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刘家明同志

更新时间:2023-12-07 07: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追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刘家明同志

“工作是一种人生方式,既然选择,就要热爱”

女儿说,父亲是个简单的人,脑子里琢磨的就是工作那点事。他一生唯一的愿望,就是当一名工程师。

同事说,在刘家明的眼中,只有工作,没有休息。为了海南炼化的建设,他去过几十次海南,从没游览过一次海滩美景;为了青岛大炼油,他去过几十次青岛,从没爬过一次崂山。

1983年大学毕业来到中国石化。青年时期的刘家明是宿舍中最沉默的一个,也是最忙碌的一个。舍友们都说,有时候都会忽略他的存在,因为大家还没有起床,家明就已经在实验室工作;大家都睡了,家明才抱着一摞资料悄悄地回来。青年时期的刘家明为了研究先进的技术,经常秉烛夜读,用光了近3个抽屉的蜡烛。为了跟踪国外技术动态,刘家明努力学习英文,录音机就用坏了3台。

刘家明一直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当了SEI总经理之后,每次差旅途中,他仍然会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有时学习国家产业政策,有时学习新的工艺技术,有时学习财务知识,并随时记下自己的工作备忘。 同学聚会时,刘家明除了谈工作其他啥也不会说,同学们开玩笑地说,与他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刘家明经常对身边的人说:“工作是一种人生方式,既然选择,就要热爱!”

在1995年担任BDI工艺室主任期间,刘家明同时担任燕山石化100

万吨/年加氢工艺和装置负责人,白天忙室里的工作,晚上加班赶项目,几乎天天晚上加班,每天晚上都是他爱人胡素萍在家做好饭送来,他在办公室吃,每天晚上下班,几乎都是保安给赶走的。

一直到兼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10多年时间里,刘家明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晚9点以后回家,从来没有跟爱人和孩子在一起散步遛弯。有一次他爱人不禁向邻居感慨:“看到你们两口子在一起遛弯散步,我真特别羡慕!和我爱人一起散步,简直是一件奢侈的事!” 这种没日没夜工作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

而与此同时,“私利”这个词语,仿佛在他人生的词典中从未出现过。 他的公务车是前任离世后留下的,他从不忌讳,一直坐了十几年。 早在1990年,还是普通员工的刘家明分到一小间住房,同事都来帮忙,发现这个新居连张床也没有,刘家明一家三口人都得打地铺睡觉。 热心的同事就将单身宿舍闲置的床架和床板给他搬来用。看到屋内的木板床,刘家明非但不高兴,还很生气,坚决让同事将床架和床板送回去。同事很不理解也挺生气:单身宿舍闲置的床架和床板很多,其他人都去拿。 刘家明说,我坚决不要。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与IFP、Chevron等专利商技术谈判过程中,刘家明以专业的知识和流利的外语,赢得了对手的钦佩。

谈判一结束,IFP的副总裁就找到刘家明,表示愿意高薪邀请他加盟该公司。当时月薪仅200多元人民币的刘家明,毫不迟疑地拒绝了邀请。同事问及此事,他报以淡淡的微笑,说,再多的钱,我也不会放在眼里。

刘家明任BDI工艺室主任的时候,胡素萍正好是他的下属。本来照顾一下自己爱人也是人之常情,但刘家明总是给自己和爱人分的奖金最少,给自己和爱人安排的工作最多。

到了SEI,同样作为科技工作者的妻子更是得不到照顾。有一次被部门推荐为专业副总师候选人,名单到了刘家明那里,他第一个动作,就是把妻子的名字划去。

就连晚上给丈夫送饭,胡素萍也常常需要和门口等待汇报工作的同事一样排队。

她多次对同事讲:我把我的一切,都献给了家明;家明把他的一切,都献给了事业。

“我的病有一半是因为海外项目”

2012年12月31日,本应是迎接新年的不眠之夜。

没有跨年庆祝,没有联欢活动,SEI中东项目部的员工默默地坐在办公室里。一位普通的阿富汗籍员工知道了刘家明去世的消息,呆呆地望着屋顶,静静地说了句,刘总,很帅,我喜欢他。

在担任SEI主要领导的11年间,刘家明为炼化工程的海外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以前,国际炼化工程领域仿佛都是外国公司的天下,国际的各大炼化工程项目鲜见中国公司的身影。于是,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市场和无比广阔的海外市场,“走出去”成为刘家明等有识之士的一致想法。

