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4-05-14 11: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樟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1月20日樟树市人民代表大会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目 录

序 言 ............................................................. 1

第一章 “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 1

第一节 发展回顾 ...................................................................................... 1 第二节 发展趋势 ...................................................................................... 4 第三节 战略机遇 ...................................................................................... 5 第四节 面临挑战 ...................................................................................... 5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 6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6 第二节 发展定位 ...................................................................................... 8 第三节 发展目标 ...................................................................................... 9 第四节 战略重点 .................................................................................... 11

第三章 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筑绿色发展新高地 ............................. 12

第一节 打造世界中药之都,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定位 .............. 12 第二节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格局 .............. 13 第三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主题 .............. 14

第四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绿色发展新基础 ................................ 15

第一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 15 第二节 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转变增长方式 ............................................ 17

I

第三节 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 23 第四节 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 28 第五章 建设新型城镇体系,开创绿色发展新格局 ................................ 30

第一节 优化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 31 第二节 搞好综合治理,推进新农村建设 ................................................... 34 第三节 加快统筹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 ................................................... 36

第六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营造绿色发展新环境 ................................ 39

第一节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 39 第二节 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 41

第七章 树立城市品牌形象,展现绿色发展新面貌 ................................ 43

第一节 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文化特色 ...................................................... 43 第二节 增进名实相促,打造区域品牌 ...................................................... 45

第八章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 46

第一节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46 第二节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累开发人才资源 ......................................... 48

第九章 增进社会和谐程度,丰富绿色发展新内涵 ................................ 51

第一节 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 51 第二节 重点改善民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 55

第十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 57

II

序 言

从2011年到2015年的“十二五”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之后的第一个五年,是樟树市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樟树市现代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编制“十二五”规划要充分反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精神,贯彻落实江西省“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战略。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樟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指导全市加快绿色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均具有重大意义。

本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十个部分:“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城镇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进社会和谐程度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章 “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编制“十二五”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全面总结“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认真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带来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准确判断我市“十二五”时期发展面临的环境形势,为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第一节 发展回顾

“十一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新的巨大成就。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45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按可比价年均增长达到17.7%;人均GDP突破3600美元;全市财政收入达到17.09亿元,年均增长30%。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10亿元,年均增长42%;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2亿元,年均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6619.53元,年均增长13.1%。

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24:47.6:28.4调整为2010年的14.9:55.1:30。2010年工业增加值实现50亿元,工业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以药业(包括药材种植、药品生产和流通)、酒业(主要是白酒加工)、盐化工业(主要是岩盐开采和加工)和机械五金业(主要包括保险设备和起重设备制造)为代表的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其中,酒业、药业、盐化工在省内优势明显。食品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初具规模。

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这条主线不动摇,精选产业项目,紧盯“高精尖”,打造产业集群,着力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储备了一批高税收、高效益、环保及高附加值项目。新上一批以四特“两城”、宏宇能源循环经济项目、赣中氯碱循环经济园等为代表的关联度大、覆盖面广、产业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财政收入增长,带动劳动力就业扩大。

受到广泛关注的两项重大民生工程——四特大桥、仁和大道正在抓紧施工。草溪河治理工程城区段全线开建,将有效缓解城区夏季污水散发异味问题,改善城市形象。盐化基地铁路专用线及货场等工程也进展顺利。盐化基地220千伏变电站、博物馆升级改造等19项惠民工程全面竣工。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仁和集团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樟树首家上市企业。2010年全市利用外资达到5000万美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0.7%。外贸出口6000万美元,“十一五”年均增长53.96%。政府职能加速转变,投融资、财政等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初见成效,科教文卫体等领域改革正走向深入。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全面启动“生态城市”建设。加快了中心绿地公园、东湖公园、福城公园等城市公园和城市重点地段绿化建设,加大整治区域性、行业性污染,保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稳步进行。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全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积极打造生态大市、经济强市。广泛开展“百里香樟景观长廊”、“11238城市增绿工程”、平原绿化建设等生态环保项目。2010年荣获“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综合先进县”称号,排名全省第一。以沪昆高速公路和樟吉高速公路绿化精品为龙头的通道绿化、以省级盐化工基地为主体的工业园绿化、以城区“11238”公共绿地建设为平台的中心城区绿化、以绿色乡

2

村工程为示范的新农村绿化、以高产油茶种植为重点的林业建设均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事业获得新成效。科技实力显著提升,文体事业成绩斐然。先后顺利通过省科技强市和省教育强市评估验收。樟树剪纸、药都药膳、四特酒酿造及中药炮制技术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十一五”期间,我市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称号。樟树药交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全面展开。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军地关系不断提升。

3

第二节 发展趋势

“十二五”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呈现出一些重要的新趋势。

经济发展进入跃升期。经济总量和人均生产总值向更高水平迈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在注重总量扩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升。

产业调整进入加速期。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势推出,都要求产业调整在速度和深度上加快步伐。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兴绿色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加快产业融合。“十二五”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共同且协调发展的任务更为迫切。创新成为关键,要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对产业优化和升级的作用,更加注重培养高端人才,走高端发展之路。

区域合作进入突破期。“十二五”时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应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健全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商贸物流和休闲旅游,构建区域商贸、技术、人才、文化等要素为一体的综合交流平台。在塑造城市品牌、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民生改善进入攻坚期。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与差异化,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的同时,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发展机会、共享发展成果成为民众普遍要求。在关注提高经济总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解决困难群体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实现包容性增长、共享性发展。

4

城镇建设进入关键期。樟树城市发展方向和总体思路基本形成,城市服务功能和基础实力初步奠定。“十二五”时期,应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中心城区集聚,调整城镇职能结构,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应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环境保护进入深化期。绿色发展成为时代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既是我市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外部需要,也是保护本地生态环境和产业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资源节约,营造绿色发展“软”、“硬”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第三节 战略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市面临一些外部环境带来的发展机遇,为未来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为城市和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契机,未来一段时期必将大力推动我市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我市应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以结构转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对中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这为我市加快发展进程,加强地区间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宏观背景和发展条件。

