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经典育人模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更新时间:2023-10-05 12: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构建经典育人模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问题的提出:信息时代,莫衷一是的社会思潮包围青少年儿童,使他们真伪难辨,视觉纷乱,难以形成具有时代意义的积极的社会价值取向,学校养成教育成效巩固较难。

养成教育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养成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少年儿童。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嵩德教授指出:“由于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以协调性为特点,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 孔子所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给少年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各种信息和各类思潮的交错,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和健康成长形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加之现代家庭子女不多,家长寄予的希望极大,对孩子的溺爱多于教育,使不少孩子身上滋生了许多不良习惯,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造成了极大困难。同时,学校德育教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育对象复杂、评价的多元化,教育影响外界因素多,养成教育成效巩固较难等状况。在这些情况下,迫切要求我们寻找养成教育的新思路,创新德育的载体和途径,寻求德育工作的新突破。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目光瞄向具有极大教育能量的国学典籍,提出了“构建经典育人模式,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德育工作思路,积极实施国学教育的“诵读——感悟——明礼——践行”活动,并立项开展课题研究。

二、国学经典文化对少年儿童的积极影响:在少年儿童天性未染之前,把握好先入为主的原则,对他们施以优秀经典的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其气质和思想,养正其品性,训练其技能。

纵观当今世界,学校德育目标的共同走向,一方面着眼于共性,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注重个性,正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消化吸收乃至重构优良的传统文化。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国学经典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一个社会思潮纷杂的时代,能够统一我们的思想的只有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必须让学生在学习现代文明的同时,通过国学教育,叩访民族传统文化之根。

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也曾经说过:“国学不仅涵有崇高的义理,并具有切身实用的为人、处事、立身涉世的各种方法和道理。??这些道理至今仍为至理名言、天经地义,可以教人修身,可以使人化性。教化生民,孝悌忠信,趋於仁爱祥和,而止於至善。”1998年9月

至1999年6月,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合作进行了《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潜能开发》的相关实验研究,结论是:“儿童诵读国学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使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理解方面有显著的提高;提高儿童的注意力;有助于儿童人格成长。”

学生的心灵,就象春天的泥土,播什么种,就发什么芽。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4~13岁的儿童,涉世未深,心性纯净,教学慎于始,“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在儿童天性未染之前,善言易入、善心易导、善行易养。故而,把中华经典渗透到学生学习实践之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知识,而且在理解圣贤经典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从而开阔胸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著名教育专家王财贵说过:“经典,就是最有价值的书,百读不厌的书。这些书有无穷的含义,要及早灌注在下一代的心灵中,好让它在人生成长历程中渐渐酝酿、发酵、成熟。”“小孩子对背诵很热衷,很喜欢,一点也不困难,如果不给他们背诵有用的经典,他们照样要去背电视广告、去背流行歌曲。”要让学生改变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让他们远离不良的行为现象,诵读经典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从养成教育的主要观点来看,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是行为规范的教育,在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形成或成熟时,最好的教育是引导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许多经典名篇的内容是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展开,它重在告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和准则,强调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而不是远离生活实际的空泛的大道理。至于《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名篇既有丰富的知识,又包括许多人生格言和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道德行为规范,并且把知识传授和道德教育有机融合,少年儿童在琅琅上口的诵读中,既识字学知识,又学那些看得到,摸得着,在日常生活中用得着的具体行为规范。

三、经典育人模式的基本确立:把国学与养成教育密切联系起来,构建“以弘扬传统美德、践行国学经典为主线,以经典诵读为指引,以活动为载体、以生活体验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模式,形成人文化、生活化、一体化的特色德育。

在寻求德育的突破口上,我们认为,现代公民道德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是一致的,通过将养成教育和国学联系起来,将圣贤典籍当成最好的养成教育范本之一,让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的同时,掌握古哲先贤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准则。并将国学教育真正引入儿童生活,把国学中德育的精华部分带入到儿童生活情境中,去指导儿童的一言一行,实现国学经典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书本知识与自身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形成习惯。

在几年来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积极推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感悟——践行”活动,初步形成了融人文化、生活化、一体化的特色德育:以弘扬传统美德、践行国学经典为主线,以经典诵读为指引,以活动为载体,以生活体验为主要形式,把国学和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国学教育体系和校本养成教育目标体系,并把它们落实在学校教育教学各

