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大全·地理·城建

更新时间:2024-07-01 18: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典故大全·地理·城建.txt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石头记告诉我们:凡是真心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在看不到你的时候就是我最寂寞的时候!典故大全·地理·城建资料索引

作者:稻香老农 资料来源:稻香居 点击数:443 更新时间:2008-2-23

【亡羊路】 喻指世事复杂。《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唐姚系《京西遇旧识兼送往陇西》:“相逢与相失,共是亡羊路。”另参见动物部·走兽“亡羊”。

【石路五丁开】 《艺文类聚》卷七引汉扬雄《蜀王本纪》:“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献山,秦王(秦惠王)献美女与蜀王,蜀王遣五丁迎女。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并引蛇,山崩,秦五女皆上山,化为石。”一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贲、育五丁之勇,而咸死者,人理之常。”唐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剑门千仞起,石路五丁开。”参见人物部·将相“五丁”。

【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按,羊昙,谢安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宋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说西州路,且尽一杯看。”清查慎行《哭王右朝》诗之二:“东山便是西州路,欲学羊昙计转穷。”参见人事部·情感“咽羊昙”。

【杨朱路】 泛指歧路、分别的路。北周庾信《别张洗马枢》诗:“君登苏武桥,我见杨朱路。”唐唐彦谦《离鸾》诗:“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元汤式《普天乐·友人为人所诬赴杭》曲:“袖拂庾公尘,人上杨朱路。”亦作“杨朱陌”。五代梁嵩《代母作倚门望子赋》:“杨朱陌上,萧条而恨泪潸潸;汉武台边,宛转而残霞漠漠。”参见人事部·情感“杨朱泣”。

【知路】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后遂以“识途老马”比喻对某种事情熟悉有经验的人。宋陆游《东窗遣兴》之三:“老马漫知路,钝锥宁出囊?”参见动物部·走兽“老马”。

【山阴道】 用王徽之访戴逵事,以寄托对友人的怀念或惜别之情。唐杜甫《舟

中夜雪怀卢十四侍御弟》诗:“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宋王沂孙《齐天乐·赠秋厓道人西归》词:“冷烟残水山阴道,家家拥门黄叶??江南恨切,问还与何人,共歌新阕?”参见伦类部·师友“访戴”。

【老罴当道】 《北史·王罴传》载:王罴除华州刺史,“尝修州城未毕,梯在城外。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按,宋王安石《辄次公辟韵书公戏语申之以助发一笑》诗:“老罴岂得长高卧,雏凤仍闻已间生。”即用此典。后亦喻猛将坐镇要冲。亦作“老熊当道”。清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之五:“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另参见动物部·走兽“老罴”、人事部·行止“罴卧”。

【三径】 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唐蒋防《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径,辞荣继二疏。”宋苏轼《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于月,三径花香清欲寒。”另参见植物部·草本“三径草”、人事部·雅逸“菊荒”。

【李径】 唐张九龄《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成蹊谢李径,卫足感葵阴。”参见人事部·秉性“桃李自无言”。

【南山捷径】 指隐居沽名而求做官,或喻投机取巧的便捷途径。《新唐书·卢藏用传》:“(卢藏用)与兄征明偕隐终南、少室二山,??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隐士’。晚乃询权利,务为骄纵,素节尽矣。司马承侦尝召至阈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承须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藏用惭。”宋范成大《逍遥席上赠张邦达教授》:“谁怜蛮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径鞭。”另参见政事部·议政“捷径终南”、地理部·土石“南山捷径”。

【九折途】 喻指路途艰险。《汉书·王尊传》:“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崃九折坂,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王)尊为刺史,至其坂,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宋陆游《东窗》:“九折危途寸步艰,至今回首尚心寒。”另参见器用部·车船“九折回车”、人物部·官吏“九折回轩”、政事部·忠直“叱驭”、人事部·情感“九折心”。

【穷途】 ①绝路。比喻处于极为困苦的境地。南朝宋鲍照《代升天行》:“穷途悔短计,晚志重长生。”宋苏轼《丙子重九》诗之二:“穷涂不择友,过眼如乱云。”元耶律楚材《壬午元日》诗之二:“萧条异域年初换,坎轲穷途腊已残。”明夏完淳《梦怀长公郭侍御五竺崔舍人》诗:“穷途知己谁青眼,歧路伤心已白头。”②指处于困境的人。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默然,遂行至吴,疾于中道,乞食溧阳??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蒋光慈《少年飘泊者》十二:“只因柔意怜穷途,遂将温情把我许。”③路的尽头。比喻没落衰亡的境地。唐李白《古风》之五四:“晋风日以颓,穷途方恸哭。”明刘基《题〈谢皋羽传〉后》诗:“阮籍哭穷途,墨翟哭素丝。”参见人事部·情感“穷途哭”。④长途;远路。《再生缘》第七回:“尹氏夫人忙打点,要差公子走穷途。”

