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更新时间:2023-05-11 05:3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txt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一、柔性版制版工艺流程

从原稿设计和制版工艺角度看,柔性版印刷工艺自成体系、有其独特之处,其制版工艺流程基本如下:原稿→电子分色或照相→正阴图→背曝光→主曝光→显影冲洗→干燥→后处理→后曝光→贴版。跟胶印制版相比,存在以下几方面差别:

1.可再现的色值范围。胶印为1%~99%(或2%~98%),柔印为3%~95%。

2.网点扩大(50%处)。胶印为15%~20%,柔印为30%~40%

3.加网线数。胶印一般最高为175线/英寸,柔印加网线数一般不超过150线/英寸。

二、分色片的尺寸变形

柔性版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弹性,当柔性版安装到圆柱形滚筒上之后,印版沿着滚筒表面产生了弯曲变形,这种变形波及到印版表面的图案和文字,使印刷出来的图文不能正确再现,甚至发生严重变形。为了对印刷图像的变形进行补偿,必须要减少晒版负片上相应图文的尺寸。制版前设计原稿或分色时应该考虑到印版的伸长量,在原稿中的周向长度尺寸中减去相应值以作补偿,这样印刷出的产品才会符合尺寸要求。

三、柔性版网点传递规律

1.网点扩大的原因

印刷中的网点扩大是不可避免的,造成网点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物理原因,在压印的一瞬间,印版网点上的油墨因挤压作用产生一定变形,造成网点扩大;另外一个原因是光学原因,光线在网点墨膜的边缘部分发生散射,从而在视觉上产生相当大的网点扩大。光学网点扩大取决于油墨的透明度和纸张的平滑度、吸收性能等。

2.柔性版网点传递规律

在柔性版印刷中,由于所用的感光树脂版弹性比较大,在印刷过程中又需要施加一定的印刷压力,会导致印刷品上图像网点的扩大和图像的伸长,引起色彩和层次复制的变化。在实践中,通过测定并绘制相应的柔性版印刷特性曲线可以看出,柔性版印刷过程中的网点扩大十分严重,10%以下的网点难以控制,因此,对于高光区应作特殊处理,尽量放平网。

3.影响因素

(1)加网线数的高低,加网线数越高,网点扩大越严重。

(2)印刷压力的大小,印
刷压力越大,网点扩大越严重,在柔性版印刷中应尽量保持“零压力”。

(3)网点形状。圆形网点、方形网点、链形网点和椭圆网点,在不同阶调下的网点扩大情况不相同。在柔性版印刷中常用链形网点;对于高光区的小网点,采用调频网点(FM)效果最好。


柔性版印前处理特点及难点分析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性版印刷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首先,柔性版印刷采用的是具有环保特点的水性油墨或醇性油墨,对人体没有伤害,尤其适合食品、医药产品包装的印刷,国内的液态奶包装,绝大部分都采用柔性版印刷。其次,目前的窄幅柔性版印刷机可以增加网印机组,并可联机完成模切、压凹凸、烫印等工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再次,现在很多客户对外包装颜色(特别是实地颜色)的一致性要求很苛刻,这也是令印刷厂头疼的问题之一,而柔性版印刷的工艺参数(如网纹辊线数、印刷压力等)一旦确定下来,其重复印刷的一致性很好,几乎可以与首次印刷一样,保证了包装的稳定性。

因此,柔性版印刷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逐步被客户所认可,国内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引进了几百条柔性版印刷生产线。同时,柔性版印刷的广泛应用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柔性版制版行业。国内柔性版制版起步较晚,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柔性版印前处理难点多、难度大则是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柔性版的印前处理按照胶印或凹印制版的方法来进行,印刷出来的样张会出现很多问题,如颜色变深、层次丢失、高光部分出现丢点或硬边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柔性版印刷与其他印刷方式的区别。

柔性版印刷的特点

柔性版印刷采用的柔性版是凸版,油墨通过网纹辊传递到柔性版凸起的表面,然后再转移到承印物上。柔性版通过双面胶带粘贴在圆柱形的印版滚筒上,由于滚筒同心度误差(TIR≤15μm)、胶带厚度误差(±10μm)以及版材厚度误差(±15μm)的存在和影响,使得印版滚筒的平整度存在误差。为了保证柔性版整个幅面都能接触到承印物,就要适当加大压力。因为柔性版是有弹性的,受压后会发生变形,导致实际着墨面积比理想值要大。另外,印版上网点顶部的油墨受到柔性版和承印物的挤压也会沿网点的边缘向外扩散,印刷后,实地部分可能会出现“双眼皮”现象,在网点上则表现为空心网点,且网点增大。这种网点增大的现象是柔性版印刷所特有的,对柔性版印刷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采用传统柔性版制版时,为了保证制版质量,版面上的小网点不能小于2%,但印刷之后可能
会增大到7%甚至更高,这意味着柔性版可以印刷的最小网点是7%。如果包装中有0~100%的渐变图案,经柔性版印刷后在7%处就会形成一个硬边,影响图案的美观(如图1)。因此,在进行传统柔性版印前制作时,需要对这种高光区域进行特殊处理,这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对柔性版印刷非常了解并具有一定的技巧,才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能最大程度地再现原稿。如果采用近年发展起来的柔性版直接制版方式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这种方式制作的印版可以印刷更小的网点,使高光可以更自然,但是成本会高一些。

柔性版印前处理的特点和难点

在了解了柔性版印刷的特点之后,也就容易把握其印前处理的特点和难点了。前文已经提过,压力的变化会导致印刷效果的改变,而且,不同印刷机的压力、张力等特性不同,印刷工人的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对印刷效果的影响也会不一样。所以,柔性版制版商在制版之前要先为客户制作一套测试版,而且测试版的印刷要在相同的工艺环境下(如油墨、压力、印刷速度等)进行,否则测试样张所反映的信息将不具有参考性。

