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古诗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

更新时间:2024-06-22 04: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年高考古诗文阅读测试内容分析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报告》第五章(节选)

【渐新堂】-唐建新的BLOG

一、试题概况分析

从测试材料的角度而言,人物传记类文章仍然占据了大部分。有8套试卷从《二十四史》中选择了测试材料,这在总卷数中占了44.4%。有些试卷中的测试材料虽然不是直接采自史书,但表达方式与史书中的传记也较为类似。只有湖南卷、湖北卷等少数试卷使用了非叙事类的文本来作为测试材料。这表明命题者普遍认为叙事类的文本更适合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唐宋名家的散文和笔记体的小说成为较为重要的材料来源。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测试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主要涉及的能力是“鉴赏评价”。试题一般是从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几个方面,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2010年18套试题共考查了19首古诗词曲,这些诗歌体裁不一,基本涵盖了文学史的主要时期。其中唐诗5首,宋诗5首,宋词4首,唐宋诗词共12首,占古诗词曲阅读试题总量的66.7%,仍然呈现出选材集中于唐宋诗词的态势。但不同于往年的是,魏晋南北朝诗歌有3首,清词1首,而元曲只被选用1首。这些诗歌题材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即景感怀居多。

二、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

各个能力层级并不是单纯的并列关系,有些较高水平的能力往往是建立在较低水平能力基础之上的。比如要达到“解释特定语境中句子的含义”这个水平,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与语法功能就是必不可少的。还有,试卷中的题目与测试内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题目的测试内容比较单一,比如所有的试卷都设置了专门的试题来考查“理解实词的含义”;某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则往往包含了多项测试能力要求,比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个能力要求,《考试大纲》中虽然单独列出,但是所有的试卷都是采用翻译题的形式将句式与句子理解综合考查的。正是基于上述的考虑,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本报告不再

将“理解文言句式”这样的能力要求单独列出,而是用更高水平的“解释特定语境中句子的含义”能力涵盖之。

各卷文言文阅读的测试内容有不少共同之处,同时也有些差别。在诸多能力要求中,各卷普遍重视的是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因而都将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本内容作为重要的测试内容;相形之下,反思评价以及比较延伸的能力要求则只有很少的试卷有所涉及。这也表明多数试卷在文言文阅读测试上的重点是落脚于文意的理解而非文学艺术的鉴赏。下文将分别对各个测试内容的考查情况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 1.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在文言文阅读测试中,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主要指的是实词。实词是构成语句的最基础的要素。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因此,历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都把“理解文中实词的含义”作为测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以来,各卷也都设置专门的试题来考查该项。一般来说,各卷考查实词都强调“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说,考查的重点是该词在文中的语境义,并且尽量不涉及那些生僻的词汇。

在2010年的高考试题中,各卷试题中考查的实词为:报、宠、祈、法、及、寻、会、遂、居、券、诣、复、语、委、识、恙、濒、客、薄、卒、归、容止、著、庶几、鄙、甫、畜、籍、敝、遽、具事、发、馈、治、第、质、杖、翼、趣、徇、敌、伺、拒、见、属、具、贾、家、款、年、总、除、愀然、干、荫、尚、身、屈、鸠、大辟、遗、与、造、素、徙、浸、内、置。除去重复,共计68个。重复的有四个:寻、属、籍、薄,都是出现了两次。这68个实词大部分都曾经在教材中出现过,并不生僻,即使有些义项并不常见,考生通过上下文也基本可以推断。而且除了四川卷、广东卷、上海卷之外,其余的试题都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选项,这也无疑降低了难度。综观各卷,考查的实词以动词居多,尤其是那些古今意义有一定差异的词汇,活用或者通假的词也常常会成为考查对象。

2.整合文本信息,辨别词语的语法功能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而且使用灵活。毋庸置疑的是,虚词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否深入地理解虚词的用法,也直接影响到对文言文意义的理解。在语文高考中,虚词用法的习题也是最经常出现的题目之一。近些年的《考试大纲》都明

确规定考生要掌握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与实词一样,虚词的用法是指文言虚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考查的重点则是辨别虚词在不同语境中意义和用法的差异。