江西省“生态立省、绿色崛起”战略对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持。我市盐化工基地被确定为江西省特色产业基地,在用地、税收等方面享受政策优惠。中药材种植基地、国家商品粮基地等也是政策扶持的重点。应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壮大县域经济,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国内外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发达国家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加快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国内东部沿海地区传统产业正加速向内陆省份转移。我市应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基础,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条,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第四节 面临挑战

樟树市未来发展面临主要挑战有:

产业结构不够协调。表现为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偏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

5

服务业没有及时跟进经济现代化进程,生活性服务业开发不足。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刚刚起步。

土地资源瓶颈凸显。在工业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土地审批环节较为宽松,一些项目圈占了过多土地,致使土地资源消耗过快,面临后续土地资源匮乏的问题。土地不足日益成为制约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因素。

城市品牌创建不够。我市已形成一批知名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但优势文化资源存在“点、散、乱”的问题,城市品牌不够突出,尚未形成应有的知名度、美誉度及忠诚度,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突出表现为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服务业发展薄弱,自主创新环境有待优化。缺少一批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技术人才培训进展缓慢,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落后,配套激励措施严重不足,企业研发投入有待提高。

产业同构现象严重。我市虽在药酒盐等传统行业具有较好产业基础,但发展面临日趋激烈的省内外竞争。部分产业受制于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本身发展规律所限,未来继续快速发展面临一定难度。主导产业尚未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链条过短,上下游配套产业缺失,产业风险较高。

总体来看,我市在“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同在,动力与压力并存。但机遇远大于挑战。我市应紧紧扭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动摇,以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为指引,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体系;统筹城乡发展,扩张城镇空间;强化文化特色,树立城市品牌;健全体制机制,保护生

6

态环境;引进高端人才,重视自主创新;促进全市和谐,稳定社会民生。把樟树市打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先行先试的排头兵和率先崛起的先锋队。 (二)基本原则

坚持项目驱动,跨越发展。以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主线,大力推动项目建设,扩大投资规模,做大经济总量。以终端项目、龙头企业为重点,主动引进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大、产业带动明显的重大项目,实现跨越发展。

坚持产业带动,集聚发展。以打造若干产业集群为目标,扶持相关配套产业、上下游关联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聚集效应明显、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相关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坚持自主创新,科学发展。把创新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推动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使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学技术,加速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创新与城市的有机统一。

坚持主动承接,开放发展。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融入区域发展建设进程。以开放作为改革深化的动力,以改革作为开放持续的保障。推进体制改革,消除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投资环境,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化市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意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着力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强节能减排,走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同步进行。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

第二节 发展定位

(一)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世界中药之都”:响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国际生态经济合作平台的发展定位,提升樟树市“药都”品牌的影响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展药文化产业,在“中国药都”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樟树市成为“世界中药之都”。

——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依托与丰城、高安组成的“丰樟高”城市圈,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的中心枢纽,加强区域统筹、分工协作、协调发展,打造赣西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赣江经济带重要工业城市:依托临近赣江、过境京九、浙赣铁路带来的交通优势,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立足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与相邻沿江城市错位发展。建设科技先进、经济发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赣江经济带重要工业城市。 (二)经济与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国际中药材电子商贸物流集散中心:依托医药产业基础和区位交通优势,以药交会为抓手,以医药产业园为载体,以贸易为导向,大力发展医药物流业,加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打造亚洲最大的集中药材采购、贸易交易、仓储物流、客服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中药材电子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提高国际影响力。

——江西省创新型制造业示范区:优化产业布局,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高效低耗先进制造业。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精心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进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基地型、旗舰型高科技项目,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过渡。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强自主创新和高端人才引进,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打造江西省创新型制造业示范区。

——江西省旅游休闲与养生新地标:依托樟树市“药、酒、盐,古文化、道教文化、生态休闲”等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加快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休闲旅游、养生项目建设。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打造以体验盐泉漂浮、水上娱乐、运动休闲、疗养保健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打响“中国第一养生天堂”品牌,打造江西省旅游休闲与养生新地标。

——现代服务业发展聚集区:依托医药产业基础和药都文化、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医药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旅游及旅游服务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打造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聚集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先导基地:以争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排头

8

兵为核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全面绿色化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医药物流、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先导基地。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12345”:即打造一个品牌,冲刺两个目标,建设三个样板,优化四大产业,实现五个翻番。一个品牌即“中国药都,养生天堂”的城市品牌;两个目标即冲刺中部二十强、全国百强县(市);三个样板即创新型制造业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聚集区、绿色发展先导基地的样板;四大产业即医药、食品、盐化工、机械五金四大传统产业;五个翻番即经济总量、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外贸出口五个方面的翻番。

经济发展目标:预期“十二五”末,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年平均增速12.5%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00美元,较“十一五”末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达到42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4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20%;外贸出口超过12000万美元,年均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达到8100万美元。

结构调整目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力争“十二五”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5: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48.3%;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52%,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25万人,建城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

社会发展目标:使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更多居民所共享。“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50元。城镇调查失业率不超过4.5%。实现两个“百分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国民素质持续提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8年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尽量改善低收入群体的住房状况,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环境保护目标:万元GDP综合能源消耗持续稳定下降;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43%,森林覆盖率达35%。更加重视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的处理。使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

