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名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试卷解析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3 02:25: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徽省江淮名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罕见细菌,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D.该菌是光能自养细菌,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考点:考查光合细菌的结构与功能;

分析:A:该细菌是原核细菌,无细胞核;B:同A,该细菌没有线粒体,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由酶催化在细胞质基质中提供;C:该细菌有叶绿素可以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D:细菌无叶绿体; 答案:C

总结:原核细胞无叶绿体和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细胞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2.在生物体中脂肪比糖类更适宜于做储能物质的原因不包括 A.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

B.必要时脂肪可直接氧化分解供能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 C.脂肪不能被氧化分解,这样有利于长期保存

D.脂肪疏水,而糖类亲水,故前者在细胞中占体积小 考点:考查糖类和脂肪的特点; 分析: C:脂肪可以被氧化分解; 答案:C

3.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都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的九肽类激素,前者具有催产及使乳腺排乳的作用。下图为催产素结构简式,若将异亮氨酸(Lle)和亮氨酸(Leu)分别替换为苯丙氨酸(Phe)和精氨酸(Arg),则为抗利尿激素的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催产素中含有九个肽键

B.催产素彻底水解后共得到8种氨基酸

C.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结构相似,控制其合成的基因结构相同 D.抗利尿激素合成后直接释放到血液中发挥作用 考点:考查多肽结构及蛋白质的功能;

分析:A:催产素含有八个肽键; C:二者部分氨基酸不同,因此控制其合成的基因结构不同;D:抗利尿激素合成后,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到垂体中,再由垂体释放到血液中; 答案:B

总结:本题通过催产素的结构简式的分析,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

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运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正确结论的能力。

4.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表面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B.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是第一信使 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 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考点:考查考查细胞间信息交流;

分析:A:受体的化学本质均为糖蛋白;B:神经递质和绝大多数激素都可以直接与膜受体结合,都是第一信使,但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C:第二信使控制着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生存,并参与基因转录的调节;D:细胞膜具有控制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C

5.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吞噬消化作用。有两种吞噬作用:一种是自体吞噬:另一种是异体吞噬,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消除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是通过自噬作用实现的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D.吞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特异性识别抗原 考点:考查溶酶体的功能;

分析:A: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要通过细胞内的溶酶体的自体吞噬作用分解; C:生物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答案:D

6.核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孔洞,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称为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下图表示物质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输入和输出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核孔数量都相同 B.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都不能通过核孔 C.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蛋白质、核酸都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考点:考查细胞核的核孔问题;

分析:A:核孔数目的多少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较多;B:离子和小分子均可通过核孔C:大分子从核孔进出细胞核,不需要载体蛋白;D:DNA不可以出细胞核,RNA只能出细胞核; 答案:C

7.下图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下列分 析不正确的是

A.根据乙侧耗能的情况可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图中a和b不是静止的,其运动的特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 C.图示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相同

+

D.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 考点: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及转运问题;

+++

分析:A:根据乙耗能看出,K运入细胞、Na+运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根据细胞内K浓度高,细胞外Na浓度高的条件来看,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C:途中葡萄糖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二者不相同;D: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载体蛋

+

白被水解,会影响葡萄糖和Na运输; 答案:C

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一般都能产生酶 ④酶都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不是蛋白质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A.①②⑤ B.④⑤⑧ C.③⑤⑧ D.①③⑤ 考点:考查酶的结构、功能及特点;

分析:原则上所有活细胞都可以产生酶;酶只能在细胞中产生,不能从食物中获取;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极少数为RNA;酶只有生物催化作用; 答案:C

总结: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为RNA。

9.科学研究发现,某些免疫球蛋白具有催化功能,称之为抗体酶。下图表示某新型抗体酶的结构,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抗体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抗体酶与各种抗原结合

C.抗体酶与底物结合后,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利用抗体酶特异性识别抗原和催化无活性药物前体的转化反应,可靶向治疗癌症

考点:考查抗体酶的化学本质及功能;

分析:A:抗体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酶是专一性的,不能跟各种抗原结合;C:酶作用的原理是降低反应活化能;D:利用酶的特异性,可以靶向治疗癌症; 答案:B

总结:所有的免疫球蛋白本质都是蛋白质,酶具有专一性。

10.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考点:考查激素、酶、神经递质的本质及作用原理;

分析:A: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大部分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外,有些激素如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酶是细胞内产生的可以在体外起作用的物质。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在细胞外;B:三者都是活细胞产生的,但不都是蛋白质,激素和酶均有部分为蛋白质,神经递质不是蛋白质;C:三者均需要与特定分子结合起作用,都具有特异性;D:激素和神经递质作用后均失去功能,而酶可以保持活性; 答案:C

总结:激素分为三类:蛋白质类(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抗利尿激素、生长激素、各种促激素)、氨基酸衍生物类(甲状腺激素)、固醇类(性激素)。

11.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⑤和⑥ 考点:考查ATP、核苷酸、DNA、RNA的结构;