在2010年的文言文阅读试题中,有9套试卷设置了专门的题目来考查虚词的用法,共考查了13个虚词(重复不计),其中有些虚词出现了多次。

3.解释特定语境中句子的含义

相对于理解实词和虚词而言,理解文中的句子是更高水平的能力要求。考生不仅需要理解句中的实词、虚词,还需要理清句式,并联系整个语境。为了判断考生是否理解了语句,命题者一般采取的形式是让考生对一段文字进行断句或者翻译。

断句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句读”问题。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断句可以说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如果能够正确断句,那就表明该考生能够疏通文意,对句子的结构和意思有了大致的理解。

翻译要求考生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解释句子的意思,这是最为有效地检验考生文言文理解程度的方式。从能力要求的角度来说,“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能力。对于命题者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如何选择翻译的句子。一般来说,这个句子都不能太长。除此之外,这个句子还需要具有“采分点”。所谓的“采分点”一般是指特殊的文言语法现象(活用、倒装等)和句子中关键的词语。因此,文言文翻译实际上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文言语法知识以及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翻译考查的知识重点一般有: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偏义复词等。此外,因为考生需要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让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所以翻译题也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表达能力。

4.整合文本中的多则信息,考虑多维标准的比较、对照和分类

这与筛选文中信息是类似的,也是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的重点。题目一般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之上,从选项中筛选中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筛选信息不是简单地从文章中提取相应的信息,它首先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整合文本中的多则信息,并按照题目中的标准进行比较、对照和分类。2010年共有13套试卷考查了这一内容,占试卷总数的72.2%,并且全部采用选

择题形式。由于测试材料多是以人物传记类的叙事文本为主,所以此类试题常常是从叙事的主要因素着眼的,或者是能表现主人公优秀品质的细节描写,或者是文中重要的情节等。

5.归纳概括文本内容

这项测试内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表面文意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试卷一般是用选择题的方式考查(上海卷除外),所以,所谓的“归纳、概括”,实际上是要求考生辨别选项中的归纳、概括是否存在错误。2010的18套试卷中,有17套试卷或多或少都涉及到这一测试内容。

6.分析概括作者观点

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实际上往往也包含着对作者观点的分析或概括。在人物传记类的文章中,主要的内容是叙事,作者虽然在文字中也寄寓褒贬,但是一般并不直接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因而,在多数情况下,这一测试要求可能不大明显;但是,在论说类的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无疑是文章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如果选取了论说类的文章作为测试材料,命题者往往会设置题目让考生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之所以区分“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与“分析概括作者观点”这两个测试内容,主要的原因也在于此。

7.鉴赏评价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考试大纲》关于鉴赏评价的阐述是比较明确的,这个能力层级包括了两个测试内容: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将两者合并称为“鉴赏评价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事实上,文言文阅读测试题历来涉及鉴赏评价的内容都比较少,命题者普遍倾向于将文言文阅读定位在理解、分析的层次,而在现代文阅读题和古代诗词鉴赏题中偏重鉴赏,来取得互补。综观2010年的试卷,涉及到鉴赏这一测试内容的主要是上海卷。

(二)测试材料分析

表5-8:2010年文言文阅读测试材料的出处和类型一览表 卷别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材料出处 《明史?王祎传》 《宋史?康保裔传》 材料类型 人物传记(二十四史) 重庆卷 辽宁卷 安徽卷 四川卷 课标全国卷 浙江卷 上海卷(2) 北京卷 天津卷 湖南卷 江西卷 上海卷(1) 江苏卷 湖北卷 广东卷 山东卷 福建卷 《宋史?查道传》 《宋史?赵良淳传》 《周书·贺兰祥传》 《汉书·酷吏传》 《明史·花云传》 《魏书·胡叟传》 (唐)元结《九疑山图记》 (唐)柳宗元《宋清传》 (唐)段成式《叶限》(选自《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 唐代散文(游记) 唐代散文(人物传记) 唐代笔记小说 (宋)陈亮《诸葛孔明》(选自《陈亮集》) 宋代散文(史论) (宋)王安石《鲁国公赠太尉中书令王公行宋代散文(行状;状》(选自《临川文集》) (宋)欧阳修《尚书都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庆历四年)》 (宋)欧阳修《南 阳县君谢氏墓志铭》(选自《欧阳修全集》) (宋)欧阳修《原弊》(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选自(明)谢蕡《后鉴录》卷下 (清)汪琬《申甫传》(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 (清)张惠言《周维城传》(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清代散文(人物传记) 宋代散文(策论) 明代笔记小说 宋代散文(墓志铭;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 注:上海卷(1)表示上海卷中的第一则文言文阅读材料,上海卷(2)表示上海卷中的第二则文言文阅读材料。以下同。

