多,因此,对农业的投资会出现一个限度,出现“报酬递减”的情况。而工业的技术进步要比农业迅速得多,工业投资多处于“报酬递增”的情况,随着工业投资的增加,产量的加大,单位成本下降的潜力很大,必将进一步推动工业的更大发展。

配第-克拉克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率中得到类似的验证。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劳动力中的份额相对越小,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份额相对越大。

2城市化的空间演进规律

(1)城市化在空间上的演进称为城市化的地域推进.一般分为近 域推进和广域推进两种形式.

①城市化的近域推进:是指单个城市的空间规模的扩大,主要表现为城市的市区不断地向近郊 区扩张,导致近郊区转化为市区.与此同时,远郊区则转化为了 近郊区。

②城市化的广域推进主要是指城市数量的增加。广域推进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地区的乡镇发展成为城市,二是在区区域开发中新规划建设的城市。

③城市化的近域推进与广域推进是并存的。但是,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上,近域推进与广域推进会发生主次上的变化.

一般认为,在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首位城市的近域推进表现比较明显。在城市化的加速阶段,首位城市的近域推进会进一步加快,同时,广域推进也逐渐显现出来,并不断加强.在城市化的终极阶段,广域推进成为城市化的重要空间特征。

(2)逆城市化

所谓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市区的人口向郊区迁移和大城市人口向周边卫星城镇迁移的现象。

将这种现象称为逆城市化是不科学的。这个过程是属于城市化空间演进中的近域推进.

3 运用城市演进规律的注意问题

(1)上述城市化的演进规律是在市场经济环境里表现出来的,而且,需要在一个比较长的时序上才可以观察其全部过程。

(2)世界上不同国家在短期内会城市化过程可能会偏离此规律但市从长期的趋势来看,任何国家区域的城市演进都是遵循此规律。(市场的强制性干预下或者政府政策的有意识引导下向着城市化规律所规定的)

我国发展乡镇和小城市为导向的城市化政策违背城市化规律 发展乡镇和小城市为导向的城市化政策的历史意义 发展小城镇的局限性

第二节城市化的经济因素分析

一、农业与城市化

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形成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城市化持续的支撑条件。农业对城市化的影响是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进行的。

(1)从供给的角度分析,农业发展所产生的农业剩余是城市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①是农产品剩余,主要是粮食 ②是农业劳动力剩余; ③是农业资本的剩余

我国的城市化经验 1949-1978年城市化速度慢的原因分析

(2)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农村市场是城市经济的重要需求来源。农村市场对城市经济的需求包括生活需求和生产需求。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农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

农民增收问题

二 工业化与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在阶段上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2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性 3工业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1)工业生产具有空间集聚的内在要求。 工业生产在少数区位聚集产生的结果:

①是工业倾向于集聚在原有的城镇,成为其经济恬动的主体,加快了城镇经济发展;

②是工业在一个 新的开发区位上集聚,促成了新的城镇的形成。

(2)工业的生产组织具有大规模生产.专业化分工、产业关联性强等特

点。

(3)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农村的劳动力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成为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资源不断地流向城市的重要因素。

(4)工业发展通过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换.

三、服务业与城市化 服务业对城市化的影响

(1)服务业也具有空间集聚的内在要求,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成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因。(贸易城市、交通城市)

(2)服务业的发展对工业产生了支撑作用,为工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服务业的发展为工业规模扩张和专业化分工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3)当城市化进人终极阶段,服务业会取代工业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①服务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劳动力的容纳能力大。

②工业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是呈现倒u形的变 动,即先上升,然后保持在30%一40%左右,进一步则转为下 降的趋势。 服

(4)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农村人口和企业向城市迁移的重要的诱因。城市的服务业创造了城市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5)服务业促进了农村和农业发展观念的转换.城市经济的产业组织方式、管理模式、经营理念等逐渐地向农村和农业渗透,从而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转换。

总结服务业的发展影响

①城市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 ②农村劳动力、人口和企业向城市迁移 四、制度与城市化

1 制度主要是通过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影响城乡之间的劳动力和人口迁移、产业集聚,进而影响到城市化的进程。

(1))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使得农业部门在维持本部门再生产的同时产生农业产品剩余和要素剩余,为非农产和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推力,

(2)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工业、非农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促进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非农化,从而为吸收农业剩余创造必要的拉力:

(3)通过有效率的经济要素流动制度安排,使农业部门的要素流出推力,在开放经济中,还包括外地过剩要素进入的制度安排和非农业部门的要素流人拉力形成结合与集聚的合力; (4)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城市建设的制度安排,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房地产的开发,以满足城市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现实需要和不断增长的需要”。

2 制度对城市化发生作用的形式

(1)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制度主要是以所有制、产业发展导向、公共

服务政策等形式发生作用。

例1:在一个城市中,实行多种所有制,有利于动员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发展城市经济,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企业制度,从而可以扩大城市就业的领域,增加就业机会.如果采用单—所有制,如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实现的是国有经济一统天下,除了极少量的集体经济之外,其他 经济成分几乎不存在,造成城市就业渠道单—。依靠这种单一的所有制经济,不仅不能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例2:城市所采取的产业发展政策不同,对于就业机会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如果采取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和服务业,那么,就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城市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提供机会。

(2)通过城乡关系政策,限制或鼓励农村的劳动力、人口、企业向城市迁移。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实行了以户籍管理为核心,包括与之相连的人事档案管理,粮食、生活用品和住房供给等一套械乡分割的政策,严格限制农村劳动力和人口、企业向城市迁移,结果导致我国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事实上,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了大力发展小城镇,走乡村城镇化道路,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城乡分割制度的大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三节 城市化的经济机制

一、城市经济形成与发展机制 1分析问题的前提:

(1)所分析的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形成与发展情况; (2)城市的资源配置完全是在市场环境中进行的;

(3)城市经济是一个开放经济,与周边地区存在着商品、要素流动,以及人口流动。

2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1)从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的角度观察,城市经济的形成导因是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2)非农产业活动的区位特性表现为空间中的“点”区位的原因: ①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活动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多数具有空间可流动性。

②非农产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要求其生产过程一般是连续性的,各个生产环节之间是紧密衔接的。

