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更新时间:2024-05-03 19: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2.1 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 (了解)

2.1.1 离子的活度与活度系数

1、活度: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有效浓度,通常用a表示。

? 浓度与活度的关系:ai??ici 式中——?为活度系数,它反映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之间的偏差大小

ci为离子i的平衡浓度

对于溶液无限稀与中性分子: ?=1,此时溶剂活度: a =1 ? 稀溶液(<0.1mol·L—1)中离子的活度系数,可以用德拜—休克尔公式来计算,即:

??I2?lg?i?0.512zi?? 。??1?BaI??1n式中:I:离子强度,I??cizi2; zi:离子电荷;

2i?1B: 常数, (=0.00328,25℃),与温度、介电常数有关; ?:离子体积参数(pm),约等于水化离子的有效半径。 当离子强度较小时,活度系数可按德拜—休克尔极限式计算:

?lg?i?0.512zi2I (*)

2、浓度与活度的适用范围:

说明化学反应速率与能力,用活度表示; 说明物质的含量,用浓度表示。

2.1.2 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与平衡常数 1、酸碱质子理论

? 定义: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既能接受质子,又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称为两性物质。

? 共轭酸碱对——因一个质子的得失而互相转变的每一对酸和碱,称为共轭酸碱对,彼此相

差一个H+。

酸共轭碱+质子

因此,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可以知道,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酸在水中的离解,也是酸碱质子反应,为了方便,通常简化为上述通式,称为酸碱半反应式。 2、酸碱解离反应规律与各类常数

? 分类:一(多)元酸碱的解离反应、溶剂分子的质子自递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滴定反应)

和水解反应。

KWA、n元酸碱的解离反应规律——Kbi?

Ka?n?i?1?Ka2Ka3—a12—3—?????????如:H3PO4?HPOHPOPO 24244????????KKb3Kb2Kb1其中:

pKb1 + pKa3=14.00 pKb2 + pKa2=14.00 pKb3 + pKa1=14.00

B、溶剂分子的质子自递反应

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质子转移,也称为溶剂分子的质子自递反应,如:

H2O + H2OH3O+ + OH—(25℃) KW?[H?]?[OH?]?1.0?10?14 ? 共轭酸碱对(HA-A)的Ka与Kb的关系为:pKa + pKb = pKw= 14.00

C、酸碱中和反应(滴定反应) Kt——滴定反应常数

1H++ OH—H2O Kt? 0?1?1104.0KWK1H+ +Ac—HAc Kt??b

KaKWK1OH—+HAcAc—+H2O Kt??a

KbKWD、盐类的水解反应 Kh——盐类水解常数

???HAc(aq)?OH(aq) 例如在NaAc水溶液中:Ac(aq)?H2O(l)??????KW拓展:K??? KaKb?h其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Ac?)?b?c??HA???O?H????Ac???KW ??Ka(HAc)?式中Kb(Ac?)是离子碱Ac—的解离平衡常数,即为Ac—的水解常数。

E、活度常数与浓度常数

假设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为:

A+BHB+ +A—

? 当生成物及反应物浓度均以活度表示时,其平衡常数为:

a??aHB? K°?AaBaHA式中:K°——活度常数(又称热力学常数),其中,K°?f?T? ? 当各组分都用平衡浓度表示时,则:

??????A?HB???? cK?[B][HA]式中:Kc——浓度常数,其中Kc?f?T,I?。 ? 浓度常数与活度常数之间的关系:

K°?aA??aHB?aBaHA?A????HB????????A??HB??Kc?? ?HB?A?[B][HA]?B?HA在酸碱平衡的处理中,因溶液浓度一般较小,通常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即可不考虑浓度常

数与活度常数之间的区别。但当要求较精确计算,如计算缓冲溶液的pH值等,则应考虑离子强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1.3 溶液中的其他相关平衡——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和质子条件 1、分析浓度、平衡浓度、与酸度: ? 定义:

分析浓度——溶液的总浓度c,单位为mol·L—1;

平衡浓度——平衡状态时,溶质或溶质各型体的浓度。用[ ]表示,单位为mol·L-1; 酸度——溶液中H+的平衡浓度或活度,通常用pH值表示。pH=-lg[H+];