9

樟树市“十二五”国民经济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十二五”规划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预计 2015年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生产总值 财政总收入 经济发展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实际利用外资额 出口 三产比例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结构调整 占GDP的比重 城镇化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镇调查失业率 农民人均纯收入 社会发展 城镇居民基本 % 医疗保险覆盖率 新型农村合作 % 医疗参合率 98.6 100 100 100 - 预期性 % ‰ % 元/人 46 7.5 5 6619.53 52 8 4.5 11650 - - - 12 预期性 约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 34.48 48.3 【13.82】 预期性 亿元 美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万美元 万美元 % 145 3600 17.09 110 32 5000 6000 14.9:55.1:30 300 7200 42 274 80 8100 12000 9:55:36 年均增速 12.5以上 11.5以上 20 20 20 10.12 15 -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属性 【1.4】 约束性 10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高中阶段教育 年 9.3 9.8 - 预期性 % 毛入学率 万元GDP综合 吨标准煤 能源消耗 二氧化硫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 城市绿化覆盖率 环境保护 森林覆盖率 城镇生活污水 % 集中处理率 城镇生活垃圾 % 无害化处理率 % 万吨 万吨 % 76.6 87 【11.4】 约束性 1.28 待定 - 约束性 0.8 2.53 42.05 29.5 待定 待定 43 35 - - 【0.95】 【5.5】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约束性 75 85 【10】 约束性 45 85以上 - 约束性 注:1、地区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按可比价测算。人均生产总值美元汇率按1:6.8折算。

【】 内为五年累计数。

2、约束性指标待省、宜春市下达计划后再调整。

第四节 战略重点

“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产业集群化: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打造产业集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总部经济,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聚集效应明显、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通过产业集聚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继续做好“老三篇”,全力推进“新三元”——“老三篇”即药酒盐三大传统产业,“新三元”即新能源、光通讯、大旅游三大新型战略产业。

11

工业绿色化:绿色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环境友好型产业。改进生产工艺,推动技术进步,降低资源消耗。通过资源循环再用、废物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加强节能减排,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淘汰“两高一低”产业,构建工业环保新体系。

社会和谐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妥善安置城镇、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社会民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强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全市的社会安全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倾斜。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建设和谐樟树。

城市生态化: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加大资源节约,健全监管机制,保障环保资金投入,营造城市发展新环境。重点推进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城乡一体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调整城镇职能,优化城镇布局。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安全饮水等服务设施建设,扩展基本社会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统筹城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

两业:大力发展以医药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旅游及旅游服务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带动一批相关服务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改善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两融合:在区域上,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建设,重点是在城市建设、经济产业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加快融合;在产业上,大力推动产业融合,推动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融合,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融合。

第三章 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筑绿色发展新高地

紧抓“十二五”时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发展机遇,积极对接,推进城市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升级生态环境,从城市、经济和生态三个层面上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

第一节 打造世界中药之都,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定位 打造鄱阳湖生态城市群重要节点,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扩大区域引导力和辐射力。

12

(一)打造一张名片

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定位,在“中国药都”的基础上,增强樟树的核心竞争力,升级打造“世界中药之都”城市名片。 (二)构建一个平台

全力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商贸、技术、人才、文化等要素的综合交流平台。与南昌及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商贸流通业接轨,提升在区域经济中的市场服务功能,配套建设电子信息网络,构建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机遇,依靠“樟帮”人才和技术优势,打造人才培养、技术交流、研发外包平台;以会展为载体,打造融合酒、药等多元文化的文化创新交流平台。 (三)形成一套机制

加快区域市场体制建设,多方对接与整合,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完善政府间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和专项事务协调机制。发挥区域性合作组织的作用,建立跨行政区的行业协会、商会,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多层次区域合作体系。

第二节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格局 紧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中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主题,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全力发展绿色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一)绿色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能源、水的梯级利用和废物的循环利用,形成生态工业链网;加大传统产业的“绿色技改”力度,通过循环化和绿色化增强四大传统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提高产业链配套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环保、节能、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向品牌效益型转变;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完善产业淘汰机制,促进资源型低端产业逐步退出,淘汰落后产业和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基础。

13

(二)培育新兴环境友好型产业

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突出绿色导向,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向协调化、绿色化发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农业观光产品,支持绿色农产品生产;打造生物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天然药物、现代中药和生物医疗器械等产业,以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和现代中药为重点,培育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有长期增长潜力的产业;开发生态文化旅游业,建设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景区,大力发展与特色文化、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文化旅游业。

第三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主题 统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战略高度,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在生态建设层面上高度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优化生态空间结构

优化生态空间结构,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参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资源承受能力划分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区,以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构筑生态保护的天然屏障,各区分类管理,区别发展。 (二)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治理。 (三)发展繁荣生态文化

加强现代生态文化思想的宣传教育,培育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把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与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全民崇尚自然、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

14

第四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绿色发展新基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第一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经济产业的能力,提升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一)加快道路交通建设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重点进行运输通道、路网和水运的建设。加快构筑对外大交通,完善市域公路网络系统,形成公路、水路以及铁路布局合理、客货畅通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建立以高等级道路和航道为主体的畅通高效的运输网络。沟通高速公路网架,联结乡镇支线公路网,推进港口建设。

坚持“主攻大通道、建设县乡路、拉通网络路、对接边际路、建好客运站、规划港务站”的交通建设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樟树市公路网络布局,打造方便、快捷交通,全面提升路网服务水平,实现公路运输跨越式发展。强化公路通道建设,提升通道公路等级和通道通行能力。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通行条件。加强旅游景区公路建设,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大货运产业发展,形成现代化物流运作体系,重点建设张家山江西华正道物流有限公司樟树物流服务支持基地。

加强码头渡口设施改造,确保水上运输安全。加快港口项目建设步伐,提升赣江通航能力,构建现代水运物流平台,打造赣中水运物流信息服务中心。

专栏1:道路交通重点建设项目

1、樟树二桥—城北工业园—经楼镇二级公路项目; 2、樟树—抚州二级公路项目;