(3)良好区位条件的区位是有限的。

交通便捷、劳动力供给充裕、信息获取方便,有必要的生活设施等则呈每个企业在选择区位时需要考虑的区位条件,在现实中,满足这些条件的区位是有限的。

不同区位主体考虑的区位条件通常不同,但在综合考虑多种区位条件的情况下,出现对相同区位的选择。(分散的决策,集体相同选择现象)

(4)从区位的角度分析,促使城市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的机制(点扩大的原因)

(1)生产过程的不可分性、固定资产投资的空间累积性和变化的刚性; (2)示范性。 3集聚经济 (1 )概念

观点1:指“因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即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 约、收入或效用增加。

观点2: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

(2)集聚经济的类型或者层次

①内部规模经济,或者称之为企业内部经济。它是指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因城市集聚规模的扩大而增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

②地方化经济,也称之为企业外部、行业内部集聚经经济。地方化经济是某个行业的企业或者相互联系密切的企业在城市中集聚,从而通过相互之间的功能互补、强化,行业规模扩大等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对于企业来讲,地方化经济是一种外部经济.

③城市化经济。它是由于城市产出的扩大而带来的成本的节约.城市里往往有多个产业或者行业的经济活动,它们之间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和影响产生外部经济,因而有利于每个行业降低成本。

(3)巴顿划分的十大类“集聚经济”

①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在城市中,人口和工业的大量集中扩大了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与开发外地市场相比,对本地市场的开发,可以节约运输费用实际的销售费用。

②大规模的本地市场可以降低实际的生产费田。本地市场规模大,为专业化提供了条件,进行大规模生产,并能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

③规模经济有关,人口在城市中集中,为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④“某种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地区,有助于促进一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以满足其进口的需要,也为成品的推销与运输提供方便”。

⑤同类企业在地理上集中,促成了与之有关的熟练劳动力的集聚,形成与当地工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安置制度.

⑥与劳动力的集聚一样,出现了企业家、管理人员及其他专业人才的集聚。 ⑦“在大城市,金融与商业机构条件更为优越”,能够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⑧城市能够提供更为广泛的娱乐、社交、教育等设施和服务,对经营管理人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个地区舒适的生活水平,经常和高蓑一样能够吸

引高级管理人员”。

⑨工商业者为了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喜欢集中.因为,集中可以有利于他们之间更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增进信任,自由交流思想。

⑩集聚能够给企业进行改革以强有力的刺激。 (4)集聚经济产生的原因 ①分工与专业化。

②规模经济。在城市中,规模经济包括了生产规模经济和消费规模经济两个方面

③外部性经济.

集聚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外部性经济。

所谓外部性是 指—个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活动利益所产生的影响,并且对这种影响所引起的其他经济活动利益的变化既不能占有,也不承担责任。外部性经济就是一个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其他经济活动利益的变化.

表现

④市场效率。

在城市中,由于经济活动密集,相互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客观上促进了市插的发育和完善,进而更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注意:

集聚经济产生的原因不同导致同类型的集聚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是源于分工与专业化、规模经济; 地方化经济则主要由分工与专业化,外部性经济引起, 城市化经济是上述4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5)集聚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城市经济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活动形式,集聚经济是其存在的基础。

为城市经济得以持续和壮大,在国家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经济根源。

4产业结构演替

产业结构的演替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式。(城市经济基础理论,主导产业兴衰、更替关系城市的兴衰)

(1)城市产业更替较快,新兴产业容易长生的主要原因

①城市是创新活动的集中场所,创新活动通过推出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或者改善新产品、新服务成长的外部环境,从而刺激了相应的新的产业或者行业的兴起。

②城市具备新兴产业成长所需要的市场条件。 ③城市的产业发展环境好。 (2)产业更替原理 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的要素供给和市场的购买力可以看作是既定的。那么,新兴产业的兴起,必然与城市中已有产业之间发生要素和市场的竞争.一般地,

新兴产业的要素收益率要高于已有的产业,从而引起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向新兴产业流动,并引起要素价格的上升.同时,新兴产业的市场是一个成长的市场,潜力大,对新兴产业的成长构成有力的支持.相比较而言,已有产业的市场则是一个成熟市场,潜力有限,其继续发展面临着市场支持后劲不足的约束.因此,当已有产业不能承受城市中的高价格要素和市场竞争的压力时,就会被淘汰,从城市中消失.这样,就实现了城市中新旧产业的更替。

城市的市场还有3个特性对城市产业结构演替发挥着重要作用。这3个特性一个是规模大,另—个是差异大,还有一个就是成长快。大规模和有差异的城市市场为各种各样的产业在城市里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市场生存环境”,从而使得城市产业具有多样性。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使城市经济充满竞争力与活力,同时,也增强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因为,产业结构的多样性意味着产业之间必然对城市中“既定”的要素供给和市场要展开竞争,同时,产业之间又可以互为市场,形成供给与需求联系,进而内生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发展关系.大规模和成长快的城市市场易于跨越产业发展的市场门槛,为新产业的形成和已有产业的规模扩张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可见,城市市场作为一个外部条件,对于产业结构的演替是重要的,也是城市经济得以实现持续的规模扩张和不断升级的基础之—。

总之,在城市中,产业结构的演替是比较快的。这正是城市经济保持高增长、高效率、高收益,充满活力和居于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

5城市经济形成与发展的综合解释

在城市中,经济活动区位选择、集聚经济和产业结构演替,这3个方面存在着相互的联系,构成制约城市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动力三角”。城市经济形成与发展可以理解为这个“动力三角”所产生的合力的作用结果。

二、农村劳动力、人口和企业向城市迁移机制 1假设前提:

(1)空间结构:—个城市,周围地区为农村的城乡空间结构,

(2)体制环境是市场经济,劳动力,人口和企业享有自由的迁移权。

第二章 城市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城市体系概述

一、城市体系的概念

1 城市体系

城市体系是一定区域内的相互依存、彼此间有比较稳定的经济和社会联系,职能分工和空间分布有序的城市集合体。

注意:对城市体系的认识主要是从“系统”、“组织”的角度进行的. (1)系统的特征

相关性 目的性 等级秩序性 整体性 环境适应性 动态性

城市体系是区域内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独立的、新型的城市组织

城市体系有其特殊的功能。这种功能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性质,不是单个城市功能的简单加和,而是在内部各个城市功能的基础上,经过组合而产生的新的功能,它是任何单个城市所不能达到的。