分析:①中○表示AMP一磷酸腺苷;②中○表示腺嘌呤;③中○表示

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④中○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⑤中○表示由腺嘌呤和核糖形成的腺苷;⑥中○表示腺嘌呤和核糖形成的腺苷。 答案:D

总结:ATP、核苷酸、DNA和RNA的结构和组成单位常考结构辨析,需要理解并可以画出来。

12.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 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考点:考查种子呼吸的特点;

分析:A:种子呼吸时用的营养物质是种子内的胚乳,不存在缺乏营养物质的问题;B:种子内部的胚乳可以提供营养物质,短时间不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C:呼吸作用产能一部分合成ATP,另外一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D:种子在无菌水中,属于无氧环境,种子只能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导致种子死亡; 答案:D 13.某些植物在早春开花时,花序细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他细胞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他细胞的40%,此时的花序细胞 A.主要通过无氧呼吸生成ATP B.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他细胞 C.线粒体基质不参与有氧呼吸 D.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考点:考查呼吸作用的过程和特点;

分析:A:此时花序是暴露在空气中,主要是进行有氧呼吸;B:花序呼吸速率高出其他细胞100倍,产能也远高于其他细胞,但ATP量远低于其他细胞,由此可知,花序中大量能量均以热能形式散失;C: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的第三个场所;D:花序可以进行完整的有氧呼吸; 答案:B

总结: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另外一部分以ATP形式用于其他生命活动。

14.人体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过程中,关于[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考点:考查呼吸过程中,[H]的来源和用途;

分析: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中[H]来源于葡萄糖和水,用于生成水;无氧呼吸中[H]来源于葡萄糖,用于生成乳酸; 答案:B

总结:本题要求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分步骤。

15.下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反应③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C.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ATP

D.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 考点:考查种子呼吸方式及过程;

分析:A: ③和④过程分别为有氧呼吸第二步和第三步,场所分别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物质c为[H],它可以在有氧和无氧呼吸中产生;C:②过程为无氧呼吸,小麦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e为酒精; 答案:D

16.下面为光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A.a上升、b下降 B.a、b都上升 C.a、b都下降 D.a 下降、b上升 考点:考查光合作用过程;

分析:如图c是二氧化碳,a、b分别为ATP和【H】,c是二

氧化碳。当二氧化碳忽然降低时,暗反应中C3含量减少,消耗a、b量减少,所以a、b积累; 答案:B

17.科学家提取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将叶绿体膜破坏,分离出基质和基粒,用来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如下表。表中“+”表示有或添加,“一”表示无或不添加)。下列条件下能产生葡萄糖的是

考点: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原料和场所;

分析:A: 在基质中,加入二氧化碳、【H】和C5,不能产生葡萄糖,因为没有ATP;B:在基质中,加入光照、二氧化碳和C5,不能产生葡萄糖,因为没有【H】和ATP;C:在基质和基粒中,没有提供光照,

所以不能产生葡萄糖; 答案:D

总结:光反应场所在类囊体薄膜上,需要光照、水、ADP和Pi;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需要二氧化碳、ATP和【H】。

14

18.用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环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4

A.叶肉细胞利用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Oa段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

14

C.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CO2消耗殆尽

D.b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绿体基粒不能继续产生[H]和ATP 考点:考查暗反应CO2去路;

分析:A:暗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Oa段C3浓度越来越大,C5含量下降;C: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说明光合作用达到稳定状态; 答案:C

总结:光反应与暗反应物质交换要着重掌握。

19.为提高温室栽培的番茄和黄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增施氮肥和磷肥,促进茎叶生长,以增大光合作用面积 B.提高温室中CO2浓度,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 D.制作温室的薄膜改成绿色薄膜 考点:考查温室栽培问题;

分析:A:N和P可以促进茎叶生长,增大接受光面积;B:提高CO2浓度,可以增强暗反应,从而增强光合作用;C:光照时间长,可以使植物光合作用时间长,积累有机物;D:绿光不能被吸收用作光合作用,应改为透明膜、蓝色或者红色薄膜。 答案:D

20.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将5g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直接进行研磨 ②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 cm处用钢笔画一条横线 ③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

④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 该同学操作有误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问题;

分析:①中应该再加入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再研磨;②用铅笔画横线;③只需要画出细线;④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层析液中,否则会溶解在液体中,无法形成色素带。 答案:D

21.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e时期的子细胞变化方向最终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将分化成某种组织

B.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温度影响 D.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考点:考查有丝分裂的周期;

分析:A:一般完成分裂的子细胞可以分化成有功能的细胞,或者继续进行下一个周期;B:该细胞中一定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b、c;C: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长短根本是基因的不同;D: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由上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即从a到a。 答案:A

22.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和DNA复制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考点:考查植物有丝分裂细胞器的作用;

分析:A:在间期,核糖体为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合成各种酶和蛋白质;B:线粒体功能;C: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D: 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答案:C

