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电子政务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更新时间:2024-03-30 20: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1

目 录

一、项目概况............................................................................................. 1

(一)项目名称 ............................................................................... 1 (二)项目性质 ............................................................................... 1 (三)项目具体承担单位及负责人 ............................................... 1 (四)预期目标 ............................................................................... 1 (五)主要建设内容 ....................................................................... 3 (六)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 4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5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 5 (二)项目建设依据 ....................................................................... 5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6 三、需求分析............................................................................................. 9

(一)需求分析 ............................................................................... 9

1、平台功能要求 .................................................................... 9

(1)数据交换共享 ....................................................... 9 (2)数据处理 ............................................................... 9 (3)信息分类管理 ..................................................... 10 (4)信息查询 ............................................................. 11 (5)联合奖惩 ............................................................. 11 (6)信用服务 ............................................................. 11 2、网站功能要求 .................................................................. 12

I

(1)宣传功能 ............................................................. 12 (2)公示功能 ............................................................. 12 (3)查询功能。 ......................................................... 13 (4)互动功能。 ......................................................... 13 3、平台安全要求 .................................................................. 13

(1)部署安全 ............................................................. 14 (2)数据安全 ............................................................. 14 4、数据规范要求 .................................................................. 15

(1)目录规范 ............................................................. 15 (2)数据记录规范 ..................................................... 17

四、技术方案........................................................................................... 18

(一)总体思路 ............................................................................. 18 (二)设计原则 ............................................................................. 19 (三)整体架构设计 ..................................................................... 21

1、平台总体框架 .................................................................. 21 2、系统物理架构 .................................................................. 22 (四)应用系统设计 ..................................................................... 23

1、信用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平台 .......................................... 23

(1)目录编目子系统 ................................................. 23 1) 信息类编码管理 ................................................... 24 2) 信息类元数据管理 ............................................... 24 3) 信息类关系建模 ................................................... 24

II

4) 信息类分类 ........................................................... 24 5) 元数据导入/导出 ................................................. 25 (2)目录注册子系统 ................................................. 25 1) 元数据提交 ........................................................... 25 2) 编目信息审核 ....................................................... 25 3) 备案管理 ............................................................... 26 (3)目录管理子系统 ................................................. 26 1) 数据库管理 ........................................................... 26 2) 辅助系统管理 ....................................................... 26 3) 日志分析管理 ....................................................... 27 4) 服务监控管理 ....................................................... 27 5) 用户反馈管理 ....................................................... 27 (4)目录发布门户子系统 ......................................... 27 1) 离线发布文本生成 ............................................... 28 2) 发布服务管理 ....................................................... 28 3) 发布网站管理 ....................................................... 28 (5)目录接口子系统 ................................................. 28 1) 接口定制 ............................................................... 28 2) 通用接口 ............................................................... 29 3) 与省信用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同步 ...................... 29 (6)政务信息目录对接子系统 ................................. 29 1) 信用应用域扩展 ................................................... 30

III

2) 应用领域目录与基础目录同步........................... 30

2、数据归集与共享平台 ...................................................... 30

(1)数据归集子系统 ................................................. 30 1) 增量数据采集 ....................................................... 31 2) 采集规则配置管理 ............................................... 31 3) 数据源配置管理 ................................................... 31 4) 采集过程监控 ....................................................... 31 5) 离线数据报送 ....................................................... 32 (2)数据清洗子系统 ................................................. 32 (3)数据比对子系统 ................................................. 32 1) 比对规则库管理 ................................................... 33 2) 作业调度器 ........................................................... 33 3) 数据比对报告 ....................................................... 33 (4)数据分发子系统 ................................................. 33 1) 数据分发规则管理 ............................................... 33 2) 数据订阅审批 ....................................................... 34 3) 数据分发流程管理 ............................................... 34 4) 数据分发结果检查 ............................................... 34 (5)平台接口子系统 ................................................. 34 3、政府内部信用信息应用与联合监管平台 ...................... 38

(1)信用信息查询 ..................................................... 39 1) 企业信用信息查询 ............................................... 39

