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各章习题

更新时间:2024-07-03 08: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一、术语解释 1.市场失灵 2.外部效应 3.政府干预 4公共物品 5.公共需要 6.非排他性 7.非竞争性 二、填空

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公共物品、............。

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政府决策失误、...........、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4.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

5.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与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6.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7.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8.国际收支平衡指的是一国在国际经济往来中维持经常性项目收支的大体平衡,包括进出口收支、...........和无偿转移收支。

9.自马斯格雷夫于1959年出版的《...........》首次引入公共经济学概念,随后冠以公共经济学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

10.社会的公共需要是公共的,但又是...........、特殊的。 三、判断

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有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干预市场。

2.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被称为合理区间。 3.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5.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

6.公共财政是针对计划经济时期所谓的“生产性财政”或“建设性财政”提出的。 7.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8.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9.公共需要时相对于私人需要的,因而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是矛盾的。 四、不定向选择题

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时纯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2.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桥梁

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 D.强制手段

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 A.政府决策失误

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D.寻租行为

6.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包括:

A.历史性 B.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单一性 7.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资源配置职能 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 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8.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 D.历史性

9.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哪个几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A.家庭 B.企业 C.政府 D.中介

10.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支出 五、问答

1. 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说起。 2.试说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3.什么是市场失灵。

4.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5.政府干预手段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6.如何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7.阐述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 8.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

9.阐述财政及财政的基本特征。

10.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 11.试阐述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12.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13.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14.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涵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第二章

一、术语解释 1.公共提供 2.私人提供 3.公共生产 4.公共定价

5.财政支出的效率 6.财政支出效益 7.免费搭车 二、填空

1.提供公共物品来满足公共需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市场,二是 。

2.公共物品的 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 3.政府主要是通过 来提供纯公共物品。

4.混合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 引起的。

5.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6.二部定价方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 ”。

7.社会福利水平是公平与效率的函数,由此产生了评价一切经济活动的两个准则:一是公平准则;二是 。

8.用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的话来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从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9.财政法制建设包括 、 、 等方面内容。财政法制化要求,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和完善这三方面的内容。 三、判断

1.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

2.公共物品的享用和私人物品一样也可以分割和量化。

3.搭便车的问题是公共物品应该由政府生产的原因之一,是无法解决的。

4.在环保问题上,比如土地使用、动物保护等领域,界定明晰的产权都可以解决公共物品问题。

5.私人提供也不等于私人生产,私人在市场上提供的产品也可以由公共部门来生产。 6.负荷定价法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收费最低;而处于最低谷是,收费最高。 7.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不等于平均。

8.公共选择是指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区别的集团选择,是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9.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共选择”和“公共选择理论”是相同的概念。 四、不定项选择

1.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 C.政府补助 D.政府直接生产

2.公共定价方法一般包括哪些: A.平均成本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市场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

3.为了提高公共支出的配制效率,财政部门应该做到: A.财政支出的来源是受严格立法的约束

B.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都有制度的严格规定

C.公共部门是非营利性的部门,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D.财政资金的安排是高度透明的,财政民主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且是政治民主的集中体现

4.财政支出效益和微观主体支出效益的区别表现在: A.提高效益的目的不同

B.计算的所费和所得的范围不同 C.选优标准不同 D.评价方法不同

5.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A.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 B.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 C.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D.财政支出的评价方法选择 6.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 A.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B.财政支出单位效益 C.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D.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7.公共选择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A.立宪 B.立法 C.行政和司法 D.投票

8.财政执法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A.合法原则 B.公正原则 C.权力制约原则 D.合理原则 五、问答

1、用图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3、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4、结合国有企业现存的布局,谈谈国有企业改革建议。 5、简述公共定价的涵义及其一般定价方法。 6、用图形说明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7、简述财政支出的效率。

8、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9、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10、 简述“成本-效益”分析法。

11、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12、简述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第三章练习题 一、术语解释

1、购买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3、经常性支出4、资本性支出5、财政支出增长率 6、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7、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8、瓦格纳法则 二、填空 1、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分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 、 、 、 。 2、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 和 。