3、阁山—店下二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

15

(二)加快能源网络建设

完善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新建杨桥220kV变电站(高安境内),合理布置110kV变电站。加强樟树市与赣西电网联系。合理开发水能资源,优化电源结构,加强小水电建设和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加强农村水能资源开发建设。做好西气东输天然气项目,规划新建樟树天然气门站。 (三)加快水利设施建设

根据“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现代水利”要求,推进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量、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创新机制,推动水利发展和改革,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的综合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樟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统筹水利建设布局,加强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防洪工程、灌溉工程、排涝灌溉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利设施建设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水平,大力发展低耗水、高产出节水型农业,清洁型、循环型工业,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的服务业。

到2015年,主要河流和重要支流河段基本得到治理,主要防洪保护区堤防和城市防洪建设达到规定防洪标准。逐步解决农村安全饮水,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完成草溪河治理工程,改造中低产田。推进完善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国有水利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实现涉水事务统一管理,基本完成水利工程体制改革任务。

专栏2:水利设施重点建设项目

清於工程:对赣江、袁河等河道进行河道疏浚,计划“十二五”投资0.58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0.29亿元。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店下、吴城、狮山等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总投资0.901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0.451亿元。

节水示范项目:对吴城、更生等节水灌溉3个项目实施节水改造,

16

(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加快“信息樟树”建设。推进广播电视、通讯网络、邮政系统、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建设进程。统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集约化建设和管理,积极推广数字电视工程。加快发展高速宽带传输网络,建设光缆为主、微波为辅的智能化电话传输网和宽带多媒体通信网。大力发展光纤接入网,完善移动通信网络,促进通信网、计算机网、广电网三网融合。推动信息资源整合。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公众领域信息化,全面推进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实现政府系统网上办公。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市场、科技和政策等信息进村入户,推进农村信息化。

第二节 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转变增长方式

坚持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结构,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施“2+2+X”战略,突破提升医药和盐化工产业,巩固发展食品和机械五金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辅助产业,形成几大高增长性产业集群,打造新型工业体系。 (一)打造链式产业集群,巩固医药核心地位

医药产业是“十二五”时期需要重点扶持和突破的产业。在巩固传统中药产业和中药材种植优势基础上,积极推动医药产业向全价值产业链扩展,打造医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完善医药产业组织,培育知名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实现中药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促进医药产业整体实力的跨越升级,打造“世界中药之都”。

1、完善产业内部结构,推动医药产业向全产业链模式战略转型

按照“纵向打通、横向协同”的理念,整合医药产业各大板块及相关产业资源,打通全产业链。建立“从物料源头到销售终端”的全过程控制体系。狠抓源头掌控能力,规范生产过程控制,加强销售流通管理,加强产业链全程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原料端、生产端、运输端、流通端、监管端等各环节无缝衔接,即从良种繁育—中药材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药材包装—市场营销—品牌推广—商贸集散—分销物流—人才培养—技术交流—配套服务等,实现全产业链贯通。完善产业结构,提升医药产业影响力和辐射力。

2、打造医药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

17

构建以中药材种(养)植业为基础,以现代中药为主导,以化学制药为辅助,以生物医药、保健品为重点,以生物医疗器械和医药相关产业为补充的独具特色的医药产业集群。培育若干个产业特色突出、专业分工合理、协作配套完善、创新能力较强的现代医药产业集群。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在产业集群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医药产业与其它优势、特色产业间的市场链接和协同发展,大力支持医药文化产业发展。

3、积极引进医药大项目、大企业,重点发展总部经济

积极推进医药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引进一批管理先进、产品质量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年产值超亿元的医药总部企业,扶植壮大一批本地龙头企业。对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在土地、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医药企业资产重组,强强联合,组建大型医药集团,整合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专栏3:医药产业重点建设项目

1、现代医药服务业示范园及产业园:规划占地2800亩,总投资30亿元,主要发展医药物流、医药电子商务、医药研发等,建设现代医药物流及医药商贸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医药物流中心、科研孵化中心、药文化养生展示中心、仁和“863”二期科技文化园等。

2、中国医药保健品交易中心:总投资1.2亿元,占地60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集保健品展示、交易、信息发布功能于一体。

3、中国中医药博物馆:投资2亿元,以弘扬、传播、展示中医药文化为主要功能的新型主题博物馆。

4、仁和“药谷”:投资12亿元,占地30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医药总部、药品研发等医药服务业聚集区。

5、大华银行康力医药物流二期项目:投资5000万元,建设一座采

4、完善医药产业组织,挖掘产业发展潜力

18

完善产业组织,形成大、中、小医药企业合理布局、共同发展的局面。持续加大对仁和集团、樟树药都实业集团等大企业的支持力度,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到2015年,力争通过引进、重组,形成20个年产值过亿元企业,扶持一批中小企业快速发展,鼓励民营企业。

5、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育新兴医药产业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自主创新。积极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集中突破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中成药生产技术、生物制药创新产品等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以共享机制建设为核心,整合产业资源,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打造开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医药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导并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加强中药关键技术研发和传统优势品种深度开发,集中突破关键技术,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涵盖医药产业的完整数据库,建设医药产业信息中心。着重培育新兴生物医药产业,扩大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和效益。积极发展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培育药材包装产业,健全医药物流网络。

6、加大知名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创建力度

加强对“中国药都”整体品牌的塑造,着力在绿色、质量、标准、技术、管理、信用等方面进行品牌宣传。建立健全医药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从自发创品牌向自觉创品牌转变,提高品牌意识和品牌经营能力,形成一批知名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医药企业,给予物质奖励。开展“樟树市医药创新奖”评选活动,推介我市医药产业知名品牌,不断扩大医药产业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到“十二五”期末实现“123”目标:即医药产业年实现税收10亿元,药品、保健品年产值200亿元,医药物流年配送额达到300亿元;形成两个中心: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保健品批发配送中心;打造三个平台:药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中医药历史文化展示平台,药业信息平台;建设四个基地:现代中药材生产种植基地,中医药、保健品研发基地,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人才培训基地,中医养生保健基地。 (二)坚持循环绿色导向,提升盐化发展动力

