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背景下反思中学作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3-05-10 15:3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人此篇论文已获得江苏省“蓝天杯”2010年论文三等奖。

高考作文背景下反思中学作文教学

杭集中学 姚玉翠

又一年高考结束,社会、学生、教师对高考语文议论最频繁关注度最高的是70分的作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常常遭遇“冷板凳”,去年江苏省高考作文均分是45到46分。因此一线教师若不研究高考作文,不在高考作文中发现问题,而去想提升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学生作文分数,未免底气不足。

实行新课程标准后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连续四年都是命题作文:2008年以“好奇心”为题,2009年以“品味时尚”为题,2010年以“绿色生活”为题, 2011年以“拒绝平庸”为题作文。纵观这四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我们发现都在关注着人的生存理念。人无好奇心即不去创新变得平庸,有了好奇心人类才会进步,越来越文明。时尚是个很广泛的概念,什么样的时尚才是我们该追求并为之不竭努力的,若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去“时尚”,岂非范范平庸之辈。绿色生活不仅仅是我们生活中的低碳,更是人生哲学里的“环保”理念。我们可以接受并坦然做一个凡人,却无法忽视生存生命人生的状态,不做平庸者,对平庸说不,学着思考,充满好奇心,方能拥有绿色生活。

高考语文一结束,一学生跑来说老师帮我看看作文有没有跑题,她说《拒绝平庸》她写得是司马迁在遭受命运困厄之下忍辱负重以生践志,最重完成了千古名著《史记》,这正是他拒绝平庸的体现。我听完,内心一颤,却不敢太过打击她,下面还有四门考试啊!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总结了,苏轼、屈原、司马迁在高考的旗帜下一次次的被学生从坟墓中拉上来,难道我们学生在如此丰富广泛的社会生活中竟没有其他例子可寻了么?更何况司马迁不是因为主观上要拒绝平庸,他是被施以宫刑,死了如蝼蚁一般无人牵挂,活着“一日肠九回转”面对世人亲人他的身心遭遇了巨大创伤,不得已之下只能将所有生命拿来创作《史记》也圆了父亲遗愿。学生的写作状态如此,让我颇痛心,同时深深反思自己高中期间的作文教学存在不足和解决策略:

1、爱因斯坦说:兴趣是写作的做好老师。学生爱上网聊天发帖,对作文却爱不起来。那么学生的兴趣都在哪呢?我们班上四十多位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尽管禁止学生使用,依然无法阻止他们以大拇指看世界的劲头。课余的爱好和时间被网络、明星隐私、故作高深的青少年作家占据了。古今中外有所成就擅长写作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勤于读书的饱学之士。爱读书是我国几千来最持久的传统和时尚,难道这种时尚就无法通过语文教师的一再引导带到学生身上吗?我想激发他们读书写文的兴趣是高中语文教师帮助学生作文成长的第一步。

再者,在平时选择作文题目时尽量使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贴近,使他们有东西可写,有写东西的欲望。兴趣的激发方式还有很多种渠道,如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演讲比赛,自己写稿,组织诗词协会定期在校刊手抄报黑板报上写文章,让他们在写作中获得乐趣,收获成就感,因为写作而被关注当然会付出热情再接再厉了。对写作特别拔尖的学生教师要寻找报刊杂志甚至核心期刊帮他们发表,有奖状和稿费的鼓舞,还有出版社编辑的专业评价指导,这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幅度会更大。

其次,鼓励学生自由写作,不要一开始就给作文加条条框框,否则会在束缚之下失去写作的兴趣。当全民热衷于写博客跟博客,现今的新浪微博也掀起连明星都追捧的热潮,我们发现大量的好文章出现了,上学时作文头疼的人也热衷于

本人此篇论文已获得江苏省“蓝天杯”2010年论文三等奖。

写作,为什么博客如此火热?因为终于可以没有束缚的为自己写作了,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他自然“下笔如有神了”。