在刘家明的带领下,SEI “走出去”到海外输出资本、寻找市场、积累经

验、树立品牌,引领中国的炼化工程事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炼化工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正如刘家明常说的那样:“国内做老大不是本事,能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才是真的成功。” 刘家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提出了SEI“立足国内,开拓海外,内外并举,胜在海外”的发展方针。 他平均两三个月就会飞往海外一次,开拓海外市场初期更是频繁。 在施工现场指导建设,在下榻酒店研讨难题,在外交场合商讨合作,拼命地工作就是为了提升SEI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许多国外合作者,都对刘家明一丝不苟、着装得当、不卑不亢的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至今日,SEI一半左右的收入来自海外项目,很好地诠释了他“胜在海外”的雄心壮志。

“同国外大型工程公司的合作,能够缩短与世界一流工程公司之间的差距,加快把SEI建设成为国际型工程公司。”这是刘家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第一步。

早在2001年,SEI便承接了第一个海外项目。

“第一个海外项目,我们可没少挨批评。”海外项目负责人还清晰记得当年的情景,“那时,我们海外的建设经验几乎为零。刘总做事追求完美,每次来考察,放眼望去全是问题,就忍不住严厉批评我们。”有时,年轻气盛的海外员工也会跟刘家明“顶嘴”,但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刘总的用心:要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在国际市场上检验队伍。

严厉的批评终见成效,原本预计亏损的项目实现了“大逆转”,最终盈利了。

“当信心被击垮之后,我们重塑信心,就能创造奇迹。”海外员工说。在无经验、无规范制度、无抗风险能力的“三无”情况下,刘家明带领SEI跨出了艰难的一步,这“第一桶金”坚定了SEI拓展海外市场的信心。 竣工当天,刘家明不仅鼓舞了员工的信心和士气,而且向所有人致歉,说:“我自己也在反思,第一次开展海外项目,脾气有些急躁,这是我的问题,但是向大家保证,我已经做了调整,希望大家都不要记在心上。” “要有敢于冒风险和只争朝夕的决心,大力拓展国际市场。”这是刘家明在国际市场“大展拳脚”的誓言。

刘家明在许多场合都说过,“走出去,不是口头说说,要有勇气和魄力”。随着SEI海外事业一步步壮大,风险、压力接踵而来。面对数额庞大的SEI中东项目部ARAK项目,公司内部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刘家明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坚定不移。

制定项目合同、防止项目拖延、规避采购风险,ARAK项目涉及多方面的风险控制,刘家明都亲自上阵:“我比你们大10岁,我敢做,你们更要敢做。”“放心大胆地去干,我来承担责任。”“我就是三军总司令,你们就是野战军,我在家里给你们协调沟通”……这些话始终萦绕在海外员工的耳边,刘家明把压力扛在自己肩上,给海外员工创造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 每干一项工程,刘家明就会多一批追随者。

跟随刘家明多年的海外员工说,海外项目的工作苦,我们心里却一点也

不苦,而是满满的成就感,跟着刘总干活,我们这十几年收获太多了。 刘家明用他敢于冒风险的气魄和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向SEI的员工证实了他的高瞻远瞩。也正是这重如泰山般的压力,一点一滴地侵蚀着他的健康。

2011年9月,刘家明前往ARAK项目现场。多年共事的战友来到机场接他们的“老朋友”,见到这个突然消瘦的身影缓步走来,似乎总感觉哪儿不对劲。

刘家明上车后直奔施工现场。他就是这样,每次都是心系工地,4小时的车程一刻都不耽误。但是这次不一样了,路途中上了两次厕所,而且每次时间都很长,站在门口能够听到频繁的冲水声。“刘总这是怎么了?”随行的同事心存疑虑。

到了施工现场,刘家明的精神劲又来了,头脑敏捷、中气十足,不过日渐虚弱的身体海外员工都看在眼里。“也许真的没事吧。”员工又暗暗地想着。

直到离开的时候,刘家明把海外项目负责人叫到身边,悄悄地说:“这次回去要做个小手术,可能有一段时间不能来了,你们好好干,有困难打电话跟我说。”还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我的病有一半是因为海外项目。 谁也没料到,这是刘家明最后一次踏上中东的土地。 “从感恩出发,从谦卑做起”

在员工眼中,刘家明是另外一种形象——睿智洒脱,细心体贴,温文尔雅,极富人格魅力……

在SEI,刘家明像一个和蔼可亲的兄长。

他总是开玩笑地对办公室主任说,你是不是最轻松的办公室主任,不用你给我提包,不用你陪我加班。

时至今日,在SEI内网上,还能见到许多回忆文章,落款是:2005届员工、2009届员工……刘家明就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把员工的心,拴在同一个事业平台上。

刘家明始终将人的管理、人心的凝聚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要务。 在他看来,SEI的舞台很大,要靠事业吸引人;