盐化工产业是我市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应下力气引进一批大项目和大

19

固定资产投资,扶植一批龙头企业和总部企业,带动一批关联产业大发展,实现财政收入大飞跃。

“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盐化工产业的主要思路是:一个基地,四个板块,两条产业链,两个手段,一个联盟,形成一个集群(即依托一个盐化工基地,形成四大板块、两条产业链的产业架构,通过循环化和绿色化两个手段增强盐化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建立企业联盟,增强盐化工企业关联性与互补性,构建绿色循环的盐化工产业集群)。力争“十二五”期末,盐化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35亿元,上缴税收5亿元。

加快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链条。依托盐化工基地一期建设投产项目,发展前沿化工产业,向氯碱、纯碱产品的高端方向延伸,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二期项目建设。

形成产业架构,建设盐化基地。以原盐为基础,围绕氯碱、纯碱两条产业链延伸产品产业链(以烧碱、PVC、甲烷氯化物和纤维醚等吃氯耗碱产品为主的氯碱产品链和以纯碱、复合肥、过碳酸钠、玻璃系列产品为主的产品链)建设盐化工基地,形成原盐生产、氯碱化工、纯碱化工、生物化工四大板块的产业架构。

构建环保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赣中氯碱循环经济园、恒辉集团等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3R)原则,改进生产工艺,推动技术进步,降低资源消耗。通过能源、水的循环再用、废物回收利用,发挥尾气、余热等副产品市场价值,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污染零排放,构建环保新体系。

建立企业联盟,加强衔接互补。推动企业重组,建立企业联盟。推进技术改造,强化专业分工,加强相互合作,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大抗风险能力,实现集群发展,实现生产差异化与互补性。

促进分工合作,打造产业集群。以发展工业聚集区为导向,打造“行业之间关联配套,上下游之间有机链接,产业结构合理”的盐化工产业集群。通过相关联企业(项目)集中布局、聚集发展,促进资源高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20

专栏4:盐化工基地重点建设项目

1、江西晶昊盐化有限公司:年产350万吨真空制盐。

2、江西蓝恒达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4万吨离子膜烧碱、2.5万吨水合肼、2万吨ADC发泡剂、8万吨PVC、2万吨三氯乙烯、5万吨三氯氢硅、5万吨片碱、20万吨双氧水、2万吨甲基异丁基酮、4万吨己二酸、2万吨高纯氯乙酸项目。

3、江西宏宇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太阳能超白玻璃、500万平方米中空节能玻璃、260万吨捣固焦、60万吨联碱、100万吨制盐项目。

4、江西赣中氯碱制造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烧碱、4万吨离子膜钾碱(48%)、22万吨液氯、5万吨三氯氢硅、5000吨氯乙酸、5000吨固体光气、2万吨AC发泡剂、5000吨海绵钛、1.5万吨3,3-一二氯联苯胺、1万吨氯化苯、5万吨三氯化磷、3万吨三氯氧磷、5000吨固体三光气、3万吨硝荃氯苯、1万吨对硝荃粉项目。

(三)依靠企业品牌带动,推进食品工业发展

推动食品多元发展,坚持“两品两城四化四支持一实力”发展思路,提升“四特”、“春丝”品牌美誉度,建设四特“两城”,推动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战略外向化、生产制造基地化、品牌建设知名化,巩固对食品工业的财政、政策、金融、人才支持,提高食品企业综合实力。力争到2015年,食品工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50亿元,上缴税收15亿元。

推进酒业产能改造、整合升级,实现规模扩张;建设以白酒为主,啤酒、保健酒、黄酒等共同发展的产品格局;加快品牌建设,巩固“四特”品牌地位,支持新品牌建立推广;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人性化,提升品牌忠诚度。

21

依托江西春丝食品公司、樟树粮油公司等企业,发展面制品、大米、食用油等粮油加工业;促进药与食品两大产业融合,大力开发保健和休闲食品;积极发展横向配套产业,形成优势产业群;重点引进现代高科技食品加工制造企业和国内外优质知名食品品牌。

专栏5:四特“两城”项目

规划2000多亩,预计投资15亿元。四特“两城”项目包括科技工业城市、酒都文化城,其中,科技工业城包括科研中心大楼、物流配送中心、培训中心、产业链集群中心和生产中心等建设项目;酒都文化城包括仿古酿造城、生态景观带、酒文化节广场、酒文化风情园、酒文化休闲中心、中华酒文化影视拓展基地等建设项目。“两城”建设将推动四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计在五年内实现销售收入翻两番,达50亿元,上缴利税达

(四)深挖机械制造潜力,承接先进制造转移

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规模,围绕产业链进行产业整合,拓展优势产品产业链,培育若干个主导产品。继续扶优扶强,做大核心企业规模。以机械保险设备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汽车配件、起重设备和金属家具制造业。打造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中小企业为结点的纵向企业战略联盟,推动强弱联合,增强强势企业规模优势和市场势力。抓好品牌创建工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实现新产品向新品牌、新名牌递进。在骨干企业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机电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实现企业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五金机械产业的制造水平。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机械五金业产业聚集区,紧抓特色化和专业化主线,提高产业外向度。到2015年,实现产值70亿元,工业增加值25亿元,上缴税收1.8亿元。

22

(五)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特色辅助产业

积极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发展汽车船舶修配等辅助产业,完善主导产业配套支撑体系。