4.测试材料的特点 (1)思想内容积极

通过阅读浅易文言文,认识并发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是文言文的重要教育功能。因此命题者在选择测试材料时,大都会选用那些思想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能彰显人的价值的文言文来作测试材料,以期对考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综观2010年19则文言文测试材料,绝大部分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点。如安徽卷的贺兰祥有胆量有勇气,清廉有德政;课标全国卷的花云勇猛超群,至死不屈;上海卷第一则文言文中的欧阳晔廉洁、爱民、正直;天津卷选用的是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古代版的“灰姑娘”故事,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北京卷的宋清从长远利益考虑求利,告诫人们不能短视等等。这表明,文言文阅读材料充当的不仅是测试的材料,更是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古人的智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2)选文体裁多样化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其蕴涵的深厚民族精神是通过极其多样化的体裁形式来表现的。命题者在选用文言文作测试材料时,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多不同的体裁。2010年的19则文言文测试材料,不仅有正史中的人物传记,还有“游记”“策论”“笔记小说”“史论”“墓志铭”“行状”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言文阅读测试材料体裁的多样化。另外,天津卷和广东卷在文言文测试材料的体裁方面有新的尝试,选用的是“笔记小说”这一体裁。这表明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在不断拓宽。

(3)人物形象多元化

文言文是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选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已不再单一化。“正史”中的良吏,有着理想化的人格、高尚的职业操守,他们是高考文言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但是除此之外,2010年高考文言文测试材料中的人物,还有商人形象,如北京卷的宋清和福建卷的周维城;四川卷呈现的是酷吏的形象,山东卷的申甫不受重用,天津卷的叶限饱受后母虐待等等。这些平民、酷吏形象和“正史”中的良吏,共同形成了2010年文言文测试材料人物形象多元化的特点。

(4)名家散文受关注

2010年的19则文言文测试材料中,有5则文言文是名家散文,占总测试材料篇数的比例达26.3%。其中,北京卷选用了柳宗元的散文,江西卷选用的是王安石,上海卷的第一则文言文和湖北卷、江苏卷则不约而同地选用了欧阳修的散文。柳宗元、王安石和欧阳修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均以散文著称。选用他们的文章,符合《课程标准》“学习古代优秀作品”的要求。另外,名家散文的语言会更典范,其风格特点考生也更熟悉。

三、古诗词曲阅读试题分析

(一)测试内容分析

1.提取信息 2.解释推论

(1)解释特殊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此类题目以一个词或一句话为测试的重点内容,要求考生解释其含义,这考查的是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生理解了诗歌基本内容,就能够完成题目要求。 (2)整合文章中的多则信息,理解/解释词语/短语的语境义。

表面看来这样的题目也是以一个词或一句话为切入,也是要求考生解释其含义,但这里含义的理解相对丰厚,需要考生整合文本中的多项信息,挖掘词或短语包蕴的深义。考生仅理解诗歌表面内容是不够的,要真正把握住诗歌主旨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才能够完成题目要求。

(3)整合文本中的多则信息,考虑多维标准的比较、对照和分类,处理文本中的干扰信息。

这类题目多以客观选择判断的形式出现,每个选项的考查标准与涉及的文本信息多样,而因需要考生作出判断选择,又要出现多项干扰信息。如此,试题实质考查了多维标准的比较、对照和分类。在这样的标准辨析中,学生要能够分析文本中的多则信息,排除干扰信息,作出正确判断。 (4)比较、对照文章中的信息,说明理由。

诗歌中的词语或句子,各有其表达的要义。命题者选择诗歌中的词语或句子,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比较、对照诗歌中的多则信息,解释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5)整合文本中的多则信息,运用简单推断的能力辨别文本的主旨。

此类题目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诗歌凝练含蓄,主旨往往隐含在诗歌中的各则信息中,考生需要整合文本中的多则信息,运用一定的推断能力辨别出文本的主旨。

