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不良品质的形成及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12 22: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小学生不良品质的形成及策略

个性心理品质的内涵是丰富的。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个性心理倾向是个性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自我意识、世界观、价值观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动力。个性心理品质特征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构成部分,一般指气质、性格能力。我们教书育人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良好个性心理品一、小学生常见不良个性心理品质

一、导致小学生形成不良个性心理品质的主要因素 由于遗传素质、生理发展、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不同而造成的容貌、身材、性格、能力、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小学生认识发展水平较低而感到“己不如人”,缺乏积极的自我体验,怀疑自我价值。还有人际交往不广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1)失当的家庭教育,具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父母在言谈、行为上不尊重孩子,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缺乏民主和谐的交流气氛和关心爱护的精神满足。生活中,有些家长不是想方设法去培养和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而总想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遇事非但不跟孩子商量,还往往要设置许多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清规戒律,孩子稍不从或不合自己的要求就不问清红皂白地予以指责,甚至打骂体罚。这种居高临下,缺乏平等交流的错误态度,严重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久而久之使孩子形

成这也不行,那也不是的自我否定意识,造成他们在生活和学习面前一次一次放弃各种选择和尝试而变得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甚至退缩回避。

②经常使用损伤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语言对其进行否定评价 由于尚未成年的小学生还不具备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所以他们在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大多以家长或其他人等权威人物的态度与评价作为参照物。如果成年人经常使用“没有出息”,“笨得要死”、“越来越差”、“不可造就”等这类充满贬斥和否定的语言来评论他们,这样就会极大的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过低的自我评价。认定自己脑子笨、能力差、事事不如人。努力不努力结果一样,从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③过分呵护的家庭教育

一些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孩子不用动脑动手。还有一些家长从安全方面考虑,怕孩子跑出去被人欺负,怕丢失等,不敢放手让孩子交往,常此下去,这就会导致孩子懒惰、依赖、孤僻、懦弱等不好的心理品质。 ④不容许孩子与同伴交往。

现在家庭人口少,孩子缺少伙伴,况且现在的住房趋向单元化,比起过去平房大杂院,孩子的活动天地减少,与邻居小朋友的交往也在减少,再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劳累一天后,不欢迎别人干扰,不欢迎孩子的小伙伴到家来玩,怕把屋弄乱了,甚至怕把孩

子带坏了等,由此孩子间的接触减少了,导致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⑤过高的期望与要求

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望,它才能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促使更加努力向上。然而,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恰当,不符合社会需要,没有考虑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孩子个人的条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使孩子望而生畏,这样就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一旦期望落空,成就低于期望,孩子就会灰心丧气,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由经常的自我怀疑走向自卑。 (2)失衡的学校教育

①课堂教学——培养个性心理品质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心智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的情节状态,直接作为课堂心理气氛感染着学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形式,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学生的许多不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当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有关,如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对学生缺乏理解,太过严厉,给学生讨论机会过少等容易使学生出现缺乏听课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不敢提问,怕回答问题,焦虑不安等现象,而这些问题和障碍往往会导致学生自尊退缩,孤僻等不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②要求趋同,缺乏锻炼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忽视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

要,对全体学生提出一个共同的目标,使一些学生缺乏成功的体验而经常体味挫折感。此外,这几年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是普遍存在,所以应试教育的弊端,学生缺乏动手、动脑操作、摸索的机会,无法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而影响其自信心的树立。 ③老师对学生的态度

有些老师把学生视为柔弱个体,尽自己的所能为学生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这种态度的珍宝古、呵护使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独立性,一遇苦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且更易遭受挫折、失败、造成自卑。有的老师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要求他们,学生一出现问题,就一味批评、训斥,过多的否定,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我无能感”(在农村表现得特别突出)。久而久之心情忧郁产生无助与自卑感,缺乏自信。 ④缺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只重视学科课程,不开心理课程,即使安排心理课程,没有比较专业的老师授课,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思想品德来讲授,更谈不上建立心理咨询室,使有烦恼的学生即存在依赖、嫉妒、自卑、孤僻等不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学生无处咨询,尚且他们年龄小,知识范围狭窄,不能及时找到矫正的措施,这样就不利于小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 (3)不良的社会环境。其表现:

①专门性的校外教育机构严重不足,就我市来说,没有几家专

门为儿童设置的场所。广西少儿图书馆因为馆址位于白龙公园内,去借阅书籍还须买门票,所以诸者廖廖。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课余时间只好消磨在电视机前或者涌入电子游戏机室,甚至跟着家长出入社交应酬场所。在这些场合中,孩子极易沾染不良习气,扭曲个性。

②文化娱乐活动品位不高、正气不足。

我们的一些传媒体机构,只注重经济效益,致使充斥银屏的很多是一些国外的卡通片;我们的一些出版部门不负责任地引进许多品位不高的境外漫画书,这些书格调低下,渗透着西方腐朽落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像糖衣裹着炮弹,极易打中辨析能力较差的少年儿童,毒化他们的心灵,扭曲他们的个性。 二、纠正不良个性心理品质的措施 (1)依赖的矫正措施 ①家长多鼓励孩子自己作决定 ②班主任的作用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人,班主任一方面应通过借鉴范例妙语,组织主题班会、学科竞赛、出黑板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放手发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忌包办代替,从而引导学生唤发出独立解决问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独立意识,实行自我教育。

(2)学生自卑心理的矫正策略 ①小目标积累法

小目标积累法就是由教师帮助学生制定一个个能在短期实现的小目标,引导他们向后看,从已经实现的小目标的积累,不仅会积累成一个能实现大目标的动力源,还会使学生形成足以消除自卑心理的信心。

②充分尊重和关心学生

根据少年儿童常常依靠成人的评价来认识和接纳自己的特点,教师和家长在生活和学习中要随时运用认同、肯定、表扬和鼓励与积极评价方式来对待学生的每一点长处和进步,即使在教给他们的任务没有完成或学习欠佳的时候也绝不要运用“你什么都做不成”“没有用的东西”“好呆”之类的话来贬低损伤他们。而应以充满信任和期待的语言鼓励他们,如“再坚持一下,成功已在等待着你!”“只要勤动脑、多努力,你的成绩一定能上去!”等等。照此下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你的褒奖和鼓励下逐渐形成积极自我观念,并怀着必胜的信心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3)嫉妒心理的矫正措施 (4)孤僻的矫正措施 ①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让他们参与一定的社会工作,创设交往的环境,使其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友谊的可贵,以及人与人交往的乐趣,从而从孤僻中解放出来。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对孩子多方限制,怕与人交往会影响学习,惹是生非。在家长的影响下,他们逐渐出现不合群的倾向,这时班主任除做家长工作外,应

利用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参加许多集体活动,如作文写得好的学生,让他们编辑班级黑板报,设计版画,写字写得漂亮的学生,让他参加书法比赛,并组织他们和同学一起登山,让他们在活动中与人交往,加深了解,体验到互助的可贵和欢乐,逐步摆脱孤僻心理。 ②帮助家长纠正造成学生孤僻的教育方法

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形成学生孤僻的重要原因,对孩子过分严厉或过分宠爱,都会限制孩子和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使交往能力得不到发展和提高。因此,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协办家长学校、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家长纠正对孩子的不良态度和教育方法,多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教育孩子学会关心集体、帮助他人,正确处理集体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提高适应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并以自己和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

总之,加强对小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社会各阶层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探索和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bq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