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创建

更新时间:2023-11-02 12: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低年级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创建

作者;储丙炎

一、培养低年级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他们往往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生活自理能力差。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小学教育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培养低年级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现状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绝大多数长期跟爷爷和奶奶一起生活,得到的是他们的宠爱,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匮乏。例如,留守儿童入学时,开始一周要爷爷或奶奶陪读才行,说明留守儿童自理能力的薄弱。我校低年级的有些留守儿童不会系红领巾,有的不会削铅笔,有的书包不会整理——至于洗衣打扫等家务劳动更是无从谈起了。通过对本校低年级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认识到当前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

1. 家庭中祖辈对孩子的宠爱和溺爱。现在孩子的家长大多受过初中以上教育,也有较正确的教育孩子的理念,但大多数时间不在孩子身边,和孩子相聚时也只是关爱。随着社会的日益发

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人对孩子的过度关爱,使之成为温室里的鲜花,禁不起风吹雨打。

2. 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不爱劳动,怕脏、怕累的现象。我校一年级学生中大多数留守儿童不能独立完成自我服务性劳动,像最基本的整理书包、穿衣服、值日工作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上学所需一切用具均由爷爷或奶奶帮忙搭理,甚至书包每天都要爷爷或奶奶代收代背。经常进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不到10%。

三、培养低年级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低年级留守儿童虽然有独立管理自己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他们还不善于记住和运用方法,有好模仿的特点且容易疲劳,以至于常常产生依赖行为。所以,我们要根据儿童已有的认识、行为习惯、心理发展水平来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

1. 走进家庭生活,丰富生活自理能力的活动内容。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与理财、护理与保健等都是家庭生活的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不断生成有意义的活动主题是培养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之一。例如,利用敬老节给留守儿童布置亲情作业:尽自己所能为爷爷和奶奶亲自做一件小事,表达对爷爷和奶奶的敬意,然后记下为爷爷和奶奶做事的真实感想,与爷爷和奶奶做一次心灵的交流。这样的亲情作业,不仅培养了留守儿童与长辈进行有效沟通的习惯,而且在引领他们为家人服务的过程中,懂得了感恩,

体会到爱与付出的快乐、幸福。

2. 走进校园生活,开拓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渠道。马卡连柯在《我的教育经验中的若干结论》中说:“我的基本原则(我认为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基本原则,也是所有苏维埃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教师在培养留守儿童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把尊重、热爱、关怀和信任留守儿童与逐步对留守儿童提出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尊重留守儿童,就是对留守儿童人格的尊重;严格要求,就是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培养。

首先,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学校生活中,留守儿童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我们除了安排他们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还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组织他们讨论,自行制订《值日生工作条例》、《集体活动公约》、《个人学习用品管理办法》、《文明班级条例》等,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每项活动都有所遵循。每月末对照自己的行为能力,先自评、班评,再由家人评,最后以“得星”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很直观。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得分后,就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既看到成绩,又找到不足,促使留守儿童自制力不断提高。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动”主题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他们创设一些开放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

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如,在“校园里的浪费现象”中,先让留守儿童仔细观察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浪费现象,通过调查你有什么发现,今后该如何做?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3. 走进社会生活,生成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资源。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培养留守儿童自理能力的重要资源,在实际的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中,使他们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社会阅历,扩大文化视野,获得对他人社会价值的认同感,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通过“家长”会,首先让“家长”明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得从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争取家人的支持,然后与“家长们”一起根据孩子的年龄及实际情况共同制订出学习有关自我服务劳动技能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目标。每个家庭针对自己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出机动目标,力求“家长”要求按目标去实施。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家庭主要是督促和指导孩子完成任务,使孩子在家庭中能真正做生活的小主人。由于低年级留守儿童做事坚持性差,在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方面需要老师与家人经常提醒,适时鼓励,来增强低年级留守儿童学习做事的兴趣。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我们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

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培养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放开我们关爱的双手,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相信留守儿童经过磨练,他们一定会像一只只雄鹰展翅翱翔,搏击长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at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