通过检测测试样张,制版商能得到印刷压力、油墨、设备等方面的很多信息、
例如,通过线条框可测试柔性版印刷机能够印出的最细线条,通过文字块可检测柔性版印刷机能够印刷的最小文字,通过网点梯尺可测量柔性版印刷机表达网点的能力及网点增大值。制版商清楚这些信息后,在印前进行分色处理时就会做出相应的补偿。
具体来说,印前处理时可根据情况将原稿分为线条稿和网目调稿两类,两者印前处理时注意的重点也不尽相同。线条稿又称轮廓稿,包含文字、线条、实地信息,修改相对容易,但要注意测试版印样中最小文字和最细线尺寸,在处理时不要超出此尺寸。另外,印刷时由于压力的作用会导致线条变粗,制作时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尤其是条形码BWR(条宽缩小率)值的测定。单独的细线和一组细线(如文字)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单独细线在压力过大时会产生弯曲,所以尽可能保证其宽度不小于0.1mm。网目调稿是含有层次的图像或图案,制作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网目调稿的处理是印前处理的核心部分,而且制版时要充分考虑到印刷网点的增大问题。

网点增大分为光学网点增大和机械网点增大两种(如图2)。光学网点增大是指网点印刷在承印物上之后,由于墨层厚度引起反射光减少,从而使网点测量值比原始值大。光学网点增大是一种光学现象,不可改变。机械网点增大是指由印刷压力而导致的印刷网点直径(圆形网点)比原始值大,机械网点增
大与印刷机的性能及印刷工人的操作水平有关。测试版中有一项是测试机械网点增大的,制作网目调版时要根据测试样中的增大值做调整。表1是某一印刷厂印刷加网线数为149线/英寸的活件时测量得到的网点增大值,图3是相应的网点增大曲线。从表1可以看到,2%的网点经过印刷后增大到10%,50%的网点增大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到79%,所以,印刷样张上10%的网点在印前处理时要设计为2%。

采用传统制版方法时,1%的网点在制作过程中不稳定,非常容易丢失,因此印版上形成的最小网点是2%,而2%的网点在印刷后会增大到10%,所以印刷样张上最小的网点是10%,10%以下的网点无法印刷出来。这时可用以下几种办法巧妙地回避和解决。

(1)在不影响印刷效果的前提下忽略一些层次,即使2%以下的网点绝网。

(2)把所有2%以下的高光点都改成2%的网点。因为人眼对色彩的感觉是相对的,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一种错觉,把2%的网点看做高光点。

(3)把某一颜色用其他颜色替换,如食品包装中常用黑色替代蓝色,树叶印刷中用黑色替代红色,或者用相同色相的浅色替代深色等,方法不一而同。

当然,运用以上3种方法时要求印前处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图像处理经验,并对柔性版印刷有深刻的理解,否则会损害图像的层次,达不到印刷要求。

上述方法实际上都是在印刷中损失了10%以下的网点。随着技术的进步,Esko-Graphics公司研制出的调频网点和调幅网点相结合的新型网点技术使问题得到了缓解。在图像的高光区(1%~3%的网点)采用调频网点正好解决了柔性版上1%网点无法保住的问题,在此处不做赘述。

此外,还有很多公司推出了新型的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通过不同的曝光方式可以制出1%的网点,而且可以印刷出10%以下的网点,但是印版的耐印力不高,印刷厂更换印版的次数较多。

总之,由于印刷环境干扰因素太多而且多变,印前处理时工作人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柔性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印刷要求,最终得到理想的印刷品。