2、物料平衡(MBE)

? 定义:各物种的平衡浓度之和等于其分析浓度。

如2 ? 10-3 mol/L ZnCl2和 0.2 mol/L NH3混合溶液中: [Cl—] = 4 ? 10-3 mol/L

存在关系:[Zn2+] +[Zn(NH3) 2+] +[Zn(NH3)22+] +[Zn(NH3)32+] +[Zn(NH3)42+] = 2 ? 10-3 mol/L

[NH3] +[Zn(NH3) 2+] +2[Zn(NH3)22+] +3[Zn(NH3)32+] +4[Zn(NH3)42+] = 0.2 mol/L

3、电荷平衡(CBE)

? 定义:溶液中正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等于负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电中性原则)。

如Na2C2O4水溶液中: [Na+] + [H+] = [OH—] + [HC2O4—] + 2[C2O42—] ? 注意:电荷数的相等,用平衡浓度表示。 4、质子条件(PBE)(重点) ? 定义:溶液中酸失去质子数目等于碱得到质子数目。 ? 质子条件式的导出方法: ①间接法(适用于混合体系):

由MBE和CBE →PBE,由MBE式代入CBE式,消去非质子转移所得的产物项。 ②零水准法:(掌握) 关键点:零水准的选择 零水准通常是溶液中大量存在且直接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 步骤:

一般平衡:以起始酸碱组分及溶剂为参考水准 a、零水准(质子参考水准)的选择

滴定:以SP产物、溶剂为参考水准

b、以零水准为基准判别质子得失,绘出得失质子示意图(得H+写在左边;失H+写在

右边)。

c、根据得失质子的量相等的原则写出PBE。

注意:

①PBE式 “=”两端不得出现零水准物质; ②为书写方便,[H+]代替[H3O+]; ③处理多元酸碱,注意系数。

例:c mol/L NH4H2PO4的质子条件式。 解: + 0 - H3PO4 NH4+ NH3 +—H H2PO4 HPO42— — H2O PO43 OH— 由得失质子示意图可知:[ H3PO4]+[H+]=[NH3]+[HPO42—]+2[PO43—]+[OH—]

§2.2 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及分布分数δ (重点)

2.2.1 一元酸溶液

1、分布分数与分布曲线: A、分布分数

? 定义: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分析浓度的分数,用 δ表示。

[i]? 计算公式:?i? 『其中,下标的数目表示质子的个数』

c? 性质:

①δ仅是pH和pKa的函数,与酸的分析浓度c无关; ②对于给定弱酸, δ仅与pH有关; ③?HA??A_?1。 B、分布曲线

? 定义:分布分数与溶液pH值的关系曲线,即δi-pH曲线。 2、一元酸溶液

在HAc溶液中,存在平衡:

HAcH+ +Ac—

设c为HAc的总浓度,δ1与δ0分别与HAc和Ac—的分布分数,则:

[HAc][HAc][HAc][H?] ?1??????[HAc]cHAc[HAc]?[Ac][HAc]?Ka[H]?Ka?[H]Ka[Ac?][Ac?] ?0?????cHAc[HAc]?[Ac][H]?Ka推广到任意的一元酸HA,均有以下关系: [H?] ?HA??[H]?Ka?HA??A_?1 Ka ?A???[H]?Ka 例1:计算pH为 4.00和8.00时HAc的δHAc、δAc—。 解:查表得,HAc的Ka=1.75×10-5 —设δ1与δ0分别与HAc和Ac的分布分数,则: [H?]10?4pH =4.00时,?1????4?0.85 ?5[H]?Ka10?1.75?10 Ka1.75?10?5 ?0????0.15 [H]?Ka10?4?1.75?10?5 同理,当pH =8.00时,?1?5.7?10?4,?0?1.0 3、一元酸分布分数图的特征 对于任意的一元酸HA,其分布分数图(pKa)如下:

? 两条分布分数曲线相交于(pKa,0.5); ? pH<pKa时,溶液中以HA为主;

pH>pKa时,溶液中以A—为主。

2.2.2 多元酸溶液 1、二元酸溶液

在H2C2O4溶液中,存在平衡:

H2C2O4H+ + HC2O4— Ka1 HC2O4— H+ + C2O42— Ka2

设δ2、δ1与δ0分别是H2C2O4、HC2O4—和C2O42—的分布分数,则:

???H[H2C2O4]???2?? 2?2???[H2C2O4]?[HC2O4]?[C2O4]?H???H?K?KKa1a2????a12

???HKa1[HC2O4?]?? ?1??2?2???[H2C2O4]?[HC2O4]?[C2O4]?H???H?K?KKa1a2????a1Ka1Ka2[C2O42?] ?0??2?2???[H2C2O4]?[HC2O4]?[C2O4]?H???H?K?KKa1a2????a1推广到任意的二元酸H2A,均有以下关系: ???H???2? 2????H?????H??Ka1?Ka1Ka22???HKa1?? ?1??2???H?????H??Ka1?Ka1Ka2?2??1??0?1 ?0?Ka1Ka2??H?????H??Ka1?Ka1Ka2?2? 2、二元酸分布分数图的特征 以H2C2O4的分布分数图(pKa)为例:

? pH<pKa1时: δ2>δ1,[H2C2O4]为主;

? pKa1<pH<pKa2时:δ1>δ2,δ1>δ3,[HC2O4—]为主; ? pH>pKa2时: δ0>δ1,[C2O42—]为主。 拓展:对于任意的n元酸溶液,除了可用分布分数图表示各型体分布情况外,还可用区域优势图表示溶液各型体分布情况。如H2CO3溶液的区域优势图如下:

3、n元酸溶液 对于任意的n元酸HnA,设HnA的总浓度为c,

设δn、δn-1??δ0分别是HnA、Hn-1A—??An—的分布分数,则:

???H???n? nn?1????H?????H??Ka1?…?Ka1Ka2…Kan???HKa1???n?1?

?n?n?1??H?????H??Ka1?…?Ka1Ka2…Kann?1n·

· ·

如甲基橙(MO),在溶液中存在平衡: —OH CH3-SO3 NNNSO3-CH3 +H

红色 黄色 pKa=3.4

※ 溶液酸度大时,甲基橙主要以红色双极离子形式存在,所以溶液呈红色;降低酸度,它则以黄

色离子形式存在,使溶液呈黄色。

CH3NCH3HNN甲基橙的δ-pH图

2、指示剂变色范围

以HIn表示呈酸式色的指示剂形式,In—表示指示剂的碱式,则它们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为:

HInH++ In—

?????[H?]?InInK???? HInKHIn=,即?=[H]?HIn??HIn???????InIn????又由KHIn确定,因此可由颜色的变化判断[H+]的变作用于人眼的颜色由确定,而

[H?]?HIn??HIn?化,确定滴定的终点。

??????InIn—????<0.1显示HIn的颜色。 >10?显示In的颜色;若※ 若?HInHIn????※ 理论变色范围:pH = pKHIn ? 1。 ???In??=1时(即pH=pK)※ 当a,称为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在计算中常视为滴定终点。 HIn??※ 常用单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颜色变化: 颜色 指示剂 酸色 甲基橙 甲基红 酚酞 红 红 无色 过度 橙 橙 粉红 碱色 黄 黄 红 3.4 5.2 9.1 3.1~4.4 4.4~6.2 8.0~9.6 pKHIn 变色范围 百里酚酞 无色 浅蓝 蓝 10.0 9.4~10.6

2.6.2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1、指示剂用量:宜少不宜多,对单色指示剂影响较大 例:50~100mL溶液中2~3滴PP,pH≈9变色,而10~15滴PP, pH≈8变色。 ※ 原因:

①指示剂本身为有机弱酸碱,消耗滴定剂; ②加入量对变色范围有影响。 2、离子强度:影响pKHIn

nHIn?°aHIn°?HI??KHInH++ In— aH??KH InHIn?aIn??In???In?????In??=1时,即达到指示剂的变色点时: °式中:KHIn——指示剂的活度系数。当

?HIn?°aH??KHIn?HIn ?In?°即: pH??la IngH??Kp??lIg?lHg??HInn再由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的:

°22pH?pKHIn?0.512zHInI?0.512zInI ?可见:改变离子强度,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pH会相应发生变化。不同类型的指示剂,其变色