(6)以文本为基础,运用较高的推断能力,从整篇文章的角度解释某一片段的意义。

命题者给出考查限定的内容,表面看来也是诗歌中的词语或句子,但命题考查重点是解释词语或句子的意义,而不是它们字面意思的理解。这考查的是考生可否深入理解诗歌内容,结合全篇,推断出限定内容的意义,并作出解释。 (7)以文本为基础,运用较高的推断能力,处理模糊的,有矛盾冲突的或否定意义的观点。

诗人常会用表面看来模糊、甚至相互矛盾的信息来表达思想情感,而高考命题者往往利用这些信息,要求考生解释说明。这需要考生阅读理解诗歌,推断诗句背后隐藏的深义,进而将目光集中在模糊的、有矛盾冲突的或否定意义的观点,作出解释。

3.反思评价

(1)辨别、分析作品的写作风格。

辨别、分析诗歌的写作风格,这是古代诗歌鉴赏中重要的测试内容,是高考古诗词曲阅读中最多见的测试内容之一。此类试题在2010年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中所占比例达到14.6%。学生头脑中要有作品表现形式的知识框架,理解每一种专业知识的内含。能够在诗词阅读中,辨别、判断每一种表现形式,并运用任一种知识具体分析作品的内容。

(2)评价文本中提供的特定信息。

命题者给出考查限定的信息,要求考生从内容或形式方面分析限定信息,最终为限定信息作出评价。这样的题目给学生的空间相对大,难度也相对高,学生要综合作品中的多项信息,在全面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评价。 (3)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评价作者的情感取向。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评价作者的情感取向,这是古代诗歌鉴赏中重要的测试内容,是高考古诗词曲阅读中最多见的测试内容之一。此类试题在2010年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中所占比例达到17.1%。诗贵含蓄,破解诗人们的含蓄表达,探寻到隐于诗句中的作者的情感取向,学生要细读细品,从表面到内里,分析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4)按要求提供文本以外的材料,分析文本信息。

古代诗人常引典故、化用诗句来表达情志,这也为今天的命题者提供了一个考查角度,即要求考生写出化用的诗句,并据此全面理解分析诗句。这无疑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这样的联系,学生首先要有足够多的、必要的积累,这才有做到按要求提取积累中的信息的可能,才能够进一步实现分析理解文本信息的目的。

(5)联系或比较文本和文本以外的知识,对文本进行解释或评价。 命题者在题目中引入古代诗论等经典评述,要求考生就诗歌内容联系、比较,并依据个人的阅读体验、生活感受、价值态度作出解释,或作出新的评价。这类试题也是诗词曲阅读者的特色试题。历朝历代名人评价某一首古诗,语言同样精炼概括,学生首先要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能理解题目要求。而这里的联系比较,引入的往往是专业的知识,学生要首先对文本进行解释或评价的目的,解释此类题目需要更高的文学积累。

(6)对文本的有关细节/信息给出解释或评价。

命题者在题目中给出学科的知识术语,要求考生运用这公共知识对限定的内容作出解释。从设题看,命题者没有难为学生,直接给出学科的知识术语,但解释或评价,要把诗词曲内容与知识术语融合在一起,从语意理解到语言表达,都有一定难度。

(7)对文本作出联系和比较,解释或评价文本的特征。

命题者给出他人对诗歌内容的评价,这评价涉及相关的学科知识术语,要求考生运用这些公共知识对诗歌内容进行比较辨别,或作出解释,或作出自己的评价。

4.比较延伸

阅读与文章观点/情感/主旨相同的文章,以比较其异同,丰富、整合、积累阅读体验。

此类试题选取的诗歌题材相同,但情感表达的重点不同,比较阅读,考查考生丰富、整合、积累的阅读体验。考生要在理解每一首诗的基础上,俯瞰两首诗的异同,从而归纳出重点,完成题目要求。 (二)测试材料分析