1

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育人渠道,深入到学生各个生活领域。并重点加强“三项建设”,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建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磁场,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熏陶;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通过充分挖掘各种文化典籍蕴含的德育资源,甄选适合不同学段学生阅读的国学教育体系,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开设课程,加强渗透,让学生系统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加强制度的建设,建立经典诵读目标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热爱经典。关注学生生活中的细节,构建和形成具有国学特色的养成教育目标体系,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通过强化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不断内化认知,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校园环境建设——文化熏陶,润物无声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性情”、“气质”等等重要的人格养性的因素,是最难“教”的,至少不能用一般的知识教育的方式来教。这种有关“德性”的成长,是在一种“陶冶”、“熏习”,或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出来。我们知道,学生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教育和学校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以校园文化为抓手,整体考虑学生养成教育、素质教育的落实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一大成功的举措。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唤醒了学生心灵的感应与共振。不但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构建了和谐的人文氛围,而且学生在耳闻目濡中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我校自开展国学教育以来,就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的走廊等显眼地方张贴《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名句(我们谓之“横梁文化”),并开辟了班级“经典学习栏”、“书香栏”,精心打造校园文化,使学生近距离地了解先贤其人其事基础上,吮吸经典名作的芳香,聆听先人的教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学期期末举行一次全校性国学展示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有集体诵读、表演剧、快板等多种表现手法,增强经典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舞台表现力,使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体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深厚的艺术内涵。并组织开展“学习《弟子规》感悟征文活动”、“学习《弟子规》,践行感恩孝道”等的教育活动。为了使学生全面系统学习国学,我们还研究把国学教育与传统的书法、绘画、古典音乐等经典文化结合起来,并把经典文化赋予新的内涵,结合县校园文化节活动安排,创建和编排了“我学弟子规”的舞蹈节目,把国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增强经典文化的感染力,使学生产生对国学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每天大课间操举行五分钟的特色展示活动——国学诵读,由教师引领学生诵读并点拨导行,使学生在学习国学同时学会运用国学、践行国学,由动入静,使学生身心和健康都得到锻炼,也使大课间操活动充满特色。 (二)校本课程建设——经典诵读,潜移默化

小学生的个体生活体验毕竟有限,各种文化典籍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其中的育人内涵,将国学经典作为学校德育的抓手,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化,才能使国学教育逐渐步入良性有序的轨道。同时,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适

2

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如诵读、讲故事、表演小品、做游戏等,从感性入手,使学生逐渐达到“理性”的领悟,并转化为学生的行动,国学教育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1、甄选国学教育内容,形成国学教育体系。 我们通过整合国学教育资源,整理、甄选了适合不同学段学生阅读的国学教育体系,形成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适应各年段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即一、二年级主要为《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三、四年级为主要《千家诗》、《三字经》、《弟子规》等,五、六年级主要为《论语》、现行语文教材中古诗文以及《弟子规》。最大程度涵盖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选材的内容都是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儿童普及读物,是经过了漫长历史积淀下来的经久不衰的文化精华,比较适合儿童诵读或体验践行。同时,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教学实际,把选取的内容分为素读篇、研读篇和践行篇。各类作品(篇)的学习要求不同,素读篇的教材只要求学生诵读识记,即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强调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反复朗读;研读篇要求学生钻研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反复斟酌、体味、理解,形成知识和技能;践履篇要求学生在诵读感悟基础上把经典蕴含的道德认知进行内化,把其中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和准则反复体验和践行,形成习惯。从横向上,形成了诵读经典——研读经典——践行经典系列教育过程,体现由低到高的教学层次要求;从纵向上形成了由易到难、由简及繁的教学梯度,从而有效开发了校本课程资源,形成了各年级教育序列。

2、综合运用国学教育方法,增强国学教育效果。

经典诵读是国学教育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从中国传统经典教育的历史经验来看,诵读这种方法确是有其独特优长之处的。它一方面顾及到了传统经典在文法上的特色,比如具有一定的行文韵律,容易上口读诵等;另一方面它也照顾到了儿童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生理规律特征,比如具有较强的模仿与记忆能力,而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等。实际上,学生阅读经典过程就是培养他们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一个由动入静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书,无疑培养了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在进行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擅加运用讲解法,对国学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而言,也是有极大助益的。在运用讲解法时,最好能规避掉常套式的从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的路数,这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情绪与厌旧感,难以提高其学习国学的兴趣。教师在对国学经典内容进行必要的文白转换与讲解的同时,可以多样化地借助如漫画、动画、视频、影视、歌曲等具有强烈感官刺激功能的教学媒介与手段,使整个经典内容的讲解透显出“古今融通、灵动多变”的鲜活气息,这不仅可拉近传统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而且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样一种立体多维、生动形象的传统经典讲解方式,更符合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其在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状态中逐步达成对传统学术文化义理的深层体认。