点受溶液离子强度的影响可能不一样。变色点的pH是增大还是减小,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3、温度 4、其他

2.6.3 混合指示剂

在酸碱滴定中,有时需要将滴定终点限制在很窄的pH范围内,以保证滴定的准确度,这

时可采用混合指示剂。

? 作用原理:通过颜色互补,使变色范围变窄, 变色更敏锐。 ? 分类:

①两种或两种以上指示剂混合 ②指示剂+惰性染料

如溴甲酚绿+甲基红,用于Na2CO3标定HCl: 5.0————5.1————5.2 橙红 灰 绿 (黄+红)(绿+橙红)(蓝+黄)

§2.7 酸碱滴定原理 (重点)

? 滴定分析过程中的重要概念: A、滴定曲线

※ 定义:溶液pH 随滴定分数(a)变化的曲线。 ※ 绘制方法:滴定曲线计算的四个阶段 (1)滴定开始前

(2)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 (3)化学计量点 (4)化学计量点后 B、化学计量点(sp)

※ 定义: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刚好等物质的量反应的完成时刻。化学计量点通常依据指示剂的变

色衡量。

C、滴定突跃

※ 定义:滴定曲线上近似垂直于横坐标的直线段。 D、滴定终点(ep)

※ 定义:指示剂恰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 E、指示剂选择

pH ep与pH sp尽可能接近以减少滴定误差。滴定突跃是 选择指示剂的基本依据。

2.7.1 强酸强碱的滴定 1、强碱滴定强酸

以0.1000 mol·L-1 NaOH滴定20.00 mL 0.1000mol·L-1 HCl为例:

1发生反应: H++OH—=H2O Kt??1?1014.00

KWPBE:[H+]=[OH—]+cHCl-cNaOH

cVc滴定分数:a?T?NaOH?NaOH 滴定曲线方程:Kt[H+]2+Kt cHCl(a-1)[H+]-1=0

cAcHCl20※ 滴定前:a=0,VNaOH =0.00 ml,[H+]=cHCl=0.1000mol·L-1,pH=1.00

※ 滴定开始到sp前: [H+]=cHCl(剩余)

当加入滴定剂体积为19.98 cm3时(RE=-0.10%):即离sp差约半滴(≈0.02ml)

0.1000??20.00?19.98?[H?]??5.0?10?5mol?L?1 ?溶液pH=4.30

20.00?19.981※ sp时:a=1,[H+]=[OH—]==10-7 mol·L-1,pH=7.00

Kt※ sp后:[OH—]=cNaOH(过量)

当RE=+0.1%时:a=1.001, [OH—]=5.0×10-5 mol/L,pH=9.70 2、滴定曲线的绘制与形状

如此仿照上述步骤逐一计算,可以得出下表2-7-1。如果以NaOH的加入量或滴定分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绘图,则可以得到如图a所示的滴定曲线。 表2-7-1 0.1000mol·L-1NaOH滴定20.00mL 0.1000mol·L-1HClNaOHmL0.0018.0019.8019.9820.0020.0220.2022.0040.00a剩余HCl过量mL20.02.000.200.020.00NaOHmLpH1.002.283.004.30[H+]计算滴定前:[H+]=cHCl0.000.900.990.9991.0001.0011.0101.1002.000sp前:[H+]=cHCl(剩余)突+--7.00跃sp: [H]=[OH] =100.000.020.202.0020.007.009.7010.7011.6812.52sp后:[OH-]=cNaOH(过量) 图a NaOH滴定HCl的滴定曲线

? 凡在pH突跃范围(pH=4.30~9.70)以内能引起颜色变化的指示剂,都可作为该滴定的指示剂,

如酚酞(pH=8.0~9.6)、甲基橙(pH=3.1~4.4)和甲基红(pH=4.4~6.2)等。 ? 指示剂选择原则: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全部或大部分落在突跃范围内。 3、浓度对滴定突跃的影响