IV

2) 事业单位信用信息查询 ....................................... 39 3) 社会组织信用信息查询 ....................................... 39 4) 重点涉信人群信用信息查询............................... 39 5) 其他自然人信用信息查询 ................................... 40 6) 信用目录查询 ....................................................... 40 7) 信用数据定制共享 ............................................... 40 (2)信用信息录入 ..................................................... 40 (3)信用信息校验 ..................................................... 41 (4)信用异议管理 ..................................................... 41 1) 信用异议申诉受理 ............................................... 42 2) 信用异议申诉处理结果记录............................... 42 (5)信用预警 ............................................................. 42 1) 信用预警规则 ....................................................... 42 2) 信用预警模型 ....................................................... 42 3) 信用预警服务 ....................................................... 43 4) 预警通知服务 ....................................................... 43 (6)信用联动监管 ..................................................... 43 1) 招投标联动监管 ................................................... 44 2) 公共资源分配联动监管 ....................................... 44 3) 评优评奖联动监管 ............................................... 44 4) 资质资格评定 ....................................................... 44 5) 分类监管 ............................................................... 44

V

6) 联合执法 ............................................................... 44 (7)信用信息审查 ..................................................... 45 (8)信用统计分析 ..................................................... 45 4、信用信息特色应用系统 .................................................. 45

(1)工程建设行业诚信管理 ..................................... 46 (2)纳税领域诚信管理 ............................................. 46 (3)有色金属、家居和新能源行业诚信管理 ......... 47 (4)重点人群信用管理 ............................................. 47 (5)银行机构信用信息服务 ..................................... 47 (6)信用服务机构信用信息服务 ............................. 47 5、“信用某”网 .................................................................. 48

(1)信用资讯 ............................................................. 48 1) 信用动态 ............................................................... 48 2) 信用公示 ............................................................... 48 3) 政策法规 ............................................................... 49 4) 专题信用建设 ....................................................... 49 5) 数据更新情况 ....................................................... 49 (2)信用助手 ............................................................. 50 1) 信用小助手 ........................................................... 50 2) 信用知识 ............................................................... 50 (3)信用互动交流 ..................................................... 50 1) 失信投诉 ............................................................... 50

VI

2) 异议申诉 ............................................................... 51 3) 信用申报 ............................................................... 51 4) 信用论坛 ............................................................... 51 5) 问卷调查 ............................................................... 51 (4)信用信息查询 ..................................................... 51 1) 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信用查询 .............. 52 2) 自然人信用查询 ................................................... 52 3) 企业评级派位 ....................................................... 52 4) 信用自评测验 ....................................................... 52 5) 信用链条 ............................................................... 52 (5)用户中心 ............................................................. 53 1) 用户注册与身份认定 ........................................... 53 2) 信用记录使用 ....................................................... 53 3) 信用异议申诉 ....................................................... 53 4) 信用记录授权查询码 ........................................... 53

6、“信用某”APP ................................................................ 54 7、县(市、区)公共信用信息内部应用系统 .................. 55

(1)信用信息查询 ..................................................... 55 1) 企业信用信息查询 ............................................... 55 2) 事业单位信用信息查询 ....................................... 56 3) 社会组织信用信息查询 ....................................... 56 4) 自然人信用信息查询 ........................................... 56

VII

(2)信用信息录入 ..................................................... 56 (3)信用信息校验 ..................................................... 57 (4)信用异议管理 ..................................................... 57 1) 信用异议申诉受理 ............................................... 57 2) 信用异议申诉处理结果记录............................... 58 (5)信用统计分析 ..................................................... 58 8、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支撑平台 .......................................... 58

(1)系统安全保障 ..................................................... 58 (2)统一流程管理 ..................................................... 59 (3)统一基础资源管理 ............................................. 59 (4)统一系统管理 ..................................................... 59 1) 运行状态统计分析 ............................................... 59 2) 报表中心 ............................................................... 60 3) 决策支持 ............................................................... 60 (5)系统管理 ............................................................. 60 1) 组织机构管理 ....................................................... 60 2) 用户管理 ............................................................... 60 3) 系统模块管理 ....................................................... 61 4) 角色管理 ............................................................... 61 5) 日志管理 ............................................................... 61 6) 系统版本更新 ....................................................... 61

