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 传统学术型写作指南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1:27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 第一种形态有哪些方式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一种 传统学术型写作指南
一、类型界定
传统学术型毕业论文(设计),指的是传统的、常规的毕业论文(设计),通常是由办学单位指定论文题目,学生根据题目进行搜集材料、阅读文献和论文写作(设计)的一种毕业论文(设计)的类型。 传统学术型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学术和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是全面反映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 传统学术型毕业论文(设计)的优势在于:1、它与学术论文(设计)基本一致,教师和学生都比较熟悉;2、它能全面的反映学生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应用水平;3、在操作上简单易行。适用于所有学科。其不足之处也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容易抄袭。
二、选题要点
传统学术型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已由办学单位制定,对学生而言,在选题上没有太大的困难。根据办学单位提供的毕业论文题目,从中选择熟悉的题目进行写作即可。这类命题作文,学生在写作类型上,没有主动选择的可能性。这也正是需要改革的问题。
三、写作要点
(一)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独立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及科学方法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处理实验数据、利用文献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毕业论文是以分析、论述、建模、推理、计算等为主的表达形式,毕业设计是以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为主的表达形式,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题目需要进行研究和表达。毕业论文要求立论正确,结构合理,条例清楚,内容完整,资料详实,文字通顺,引文规范,正文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以上。毕业设计需提供相关图纸和说明书。
(三)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
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应包括封面、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部分,并按前后顺序排列。
1.封面
按要求填写封面所有内容。 2.目录
独立成页,包括摘要,正文中的一级、二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项目所在的页码。
3.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成果、结论及其意义,一般为300~500字。摘要一般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
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符合学科分类,一般为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4.正文
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和结论,正文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以上。 (1)绪论
绪论为正文第一部分内容,简单介绍本项研究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意义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研究目的意义和拟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单独作为一部分内容)。
(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在正文中应将调查、研究中所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提出论点,突出创新。内容可根据学科特点和研究内容的性质而不同。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对实验结果或调研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方面。内容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炼,条理分明,重点突出。
(3)结论
结论为正文的最后一部分,是对主要成果的归纳和总结,要突出创新点,并以简练的文字对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可反映毕业论文工作中取材广博程度,又可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还可以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结论之后列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阅读过的发表或出版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文献。引用其它一些未公开发表和出版的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有确需要说明的可以在附录中予以说明。参考文献一般应在5篇以上。
6.附录
凡不宜放在论文正文中,但又对论文确有作用的资料,如较为冗长的公式推导、重复性或者辅助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有关说明等,可以编制成论文的附录。附录字数不计入论文文字数量。
7.致谢
致谢部分一般是对整个毕业论文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总结,对给予毕业论文工作提供帮助的组织或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单明了,一般为200字左右。
8. 排版要求
(1)论文开本及版芯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40页以上的毕业论文用双面打印,40页以下的毕业论文用单面打印。
版芯要求: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装订线:10 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 (2)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 (3)正文字体