怎样给柔版印刷机配网纹辊
  大多数印品既有实地、线条,又有连续调图像。为满足各种印品的需求,用户决不能采取柔印机上有几个印刷单元就配几根网纹辊的做法。以窄幅机组式柔印机为例,目前国内引进的多为6+1式,即6个色组专供多色印刷,最後一个机组既可印刷又可进行UV上光。
  我们建议,对於不超过150线的印品,这种6+1柔印机应选配9根网纹辊。其中4根700线、墨层厚度为2.3BCM(10亿立方微米/英寸)、60°的网纹辊用於层次版印刷;3根360~400线、BCM6.0左右、60°的网纹辊用於实地版印刷;2根2
00线、BCM15左右、60°的网纹辊用於印金和上光。如果使用水基亮光油,则应选用360线网纹辊,这样油层稍薄些,不会因亮光油乾燥问题而影响印刷速度。水基亮光油没有UV亮光油那种特殊气味。印刷时网纹辊的v置可通过试验、比较後确定,操作者在试验过程中能够观察到的墨层厚薄主要取决於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网纹辊的线数与BCM值。
网纹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这里我们所说的网纹辊都是指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它是用航空、航天中耐高温、耐磨损的涂层材料,按一定的密度、深度和一定的角度、形状,用激光雕刻而成。这种网纹辊的特点是成本高、耐磨损,如果使用得当,其寿命可长达数年;若使用不当,不仅寿命会缩短,而且会使网纹辊报废。
  在使用过程中,某个网纹辊在印刷机上的位置取决於具体的印件,不同的印件,网纹辊的位置也不同,因此印刷时经常要调换网线辊。目前窄幅机采用的多为实心钢制网纹辊,非常重,装御网纹辊时要注意避免将网纹辊的表面盖碰到其它金属物品上面。因为陶瓷涂层很薄,一经碰撞很容易造成永久性损坏。在印刷和清洗机器过程中,应避免油墨在网纹辊上乾结,要采用水基油墨生产厂家推荐的专门洗涤剂,采用不钢刷刷洗,要保证清洗得乾净、彻底。并养成经常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网纹辊网穴的习惯,一旦发现油墨沉积到网穴底部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应及时清洗。上述方法若不奏效,可采用超声波或喷砂等处理方法处理,但必须在网纹辊生产厂家的指导下进行。
  在正常的使用维修条件下,不必担心网纹辊的磨损问题,传墨系统中易磨损的部件主要是刮墨刀,与之相比,网纹辊陶瓷涂层的磨损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网纹辊轻微磨损後,墨层会变薄。
缩版是怎麽回事
  大家都知道,柔版印刷有一个沿着印刷走纸方向产生单向伸长的现象,伸长的比例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版滚筒(包括双面胶)的直径大小,二是印版本身的厚度。版滚筒直径愈大,版材厚度愈小,伸长量愈小。这里需要澄清的一个概念是,伸长现象不是因为印刷中有压力才产生的,实际上,柔性印版通过双面胶黏到版滚筒上时就已产生了伸长变形。因此,设计墨图时要进行缩版,比例则按实际使用的版材厚度和实际印刷长度查表而得。若采用电脑制版,只需在设计完墨图分色前,给一个单向缩版指令即可。若采用手工制作软片,则需用一个变形机,也可得到按比例缩版的软片。
  印刷网线数与网纹辊的网线数有甚麽关系
  在许多介绍柔版印刷技术的文章中,都将印刷网线数与网纹辊网线数的比例
定为1∶3.5或1∶4。根据实践经验及对美国柔版印刷技术协会(FTA)近几年评出的获奖产品的分析,笔者认为这一数值应再高一些,大约为1∶4.5或1∶5,对於个别精细印品,可能这一比例还要更高。原因在於用柔版印刷机印刷层次版时最难解决的问题是网点扩大,选用网线数较高的网纹辊,墨层则较薄,网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点扩大变形比较容易得到控制。印刷时若发现墨色不够浓时,可选用色浓度较高的一种水基油墨,以保证印品的质量。
  怎样设计便於套印的柔版墨图
  在印刷过程中,人们常常关注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套印,因为套印不准所造成的废品往往在全部废品中占很大的比例。虽然柔版印刷机制造商在设计及加工过程中已为精确套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自动监控系统也为精确套印提供了保障,但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与熟练程度对套印精度也有很大影响。如果在设计墨图时,能够为方便套印作一些调整,可以大大减轻印刷时的工作难度,降低废品率。
  最简单的办法是设计原始墨稿时尽量采用反白字,或者在两种颜色之间挖空,形成一个反白的轮廓,也可以在两种颜色套印的边缘处覆盖上第叁种稍粗的深色轮廓线,对於较精细印品的印刷,可采用陷印(Trapping)技术,陷印量的大小取决於印刷机的精度、印刷所用纸张的质量及操作者的水平。陷印处理在计算机上很容易实现,若没有计算机,只有现成的分色片,可以使用专门的陷印处理机(TrappingModifier),输入陷印量的数值,机器会自动产生一张经陷印处理的软片。如果也没有陷印处理机,则可在分色片与拷贝胶片之间放入一张透明隔片,用单一点光源拷贝机曝光,同样可以得到类似效果的软片。



柔印技术专题
  柔性版印刷制版技术及注意事项
柔性版印刷具有独特的灵活性、经济性,并对保护环境有利,符合食品包装印刷品卫生标准,这也是柔性版印刷工艺在国外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胶印比较普及,凹印也已在包装行业占领了很大市场,而柔版印刷这种技术相对来说起步则比较晚,虽然近些年来的确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跟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柔性版制版工艺流程
从原稿设计和制版工艺角度来看,柔版印刷工艺自成体系、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其制版工艺流程基本如下:
原稿→电子分色或照相→正阴图→背曝光→主曝光→显影冲洗→干燥→后处理→后曝光→贴版跟胶印制版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别:
1、可再现的色值范围。胶印为1%~99%(或2%~98%),柔印为3%~95%。
2、网点扩大(5
0%处)。胶印为15%~20%,柔印为30%~40%。
3、加网线数。胶印一般最高为175线/英寸,而柔印加网线数一般不超过150线/英寸。
分色片的尺寸变形

柔性版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弹性,当柔性版安装到圆柱形滚筒上之后,印版沿着滚筒表面产生了弯曲变形,这种变形波及到印版表面的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图案和文字,使得印刷出来的图文不是设计原稿的正确再现,甚至发生严重的变形。柔性版装到滚筒上之后在滚筒的周向上产生的这种静态变形(拉伸变形)总是避免不了的。为了对印刷图像的变形进行补偿,必须要减少晒版负片上相应图文的尺寸。制版前设计原稿或分色时应该考虑到印版的伸长量,应在原稿中的周向长度尺寸中减去相应值以作补偿,这样印刷出的产品才会符合尺寸要求。
缩版率除了跟版滚筒的半径、双面胶的厚度有关外,还跟版材的厚度有关,平面曝光制作柔性版时,一般采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分色片的缩版率:
缩版率(百分比)=K/R×100% 其中,R是版滚筒的印刷长度,

K取决于所用版材的厚度,举例来说,当版材的厚度为1.70mm时,K值为9.89mm;而当版材的厚度为2.29mm时,则K值为13.56mm。
柔性版网点传递规律
1、网点扩大的原因

印刷中的网点扩大是不可必免的,造成网点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物理原因,或者说是机械原因,在压印的一瞬间,印版网点上的油墨会因为挤压的作用而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造成网点扩大;另外一个原因是光学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说网点扩大是由于光的反射作用而引起的,光线在网点墨膜的边缘部分发生散射,从而在视觉产生相当大的网点扩大。光学网点扩大取决于油墨的透明度和纸张的平滑度、吸收性能等。
2、柔性版网点传递规律:

在柔性版印刷中,由于所用的感光树脂版的弹性比较大,而且在印刷过程中又需要施加一定的印刷压力,尽管在柔性版印刷中采用轻压印刷,但还是会导致印刷品上图像网点的扩大的图像的伸长,并引起色彩和层次复制的变化。在实践中,通过测定并绘制相应的柔版印刷特性曲线可以看出,柔性版印刷过程中的网点扩大是十分严重的,10%以下的网点难以控制,因此,对于高光区应作特殊处理,应该尽量放平网。

对于网点扩大的补偿,可以在扫描仪端完成,也可以在照排机上完成,最好在照排机上完成,曝光后生成的小网点的边缘形状比较整齐,质量比较好。
3、影响因素
(1)加网线数的
高低,加网线数越高,则网点扩大越严重。
(2)印刷压力的大小,印刷压力越大,网点扩大越严重,反之则网点扩大程度越小。所以,在柔版印刷中应该尽量保持“零压力”。
(3)网点形状。圆形网点、方形网点、链形网点和椭圆网点,它们在不同阶调下的网点扩大情况也不相同。在柔性版印刷中常用链形网点;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对于高光区的小网点,采用调频网点(FM)效果最好。
柔性版的制作

目前,柔性版印刷中所采用的版材基本上都是固体感光树脂版,其感光机理是:感光树脂在一定的光量照射下,分子迅速分解,产生活泼而极不稳定的高能态基团(游离基),高能态基团再引发含不饱和键的树脂发生聚缩反应。柔性版的制版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道工序:
1、对版材进行背面曝光,目的是确定印版上浮雕的高度,即腐蚀的深度,并固化底基。
2、将印版与阴片放到一起,用紫外光进行正面曝光,在印版上形成图文部分,并使之固化。
3、将印版置于溶剂中刷洗,目的是刷去版材上未曝光部分,使图文部分形成浮雕。
4、将印版放在烘干器中烘干,促使印版中吸收的溶剂尽快挥发,使印版的厚度恢复到原来的标准值。
5、后曝光及去粘处理。对烘干后的版材进行后曝光及去粘处理,能够进一步固化字肩及底基,并改善柔性版的印刷性能,并提高柔性版的耐印力。
柔性版制版过程中应注意的
1、大面积实地尽量不要跟小字、网点等细部放在一块版上,即使是同一色也要尽量分成两块版,如果实在无法分开(比如印刷机色组数量的限制等原因),考虑适当地局部进行垫版。
2、尽量避免大面积实块多色叠印。
3、文字规格不能太小,阴文字更是如此,否则,当印刷品压力变化时,印刷出的图文呈现较大的变形量,使阳图文变粗、阴图文变细或糊死。
4、独立细线条的宽度应大于0.2毫米。
5、在柔性版印刷中,网纹传墨辊上的着墨孔的雕刻角度一般是45°,因此,在采用普通型网纹传墨辊印刷时,印版应避免采用45°的网线角度,避免出现印刷品龟纹。
6、避免沿印刷滚筒的水平方向设计宽而长的条杠和实地,那会引起机器振动。理想的是斜线、曲线、波线及其它不规则的曲线。
7、版面上避免设计较大的圆形图案。因为当印版发生弹性拉伸或弹性压缩时,会使规则的几何图案变得不规则,圆形变成了椭圆形。
8、避免严丝合缝的精确套印要求。
9、原稿设色要考虑到印刷机最多能印几色。
10、在运用油墨叠色时,不宜用两块大小相等的
色块相叠印,以避免套印不准而影响印刷质量。可以在较大面积的实地色块上利用其局部地方叠印文字或图样纹样以及叠印局部的色块。

如何选购机组式窄幅柔性版印刷机

柔性版印刷方式在包装装潢印刷领域的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认识,很多印刷厂在考虑引进柔印方式,而柔性版印刷机又不同于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其他印刷方式的印刷机,为完成某些特定加工功能的装备都是按照用户的要求配上去的;选择印刷幅面的决定因素也不应等同于其他印刷方式。如何选择适合各自业务情况的机型和配置就成了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的问题。以下仅就如何选购机组式窄幅柔性版印刷机谈一些个人看法。

首先,在确定机型和配置之前,要明确为什么要选择柔性版印刷方式。人们选择柔性版印刷,无外乎是从经济或技术的角度出发,看中了柔版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分析,柔性版印刷的设备投资、占地面积、用工人数、使用成本都比其他印刷方式要省,由于机组式窄幅柔性版印刷机采用联机进行印后加工的方式,因此在效率和收益方面比其他印刷方式还要高,特别是针对一些非常适合柔版印刷的产品,其经济性更是显而易见的。从技术的角度看,柔印的效果虽然在某些方面还稍逊于胶印方式,但在商品标识的印刷方面却有其独到的长处,譬如实地的印刷和墨色的易控制方面就优于胶印,一些胶印不好印的非渗透性材料对柔版而言就轻而易举。与凹印相比,凡是凹印能印的材料柔版都能印,凹印不能印的一些表面粗糙的材质或比较柔软的材质柔版也能印。同其他印刷方式一样,柔版印刷方式也有自己的局限,譬如印刷渐变色就因一只网纹辊不能同时兼顾高调和低调网点的供墨,其效果显然不如胶印。因此,在选购柔贩机的时候,要对柔版印刷方式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得以发挥柔版的经济技术优势。