3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熟读熟背经典对学生体认传统学术文化义理而言固然十分重要,但只凭此一途,忽视或缺乏对经典义理的身体力行的体验,不注重对国学精华旨趣的知行合一与躬行实践,这样的国学教育依然是停留在望文生义与说食数宝的程度上,学生对经典义理的理解难免会流于浅陋,国学教育也难得实效。因此,国学教育在注重运用读诵法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引领学生将国学经典中的精神旨趣外化为切身的行动与体验。以此来增强其对传统学术文化精华义理的“实感”。这样由实践再“反哺”回来的经典读诵自会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较之单调枯燥的要求其读诵经典而言,教学效果的优劣自是泾渭分明。

因此,我们在强调读诵法的重要性同时综合运用其他国学教育方法,如践履法与讲解法等,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构建起一个多元立体的国学教育方法体系。为了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热爱国学,每周开展班级“经典诵读星级排行榜”,每月评选诵读小博士,每学年开展国学征文活动、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期末在各年级开展 “书香班级”、阅读之星等评选活动,并在光荣榜给于表彰通报。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全面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国学课中开设了国学诵读指导课、故事课、欣赏课、研究课等课型,使各种方法相辅相成,增强国学教育的功效。

(三)、拓宽育人渠道——目标引领,强化体验

学校在推行国学教育过程中,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的国学教育格局,并将国学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使学生接受全方位、立体地接受经典文化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国学的熏陶,增强对国学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培养国学认同感。同时,通过运用恰当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构建国学与养成教育相融合的德育目标体系,整合教育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引领学生将国学经典中的精神旨趣外化为切身的行动与体验,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并在实践体验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1、健全育人途径,形成一体化育人网络。为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学校国学诵读采用“5+1+2”模式,即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课间操5分钟的导读和导行,每周一节诵读指导课,每周星期六、日两天要求学生诵读国学给父母听(由国学科任星期五布置诵读内容),确保了学生诵读时间和国学教育活动落实。同时要求国学科任老师每月开好“三课”,即每月一节国学故事课、国学欣赏课和专题研究课。在推进国学教育中,我们必定要与家长沟通,以达成国学能走进孩子的家庭生活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家长对国学教育意义的认识,给家长在处理孩子学国学和其他科目的时间分配关系上提供有效的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同时要与社区共同组织有意义的国学活动,营造书香社区,对孩子在社区的生活提供指导,从而形成了学校(指导诵读践行、营造诵读环境)——家庭(家长监督、亲子共读)——社会(社区共建,交流反馈)的全方位育人格局,使国学教育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进行拓展延伸,形成一体化教育网络。

2、融合国学与养成教育,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养成教育模式

儒家经典教育的原始意蕴,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在个体生存与社会生活中均能做到合乎

4

大道、从容优游,最终完成一种生命状态上的蜕变与升华,养成具有儒家圣贤境界的完美人格。这一点,我们可从《礼记·经解》篇中对儒家经典教育本质蕴涵的阐释中得到深刻的启发。《礼记·经解》云:“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因此,在构建学校的养成教育目标体系上,我们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把国学与养成教育两者结合起来,使国学成为养成教育的范本,让学生在诵读经典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内化道德认知,在践行经典中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形成“诵读——感悟——明礼——内化——践行”的具有校本特色的养成教育模式。

在选择养成教育的范本上,我们以《弟子规》和《论语》等蒙学经典作为学生养成教育一项重要的内容,也可以这样说,《弟子规》是国学教育与养成教育一个交汇点。《弟子规》是一整套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教育小朋友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敬师长、和别人平等相处,懂礼貌、讲信用等,而这些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直接奠定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例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尽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会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教育,但是很难做到比较具体而又全面。而在这方面,我们的前人已经作了很好的总结。像《弟子规》中所倡导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读书方法,可谓至理名言,学生易学易记。为了使学生易学,便于践行,我们选择了《弟子规》作为全校学生学习践行内容和养成教育的训练点,并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有梯度的养成教育目标体系。

在构建养成教育的目标上,我们根据个年段学生的实际,把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细化。如一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空间比较小,家庭、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接触的人主要是亲人、老师和同伴,所以养成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与学生接触比较频繁的人和事,让他们从学会对待身边的人做起,爱自己也爱别人,爱家也爱学校,在家里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在学校能尊敬老师,与同学友好相处,逐步培养文明礼仪的行为习惯;从生活小事做起,在家里能处理日常个人的事情,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学校能爱护学校的一花一木,爱读书,会读书,逐步培养学生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如,要求学生“吃饭时,要让父母、长辈先用餐,自己再开动。(或钦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玩别人的玩具、借别人的东西要征得他人的同意。(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不挑食、不多吃。(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等等。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实践经验等,按照一定的顺序,由易到难,由简至繁,逐一实现。

