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学案(教师版)

更新时间:2023-12-14 06: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一语文学案: 《六国论》

编写:张庆明 刘克龙 审核:董文志

一、作者介绍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赵祯嘉祐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进京,苏家兄弟同时考取进士,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其中《机策》二篇、《权书》十篇、《成集就叫做《嘉祐集》。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二、 写作背景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课前预习案】

三、整体感知 1、《六国论》的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 弊在赂秦 。然后以韩、魏、楚三国赂秦而灭亡作为论据,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也。再从不赂秦的国家——齐国、燕国、赵国也终于灭亡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二段中提出的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 , 不能独完这一道理。第四段提出为国者当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最后一段借古讽今,向北宋当局敲起勿蹈复辙的警钟, 苟以天下之大 ,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提出文章的写作目的。 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率赂秦耶(shuài) 思厥先祖父(jué) 暴霜露(pù) 抱薪救火(xīn)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ǔ) 燕赵之君(yān) 洎牧(jì) 以谗诛(chán) 革灭殆尽(dài) 四、基础知识巩固 1.词类活用

(1)李牧连却之(使动用法,使??退却) (2)以弱天下之民(使动用法,使??弱)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月:名词作状语,一月一月地)

(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完整地存在) (5)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坚持到底)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为动词,以礼相待) 2.古今异义

1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那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 )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灭亡 ) (4)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力量 )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 3.一词多义。 (1)非:

①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②不对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2)或:

①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3)得:

①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 (《六国论》)

③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 ⑥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4)相:

①互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②偏指一方,相当于“你”“他”等 相见恨晚 ③递相,先后 死者相藉 (《捕蛇者说》) ④亲自观看 伯乐相马 (5)势:

①势力 其势弱于秦 (《六国论》)

②形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4.特殊句式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为??所??”式)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也”式)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

(5)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8)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9)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课堂学习案】

背诵课文,思考问题

1.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 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正反两个方面:一是“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3. 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 第二段中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5. 第三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6.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第四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7.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

3

重蹈历史的覆辙。

【课堂练习案】

六国论 苏 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1)藉之以蔽其西(遮蔽) (2)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挺身而出)

(3)以阴助其急(暗中) (4)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发展到,以至于) 2.对下面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B)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B.让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暗中协助解决韩、魏的急难。

C.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再让韩、魏用阴谋手段协助解决四国的急难。

D.把韩、魏两国抛弃给秦国,而四国在国内休养生息,四国有了急难,就让韩、魏背地里帮助解决。

3.文中举范雎收韩、商鞅收魏的例子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C)

A.为说明昭王出兵攻齐的做法不妥。 B.为证明范雎、商鞅有远见卓识。 C.为说明韩、魏战略地位重要,为天下所重。 D.为证明秦之所忌非韩即魏。 4.对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的内容和写法所作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

B.都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但一文认为弊在赂秦,一文认为未厚韩亲魏以摈秦。 C.都从六国灭亡立论,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D.都是在宋王朝面临北方和西夏威胁的形势下发表议论的,都要求积极抗敌。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84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