选购柔性版印刷机一定要明确产品方向,买机器之前要十分清楚印什么产品,因为只有明确了所有要印刷的产品,才能决定如何选购机型和附加配置。譬如,同样是不干胶,还有材质的不同。只是印刷纸面不干胶,不需配电晕处理装置,若印薄膜的或铝箔的不干胶,则须考虑加装电晕处理。同是印折叠纸盒,薄纸盒可以选普通机型,而印厚纸盒则应当选纸板型专用机,二者之间有诸多设计和功能上的区别。印厚纸为主,应选大直径放卷或不停机接纸单元。印薄纸则可选较小直径放卷和3英寸芯轴。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在选型之前解决。

产品确定下来之后,
还应该明确产品的加工工艺包括工艺路线。这对于合理选择附加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关于印刷色序、色组数量、模切要求及上光、丝网、烫金的工艺要求都应引起重视,仅就色组数量而言,柔性版印刷与胶印和凹印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胶印和凹印方式下可以用一色解决的,用柔性版印刷可能就不行,例如某印刷品上有一专色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既有这一专色的大面积色块,又有这一专色的细小文字或细线条,如果将这一专色做在一块版上,那和选用高线数网纹辊可以保证细小文字不糊版,但大面积色块的墨量不够,选用低线数网纹辊可以满足大面积色块的墨量,但细小文字会糊版,由于同一只网纹辊不好兼顾满足色块和细小文字的墨量传递要求,因此,必须把这一专色拆成两块版印刷,因而也就必须占用两个印刷单元。在国外,3色、4色的柔性版印刷机十分常见,但由于国情的不同,国内的大部分印刷产品的设计都比较复杂,这既有审美观念的不同也有防伪的要求。因此,需要配置较多的色组,通常选配6色至8色的机器较多见。若配置UV上光系统,还会占用一组印刷单元,8色机只能有7个色组用做印刷。另外,有的型号的柔性版印刷机是双印刷单元的联体设计,那么,则不尽量不要选奇数色组。
以上问题解决后,接下来就可以针对规格、型号、配置、品牌、代理商等进行具体的选择了。

一、选规格:主要是根据已经确定的产品选择印刷机的幅面宽度,窄幅柔性版印刷机通常有7、10、13、16、17、18、20英寸等多种尺寸可供选择,需要说明的是,不要用胶印的观点理解柔印的宽度问题,胶印机的幅面就意味着效率,幅面增大除增加设备投资外,使用成本仅以等比例增加。而柔性版印刷机的效率是自印刷速度获得,选择宽度的主要因素应为满足产品尺寸要求。并且注意宜窄不宜宽,这一点为国内许多人所不理解,其实,柔性版印刷机的宽度增加,除增加机器投资外,在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增加不是等比例的,以圆压圆模切刀具为例,其价格是以辊筒长度、圆周(齿数)大小和模切线的总长度决定的。当幅宽增大一倍时,辊筒长度增加一倍自不待但辊筒的长度和直径是有比例要求的,为了附合这一技术要求,从而保证模切质量,有可能要加大辊筒直径,这样一来,圆周和模切线总长度都有增大,因此,幅宽加大了一倍,而模切辊筒的价格则不止增加了一倍。另外,由于柔性版的版材是用双面粘版胶贴在印版滚筒上的,在贴版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精心程度和技术水平都会对印版的套准产生影响,而当机器的幅宽较窄时,印版滚筒相对
较小,则操作的误差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得到控制,当机器的幅面较宽时,同样水平操作误差所能引起的套准误差将会增大。因此,幅而较窄的机器容易消除由于在贴版过程中的技术操作水平引起的套准误差。另外,当印刷的产品批量较小时,窄幅机器带给每批产品的边际成本也总会低于宽幅机。总之,选择机器宽度的原则是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在产品尺寸允许的范围内,适用即好,而不要盲目追求越宽越好。窄机器带来的是首先投资小,其次是使用过程中的版辊、印版、贴版胶、模切刀具等的成本节省。当然,这里讲的窄是相对而言,适合产品才是最首要的考虑因素。

二、选型号:知名品牌的柔性版印刷机通常在同一尺寸规格下,还有几种不同的型号或系列可供选择,有适印产品范围、机器的自动化程度、价位等诸多差别。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实用,在国外,一些最基本的最实用的机型是最受欢迎的,而在国内,很多客户往往追求不切实际的所谓一步到位的原则,有盲目追求高档次的误区。这一点应当引起注意。

三、选配置:柔性版印刷机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增加相关配置从而增加许多附加功能。了解一些主要配置的功能和用途,对于合理选配机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机器配置通常分为标准配置和选择配置两部分,在标准配置中一般应包含:

——放卷装置,放卷装置的最大放卷直径一般为40英寸,也有48或60英寸的。通常采用的气涨芯轴有3英寸、6英寸和12英寸三种选择。当最大放卷直径在48英寸以下时可以选3英寸或6英寸以上芯轴。当放卷为48英寸或以上时可选6英寸或者12英寸的芯轴,如果主要用来印刷200g以上卡纸,则建议选6英寸以上芯轴。亦可选——3英寸芯轴并再选—6英寸芯轴套,就可以兼顾3英寸和6英寸筒芯的纸卷。大直径放装卷装置也可以另外配装无轴式的。放卷装置含张力控制系统,并且还应有接纸台和电子纠偏装置。选择纠偏装置时注意,当印刷不透时材料时,可采用光电感应的纠偏控制头,而印刷透明的塑料薄膜时,则应采用超声波感应的纠偏控制头。