1.测试材料的来源

表 2010年古诗词曲阅读测试材料基本情况一览表

卷别 全国卷1 全国卷2 课标全国卷 北京卷 天津卷 上海卷 重庆卷 辽宁卷 福建卷 浙江卷 湖北卷 湖南卷 安徽卷 江西卷 四川卷 广东卷 山东卷 作者 刘孝绰 欧阳修 江总 李白 司空曙 雍陶 王恽 郭麟 陈与义 郭祥正 王安石 范成大 陆游 杜甫 陈与义 向子湮 黄庭坚 阮籍 朝代 南朝梁 宋 南北朝陈 唐 唐 唐 元 清 宋 宋 宋 宋 宋 唐 宋 宋 宋 三国魏 体裁 诗 诗 乐府诗 诗 诗 诗 曲 词 诗 诗 诗 词 词 诗 诗 词 词 篇目 《咏素蝶诗》 《梦中作》 《雨雪曲》 《古风》(其三十九)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越调?尧庙秋社》 《菩萨蛮?北固题壁》 《雨》 《访隐者》 《定林》 《鹊桥仙?七夕》 《好事近》 《岁暮》 《送人归京师》 《减字木兰花》 《望江东》 题材 咏物感怀 即景感怀 边塞征战 即景感怀 惜别怀远 惜别怀远 即景感怀 即景感怀 即景感怀 即事抒怀 述志感怀 爱情 即景感怀 即事抒怀 送别 即景感怀 闺情 述志感怀 诗 《咏怀八十二首》

(其七十九) 江苏卷

(1)测试材料的题材内容丰富、大气。

2010年古诗词曲阅读测试材料,19篇作品涵盖了即景感怀、即事抒怀、咏物感怀、述志感怀、惜别怀远、边塞征战、闺情等多个题材。其中,首先以感怀之作为多,其次是送别诗。感怀作品12首,多是将个人命运置于国家兴衰的大背景下的感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诗人看景睹物,所思所想是国家时政发展,是个人效力国家的愿望。如安徽卷杜甫的《岁暮》;二是诗人嗟叹世事,抒发个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情,如北京卷李白的《古风(其三十九)》;三是诗人寄情山水景物,抒发旷达自适的愉悦心情。送别诗共4首,但以“别情”为重的只有江苏卷《送魏二》,其他3首或加有思乡之情,或掺杂忧国之愁。总体看来,2010年古诗词曲阅读测试材料大气,关注个体的情感命运,但个体情感的抒发不是小我的得失,而是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联系,或以个人情感追求表达人生的理想价值。这样的测试材料,不仅是考查阅读能力的载体,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建构考生的价值观。 (2)测试材料的主旨表达隐蔽。

2010年古诗词曲阅读测试材料,19篇作品涉及的题材内容丰富,但就诗歌主旨而言,表达隐蔽。以常规的读诗的方法读这些诗词,从题目入手,细读诗句内容,不一定能够快速准确捕捉住诗歌主旨。6首词曲,虽50%有词题,但词题并没有提供更多的有关主旨信息。其他13首诗,4首送别诗外,其他诗的题目都是仅提示了诗歌的题材内容,诗歌的主旨需要细分析细分辨。诗歌测试材料的主旨表达隐蔽,这是试题要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需要,但这无形中也提高了试题的难度。

(3)测试材料的体裁兼及诗词曲,但以格律诗为重。

2010年古诗词曲阅读测试材料,19首作品,涵盖了乐府诗、古诗、格律诗、词、曲,体裁多样,其中格律诗9首,词5首,曲1首,古诗3首,乐府诗1首。成熟的格律诗备受命题者青睐,近年来一直占据高考测试材料的主要位置。 (3)测试材料以不知名作家作品为多。

王昌龄 唐 诗 《送魏二》 送别 在近几年的高考古诗词曲的测试材料中,名家名篇的数量有所下降,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与不知名作家的优秀作品在数量上都有所上升。2010年古诗词曲阅读测试材料作家作品的分布保持了近年的态势。 (4)测试材料中多包含命题者的加注。

高考古诗词曲阅读测试材料中一般都包含命题者的加注,这是落实《课标》中“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的要求,为考生提供阅读理解的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诗歌,以实现鉴赏评价这一考查重点。高考命题者给古代诗歌鉴赏测试材料加注,内容通常涉及作品创作的相关背景、生疏的作家、生僻的字词、特定称谓用语等。