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1.5倍行间;图、表标题采用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毕业论文格式: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二号宋体,居中)
学生姓名 学 号
类 型 网 络 教 育 专 业 层 次 指导教师 日 期
目 录
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3号黑体 居中 摘 要……………………………………………………………………1 一、绪论…………………………………………………………………2 二、论文主体……………………………………………………3 (一)二级标题………………………………………………………… 4
…… ……
五、结论……………………………………………21 参考文献……………………………………………………23 附录……………………………………………………………24 致谢…………………………………………………………28
全文1.5倍行距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的调查研究 小四号黑体
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字数300-500字。 摘要:本文将调研的两个语文课例作为论据,从印象式、创造性阅读方面立论。依语文课标为宗旨,与传统的教学作比较,通过印象式阅读,即初读、观察、想象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推测能力;通过创造性阅读,即综合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提取、互动交流与自我展示,从而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上述论证既是《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实际作用初见成效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同时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实践;调查研究 小四号宋体,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字后面无标点符号。 小四号黑体
黑体三号,居中 一、 绪 论 黑体四号,居中 (一)××××××
宋体小四号 ×××××××××××××××,×××××××××××××××××××××××××××××1××××××。××××××××××××××××××××××××××××。 (二)×××××××× 引用脚注示例,上角标:① ××××××2×××××××××,××××××××××××××××××××××××××××××。××××××××××××××××××××。 二、 论文主体
黑体三号,居中 ××××××××××××××,××××××××××,×××××××××××××××××。××××××××××××××××××××××××。
……
三、×××××××× 黑体三号,居中 ××××××××××××××,××××××××××,×××××××××××××××××。××××××××××××××××××××××××。
×××××××××××××,×××××××××××××××××× ××××××××××××××。×××××××××××××××××××××××××××××××××××。×××××××××××××××××××××××××××××××××。
……
标注示例,宋体,六号:① 五、结 论
黑体三号,居中 ××××××××××,×××××××××,×××××××××××××××××××××××××。××××××××××××××××××××××××××××××××××。
×××××××××××××,××××××××××××××××××××××××××××××××。×××××××××××××××××××××××××××××××××。
12
顾毓斌,封思贤.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1),p56-57
当参考文献是著作时,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黑体小四号,上空一行 出版单位,出版年 参考文献
当参考文献是期刊时,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号) [1]陈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J].江西教育.2002(3)
宋体,5号 [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 [3]Johnson C A, Harlow G E. Guatemala jadeitites and albitites were formed by deuterium-rich serpentinizing fluids deep within a subduction channel [J]. Geology, 1999, 27(7): 629 ……
附 录
黑体三号,居中 ×××××××××××××,×××××××××××××××××× ××××××××××××××。×××××××××××××××××××××××××××××××××。
致 谢
黑体三号,居中,上空一行 ××××××××××××,××××××××××××××。×××××
××××××××××××,××××××××××××,×××××××××××××××××××××××。
宋体,小四号 范文:
老子教育思想要义解读
摘要:老子创立了以“道”、“无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由此老子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能悟“道”、弘“道”的“圣人”,教育方法是“行不言之教”。老子还对“为学”与“为道”的关系,以及师道观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为此,可以从探讨老子的哲学思想入手,对老子教育思想的内在要义及其影响进行解读,以分离出其中具有永恒价值的思想元素。 关键词:老子;教育思想;要义;解读
如果非要给中国古老而灿烂的文明找一个“源”的话,那么可以断言,它的根在先秦,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们思想自由,学问广博,共同缔造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文化高峰———百家争鸣。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自汉代以后,在中国人的思
想舞台上,实际上只有一个儒家在表演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思想上的灾难。我们失去了什么?不仅仅是文化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我们对自由的渴望也失去了。在西方,古希腊、罗马的辉煌文明也曾遭到中世纪的长期蹂躏,可是,一个文艺复兴,复兴的不是具体的古希腊、罗马文化,而是古希腊、罗马的自由精神。我们的民族就缺乏这种对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以及自由精神的复兴,缺乏对传统的继承。