(五)信用信息数据库设计 ......................................................... 62

VIII

1、公共数据库 ...................................................................... 62

(1)公共数据库的结构组成 ..................................... 62 (2)公共数据库的逻辑关系 ..................................... 63 2、应用数据库 ...................................................................... 77

(1)政府内部信用信息服务应用数据库 ................. 77 (2)信用某网应用数据库 ......................................... 77 (3)信用个性化服务应用数据库 ............................. 77

(六)信息安全规划 ..................................................................... 78

1、硬件层面信息安全 .......................................................... 78

(1)网络设备层面 ..................................................... 78 (2)服务器区域 ......................................................... 78 (3)硬件安全设备 ..................................................... 79 2、数据安全性设计 .............................................................. 80

(1)数据接入安全 ..................................................... 80 (2)数据传输安全 ..................................................... 80 (3)数据发布安全 ..................................................... 80 (4)涉密数据安全 ..................................................... 81 (5)安全审计 ............................................................. 81 3、应用层面数据安全 .......................................................... 81

(1)身份鉴别 ............................................................. 81 (2)访问控制 ............................................................. 82 (3)安全审计 ............................................................. 82

IX

(4)剩余信息保护 ..................................................... 83 (5)通信完整性 ......................................................... 83 (5)通信保密性 ......................................................... 83 (6)抗抵赖 ................................................................. 83 (7)软件容错 ............................................................. 84 (8)资源控制 ............................................................. 84 4、应急响应 .......................................................................... 84

五、组织实施........................................................................................... 85

(一)组织保障 ............................................................................. 85 (二)实施进度计划 ..................................................................... 85

1、第一阶段建设任务(2016年底) ................................. 86 2、第二阶段建设任务(2017年底) ................................. 86

六、概算编制........................................................................................... 88

(一)编制说明 ............................................................................. 88 (二)

编制依据 .............................................................. 89

(三)取费标准 ............................................................................. 91 (四)工程投资 ............................................................................. 91

1、总投资预算 ...................................................................... 91 2、硬件设备购置费用明细 .................................................. 93 3、软件购置及开发费用明细 .............................................. 99 4、数据库购置及开发费用明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配套工程建设费用预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X

七、风险及效益分析 ............................................................................ 101

(一)风险识别和分析 ............................................................... 102 (二)效益分析 ........................................................................... 103

1、社会效益分析 ................................................................ 103 2、经济效益分析 ................................................................ 104

八、其他附件材料清单 ........................................................................ 106 八、某盟信息化建设现状 .................................................................... 106

附件1 :某盟市本级行政部门业务系统应用情况列表 .......... 106 附件2:某盟政府部门前置机配置计划列表 ............................ 108

XI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信用某”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二)项目性质 新建

(三)项目具体承担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法人单位:某盟发改委 项目负责人: (四)预期目标

1、整合共享公共信用信息资源

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面向信用专业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共享相关信息,提高市场主体活力,释放数据价值,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监管格局,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建立健全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解决各地各部门自行开发信用信息系统形成“信息孤岛”的弊端,整合全市企业信用信息,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1

2、提高行政效能

实现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使政府内部收集、处理、传递信息更加快捷,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简化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3、 强化政府联合监管

各市县、各部门依托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实现内部查询、对外披露和联合监管等运用,并在重点行业和区域逐步开展信用应用,进一步提升政府对企业和个人的行政监管能力。

4、加大失信惩戒

支撑内外网数据交换,保障“某信用”网企业信用查询和信用公示及时展示,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监督、约束和惩戒力度,引导广大企业和民众切实承担起维护诚信的责任,重塑“信用某”形象。

5、 推动区域和行业合作

在确保信息安全基础上,根据政府授权,加强与上级、兄弟城市、金融机构(人民银行)以及“信用内蒙”、“信用珠三角”、“信用长三角”联盟等行业和地区数据库进行横向、纵向互联,进一步实现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推进行业发展和区域合作。