生物医药产业。大力建设“仁和生态药谷”,加快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开发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中西药结合制剂等新品种。重点发展新型药剂培育中药及保健品、生物生化制药。抓住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加快引进医疗器械企业落户孵化发展。加强落实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贯彻落实全市节能减排项目方针,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宣传力度,将该项目引入机械五金、盐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运用财政、税收手段鼓励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加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土壤修复、监测设备等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发展环保材料、环保药剂等环保产品。

汽车、船舶修配业。扶持汽修连锁业,扩大市场份额;利用专业技术优势,通过规模经营和产业集聚获得优势,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及竞争力。依托港口优势,探索适合大型轮渡的修配业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增效、机构降本,扶持船舶修配业发展;规范船舶修配业,重视管理和质量提高,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共赢的发展态势。

第三节 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加速发展以医药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旅游及旅游服务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支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

23

(一)加速发展医药物流业,突破建设生产性服务业

抓住医药物流快速扩张和国家大力支持医药物流发展的机遇,利用我市医药物流列入南昌物流区的契机,做大做强医药物流业,带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发展。建立医药企业市场物流、快批医药物流、第三方医药物流和分销四种模式,整合重组仁和、纵横、康力等企业物流基础,引进国药集团、九州通集团等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形成医药物流集团,打造江南地区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发挥中国保健品交易中心项目集聚效应,打造中国保健品批发配送中心;引进国内外一流医药商贸物流企业,打造亚洲中药材电子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高效配送体系。加大对公路、铁路、水运及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强化医药配送和区域分拨功能。推广先进发展模式,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引导医药物流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改造提升传统经营模式,积极拓展增值服务,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集聚发展。吸引国内外知名医药物流企业在樟树布局,通过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促使医药物流企业在物流园区集聚发展。引进一流医药商贸物流企业,建立中药材电子商贸物流集散中心。依托产业基础及区位优势,加快医药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发展,完善药品采购、装卸、分拣、管理、销售、配送体系,构建功能完整、业务齐全的医药集散中心。强化行业规划引导,促进规范有序发展。

到2012年,实现医药物流市场快速扩大,医药物流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前三位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医药物流企业的信息服务、增值服务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到2015年,实现医药物流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医药物流行业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以上;医药物流资源

24

进一步整合,前三位企业集中度达到50%以上;医药物流效率大幅提高,基本实现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一体化管理运作。

(二)深入开发文化旅游业,带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以“中国第一养生旅游天堂”为目标,以阁皂山道教、古文化及医药文化底蕴为依托,以盐温泉为核心支柱,全力打造融中国国教、国药、国酒、古文化于一体,集保健、疗养、观光、休闲、度假于一堂的国内养生旅游基地。将中药产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贴合绿色环保、生态经济等社会热点,培育旅游新亮点,建成江西旅游新地标和中国药都保健旅游地。

努力培育文化旅游市场,积极挖掘道教、医药、历史等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建设一批具有生态文化特色和浓郁地域风情的休闲旅游项目,精心打造盐泉养生综合旅游区、阁皂山旅游开发、梦湖旅游开发等精品旅游项目。形成以阁皂山和养生天堂综合旅游区为龙头,以葛玄路旅游公路为主干,以“吴城”和“筑卫城”为两翼的旅游开发框架。联合宜春、新余、萍乡、井冈山、赣州、鹰潭、上饶等省内其它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开发一系列以樟树为重要节点的区域旅游线路。

利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媒体,采用多种宣传模式,广泛宣传樟树的旅游资源。抓住药交会等重大庆祝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旅游促销活动,逐步推出有樟树特色的旅游品牌。

25

专栏6:旅游产业重点建设项目

阁皂山旅游开发:融合提升阁皂山道、药文化,重点建设大万寿崇真宫游览区、药王古街养生休闲区、悟道修性养生苑等,重现道教灵宝派祖庭宫观场景,将阁皂山建设打造成为全国独特的集自然环境、园林景观、传统文化、中医国学,修身问道、养生保健,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著名景区。

樟树养生天堂旅游度假区:以盐泉为核心吸引物,整合中医药、芳香植物、道教文化等养生资源,打造中国唯一的盐泉养生旅游度假区,包括盐泉完善旅游服务业。发展住宿与餐饮业,对星级饭馆和农家乐进行标准化管理,围绕民俗特色,充分梳理、挖掘、整合美食资源,构建美食体系。尽快建设旅游咨询系统,在樟树城区建设一个旅游咨询中心,在其它景区景点设立旅游咨询点。尽快启动旅游购物建设工程,以医疗保健品、道家养生系列产品、四特名酒等为主,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大力开发参与性旅游产品。切实加强旅游网站建设。加快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在各住宿接待中心和主要景区道路入口等位置,建立科学和规范的标识和指导系统。合理布局商业网点,采取多种形式、多种业态在景点附近和游客易于到达的地方设立小商铺、便利店、街市、夜市、购物中心等,选取适当地点开辟旅游商业步行街和特色商品市场,形成商品类型丰富、服务功能完善的商业网络。

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263万人次,年均增长30%;旅游总收入7.5亿元,年均增长35%。实现AA级旅游景区5个,AAA级旅游景区2个,AAAA级旅游景区2个,实现省乡村游示范点3个,省农家星级旅馆10个。

26

(三)积极培育高端会展业,提升城市文化产业层级

巩固药交会优势地位,支持会展业做大做强,引导会展业走向高端。多元化发展会展业,举办酒展、药展、文化展等多种类型会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交通、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提高设施使用效率,打造集约化高质量会展;提升会展级别,加强国内外交流,力争承办国际会展、名牌会展,扩大国际影响力;制定会展业发展政策,引导规范会展业发展;建立会展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加强协会与政府的沟通、合作;加紧培养会展人才,重视各高校、培训机构的相关人才培养,改善会展人才短缺现状。