在他看来,年轻人不怕吃苦,就怕看不到希望,要多给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机会;

在他看来,领导干部比的是智慧、是眼光、是胸怀,具体的事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在同事眼中,刘总就是SEI这个大家庭中最贴心的人,最值得追随的榜样。

每一年公司会开一个迎新会,迎接这一届新员工。不论工作多忙,只要不出差,刘家明都会准时参加。每一个新员工,总会对第一次接触的总经理的形象,永生难忘。

2005年,化工工艺室的小白还是刚进公司的新员工。第一次出差,听到当地政府提到要打造石油炼化基地,便心血来潮给刘家明发了一封邮件,报告这个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没多久,他在公司电梯遇到刘总。刘家明主动打招呼说,你的邮件我看到了,谢谢你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关注,

这件事情我知道,我们已经和地方政府谈过一次,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刘家明记得住许多员工细小的事,是因为他心中有员工。

从事设计的员工,加班加点是常事。作为SEI的领路人,刘家明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每到晚上6点以后,刘家明总会去员工的办公室转转,询问员工工作生活中还有哪些困难,员工和他说过的事、遇到的难处,他总能记在心上。

工厂系统室主任赵广明至今记得,室里有一位老员工因腰部有伤疾需要每周理疗而影响考勤,刘家明就要求他在可能的情况下给老同志关照。他无数次接到的刘总来电,内容多是:某某员工经常加班,某某年轻员工买房贷款有困难,某某员工可能想辞职等等,要求室里做好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怀。许多室主任都不知道的情况,总经理却了如指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一度成为困扰SEI发展的难题。这些年,刘家明一直竭力思考,如何创新分配体制、用人机制,真正体现多劳多得,鼓励多干,奖励骨干。

他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创造性地提出并建立两级副总师制度,将优秀的专业技术骨干聘为公司级或专业级副总工程师,其中公司副总33人,专业副总200多人,有效地稳定了骨干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10多年来,刘家明充分发挥组织领导的智慧和才能,提出并实施了跨部门管理理念,创建了公司三大标准体系,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和引进机制,培育了一支能打硬仗、竞争力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队伍,塑造了以“宽松融洽、严格规范、竞争创新、乐业奉献”为核心内涵的企业文化。他说,

“乐业”是“专业、敬业、爱业”的升华,是一种责任、一种心态、一种境界,“奉献”是SEI几十年来能够不断做大做强、一直走在石化工程建设领域前沿的精神支持。

1999年,中国石化对业务、资产、财务、机构和人员进行全面重组,将主业和辅业分离,集中主业和优质资产上市。工程板块作为辅业没有参与重组上市。

刘家明向集团公司党组建议:SEI亮点多、优质资产明显、队伍精干,将来可以单独上市,然后再将集团公司工程板块其他优质资产注入……13年前的设想,正是今天刘家明为之努力到最后一刻、党组积极推进的炼化工程板块重组上市重大决策的雏形。

对于SEI发展的转变,刘家明脑海中始终有一个蓝图:第一步从单纯的设计公司发展到EPC(设计、采购、建设)总承包公司;第二步从国内市场主导型到全球市场的拓展,建设国际化的工程公司;第三步实现重组上市。

没有看到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EG)改革重组上市成功,是刘家明最后的遗憾。 “2013年,看我的!”

在刘家明的眼中,自己打小就时常锻炼,身体强健,所有疾病只不过是生活的“小插曲”,靠他钢铁般的意志力与免疫力,一切病痛他都能够轻易“挺”过去。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走不到2013年。

有人问,刘总,听说你身体不好?

他会说,没事,就是肠胃不舒服。老毛病了。 有人问,刘总,你最近消瘦啊?

他会说,没事,可能是没休息好,过几天就好了…… 但其实从2010年9月起,刘家明就一直和病魔做着斗争。

9月18日,他动了第一次手术。选择这个时间,是为了能在国庆节长假期间进行恢复,尽量少占用工作时间。

出院后,刘家明在胡素萍的陪同下,开始化疗。他以坚强的毅力,强忍着痛苦,没有耽误一天的工作。

但病情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011年,化疗结束后,医生建议他进行第二次手术,刘家明没有答应。因为他要去中东项目考察。 中东项目,对SEI来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倾注了刘家明太多的心血。还有一个原因,刘家明答应过项目部的同事,项目二期建成后,会来看望大家。