3、转移性支出主要有: 、 和 。 4、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 。

5、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和 。 6、资本支出的补偿方式: 和 。 7、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占GDP(或GNP)的比重和 GDP(或GNP)的比重。

8、瓦格纳法则是由:德国经济学家 提出的。

9、瓦格纳法则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 和 。 10、政府职能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和 。 三、判断

1、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分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购买性支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地,而转移性支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直接的。 3、购买性支出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4、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而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

5、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些。

6、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7、资本性支出可以全部视为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

8、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由原来的平衡表体系转变为新的核算体系,财政支出分类也采用新的分类方法

9、在大多数国家的大多数财政年度中,财政收入的量与财政支出的量是不相等的,通常的情况是前者大于后者。 10、财政收入反映的是财政参与GDP分配过程的活动,财政支出反映的则是财政在GDP使用过程的活动。 四、不定项选择

1、下列属于消费性支出的是:( ) A B C D

2、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从静态的价值构成上划分,可以分为哪几种。( ) A 补偿性支出、B积累性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 投资性支出

3、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而从动态的再生产的角度考察,可以分为哪几种。( ) A投资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C补偿性支出、D积累性支出 4、以下哪些财政支出是按职能分类的。( )

A国防支出 B教育支出 C保健支出 D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 5、以下哪些财政支出是按经济分类的。( )

按经济分类,财政支出包括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贷款 A 社会保障支出 B经常性支出 C资本性支出 D贷款 6、替代-规模效应理论是谁提出的。( ) A阿道夫·瓦格纳 B马斯格雷夫

C皮科克和威斯曼 D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7、经济发展阶段论是谁提出的。( ) A阿道夫·瓦格纳 B马斯格雷夫

C皮科克和威斯曼 D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

8、以下哪些属于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 A经济性因素 B政治性因素 C社会因素 D市场因素

9、以下哪些属于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社会性因素。( ) A人口、B、政局 C、就业 D、城镇化 10( ) A简单的说,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B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

C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加趋势符合瓦格纳法则的阐述,属于支出结构的优化 D我国财政支出中亏损补贴比重下降,是支出结构优化 五、简答题。

1. 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2. 阐述“瓦格纳法则”的基本原理

3. 简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4. 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5. 简述“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

6. 根据个人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纳的政策和措施。

第四章练习题 一、术语解释

1、社会消费性支出 2、行政管理费 3、国防费 4、文科卫支出 二、填空

1、当社会的消费需求不足以完全吸收掉周期的产出时,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增加,具有增加消费并促进生产的作用;而当社会的消费需求超过同期产出时(供给不足),增加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则具有 的效应。

2、行政管理费是由人员经费和 两部分组成的,那么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机构设置的多少、以及由此而决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多少,自然是决定行政管理费规模的关键因素。 3、当今,人们越来越认为卫生保健是一种人人应有的权利,而不是一种基于经济基础上的特权。政府卫生政策的目标包括缓解和消除因 对健康形成的不良影响。

4、疾病的风险是最难以确知的,在私人市场上,人们化解风险的方法是购买商业保险,但商业保险的趋利性必然产生“”,即选择低风险的保险对象,而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带有社会保险的性质,让疾病的社会风险在更大的范围内由政府承担,高风险者不受排斥,为劳动者提供了可靠的后盾。

5、文科卫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财政工作的任务是:一方面要在收支安排上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只有将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支持和促进文科卫事业的发展。

6、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1997年开始外交支出从原行政管理费中独立,成为第五类支出。 三、判断

1、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总体上呈现一种扩张的趋势,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也是扩张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当然其中有些项目增长较快,相对规模在上升,而有些项目增长较慢,相对规模在下降。

2、财政部门必须对行政管理费加强管理和监督,主要是适应行政机构改革,规范行政管理费的供应范围,完善行政经费定额和考核办法,坚持支出程序,加强检查监督,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3、我国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保证国防事业的必要经费,将国防费部分纳入国家预算安排,实行财政引导的贷款制度,按《预算法》实施管理,国防费预、决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由国家和军队的审计机构实施严格的审计和监督。