6、 推动信用大数据应用建设

以某盟企业法人信用信息为基础,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理念、技术和资源,广泛归集整合市域范围内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信用信息、市法人库、市人口库、各区县信用数据、人行征信系统数据、金融机构数据等,构建公共信用大数据库,形成“互联网+”的信用应用服务。通过充分运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

2

据,发挥行政、司法、金融、社会等领域的综合监管效能,增强政府服务和监管的有效性,为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7、 促进信用信息惠民、惠政、惠企

将使用信用信息嵌入到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主体市场经营、公众信用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营造信用生态,为某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双提升”、城市能级和城乡统筹“双突破”、公共服务和民生幸福“双提高”、文化发展和生态建设“双促进”、体制优势和开放优势“双增强”奠定坚实基础;争取打造出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亮点突出、具有推广价值的信用体系建设,以及营造某现代化文明卫生城市的信用氛围。 (五)主要建设内容

(一)公共信用信息内部平台。

开发建设某盟公共信用信息内部平台,部署在某盟政务外网内部应用区,横向连接至各业务部门及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供电、供水、燃气、通信、电视等),通过电子政务统一交换平台部门间信用信息交换,实现省市县三级信用信息交换;市公共信用信息内部平台建成后,实现市县政府各部门信用信息共享、查询、应用、管理等功能。 (二)“信用某”网站。

建设“信用某”网站,部署在互联网上,主要包括宣传、发布(公示)、查询、互动交流等四大功能。为企业和公众国家、省、市社会

3

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信用信息应用的提供宣传服务;为各类守信信息、诚信奖励榜单以及失信行为、不良信用记录和“黑名单”的依法提供公示服务;为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的提供查询服务;为异议处理、信用投诉、信用问答、建议意见的提供交流互动服务等;为推动企业和公众了解、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畅通渠道,为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信用信息数据库

建设某盟信用信息数据库,以社会法人统一信用代码和居民身份证号为唯一标识,建立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自然人四类信用主体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四)信用信息资源目录

参考省级信用信息资源目录,梳理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和提供公共服务企业的公共信用信息,整理形成某盟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 (五)基础设施支撑平台。

建设某盟公共信用信息大数据中心,支撑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开展省市县三级数据交换、市级平台与市级部门和提供公共服务企业的信用信息交换。 (六)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预算为 万元,资金来源由市财政专项资金安排。

4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2016年自治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及2016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提出的“启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二期建设,推动市级平台和网站建设”目标任务。加快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对实现我市行业和部门间信用信息互通共享,推动信用信息广泛应用,实现对守信行为和失信行为的联奖联惩,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是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 (二)项目建设依据

1、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会议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2014年6月14日,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政务诚信、

5

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国务院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发〔2014〕21号),要求到2020年,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基本建成,信用监管体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秩序显著好转。

3、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守信激励机制和信用承诺制度、加快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等要求。

4、关于印发某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落实国家相关要求的重要体现

6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以及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重要体现,对于建设“信用某”,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和核心内容。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统一的信用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整合政府各部门信用信息资源,广泛归集信用主体的信用信息,实现政府部门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的信息交换,消除信息孤岛。同时依法有序地向社会公众和信用服务机构公开信用信息,积极推动社会广泛应用信用信息,实现对守信行为和失信行为的联奖联惩。逐步达到优化市场信用环境,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3、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当前,失信现象不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学术科研、社会发展等领域也依然存在。因此,某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上,以推进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应用为重点,探索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

7

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能够促进决策透明度的提升,增强某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公信力,是政府行政管理手段的有益补充,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有益探索和重要举措。

4、促进信用信息的社会化应用

通过某盟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信用信息的征集和发布机制、奖励和惩戒机制,规范和调节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行为,有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形成良好的商务和投资环境,防范和化解社会信用风险,建立符合某实际情况的社会信用体系,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十三五”时期,某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战略转型期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经济新秩序、大众生活方式新变化、新挑战和社会文化变迁所引发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状况。通过推进某盟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应用,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记录和发布机制,能够减少市场经济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逆向选择和交易成本,促进形成以“信用”为纽带的契约经济,以“互信”为链条的市场关系,提升新形势下某的城市竞争力,优化某诚信环境。

