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稿

更新时间:2024-07-10 04: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诠释

1.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拓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理论成果的过程。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实践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命题,马克思主义所要结合的对象不仅仅是中国当今时代的某个具体实践问题,从理论的价值意义、传播方式诸视角看,这个对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系统。

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个历史进程的实际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而实现这一历史任务的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则是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并在实践中推进其发展。

最早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是中共早期领导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李大钊。他是在与胡适进行“问题与主义”争论时,提出“主义”与“问题”并重,马克思主义应该与中国的实境结合的思想的。1919年7月,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在《每周评论》第31期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他认为,输入的主义不一定适合时下的实际需要,中国的问题也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治所有病痛的万灵药是绝对不存在的”。李大钊在《每周评论》第35期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与之商榷。李大钊认为,“一个社会问

题的解决,必须靠着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运动”,“要想使一个社会问题,成了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问题”,就必须“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青年杂志》 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写道:“物之不切于实用者,虽金玉圭璋,不如布粟粪土?若事之无利于个人或社会现实生活者,皆虚文也,诳人之事也”。 成为中共主要领导人之后,他在《马克思的两大精神》(1922年5月5日;原载《广东群报》同年5月23日)一文中强调:“马克思的学说和行为有两大精神,刚好这两大精神都是中国人所最缺乏的。”第一,是 “实际研究的精神”。我们应当“以马克思实际研究的精神研究社会上各种情形,最重要的是现社会的政治及经济状况,不要单单研究马克思的学理”;第二,是“实际活动的精神”。“我们研究他的学说,不要仅仅研究其学说,还须将其学说实际去活动,干社会的革命”。

在中共早期领导人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李达、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恽代英等,都从不同角度,程度不同地提出或阐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这为党在后来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这是在经历土地革命中期、后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深重磨难和多方探索后;在遵义会议和瓦窑堡会议的基础上提出的)。六届六中全会基本上克服了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统一了全党思想,进一步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为党领导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党的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的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中国革命走上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自从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走上了正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中国当代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中国党人,在总结中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在接下来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先后形成了“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深化了中国实际发展的客观规律,继续一步步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三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

这一层含义强调站在解决中国实践中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学习马克思主义。反对唯书、唯上,反对照搬照抄外国经验。中国的历史、文化、国情、所处时代背景不同,因此不能套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这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就必须立足于中国、放眼世界,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国情、中国特点;分析时代特点,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然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制订符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的路线、方针政策,即“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这一层含义强调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的实践经验必须上升到理论高度,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上一层含义是针对教条主义者,这一层含义针对经验主义论者。

在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总结和概括,就会创造新东西,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体现中国作风、性格和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易于被中国人民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才最终在中国落地生了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即民族化)

“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它是具有世界性、开放性和广泛的适用性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民族化的基本前提。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的过程中实现,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家和民族的实际相结合,通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点、风格和形式来表现,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实现其世界化和国际化,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的理论,才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意义和价值。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富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的问题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形成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科学理论。若要在中国文化土壤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首要一点就是要通过文化背景的移植与中国文化传统相融合,成为一种从形式到内容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理论,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因子带有模糊、猜测、玄想的非科学成分,又与封建宗法的、封闭狭隘的小农意识因素混杂在一起。而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的本质特征,高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因子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和现实性。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因子的相融合之处,因此,一方面能够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融合中得到认同,另一方面能够改造、提升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构成了马

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之间相结合的、互动的融合关系。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的相互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又切合于中国社会实践的根本要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不仅指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功能。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实践出发把握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就中国社会实践的主题和要求看,一个社会在历史过程不同阶段上社会实践主题和任务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这一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交互作用中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客观形势决定的,能不能以及如何从这种复杂的关系和形势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把握这一主题和任务,则取决于这一社会理性力量的自觉、成熟程度。近代中国的救亡运动和革命实践主题的形成,源于那时内外交困的客观情势,但能够站在时代高度科学地分析认识中国社会,自觉地把握这一主题和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道路、和手段,从而达到理性自觉的,则是毛泽东思想。同样,中国现代社会改革与发展实践主题、任务的产生,源于“文化大革命”后客观形势和时代发展要求,但能够科学把握这种客观情势,自觉提出这一主题和任务,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道路和方法的,则是马克思主义同这种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思想。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之间内在地包含着这样的关系:中国社会实践的主题、任务和要求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之相结合并发生融合的前提和基础。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在这其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首先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包括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1毛泽东思想

2.1.1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历史进程,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一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在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初步结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共产党人就积极投身于实际的革命斗争中,领导了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参加北伐战争等。在实际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中国社会性质及中国革命性质、任务、对象、动力等基本问题上进行了理论思考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这主要表现在:

① 关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任务。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反帝反封的纲领。提出中国革命最迫切的任务,一是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二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在次基础上实现中国的统一,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制定正确的纲领,这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初步结合的重大成果。

② 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的提出。1925年中共四大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邓中夏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不是天然的,而是要力争的。在此前后,周恩来、毛泽东等也明确提出并论述了无产阶级是民主革命领导阶级的思想。

③ 关于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论述。1924年召开的中共四大指出: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的同盟者”。1925年李大钊发表《土地与农民》一文,提出“耕地农有”的口号,把工农联盟问题同农民的土地问题联系起来。北伐战争开始后,如火如荼的农民运动遭到国民党右派的恶毒攻击和陈独秀的压制,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于1927年3月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建立农民革命政权和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分析了农村各阶级的阶级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指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这些观点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问题的重要理论成果。

④ 关于对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战线。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的策略。中共四大明确地将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工业资产阶级两部分。之后,瞿秋白还初步分析了民族资