4、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的范围。

5、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做是一种混合物品。教育是有层次性的,不同阶段的教育所属的经济性质不同。 四、不定项选择 1 A B CUnilever)所生产的立顿红茶投放市场后的食品安全监测所发生的费用支出 D 2政管理费支出规模的直接因素有: A

B置 C D 3

ACalvin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国际政治学专业的学习 B CACCA)和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培训的ACCA学员 D 4 A B C文化传统与历史风俗 D 5行干预的理由有: A B C D

五、简答题

1. 简述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2. 简述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性质。

3. 简述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长变化原因,并思考控制行政管理费的思路和措施。 4. 简要分析文科卫支出的经济性质。

5. 分析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和我国目前教育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6. 键鼠政府必须接入和干预卫生医疗事业的理由和范围。

一、 术语解释

1.财政投资性支出 2.基础设施 3..BOT投资方式 4.财政投融资 5.投资的乘数效应 6.政策性银行 二、 填空

1.马克思在谈到货币资本的作用时,把货币资本的投入看做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因为任何一项投资或生产活动首先要从_______________的投入开始。

2.投资规模既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又要受当前生产和______________的制约,所以凯恩斯主义者又提出了加速原理。加速原理说的是收入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 3.增加投资要有资金来源,而当前的国民收入是储蓄加消费,所以投资来源受国民收入增长限制,即受储蓄的限制。储蓄与投资恒等是总量平衡的公式,储蓄增长就会加速投资,而投资超过储蓄必然导致_______________。

4.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_______________的投资项目。_______________越高,说明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因此,这种标准是强调政府应投资于_______________。

5.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农业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只要农村和农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_______________的持续稳定增长才有坚实的基础。 6.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国际经验表明,采取将财政融资的_______________与金融投资的_______________有机结合起来的办法进行融资和投资,即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作用的最佳途径。

7.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_______________或公共物品。

8.政府运用投融资机制保持对_______________的适度投资水平,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不可低估。就我国目前的基础设施“瓶颈”状况而言,运用投融资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其“乘数效应”将是十分显著的。

9.虽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是脱离市场,而是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主要依据,并对市场的配置起_______________作用,投融资机构在结合范围内拥有经营自主权,实行市场化运营。

三、 判断

1.研究与安排投资规模时必须考虑三个问题:投资规模要适度;投资结构要合理;要注重投资效益。后者又是前两者的前提条件。

2.一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来推动的,投资波动与经济增长波动具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缓慢时,往往依靠增大投资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当投资过旺及造成经济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往往采取措施首先压缩投资,迫使经济过热的势头减缓。

3.生产性投资按财政支出项目划分,包括基本建设支出、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也分为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两部分,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基础产业投资,非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教、科学、卫生等部门的一般日常支出。

4.基础设施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基础产业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广义的基础设施还包括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 5.从经济性质看,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说可以归类为混合物品,可以由政府提供,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但在发展中国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工程一般是采取多种形式的以政府为主、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的混合提供。

6.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是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之一。对于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应、盈利率较低或风险较大的项目,政府可以采用投资参股、优惠贷款、提供借款担保、低价提供土地使用权、部分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方式,与民间共同投资,混合提供。 7.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因而安排好农业投入的资金来源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8.使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成为农业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有两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否则农业部门的积累无从产生;二是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收益率,否则农业部门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会向农业投资转化。

9.政策性金融机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企业,而是制定投资政策的机关。财政投融资由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可以避免有偿性投资与一般性投资相互混淆,提高政府投资运作的总体效率。

10.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融资的份额将扩大,专业银行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在这种条件下,构建政策性投融资机制只会加快而不会阻碍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发展方向。这是因为,只有把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分离出来,专业银行才可能真正实现商业化的经营目标。

四、 不定项选择

1.根据投资的乘数作用原理,乘数与同方向变化,同呈反方向变化。 A.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B.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C.边际投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 D.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投资倾向

2.政府投资在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影响这个比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A.经济体制 B.历史传统 C.经济发展阶段D.储蓄规模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自身的投资来源B.自身的投资方向 C.自身的投资规模D.自身的投资结构