滴定突跃的大小与溶液的浓度有关。下图为通过计算得到的不同浓度NaOH与HCl的滴定曲线。可见,当酸碱浓度增大10倍时,滴定突跃的部分增加约2个pH单位。

c mol/L 1.000 0.1000 0.01000 滴定突跃 3.30~10.70 4.30~9.70 5.30~8.70

应指出,空气中的CO2对滴定可能会产生影响,这与终点的pH值有关。若终点pH<5,则基本不影响;若pH较高,则需通过煮沸溶液等方法消除其影响。

2.7.2 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 1、强碱滴定弱酸

以0.1000 mol/LNaOH滴定0.1000mol/LHA (Ka)为例: 滴定时发生反应:HA+OH—=A—+H2O PBE:[H+]=[OH—]+[A—]-cNaOH

cc滴定分数:a?T?NaOH 滴定曲线方程:[H+]3+(Ka+acHA)[H+]2+{KacHCl(1-a)+KW}[H+]-KaKW=0

cAcHA※ 滴定前:a=0.00,[H?]?Kaca?1.8?10?5?0.1000?1.34?10?3mol?L?1,即pH=2.87; 『与强酸相比,滴定开始点的pH抬高。』

※ sp前:开始滴定后,溶液即变为HA (ca)—A—(cb) 缓冲溶液(按缓冲溶液的pH进行计算)。

当滴入NaOH溶液19.80ml(RE=-0.10%)时:

0.02?0.100019.98?0.1000ca??5.00?10?5mol?L?1,cb??5.00?10?2mol?L?1

20.00?19.9820.00?19.98

Kaca10?4.74?5.00?10?5[H]???1.82?10?8mol?L?1,即溶液 pH=7.74; ?2cb5.00?10—

※ sp时:生成HA的共轭碱A(弱碱)

???OH???Kbc??KW1.0?10?14c??0.05000?5.3?10?6mol?L?1 ?5Ka1.8?10pOH=5.28?pH=14- pOH=8.72;

※ sp后:[OH—]=cNaOH(过量)

当RE=+0.1%时:即a=1.001, [OH—]=5.0×10-5 mol/L,pH=9.70 2、滴定曲线的绘制与形状

如此仿照上述步骤逐一计算,可以得出下表2-7-2。如果以NaOH的加入量或滴定分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绘图,则可以得到如图b所示的滴定曲线。 表2-7-2 0.1000 mol/LNaOH滴定0.1000 mol/LHA (pKa=4.76)NaOHmL0.0010.0018.0019.8019.9619.9820.0020.0220.0420.2022.00a0.000.500.900.990.9980.9991.0001.0011.0021.0101.100组成HAHA+A-HA+A-HA+A-HA+A-HA+A-A-A-+OH-A-+OH-A-+OH-A-+OH-pH2.884.765.716.677.467.768.729.7010.0010.7011.68sp后:[OH-]=cNaOH(过量)突跃[H+]计算式+滴定前[H]=Kacasp前[HA][A-]-0.1%:pH=pKa+3[H+]= Kasp[OH-]= Kbcb由表可知:

滴加体积:0~19.98 cm3;?pH=7.74-2.87=4.87

滴加体积:19.98~20.02 cm3;?pH=9.70-7.70=2.00 滴定开始点pH抬高,滴定突跃范围变小。

图b NaOH滴定HA的滴定曲线

3、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

滴定突跃:pKa?3~lgKWcNaOH(剩余)

? 浓度:增大10倍,突跃增加1个pH单位(上限); ? Ka:增大10倍,突跃增加1个pH单位(下限) 4、弱酸弱碱准确滴定条件

若以?pH=±0.30作为借助指示剂判别终点的极限,要使滴定误差在±0.2%以内,则突跃范围应大于0.6pH,这要求cKa?10?8(弱碱:cKb?10?8)。 ? 随着弱酸Ka变小,突跃变小,Ka在10—9左右突跃消失,这就说明,当Ka<10—9时,该酸无法

准确滴定。 5、强酸滴定弱碱

强酸→弱碱与强碱→弱酸类似,只要符合cKb?10?8这一条件,即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准确滴定。

以HCl滴定NH3·H2O为例:

2.7.3 多元酸、混合酸和多元碱的滴定 1、多元酸能分步滴定的条件: ? 被滴定的酸足够强,cKan≥10—8

? 相邻两步解离相互不影响,?lgKa足够大。若?pH=±0.2,允许Et=±0.3%,则需?lgKa≥5(即相

邻的两级解离常数的比值必须大于105)。 2、滴定化学计量点的pH值的计算

以H3A为例(前提:可以分步滴定):