3、拓宽育人渠道,强化生活体验。《新程标准》提倡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同时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所以小学德育教育要求教育者要尊重儿童对生活的认识、

5

体验和感悟;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国学教育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来自实践、有儿童生活气息,离儿童越近,儿童的体会会越深,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圣贤教诲的意识就越强。对儿童的未来和发展才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受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小学生普遍存在行为动机的盲目性、道德行为的被动性、性格行为的不稳定性等特点,这使他们一旦脱离了具体的教育情境,就会容易对已有的良好习惯产生动摇。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同时,必须拓展渠道,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让经典走进儿童的生活。而且体验活动是在学生生活范围内进行的,而不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活动体验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关注学生生活中的细节,即目标要细,是学生能够做到的。通过在活动中的道德体验,不断内化道德认知,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习惯养成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在这一方面,我们学校将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养成教育目标,编印了《<弟子规>养成教育力行表》、《<弟子规>践行自评表》,明确了学生在生活各个领域必须做、能够做的规范和准则,供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学习践行。并建立以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反省、自我改进为主,家长、老师共同监督为辅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家长、教师等多种因素的参与评价,使对学生德育评价走向多元化,也使国学教学由终结性评价走向形成性评价。

四、经典育人的初步成效

通过教育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我校近几年来推行国学经典诵读工程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认为建立以经典文化培养儿童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德育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国学教育也得到了大部分学生喜爱、家长欢迎和社会的认可,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较好的社会效应。

1、学校的经典育人理念深入人心,教师模范带头学习经典文化,并经常性开展国学教育的实践研究,有效推进国学教育的实施。今年由县立项的科研课题《国学教育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目前已进入研究和实验阶段。

2、经典育人模式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国学特色教育开展三年来,为学校增添了教育的活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从景观环境到文化渗透,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国学经典气息。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帮助了学生滋养的心灵、提升道德境界,也为学生打下厚重的生命底色。经典育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润物无声”地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发生了质的升华,学生的自律和行为规范能力得到很大的变化。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国学诵读氛围,学生不但学会诵读一些国学经典作品,并由此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生活中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校初步形成了“文章——文化——文明”的人文氛围,师生举止文明,彬彬有礼。校园安全稳定,温馨和谐。近三年来学校无发生校方责任公共安全事故和学生伤害事故。师生的教与学稳步推进,教育质量逐步提高。 3、学校的特色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师生的艺术才华得到很好的展示。2010年元旦,学校的“国学颂”节目参加揭东县元旦晚会,受到各级的好评,该节目参加2011年登岗镇“六·一”文艺汇演评比获得一等奖。2011年8月,学校的“国学颂”等四个节目参加由揭东县政府主办的“七夕”民俗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称赞和上级的表彰。2012年6月,我校的史少彦老师参加揭东县第五届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获得三等奖。2012年10月我

6

校国学舞蹈“我学弟子规”参加揭东县校园文化节国学吟唱项目比赛获得了全县一等奖。 4、国学特色教育活动成了很好的催化剂,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很好的带动了学校书画、音乐、摄影、志愿者服务等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学校每天的大课间操“七彩阳光”和“静心冥想操”,既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也使全体师生获得轻松愉悦心境,心神安定、平心静气地读好书。学校艺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每年开展的“书画创作大赛”和作品展示活动,取得较好的成效,师生参加上级各类竞赛活动屡获佳绩。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优异成绩,办学品位进一步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得到增强,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2011年学校先后被评为“揭阳市书香校园”、 “揭东县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2012年1月学校被揭阳市关工委、揭阳市教育局评为“朝阳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许育华校长被评为“朝阳读书”活动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2012年10月学校被评为“揭阳市德育示范学校”。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2011年度,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被评为“揭东县优秀少先队大队部”、“揭阳市红旗少先队”; 国学特色教育得到各界充分肯定,2011年9月学校国学特色教育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县得到大力推广和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好习惯是一生的资本》. 孙云晓、孙宏艳.(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P79,2007.2). [2]《儿童读经说明手册》. 王财贵.(台中师院语教中心1995.5) [3] 《南怀谨讲演录》. 南怀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 [4]《国学教育的基本问题论新》. 杜钢.(《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第1期) .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5rd.html

Top