4.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由政府独资建设的项目主要出于三种考虑: A.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 B.关系人民生活福利的项目 C.反垄断的需要 D.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5.下列属于BOT投资的特点是:

A.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发电厂(站)、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 B.政府在投资资金来源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C.投资项目一经建成则项目产权属于政府

D.该投资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投资

6.在我国,财政对于农业投资的必要性在于: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农业部门是特殊的生产部门,其难于凭借自身的力量抗拒某些不利的自然或经济外部因素 C.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民的某些权益需要财政投资来得以保证 D.资本市场对于农业投资的欠缺

7.下列关于财政投融资的表述,正确的是: A.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B.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公共物品

C.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

D.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是脱离市场,而是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主要依据,并对市场的配置起支配作用,投融资机构在结合范围内拥有经营自主权,实行市场化运营

8.财政对于农业投资的范围,应该主要集中于下列领域: A.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B.农业科技推广 C.农村教育和培训

D.流动资金投资(农药、化肥、薄膜、除草剂等)以及类似农机具及供农户使用的农业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 五、 问答

1.简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你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如何界定政府投资的范围? 2.扼要说明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3. 基础设施是否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基础设施投资具有什么属性?

4.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有哪些?请结合现阶段我国现实生活中的相应实例,简要说明这些提供方式的适用情形。

5.请你结合实际,就当前我国政府对“三农”的财政投入的特点进行分析。 6.结合我国现状,简述国家对“三农”投入的财政采取的措施。 7.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8.简述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的区别和联系。

9.试述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点。

第六章

一、术语解释 1.社会保障制度 2.现收现付制 3.社会救济 4.普遍津贴 5.节俭基金 6.基金式制度 7.财政补贴 8.税收支出 9.税收豁免 10.纳税扣除 11.税收抵免 12.优惠税率 13.延期纳税

14.盈亏相抵 15.加速折旧 二、填空

1.社会保障支出是与______________联系在一起的,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相应的社会保障支出安排也就存在较大差别。

2.政府之所以实施社会保障,其另一个经济上的合理性,是______________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能完全胜任向人们提供经济保障的职责。

3.改革开放以后,针对原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建工作,目前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保险为基本项目、以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为辅助的项目社会保险体系。

4. ______________应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发放,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

5.国家民政部门提供的社会福利主要是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各种物质帮助,其资金大部分来源于______________。

6.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补贴两大类。7.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税收支出项目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______________、纳税扣除、______________、优惠税率、______________、盈亏相抵等。三、判断

1.私人保险市场具有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是社会保障产生的必要性之一。 2.社会保险要求雇员与雇主缴费,与社会保障有很大不同。

3.社会救济与普遍津贴的最大不同在于,社会救济需要经过家庭收入及财产调查而普遍津贴不用。

4.从理论上来说,养老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广于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5.我国目前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24个月。

6.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的区别主要在于对相对价格体系的影响不同。

7.财政补贴有调整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作用,是政府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因此它多

3.社会保险税一部分来自企业雇主,一部分来自职工个人,也是( )类的一个税种。

A.流转税制 B.所得税制 C.财产税制 D.资源税制

4.1994年税制改革以推行规范化的( )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行新的流转税制。

A.直接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增值税

5.以下不属于我国外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 A.中资企业

B.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C.在我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D.在我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场所而有来源于我国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项所得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6.消费税征收范围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 )因素。 A.流转税制格局调整后税收负担下降较多的产品 B.非生活必需品中一些高档、奢侈的消费品 C.保护身体健康、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要 D.不提倡也不宜过度消费的某些消费品 E.一些特殊的资源性消费品 7.增值税征收范围包括( )。

A.有形动产 B.加工中接受加工后货物的所有权仍属于委托者的业务 C.修理修配 D.进口货物 E.不动产

8.在增值税征收过程中,不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的项目( )。

A.外购的固定资产

B.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C.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D.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E.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9.在增值税征收过程中,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是( )。

A.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 B.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C.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D.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E.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10.确定企业所得是否属于征税范围的原则是( )

A.必须是合法来源所得 B.可以是非法来源所得 C.应纳税所得是扣除成本费用后的纯收益 D.必须是实物所得 E.必须是货币所得 五、问答

9、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税制结构的明显特点是以间接税为主的原因? 10、 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遵循的指导思想与主要内容有哪些? 11、 商品课税的特征和功能?

