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更新时间:2023-09-03 23: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近代史革命与改良

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摘要:近代中国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外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野蛮侵略,内有封建势力的残酷统治和镇压,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就是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登上了历史舞台。如何正确的评价革命与改良,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对于革命与改良的得失,必须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无论是革命派还是改良派,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都希望在中国实现其政治理想。中国的近代化道路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但是这条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逐步探索中的选择。革命以改良的失败而兴起。革命又以“五四运动”前后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资产阶级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无产阶级成了历史舞台主角,中国共产党成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都经历了艰辛的过程,都有一致的目标: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关键词:革命 改革 旧民族主义 新民族主义 中国共产党

近代的中国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几近亡国。近代史是用血与泪书写的一段苦难史,也是一部饱尝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屈辱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百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的事件,它们如实的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自主和主权的完整,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他们分别是一林则徐、魏源等为主要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以奕、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共产党为主要代表的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正是一位位仁人志士的不断探索为我们后人遗留了宝贵的思想财富,捍卫了民族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中国至今依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在各位仁人志士的民族解放和振兴道路的选择中,又以改良和革命两条道路最突出,也是最值得令人讨论的。

一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兴起和他们的政治主张

1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兴起和政治主张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型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以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为主要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他们坚决主张中国走改良道路。他们主张把学习的内容从“器物”上升到“制度”的阶层,不断要求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且要求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维新派积极和封建守旧势力派展开斗争,传维新思想。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的传播,形成变法的维新的思潮,并展开一场变法的维新的政治活动——百日维新。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地: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由于时代的条件的关系,也与他们自身的认识有关,这个两个目地都没有达到。他们希望用维新运动发布新政谕令发展资本主义,不能认识到封建制度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最大桎梏,以为靠一位皇帝自上而下地发布命令就可以实现资本主义的改革;不能认识到发动广大人民起来推翻封建势制度的必要性,害怕革命。

2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兴起和政治主张

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啦。但是有一部分人的思想更加进步,更加激进,他们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

中国近代史革命与改良

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革命派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选择武装奇异的斗争方式,这正是革命派和改良派的不同点。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盾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主张———“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内容是:民族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联想内容。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结束满州政府的专制制度。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内容是“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加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

革命派与改良派不仅在思想理论方面论争,而且也在实践中互争雄长。革命派发动了连续不断地反清武装起义,坚决地以革命的手段对付已成为“洋人朝廷”的清朝统治势力,掀起了反清革命的浪潮,给予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改良派则试图以和平的方式促动清政府进行宪政改革。但是清政府却是一面敷衍应付,一面加紧中央的集权的做法使得改良派对清政府完全失望透顶。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但不能彻底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且缺乏坚决的反帝精神,无论是同盟会还是南京政府,都不能明确地提出反帝的主张。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其胜利果实最终被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攫取乐乐,终不免失败的命运。

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也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唱了挽歌。袁世凯攫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逐渐把辛亥革命的成果抛到脑后,形成了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局面。军阀混战,政治失序,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中国近代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向下沉沦的局面,这时候到了谷底。直到五四运动发生,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才出现向上发展的转机。五四运动的基本诉求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就模糊地提出了近代中国的主题:反帝反封建问题。可以说,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史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由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迅速传入中国。l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它的诞生就始终以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为奋斗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伟知道思想。在中共二大会议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正面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主张。从此,“打倒列强,除军阀”便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呼声。稍后,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帮助改组国民党,并对他的三民主义重新作出解释:民族主义强调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则突出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则突出了“节制资本”的原则。孙中山在国民党改组大会讲话中特别指出:“现在是拿出鲜明反帝国主义的革命纲领,来唤起民众为中国的自由独立而奋斗的时代了!”孙中山还提出了后来被概括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促成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共合作,以推进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运动。国共合作动员了广大工农群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高潮,取得了北伐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可以说,从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开始,近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开始了。遗憾的是,在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势力抬头。随着蒋介石的反共和汪精卫的分共,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了。

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政权后,中国进入十年内战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通过战争,消灭了异己力量,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巩固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中央政权。在日本侵略日渐加深的情势下,蒋介石本着“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把反对共产党作为国内最大的政治,实行法西斯式的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为了反击国民党背叛第一次国共合作、背叛大革命,领导了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了持久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坚持在敌后战场与敌伪长期作战,与国民党的消极、片面抗战路线进行了斗争,促使国民党不敢放下抗战旗帜。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和她的领袖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中国近代史革命与改良

创造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整套完整的思想,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必须先有新民主主义,然后才有社会主义。l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对中国如何建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作了详尽的阐述。毛泽东说,我们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应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而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民主集中制的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应当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应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高举抗战的旗帜,赢得了民心,壮大了党,壮大了人民的军队和武装,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抗战胜利后,通过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联合各党派建立一个统一、自由、民主的新中国。但是国民党不愿意放弃一党专政,不愿意与各政党联合建国,不久便悍然撕毁了重庆谈判的纪要和政协协议,发动了内战,企图迅速把共产党和全国的民主力量打入血泊之中。与国民党的主观愿望相反,人民大众支持了共产党,第三势力转向了共产党。在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后不过三年,人民解放战争便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蒋介石不得不失去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地位,率领国民党军队的残余势力退到台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标志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转折,也标志着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国人民争取到了国家的独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到来了

“求独立,追民主”始终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围绕这两条主线,不论是资产阶级的改良派和革命派还是代表无产阶级力量的共产党都为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改良道路以戊戌维新运动发展到高潮,也以它终结。林伯渠曾代表中共中央讲话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起了显著的作用”。这说明我们不可忽视它的思想解放作用。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在领导力量和革命前途等方面不同,但是我们不能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他们的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它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不可能再去经历一次近代的革命浪潮,我们应当从那些已经逝去的革命斗争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再让近代的百年屈辱史重演。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懂得居安思危,时刻牢记革命先辈的英勇奋斗,继往开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资料:

1.《中国近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

2.《中国近代史》——作者 李侃

3.《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作者李剑农

4.《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作者胡绳

5《中国近代史史料学》——北京出版社(第一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6p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