1H??※ sp1:H2A—按酸式盐计算——pH??pKa1?pKa2?或????Ka1Ka2 21—??H?Ka2Ka3 ※ sp2:HA2按酸式盐计算——pH??pKa2?pKa3?或???2KW??※ sp3:A3—按多元碱计算——?OH?Kc?c b1??Ka33、强碱滴定多元酸

以NaOH滴定0.1mol·L-1H3PO4为例:

NaOH滴定0.1mol·L-1H3PO4cKa3 < 10-8cKa2 > 10-8cKa1> 10-8pKa △lgKa2.127.2012.365.085.160 100 200 300 400 (T%)sp1H3A+H2A-pHA3-+NaOHHA2-+A3-10.09.4pHsp2= 9.66百里酚酞至浅蓝(10.0)sp2H2A-+HA2-5.04.4pHsp1= 4.70 MO至黄(4.4)4、混合酸分步滴定

A、两弱酸混合(HA+HB) ※ 被滴定的酸足够强, cKa≥10-8

cK※ 1a'>105

c2KaB、强酸+弱酸(H++HA) ※ Ka>10-7, 测总量

※ Ka<10-7, 测强酸量

§2.8 滴定误差 (了解)

2.8.1 终点误差

1、终点误差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在酸碱滴定中,通常利用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若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就会产生滴定误差,这种误差称为终点误差。它不包括滴定操作本身所引起的误差。终点误差一般以Et表示。

滴定剂过量或不足的物质的量?100% 计算公式:Et?被测物质的物质的量2、滴定强酸的终点误差

以NaOH滴定HCl为例:设用浓度为c的NaOH滴定HCl滴定体积为V0、浓度为c0的HCl。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的NaOH体积为V,则过量(或不足)的NaOH的量为(cV- c0V0),滴定终点误差为:

epepepepnNaOH?nHClcV?c0V0?cNaOH?cHCl?VepcNaOH?cHClEt???? epepnHClc0V0cHClVepcHCl ep时PBE:[H+]ep+[Na+]ep= [OH]ep+[Cl]ep

即cepNaOH-cepHCl=[OH-]ep-[H+]ep

?????OH?H??ep???ep Et? epcHCl

若ep与sp的pH差值为?pH,则

Ringbon误差公式: Et?KW?10?pH?10??pH?epcHCl10?pH?10??pH?100%=?100%

1ep?cHClKW若以HCl滴定NaOH,则Ringbon误差公式为:

10?pH?10??pHEt?=?100%

1ep?cNaOHKW3、弱酸弱碱滴定

以NaOH滴定一元弱酸HA为例:

Etc??epNaOHep?cHA?VepepcHAVepepepcNaOH?cHA? spcHAPBE:[H+] +[Na+] = [OH—] + [A—]

cepNaOH =[Na+]ep=[OH—]ep+ [A—]ep-[H+]ep

—ep+

=[OH]ep+ cHA-[HA]ep-[H]ep

即cepNaOH - cepHA =[OH—]ep-[HA]ep ??????OH?HAOH????ep??epepepEt????HA spspcHAcHA?pH = pHep - pHsp

KWspcHA?10?pH?10??pH?KaepcHARingbon误差公式: Et?10?pH?10??pHepsp?100%=?100%(其中cHA?cHA)

Kasp?cHClKW

4、多元酸滴定

以NaOH 滴定H3A为例:

10?pH?10??pH※ sp1:Et??100%

Ka1Ka210?pH?10??pH※ sp2:Et??100%

Ka22Ka3

2.8.2 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 1、CO2的影响的来源:

①标准碱溶液或配制标准碱溶液的试剂吸收了CO2; ②配制溶液的蒸馏水吸收了CO2; ③在滴定过程中吸收了 CO2。

2、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的程度由滴定终点的pH决定。

※ MO,MR(终点为酸性):Na2CO3 + 2H+ → H2CO3,1nNaOH=1nH+?对结果无影响! ※ PP(终点为碱性):Na2CO3 + H+→HCO3—,2nNaOH=1nH+?测得的c(HCl)偏高!