四、2005年-2010年试题宏观走势分析

(一)测试内容宏观走势分析

1.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

(1)阅读理解考查逐渐“重文轻言”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可以发现,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虚词用法、句子含义,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等能力要求,始终都是文言文阅读试题主要而稳定的考查内容。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这些测试内容在试卷中的重要性,正在产生一些细微的变化。最主要的表现是文言词汇特别是虚词考查的淡化。全国卷从2005年开始,取消了文言虚词辨析题。随后,有些自主命题的省市也取消了专项考查虚词的题目。

(2)文言文阅读不再单纯注重理解

在《考试大纲》中,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虽然也包括“鉴赏评价”这一能力层级,但是试题却很少涉及,各卷普遍倾向于在诗词鉴赏中考查这一点。纵观近几年的试题,考查“鉴赏评价”的试题在增加。

2.古诗词曲阅读测试内容

命题者之所以重视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考查,是因为诗歌是用来表达思想情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阅读诗歌最重要目的,也是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基础。但也正因此,需要辨析高考试题对作品思想内容的考查一项,是否达到了《考试大纲》规定测试的能级。研究阅读能力层级,准确阐释《考试大纲》规定的考

查能力,为考生提供具有更高效度的测试内容,这将是今后高考古诗词曲阅读试题命制的追求。

五、特色试题点评

(一)文言文阅读特色试题点评

1.阅读延伸凸显测试内容的创新

2010年的文言文阅读试题中,最具突破意义的应属北京卷的阅读延伸题。题目示例如下:

【示例5-55】

第二大题文言文《宋清传》中说“清之取利远,远故大”,意思是“宋清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因为考虑长远所以获得的利益较大”。这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概念的领悟。(不少于200字)

【答案示例】宋清善待采药人和买药人,并把堆积如山的债券付之一炬;宋清卖药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得势或是失势,结果声名远播而获得了更大的利益。现在有的人奉行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处世哲学,不论是做生意或是结交朋友,总是见财起意,见利忘义,没有长远的眼光,甚至为了蝇头小利钩心斗角,多年的朋友、亲人为此反目,闹得家无宁日,友不敢信任。这样做,其实就是鼠目寸光的表现,是最为愚妄的。

(北京卷,第10题)

阅读延伸题是北京卷新设的题型,突出应用性、人文性、综合性,以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为命题范围,在这两部分各出一题,每题约10分。这类题目考查的内容比较广泛,不仅可以考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考对文章的延伸性思考。前者强调对作者及文本的理解;后者强调自己的感受和领悟。

从文言文阅读测试的范围来说,这道阅读延伸题最重要的特色在于它凸显了测试内容的创新。文言文阅读的测试一直比较注重的是理解。无论是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还是翻译和文本内容要点概括,强调的都是理解文本,对于学生的思考和阅读感受很少涉及。对于经典文言作品来说,如果我们仅仅解决其字词句理解的问题,或仅仅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而不欣赏其艺术形式,或者对它的内容不

展开思考和研究,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无疑是不完全的。阅读延伸题虽立足于文本理解,但重点是阐发意蕴和表达个性阅读经验。应该说,这也是对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的延伸。“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欣赏时要做到:“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从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毋庸讳言,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测试在这一点上做的并不够。从这个角度而言,北京卷的这一道阅读延伸题是有益的尝试。

2.联系选修,比较文本,整合阅读体验

浙江卷2009年就设置题目考查了《论语》,今年虽然同样也是考查《论语》,但显然更有新意。试题如下:

【示例5-56】

《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参考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浙江卷,第24题)

从试卷编制的角度来说,这一题意在考查选修模块“《论语》选读”的内容。就“《论语》选读”而言,一般的教学建议都是注重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教学层次。该题也正是从“交友”着眼,要求学生挖掘《论语》中的文化内涵,将阅读测试与选修模块的学习巧妙联系。更为重要的是,试题别出心裁,不是从《论语》中的语句出发,而是关注《论语》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通过欧阳修《朋党论》中的内容来联系《论语》。这实际上是要求考生整合阅读的体验,建立文本之间的联系,比较不同文本之间在内容上的异同。这种阅读是符合人们日

常的阅读经验的。不论是为了精神愉悦还是为了求知的阅读,人们在阅读某部书的时候,总是能联想起类似或者有关联的文本,这也是个人积累阅读经验,发展阅读能力必经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8h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