教育的根也在先秦,萌芽并成长于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头脑里。今天,当传统的以儒家师道尊严思想为底蕴的教育观遭遇重重诘难与困惑时,当各种现代教育理念纷至沓来冲击着我们教育的陈规陋习时,我们不得不再次走近老子,面对老子,赞叹老子。其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颇值得我们深思。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的哲学内涵营养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在社会和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都可以品味到它闪光的思想。在教育领域同样如此,它的教育理念、教
育倡导,不仅恩泽了我们的先辈,而且在今天仍有启示作用、教育功能和文化蕴意。
一、 老子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石
老子首先是作为一个哲学家而存在的。作为道家思想的开山者,老子凭借其通观人生、玄想大千、洞古察今的致思特点在锻炼和培养华夏子孙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方面,无他人能出其右。总的说来,老子构造出了一个充满辩证法思想的崇尚自然的哲学体系。兹举其概要如下:
(一)道法自然
老子自然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道”,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并以此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建立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道”字原义指人走的道路,有四通八达之意,后引申为“方法”、“途径”,包含着规律性、普遍性的意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以下凡引《老子》只注章数)“道”,“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四章》),是老子关于“道”的描述,可见“道”的一层含义是指物质世界的精神本体。老子认为,这个“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第三十四章》)的“道”又是万物发展、变化、灭亡无不遵循的总规律和总法则。老子把“道”与天、地、人并列为宇宙中的“四大”,认为四者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就是说一切的人类行为,包括为政治国、施行教化、个人修养等,都要效法自然的天道,遵道而行,否则只能自取灭亡。一切事物皆由“道”而生,随“道”而行,那么“道”的运作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进而又提出:“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其含义有二:一是指“道”作用下的万物总是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即事物都是在对立转化的状态下存在,这是“辨证思想较高的运用”
[1]59
;二是指纷繁复杂的万物最终都要返回到原来起始的状态,“夫物芸芸,各复
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第十六章》),即归根复命。归根复命是芸芸众生的规律,其本质就是“道”。这是“道”的第二层含义,也是老子“遵道而行,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的逻辑前提。“道”反映了老子的自然宇宙观。
(二)无为
老子从“道”的学说出发,对“无为而治”的主张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老子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来说明“道”虽然存在于万物之中,支配着万物,
但“道”的基本特性却是“自然无为”。首先,“无为”是无所不为而非无所作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三十七章》)“无为”直译可为“不做事”,但这里并非什么事都不做,只是有些事不做而已,即不妄为。其次,“无为”是成功致胜的根本。“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按照无为的原则去行动,没有不成功的,也就能达到无所不为的境界,此即“无不为”之意。它要求统治者不妄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再次,“无为”是顺应规律,不去强加干涉。“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二十九章》)这就启示我们不要强为,应顺应规律,强为就会把事情办坏。由此可见,老子哲学思想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以“天秩”为基础而构造“人秩”。天道无为,人道有为,即社会生活中应贯彻“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只要能遵循“道”的自然法则,“无不为”的根本功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于是万物便可自化,天下将会自正。正如老子所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总之,“道”、“无为”,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内核与精髓所在。
二、老子教育思想的内在精髓
老子以其内涵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基础,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教育观点和教育哲思。其思想要义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宏观把握:
(一)“复归于朴”的自然人性论
自古以来教育思想家在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时,都是以其人性论为基础的。老子在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时,虽未明确提出关于人性的理论,但“有实质的人性论”。[2]327老子主要是以自然人性作为其理论基调的。上文已谈到,老子认为自然万物纷繁众多,最终都要返回到它们的本原,而人之本性或本原是婴儿时期的纯真自然、无知无欲、质朴无华的素朴状态,在《老子》一书中多处流露出对婴儿的赞美。他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第十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四十九章》)。宇宙间的自然万物都是自然质朴的,人和万物一样,作为天地间的一分子,他的本性也应该是素朴的,就如同婴儿般的无知无欲,此即“自然人性”。而随着人的成长,现实生活中的仁义道德、政教礼乐、知识智慧等会使人在社会生活中变得贪婪多欲,为了物质利益而营私舞弊,无恶不作,使人性异化,导致婴儿般质
朴无华的自然本性和美好的德性丧失殆尽。为了解除痛苦,避免灾难,必须保持婴儿时期的无知无欲的心理状态,成人则应设法逐步把后来习得的一切抛弃,忘却仁义功利,解除种种负累,复归于朴,回到天真童年。因此,老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复归于婴儿时期那淳朴的精神境界,找回失落的美德。