2、学生阅读质量和数量都欠缺。尽管国家规定高中阶段学生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00万字,但达到这个阅读量的高中生寥寥无几。腹中无物,脑中无纲,岂能完美作文?相当多的高中生不能用母语写一篇像样的文章,读他们的作文,让人感觉读我们的母语是那么的可憎。因为不喜欢读书,学生的人文视野狭窄,人文精神萎缩。学生写起文章来,特别喜欢用套话官话学生腔,有多少老师将学生的文章当成美文来欣赏?而正是因为不愿读书,大多数中学生语言索然无味。由于远离名著和经典,缺少高雅的阅读趣味,缺少了人类文化精华的熏陶,中学生逐渐失去了语言的灵性。如我们班那位女生一样,写了三年作文,依然只会想到司马迁、苏轼的作文素材绝不是个例。

作为语文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将读书当成一种生命状态,高效阅读,才能为写作积累素材。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首先设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并进行阅读指导。阅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消遣型的,即平常我们说的“闲书”,一种是获得型的。要多进行获得型阅读,读有所思,读出和自己的思想感情想通的某一情节或人物形象,甚至读出触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并且即使将这些生命体验记录下来。其次,对于经典名著,要读深读透,好书常读常新,一边看著作本身一边看名家评论。

3、据高考阅卷老师讲,大多数学生不会写文章,结构思路混乱,文体意识单薄。反思原因我想和作文教学无序没有系统性有关。我们教师要做的是要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写好作文教案。因为多年来作文教学缺少像样的作文教材,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习惯了作文教学写写改改,缺少有效的指导,作文指导课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学生作文水平提高有无我们已经无法驾驭,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低效那是必然的。根据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分别进行系统指导,每次作文只解决一个问题,突出一个重点,如“点题扣题”“论据和论点相结合”“记叙议论文体之分”“因果论证和假设论证”,但在具体操作时不能想到哪就开始指导哪,开学即从几个系列准备:文体系列、题材系列、技法系列等等。每次作文后找到全班共有的问题,精心准备教案,就这个问题进行作文指导。

4、作文批改效率低,评讲收效小。一般老师教两个班,假设50人的班级,每次作文要批改100篇作文,除去备课上课值班时间,剩下一天两小时用于改作文两个班至少得一个星期,可最后结果如何?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实施单向度的静态评价,学生只负责写,教师只负责改。在学生看来,作文就是“我写你改”,把作文交上,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如何批改,那全是教师的事。老师一个人的意志和学生一篇作文的书面会面,还是简短会面。学生拿到作文后如果看到评语依然是“作文层次清晰,但内容不够丰富,语言未注重锤炼 ”“句子通顺”、“结构严谨”或“不简洁”、“不生动”之类,空洞单调,大而无当,学生看了不知所云,得不到应有的启发,根本是写完看完分数点评就弃之一边,真是学生写得辛苦教师也改得辛苦,结果是无用功,吃力不讨好。

如何变苦为乐,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偶尔可以改变这种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变学生被动到主动地位,师生双方多做面批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谈对自己作文的构思和评价。在自我评价和老师的指导基础上再做修改,起码做到自己觉得进步了方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

本人此篇论文已获得江苏省“蓝天杯”2010年论文三等奖。

5、教师缺乏示范作用,自己不爱写作,学生感受不到写作的激情。要设法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要多读书。惭愧的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一线语文教师,除了教材教参,《读者》《青年文摘》类杂志,看经典和专著真是太欠缺了。作为语文老师,要爱读书,会读书,爱写作,自己努力成为一个读书人,且要适时适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以自身的行为举止和心理品质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样,一个激情满怀、充满文学气质的教师影响下的学生,怎么可能不热爱作文呢?想让孩子们热爱作文,教师自己要真正热爱作文。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知道不露痕迹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获得他们的尊敬和崇拜的。我们在要求学生写作的时候不能只是一个袖手旁观者,应该是一个冲锋在前身先士卒者。如果要给别人一杯水,那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们做语文教师的是不是也该丰富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能力,点燃自己的创作激情呢?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言以蔽之,提升作文水平的四大因素:兴趣、习惯、爱阅读、勤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ao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