例8:配制标准NaOH溶液所用的固体NaOH中含有少量Na2CO3,标定后 。当用此NaOH

滴定未知酸时,如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对结果有什么影响?如果用酚酞作指示剂对结

果有什么影响?

解:因为,标定NaOH的基准物质都是有机弱酸,因此必须选用酚酞做指示剂,此时Na2CO3 会被滴定成NaHCO3。 ※ 甲基橙作指示剂,Na2CO3会被滴定成H2CO3,结果偏低; ※ 酚酞作指示剂,Na2CO3会被滴定成NaHCO3,结果无影响。 §2.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重点)

1、常用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①酸标准溶液:HCl (HNO3,H2SO4) 配制:用市售HCl(12 mol·L-1),HNO3(16 mol·L-1),H2SO4(18 mol·L-1)稀释。 标定:

a、无水Na2CO3,270-300℃烘1hr,MO or MR+溴甲酚绿(△); b、硼砂(Na2B4O7·10H2O ):60%相对湿度保存, 防失水。pHep=5.1, MR.

②碱标准溶液:NaOH

配制:以饱和的NaOH(约19 mol·L-1),用除去CO2 的去离子水稀释。 标定:

a、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Mr=204.2,pKa2=5.4,PP; b、草酸(H2C2O4·2H2O),Mr=126.07,pKa1=1.25,pKa2=4.29,PP。

2、NaOH与Na2CO3混合碱的测定 A、BaCl2 法

①以MO为指示剂测总碱

②以酚酞为指示剂测NaOH:BaCl2 + Na2CO3=BaCO3+2NaCl ? 不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的原因:

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溶液呈酸性,部分BaCO3会溶解。 ? 具体流程:

HCl,MO??????CO2?H2OV1??NaOH?Na2CO3?

?BaCl2HCl,PP????NaOH?BaCO??????NaCl?H2O3V2??(cV2)HClMNaOH,?Na2CO3??NaOH?ms?1000B、双指示剂法 ? 具体流程:

NaOH??NaCl?????HCl,PP??HCl,MO ??????????? ???VV?NaHCO?CO?HONa2CO3?32???2121[(cV1?V2)]HClMNa2CO32?

ms?1000(cV2)HClMNa2CO3[c(V1?V2)]HClMNaOH,?Na2CO3?

ms?1000ms?10003、极弱酸的测定

对于一些极弱的酸(碱),有时可利用化学反应使其转变成为较强的酸(碱)再进行滴定,一般将此法称为强化法。例如,B(OH)3的测定:

B(OH)3+2H2OH3O++ B(OH)4— Ka=5.8×10-10

由于B(OH)3为极弱酸,故不能直接用NaOH进行滴定。当溶液中存在大量甘油或甘露醇时,由于它们与硼酸根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使得B(OH)3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大大增强,以至于可被滴定。

??NaOH?

该配合物的酸性较强,其pKa=4.26,可用NaOH准确滴定(指示剂:PP)。 4、磷的测定

P→PO43—→(NH4)2HPMo12O40?H2O ↓

过滤、洗涤 、溶于过量NaOH →PO43—+12MoO42—+2NH3+16H2O+OH—(过量) PP,8.0 ↓ +HNO3标液 ↓ ↓

HPO42— NH4+ H2O

用过量NaOH溶解沉淀,再以标准HNO3溶液返滴。nP : nNaOH= 1:24,适于微量P的测定。 5、氮的测定 A、蒸馏法

([cV)(cV)NaOH]ANHCl??100% (甲基红+溴甲酚绿)

ms?1000(cV)HClANb、B(OH)3吸收:?N??100% (甲基红+溴甲酚绿)

ms?1000

a、HCl吸收:?N?c、滴定:?N??cHClVHCl?cNaOHVNaOH?MN?100% (甲基橙或甲基红)

msB、甲醛法

反应式:6HCHO+4NH4+=(CH2)6N4H++3H++6H2O

※ 利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4个H 。

※ 六次甲基四胺(CH2)6N4是一种极弱有机碱,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cVM※ ?N?NaOHNaOHN?100%

ms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9i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