【走章台】 《汉书·张敞传》:“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章台街为汉代长安街名,多妓馆。后因以“走马章台”指涉足娼妓间,追欢买笑。亦省作“走章台”。唐崔颢《渭城少年行》:“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之二:“为郡鲜欢君莫叹,犹胜尘土走章台。”宋盼盼《惜春容》词:“少年看花双鬓緑,走马章台弦管逐。”元刘庭信《新水令·春恨》套曲:“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台。”参见人事部·雅迪“章台走马”。

【乌衣巷】 地名。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三国吴时在此置乌衣营,以士兵著乌衣而得名。东晋时王谢等望族居此,因著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有往来者云:‘庾公有东下意。’或谓王公曰:‘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曰:‘我与元规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乌衣,何所稍严?’”刘孝标注引山谦之《丹阳记》:“乌衣之起,吴时乌衣营处所也。江左初立,琅玡诸王所居。”《晋书·纪瞻传》:“厚自奉养,立宅于乌衣巷,馆宇崇丽,园池竹木,有足赏玩焉。”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元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词:“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清陈维崧《满庭芳·赠表兄万大士》词:“乌衣巷,蔓草平田。谁能料,童时伴侣,相对两华颠。”另参见器用部·宫室“乌衣旧宅”。

【陈巷】 汉丞相陈平少贫,“家乃负郭穷巷,以毙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因以“陈家巷”美称有达官、高人往来的居所。唐张九龄《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亦省称“陈巷”。前蜀韦庄《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郄堂流桂影,陈巷集车音。”参见器用部·车船“长者车”。

【颜巷】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本指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唐方干《归睦州中路寄侯郎中》:“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参见人物部·圣贤“颜回”。

【长桥役】 《初学记》卷七引晋祖台之《志怪》:“义兴郡溪渚长桥下,有苍蛟吞啖人,周处执剑桥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疮,流血满溪,自郡渚至太湖勾浦乃死。”唐李贺《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周处长桥役,侯调短弄哀。”参见人事部·秉性“周处杀蛟”。

【取履桥】 喻屈己尊人。语本《史记·留侯世家》所载张良为一老父于圯下取履事。唐李德裕《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参见器用部·衣冠“取履”。

【抱桥】 喻忠诚守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以“抱柱”为坚守信约的典故。宋刘筠《又赠一绝》:“风波若未乖前约,一死何曾更抱桥。”另参见人事部·秉性“柱下期信”。

【织女桥】 即鹊桥。唐李邕《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凰飞。”参见天文部·时令“七夕”。

【秦桥】 相传秦始皇东游时所造的石桥。唐李贺《古悠悠行》:“海沙变成石,

鱼沫吹秦桥。”王琦汇解引《初学记》:“《三齐记》曰:‘青城山,秦始皇登此山筑城,造石桥,入海三十里。’”宋梅尧臣《王平甫惠画水卧屏》诗:“朝日下天窗,东海无秦桥。”参见九流部·神仙“驱石”。

【题桥】 汉司马相如初离蜀赴长安,曾于成都城北升仙桥题句于桥柱,自述致身通显之志,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事见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太平御览》卷七三、《艺文类聚》卷六三引此,桥名作“升迁”。后以“题桥柱”比喻对功名有所抱负。清赵翼《芸浦中丞复奉命来抚江南以诗即赠》:“似偿少日题桥柱,惜未炎天啖荔芰。”亦省作“题桥”、“题柱”。唐苏颋《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诗:“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宋苏轼《复改科赋》:“虽负凌云之志,未酬题柱之心。”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得意也当时题柱,正酬了今生夫妇。”参见人事部·富贵“题柱”。

【灞水桥】 桥名。本作霸桥。据《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唐李商隐《泪》:“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唐郑谷《小桃》诗:“和烟和雨遮敷水,映竹映村连灞桥。”另参见地理部·水流“灞水”、人事部。情感“灞岸别”。

【灞桥驴背】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载:“唐相国郑綮虽有诗名,本无廊庙之望??或曰:‘相国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后用为苦吟的典故。清黄蔫来《题人关图》:“汉阙秦陵杳霭间,灞桥驴背意偏闲。”参见文学部·诗词“骑驴索句”。

【神州赤县】 指称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宋陆游《官居书事》:“灭胡意气嗟谁许,泪尽神州赤县图。”