(四)大力发展研发外包业,提供医药产业创新动力

加快建立研发外包产业。依托一批有技术、人才和较好硬件设施的企业,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做大研发外包服务规模。加快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建设,鼓励企业承接产业转移与药品代工服务,大力引进医药研发外包公司,重点发展“保健食品、天然药物、中成药、中药饮片、生物技术产品”五大领域的CRO(研发外包合同)服务。

(五)突破提升潜力型产业,不断拓展优化服务能力

壮大商贸流通业。调整商贸业空间布局,形成商贸集聚中心、区级商贸中心、社区购物中心和农村便利店等多层次、全覆盖的商贸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药材大市场,加快建设汽车交易、家具、建筑装饰材料等专业市场,积极整合现有批发市场,不断提升专业市场的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大型商贸企业,鼓励组建行业协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健全市场运行监测机制,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壮大。

27

发展金融业。大力引进新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鼓励设立村镇银行,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地方保险公司,促进保险业务快速发展。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和扶持地方性担保机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建立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提高全民金融意识,打造信用村,为银行业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构建良好群众基础。

拓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数字认证平台和网络监控预警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和安全保障机制。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无线宽带和光纤到户接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互联网本地交换平台,加速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发展房地产业。培育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加快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完善房地产金融信贷服务,完善房地产市场信用体系,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机制;推进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的分业经营,健全物业管理体制。

第四节 促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十二五”期间,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贯彻落实省政府“建设鄱阳湖平原粮食主产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工作部署,抓好我市10万亩土地整治实施工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融合,实现农业生态化、绿色化、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

(一)推动农业模式生态化,促进农业产品绿色化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调整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推广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扩大优质专用粮生产,发展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着力发展高

28

产油茶、花卉苗木等,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绿色产品、外销产品的生产,促进农业产品绿色化,积极推行生态化、多元化养殖。

(二)强化农业经营产业化,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实行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延伸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促进产销经营一体化;健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之间的紧密性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全市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配合产业化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以上。成立农业标准化推进组织,加强农业标准化推广队伍建设,落实作物标准化技术规程;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民提高生产标准化水平;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知识宣传、咨询,优化农业标准化建设服务;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按农业标准化的要求加强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管理,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加强农业服务信息化,推动基础建设纵深化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政策资讯、农业科技、市场价格、气象防灾减灾等信息;扩大农村电子信息网络覆盖面,提高农业信息传播速度和质量;丰富信息服务类型,探索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树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意识,尝试采取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探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新路子,以优惠政策吸引个人、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择优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进部门协调,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向纵深化发展。

29

(四)推进产业发展融合化,实现农业经营现代化

用工业发展理念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用现代经营理念进行农业生产,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与医药产业相结合,加强药用动植物良种繁育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改善农业投融资环境现状,为农业融合化发展开拓投融资新渠道,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积极培育农业与其它产业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业态,提高农业企业的利润率;促进农业与文化相结合,支持创意农业;促进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

专栏7:以基地为承载发展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气等环境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两大部分。

发展设施农业,重点加强设施内作业的小型作业机具建设,科学规划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加大培训指导,确保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发展。扩大早稻机耕面积和早稻工厂化育秧大棚面积;加强现代农业基地建设,重点抓好粮食、畜禽、蔬菜、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生产基地;建设药用动植物良

第五章 建设新型城镇体系,开创绿色发展新格局

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目标,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按照“优化市域,推进中心,培育区域,调整城镇”的总体思路建设现代城镇体系。着力建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临江—市域副中心、盐化工基地及四特“两城”构成两

30

翼、沿江铺设两条发展带、各乡镇节点沿路连接的空间格局。

第一节 优化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一)优化市域总体格局

以“强化聚点、沿江沿路”为市域空间发展策略。进一步集聚和强化中心城区职能;进一步规划和扶持中小城镇资源聚集,建成服务区域发展的节点;依托铁路、公路、航道,进一步整合战略资源,沿线布局重点城镇,集聚人口与产业。

以“一城两翼、两带三轴”为主要空间结构。一城即中心城区,是市域经济文化中心。两翼即临江--市域副中心,建设临江镇成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一翼;建设盐化工基地和四特“两城”成为南部发展的重要一翼。两带即以浙赣铁路、沪昆高速公路沿线为赣江西侧的发展轴带;以滨江105国道沿线为赣江东侧的发展轴带。三轴即以南北向的S324、S228、S322(樟树-抚州)省道等为辅助发展轴,连接市域其它乡镇。

(二)推进中心城区集聚

根据“一江两岸、三园四区,西扩东调、南优北进”的战略定位推进中心城区发展。

一江两岸。发挥赣江水系穿城过境优势,按照沿江、滨江、跨江发展时序,建设跨江城市。

三园。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建设誉家洲水上公园、龙溪河湿地公园、芗溪湿地公园三大公园,为建设宜居城市奠定基础。

四区。划分中心城区为城北区(赣江以北)、城东区(沪昆铁路以东)、城中区

31

(晏公堤以东现有中心城区)及城西区(晏公堤以西新城区)四区。“西扩”以建设城西新区发展的动力引擎、“东调”塑造全市的商业中心、“南优”培育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北进”构建滨水生活服务中心,实现各区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专栏8:城镇建设重点项目

以大投入、大项目、大建设为平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城区“十二五”末建成区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达25万人,城镇化率达52%。

城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继续推进区内水、电、路、通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业网点、学校等配套服务设施,抓好园区造林绿化工程。优化区内医药生产和加工、食品生产和加工、五金机械、彩印包装、光电等五大产业,加速建成产业聚集的生态工业区,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坚持产城融合,不断提升集聚区和城北区互动发展的融合度。

城西新区建设:主要通过四特大桥、赣江二桥两座桥和盐城大道、滨江大道两条路的建设,形成一个1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跨晏公堤以