——印刷单元,印刷色组的数量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的,设计比较成熟的印刷机在印刷部分有第二有张力控制系统,通过张力测量辊和浮动张力辊的作用维持印刷过程的恒定张力。在印刷单元上,可否快速更换活件,构成了对印刷过程效率的影响。因此,应有快速换墨系统,可以实现快速更换网纹辊、传墨辊,快速更换压印滚筒。由于主动力传递系统的设计的不同,有的机型采用360
76;可调齿轮箱的机型可以实现电动套准,并可加装自动套准系统。
——烘干系统,通常情况下,有热风烘干和红外线烘干两种选择,最常用且最有效的干燥方式当属热风烘干。
——模切单元,通常配有3个标准的模切工位,也有配4个模切工位的,用以完成压痕、压凹凸、切外形、纵切和横断等加工。
——收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为复卷轴,用于卷起模切外形后排出的废边。一般复卷直径为24英寸,3英寸气涨芯轴。并可配第二收废复卷轴。

——收卷单元,一般收卷的直径都会小于放卷的直径,通常为30或40英寸,也可在标准配置外另加一组第二收卷,如果印刷不干胶产品,则双收卷是常备的。芯轴的选配可参考放卷单元和印刷业务的工艺要求。但很少有需要40英寸以上的收卷直径,因而3英寸芯轴是最常见的配置。
由于柔性版印刷机以具有综合加工能力而见长,在机器上可以附加很多为完成特殊功能而增加的装置。常见的选择配置有:

——不停机接纸单元,当为避免印刷厚纸而频繁换纸卷时可选不停机接纸装置,可以实现连续作业从而减少因频繁更换纸卷而延误的工时和因为频繁停机而造成的纸张浪费。当印刷物的收纸方式为复卷方式时,使用了不停机接纸后,还需要加装不停机收卷单元。不停机接纸单元通常为60英寸的放卷直径,也可以选72英寸的放卷直径。接纸方式有搭接和对接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印刷薄纸采用搭接方式,印刷厚纸则必须选择对接方式。6英寸和12英寸的气涨芯是常用的配置。不停机接纸单元通常可配备卷料断张检测、卷料提升装置、卷料展平装置、12″芯轴转换装置和电动储纸装置。

——电晕处理装置,当印刷塑料薄膜或铝箔时,需要选配电晕处理装置,用以增强承印物表面的着墨能力。有塑料薄膜专用、铝箔专用和塑料薄膜铝箔兼用等三种,并且有双面电晕处理和单面电晕处理之分。
——红灰除尘装置,当承印物表面携带灰
或纸张掉粉掉毛时,可以选配纸灰除尘装置,通过消除静电和吸尘装置除去纸张正面或正反两面的灰尘和纸毛。有单面纸灰除尘和双面纸灰除尘两种可供选择。
——手动去卷曲装置,当需要展平因靠近筒芯而过分卷曲的纸张时,通常可以在纠偏装置之前加装去卷曲装置。以减少断切后的产品翘曲现象。
——翻转装置,当需要在承印物的正反两面印刷时,要选配翻转装置。柔性版印刷机的翻转装置通常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于任一印刷单元之上。
——墨泵,根据经验,当在印刷过
程中1小时内需要添加0.5加仑以上水墨时,有必要选择安装墨泵。最好与封闭式刮墨刀配合使用。
——封闭式刮墨刀,选配封闭式刮墨刀需安装墨泵。

——剥离/复合装置,当需要在不干胶的面纸背面(涂胶面)印刷时需要选配剥离/复合装置,并且需要与翻转装置配合使用,完成不干同纸的两面印刷。工作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原理是:进纸时面纸向下,剥离装置将底纸与面纸分离,此时面纸的涂胶面向上,进入印刷单元,印刷涂胶面后,复合装置将面纸与底纸压合并经过翻转装置将面纸正面翻转向上,再印刷面纸正面。

——丝网印刷单元,需要印刷具有一定厚度的刮开式遮盖墨、盲文或者磨砂效果的图案时,应当选用丝网印刷单元。为方便起见,应该选用快速移动轨道系统,可将丝网印刷单元快速移动至任一柔印单元之上。由于与柔性版印刷机相匹配的轮转式丝网印刷单元用的是镍金属的圆筒型印版,因而,还需要另配专用的制版设备和洗版设备。另外,为了提高丝网印刷油墨的干燥速度以便与柔性版印刷机同步,大部分用户使用UV墨,因此,还需要配备该丝网印刷单元专用的UV干燥系统。

——自动套准系统,分印刷到印刷和印刷到模切两部分,可以在印刷过程中通过跟踪色标,进行印刷部分或模切部分的纵向自动套准调整。在有的机型上,自动套准是标准配置。在不能进行360°套准调整的机型上,不能加装自动套准系统。应当特别指是,在国外,由于柔性版印刷机的稳定性和自动套准系统的价格较高,用户极少采用。

——UV装置,可用于UV上光,也可以用于印刷UV墨。用于UV上光时安装于最后一组印刷单元上,并同时装有热风烘干系统或红外烘干系统,不做UV上光时,亦可用于印刷普通水墨;UV装置也可安装于所有印刷单元之上,专门用做UV油墨印刷;并且亦可以同时安装用于印刷普通水墨的烘干系统,装配成UV及普通水墨两用印刷机。
——复膜装置,用于在承印物上复合冷压预涂膜,并需与收废复卷轴配合使用,用收废复卷轴作为复合用膜的放卷轴。

——气动分切刀,当需要将承印物进行纵向分切时可选。安装于模切工位上,分切刀数量可根据需要决定,若16英寸机型一般最多可装10把刀,气动分切刀一般为压切式,如果对分切后的边缘有光滑程度的要求,则建议选配剪切式分切刀或剃刀式分切刀。

