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20专业综合一之政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

更新时间:2023-04-05 08: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20专业综合一之政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2)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20专业综合一之政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15)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20专业综合一之政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29)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20专业综合一之政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40)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20专业综合一之政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52)

第1 页,共63 页

2017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620专业综合一之政治学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说明:①本资料为VIP学员内部使用,严格按照2017考研专业课大纲及历年常考题型出题。————————————————————————————————————————一、名词解释

1.竞争型政党

【答案】竞争型政党制度是指一国的政党通过竞争选票或议席的方式而上台执政的政党体制模式。从政党的产生与发展规律中我们可以知道,一旦政党产生于议会之内,政党一般都会伴随着议会的发展而比较平稳地过渡到一个竞争性的政党制度之中。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民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间题的基本政策,是中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国家政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则上是依据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决定的。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与县同级。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的自治,在民族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与维护国家统一、接受中央领导是一致的。实行这一制度,既能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加速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又能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保障整个国家的独立和繁荣。

3.公民

【答案】所谓公民,即享有人身独立、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它与传统社会中作为少数统治者意志的消极服从者的臣民有着本质的区别,公民与臣民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公民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参与者,公民对自己所在的政治共同体保持着最基本的心理认同。

4.政治社会化

【答案】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从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看,首先,在个体层面,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特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认知模式的形成过程。其次,在社会层面,政治社会化是特定政治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过程。

5.理性选择理论

【答案】理性选择理沦的源头是运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政治问题的公共选择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坚持一种个体主义的方法论,坚持从个体出发来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它首先假定了一个寻求自

第2 页,共63 页

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体,然后再在各种可能的情景下来计算和演绎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行动的个体可能面临的选择及其行动方案。

6.群体政治心理

【答案】群体政治心理是指个体在共同的政治活动、政治环境中形成的政治意识、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和相应的政治行为,是社会群体对本身特定的政治关系以及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政治关系的反映。

7.政治思想

【答案】政治思想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①政治思想的主体是现实社会的各个成员;

②政治思想是人类对政治问题的理性思考,是人们认识现实并同现实密切结合的手段;

③政治思想是客观政治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④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心理相比,它是一种显象的政治文化;

⑤政治思想是一种观念体系,包括一系列的政治认识、政治判断和政治推理。

8.国家历史类型

【答案】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指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后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的工具,按照国家的本质划分国家的历史类型,实质上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具有共同阶级本质的一切国家的共性的概括。国家的历史类型包括:

①奴隶制国家;

②封建制国家;

③资本主义国家;

④社会主义国家。

9.政治哲学

【答案】研究社会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研究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是政治学与哲学这两大学科体系的中介环节。卞要的方法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从历史或哲学的层面上解读政治观念,探讨政治生活的目标、精神、真理等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在传统的政治哲学研究中,民主、正义、平等、自由等政治价值和相应的政体设计一直是其研究重点。

10.国家自主性

【答案】国家自主性是指国家在形式上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相对于社会各阶级具有一定的独立

第3 页,共63 页

性和自主性,而不是纯粹为某一个阶级的特殊利益服务。国家自主性意味着国家不仅仅是各种社会力量斗争的场所,而且是一种能动的力量,它反过来支配、控制或影响社会。

二、简答题

11.国际政治格局发展演变经历了哪三个重要阶段?

【答案】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世界主要矛盾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国际政治格局发展演变经历的三个重要阶段分别是:

(1)国际政治格局的初步形成

随着从17-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政治格局。

(2)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政治格局

19世纪末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奉行帝国主义政策,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全球的统治地位,形成了帝国主义统治和掠夺世界的政治格局。

这一时期的世界主要矛盾,是西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剥削和压迫,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掠夺、反剥削和反压迫的斗争之间的矛盾。国际政治中的基本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的力量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反抗和斗争力量。

①一战前后的国际政治格局

帝国主义国家分裂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使得国际政治格局在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立之外,又增加了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对抗的新内容,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解放的力量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构成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的对立和斗争,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

②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

二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战争严重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使社会主义阵营得以形成和发展;美国和苏联成为国际政治中的超级大国。

③南北矛盾

五六十年代开始原有的两大阵营的矛盾逐步蜕变为美国与苏联争霸世界的“东西矛盾”。新兴的第三世界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逐步突出,被称之为“南北矛盾”。东西矛盾和南北矛盾逐步取代了两大阵营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正是在东西南北矛盾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三个世界的力量为主干、东西南北关系交错的国际政治格局。

(3)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苏联解体,东欧国家剧变,使得“冷战”结束,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成为21世纪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际斗争的焦点。在这一焦点的背后,实际是东西南北矛盾的深入发展。

第4 页,共6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bh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