【日下】 喻指帝都。古代以帝王比日,故以皇帝所在地为“日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徐震堮校笺:“日下,指京都。荀,颍川人,与洛阳相近,故云。”唐戎昱《秋日感怀》:“日下未驰千里足,天涯徒泛五湖舟。”唐钱起《送薛判官赴蜀》诗:“边陲劳帝念,日下降才杰。”明高启《送王孝廉至京省其父》诗:“君言省觐敢辞苦,况是日下非天涯。”另参见天文部·天体“长安日”、人物部·帝王“长安日”、人事部·秉性“对日”。

【长岑】 《后汉书·崔駰传》:“(窦)宪擅权骄恣,駰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駰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駰高第,出为长岑长。”李贤注:“长岑,县,属乐浪郡,其地在辽东。”后用以称颂不为权贵所容之官吏。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一:“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参见政事部·议政“长岑未归”。

【龙门】 ①即禹门口。在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和陕西省韩城市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门阙,故名。《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艺文类聚》卷九六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故云曝鳃龙门。”②喻声望高的人的府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③指众望所归者。清张明弼《冒姬董小宛传》:“虞山

钱牧斋先生维时不惟一代龙门,实风流教主也。”④科举试场的正门。唐周墀《贺王仆射放榜》诗:“欲到龙门看风雨,关防不许暂离营。”《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回头就不见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我被关了一个多月,闷得慌了,开了龙门就跑的。”⑤借指科举会试。会试中式为登龙门。唐卢纶《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崔峒补阙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诗:“桂树曾争折,龙门几共登。”宋洪迈《夷坚支志丁·刘改之教授》:“(刘过)淳熙甲午预秋荐,将赴省试。临岐眷恋不忍行,在道赋《水仙子》一词??二更后,一美女忽来前,执拍板曰:‘愿唱一曲劝酒。’即歌曰:‘别酒未斟心先醉,忽听阳关辞故里。扬鞭勒马到皇都,三题尽,当际会。稳跳龙门三级水,天意令吾先送喜。’”明杨柔胜《玉环记·约友赴选》:“才吞八斗气轩昂,一跃龙门姓字香。”参见政事部·议政“登龙”。

【花县】 晋潘岳为河阳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唐王维《送严秀才还蜀》:“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唐李贺《春昼》诗:“平阳花坞,河阳花县。”参见植物部·花卉“河阳一县花”。

【茂陵】 ①古县名。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汉初为茂乡,属槐里县。武帝筑茂陵,置为县,属右扶风。见《汉书·地理志上》。②陵墓名。○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汉书·武帝纪》:“(后元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五柞宫,入殡于未央宫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茂陵在长安西北八十里也。”○明宪宗朱见深的陵墓。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见《明史·宪宗纪》。③汉司马相如病免后家居茂陵,后因用以指代相如。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茂陵体犹瘠,淮阳疾未祛。”唐李贺《昌谷园新笋》诗之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清蒋纲《舟次书感》诗:“不及茂陵归有壁,翻同杜老别无家。”参见人物部·人杰“茂陵书生”。

【细柳】 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军,屯军细柳。帝自劳军,至细柳营,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使使者持节诏将军,亚夫传令开壁门。既入,帝按辔徐行。至营,亚夫以军礼见,成礼而去。帝曰:“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见《史记·绛侯世家》。后遂称军营纪律严明者为细柳营。细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南朝陈徐陵《为始兴王让琅玡二郡太守表》:“自甘泉通水,细柳屯兵,旁带戎臣,颇同疆埸。”北周庾信《燕歌行》:“自从将军出细柳,荡子空床难独守。”唐李嘉祐《送马将军奏事毕归滑州使幕》诗:“棠梨宫里瞻龙衮,细柳营前著豹裘。” 明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诗》:“已遣严兵营细柳,更教长剑倚扶桑。”清毛师柱《兵过》诗:“军容同细柳,知不负君恩。”参见武备部·军旅“细柳营”。

【南柯】 唐李公佐作《南柯太守传》,叙述淳于棼梦至槐安国,娶公主,封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槐安国。南柯郡为槐树南枝下另一蚁穴。后因以指梦境。亦比喻空幻。宋苏轼《九日次定国韵》:“南柯已一世,我眠未转头。”宋范成大《题城山晚对轩壁》诗:“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明高濂《玉簪记·重效》:“从教分手处,有梦托南柯。”参见人事部·睡梦“南柯一梦”。

【灞上】 地名,在陕西省西安市东、灞水西高原上,故名。《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唐杜甫《怀灞上游》诗:“怅望东陵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99.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