(2)组织角度考察

西蒙关于城市体系的组成部分

①属性或特征矩阵,反映规模大小、经济结构、社会性质等的结构特征。 ②行为矩阵,反映城市体系内部人口流动、要素流动中的相互作用状态。 ③相互依赖矩阵,反映城市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依赖关系。 (3)我国学者的观点

城市体系是一组城市构成的群体,具有地域上近邻、联系稳定,而且层次性等特点。

城市体系就是一定区域内的一组相互依存、彼此间有较稳定的分工和联系、分布有序的城市所组成的诚市群。 二、城市体系的特征 1 城市体系的特性

(1)联系有序性

城市体系内部的各个城市之间存在着多样化和有序的联系。

(1)从联系的类型看,商品和服务贸易,企业组织联系,社会文化联系,经济、社会、行政管理关系等。

注意: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联系和企业组织联系一般是城市体系发展到较高水平时才出现的。一般情况下,城市之间在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上的从属关系决定了它们之间在其他各种联系方面“主、从”的基本格局。在我国,每一组城市都是某个地方政府的所在地,不同的城市被赋予了“行政级别”,如,中央直辖市,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等等。每个城市的“行政级别”和相互之间的行政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城市之间其他方面的联系方式和强度。

(2)从联系的方式和方向看,城市体系内部的城市之间既存在着纵向联系、也存在着横向联系。城市之间联系强度是划分城市体系边界的重要依据。 2.空间组织层次性

城市体系的空间层次性是指城市体系内部各城市在空间分布与组合上的层次分异与组合

3.功能整体性

城市体系的功能是一种‘系统”功,是在各个城市功能组合基础上所产生的新的功能.

(1) 城市体系的内部功能是指城市体系对其内部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之间联系的建立与变化、城市区位的确定与移动等所产生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2)城市体系的外部功能是指城市体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作用 4城市体系演化自组织性

①城市体系中任何一个城市特别是主要的城市的发展变化或者一种新的信息的产生,都会通过联系网络而波及到城市体系中的其他城市,并对其发展产生影响

②城市体系内部联系网络和相互作用网络的存在,对于城市在要素更替、创新等方面产生激发作用,保持了要素类型、配置方式,技术和制度,以及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等的持续创新活力,内生出城市体系发展的动力

③城市体系内部各城市之间在发展上具有示范、学习和模仿的行为,因而,在少数城市里所发生的变化往往会在城市体系内得到放大,波及范围和效应都会增大。

④城市体系是开放的,它会对来自区域的影响做出响应,特别是通过直接受影响的城市或者受影响大的城市在发展上首先进行调整,进而影响到其他的城市。

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

(1)克里斯泰勒在其中心地理论

(2)齐夫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法则。即,在城市体系中,一个城市的人

口规模是其等级的函数。 Pr=P1/rq

式中,P,是第r等组的城市的人口规模;P1为第一等级的城市人口;r为城市的等组,q为指数,根据国家或者区域的情况而定。

(3)贝里(aLLBerry)在齐夫等级—规模法则的基础上,分析了世界上38个国家的城市等级—规模分布情况,将城市体系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

①在城市体系发展的第一阶段,只有大城市异军突起式的发展,缺少小城市。

②第二阶段,可能存在3种类型。一是,大城市和小城市发育,中等城市缺乏;二是,大城市多, 中小城市少;三是,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发育,小城市少。

③第三阶段,有两种情况,一是大城市和小城市比较多,而中等城市少;二是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比较多,小城市比较少。

④第四阶段,城市体系中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达到了均衡,符合齐夫的等级—规模法则.

资料来源:陈伯中:(都市地理学),台北,三民书局,1988,第94页 (5)饶会林的验证 3首位城市

(1)城市体系的首位城市是指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2)城市体系的首位度计算式如下

(3)如果城市体系的首位度小的两种情况

①城市体系经过长期发展,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发展比较协调,这时首位城市与其他城市的规模差异不大。

②是城市体系中的首位城市发展不足,导致首位城市与第二位的城市规模相差不大。在这种情况下,首位城市对城市体系发展的组织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三、城市体系的经济功能

1 城中体系的内部经济功能 城市体系的内部经济功能:就是城市体系作为一个整体面对其内部的各个城市的经济行为,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与组织,以及资源配置的方式与效果所产生的系统性的影响与控制作用。

主要表现:

城市体系内的各城市之间存在着贸易联系并形成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贸易网络。在城市体系的交通网络和产业格局已定的情况下,这个贸易网络就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城市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成长空间,以及它与城市体系内部其他城市发生贸易往来的几率和强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体系的贸易网络通过多边、多向的商品和服务供给与需求关系把分散的各个城市联系在一起,使得城市之间互为市场。这就意味着,在城市体系中内生出了支持城市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相互提供发展的机会。鉴于城市市场需求具有潜力大、层次高、升级快的特点,在不考虑城市与区域的贸易关系情况下,这种内生的市场需求也将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为,对这种内生市场需求的满足就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来源。

在城市产业发展方面,根据要素的空间可流动性,可以把影响城市产业发展的要素大体分为空间可流动性要素与空间不可流动性要素两大类。与之相对应,主要利用空间可流动性要素发展起来的产业往往在每个城市中都可以见到,而由空间不可流动性要素为主发展起来的产业则只有在少数城市中才可以见到。城市之间在这两类产业中均可以形成分工。对于前一类产业,尽管每个城市都可以有机会发展,但是,发展的规模与成长空间则在较大程度上受制于

其在城市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如果仅从要素获取的角度看,一般而言,在城市体系中,由于要素流动是有序的,相应地就决定了每个城市在发展产业时所能够支配的要素的数量的质量,进而也就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于后一类产业,如果一个城市产业发展的要素条件具有独特性,就可以发展相应的有特色的产业。但是,城市某些特色产业的发展除了需要本地所特有的要素之外,还是需要其他要素的组合,而这些要素就是空间可流动的。从这点上看,城市的特色产业的发展状况仍然要受到城市体系的整体约束。