8

三、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1、平台功能要求 (1)数据交换共享

数据交换是信用信息采集交换的基础功能,依托全省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包括:

? 向省级平台报送数据。 ? 从省级平台获取本市数据。 ? 实现市级部门之间的数据采集和交换

? 实现县级数据的采集和交换(如果县级有需要)

在数据交换平台未连接的部门或无法通过交换平台对接的部门,可以通过电子邮箱或填报的方式采集数据。 (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平台的基础功能,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清洗、比对、组合、抽取等过程整合优化数据,为应用提供支撑,主要包括:

? 数据清洗比对。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规范性预处理,以社会信用代码或居民身份证号为标识与平台已有的数据进行比对,将格式不对、明显错误、重复数据进行标识,并进行错误数据处理。

? 数据关联。将清洗比对后的数据入库,与信用主体关联、分类、设定使用权限等。

9

? 数据抽取。根据业务需要,将信用信息按地域、行业、领域或应用模式等自动抽取数据组合成各类主题库。

? 错误数据处理。按照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将错误数据返回给各部门处理。

? 数据操作留痕。对所有数据上报、查询、统计、更新、修改等操作留痕,做到所有用户和操作记录可查看,可统计、可分析、可追溯。

(3)信息分类管理

信用信息要进行分类管理,按照主体类别、数据类型、使用范围等不同方面进行管理。

? 信用信息主体分类。信用主体目前包括企业、自然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四大类,每类主体的主体标识,数据公开访问,是否要进行“脱敏”加密处理等都不尽相同。

? 数据类型分类。按照数据类型分为基础数据和信用数据,其中基础数据为主体登记部门提供的主体登记数据,即工商部门提供的企业注册登记信息、公安部门提供的人口基础信息、机构编制部门提供的事业单位登记信息及民政部门提供的社会组织登记信息。信用数据则是标明主体信用情况的数据。基础数据是平台整合数据的根本,而且自然人基础数据是敏感类数据,需更严格的管理。

? 按照数据使用范围分为三类:社会公开、政务共享和授权使用,社会公开即对所有人开放,政务共享对所有政府部门公开,授权使用

10

则需要信息所属部门进行授权才能使用。 (4)信息查询

信用信息查询是应用的基础,要提供多种查询方式: ? 提供单个指标集数据查询 ? 按信用主体查询所有相关信用信息

? 提供数据接口(WebService)方式共各部门调用查询。 (5)联合奖惩

通过平台记录和展示各部门根据企业信用行为对企业进行联合奖惩,包括

? 通过平台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再进行联合奖惩

? 通过与部门业务系统对接,通过WebService的方式提供查询信息信息,并通过接口方式获取在部门业务系统对企业的奖惩信息。

? 展示联合奖惩信息。 ? 对奖惩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6)信用服务

信用服务至少包括以下功能:

? 异议申诉管理。主要用于信用异议申诉的申请、受理、处理和信息反馈。信用异议管理是社会公众针对信用主体信息存在异议时,与政府部门沟通的窗口。系统支持社会公众通过市级信用门户网站的异议申诉窗口提交异议申诉,按照“谁提供谁更正”的原则将受理的

11

异议申诉信息转交信源单位进行判断处理,做好数据把关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完整,异议申诉办理结束后将反馈结果在市级信用门户网站发布,提供社会公众查询。

? 批量审查服务。主要是为有企业主体审查需求的部门提供审查失信信息查询与生成报告。

? 统计分析服务。根据各级不同需求实现统计分析报表与图表。如区域法人信用状况统计、行业法人信用状况统计、区域法人信用预警、行业法人信用预警等。 2、网站功能要求 (1)宣传功能

实现信用动态发布功能,发布全国、全省、本设区市(含所辖县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动态新闻;实现发布全国、全省、本设区市(含所辖县区)信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发布全国、全省、本设区市(含所辖县区)信用建设标准规范、信用研究学术文章、具有本设区市(含所辖县区)特色的企业和公众诚实守信案例或守信承诺图文等。

