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6届通史版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专题九 第25课时 新时期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事业

更新时间:2023-09-05 08: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第25课时 新时期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事业

[考纲要求] 1.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3.中美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新时期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外交事业[学生用书P147]

1.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目的:彻底纠正“左”倾错误,拨乱反正。

(2)时间:1978年12月。

(3)内容

①思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④经济: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

2.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

(1)1980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2)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9

(4)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3.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告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香港、澳门的回归

①过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②意义

a.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b.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贡献。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①1979年元旦,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个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

③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④2008年,海峡两岸正式实现三通。

4.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1)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1978年两国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正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2)外交政策的调整

①原因: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②表现: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3)活跃的多边外交 ①概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表现: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2000年,在中国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了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

(4)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①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如2001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2001年,中国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它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概念阐释]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轻巧识记] “一、二、三”归纳记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是指一个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二”是指两个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是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1956年,是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形成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956-1976年,是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时期,第三个阶段从1976年至今,是

民主政治的健全完善时期。

[误区警示] 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其一不能作为我国的一种民主政治制度来理解,它主要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适用于港澳台问题的解决,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地区;其二要注意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不同成因,“一国两制”下享受的权利不同,这突出表现为台湾回归祖国后成立特别行政区可以保留军队,但都是在中央政府领导之下的行政区域。

[概念阐释] “九二共识”

1992年底,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为1993年的“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与“交流、对话、搁置争议”。

[知识图解] 祖国统一大业

[轻巧识记]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温馨提示] (1)注意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而不是周边国家。

(2)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不是“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主题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意义及实践

[史料研读]

史料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史料二 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

[问题] 据史料一说明“一国两制”是怎样提出的?其特定内涵是什么?有何国际意义?据史料二图文分析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原因及重大意义。

[解读]

[史论拓展]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

1.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主题二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政策的异同

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的不同

1.原因不同:香港、澳门问题是基于外国租借中国土地和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产生的;解决途径是租期届满收回和废除不平等条约;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问题,没有任何条约为依据。

2.性质不同:香港、澳门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涉及国际关系,需要经过和英国、葡萄牙谈判来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只能双方直接谈判,任何外国势力无权插手。

3.解决的具体举措稍有不同: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都采取“一国两制”方式,港、澳、台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但对台湾给予更大的自主权,可以保留军队,港、澳则派驻中国人民解放军。

殖民者对香港问题的看法

[解读]

史料 1926年,前香港总督全文泰在其题为“香港之将来”的演讲词中强调“香港是英国在华的宝贵财产”。认定香港的前途取决于英国的海空军事实力。①并预言,“如果在本世纪之末,新界之租借随便让其满期(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即 新界 ,租期99年)。我们切勿以为可以回复到一八九八年以前的情形。”

(1)岛和九龙司地方一区。

②他认为“香港与新界现已成了不能分解的整体了。 故新界必须如香港一样永远属于英国,否则连香港本身将来亦必须交中国”,因此他建议英国政府应趁国民党政府“纷扰无能”之机,“使中国能够很光荣地同意永远割让新界与英国”。

——据《一份殖民主义者的自供状》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2)史料信息②表明全文泰主张修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久割占。

主题三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要点拓展]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

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史料探究]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解读]

史料 ①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1)

②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2)要目的。

[史学新论]

史学界对香港回归的论述

【史界观点】

观点一 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

观点二 强世功说:“基本法的制定过程无疑是第二次建国过程,这个国家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是由于基本法的存在,使得宪法建构起来的 国家 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国家,而变成 多元一体 的国家。”

【思考感悟】

上述两种观点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

观点一指出香港回归是国家统一的样本、文明交流的枢纽和经济发展的标本。

观点二从国家体制改变的高度指出了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意义。

[对点训练]

1.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 )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

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

解析:选A。经济特区、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制定或采取的政策或措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明确规定,在一个中国国家内,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正是题干材料中该学者观点的主要依据。

[史学新论]

史学界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认识

【史界观点】

观点一 美国学者斯塔克尔贝克在同年8 月初撰文指出,“在美国要求的观察员国地位遭到粗鲁的拒绝的同时, 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和蒙古被接纳为观察员国”,“上海合作组织不大像一种合作安排, 而更像华沙条约组织的重现。在向中亚西部和中东地区扩张的时候, 它的意图在于减少美国的全球影响并应对它感觉到的威胁”,“毫无疑问,上海合作组织正在被精心地打造成应对美国的地缘政治砝码”。

观点二 从“上海五国”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首倡了以互信、裁军与安全合作为内涵的新型安全观,丰富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所培育出来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不仅是成员国处理相互关系的经验总结,而且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考感悟】

以上观点是中外对上海合作组织性质和作用的论述。

观点一是美国人的观点,认为上海合作组织类似于政治军事组织,其作用是减少美国的全球影响,是应对美国地缘政治的砝码,是对付美国的手段。

观点二是中国人的认识,认为上海合作组织首倡新型安全观,是结伴而不是结盟。是新型区域模式,对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点训练]

2.(2015·山东威海乳山一中月考)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的相同点在于(

)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左面图片是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体现,是为了保卫刚刚建立的新政权,右面图片体现新时期睦邻友好,宗旨是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故两幅图片共同特点是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故本题选择D。A只符合左面图片;B和C符合右面图片的信息。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1.(2011·高考天津卷)(节选)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

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

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

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解析: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农村人大代表比例的增加,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民主化程度逐步加深有关。

答案:(3)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二、“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2012·高考天津卷)“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信息,并将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这一事件为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国力的强大。故答案选D项。

3.(2012·高考江苏卷)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两岸关系。台湾岛内仍然存在主张分裂倾向的势力,A项不符合

史实;C项不符合当时史实;20世纪90年代港澳回归,D项与题目时间不符合。部分台湾同胞的思乡之情反映了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B项正确。

4.(2013·高考江苏卷)(节选)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请回答: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

解析:第(3)问政治愿望从材料中“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可以提炼出答案。

答案:(3)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

三、新时期的外交

5.(2012·高考江苏卷)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解析:选C。本题考查现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读题干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实行相对封闭的对外政策,而从20世纪70年代末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反映了中国由思想禁锢逐渐转向对外开放,C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全面反映单边外交到多边外交的转变,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6.(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节选)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缔

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目的。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

解析:第(3)问要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分析,注意角度全面,从国防、外交、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第(4)问要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加以概括。国际方面要结合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各大国力量对比分析,国内方面要从改革开放的成果入手分析,注意要点要全面,语言要精炼。

答案:(3)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巩固新生政权;维护和平;落实“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争取苏联援助,以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

(4)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调整外交战略;苏东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c3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