显然,在城市体系中,城市之间更有条件形成产业分工与协调。一方面,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竞争会刺激一些城市寻求专业化道路来建立、强化其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城市之间产业的分化则会引导他们之间处理好产业发展的协调。包括在产业支撑条件方面而建立起来的城市之间较为稳定的产业联系,在产业差异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之间产业投入—产出关系或者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城市之间企业组织的内部联系等。

城市体系中的交通和信息网络成为要素流动的重要通道。由于有高效的交通和信息网络存在,城市体系内部各城市之间的要紧流动频率更高。这样就产生了如下结果:其一,更有利于各城市获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要素,保障经济的持续发展或增大经济发展可供选择的机会;其二,在城市体系中,要素更有条件按照收益率的大小在城市之间进行有序的流动,既有利于实现要素收益的最大化,又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其三,受要素流动的约束,各城市之间必然出现要素供给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其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其四,在城市体系中,要素的大规模、快速流动会刺激要素配置的技术、观念和制度的创新;成为推动城市体系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内生动力。

总之,城市体系的内部经济功能既对其内部各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引导和控制作用,并且在要素配置方式与效率、产业分工与协调,以及城市经济发展创新等方面内生出新的动力,实现单个城市所无法达到的经济效果。

(二)城市体系的外部经济功能

城市体系与其所在区域之间发生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所谓城市体系的外部经济功能就是指城市体系通过与所在区域的经济联系而对其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组织作用。众所周知,每个城市均与其周边区域存在着经济联系,构成一个经济空间单元。城市体系与所在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就是以这种经济空间单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城市是其周边区域的经济中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城市体系就是其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城市体系的外部经济功能也就是发挥作为经济中心体系的作用.

在要素流动和配置方面,城市体系时区域的自然资源、普通劳动力,剩余资金等要素产生持续的、不断增强的吸纳作用,为·其获得更高的收益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刺激了区域对要素的开发,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城市体系内部结构的层次性租明显,

因此,区域中可以流向城市体系的要素基本上都可以获得相应的配置机

会。城市体系不仅吸纳区域的要素,也向区域输出“城市性”的要素,诸如先进的生产技术、知识、管理,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先进的观念与制度,以及资金等。城市体系对区域的要素 输出无疑会有助于区域的经济发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这些“城市性”要素的需求。从要素的比较利益分析,城市体系对区域的要素吸纳与要素输出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体系与区域之间在要素流动中所获得的 总体收益是存在差异的.

城市体系与区域之间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贸易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促进了城市体系与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的分工取向不断的深化,表现在分工的层次不断增多,并由单纯的贸易关系面发展为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的组织联系.因此,城市体系与区域之间在发展过程中会自发地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走向—化。

上述城市体系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此外,区域内的经济决策与管理机构均集中在城市体系中,所以,城市体系还通过各种管理的渠道对区域的经济活动产生控制作用。

显然,在城市体系与区域的经济关系中,城市体系均居于主导的的地位.因此,城市体系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就会发挥着组织中心的作用。

第二节 城市体系演化的经济学分析

对城市体系的演化机理进行分析 1 城市经济的竞争与共生

(1)城市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经济 城市之间的经济竞争的表现:

①对要素的竞争,特别是对城市经济发展普遍年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资金、先进的技术等的竞争。

②在同类产业领域里的竞争。

③对影响区域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对城市所能有效控制的资源、要素供给地与市场的竞争。

④对政策和制度资源的竞争。

总结 前3种竞争是市场对各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制性、优胜劣汰式的选择。后一种竞争可以理解为政府通过决策、规划对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

(2)城市经济竞争的结果

①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竞争导致了城市体系中各城市经济依据竞争力而出现层次分化.

②竞争还会诱导有关城市在经济发展的某些领域推进专业化,以构建强有

力的竞争优势.其结果,客观上就必然形成城市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分工。

分工的形式

a一种比较普遍的分工是在同类产业领域或者同一个经济职能上,城市之间因产业规模或者职能强度的不同而形成分工。

b另一种分工形式是各城市发展的产业类型存在差异,如有的城市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有的城市则主要发展制造业。

(2)城市经济是一种共生性经济

它们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就构建了一个特殊的共生性的经济“生态”。其基本性就是,各个城市同处于一个复杂的价值网络中,而且存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因此,它们的经济发展是关联互动的,既有竞争,也相互依存;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相应的经济功能,其在价值网络中的地位是由其发展竞争力及其与相关城市的经济依赖关系所决定;城市之间在价值网络中的位置会发生变化,相互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可能产生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抑制作用,特别是等级高、规模大的城市会对其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一般情况下,一个城市难以取代或者剥夺其他城市的经济功能。

2 城市经济的市场发育与分异

(1)影响城市经济的市场因素(从需求角度看)

市场需求的增长,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结构的变化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城市产业的持续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总体规模的扩张

(2)市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①静态的考察市场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体系演化的影响

②从动态的角度看考察市场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体系演化的影响

3 城市经济的学习与创新

(1)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学习现象的分类。 ①是企业间学习,主要是学习其他城市的先进技术、先进的市场营销模式、先进的管理模式、先进的企业制度等。企业之间的学习可以是同产业领域内的,也有可能是跨产业领域的。

②城市地方政府的学习,包括学习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经济体制,城市经济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的发展经验等。

③城市消费者的学习,表现为学习其他城市的新兴消费理念、新的消费行为,以及对新产品的选择标准等。

③发展是城市变化的一种不可逆的长期动态过程;

总结 :城市发展是一个城市不断进步着的经济演化过程,即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及观念意识变化或变革的持续的经济成长过程。

(4) 城市经济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的表现

①经济活动对城市的依赖性和不可回避性, ②经济要素在城市空间的聚集性和集约性, ③城市经济的开放性和辐射性;

④城市地位的重要性和产业的独特性。 二、城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1城市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1)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种植业与牧业、渔业的分工,才出现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

(2)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得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非农产业。加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产的丰富与剩余,交换日益兴盛.