(2)公示功能

实现守信信息、失信信息公示功能,通过信用公示栏目依法公示本设区市(含所辖县区)企业及自然人各类守信行为、守信获奖和荣誉、诚实守信“红名单”或失信行为、不良信用记录和失信“黑名

12

单”;实现信用双公示及信用代码公示功能,按照国家要求对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在7天内对公众进行公示,并及时对新赋信用代码和旧码转换结果进行公示。 (3)查询功能。

实现信用信息查询功能,按照企业、个体商户、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重点人群等不同主体,为公众提供各类主体信用信息查询服务,查询结果可按照查询主体的基本信息(包括登记注册备案、资质认证许可等信息)、守信信息、失信信息、其他信息分类展示,方便公众查看; (4)互动功能。

实现异议申诉功能,企业或自然人对于网站展示的信用信息公示或信用主体信息查询结果等内容产生异议的,可通过此功能进行异议申诉,审核查实后应对网站公示信息进行修改;实现信用问答功能,公众可针对信用知识、信用资讯、信用投诉等内容进行提问;实现常用下载和意见反馈功能,对信用相关政策文件、研究文章等提供下载,及实现公众对信用网站意见和建议反馈的收集功能。 3、平台安全要求

由于信用信息的敏感性,除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安全之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还需在以下方面做好安全工作。

13

(1)部署安全

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分内部平台(面向政府部门)和网站(面向社会公众)需分别部署在政务外网内部应用区和互联网上,两个部分的应用程序、配置文件和数据库需分别部署,不能共用。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接入有关规定,建议互联网区域政务网内任何机器不能直接互联,在政务外网区域和互联网区域之间设置网闸,实现数据交换。

(2)数据安全

数据是信用信息平台的基础,要从授权管理、数据加密、数据脱敏、使用留痕等方面加强数据安全。

? 授权管理。信用信息按照社会公开、政务共享、授权使用三大类进行管理,每一类还需对每个指标集设置更细的权限,如是否可以列表显示、是否可以查询。

? 数据加密。部署在互联网区域的数据库原则上要求加密,至少要对信用主体标识信息及有关自然人信用信息进行加密。有条件的市也可对政务网上的数据库进行加密。

? 数据“脱敏”。在对外公示时,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敏感数据需进行“脱敏”处理,如将部分字符以*号代替。

? 使用留痕。各部门对信用信息的使用都需要记录,包括申请使用权限、查询数据、交换数据、通过接口使用数据、下载数据,记录的数据项包括登录名、部门名、时间、IP地址等。对于网站上的信

14

用信息查询,也需记录查询者的IP和时间。 4、数据规范要求

以下规范是省级平台建设时使用的标准,由于国家正在制订全国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数据标准,届时再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 (1)目录规范

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由数据项、基本要素、业务要素、技术要素四部分组成。数据项指该目录应记录的数据项,基本要素包括目录事项来源、所对应的行政职能、主体类别、信息类别等内容;业务要素包括采集范围、共享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技术要素包括数据交换方式、更新频率等内容。

目录以单位为单位整理,每个单位有多个目录事项,以表格的形式展现。每个目录事项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行政职能”:是指该目录对应的行政职能,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奖励、行政确认、行政检查、其他职能等。

“主体类别”:是指该目录事项属于哪个信用主体类型,包括社会法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和自然人。

“信息类别”:是指该目录事项属于什么类别,包括基础信息、守信信息、失信信息和其他信息四类,其中基础信息指登记注册及资质认可类信息,守信信息指荣誉奖励类信息,失信信息包括行政处罚、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等不诚信信息,其他信息指不属于以上

15

三类的信息,如企业的经营业绩类信息。

“数据共享范围”:是指该数据对那些人(机构)开放,分社会公开、政务共享、授权使用等三类。

“数据更新频率”:指该数据更新至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周期,分每年、每季、每月、每周、每天和即时等,根据信用信息实时性要求,应尽量做到及时更新。