(二)培养“圣人”的教育目标
在老子看来,培养出能够使人悟“道”、体“道”、弘“道”、唯“道”是从的“圣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圣人”也是道家的理想人格。什么是“圣人”呢?老子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这里他把“圣人”比作“赤子”,“赤子”的境界也就是“道”的境界:真性专一、气运自如、虚怀无物、诸欲莫干。这样的人就是实现他乌托邦理想国的“圣人”,能够实践他“无为”之道的“上德之王”,能够力行“清净无为主义”,具有超然庄重风度的君子。老子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水是天下之至柔,但道的柔弱则更甚,所以道的力量最大。而这个柔能胜强的道理,很少有人能切实地运用它。唯有圣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第二十八章》),才能体察道体的柔弱而行于宇宙。
[3]250圣的本意是通,“圣,通也”,通什么呢?最大的通,自然是上通天,中通人,
下通地。可见圣人乃是得自然之道,大行普化于世间,上通下达,通行于天地人三才之间。故“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由于圣人通察道体的柔弱,善于居下而不争,所以圣人必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这三件宝物,慈则能精进,俭则能广博,不敢为天下先则能深思熟虑,这样的顺道而贵生,自然得到真正的胜利。在道德沦丧、人性异化的现实世界里,“圣人”要做的就是体“道”、悟“道”、弘“道”、行“道”,力行身教,崇柔不争,帮助人们恢复淳朴的初始状态。
(三)行不言之教
如上所言,既然“人秩”要服从于“天秩”,那么反映在政治上,统治阶级应该采取“无为”的休养生息政策,让人们自正自富,自得其乐,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求教育者在实践中贯彻“行不言之教”的原则。所谓“不言之教”并非是不说话来教,而是教学生于不知不觉之中,教育者主要以自己的行止、仪容、榜样来影响受教育者,也就是身教。言和行相比较,老子更重视行的教育作用。他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二章》)所以老子特别强调“无为而自化”,教师施不言之教,避免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老子要教师做到“善言无瑕谪,善行无辙迹”(《第二十七章》)。“行不言之教”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重视其自然的思悟,让其自我完善自身的人格。这是一种超然自由的教育境界,影射出老子对受教育者的宽容和人格尊重以及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思考,闪耀着师生民主平等观念的最初思想火花。
(四)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读书治学与提高道德修养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传统教育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儒家对两者采取了兼提并举的立场,老子则认为二者是根本对立的,它们各自沿着相反的方向而运行。老子有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什么叫“为学日益”?即不断地学习社会文化知识,从而扩大知识面,增长智力及识见,这就是常人所说的学习。“为道”是指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活动。老子认为,学习知识以不断增加和积累为特征,提高精神境界则以不断减损为特征。减损什么?减损人的欲望。他认为追求政教礼乐之学就会一天比一天增多知识、情欲和巧伪,推行无为而治之道就会一天比一天减少各种私欲和巧伪,减少又减少,一直到“无为”的境地。如能顺其自然不妄为,那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了,从而达到“无不为”的最高境界。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为学”就是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自己的见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这是“为学”的根本;“为道”就是要提高自己的内心境界、思想水平,不断降低自己的私欲和不适合自然法则的杂念。“为学”和“为道”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我们可以视之为互动互制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清除私心杂念,“为学”难有成就;学识的提高和丰富,有助于内心境界的净
化从而使“为道”得以实现。老子这一思想的价值不在于他把“为学”与“为道”对立起来,而在于他“十分敏锐而深刻地提出了精神修炼与对象性认识活动之间的根本差异,正因有差异存在,人们才会不断关注如何平衡和协调人类精神这两个不同方面的发展问题。”[4]124虽然这一思想曾经被持“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倡导者们加以扭曲和利用,可是在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里,“精神危机”的存在又是其思想灵光的最好佐证。
(五)师道观
老子在“为师之道”方面的论述,是非常精辟而深刻的。老子认为,体“道”、悟“道”、行“道”之士即为圣人,他们就是百姓的师表,也就是说,在教师的身上应体现自然之道,只有理解自然之道,以自然之道处事待人,才配做人老师,才可称作圣人。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第十五章》),也就是说教师要是一个对“道”的掌握能博大精深的人。
老子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要处处做到唯道是从,行不言之教,坚定地树立“自然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的信念。教育中的“无为”,其实是顺性而为,也不是不为,更不是强为,而是在教育中根据学生的天性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点拨,教学要如时雨滋润万物一般,应时而来,适时而去,学生如草木油然萌发、生长、发展,而无丝毫束缚之感。老子还强调教师要把握住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他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要能做到有的放矢,教与学要能够做到自然而密切的配合。
老子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第八十一章》),意思是说教师要无私地对待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这样做得越多,自己的精神上就会有更大的收获。老子又云:“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第二十七章》)在这里,老子首次提出对学生一视同仁的思想,这一思想后来被孔子加以继承和发扬。总而言之,老子的教育观点和思想,处处闪耀着老子人生思想的光辉,为后世教育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思想源头。