——收纸台,当印刷及模切后的收纸不采用复卷方式时,应选用收纸台,并可以根据
需要选择收纸台的长度。通常,收纸台带有批量计数器,具有分批记数功能;并可调节传送带速度。
——扇型折页驱动,当需要将印刷后的承印物进行扇折时,需要加装扇型折页驱动器。

——模切刀具吊装装置,安装于模切工位上方,用于吊装模切辊筒。若所选机型的幅面较宽时,因模切刀具较理,应当选配。有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的机型因第一和最后两组模切工位的距离较长,还应装配两组吊装装置。

——影像检测系统,用于在印刷过程中观察印刷质量。带与印刷同步频闪灯的摄像镜头一般安装于印刷单元后模切工位前,不同型号的影象检测系统的功能略有不同。主要有:是否有横向自动扫描功能;是否带有显示屏的图象分割功能;是否有图象记忆功能;是否可进行遥控操作;镜头的解像度;显示图像的倍数等。
——模切压力表及桥板,在调整模切压力量,可以通过压力表读出压力数值,以达到精确调整。保护刀具,从而延长轮转模切刀具的使用寿命。

——断纸检测装置,可安装于进纸部位,当走纸发生断裂时,实现自动停机。并且可以安装于排废部位,当排出的废边发生断裂时自动停机。以避免不能及时停机造成的纸张浪费和机器在故障,印刷易断裂材料时应当选用。

——真空吸废装置,当配有不停机接纸时,建议选配真空吸废装置,实现模切废边的自动排出。若承印物为较厚的纸张时,还应选打碎系统,先将废边打碎,再行排出。由于真空泵噪音较大且有扬汪,须将其与印刷机隔离安装。
——烫金单元,可安装于任一印刷单元之上,但会对印刷速度有所影响;由于是连续运转的方式,电化铝不能跳步,因此电化铝浪费较大。

——压印滚筒,当用一台机器在进行极厚和极薄的两种材料印刷时,应该配另一套压印滚筒。注意两套滚筒不可混用,且每套滚筒自第一单元起的顺序不可打乱。

——上版机,上版机虽然不是印刷机的组成部分,但是必不可少的。上版有幅面大小的区别,还有功能的差异。大致有3类,一为最简易的,凭目测控制贴板精度;二为带有观察版边十字线的放大镜头的;三是带有摄像镜头和显示屏,通过显示屏观察十字线位置,从而控制贴版精度。

虽然以上这些配置都是常见的,但切勿有求全的心理。选择配置的原则应是够用的即可。根据要加工的产品工艺慎重选择,有一些暂时用不到,可配可不配的,建议先不要配,待将
来用到时再配。

另外,还应随机器选购部分工具材料。如:印版滚筒、模切刀辊、网纹辊、刮墨刀、包刀海绵、贴版用双面胶等。但印版滚筒、模切刀辊和网纹辊的技术参数的确定都要依赖于用户所要的具体产品情况而定。

四、选品牌: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柔性版印刷若干品牌可供选择。选择的要点是:制造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厂商应有一定年限的制造柔性版印刷机的历史,具有丰富的经验;市场占有率较高,说明其机器被用户认可的程度;有较多的型号或款式可供选择,虽然用户只需一种型号的机品,但较多的型号证明其制造商的设计实力和机型的成熟水平;实力雄厚,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以便在若干年之后仍可提供维修用零部件;设备产量较大,产品互换性好;机器所有零部件均有部件编号,便于日后维修和更换配件等。

五、选代理商:选择品牌的同时,还应注意选择代理商。因为柔性版印刷对大多数用户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况且,相对其他印刷方式而言,柔性版印刷需要技术支持的方面要大得多。因此,机器买回来,需要代理商协助将机器开起来。好的代理商应负责完整的技术培训,所谓完整,即不能只是教给操作工如何按电钮,而要进行系统的教学式的培训;好的代理商应该对柔性版印刷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既懂机器又懂工艺,既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给出最佳的设备配置方案,又能帮助用户解决机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代理商还应可以提供全部柔性版印刷耗材,代理与柔性版印刷配套的工具、材料。从而可以解决用户自设备到技术、耗材的全部需求。

虽然在柔性版印刷相机上可以完成大量的胶印机和凹印机都不能守成的加工工艺,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一台柔性版印刷机配备成万能的机型。试图要求在一台机器上什么都能干,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经济的。因此,正如本文开头所讲,在选配机器时,确定产品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确定了印什么,才能比较容易的解决机器配什么的问题。柔性版印刷不是万能的,因此,也不要试图把柔性版印刷机配备成万能的。