(3)当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了不从事生产,只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这时居民点开始分化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以农业为主的乡村,一类是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

(4)第一次工业革命给城市打上了工业化的印记,一方面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是大工业在传统的城市中扎根开花,这类城市更是数不胜数.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那是,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电力的广泛使用,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汽车、飞机的问世,缩短了人们旅行的时间,使出行更加方便;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加强了世界的联系。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 21世纪的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2 中国城市的发展

(1)建国前中国城市的发展 殷商就有相当规模的城邑了.

到了战国时期,已是“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了。

汉唐时期,中国的城市不论是建筑艺术,城市规模,还是商肆、作坊均堪称世界一流.

宋元明时期,商品货币经济显著发展,城市经济的内容和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有商贸经济、手工业经济、交通运输经济、服务业经济等。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城市经济的发展开始注意学习外国的模式,诸如办工矿、兴商贸、修铁路及至建学堂等,这种世界工业化的浪潮推动了中国城市的发展,也使一些村落或矿产地演变为城市。

(2)建国中国城市的发展的4次浪潮

①第一次是“一五”至二五”期间 以苏联援建156个建设项目为契机,随着这些项[的建设,带动了一批城市的发展,如包头市、鞍山市.

②第二次是20世纪60~70年代的三线建设,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内地三线地区;

③第三次是进入80年代,由于沿海开放战略的实行,我国先后成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④第四次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国城市呈现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格局.一是开放城市和地区增多,二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3 城市经济的类型

(1)从城市的发展历程和产业特征上,可以把城市经济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传统型的城市经济阶段,以手工业、商业为主。

②(城市化初期)工矿型的城市经济阶段,以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业为主要特征.在空间上,经济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向城市中心集聚。

③城市化中期)现代型的城市经济阶段,现代制造业、服务业为主要特征.在空间上,经济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开始向城市郊区扩散,出现了大都市带(圈)。

④(城市化后期)智能型的城市经济阶段,以知识、信息、技术加工和服务为主要特征。在空间上,经济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进一步向城市边缘扩散,出现所谓的“空心化”现象。

(2)城市产业发展的特征上,城市经济类型的划分 ①传统产业型的城市,以传统的制造业、商业为主。 ②第二产业为主的城市,以资源开采及其加工业为主。

③混合型的城市,以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齐头并进为特征。

④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以现代金融、交通,信息、商贸等服务为主要特征。

4总结

从城市发展的纵向上看,城市经济一般由低级的阶段向高级的阶段演替,个别衰落的城市除外。从城市发展的横向上看,由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处于同一时期的不同城市,也会出现发展阶段上的差异。

根据城市发展的阶段性,我们在发展城市的方针上,一是不宜照搬国外城市的经验,二是不应人为地强调超越阶段,避免欲速则不达的被动局面。

5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潜力的因素

(1)城市拥有的实体网络(即基础设施)的节点、密度和效率能否与世界各地对接;

(2)在世界无形的网络体系中,城市能否对外发挥人口、知识、资金、货物和服务的全球性交换作用,

(3)在世界有形或无形的网络体系中,城市能否通过自身的适应性和创

新性,发挥协同作用,并起到超前示范导向作用。

三、城市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1 城市经济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成分 2城市经济是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的枢纽 经济系统的运行需要有载体,而现代城市就是承担经济运行载体的空间形态之一。

(1)现代城市为人口的流动提供了必要的优质的生存空间和活动空间, (2)为物流的配送提供了必要的交通工具和城市设施;

(3)为物资、能源的交换、消费和利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4)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技术、人才、市场、基础设施等支持;

(5)现代城市还为信息的传递、处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接收传输、交换、处理设备和各种网站设施;

(6)为资金的运动通过集中在城市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提供了可靠的便利的渠道

人口、物质、能量、信息、资金会在城市中高度聚集并通过市场进行有效配置,然后向城市以外地区扩散。

3现代城市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大市场

(1)城市是各种要素聚集的场所,又是新要素扩散的源头.聚集与扩散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这是市场存在的根本性因素。

(2)城市为市场的存在和运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因此,无论是国际金融市场,还是集贸市场,一般都集中在现代城市中,市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市场需求.如城市政府为了维持城市正常运转,每年从市场上要采购大量的各种物品,这个数字就十分可观。因此,城市这个充满商机的大市场搞活了,不论其地域大小,这一带的经济必然会蓬勃发展。

3 城市经济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导力量

(1)在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起着重要的支撑和领导作用 ①聚集了强大的现代工业基础,生产集中,分工发达,协作面广,产销体系完善,可以对广大的农村和腹地进行工业化辐射,按照产品生命周的规律和产业转移的趋势,这将大大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实现城乡专业化协作配套;

②汇聚了雄厚的科研力量、众多的人才和管理队伍,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可以对广大的农村和腹地进行知识化辐射,促进农村地区的智力开发,提高整个区域的素质与形象,科技成果的开发与推广,也有利于包活农业技术的提高和进步;

③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优势,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创造了巨大的就业吸纳市场,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着城市化,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内需消费市场,为城乡经济合作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城市具有城市化早一期的经验教训,可以对后来进行城市化的地区进行引导和示范,以减少城市化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加快城

市化进程

(2)城市之所以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领导力量,在于城市经济产生的聚集效应.

4城市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先锋 城市经济是现代化的先锋主要表现

(1)先进性,城市经济中包含着最先进的生产方式,蕴藏着开发和更新现有生产方式的巨大潜在力量,城市中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成为我们社会日新月异变化的源泉;

(2)示范性,城市是展示现代化科技成果和其他人类文明成果的大舞台,城市凭借它的雄厚经济实力和巨大的潜在市场,不断地为新发明、新创新“买单”推波助澜,引导整个社会包括物质上精神(观念)上的进步,

(3)领导性,城市不仅是经济、政治、科技的载体,也实实在在的是经济、政治、科技的活动中心,现代化涉及的诸多内容均集中地反映在城市中。

5 城市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策源地和创新基地

知识经济,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进行一切经济活动的经济。

第二节 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和分析方法

一、规模经济理论

所谓乘数,就是指在一定的消费倾向下,增加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和就业增加若干倍。

二、产业结构演进理论(见经济地理p181) 1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

(1)是市场机制,如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 (2)是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政府干预主要体现