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两面性。1925年12月,毛泽东则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创造性地将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买办阶级和中产阶级,提出买办阶级是革命的对象,中产阶级主要指民族资产阶级,对于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即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既有革命性和斗争性的一面,又有动摇性和妥协性的一面,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 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中共四大初步提出了统一战线中扩大左派、争取中派、反对右派的思想。

⑤ 关于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设想。1925年11月,毛泽东在填写《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时写道:本人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买办地主阶级。 还明确指出国民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实现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的联合统治。虽然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理论准备不足,斗争经验缺乏,上述原则和思想还有待于深化和发展,但毕竟开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初步结合,为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转入低潮,革命营垒中原有的四个阶级,只剩下无产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全国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中,革命力量受到极大摧残。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之后,党在各地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但大多数失败了。新的失败把革命发展道路的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迫使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思考:怎样积蓄和发展力量?革命的重心是放在农村还是城市?当时,从世界范围看,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城市武装起义一种模式,而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在这一时期,共产国际和苏联对中国革命从理论指导、形势和性质估计、政策策略确定、方式方法到框架模式,都按俄国十月革命一套严加规定,指手划脚,甚至于干涉中共领导机构组织人选。而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完全照抄马列主义本本,排斥和打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其结果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1927年以后的几年间,坚决抵制共产国际和党内的教条主义错误,不断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不仅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而且从理论上阐述和论证了这条道路及与这条道路相关的一系列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1929年12月,毛泽东主持召开红四军党的九大(古田会议),基本解决了在

农村与战争环境下建设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和新型的人民军队的问题。1930年初,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1930年5月,毛泽东发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强调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反对脱离实际的“唯书”、“唯上”的本本主义;强调坚持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些论述,已经初步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以及三者的紧密结合。这表明,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已基本形成,因而也是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标志之一。

(3)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并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能够走向成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这是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有利于从全局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进行理论研究。第二,大革命以来胜利和失败的实践,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规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第三,抗日战争时期党所面临的环境的复杂性、矛盾的多样性、斗争的艰巨性,前所未有,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全貌,为共产党人在伟大的斗争中处理矛盾、积累经验提供了实践基础。第四,党的理论素养的加强和思想路线的端正。延安整风运动从思想上、理论上彻底清算了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根本方向问题。第五,共产国际指导思想的改变,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不受干预和约束地根据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制定和执行有关中国革命的路线和政策。

在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工作,撰写了《矛盾论》、《实践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战争和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科学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规律,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主要思想有:关于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方针;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

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国防建设和对外关系的方针,等等。 2.1.2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由6个方面组成:

(1)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石。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战线的政策;关于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和作用;关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建设;关于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和先导性。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这方面的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创造性地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这些正确的思想、方针和主张,对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毛泽东系统的解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这一领域主要包含五方面的内容:系统地解决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提出了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思想。

(4)政策和策略。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政策和策略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非常广泛,主要围绕着两大方面展开: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

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革命形势,阶级斗争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把原则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在同一战线中提出重要政策与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毛泽东根据当时的文化背景与社会背景提出许多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长远意义。毛泽东思想对这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知识分子应当与工农相结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不怕牺牲。

(6)党的建设。对于人数多而战斗力很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大多数人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而毛泽东建党的学说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毛泽东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毛泽东指出,理论和实践的作风,和人名群众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针对历史上党内斗争中存在过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错误,他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确方针,还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建国以来,鉴于中国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毛泽东多次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这些重要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除了上面的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哲学著作和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这些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寻求适合中国发展和建设的道路,确定建设策略。群众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到党的建设中,形成党的工作路线,就是为了人名群众,依靠人名群众。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

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完整,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学习外国先进知识。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们不仅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也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 2.1.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毛泽东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性的论断。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种探索是从反思苏联苏联模式利弊开始的。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体制,长处是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也确实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弊端日益暴露,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僵化、农民负担过重等。毛泽东1955年就提出“以苏为戒”,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1956年,他发表《论十大关系》,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建设的重大关系。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要求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由于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个复杂的新课题,我们党缺乏经验,加之国内外形势复杂,党内左倾思想滋长,使得一些正确方针没有得到贯彻。但是毛泽东的艰辛探索为我们党提供了宝贵财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2)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十四大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五大将这一理论正式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形成。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世纪之交,世界局势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国内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日趋多样化。我们党长期执政,历史任务、纲领目标、活动方式、工作制度、领导体制等较过去有所不同,党在思想、组织、作风方面存在各种问题,给党的执 政带来严峻挑战。这要求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针对时代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理念,这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样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在国内,社会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社会建设深层次问题凸显,严重影响社会和谐。面对国际风险和挑战 和国内社会问题,我们党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把握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深刻把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同时,大力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先进性。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理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要抉择,是当代中国最鲜艳的特色。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维护民族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这条道路和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目标追求,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引领、激励我们团结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要随之而不断发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依然不可超越?

虽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众多创新和突破,然而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超越的。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唯物主义,其科学性已经被中国近现代的成败与存亡证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才取得革命的成功,进而成立了新中国。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国度过了建国初期最困难的十年。而后因为国家领导人脱离实际,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造成了建国以来经济上最惨重的时期——大跃进。以至于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无不是因为领导人脱离了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而造成的。随后,随着新的领导人的上任,逐渐纠正了国家发展指导思想中的错误路线,稳步回到了实事求是的正确轨道。从1978年到今天,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都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以及领导人对当时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

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创新的过程,就是一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这是一个结合中国的历史和今天,不断修正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无论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怎么中国化,追根溯源,指导中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和原型的。

“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是“毫末”、就是“垒土”。我们的任何创新都只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地位永远无法超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a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