(三)培育区域发展中心

做强中心城区。重视中心城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明确功能定位,合理制订规划;划分功能分区,改善城市格局;完善载体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发展城市艺术,打造魅力樟树;“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城西新区,以启动行政中心和教育园区建设为引擎,加速城西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将其建设成为体现樟树现代化气息的新城区。

32

培育市域副中心。培育临江镇为市域副中心,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利用临江镇交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优势,接受市区辐射,集聚人口和产业,带动中西部区域发展,分担市区部分职能,将临江建设成为中西部经济发展中心和旅游文化中心。

大力发展其它乡镇。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地发展小城镇。适当调整乡镇布局,整合乡镇资源,选择区位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集镇加以重点扶持,重点建设阁山镇、永泰镇、黄土岗镇、刘公庙镇、观上镇和店下镇。引导人口、生产要素加快向中心集镇聚集,统筹规划建设乡镇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区域性市场,推进乡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形成特色经济集镇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

(四)调整城镇职能结构

中心城区功能定位为综合型的中心城镇,发挥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促进全市整体建设。临江镇发展定位为市域副中心和中西部的综合性城镇,发挥其在农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商品集散流通方面的优势,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

吴城和店下两个乡镇功能定位为旅游城镇。发挥吴城乡商代遗址、店下镇阁皂山景区和梦湖景区的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绿色农业。

发挥观上镇在保险设备制造业方面的特色优势,建设区域制造业中心;发挥阁山镇靠近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为盐化工基地、四特“两城”提供配套产业和服务;发挥永泰镇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农副产品加工与集散流通发达的优势,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和集散流通中心;发挥黄土岗镇交通便利、药材加工及商贸业发达的优势,建设药材商贸中心以及我市西南方的重要节点。结合各乡镇自身工业基础和资源优

33

势,强化特色,进一步确立工贸型城镇定位。

发挥洋湖乡靠近新行政中心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与行政、服务中心配套产业,加快提升自身经济实力。

吴城乡、昌傅镇、张家山街道在粮食种植上具有良好基础,洲上乡、洋湖乡、昌傅镇在生猪养殖上具有较好基础,吴城乡、义成镇、洲上乡在药材种植上具有较好基础,张家山街道、洲上乡、吴城乡、黄土岗镇在水产养殖上具有较好基础,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条,确立自身特色和优势。

第二节 搞好综合治理,推进新农村建设

精心谋划新农村建设战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大重点领域投入;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着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深化农村改革,健全体制保障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鼓励以出租、转包、入股、互换、置换等方式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深化林业、水利等产权制度改革,规范产权流转,加快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采取多种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财政分级投入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34

(二)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支农力度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稳定、完善、强化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尤其在“多予”上下功夫。2011年,全市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努力使“三个高于上年”形成相对稳定的支农政策,力争“十二五”时期,全市农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十二五”末全市财政支出用于农业的比重达到20%。

(三)改变投资方式,提高资金效益

积极探索“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新型财政资金运作模式,更多采用补助、贴息、奖励、物资援助、风险补偿、减免税费、购买服务等政策工具和激励措施,支持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各类支农资金,分类分步投入重点项目、重点乡村、重点自然村,力争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四)发展社会事业,提升保障水平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力度,逐步消化乡村办学债务包袱,集中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改水改厕力度,整治脏、乱、差现象;提高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所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逐步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农村文化和体育设施

35

建设,保证一定数量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资金需要;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完全实现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家庭全部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五)推进“清洁工程”,整洁村容村貌

根据省、宜春市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按照突出建设主体、突出工作重点、突出长效机制、突出协调配合、突出经费保障原则,精心选择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自然村、集镇、学校、医院,对垃圾实行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确保农村长期保持整洁、有序、优美的环境;新农村建设点要突出建设规划,突出治理“空心村”,合理布局农村住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农民硬化道路,净化院落,绿化村庄,改水改厕,普及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搞好农村文化活动室、卫生室、体育健身场所等设施建设,丰富便利农民生活;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积极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树立良好农村社会道德风尚。

第三节 加快统筹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

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方面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筑新型城乡关系。

(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框架

在实现城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36

原则,加强城镇体系建设。以乡镇资源条件和产业为基础,合理确定重点乡镇、优先发展乡镇;以城镇化拉动农村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发展;制定合理发展规划,逐层推进乡镇建设,形成与区域一体化相适应的城镇功能体系、规模等级体系和空间结构,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城乡之间功能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把城区和农村作为有机整体考虑。将农村纳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范畴,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统筹协调城区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农村发展规划以及供水、供电、交通、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统筹城乡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运用政府投资、市场运作、乡村自筹等方式,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交通、供水、供电、排污、通信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让农村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二)促进城乡资源互流,培育互助共进城乡合作关系

明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原则,把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构建城乡互助合作关系的主导方向,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生产资料的供给,开展城市工业对农村工业配套支持、产业衔接和改造提升,化解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制定对应政策积极引导城市工商业资本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加强城乡内在联系,实现城乡之间产业、市场、发展方式、设施条件、消费水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平等化;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改善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从本质上改变城乡关系,从整体上改善农村面貌。

37

(三)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社保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和非农收入;研究促进农民就业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抓住新城区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形成统一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逐步统一城乡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统一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统一薪酬制度;加强农民培训和就业中介服务,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创造有利于农民就业的良好环境;坚持统筹城乡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二次就业率;适当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和社会福利救助体系。

(四)增加公共服务投入,构建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增加覆盖,注重公平,提高效率”原则,注重公共服务向城镇、乡村延伸;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健全卫生服务网络,积极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卫生、文化等多方面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五)紧抓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态体系

把经济、社会、生态作为整体考虑,把城乡生态环境作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以改善城乡生态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为重点,统筹考虑、统一安排城乡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垃圾处理机制,减少城区垃圾和工业废物对农村的污染;以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工业园区,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精、清”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工业园区向生态园林式园区方向发展;大

3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b9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