①政府制订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间的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次序等,将其作为指导区域产业发展根据。

②政府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工资等政策工具,通过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以便有效地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要求。

③政府还可以通过维持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和个体的行为、消除限制要素在产业之间合理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市场信息畅通等,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注意:政府干预同样也有其局限性,如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决策失误,或者干预过度,都可能导致区域产业结构的畸形,降低结构效率。

3产业结构的演进理论(参考经济地理 李晓健) (1)配第--克拉克定理

①科林·克拉克(C. G. Clark)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

②主要内容: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③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2)库兹涅茨法则

①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配第--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新的认识,因而被后人称之为库兹涅茨法则。

②主要内容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它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③原因

库兹涅茨认为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相对国民收入的差异。

④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

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等于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即某部门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即某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之比。

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第一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都低于1,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大于1。第二次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呈普遍的上升趋势,而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变化则因不同国家工业化的水平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综合起来看变化不大。一般情况下,第三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呈下降趋势,但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却是上升的。

(3)霍夫曼定理

①该定理是霍夫曼(W. G. Hoffmann)在1931年提出的[1]。它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霍夫曼使用了近20 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

②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③主要内容

大城市密集区无论在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上,还是在区域内部城市的分丁协作和优势互补上,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GDP约占全国GDP总量的18%,珠江三角洲占 全国的1O%,京津唐地区占全国的9%,它们合汁也只占全国的37%*。

三、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 所谓“逆城市化”(de—urbanization),是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贝利于1976年首先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得郊区发展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持续“衰退\。直观地看,它似乎和城市化是背道而驰的。

1“逆城市化”的特征

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分别于20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开始出现这种逆城市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

(1)郊区化快于城市化。逆城市化并非城市化的历史逆转,即不是真的“反城市化”.而只是在城市化水平继续缓慢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推进,导致城市人口不断从中心向郊区转移,使得郊区急速扩张和蔓延。

(2)郊区成为主要的人口聚居区

(3)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 2“逆城市化”的成因

造成“逆城市化”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 (1)大城市过度密集造成的负效应。

(2)交通技术条件的极大改善显著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尺度。包括家庭小汽车的普 及、高速公路网的建成和地铁轻轨的发展等,使得人们的出行更方便、更快捷,由此使得城

市原有的空间尺度转化为时间尺度 一衡量距离远近的不再是路途里程,而是通达时间。

四、发展中国家的“超前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快于发达国家,但发展很不平衡。一方面是城市化水平差距甚大,如在2004年,南美洲的阿根廷达到90%,而非洲的布隆迪只有loX、埃塞俄比亚只有16%;另一方面是表现形态多样,最突出的是“超前 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1超前城市化

亦称·过度城市化\—urbanization),即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了丁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

在这些臃肿“虚胖”的超级城市里,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理空间景观——贫民窟包围着城市,并不断蔓延。

2.城市首位度畸高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超前,往往还会出现人口过度集中于一个或少数几个

大城市里,使得城市首位度畸高。 所谓“城市首位度”,亦称“首位城市指数”.是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数之比值,通常用它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

它由美国地理学家马克·杰弗逊1939年在其《域市首位律》一书中首次提出。杰弗逊认为,在许多国家中最大的三个城市的人口比率大致为100:30;20,表明首位城市在政治、经济等诸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

其原因在于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农业得不到政府有力的支持,农村衰落日益严重,使得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贫富悬殊,造成人u大量涌入少数大城市,井在那里形成规模不断扩大的城市贫困区。

3.滞后城市化

和前一种情况相反,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丁业化进程。2004年,中国的非农劳动力比重为56%、非农产业比重为87%,可是城市化水平只有42%,明显说明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脱节,原因在于工业向乡村扩散、农村人口就地非农化,从而使得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其他如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都有类似的问题。详见表3—6。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的历程

一、城市化的史前与起步阶段——古代和近代城市的发展 1.古代的城市历史悠久,文明灿烂 2.近代的城市起步维艰,落后手世

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依其发展道路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经济社会类型。一是由帝国主义控制的工商业城市,如上海、天津、武汉、广州、青岛等。它们的性质是殂民地、半殖民地,特点是生产型、商贸型,城市格局比较开放,新兴工业比较密集,水陆交通便利。以上海为例:它在元朝设县,清代升为道,人口仅数万;1843年根据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辟为商埠,成为殖民主义者对华的转口贸易基地,到1880年已发展至上百万人;1930年时,进一步成为远东最大、最繁华的商埠与金融中心,人口增至300多万。二是由军阀统治的政治军事中心城市,如北京、西安、成都、济南、太原等。它们的性质是半封建,特点是消费型,城市格局保持古老风貌、比较封闭,工业不发达,基本上为小型轻纺和手工工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三是新兴的工矿城市,如唐山、大冶.玉门、大同、鞍山等。它们由于铁路建设和资源开发,在官僚资本、民族资本的控制下,发展为单一资源生产型的城市,城市格局比较简单,综合服务设施比较欠缺。

二、城市化的初级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曲折发展 在这个时期,我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决定了城市的发展与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而这30年,正是我国政治上风起云涌、

经济上大起大落的30年,城市化也走过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反映在图3

—9上,就是一

条起伏很大、陡上陡下的曲线。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化的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1 正常上升时期(1949—1957)

这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现的时期,全国重点确保156个大工业项目上马,一批重点城市扩建,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平均每年增加523万;城市化水平由10.6%升至15.4%,平均每年提高o.6个百分点.

2 剧烈波动时期(1958—1965)

这段时期国民经济大起大落、下业项目大上大下、城市人口大进大出,具体表现如下.