“数据交换方式”:是指该数据通过什么方式交换至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包括前置机方式、Web Services方式、Excel上传、其他四种。

“数据采集范围”:是指该数据在市一级可采集的范围,分全市、市直和其他三项。

“有效期限”:是指信用信息事项时间期限。一般来说主体身份类、资质认证类、长期有效;其他类别信息自信息主体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内有效。

下表所示为省工商局企业基本信息的信用目录结构:

事项 名称 信用信息数据项 来源部门 行政职能 主体类别 信息类别 参考依据 共享范围 更新频率 交换方式 采集范围 有效期限 16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社会统一信用代码、企业类型代码、注册地省工商行政企业注册登记 企业 基础信息 省工商局行政权力清单 社会公开 每天 交换平台对接 全省 永久 址、住所(经管营场所)、注册资本(金)、成立日期、核准日期、经营期限、经营范围、行业代码、登记机关、法定代表人、登记状态 理局 (2)数据记录规范

? 主体规范,信用信息记录必须明确信用信息的主体,即这些信息是属于哪个信用主体的,对于社会法人主体,必须记录其名称及代码,其中名称为其在登记机关登记时的名称(企业采用工商部门登记的名

17

称,事业单位采用编制管理部门登记的名称,社会组织使用民政部门登记的名称),不得修改或简写,代码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其他管理代码,对于2016年之后新注册的法人,必须记录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对于之前注册的法人,如果暂时没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可以记录组织机构代码、工商注册号及税务登记号中的一个或多个。对于自然人主体,必须记录其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 时间记录,为保证数据通用性,在时间记录上,对于日期,一律采用年-月-日的方式,如2016-06-26。对于只需要记录到月份的时间,采用年-月的方式,如2016-06。

? 组织机构代码记录,记录组织机构代码时,只需记录其中的数字和字母,若组织机构代码中出现“-”,则删除这个符号。

? 失信等级记录,对于失信记录,要按照相关条例,对失信行为的级别进行确认,失信行为分一般失信、较重失信和严重失信三类。

四、技术方案 (一)总体思路

建设某盟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是本市加快完善社会诚信体系,着力构建“信用某”,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方案按照“一方平台、多方授权、服务多方”的总体思路,以“公共、公益、公开、共享、便捷”为原则,以法人库、信用相关库为依托,最终建设成为一个集信用信息共享、信用信息查询服务、信用联

18

动监管和信用市场培育等功能为一体的,覆盖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二)设计原则

? 资源共享和功能重用

本项目建设的关键是实现各部门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并保持信息资源的鲜活度。充分利用全市的政务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平台和政务云平台等一些已建成的基础性资源管理平台。

? 标准化和开放性

系统的建设遵循国家、省、市有关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标准,能够纵向与省、县(市、区)信用系统实现对接,横向上可与各部门的应用系统实现对接。在设计时保持系统的开放性和独立性,方便与各相关应用系统实现对接。

? 安全性和保密性

遵循等级保护三级的信息安全标准,提供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保密措施,防止各种形式与途径的非法侵入和机密信息的泄露,保证系统中数据的安全。

? 稳定性和可靠性

系统的建设须充分利用我市已有的网络、硬件资源,从稳定的系统平台、先进的数据架构、可靠的应用部署、优质的技术服务与维护响应能力等方面考虑,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有应急的工作方案和对策。

19

? 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做到信息内容统一,以便日后的系统维护。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在未来若干年内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并充分考虑了系统升级、扩容、扩充和维护的可行性。

20

(三)整体架构设计 1、平台总体框架

平台框架按省发改委要求,分为主要分为5个层次:

21

基础设施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及基础软件、已建成的某盟政务云平台。

数据处理层。通过运用已建成的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对各部门的信用信息系统提取、批量导入,对归集后的信用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比对、分发和数据建模等处理过程,形成信用数据库。

应用支撑层。运用应用集成、组件、流程管理和数据监控等开发技术搭建运维管理、数据管理、流程管理、安全管理和开发应用等功能模块,为系统运行维护、数据处理、业务流程设置、安全运行监控等提供基础服务,该层向上连接业务层,支持系统开展具体业务。