三、影响与评价
老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教育方面,“自然无为,行不言之教”的思想,为当今进行的主体性教育和现代师生民主平等观念提供了思想上的萌芽,同时也暗合了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日益,为
道日损”的治学为道观,以差异性的表现形式睿智地指出了道德与学识的不等性,也给后人们提出了修身与治学的两个标准;高风亮节的师道观成为后来的教育者们纷纷效仿的楷模;散发着朴素气息的自然人性论又给孔子、孟子等大教育家提供了宝贵的教育哲学理论源泉,与后来孔孟提出的“性善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富含辩证法思想的自然宇宙观表现出了对自然世界的好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同样重视自然科学研究的墨家思想的产生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又为统治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理论财富;与儒家相结合而成的“外儒内道”的表现形式,在从古到今华夏子孙的人格塑造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老子思想的这种影响又远远超过了教育的范畴。其“为道”的教育宗旨和“无为”的管理思想,一方面是对以军事战争为特征的强权政治意志的削弱,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民风的淳朴和安定;老子所追求的超脱的人生境界,为身处逆境的文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灵寄托的港湾和失落时的精神家园;而老子“复归于朴”的思想又隐隐折射出一种异常宝贵的思想光芒:那就是对弱者的扶持和对强者的不满。这么说来,老子的思想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时代。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后来发展为道教,老子也被尊为道教的创始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道教的宗教思想体系中,存在着一个真正意义的全方位人类教育模式,
它所要培养的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智慧潜力,超越一般意义和价值的人,是以最高的知识、最大的德能、最完美的人性和最长久的生命力为目标的理想人类。”[5]87~ 88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子又是通过道教而影响全人类的。○
参考文献:
[1]车载.论老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 [3]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中华书局,1990.
[4]于述胜.道家教育智慧的现代启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 [5]汤伟侠.老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道教的影响[J].社会科学研究,2000,(1).
致谢
岁月如歌,光阴似箭,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经历了找工作的喧嚣与坎坷,我深深体会到了写作论文时的那份宁静与思考。回首四年的求学历程,对那些引导我、帮忙我、激励我的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
首先要感谢导师xxx教授,论文定题到写作定稿,倾注了xxx教授的大量心血。在大学期间,深深受益于许老师的关心、爱护和谆谆教导。他作为老师,点拨迷津,让人如沐春风;作为长辈,关怀备至,让人感念至深。能受教于xxx教授,我为自己感到庆幸。在此谨向xxx教授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同时,我要感谢所有教导过我、关心过我的老师。
正在阅读:
第一种 传统学术型写作指南03-08
数据库系统原理教案04-10
贫困山区孩子让人辛酸的学习生活08-13
中暑记作文600字07-10
快捷酒店调研09-26
2015考研华中科技大学901半导体物理真题完美回忆版03-28
消防系统(联动)控制逻辑关系说明03-27
投资学考试题型及重点07-22
假如我跟谁换一换作文800字06-18
三相分离器操作规程03-14
-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 论文范文(包括统一封面和内容的格式)
- 经典解题方法
- 综合部后勤办公用品管理办法+领用表
- 学生宿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16秋浙大《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在线作业
- 四分比丘尼戒本(诵戒专用)
- 浙江财经大学高财题库第一章习题
- 九大员岗位职责(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资料员、材料员、造价员、机管员)
- 旅游财务管理习题(学生版)
- 德阳外国语高二秋期入学考试题
- 投资学 精要版 第九版 第11章 期权市场
- 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认识
- bl03海运提单3国际贸易答案
- 2010-201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 VB程序填空改错设计题库全
- 教师心理健康案例分析 - 年轻班主任的心理困惑
-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溯及力是否适用?
- 三联书店推荐的100本好书
- 《化工原理》(第三版)复习思考题及解答
- 写作指南
- 学术
- 传统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写作之议论文
- 高二议论文写作训练(一)
-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范文
- 【最新文档】会计论文选题与写作要求-word范文模板 (2页)
- 议论文典型范文-功夫在课外等资料
- 高中议论文写作之学习论证(二)
- 精选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 考场议论文写作指导(一):审题与架构
- 议论文写作中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培养
- 论文致谢词范文(珍藏版)
- 医学论文写作要点和技巧
- 经济学硕士论文写作发表技巧指南期刊之家
- 毕业论文指之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法与范文
- 研究生开题报告书写模板各式范文(非常全面)
- 毕业论文写作周记范文共12周
- 毕业论文致谢部分范文
- 九年级语文上册《议论文知识点及范文》教案 新人教版
- 毕业论文写作中致谢词的写法及优秀范文
- 临床护理论文写作范文
- 经典毕业论文学习范文word写作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