(1)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由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了急于求成和主观随意性的错误,许多工业项目盲目上马,导致农村人口爆炸性涌入城市,3年内城镇人

口净增2 362万,城市化水平急升至19.7%,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这种速度在世

界城市化发展历史上也是比较罕见的。

(2)1961—1963年调整时期。由于停建、缓建了一大批项目,动员了近2 000万城镇

人口回到农村去,使其总数减少了1000多万,城市化水平骤降了2.5个百分点,只有16.8%. (3)1964—1965年回升时期。经过整顿调整.国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城镇人口扭转下落趋势井开始增加,城巾化水平恢复到18.O%。

3 徘徊停滞时期(1966—1978)

改革开放以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10年政治动乱,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遭受到极大破坏。大约有3000多万城市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劳动和安家落户。这是否定商品经济、否定城市的先进作用,企图人为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极“左”思潮泛滥的结果。12年中,城市化水平从1966年的l 7.9%到1978年的1 7.9%,完全停滞不前;其间更低落到1972年的17.1%. 形成了一段“锅底”形,长期徘徊在1 7%一18%之间。

三、城市化的加速阶段——改革开放后城市的迅速发展

高度中央集权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完全扼杀了商品经济的活力,严重束缚了生产力

的发展,影响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对外开放就是要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促进市场流通和国际贸易。实践证明,我国由计划体制逐步向市场体制的转轨,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缩小了我国和世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差距。

四、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 1 中等城市发展迅速

2.特大城市快速增长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城市化滞后的根源 1 农业基础长期薄弱 2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3 长期忽视第三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育不良 4 严格的户籍管理固化了城乡分野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发展的新问题 1.人口总量庞大.转移任务艰巨 2.人口流动迅猛,城市负担加重 3 地区梯度发展,亟须宏观调控 城镇化差异程度的衡量 才城市化水平的预测

第四章 中国城市化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轨迹及其阶段性

一 中国城市化轨迹

1 城市化的史前与起步阶段——古代和近代城市的发展(邓卫) (1)古代的城市历史悠久,文明灿烂

全世界古代最大的都城十座,中国占了七座,其中隋唐长安占第一位,北魏的洛阳占第二位,北京是元明清都城,占了三、四两位,隋唐的东都洛阳占了第五位,而汉代的长安,也就说后来隋唐长安的内城部分,也占第七位,之后才是巴格达、罗马和拜占庭。

(2)近代的城市起步维艰,落后手世

近代中国城市的分类(依其发展道路的不同)

①是由帝国主义控制的工商业城市,如上海、天津、武汉、广州、青岛等。 性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

特点是生产型、商贸型,城市格局比较开放,新兴工业比较密集,水陆交通便利。

②由军阀统治的政治军事中心城市,如北京、西安、成都、济南、太原等。 性质是半封建,特点是消费型,城市格局保持古老风貌、比较封闭,工业不发达,基本上为小型轻纺和手工工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③新兴的工矿城市,如唐山、大冶.玉门、大同、鞍山等。

它们由于铁路建设和资源开发,在官僚资本、民族资本的控制下,发展为单一资源生产型的城市,城市格局比较简单,综合服务设施比较欠缺。

(2 )城市化的初级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曲折发展 中国城市化水平低,波动大,进程缓慢

在这个时期,我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决定了城市的发展与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而这30年,正

是我国政治上风起云涌、

经济上大起大落的30年,城市化也走过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反映在图3—9上,就是一

条起伏很大、陡上陡下的曲线。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化的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①正常上升时期(1949—1957)

这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现的时期,全国重点确保156个大工业项目上马,一批重点城市扩建,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平均每年增加523万;城市化水平由10.6%升至15.4%,平均每年提高0.6个百分点。

②剧烈波动时期(1958—1965)

这段时期国民经济大起大落、工业项目大上大下、城市人口大进大出,具体表现如下:

a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由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了急于求成和主观随意性的错误,许多工业项目盲目上马,导致农村人口爆炸性涌入城市,3年内城镇人口净增2 362万,城市化水平急升至19.7%,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这种速度在世界城市化发展历史上也是比较罕见的。

b1961—1963年调整时期。由于停建、缓建了一大批项目,动员了近2 000万城镇人口回到农村去,使其总数减少了1000多万,城市化水平骤降了2.5个百分点,只有16.8%.

c1964—1965年回升时期。经过整顿调整.国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城镇人口扭转下落趋势并开始增加,城市化水平恢复到18.0%。

③徘徊停滞时期(1966—1978)

改革开放以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10年政治动乱,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遭受到极大破坏。大约有3000多万城市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劳动和安家落户。

这是否定商品经济、否定城市的先进作用,企图人为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极“左”思潮泛滥的结果。12年中,城市化水平从1966年的l 7.9%到1978年的1 7.9%,完全停滞不前;其间更低落到1972年的17.1%. 形成了一段“锅底”形,长期徘徊在1 7%一18%之间。

1978年以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低,波动大,进程缓慢.主要原因是: ①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②与重工业化道路相适应的一整套管理制度,特别是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形成了一条无形的鸿沟,把农村居民长期拒之于工业化进程之外,城化进程也因此受到严重阻碍。

(3)城市化的加速阶段——改革开放后城市的迅速发展 二 中国城市化阶段性 1 城市化阶段的划分

(1)城市化呈现出“S“形的变动轨迹

b定基增长速度是某一时期的城市经济产出水平相对某一固定基期水平的增加量与固定基期水平的比值(经济增长率),表达式如下:

B环比速度。环比速度是对于一个时期内的城市及国内及发展和增长状况,以上一年的水平为基期,研究各个年度逐年的发展和增长情况。

a环比发展速度是城市经济各个时期(t)的产出总水平与其上一时期(t-1)水平之比(指数或倍数),表达式如下:

(3-3)

环比增长速度是各个时期的城市经济产出水平相对上一时期水平的增加量与上期水平的比值(经济增长率)。表达式如下:

(3-4)

定基速度和环比速度之间存在着换算关系:

(2)就业量指标

3 目前的国外有关城市经济学教材或城市经济基本理论中,对于城市增长的叙述基本方式

(1)增长要素分析与增长理论分析

(2)侧重城市经济结构变化,论述城市从制造业向服务经济的转变, (3)侧重从城市间关系论述城市增长及其变化,如叙述产品周期理论、累计循环因果理论、依附理论等.