一个项目,一句承诺,刘家明毅然选择前往。

回到国内的刘家明,选择了保守治疗。晚上打点滴,白天去单位,一刻也没有耽误。

2012年春节前,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刘家明动了第二次手术。为了能够尽快恢复,他选择了微创手术,出院后,病情有所好转。此时,他被任命为集团公司炼化工程板块重组上市工作筹备组副组长,筹备8家炼化

工程企业改革重组。

早在2011年8月,集团公司正式提出“市场化运营、专业化发展、差异化竞争、一体化管理、集团化管控、规范化治理”的“六化”发展模式,将专业化重组作为构建“六化”发展模式的重点内容。而炼化工程企业的改革重组,是中国石化专业化重组的第一枪,其意义不言而喻。

繁重的工作任务似乎让刘家明忘却了疾病。2012年6月,他出现了排泄不畅,只能进流食。

病情一天天在恶化,胡素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和SEI行政事务部副主任李俊峰(曾在部队从事医疗工作)将刘家明“骗”到了解放军306医院。

胡素萍回忆道:“一听说要去住院,家明就急了,说现在是SEG重组的关键阶段,说什么也不能住院。我们建议说,去306医院吧,离单位近,去办个手续,中午去打点滴,不耽误下午上班。”

在这种情况下,刘家明才勉强答应,于2012年8月16日第三次住进了医院。

在306医院,刘家明坚强乐观的性格和平易近人的态度受到了医护人员的认可。年轻的护士刚开始称呼他为“刘总”,后来称呼他为“刘家明叔叔”。

可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叔叔”,倔强起来三头牛也拉不回来。 8月24日下午两点,刘家明安静地坐在SEG第一次董事会会场。没有任何一个人发现他有什么异样。

而几个小时前,他执意要求把1.8米长的鼻饲管(从鼻孔插入,直至肠部)拨出来。十几天来,他就是靠这根管子帮助排便,维系着生命——李俊峰坚决反对,找到科室主任。科室主任说,家明同志,平时你中午来治疗,下午去上班,我们已经给你开了绿灯了,你拔下管子,这是绝对不行的,你必须接受我们的管理!

刘家明笑呵呵地说,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下不为例!我给你们写个证明,一切后果我个人承担!

第二天中午,刘家明回到医院。护士看到他,难过地责备:“刘主任您回来了!您才是我们的领导!”

2012年9月初,刘家明提出来要去洛阳工程公司出差。李俊峰急了,说:“刘总,我在部队从事医疗工作这么多年,有义务保护病人隐私,我也一直这么做的,但您这个时候要出差去外地,是绝对不行的,我只是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不能承担这样的责任,我必须向党组主管领导报告。” 得到消息后,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SEG董事长蔡希有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向医生了解了刘家明的病情,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注意到家明同志如此严重的病情,立刻制止他的出差,并向集团公司党组作了报告。 10月3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到医院看望了刘家明,嘱咐他好好休息。在医院里,刘家明和傅成玉谈的都是工作,谈改革、谈上市、谈发展。他说:“傅总,今年我可能是不能再继续工作了,给我3个月的时间,到明年,我身体好了,甩开膀子干,干不好,您撤了我!”

走出病房的一刹那,傅成玉这位工作了40年的石油铁汉,也忍不住流

下了眼泪。

而刘家明觉得对集团公司党组又多了一份承诺。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天普等领导来看望时,刘家明仍然只谈工作,不谈自己。10月开始,他尝试每天锻炼,对身边同志说,我不锻炼,怎么能上班。但事实上,公园里走十几步,他就坚持不下去了——早在9月初,他的肠子已被肿瘤细胞占满,黏住了。

11月26日,刘家明最后一次住院,在解放军301医院。

在医院里,病痛的折磨依然无法浇灭刘家明对生命的希望。他对妻子说,我刚看了一本书,唐师曾写的,他脑干转移了,跑来跑去摄影,身体也好了!查韦斯,也患了癌症,照样当总统,你放心,我也没事!

他与前来看他的堂哥说,咱们家有很强的遗传基因,咱们老太爷活了90多,我也没问题的!

病魔一天天侵蚀着刘家明,他变得虚弱,变得更加少言寡语,睁开眼睛都十分困难。

12月15日,在美国求学的女儿提前结束学业,来到病床边,刘家明的身体已不能动弹,他用仅能活动的手,摸了一下女儿的头发,说,这次没能去接你。

12月22日,SEG与美国的煤制油合作项目正式签订,这是他主导的又一走出去重大项目。当公司的同事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刘家明时,他的眼睛一下子睁开了,微笑着,若有所思。

12月29日下午,刘家明的病情不断加重。30日清晨,他永远离开了

我们……

愿我们无尽的思念化作温暖的烛火,照亮您继续前行的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c7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