柔性版印刷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首先,柔性版印刷采用的是具有环保特点的水性油墨或醇性油墨,对人体没有伤害,尤其适合食品、医药产品包装的印刷,国内的液态奶包装,绝大部分都采用柔性版印刷。其次,目前的窄幅柔性版印刷机可以增加网印机组,并可联机完成模切、压凹凸、烫印等工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再次,现在很多客户对外包装颜色(特别是实地颜色)的
一致性要求很苛刻,这也是令印刷厂头疼的问题之一,而柔性版印刷的工艺参数(如网纹辊线数、印刷压力等)一旦确定下来,其重复印刷的一致性很好,几乎可以与首次印刷一样,保证了包装的稳定性。 因此,柔性版印刷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逐步被客户所认可,国内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引进了几百条柔性版印刷生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产线。同时,柔性版印刷的广泛应用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柔性版制版行业。国内柔性版制版起步较晚,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柔性版印前处理难点多、难度大则是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柔性版的印前处理按照胶印或凹印制版的方法来进行,印刷出来的样张会出现很多问题,如颜色变深、层次丢失、高光部分出现丢点或硬边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柔性版印刷与其他印刷方式的区别。 柔性版印刷的特点 柔性版印刷采用的柔性版是凸版,油墨通过网纹辊传递到柔性版凸起的表面,然后再转移到承印物上。柔性版通过双面胶带粘贴在圆柱形的印版滚筒上,由于滚筒同心度误差(TIR≤15μm)、胶带厚度误差(±10μm)以及版材厚度误差(±15μm)的存在和影响,使得印版滚筒的平整度存在误差。为了保证柔性版整个幅面都能接触到承印物,就要适当加大压力。因为柔性版是有弹性的,受压后会发生变形,导致实际着墨面积比理想值要大。另外,印版上网点顶部的油墨受到柔性版和承印物的挤压也会沿网点的边缘向外扩散,印刷后,实地部分可能会出现“双眼皮”现象,在网点上则表现为空心网点,且网点增大。这种网点增大的现象是柔性版印刷所特有的,对柔性版印刷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采用传统柔性版制版时,为了保证制版质量,版面上的小网点不能小于2%,但印刷之后可能会增大到7%甚至更高,这意味着柔性版可以印刷的最小网点是7%。如果包装中有0~100%的渐变图案,经柔性版印刷后在7%处就会形成一个硬边,影响图案的美观(如图1)。因此,在进行传统柔性版印前制作时,需要对这种高光区域进行特殊处理,这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对柔性版印刷非常了解并具有一定的技巧,才能最大程度地再现原稿。如果采用近年发展起来的柔性版直接制版方式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用这种方式制作的印版可以印刷更小的网点,使高光可以更自然,但是成本会高一些。 柔性版印前处理的特点和难点 在了解了柔性版印刷的特点之后,也就容易把握其印前处理的特点和难点了。前文已经提过,压力的变化会导致印刷效果的改变,而且,不同印刷机的压力、张力等特性不同,印刷工人的技术水平也有一定的
差异,对印刷效果的影响也会不一样。所以,柔性版制版商在制版之前要先为客户制作一套测试版,而且测试版的印刷要在相同的工艺环境下(如油墨、压力、印刷速度等)进行,否则测试样张所反映的信息将不具有参考性。 通过检测测试样张,制版商能得到印刷压力、油墨、设备等方面的很多信息、例如,通过线条框可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测试柔性版印刷机能够印出的最细线条,通过文字块可检测柔性版印刷机能够印刷的最小文字,通过网点梯尺可测量柔性版印刷机表达网点的能力及网点增大值。制版商清楚这些信息后,在印前进行分色处理时就会做出相应的补偿。 具体来说,印前处理时可根据情况将原稿分为线条稿和网目调稿两类,两者印前处理时注意的重点也不尽相同。线条稿又称轮廓稿,包含文字、线条、实地信息,修改相对容易,但要注意测试版印样中最小文字和最细线尺寸,在处理时不要超出此尺寸。另外,印刷时由于压力的作用会导致线条变粗,制作时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尤其是条形码BWR(条宽缩小率)值的测定。单独的细线和一组细线(如文字)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单独细线在压力过大时会产生弯曲,所以尽可能保证其宽度不小于0.1mm。网目调稿是含有层次的图像或图案,制作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网目调稿的处理是印前处理的核心部分,而且制版时要充分考虑到印刷网点的增大问题。 网点增大分为光学网点增大和机械网点增大两种(如图2)。光学网点增大是指网点印刷在承印物上之后,由于墨层厚度引起反射光减少,从而使网点测量值比原始值大。光学网点增大是一种光学现象,不可改变。机械网点增大是指由印刷压力而导致的印刷网点直径(圆形网点)比原始值大,机械网点增大与印刷机的性能及印刷工人的操作水平有关。测试版中有一项是测试机械网点增大的,制作网目调版时要根据测试样中的增大值做调整。表1是某一印刷厂印刷加网线数为149线/英寸的活件时测量得到的网点增大值,图3是相应的网点增大曲线。从表1可以看到,2%的网点经过印刷后增大到10%,50%的网点增大到79%,所以,印刷样张上10%的网点在印前处理时要设计为2%。 采用传统制版方法时,1%的网点在制作过程中不稳定,非常容易丢失,因此印版上形成的最小网点是2%,而2%的网点在印刷后会增大到10%,所以印刷样张上最小的网点是10%,10%以下的网点无法印刷出来。这时可用以下几种办法巧妙地回避和解决。 (1)在不影响印刷效果的前提下忽略一些层次,即使2%以下的网点绝网。 (2)把所有2%以下的高光点都改成2%的网点。因为人眼对色彩的感觉是相对的,在
某些情况下会产生一种错觉,把2%的网点看做高光点。 (3)把某一颜色用其他颜色替换,如食品包装中常用黑色替代蓝色,树叶印刷中用黑色替代红色,或者用相同色相的浅色替代深色等,方法不一而同。 当然,运用以上3种方法时要求印前处理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图像处理经验,并对柔性版印刷有深刻的理

柔性版印前制版流程及规律

解,否则会损害图像的层次,达不到印刷要求。 上述方法实际上都是在印刷中损失了10%以下的网点。随着技术的进步,Esko-Graphics公司研制出的调频网点和调幅网点相结合的新型网点技术使问题得到了缓解。在图像的高光区(1%~3%的网点)采用调频网点正好解决了柔性版上1%网点无法保住的问题,在此处不做赘述。 此外,还有很多公司推出了新型的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通过不同的曝光方式可以制出1%的网点,而且可以印刷出10%以下的网点,但是印版的耐印力不高,印刷厂更换印版的次数较多。 总之,由于印刷环境干扰因素太多而且多变,印前处理时工作人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柔性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印刷要求,最终得到理想的印刷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9b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