12、 试述增值税的三种类型效应比较和三种计税方法? 13、 增值税的概念以及主要优点? 14、 消费税的概念以及征收目的? 15、 营业税的概念以及征收意义?

16、 所得课税的一般特征和功能是什么?

17、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以及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0、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含义及纳税义务? 11、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第十一章

一、术语解释

1、狭义税收管理 2、广义税收管理 3、农村税费改革 4、黄宗熙定理 二、填空

1、1994年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以______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 2、农村税费改革要坚持_______的原则。

3、税收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实施税收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_______。 4、税收《征管法》中提到的税收征管三环节为_________。 5、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开征______税收。

6、公平课税论的理想税制,主要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______税基课征累进的个人直接税。

7、一般来说,________易实现分配公平目标,易实现经济效率目标。 8、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_____”。

9、增值税,允许企业抵扣进项税金中所含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中机器设备投资部分。我国下一步税制改革要遵循“______”的原则。 10、我国下一步税制改革要遵循“_____”的原则。 三、判断

1、公平课税论来源于亨利﹒西蒙斯的研究成果。西蒙斯的哲学思想根植于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是基本价值观,然后才是公平。

2、公平课税论的理想税制,主要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宽所得税税基课征累进的个人直接税。这种宽所得税基不能在不同的所得类型之间、不同的部门之间和不同的活动之间实现税收中性,同时,它也有助于降低名义税率,从而使税收的超额负担或福利成本最小化。 3、最适课税论的根源可以追述到古典经济学家J.S.穆勒提出的“牺牲”理论,此后,庇古等人用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对其做了进一步解释。

4、公平课税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集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该理论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结构进行分析,即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对应税行为和结果进行合理的征税。

5、一般来说,商品税易实现分配公平目标,所得税易实现经济效率目标。 6、噪音税属于环境税收的范畴。 7、最适所得税率应当呈“倒 U 型”。

8、财政交换论,来源于魏克塞尔关于财政学的自愿交换理论以及布坎南等对这一传统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这种“公平”税制的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理论。

9、降低税率、拓宽税基、减少税率档次,是世界各国特别是以所得为主体的发达国家所得税制改革的普遍做法。

10、我国下一步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围绕统一税法、公平税负、规范政府分配方式、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的目标,在保持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适应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的需要,积极稳妥地分步对现行税制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改革。

11、农业税不可能像工商业税那样均匀地取得,只能按季分次集中征收。 四、不定项选择

1、当前关于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有( )

A、成本效用论 B、公平课税论 C、最适课税论 D、财政交换论 2、税收《征管法》中提到的税收征管三环节为( )

A、税务登记 B、税款征收 C、税务管理 D、税务检查 3、下面税种中属于环境税收的有( )

A、二氧化硫税 B、噪音税 C、固体废物税 D、碳税 E、水污染税

4、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哪几个方面( ) A、强调横向公平目标

B、把税收问题与政府支出政策分开讨论

C、以税基的综合性和税收待遇的统一性作为指导原则 D、主张按纳税能力来征税

5、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 A、直接税与间接税搭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B、最适商品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 C、最适所得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 D、最适流转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

6、世界各国特别是以所得为主体的发达国家进行所得税制改革的做法主要有( ) A、降低税率 B、提高税率 C、减少税基 D、拓宽税基 E、减少税率档次

7、原定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中“三个取消”是指()

A、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集资

B、取消屠宰税

C、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D、取消农业特产税

8、我国学术界对于“tax administration”的解释分为三类,即() A、狭义的税收管理 B、税收征收管理 C、税收稽核 D、税务管理 五、问答

1、简述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

2、最适课税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逆弹性命题。 4、简述财政交换理论。

5、简述开征绿色税收的经济意义。 6、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 7、简述取消农业税的重大历史意义。 8、当前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

第十二章

一、术语解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5s.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