(4)新动向 :从城市创新的角度,对于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城市发展进行了许多分析,强调知识、学习、创新网络等在城市增长中的作用

4本书城市增长的叙述方式

从两个方面说明城市经济增长,一是城市经济增长要素,二是城市经济增长分析理论。

(1)城市增长要素主要是叙述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和集聚的作用,城市经济增长要素是动态的,要素的成分和重要性都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不仅是拥有这些要素的数量,更是质量。

(2)城市经济增长分析理论主要提供了经济基础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和凯恩斯型。

3 城市经济增长的特征

(1)与一般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和特殊性

①一致性表现为作为经济增长来源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等都会体现并作用于城市经济增长;

②特殊性则表现为作为空间单元的城市,区位因素、城市间相互作用等都对城市增长具有影响

(2)城市增长因素的动态性。

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第一节 劳动力、资本、技术与城市经济增长

一、 劳动力要素

1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增长的意义

(1)为城市发展提供所需的劳动力资源,作为生产力,

(2)在劳动力密集地区,劳动力被大量使用,形成劳动密集型经济,并通过劳动力与产出、劳动力与资本等关系反映出来;

(3)作为消费者,对生产和服务提供新的需求。 2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意义

对经济发展更具意义的是劳动力素质即人力资本,城市的优势之一在于它是否拥有更多的能够参与城市创新、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人才资源、人力资本。

同等数量的劳动力具有不同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劳动力技术水平或教育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城市间工资率、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进而影响城市劳动力的迁移以及人口、就业及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3劳动力迁移 (1) 概念

劳动力的地区间流动

(2)劳动力的流动对流入区和流出的影响

①对流出区来说,其基本作用有;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人均GDP的提高、有利于人均收入的提高、有利于与外部信息的沟通,但也有劳动力和人力资本流失的负面性;

②对于流入区来说,提供劳动力供给、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流入能够对流入区的经发展有较大贡献并能节约流入区的教育和培训成本、企业家的流人有利于当地的创新活动,也存在增加流人区公共服务供给压力等问题。

2 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和学习获得的。

(2)人力资本的投资包

括学费、迁移成本等直接费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不产生效益的投资,

心理成本等内容,

(3)人力资本的收益

则包括收入的增加、心理收益等。

(4)在现代经济中,人的知识、技能不仅能成为特别的资本,而且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表现

①是作为高素质劳动力的存在,提高更适合技术发展要求的优秀劳动力资源;

②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从事管理、R&D等方面的活动,能对有利地直接促进技进步、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创新,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③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他们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某些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人力资本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的差异也使工资收入明显分化。

2 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城市经济增长

(1)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①劳动力不仅提供了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②劳动力的供给与城市发展需求的匹配程度,也影响着城市的增长和城市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3 对劳动力的需求 (1)就业乘数 ΔT/ΔB =T/B

(2)劳动力需求曲线有替代效应(substitutioneffect)和产出效应(outputeffect)

①替代效应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表示工资和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即工资增长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二是表示随着工资的增长,一方面会提高基础部门的成本,使区外对基础部门产品的需求就会减少,出口部门的就业也会随之减少,另一方面也会提高非基础部门的成本,当地城市居民就会不消费当地产品而倾向于消费外来产品,从而减少非基础部门的就业。

②产出效应表示产出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即工资的增加使生产成本提高,影响到产出的增加,从而减少就业。

4 对劳动力的供给

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正斜率曲线,这主要是由于移民效应(migrationeffect)的作用。 二、资本

1资本的分类

有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从行业上分有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从来源上分有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

产业资本:是资本家投入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亦即投在工业、矿业、农

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的资本

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资本形式,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三 技术

(1)索洛的观点:

经济增长的的来源分解为劳动、资本和余值 (2)技术进步的表现 (3)技术进步的结果 四、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为;Q=f(xl,x2?xn)

生产技术水平不变情况下的生产函数 Q=f(L,Kn)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ALαKβ‘

其中,A、α、β均为参数,0<α

(1)当α十β=l时,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

. (2)当α十β\,则为规模报酬递增,当α十β=l,则为规模报酬不变;当 α十β<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3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固定生产技术系数

第二节 知识与城市经济增长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知识对于城市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创新的基础,城市的知识创造能力、占有能力和传播能力是城市增长和形成优势的重要因素.

(2))对于不同城市来说,知识转移的过程是技术扩散的核心,知识的转移形成了城市间新的分化和分工关系,拥有知识和技术创造力、作为知识源地的城市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获得发展的主动地位。

(3)以知识发展为核心经济发展,对报酬递减理论下地区间具有趋同的长期趋势的假说提出疑义,

一、知识类型与互动学习过程

济增长的来源之一,并把有关的注意力集中在知识创造、占有、共享、

扩散、溢出等

1 知识类型

知识以其存在方式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 (1)显性知识

指以字码形式存在的知识,如公式、数字、付诸文字的学说等的各类知识,它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其他途径的公开教育完成的,其知识具有较强的共享性;

(2)隐性知识

是指那些密传的、身教的、意会性的不付诸文字或公式的各类知识,它具有地方性、家族性、个人性等特征,相对难以流动,有赖于直接交流得以传播。

(3)关于经济发展中不同知识的作用 ①传统观点

经济发展遵循从基础教育到技术发明到经济增长的线性模型。 ②隐性知识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时候比显现知识更重要,但为防止隐性知识的流失,需要把他转化为显性知识

2 学习的方式和层次 (1)学习方式

干中学、用中学、探索中学、互动中学 (2)学习的层次

①第一层次的学习是提炼现有实践,通过更好地利用可贸易的显性知识进行,即“做得更好” (doing things better)

②第二层次的学习是产生新的实践,即形成新的蕴涵于实践中的知识,它有赖于具有共同经验的个体间的互动,即“做更好的”(doing better things)。

3仅从生产要素方面分析城市经济增长的不足之处(忽视了空间因素) 城市首先表现为特定空间上的社会经济综合体

(1)埃德加 。胡佛 在现代区域经济学导论 中对经济理论忽视空间因素的批评

(2)90年代中期克鲁曼关于城市经济学未进入主流经济学的原因的观点 不能建立一般均衡模型 城市经济发展 (3)尹文思的关于城市发展的观点

1985年在艾伦·w.伊文思的《城市经济学》中,他正确地指出,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①“发展的原因同市场的位置或者更可能同资源的位置有关”,即区位条件与资源分布;

②是城市人口的增长,人口规模决定了服务的规模; ③是集聚经济。

二 lambooy提供的城市增长模型

1 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与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生产要素和经济增长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cs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