23.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 B.细胞中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 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数量的加倍

考点:考查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

分析:A:染色体复制后数量不变;B:b、d过程发生在间期,复制后加倍;C:a过程发生在间期,染色体加倍发生在着丝点分裂以后; 答案:A

24.下列有关细胞对表面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抉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考点:考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理;

分析: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答案:A

2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的是

考点:考查细胞周期;

分析: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越大,越适合做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 答案:D

26.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A.DNA复制的方式 B.是否出现星射线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自身的蛋白质合成的方试 考点:考查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区别;

分析:A:二者复制方式相同;B: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均有中心体,均可能出现星射线;C:二者细胞一分为二的方式不同,前者形成细胞板再形成细胞壁,后者由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并缢裂成两部分;D:蛋白质合成的方式都是相同的。 答案:C

总结:观察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应该观察二者末期分裂方式。

27.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

A.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细胞 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 C.自由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 D.被细菌侵染的细胞 考点:考查癌细胞的特点;

分析:癌细胞的特点是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无线增殖以及糖蛋白减少易于扩散。 答案:A

28.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则母本不可能是 A. Aabb B.AaBB C. AAbb D.aaBB 考点: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分析: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母亲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答案:C

29.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考点:考查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

分析:A:基因互作体现了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B:杂合子在完全显性中和纯合子形状表现相同;C:测交可以检验F1基因型,也可以验证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D:雌雄配子结合的概率都相同,导致后代3: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D

30.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为12个。则下列装置正确的是

考点:本题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分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实质上是模拟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甲、乙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理论上父本和母本都能产生等量的A与a(或B与b的配子),所以甲乙容器都含有等量的A与a(或B与b的配子),注意应用相同字母表示。 答案:D

31.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考点:考查豌豆和玉米的遗传特性;

分析:豌豆是闭花传粉自花授粉的植物,不论如何间种一定是自交,玉米是开放传粉,所以间种时可以相互传粉。因此隐性豌豆一行所产生的F1均为隐性豌豆,隐性玉米一行所产生的F1可能有杂合的显性性状出现。 答案:D

32.某种群中,AA的个体占25%,Aa的个体占50%。aa的个体占25%。若种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且aa的个体无繁殖能力,则子代中AA:Aa:aa的比例是 A.3:2:3 B.4:4:1 C.1:1:0 D.1:2:0 考点:考查自由交配的计算;

分析:种群中A、a基因频率均为1/2,而具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产生的配子A∶a=2∶1,即a占1/3,A占2/3,故雌雄随机交配后代中有1/9aa、4/9Aa、4/9AA。 答案:B

22

总结:由哈代温伯格定律知,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后代AA=A,Aa=2Aa,aa=a.

33.人的TSD病是由氨基己糖苷酶的合成受阻引起的。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脂类的分解和转化。病人的基因型为aa。下列原因中最能解释Aa型个体像AA型个体一样健康的是 A.基因A阻止了基因a的转录

B.基因a可表达一种能阻止等位基因A转录的抑制蛋白 C.在杂合子的胚胎中a突变成A,因此没有Aa 型的成人

D.Aa 型的个体所产生的氨基己糖苷酶数量己足够脂类分解和转化

考点:考查分离定律的表达;

分析: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Aa的表型相同,很可能是Aa个体中一个A基因控制产生的氨基已糖苷酶数量已足够脂类分解和转化。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D

+++

34.人类秃发遗传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bb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杂合

+

子bb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一对夫妇丈夫秃发妻子正常,生育一秃发儿子和一正常女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类秃发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

+

B.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

C.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父母一定是纯合子 D.这对夫妇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0或25%或50% 考点:考查受性别影响的常染色体遗传 分析:

+

A:人类秃发遗传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不属于伴性遗传;

++++

B:由题干所给信息得知丈夫的基因型可以是bb或bb,妻子的基因型可以是bb或bb,这样.秃发儿子

++++

的基因型可以是bb或bb,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可以是bb或bb;

+

C: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这个基因型只能是bb,由上述分析可知,其父母可以是杂合子;

+++

D:若丈夫的基因型是bb或bb,妻子的基因型是bb,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0,丈夫的基因型是+++

bb,妻子的基因型bb,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25%,丈夫的基因型是bb,妻子的基因型是bb,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50%。 答案:D

35.白斑银狐是灰色银狐中的一种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分漂亮。让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灰色银狐,其余均为白斑银狐。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A.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B.后代代灰色银狐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白斑银狐后代出现灰色银狐是由基因突变所致

D.白斑银狐与灰色银狐交配,后代中白斑银狐约占l/2 考点: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A:测交一定只能得到杂合的白斑银狐;B:由题目知灰色为隐性,不可能有杂合子;C: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白斑银狐是杂合子,和灰色银狐交配,后代白斑:灰色=1:1。 答案:D

36.牵牛花的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和纯种的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l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l自交得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 D.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 考点: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分析: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F2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16+3/16=3/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9x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