业务层。围绕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社会公众信用信息服务和社会机构信用信息共享服务等业务,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和信用个性化服务系统,提供信用信息查询、批量接口查询、信息定制、多部门协查、信用预警、信用数据分析、失信投诉和异议申诉等服务。

门户层。在互联网上架设“信用某”网站,为政府、社会公众、社会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入口。

2、系统物理架构

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部署分三个方面,一是依托电子政务外网,结合某盟政务云平台和电子政务共享数据统一交换平台架设,实现对联席会议单位的数据归集、交换共享、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系统的建设等,同时按照应用规则、按照安全要求向互联网和电子政务内网提供

22

相应的数据;二是在互联网上架设“信用某”网站,实现面向公众发布各类信用信息;三是在电子政务内网提供相关数据接口,征集部分系统部署在政务内网部门的信用数据。以下是部署示意图:

(四)应用系统设计

1、信用信息资源目录管理平台 (1)目录编目子系统

编目子系统管理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中所有信息资源的元数据。信息资源范围包括信用信息库中的共享数据,信息归集、分发系统中使用的数据包、通过接口系统对外提供的数据服务等。

23

1) 信息类编码管理

信息类是系统中具有完整意义的最小信息资源片段,每个信息类需要有唯一的标识代码。系统要能够管理全市公共信用信息类编码空间,能自动为待编目的信息类生成全市唯一的编码。 2) 信息类元数据管理

编目子系统具有元数据版本管理机制,允许一个信息类具有多个同时有效、可用的元数据版本。

可以描述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信用信息资源,元数据信息包含格式约束、存储规划、安全限制、展现形式等方面的信息。 3) 信息类关系建模

编目子系统能够对信息类之间的关系建模。系统需提供图形化建模工具,使操作人员采用鼠标拖拽方式进行建立信息类之间的关系。

图形化建模工具需提供工具面板,至少支持继承、派生、从属、泛化、汇聚等信息类关系,能够通过Portal集成到统一的管理界面。 4) 信息类分类

编目子系统要能够管理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分类,建立各单位提供的信息类与公共信用信息资源分类的对应关系。还要具备扩展功能,允许用户创建自定义分类。

24

5) 元数据导入/导出

编目子系统提供元数据的导入、导出、备份功能,并可与外部系统进行信息共享。支持XMI(XML-based Metadata Interchange)格式的元数据文件导入和目录信息导出。 (2)目录注册子系统

信用信息资源编目需要多个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为了保持目录信息的完整、统一,需要根据相关制度、法规的约定,对目录管理流程化进行管理和控制。目录注册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1) 元数据提交

作为目录管理者和元数据提供者之间的流程控制平台,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元数据规划、起草、编辑、提交等阶段的活动管理。

能够管理各相关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需求计划,制定、跟踪信息资源编目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解决不同地区和行业目录之间的冲突,设计冲突解决流程。 2) 编目信息审核

通过建立规范化的审核流程和规则,协助目录管理者检查提交的目录草案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并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目录草案起草部门。

如果目录草案撰写部门已经为信用信息资源赋予了标识符,系统

25

要能检查信用信息资源标识符的有效性。若目录草案部门未进行信用信息资源标识符赋码,系统要能够按照预定规则,为信用信息资源自动赋码。 3) 备案管理

对已经通过审核的元数据,实现元数据的入库管理,加入正式的信息资源目录。 (3)目录管理子系统

目录管理子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信用信息目录服务系统的可用性,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 数据库管理

公共资源核心元数据库和交换服务核心元数据库的建立、更新、备份与恢复。

数据库管理:核心元数据库的建立、更新、备份与恢复 数据库日志管理:针对数据库的操作日志查询管理。 2) 辅助系统管理

主要包括管理类服务器、域名服务器等辅助系统的运行管理。 参数配置:辅助系统运行参数的配置,主要是各辅助系统访问权限的设置。

运行监控:辅助系统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包括访问情况、运行状

2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7e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